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思佑
YEH, SSUYU
論文名稱: 臺灣美術、設計與包浩斯的交會-以顏水龍的創作和教學為例
The Intersection of Taiwanese Fine Arts, Design, and Bauhaus: Using Yen Shui-long's Creation and Teaching as a Case Study
指導教授: 蔡家丘
Tsai, Chia-Chiu
口試委員: 楊靜
Yang, Ching
黃琪惠
Huang, Chi-Hui
蔡家丘
Tsai, Chia-Chiu
口試日期: 2022/01/2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藝術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2
中文關鍵詞: 顏水龍包浩斯美援美術設計
英文關鍵詞: Yen Shui-long, Bauhaus, the U.S. Aid, Art and Desig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39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0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顏水龍(1903-1997)的創作與教學為例,從中考察其作品風格與教 育理念中吸收包浩斯元素與理念的過程。由於顏水龍個人的藝術學習歷程較為複 雜,地域上,觸及臺灣、日本,與法國;時間軸上,橫跨戰前的日治時期到戰後 臺灣,這期間臺灣的美術教育也產生轉變,從日治時期的圖案畫課程,僅以圖像 方法學為導向;到戰後專門美術科系的成立,以培育藝術家為導向,體現出臺灣 美術教育的流變。
    在 1950 年代美援的協助下,中國生產力中心以及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等機 構成立後,諸多的外國學者專家前往臺灣,他們帶來美術設計、工業設計等新知, 促使藝術家開始注意到設計的重要性,與此同時,亦孕育著臺灣在 1960 年代, 設計科系的作興,以及相關刊物的出版。此階段可謂美術領域跨度到設計領域的 轉換期,基於這個轉換,筆者以包浩斯在臺灣的影響作為角度,進行探討,觀看 包浩斯在此時期與臺灣美術、設計的交會。
    其中,以顏水龍作為包浩斯的導入者之一,作為整個研究架構的核心,有別 於建築史,而是加入美術史的角度,整理包浩斯何時,且如何傳入臺灣,以及 1960 年代前後,臺灣的藝術界到設計界如何理解包浩斯,作為撰述脈絡。並透過戰後, 顏水龍作為畫家、廣告設計家、工藝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成為不可多得的人 才,原以純美術為目的而推廣手工藝之美的他,在戰後政策的驅動下,轉而推動 具有實業性的工藝品,此過程中,他應用包浩斯的元素與理念,不僅在圖像作品 與產品製作中呈現,亦在課堂中教授包浩斯概念。從中可一探,顏水龍作為包浩 斯的傳布者,以及包浩斯理念在臺灣的實踐。

    The present research is a study on the works and teaching of Yen Shui-long (1903-1997), and analyzes how Bauhaus influences Yen’s style and teaching philosophy. Yen Shui-long’s artistic education was complicated. He had studied in Taiwan, Japan, and France, and his study spanned from the pre-war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o post-war Taiwan. The pattern painting cours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only aimed at training the students the basic graphic skill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pecialized art department after the war was oriented to cultivate artists, reflecting the evolution of art education in Taiwan.
    With the U.S. Aid in the 1950s, the China Productivity Center and the Taiwan Handicraft Promotion Center were established. Many foreign scholars and experts came to Taiwan. They brought new knowledge on art and design, industrial design, etc., which prompted artis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design.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gave birth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sign department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in the 1960s, as well as the publications of related topics. During this period, many artists had changed their focus from fine art to design. 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Bauhaus in Taiwan and observes the encounter between Bauhaus and Taiwanese art and design during this period.
    Yen Shui-long was one of those who introduced Bauhaus. Taking Yen Shui-long as the topic, the present research offers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from the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history, the research sorts out when and how the Bauhaus was introduced to Taiwan, and how the Taiwanese art and design circles understood Bauhaus around 1960s. In the post-war period, Yen Shui-long, as a painter, advertising designer, craftsman, and educator, was a rare talent with multiple identities. Yen originally hoped to bring art close to the people by promoting handicrafts (with good designs) that were close to the everyday life. Driven by the post-war policy, he turned to promote industrial crafts. He not only applied Bauhaus elements and concepts to graphic works and product production, but also taught Bauhaus concepts in the classrooms. From this, we can see that Yen Shui-long was a promoter and practitioner of Bauhaus ideas in Taiwan.

