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京禹
Tseng, Ching-Yu
論文名稱: 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An Investigation on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dicators for Exercise Trainer
指導教授: 闕月清
Keh, Nyit-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8
中文關鍵詞: 德懷術分析層級程序法敬業態度運動處方設計運動訓練指導
英文關鍵詞: Delphi techniqu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edicated attitude, exercise prescription design, exercise instruc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6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建構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透過文獻的分析,初步建構本研究專業能力指標,接著選取學界5為、業界4位,共9位專家學者,採用修正式德懷術,歷經二回合專家學者意見回覆,建構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最後再以分析層級程序法,比較指標間權重表現。為求研究之信度,本研究德懷術收斂標準為同意度達80%,分析層級程序法採不一致性比率I. R.值≦0.1為收斂標準。研究結果:(1)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共計有35項,分別為專業認知15項、專業技能11項、專業態度9項;(2)專業能力指標權重表現首重專業態度構面、其次專業認知構面、最後專業技能構面;(3)專業能力指標整層級權重,最重視之前3項指標為專業態度構面之敬業態度、具備職業道德、對工作責任心最不重視則為專業技能之保養運動器材基本能力。研究結論:(1)健身運動教練除了要有好的運動處方規劃能力,且必須具備行銷能力,推銷自己並能避免運動中學員的傷害,最基本的人際互動能力亦是重要;(2)教練有良好的態度,將會決定學員是否參與課程。沒有豐富的學理知識佐證指導技能,再良好的指導技能亦是徒勞無功;(3)健身運動教練需要擁有敬業的熱忱及態度,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突顯自身的專業認知及技能。建議未來政府、相關機構以及第一線教練能以本研究發現作為參考,辦理相關課程及建立有組織的認證系統。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dicators for exercise trainer. A preliminary competency indicators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Five scholars from the academia, and 4 experts form the industry, a total of 9 individuals were selected to give suggestions for the indicators using modified Delphi technique. The final indicators were established after 2 rounds of consent degree. The weight scores of all indicators were determined by AHP. For reliability, the Delphi convergence criteria reached up to 80%, AHP used inconsistency ratio, I.R. value ≦ 0.1 was the convergence criteri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consisted of 35 indicators, 15 for the dimension of professional cognition, 11 for the dimens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 and 9 for the dimension of professional attitude. (2) The most important dimension i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dicator system was professional attitude, followed by professional cognition and professional skill. (3) For the weight scores level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indicators,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were dedicated attitud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work of the professional attitude dimensions. The least important was the basic ability to maintain sports equipment for the professional skill. Conclusions: An exercise trainer must have (1) the ability to make a good exercise prescription plan, the marketing ability to sell oneself and avoid sports injuries of participants, the basic interpersonal ability was also important; (2) good attitude that influenced the participant’s decision mak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urse. If there was no extensive theoretical knowledge to back up instruction skills, any good instruction skill was useless; (3) dedicated enthusiasm and attitude, respect one’s work, in order to highlight on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Suggestions: Government, relevant agencies and trainers should use this study findings as a reference to set up related program and to establish organized system of certification.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 附錄…………………………………...………………………………..……viii 表次…………………………………………..……………………..………..ix 圖次………………………………………………................……….……....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六節 名詞解釋.................................................................................6 第貳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專業能力之概念.......................................................................7 第二節 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之概念.................................................11 第三節 指標建構相關研究..................................................................15 第參章 研究方法...............................................................................1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21 第三節 研究架構...............................................................................22 第四節 研究流程...............................................................................22 第五節 研究工具編製........................................................................25 第六節 研究實施程序........................................................................27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2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30 第一節 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建構..............................................30 第二節 健身運動教練專業能力指標之權重...........................................5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64 第一節 結論......................................................................................64 第二節 建議......................................................................................66 引用文獻...........................................................................................68 附錄..................................................................................................75

