研究生: |
蘇芳民 |
---|---|
論文名稱: |
夢窗憶姬情詞意象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滿銘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4 |
中文關鍵詞: | 吳文英 、夢窗詞 、意象 、情詞 、南宋詞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0 下載:10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提要
夢窗詞中最為精彩的是那些低迴纏綿的追憶之作。展現在這些憶姬情詞作品中的是夢窗真摯的情感、追求的執著及憶念之深長且久,與那些刻意描寫幽會歡情的花間豔情不同,他深化情詞中創作主體的感情抒發,形成宋代情詞中完全以作者身世為基礎的個人抒情典型,亦成就了宋詞雅化道路的最後里程碑。由這個詞壇的歷史地位,觀察夢窗憶姬情詞作品中的意象,發現它是作者深曲心靈的投射,婉約文情的應照。所有情詞均為追憶愛姬而發,為追憶愛情與青春的美好而寫,情詞主旨直指「追憶」,它提供了詞作意象散佈的場域。花草柳態、雲雨明月、鶯鳥蛩蟬乃至亭園樓閣,簾幕擺設,記憶中愛姬的倩影肢體、愁蹙笑態、鞦韆扇帕,無不著染了夢窗的濃情相思,而使夢窗的視聽觸息,無不有追憶的痕跡。本文列舉詞作中常見之意象,並討論意象的塑造與意象群的綰合,以窺夢窗憶姬情詞之堂奧,及體會其追憶愛姬時孤獨淒涼的心境。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詞集
《夢窗詞箋》,黃少甫箋,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年12月。
《詞選》,胡適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五版。
《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卷》,唐圭璋等撰,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8月。
《吳夢窗詞箋釋》,楊鐵夫箋釋,陳邦炎、張奇慧校點,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
《夢窗詞全集箋釋》,楊鐵夫箋釋,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3月。
《吳夢窗詞傳》,陶爾夫、劉敬圻著,吉林:吉林文學出版社,1998年5月。
《吳文英詞欣賞》,吳戰壘著,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夢窗詞選注譯》,黃兆漢著,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11月。
(二)詞評、詞話、詞學論著
《唐宋詞人年譜》,夏承燾著,上海: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5年11月第一版。
《詞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10月。
《微睇室說詞》,劉永濟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南宋詞史》,陶爾夫、劉敬圻著,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海綃翁夢窗詞說詮評》,陳文華著,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2月。
《唐宋詞史》,楊海明著,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6年2月初版。
《南宋詞研究》,王偉勇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詞話叢編》,唐圭璋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2月。
《宋詞研究略述》,崔海正著,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3月初版。
《詩詞新論》,陳師滿銘著,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8月。
《迦陵論詞叢稿》,葉嘉瑩,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6月。
《宋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黃雅莉著,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6月。
《詞學專題研究》,王偉勇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4月。
《黃文吉詞學論集》,黃文吉著,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11月。
《徘徊於七寶樓臺──吳文英詞研究》,田玉琪著,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8月。
(三)意象學、心理學、美學論著
《美術心理學》,王秀雄著,高雄:三信出版社,1975年。
《詩與美》,黃永武著,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12月。
《文藝創作美學綱要》,杜書瀛著,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8月。
《藝術心理學》,高楠著,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袁行霈著,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89年8月。
《詩歌意象論──微觀詩史初探》,陳植鍔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
《文學心理學》,錢谷融、魯樞元著,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社,1990年9月。
《詞的藝術世界》,錢鴻瑛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10月。
《文學意象論》,夏之放著,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年。
《審美心理學》,楊恩寰著,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年11月。
《中國詩學》,吳戰壘著,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年11月。
《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童慶炳著,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8月。
《中國詩學》,陳慶輝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2月。
《詞的審美特性》,孫立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2月。
《宋代詞學審美理想》,張惠民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4月。
《修辭學》,黃慶萱著,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3月。
《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王立著,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詩歌意象學》,王長俊主編,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8月。
《章法學論粹》,陳師滿銘著,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7月。
《古典詩詞時空設計美學》,仇小屏著,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1月。
(四)相關論著
《文鏡祕府論》,唐.釋空海著,臺北:學海出版社,1974年1月。
《古典詩的形式結構》,張夢機著,臺北:尚友出版社,1981年12月。
《主題學研究論文集》,陳鵬翔主編,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楚辭補注》,清.洪興祖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駢文學》,張仁青,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3月。
《詩論》,朱光潛著,臺北:國文天地出版社,1990年3月。