    目錄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主旨1 第二節 研究回顧5 第三節 研究架構18 第一章 戰前包浩斯歷史的流轉(1850-1930年代)23 第一節 包浩斯前史—英國與德國的工藝運動23 第二節 包浩斯影響下的日本工藝運動31 第三節 陶特(Bruno Taut)觀看東方工藝的眼光42 小結52 第二章 顏水龍與其包浩斯思想的構築(1930-1950年代)54 第一節 顏水龍的廣告設計作品54 第二節 顏水龍與臺灣工藝73 第三節 顏水龍早期的工藝作品81 小結 87 第三章 戰後臺灣美術與設計的交融(1950-1970年代)88 第一節 美援與中國生產力中心的設計工作88 第二節 臺灣設計與包浩斯的傳入—從美術轉向設計教育98 第三節 包浩斯知識的導入—設計雜誌104 小結118 第四章 顏水龍藝術與教育生涯中的包浩斯(1960-1970年代)121 第一節 臺灣手工藝的在地化與機械化121 第二節 馬賽克與繪畫作品中的包浩斯133 第三節 教育課程中的包浩斯144 小結154 結論156 圖表160 圖版167 圖版來源202 參考書目208 附錄239

    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資料
    (無紀錄書寫時間,依單件編碼排序)

    1. 顏水龍,《人間工學》,單件編號:GAN_01_03_027,無紀錄書寫時間。
    2. 顏水龍,《美術工藝史》,單件編號:GAN_01_03_029,無紀錄書寫時間。
    3. 顏水龍,《造型原理》,單件編號:GAN_01_03_034,無紀錄書寫時間。
    4. 顏水龍,《基本設計》,單件編號:GAN_01_03_035,1960-1980。
    5. 顏水龍,《造型原理與造型訓練》,單件編號:GAN_01_03_036,無紀錄書寫時間。
    6. 顏水龍,《Lettering》,單件編號:GAN_01_03_037,無紀錄書寫時間。
    7. 顏水龍,《Lay-out》,單件編號:GAN_01_03_038,無紀錄書寫時間。
    8. 顏水龍,《工藝教育》,單件編號:GAN_01_03_042,無紀錄書寫時間。
    9. 顏水龍,《工業設計教育的觀感》,單件編號:GAN_01_03_043,無紀錄書寫時間。
    10. 顏水龍,《日本的工業設計發展情形》,單件編號:GAN_01_03_044,無紀錄書寫時間。
    11. 顏水龍,《臺灣工藝品之貿易價值》,單件編號:GAN_01_03_045,無紀錄書寫時間。
    12. 顏水龍,《臺灣工藝產業指導所(假稱)設立案》,單件編號:GAN_01_03_046,無紀錄書寫時間。
    13. 顏水龍,《顏水龍設計工藝展覽會計劃書》,單件編號:GAN_01_03_048,無紀錄書寫時間。
    14. 顏水龍,《針對臺灣工業病源的提案》,單件編號:GAN_01_03_051,無紀錄書寫時間。
    15. 顏水龍,《臺灣工藝在產業上的地位》,單件編號:GAN_01_03_053,無紀錄書寫時間。
    16. 顏水龍,《關於手工藝開發的幾個問題》,單件編號:GAN_01_03_054,無紀錄書寫時間。
    17. 顏水龍,《傳統的工藝品產業》,單件編號:GAN_01_03_055,無紀錄書寫時間。
    18. 顏水龍,《臺灣民藝の現況》,單件編號:GAN_01_03_057,無紀錄書寫時間。
    19. 顏水龍,《工藝的問題─藝術的分類》,單件編號:GAN_01_03_060,無紀錄書寫時間。
    20. 顏水龍,《Bauhaus的理念與組織》,單件編號:GAN_01_03_062,無紀錄書寫時間。
    21. 顏水龍,《Mosaic馬賽克》,單件編號:GAN_01_03_063,無紀錄書寫時間。
    22. 顏水龍,《工藝與工業設計相關散件》,單件編號:GAN_01_03_070,無紀錄書寫時間。
    23. 顏水龍,《臺灣民藝》,單件編號:GAN_01_04_016,無紀錄書寫時間。
    24. 《聯合國手工業專家協助本省手工業計畫大綱》,單件編號:GAN_02_02_037,無紀錄書寫時間。
    25. 顏水龍,《開發生產工藝計劃案》,單件編號:GAN_02_03_033,無紀錄書寫時間。
    26. 顏水龍,《實踐家專美術工藝科創設的開始》,單件編號:GAN_02_06_017,無紀錄書寫時間。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27. 顏水龍,《鹹草編織手提袋》,單件編號:GAN_04_05_001,1931。
    28. 顏水龍,《鹹草編織圖樣設計》,單件編號:GAN_04_04_004,1945。
    29. 顏水龍,《履歷書與聲明書》,單件編號:GAN_01_01_010,1952。
    30.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美國駐華安全分署臺灣省工業教育師資訓練委員會相關公文》,單件編號:GAN_02_02_006,1953-1954。
    31. 顏水龍,《竹家具平面設計》,單件編號:GAN_04_04_005,1954。
    32. 顏水龍,《毛織領帶與領帶標籤》,單件編號:GAN_04_05_002,1954。
    33. Chang Yao Khun, The Primitive Art in Formosa, GAN_03_03_013,1954。
    34. 黃塗山、王清霜、林茂申等,《南投縣工藝研究班指導員履歷表》,單件編號:GAN_02_02_017,1954。
    35. 顏水龍,《公務人員履歷表》,單件編號:GAN_01_01_011,1956年3月5日。
    36. 顏水龍,《領帶織機規格圖》,單件編號:GAN_02_02_020,1956年5月8日。
    37. 《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顧問時期相關文件》,案卷編號:GAN_02_03,1956-1964。
    38. 顏水龍,《1957年3月至6月工作計畫表》,單件編號:GAN_02_03_002,1957年3月。
    39. 顏水龍,《工藝品試作報告書》,單件編號:GAN_02_03_005,1957年9月17日。
    40. 《臺灣手工業試驗所組織規程草案》,單件編號:GAN_02_03_015,1958。
    41. 《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學生實習作品處理程序條約》,單件編號:GAN_02_02_024,1958年4月10日。