    王文科 (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方進隆 (1997)。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臺中市:華格那。
    中國文化大學體育室 (2011)。2012肌力與體能訓練研究會實施計畫,取自http://www2.peeu.edu.tw/CUFB/index.htm
    江界山 (1997)。從國際級運動教練能力養成談我國教練培訓制度的改進。國民體育季刊,26 (4),42-51。
    江文雄 (2006)。技術與職業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羊億蓉、成露茜 (1997)。邁向二十一世紀新新教育-從澳洲「關鍵能力」教育計畫試探臺灣的教改前景。社教雙月刊,78,13-16。
    池文海、鍾權宏、陳瑞龍 (2003)。應用分析層級程序法於我國政府採購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運籌研究集刊,5,57-82。
    李俊湖 (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啟塤、陳秀枝 (1988)。教育心理學名詞彙編。臺北市:千華。
    李永山、黃錦川、許譽勝 (2008)。以修正式德菲法探討台灣資訊軟體公司競爭策略之研究。資訊電子學刊,3(1),39-50。
    李麗晶 (2011)。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成年人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之影響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福田、羅瑞玉 (1992 )。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臺北市:師大書苑。
    余黛佳 (2012)。地方政府教育行政薦任非主管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統雄 (1985)。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術專刊,2,229-53。
    吳萬福 (1996)。我國菁英運動選手的培訓理念與具體作法。國民體育季刊,25(4),25-29。
    吳政達 (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雅玲 (2001)。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教育研究,9,297-306。
    吳姿瑩 (2006)。定向運動C級教練專業能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佩伊 (2012)。韻律體操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佩伊、林靜萍 (2015)。韻律體操教練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大專體育學刊,17 (1),30-28。
    呂怡豔 (2003)。生態旅程指標之初探 (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卓俊辰 (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 (第三版)。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周宏室 (2002)。運動教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周嘉琪、黃素芬 (2005)。健身運動自我效能及代理效能之探討。大專體育,80,157-162。
    周嘉琪、胡凱揚 (2006)。因為你,所以我可以:探討健身運動代理效能。大專體育學刊,8(3),77-87。
    邱淑芬、蔡欣玲 (1996)。德爾菲預測術-一種專家預測的護理研究方法。護理研究,4 (1),92-98。
    林振國 (2001)。都市路外停車場設置區位評選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林永森 (2002)。休閒運動服務業管理人員專業能力需求與課程模式規劃之研究。運動管理,2,106-121。
    林銘毅 (2003)。高工建築科學生建築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揚科技大學,臺中市。
    林安男 (2004)。公共職業訓練機構職訓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俊彥、翁博威 (2009)。教學輔導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學校行政,63,25-35。
    林姿君 (2009)。自動化光學檢測專業能力指標與課程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林巧怡 (2009)。臺灣運動經紀人才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柯政良、楊志顯 (2002)。運動指導員專業知能評估量表之編制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85-96。
    姜慧嵐 (2001)。台灣健康體適能俱樂部產業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姜慧嵐 (2005)。健身產業人力運用現況與管理趨勢。國民體育季刊,145,76-82。
    范秀春 (2004)。高職學生旅遊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揚科技大學,臺中市。
    夏振農 ( 1992)。辭海。臺北市:東華。
    徐超聖 (1999)。九年一貫課程品質管理機制-淺談「學力指標」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26,33-39。
    徐瑞良 (2005)。游泳池水質處理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培訓課程建構及證照制度建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郭工賓 (2000)。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俊忠 (1989)。體適能指導者的培養。國民體育季刊,18(2),18-25。
    陳奎憙 (1996 ) 。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全壽 (1997)。運動教練的養成及教練制度。國民體育季刊,26(4),4-17。
    陳景星 (2000)。智慧程式在啟動。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陳素青 (2004) 台北市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與證照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益晟、楊宗文 (2007)。社區運動指導員工作內容及能力需求探討。2007年兩岸體育與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頁171-185)。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陳保生 (2007)。國小課後安親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初探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虹君 (2009)。臺北市運動中心使用者參與健身運動動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大學,臺北縣。
    陳淑敏、宋明娟、甄曉蘭 (2010)。大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發展—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例。高等教育,5(2),61-100。
    陳壹豪 (2012)。體能教練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新北市。
    張鈿富 (1998)。當代教育指標—國際比較觀點。臺北市:學富文化。
    張瑜娟 (2011)。解說人員專業能力指標建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馮丹白 (1998)。職業訓練師所應具備的能力內涵。就業與練習,16,3-5。
    馮樹勇、李愛東 (2002)。如何做好教練員工作。運動科學,22 (1),22-39。
    許志仲、藍孝勤 (2010)。從健康體適能談環狀運動課程設計。大專體育,109,16-22。
    許以亭 (2012)。臺灣戶外冒險教育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 (未出版碩士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康自立 (1979)。工業教育能力本位課程發展之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大文化公司。
    黃孝棪 (1984)。能力本位職業教育。臺北市:正文書局。
    黃政傑 (1994)。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耀宗、季力康 (1998)。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反應機轉。中華體育季刊,12 (1),17-23。
    黃久晉 (2003)。高級中學學生資訊素養能力指標之研究。科技教育課程改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40。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黃敏政 (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中教師專業進修需求及現況之調查研究—以高屏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永政 (2004)。足球教練與隊員間良好的溝通與競賽績效之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3,429-429。
    黃茂松 (2005)。高級中等學校門房警衛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臺中市。
    黃哲鎮 (2009)。運用層級分析法探討縣市政府文化創意產業之關鍵成功因素 (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縣。
    黃月桂、束有朋、吳承螢、姜義村、莊麗君、高麗娟、張正琪、郭家驊、曾國維、賴政秀 (譯) (2012)。個人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易利。( Mary Yoke, MA )
    程瑞福 (2002)。國民中學體育教師評鑑指標之建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游家政 (1996)。德懷術及其在課程研究上的應用。花蓮師院學報,6,1-24。