《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Remembrance──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斯蒂芬.歐文(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0年10月。
《中國詩歌原理》,松浦友久著,孫昌武、鄭天剛譯,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5月。
《初唐詩歌中季節之研究》,凌欣欣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7月。
《杜詩意象論》,歐麗娟著,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
《中國詩文中的情感》,黃文吉著,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3月。
《花間集的主題與感覺》,洪華穗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2月。
《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李清筠著,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0月。
《迦陵論詞叢稿》,葉嘉瑩著,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6月。
《現代詩鑑賞教學》,林文欽著,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年4月。
二、期刊論文
(一)學位論文
《夢窗詞研究》,宋美瑩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杜甫詩追憶主題研究》,許銘全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吳文英夢詞研究》,林瑞芳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吳文英詠物詞研究》,普義南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韋莊男女情詞研究》,詹以凡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辭章意象形成論》,陳佳君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二)期刊論文
〈幾首詠花的詩和一些有關詩歌的話〉,葉嘉瑩,收錄於《中國文學評論》第一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12月。
〈論漢字作為詩的表現媒介〉,杜國清,《中外文學》第八卷第九期,1980年2月。
〈環繞李義山錦瑟詩的諸問題〉,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0年9月。
〈論南宋風雅詞派在詞的美學進程中的意義〉,鄭喬彬,《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二期。
〈論詠物詞的發展與吳文英的詠物詞〉,方秀潔著,陳磊譯,《詞學》第十二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10月。
〈詞人吳文英事跡考辨〉,謝桃枋,《詞學》第五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10月。
〈論夢窗詞藝術的獨特性〉,徐永端,《文學遺產》,1987年第六期。
〈論周邦彥在詞史上的地位〉,蔣哲倫,《古典文學知識》, 1988年第一期。
〈從中國詞學之傳統看詞之特質〉,葉嘉瑩,《中國詞學現代觀》,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
〈夢窗情詞考索──兼論本事考索及情詞發展〉,謝思煒,《文學遺產》,1992年,第3期。
〈關於吳文英生平中的兩個問題〉,錢錫生,《文學遺產》,1993年第2期。
〈唐宋詞的審美層次及其嬗變〉,王兆鵬,《文學遺產》,1994年第一期。
〈論兩宋婉約詞之異〉,陳忻,《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版)》,1994年第四期。
〈窺意象而運斤──試論《文心雕龍》意象說與形聲情文的表現〉,劉師渼,《中國學術年刊》,第十五期,1994年3月。
〈歷史的選擇──宋代詞人歷史地位的定量分析〉,王兆鵬、劉尊明,《文學遺產》,1995年,第4期。
〈吳文英的節令詞〉,黃坤堯,《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5年,第4期。
〈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中的文學意象〉,鄧樂群,《中國語文》,第77卷第5期,1995年11月。
〈兩宋詞壇雅俗之辨〉,聶安福,《中國韻文學刊(湘潭)》,1996年第一期。
〈夢窗詞與夢幻的窗口〉,陶爾夫,《文學遺產》,1997年,第1期。
〈重簾複幕下的唐宋詞──唐宋詞中的「簾」意象及其道具功能〉,趙梅,《文學遺產》,1997年第4期。
〈關於詞的本體論思考──從意象出發〉,趙梅,《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三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初版。
〈吳夢窗詞〈珍珠簾.春日客龜溪〉〉,車美京,《中國語文》,第483期, 1997年9月。
〈淺說夢窗詞之字面〉,傅蓉蓉,《中國韻文學刊》,1998年,第2期。
〈花間集中的非情詞〉(上),張以仁,《台大文史哲學報》,第48期,1998年6月。
〈近年吳文英詞研究述略〉,崔海正,《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10月,第18卷第4期。
〈論夢窗詞渾化物我之審美理想〉,徐安琪,《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總第40期)。
〈從代群分期來看宋詞的流變〉,王兆鵬,《唐宋詞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淺析唐宋閨情詞的雅化現象〉,高春燕、曲貴海、張桂芬,《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年第1期。
〈自閉於窗中的夢囈──試論夢窗詞的斷片藝術及其文化意蘊〉,李舜華,《江海學刊》,2000年第1期。
〈南宋雅詞辨原〉,謝桃坊,《文學遺產》,2000年第2期。
〈吳夢窗詞研究回顧與前瞻〉,朱德慈,《淮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1月,第22卷第1期(總第88期)。
〈拆碎七寶樓臺──談夢窗詞之現代觀〉,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6月。
〈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6月。
〈論吳文英詞的夢幻構思〉,田育奇、肖慶傳,《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總第39期)。
〈春宵一刻值千金──柳永、周邦彥、蘇軾、吳文英詞夜意象比較〉,許興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總第122期)。
〈吳文英詞史地位述略〉,周茜,《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3期(總第66期)。
〈近十年夢窗詞研究述評(1992--2001)──以大陸、台灣、香港單篇論文為主〉,許懿丰,《書目季刊》,2002年,第三十六卷第二期。
〈古典詞的主題與技巧──以唐宋詞為論述核心〉,王偉勇,《國文天地》,2003年9月,第18卷第9期。
〈吳文英詞詞風格分析〉,田玉琪,《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9月,第3期。
〈夢窗情詞本事考索〉,郭鋒,《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0月,第2卷第10期。
〈玉溪詩與夢窗詞的心靈化意象結構〉,景紅綠,《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6月,第20卷第2期。
〈論夢窗詞的意象美和意境美〉,景紅綠,《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4年7月,第17卷第4期。
〈情詞的兩大轉變與夢窗情詞的特殊成就〉,周茜,《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9月,第36卷第5期。
〈論夢窗懷人詞之藝術特色〉,錢錫生,《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11月,第6期。
〈層次邏輯與辭章意象系統〉,陳滿銘師,《國文天地》,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