    42. 《國立藝專成立美術工藝科相關資料》,單件編號:GAN_02_04_001,1958年6月-1960年3月。
    43. 顏水龍,《談臺灣手工藝問題》,單件編號:GAN_01_03_003,1959年6月30日。
    44. 顏水龍,《色彩學》,單件編號:GAN_01_03_028,1960-1980。
    45. 臺中市工業發展投資策進會、顏水龍,《臺中市工業發展投資策進會增設工藝設計服務部公文與筆記》,單件編號:GAN_02_04_007,1963年8月。
    46. 顏水龍,《太陽堂商標設計》,單件編號:GAN_04_04_006,1965-1969。
    47. 顏水龍,《1966年9月工作筆記本》,單件編號:GAN_02_04_014,1966。
    48. 顏水龍,《1966至68年工作筆記本》,單件編號:GAN_02_04_015,1966-1968。
    49. 顏水龍,《萊園中學附設臺灣美術工藝訓練中心擬聘教師一覽表》,單件編號:GAN_02_04_017,1967-1968。
    50. 顏水龍,《1967至71年工作筆記本》,單件編號:GAN_02_04_018,1967-1971。
    51. 小池新二,《芸術の目指すもの—その教育的側面》,單件編號:GAN_03_03_018,1968年7月。
    52. 顏水龍,《1970年4至6月赴東京考察日記》,單件編號:GAN_01_02_005,1970年4月-6月。
    53. 顏水龍,《家庭工藝—竹籐工藝》,單件編號:GAN_01_04_001,1972年2月11日。
    54. 顏水龍,《家庭工藝—織領帶》,單件編號:GAN_01_04_002,1972年2月18日。
    55. 顏水龍,《臺灣的鄉土工藝》,單件編號:GAN_01_04_003,1972年6月。
    56. 顏水龍,《1972至77年工作筆記本》,單件編號:GAN_02_06_003,1972-1977。
    57. 顏水龍,《改善日常餐具器皿品質座談會》,單件編號:GAN_01_04_017,約寫於1973年。
    58. 顏水龍,《1973至1976年工作筆記本》,單件編號:GAN_02_06_006,1973-1976。
    59. 顏水龍,《IDEA的開發》,單件編號:GAN_01_04_005,1974年4月。
    60. 顏水龍,《家庭副業手工藝講義概要》,單件編號:GAN_01_04_006,1974年8月19日。
    61. 顏水龍,《寄給謝里法之信件草稿》,單件編號:GAN_03_01_024,1974年11月22日-1975。
    62. 小池新二、顏水龍,《與小池新二往來信件》,單件編號:GAN_03_01_026,1976-1980年12月16日。
    63. 顏水龍,《美術工藝教育》,單件編號:GAN_01_04_007,1977年3月5日。
    64. 顏水龍,《臺灣竹材與竹材工藝品》,單件編號:GAN_01_04_008,1977年4月。

    《生產力及貿易》(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刊行)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中國生產力及貿易中心簡介〉,《生產力及貿易》5:5,1961,頁12。
    2. 〈一九六一年中越貿易之展望〉,《生產力及貿易》5:7,1961,頁9-13。
    3. 〈臺南區生產力活動通訊 第四十二期〉,《生產力及貿易》6:12,1962,頁16。
    4. 謝牧民,〈日本工業設計的介紹〉,《生產力及貿易》7:1,1963,頁6-7。
    5. 高禩瑾,〈經理人會議的意義〉,《生產力及貿易》7:3,1963,頁1。
    6. 〈副總統訓詞〉,《生產力及貿易》7:3,1963,頁4-6。
    7. 李國鼎,〈經理人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任務〉,《生產力及貿易》7:3,1963,頁7-9。
    8. 崔祖侃著;馮承異譯,〈亞洲及中華民國之生產力意識〉,《生產力及貿易》7:6,1963,頁18-21。
    9. 本中心業務動態,《生產力及貿易》7:7,1963,頁10。
    10. 崔祖侃著;馮承異譯,〈亞洲及中華民國之生產力意識(續)〉,《生產力及貿易》7:7,1963,頁12-14。
    11. 〈本中心業務動態〉,《生產力及貿易》7:8,1963,頁18。
    12. 〈推廣工業設計 拓展產品銷路-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李秘書長國鼎在中心工業設計訓練班結業典禮中演說詞〉,《生產力及貿易》7:11,1963,頁1。
    13. 謝牧民,〈改善產品的三種設計辦法〉,《生產力及貿易》7:11,1963,頁2-3。
    14. 施政楷,〈日本工業工程協會簡介〉,《生產力及貿易》7:11,1963,頁9-10。
    15. 蕭汝淮,〈記本中心工業設計訓練-兼記結業學員成績陳列與吉岡教授專題講演〉,《生產力及貿易》8:9,1964,頁11。
    16. 白樂德;鄭開孚譯,〈一個美國工業工程師對中華民國工業之評價〉,《生產力及貿易》8:11,1964,頁8-10。
    17. 鄭開孚,〈一位我國工業發展貢獻良多的美國專家-記即將返美的本中心顧問白樂德先生〉,《生產力及貿易》8:12,1964,頁20。
    18. 袁國泉,〈參觀美日工業設計散記〉,《生產力及貿易》12:4,1968,頁8-11。
    19. 〈本中心業務動態〉,《生產力及貿易》12:4,1968,頁16。
    20. 袁國泉,〈參觀美日工業設計散記(續)〉,《生產力及貿易》12:5,1968,頁20-23。
    21. 袁國泉,〈參觀美日工業設計散記(續)〉,《生產力及貿易》12:6,1968,頁28-30。
    22. 袁國泉,〈參觀美日工業設計散記(續)〉,《生產力及貿易》12:7,1968,頁28-30。

    《設計人》(國立藝專美工科刊行)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顏水龍,〈工房閑談〉,《設計人》1,1964,頁4-5。
    2. 凌嵩郎,〈緬懷我國古代美術工藝〉,《設計人》1,1964,頁6。
    3. 簡錫圭,〈從現實的觀點談商業美術設計〉,《設計人》1,1964,頁9-12。
    4. 高山嵐,〈雅談美術設計〉,《設計人》1,1964,頁13。