    游民聖 (2004)。我國高中職廣告設計科學生圖文傳播科技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彭建治 (2010)。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中餐烹調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朝揚科技大學,臺中市。
    楊朝祥 ( 1984 )。技術職業教育辭典 。 臺北市:三民。
    詹志禹 (1999)。「教師進修」新思維。教育研究月刊,78,1。
    楊尚青 (2006)。社區大學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褚志鵬 (2009)。層級分析法(AHP)理論與實作 (未出版教學講義)。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2010年1月9日,取自http://faculty.ndhu.edu.tw/~chpchu/POMR_Taipei_2009/AHP2009.pdf
    賈馥茗 (1993)。教育概論。臺北市:五南。
    葉嬋娟 (2012)。社區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新北市。
    榮泰生 (2011)。Expert Choice在分析層級程序法 (AHP) 之應用。臺北市:五南。
    蔡守浦 (2001)。社區運動帶領員養成要素之初探。大專體育,57,79-82。
    蔡英姝 (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蔡芬卿、包怡芬 (2002)。我國運動經紀服務業專業能力需求初探。大專體育,59,151-157。
    潘文忠 (2003)。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證照制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志富 (1996)。體育運動管理人員專業能力探討。大專體育,41,131-134。
    鄭美女 (2003)。公立博物館解說人員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秀琴 (2004)。健身俱樂部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與進修需 求認知之研究-以亞力山大健身俱樂部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鄭瑞駿、徐曼瑩、王敏華 (2008)。台灣呼吸治療師工作情境與執業能力之德懷先驅研究。呼吸治療,7 (2),85-101。
    鄭皓維 (2012)。高齡者運動指導員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鄭㐵伶 (2012)。應用修正式德菲法與模糊層級分析法建構非營利組織社工員之專業能力指標 (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劉照金 (1991)。我國體育專業人員證照制度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劉春榮 (1997)。教師專業自主與學校教育革新,學校教育革新專輯。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劉麗華 (2000)。主管管理才能評鑑360度回饋對受評者態度之影響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劉世勳 (2002)。技職教育電機電子群專業能力之銜接規劃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鄧振源、曾國雄 (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下)。中國統計學報,27(6)。
    謝宛臻 (2000)。我國高職印刷科畢業生應具專業基本能力分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賴真光 (1996)。教科書選用評準權重的決定:分析層級程序法 (AHP) 的應用。研習資訊雙月刊,13 (4),12-20。
    盧仁傑 (2005)。職業訓練圖文組版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
    蕭百琳 (2010)。我國汽車板金技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簡后淑 (2005)。以運動承諾模式探討健身運動依附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縣。
    簡禎富 (2006)。決策分析與管理:全面決策品質提升之架構與方法。臺北市:雙葉書廊。
    林正常、蔡宗濱、林信甫、林鄭東、吳柏翰、鄭景峰、傅正思、戴堯種 (譯) (2004)。肌力與體能訓練。臺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Baechle, T. R., Earle, R. W., 2000)
    Butler, F. (1978).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y: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8, 7-18.
    Casperso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 126-130.
    Carr-Saunders, A. M. (1933). The profess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Green, B., Jones, M., Hughes, D., & Willimas, A. (1999). Applying the Delphi technique in a study of GPs'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Health and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 7(3), 198-205.
    Edwards, M. A. (1995). Growth is the name of the game. Education Leadership, 52, 72-74.
    Hall, G. E., & Jones, H. J. (1976).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Process for improment of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ager, P., & Gonczi, A. (1980). What is competence? Medical Teacher, 18(1),15-18.
    Hyland, T. (1994). Experiential learning competence aand critical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 Staduy High Education, 19 (3), 327-3.40
    Jarvis, P. (1983). Professional education. London: Croom Helm.
    Knowles, M. 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Education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Kenneth, A. P., & Samuel, H. A. (1980). Asseeeing athletic and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A manual with reproducible forms. Boston, KS: Allyn & Bacon.
    Liberman, M. (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instone, H., & Turoff, M. (1975). The Delphi Method: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Mass: Addison-Wesley.
    Murry & Hammons (1995). Delphi: A versatile methodology for conduc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18(4), 423-436.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NY: McGraw-Hill.
    Saaty, T. L. (199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Stiff, M. C. (1993). The personal trainer. Fitness and Sport International, 28(3), 83-88.
    Stout, B. J., & Smith, J. B. (1986).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A Review of The Movement and A look to Feature. Journal of Vocational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4 (2), 109-134.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1996)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Atlanta, GA: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Winter, R. (1995). The assess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The importance of general criteria. In A. Edwards, P. Knight, & Staff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Eds.). Assessing compet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pp. 65-77). London: Kogan Page.
    Warburton, D. E. R., Nicol, C. W., & Bredin, S. D. (2006). Health benefits of physical activity: The evidence.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74, 801-80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