    5. 林振福,〈何謂工業美術設計及從事該項工作應具備的基本素養〉,《設計人》1,1964,頁14-16。
    6. 劉其偉,〈論藝術與其對近代生活方式的影響〉,《設計人》1,1964,頁26-27。
    7. 郭承豐,〈藝術家沒有責任的時代已經過去〉,《設計人》1,1964,頁28。
    8. 江明德,〈人工文學簡介〉,《設計人》1,1964,頁31-33。
    9. 張國雄,〈人(觀念)→創作→構成→(媒介物)→photo〉,《設計人》2,1965,頁11-13。
    10. 劉其偉,〈幻覺語言〉,《設計人》2,1965,頁14-15。
    11. 王建柱,〈現代裝飾設計的根源與特質〉,《設計人》2,1965,頁16-17。
    12. 侯平治,〈裝飾設計之我見〉,《設計人》2,1965,頁18。
    13. 顏水龍,〈竹材工藝設計〉,《設計人》2,1965,頁24-25。
    14. 秦彥斌,〈美國與丹麥家具〉,《設計人》2,1965,頁26-27。
    15. 郭承豐,〈設計・設計人・談天〉,《設計人》2,1965,頁36-37。
    16. 〈我們的老師 國立藝專美術工藝科教授陣容(附專業課程內容)〉,《設計人》2,1965,頁38。
    17. 張文宗,〈編後-不是感想〉,《設計人》2,1965,頁40。
    18. 周文同,〈工業產品的新境界-工業設計〉,《設計人》3,1966,頁4。
    19. 蕭汝淮,〈設計觀念拾穗〉,《設計人》3,1966,頁14。
    20. 袁國泉,〈美國工業設計教育概況〉,《設計人》3,1966,頁15-16。
    21. 趙澤修,〈視覺語言與造型設計〉,《設計人》3,1966,頁27-29。
    22. 本社編輯室,〈德國工業設計教育概況〉,《設計人》3,1966,頁35-36。
    23. 陳敬輝,〈論工藝美術〉,《設計人》4,1967,頁3-4。
    24. 大智浩,〈色彩問題在臺灣〉,《設計人》4,1967,頁7。
    25. 盧雲生,〈現代化-美育-設計〉,《設計人》4,1967,頁11-12。
    26. 顏水龍,〈山地工藝〉,《設計人》4,1967,頁27-28。
    27. 黃鷗波,〈檢討我國手工藝的現況〉,《設計人》4,1967,32-33。
    28. 何昆泉,〈何謂人體工學〉,《設計人》4,1967,33-34。
    29. 植村鷹千代著;林茂雄譯,〈日本平面設計界的前輩-今竹七郎〉,《設計人》4,1967,頁36-37。
    30. 陳讚富,〈掀起工業設計的新浪潮〉,《設計人》4,1967,頁41-42。
    31. 王宏正,〈有開端而無結束-編後〉,《設計人》4,1967,頁43。
    32. 袁國泉,〈工業設計〉,《設計人》5,1968,頁4-6。
    33. 葉火城,〈想像力與創造〉,《設計人》5,1968,頁14。

    《設計家》(設計家雜誌社刊行)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蕭汝淮,〈包浩斯文獻閱微後記〉,《設計家》1,1967,頁5-7。
    2. 胡永,〈時代的恍惚〉,《設計家》1,1967,頁8。
    3. 蕭汝淮,〈包浩斯文獻閱微後記續〉,《設計家》2,1967,頁14-15。
    4. 許志傑,〈什麼是工藝設計〉,《設計家》2,1967,頁19-20。
    5. 蕭汝淮,〈包浩斯文獻閱微後記續〉,《設計家》3,1967,頁12-13。

    《工業設計》(明志工專工業設計雜誌社刊行)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本社,〈大智浩先生八月十四日到校演講〉,《工業設計》1,1967,頁26-27。
    2. 李境培,〈世界工業設計教育討論會〉,《工業設計》1,1967,頁28-30。
    3. 李荐宏,〈德國的工業設計〉,《工業設計》2,1968,頁2-6。
    4. 本社,〈生長的明志工專-工業設計科〉,《工業設計》2,1968,頁18-20。
    5. 李荐宏,〈味全食品公司的企業新形態〉,《工業設計》2,1968,頁22-25。
    6. 鄭源錦,〈工業設計家及其地位〉,《工業設計》2,1968,頁37。
    7. 謝牧民,〈一個抱負〉,《工業設計》2,1968,頁51。
    8. 李荐宏,〈日本的工業設計〉,《工業設計》3,1968,頁7-8。
    9. 明志工業設計,〈基本設計觀摩教學〉,《工業設計》3,1968,頁46-47。
    10. 李境培譯,〈我出席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成立大會〉,《工業設計》3,1968,頁2。
    11. 王鍊登,〈德國十個月〉,《工業設計》4,1968,頁8-17。
    12. 賴一輝譯,〈日本工業設計之發展〉,《工業設計》4,1968,頁26-28。
    13. 李荐宏,〈英國的工業設計〉,《工業設計》4,1968,頁18-20。
    14. 本社,〈世界各國有關藝術、設計學校導引〉,《工業設計》4,1968,頁53-55。
    15. 鄭源錦,〈包浩斯的基本課程〉,《工業設計》5,1969,頁37-41。
    16. 李荐宏,〈萬國博覽會特報〉,《工業設計》6,1969,頁36-48。
    17. 侯平治,〈近代德國工業產品選粹(一)〉,《工業設計》6,1969,頁31-35。
    18. 鄭源錦,〈平面分割構成與空間表現構成〉,《工業設計》6,1969,頁51-54。
    19. 蕭汝淮,〈設計教育的新觀念〉,《工業設計》7,1969,頁2-4。
    20. 侯平治,〈近代德國工業產品選粹(二)〉,《工業設計》8,1969,頁22-25。
    21. 侯平治,〈近代德國工業產品選粹(三)〉,《工業設計》9,1970,頁15-16。
    22. 鄭源錦,〈福克旺造形學院工業設計科考案〉,《工業設計》9,1970,頁44-47。
    23. 船津邦夫,〈一個設計人看萬國博覽會〉,《工業設計》11,1970,頁35-40。
    24. 李荐宏,〈往返日本三十天〉,《工業設計》12,1970,頁25-33。
    25. 侯平治,〈馬克士・比爾的研究〉,《工業設計》14,1971,頁34-35。
    26. 專題座談,〈對籌組中的「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及包裝中心」的期待〉,《工業設計》16,1971,頁4-9。
    27. 王鍊登,〈康丁斯基〉,《工業設計》16,1971,頁45-48。
    28. 王鍊登,〈巴爾・達古洛必斯Walter Gropius〉,《工業設計》17,1972,頁18-20。
    29. 戴清村,〈實踐家專以新的理想創設美術工藝科〉,《工業設計》18,1972,頁50。
    30. 袁國泉,〈日本工業設計的發展史〉,《工業設計》20,1972,頁14-15。
    31. 王銘顯,〈日本的大學設計教育〉,《工業設計》20,1972,頁16-21。
    32. 林坤鎮,〈疊合椅子專輯〉,《工業設計》22,1973,頁37-51。
    33. 王銘顯,〈威廉・莫利斯的造型藝術理念〉,《工業設計》22,1973,頁2-5。
    34. 袁國泉,〈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及包裝中心〉,《工業設計》23,1973,頁2-5。
    35. 〈ICSID第八屆年會專輯〉,《工業設計》25,1974,頁21。
    36. 王鍊登,〈克累(利)教學草案(上)〉,《工業設計》26,1974,頁26-30。

    《成大工業設計》(成大工業設計系刊行)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工業設計在我國之發展〉,《成大工業設計》,1976,頁37-47。
    2. 曹敏人,〈從工業設計的演進看未來可能之發展〉,《成大工業設計》,1976,頁62-72。

    《臺灣手工業》(臺灣手工業季刊社刊行)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文衡、柯淑真,〈手工業研究推廣〉,《臺灣手工業》3,1978,頁53-55。
    2. 游祥池,〈民間工藝、美術工藝、現代工藝〉,《臺灣手工業》4,1978,頁11-15。
    3. 蕭伯川,〈西德的優良產品那裏來〉,《臺灣手工業》7,1979,頁4-8。
    4. 唐永折、盧祥華,〈日本手工業品研究發展概況〉,《臺灣手工業》8,1979,頁60-67。
    5. 陳振榮,〈臺灣手工業研究所實施69年度地區產品設計輔導工作紀要〉,《臺灣手工業》9,1980,頁46。
    6. 潘國俊,〈培養設計人才的手工業技藝研習會〉,《臺灣手工業》9,1980,頁46-49。
    7. 蕭伯川,〈獨具風格的瑞典手工業品〉,《臺灣手工業》11,1981,頁4-12。
    8. 那賀清彥;王鍊登翻譯、農巧敏紀錄,〈如何向日本禮品市場進軍及對臺灣禮品加工業之觀感〉,《臺灣手工業》12,1981,頁4-8。

    中文文獻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所謂新しい建築に就て〉,《臺灣建築會誌》,1輯,4號,1929年9月。
    2. 羽生操,〈談巴黎遊學中的畫人顏水龍〉,《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3月26日,版3。
    3. 〈海外小話/米國にバウハウス運動〉,《臺灣日日新報》,1937年12月29日,版4。
    4. 顏水龍,〈臺灣に於ける「工藝產業」の必要性〉,《臺灣公論》7:2,1942.02,頁25。
    5. 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43年3月19日。
    6. 顏水龍,《臺灣工藝》(臺北:光華印書館,1952.09)。
    7. 林書堯,《色彩學概論》(臺南:力文,1963)。
    8. 吳新榮,《震瀛隨想錄》(臺南:琑琅山房,1966.11)。
    9. Johannes Itten著;王秀雄譯,《造形藝術的基礎:包浩斯的造形原理及展開》(書籍原文:Mein Vorkurs am Bauhaus Gestaltungs und Formenlehre)(臺北:大陸書店,1971)。
    10. 何耀宗,〈商業設計入門Commercial design傳達與平面藝術〉,《雄獅美術》21,1972.11,頁92-101。
    11. 勞山,〈造形藝術的基礎〉,《雄獅美術》11,1972.01,頁56-58。
    12. 蔡金柱,〈美術教育用語〉,《雄獅美術》20,1972.10,頁136-140。
    13. 蔡哲琛,《臺灣手工業講話》(世界工藝協會中華民國分會,1972)。
    14. 黃朝湖,〈藝壇蹤橫談:主政首長應聘有「畫家顧問」〉,《雄獅美術》17,1972.07,頁119-120。
    15. 徐寶琳,《嵌畫》(臺北:大陸書局,1973)。
    16. 曾維智,〈國中美術形和色的基礎練習〉,《雄獅美術》35,1974.01,頁155-158。
    17. 本社報導,〈臺灣全省美展的回顧〉,《雄獅美術》38,1974.04,頁56-63。
    18. 何耀宗,〈視覺傳達與情報美術—平面廣告設計Graphic design〉,《雄獅美術》42,1974.08,頁154-163。
    19. 雷田,〈孤獨而堅強的顏水龍〉,《藝術家》7,1975.12,頁87-95。
    20. 謝里法,〈為什麼身為畫家而又兼事工藝美術—顏水龍的自白」〉,《藝術家》10,1976.03,頁125-128。
    21. 江韶瑩,〈畫家和學工藝的女弟子〉,《雄獅美術》78,1977.08,頁84-91。
    22. 李國鼎,《臺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臺北:中正書局,1978),頁256-257+315。
    23. 顏水龍,〈我與臺灣工藝-從事工藝四十年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6:3,1978.02,頁6-60。
    24. 顏水龍,〈臺灣民藝及臺灣原始藝術座談第三次會議紀錄-臺灣民藝節錄〉,《臺灣風物》28:3,1978.09,頁43-56。
    25. 莊伯和,〈鄉土藝術的推動者—顏水龍〉,《雄獅美術》97,1979.03,頁6-44+45。
    26. 〈本月特輯-大專美術科系簡介〉,《雄獅美術》112,1980.06。
    27. 彭漫,〈臺灣廣告設計三十年〉,《雄獅美術》113,1980,頁72-77。
    28. 澤田武雄,〈下営公学校と顏水龍画伯〉,《臺灣への架け橋》(大阪:蓬萊會關西支部,1981),頁164-166。
    29. 林書堯著,《色彩學》(臺北:三民,1983)。
    30. 宋光宇,〈導言〉,《臺灣經驗(一)—歷史經濟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頁7。
    31. 何耀宗,《色彩基礎》(臺北:東大,1984)。
    32. 手工業技藝硏習會、林哲廷、黃禮信、王國裕,《手工業技藝研習會專輯》(南投:臺灣省手工業硏究所,1984)。
    33. 馬歇・布魯爾著;王德生編譯,《MBA:馬歇布魯爾的遺作》(臺北:六合出版社,1984),頁20-21。
    34. Walter Gropius著;漢寶德、王錦堂譯,《整體建築總論;新建築與包浩斯》(臺北:臺隆,1984)。
    35. Tom Wolfe著;祝仲華譯,《從包浩斯到我們的房子-現代建築的來龍去脈》(書籍原文: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臺北:尚林,1985)。
    36. 林品章著,《基本設計》(臺北:藝術家出版,1985)。
    37.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點線面:繪畫元素分析論》(臺北:藝術家,1985)。
    38. 康丁斯基著;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臺北:藝術家,1985)。
    39. 張建隆,〈黃才郎與蘇新田對談—顏水龍的繪畫風格〉,《雄獅美術》168,1985.02,頁92-98。
    40. 莊伯和,〈為鄉土奉獻心血的藝術家顏水龍〉,《雄獅美術》168,1985,頁99-101。
    41. 季鐵男,〈「它是一個觀念!」—簡介包浩斯 Bauhaus 的設計教育〉,《雄獅美術》221,1989.07,頁120-123。
    42. 丘永福,《造形原理》(臺北:藝風堂出版社,1987)。
    43. 蘇守政,〈包浩斯的預備課程與日本的構成教育〉,《現代美術》25,1989。
    44. 高山正喜久,《立體構成之基礎》(臺北:大陸書店,1989)。
    45. 楊文敏撰,〈包浩斯的畫家〉,收錄於黃光男發行,《包浩斯與現代藝術》,美術叢書23(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0.04),頁18。
    46. 王建柱,〈包浩斯的沈思-一個中國人對國際風格和現代主義的質疑〉,收錄《包浩斯與現代藝術》,美術叢書23(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0.04),頁54。
    47. 楊智富,〈巨匠的足跡-訪談臺灣前輩美術家顏水龍〉,《雄獅美術》245,1991.07,頁184-195。
    48. 藤澤英昭著;林品章譯,《實用造形教育叢書-平面構成》(臺北:六合出版社,1991),頁14。
    49. 顏水龍,〈自序〉,《顏水龍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2),頁10。
    50. 莊素娥,《臺灣美術全集6・顏水龍》(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
    51. 劉文三,〈顏水龍的繪畫藝術〉,《顏水龍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2)。
    52. 林俊成,《鑲嵌藝術:馬賽克》(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3)。
    53. 曾啟雄著,《包浩斯的設計教育:以商業設計為中心的探討》(臺中:捷太,1993)。
    54. 顏娟英,〈一九三〇年代美術與文學運動〉,《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1993),頁535-554。
    55. 顔娟英,〈殿堂中的美術:台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本,2分,1993.06。
    56. 林國芳,〈論包浩斯思想對臺灣建築的影響〉,《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4,1994.10,頁155-196。
    57. 方林,〈日據時期-台北師範學校的美術教育(上)〉,《美育》59,1995。
    58. 方林,〈日據時期-台北師範學校的美術教育(下)〉,《美育》61,1995。
    59. 林品章著,《基本設計:設計及造形藝術的基礎》(臺北:藝術家,1995)。
    60. 顏水龍,《顔水龍油畫集1990-1994》(臺南:南縣文化,1995)。
    61. 武井勝雄(1898-1979)著;劉振源(1931-)譯,《設計教育入門:包浩斯體系之應用》(臺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6),頁5。
    62. 顏水龍,《臺灣第一廣告人—顏水龍》(臺北:時報出版,1997)。
    63. 顏水龍,《顏水龍素描集》(臺中:印刷出版社,1997)。
    64. 朱守谷,《顏水龍九十五回顧展》(臺灣省立美術館編印,1997)。
    65. 莊伯和,〈建立臺灣藝術風貌的顏水龍〉,《顏水龍九五回顧展:臺灣鄉土情》(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7),頁13。
    66. 謝里法,〈雄獅,攜手走過二十年的伙伴〉,《探索臺灣美術的歷史視野》,美術叢書72(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7),頁153-154。
    67. 王鴻祥,〈設計史的在思考一個臺灣設計史論述的假說〉,《設計學報》2:1,1997,頁65-78。
    68. 王秀雄,《日本美術史》(下冊)(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2000),頁34-36。
    69. 黃世輝主編,《竹山地區工藝資源之調查與工藝振興對策之研究——綜合論述篇》(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1998),頁55-56+63+70+75-77+142。
    70. 李薦宏等作,《台灣工業設計教育,1964-1998:李薦宏教授師生作品集》(新北:視傳文化,1999)。
    71. 林品章,〈設計基礎教育的「構成」〉,《美育》136,1999,頁7。
    72. 克利(Paul Klee);周群超譯,《保羅.克利教學手記》(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
    73. 賴作明,〈台灣工藝美術發展史〉,《藝術家》303,2000.08,頁486-491。
    74. 賴建都,〈以口述歷史初探台灣五○年代設計教育概況之研究〉,《廣告學研究》17(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2001),頁149-174。
    75. 林俊成,〈臺灣CIS的先驅—顏水龍〉,《臺灣美術》37,2001.12。
    76. Herbert Lindinger等著;胡佑宗等譯,《包浩斯的繼承與批判:烏爾姆造型學院》(臺北:亞太圖書,2002)。
    77. 奚傳績編,《設計藝術經典論著選讀》(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頁130。
    78. 黃兆伸,〈探究顏水龍繪畫及工藝作品的藝術特質〉,《造型藝術學刊》2002,頁 383-394。
    79. 陳新布,〈日本京都傳統工藝專門學校參訪觀感〉,《臺灣工藝》11,2002,頁79-83。
    80. 王建柱著;林磐聳編,《包浩斯: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臺北:藝風,2003),頁43+62-63+65+70+98。
    81. 林品章,〈設計基礎教育的「構成」〉,《美育》136,2003,頁4-11。
    82. 姚村雄,〈日治時期的社會環境與美術設計發展〉,《臺灣美術學刊》54,2003,頁16-41。
    83. 王行恭,〈翻轉的年代-1945-2000年的臺灣平面設計現象〉,《臺灣美術學刊》54,2003,頁4-15。
    84. 陳凱劭,〈顏水龍的1940年代〉,《工藝季刊》21,2003。
    85. 賴東明,〈繪畫家外的廣告家-顏水龍主任〉,《顏水龍先生-百歲紀念工藝特展》(南投縣草屯鎮:臺灣工藝研究所,2003),頁58-62。
    86. 鍾蔡瑛珠、翁徐得,《顏水龍先生—百歲紀念工藝特展》(南投:臺灣工藝研究所,2003)。
    87. 黃世輝、彭建銘、戴伶蓉,〈顏水龍工藝振興工作之歷史研究臺灣生活工藝運動的推廣〉,《顏水龍先生—百歲紀念工藝特展》,(南投:臺灣工藝研究所,2003),頁29-44。
    88. 東海大學建築系編,《建築之心:陳其寬與東海建築》(臺北:田園城市文化,2003)。
    89. 鄭惠美,〈包浩斯精神在臺灣-陳其寬的建築與繪畫〉,《現代美術》111,2003.12,頁28-41。
    90. 尼古拉斯・佩夫斯納(Nikolaus Pevsner)著、王申祜、王曉京譯,《現代設計的先驅者:從威廉莫里斯到格羅皮鳥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04)。
    91. 江韶瑩,〈論新民藝─從三位「民藝運動」者的歷史回顧展望臺灣民藝的未來〉,《威廉.莫里斯與工藝美術》(臺北:時藝多媒體,2004)。
    92. Hugh Honour & John Fleming;吳介禎等譯,《世界藝術史》,(木馬文化: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頁823。
    93. 林媛婉,〈台灣工藝研究的議題—一個後殖民文化論述的觀點〉,《設計學報》9:2,2004.6。
    94. 李國鼎口述;劉素芬編著;陳怡如整理,〈冷戰時期的及時雨——美援的運用〉,《李國鼎:我的臺灣經驗——李國鼎談臺灣財經決策的制定與思考》(臺北:遠流,2005),頁84。
    95. 黃世輝、李宜欣撰文,〈從莫理斯、柳宗悅到顏水龍〉,《臺灣工藝》20,2005,頁4-25。
    96. 林媛婉,〈大時代的顏水龍:從英國美術工藝運動國際化談後殖民社會的知識份子〉,《臺灣工藝》21,2005,頁18-27。
    97. 林俊成,〈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根植本土開創生活美學指引產方向〉,《工藝季刊》22,2005,頁22。
    98. 馮易,〈淺議文化符碼在廣告設計中的應用〉,《武漢科技學院學報》6,2005,頁26。
    99. 陳慧如,〈堅持原創的Strauss臺中人的包浩斯學校〉,《商業周刊》931(附冊23),2005.9.26-10.02,頁10-14。
    100. 張慧玲,《顏水龍工藝特展》(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5.02)。
    101. 黃英哲主編,《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二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籌備處,2006),頁112。
    102. 黃世輝、李宜欣,〈工業時代的反動、生活工藝的先驅—從莫里斯與顏水龍談生活工藝的振興〉,《工藝水龍頭-顏水龍的故事》(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2006),頁6-15。
    103. 鄭惠美著,《一泉活水:陳其寬》(臺北:INK印刻出版,成陽總代理,2006)。
    104. 滕守堯、聶振斌,《知識經濟時代的美學與設計》(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頁43+114。
    105. 陳光大,〈日本基礎造形教育的發展〉,《設計學研究》10:2,2007,頁95-116。
    106. 呂明燦,〈臺灣工藝發展源流〉,《工藝有夢:臺灣工藝版圖的過去、現在與展望》(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2007),頁7-20。
    107. 蕭瓊瑞,〈現實回歸下的複合藝術〉,《臺灣美術史綱》(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頁417。
    108. 林承緯,〈顏水龍的台灣工藝復興運動與柳宗悅-生活工藝運動之比較研究-〉,《藝術評論》18,2008,頁167-195。
    109. 拉克希米・巴斯卡藍(Lakshmi Bhaskaran);羅雅萱譯,《當代設計演化論》(臺北:原點出版,2008),頁80。
    110. 林伯賢總編輯,《工藝設計研討會:包浩斯90年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研討會,2009)。
    111. 《紀念包浩斯90週年設計歷史風格與設計教育的回顧與前瞻》(輔仁大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
    112. 張少俠,《世界工藝美術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9),頁73-74。
    113. 蕭瓊瑞,〈現實回歸下的複合藝術〉,《臺灣美術史綱》(臺北:藝術家出版,2009),頁417。
    114. 林榮泰,《從包浩斯風格探討台灣設計教育的展望》(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工藝設計系;輔仁大學:紀念包浩斯 90 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12),頁59-76。
    115. 法蘭克・懷特佛德(Frank Whitford)著;林育如譯,《包浩斯》(臺北: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商周出版,2010),頁13+16+18-21+23-24+27+42+142+222。
    116. 呂琪昌、林榮泰,〈從包浩斯風格探討臺灣設計教育的展望〉,《藝術欣賞》(2010.06),頁28-43。
    117. 葉澤山,《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先驅:顔水龍》(臺南:臺南縣政府,2010)。
    118. 威廉.史莫克(William Smock)著;吳莉君譯,《包浩斯告訴我們的事:圖解現代設計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臺北:臉譜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10)。
    119. 奧利弗・巴克爾,《極簡大用—包浩斯巨匠亞伯斯》(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10),頁18。
    120. 尼可拉斯・法克斯・韋伯(Weber, Nicholas Fox, 1947-)著;吳莉君譯,《包浩斯人》(臺北:臉譜出版,2011)。
    121. 李志銘,《裝幀臺灣:臺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臺北:聯經出版社,2011),頁67-70。
    122. 姚村雄、孫祖玉,〈設計文化的西風東漸-包浩斯時期的臺灣現代設計啟蒙〉,《設計學研究》2011.06,頁49-61。
    123. 雷逸婷,《走進公眾・美化台灣-顏水龍》(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頁9+11+17+288+324-331。
    124. 林俊成,《鑲嵌藝術:馬賽克傳承》(臺北:愛書人雜誌,2013)。
    125. 康丁斯基 (Kandinsky, Wassily, 1866-1944);余敏玲譯,《點線面》(臺北:信實文化出版;新北市:高見文化行銷總經銷,2013)。
    126. 陳譽仁,〈顏水龍與一九五○年代的臺灣手工業〉,《雕塑研究》(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9,2013.03,頁64-105。
    127. 林振莖,《探索與發掘:微觀臺灣美術史》(新北:博揚文化,2014),頁98。
    128. 姚村雄,〈包豪斯時期的臺灣現代設計啟蒙發展〉,《中國現代設計與包豪斯》(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頁31-47。
    129. 孫克難,〈美援對1950年代臺海危機期間臺灣財政融通的重要意義〉,《遠景基金會季刊》15:4,2014.10,頁108。
    130. 邱琳婷,《臺灣美術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15),頁216+224+418+425。
    131. 柳宗理著;葉韋利、蘇文淑、王筱玲翻譯,《柳宗理隨筆》(臺北:大鴻藝術,2015)。
    132. 凌繼堯,《藝術設計這回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15),頁36+96-98+101。
    133. 楊靜,〈1950年代顏水龍主持「南投縣工藝研究班」之始末及其成果之研究〉,《設計學報》20:1,2015。
    134. 高子衿,〈傳統工藝的振興之道-林承緯與吳東龍的民藝與設計對談〉,《臺南美術》4,2016,頁19-23。
    135. 陳以凡,〈當工藝撞上工業時代:顏水龍與臺灣設計意識覺醒〉,《臺南美術》4,2016,頁13-15。
    136. 顏水龍,《臺灣工藝》(南投: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6),頁81+198-199+210。
    137.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歌德學院(台北);德國文化中心主辦,《德意志工藝聯盟100年=Deutscher Werkbund Jahre 1907-2001》,(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7),頁24+36。
    138. 楊濤、魏春雨、李鑫著,〈作為現代主義宣言的東方傳統:3位西方建筑師與桂離宮(上)〉,《建築學報》(北京:中國建筑學會,2017),頁1-6。
    139. 瞿宛文〈臺灣戰後經建體制的形成與發展1953-1970〉,《臺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臺北:中研院、聯經,2017),頁221-222。
    140. 鄭立君著,《威廉莫里斯藝術思想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杭州學人文庫,2018)。
    141. 伊麗莎白・卡明、溫迪・卡普蘭著;胡天璇、胡偉立譯,《藝術世界書系-藝術與手工藝運動》(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
    142. 李政亮,《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臺北:蔚藍文化,2019)。
    143. 黃劍平、林伯賢、林榮泰,〈包浩斯視覺設計在台灣的延續和交融-以1967-1970年間《工業設計》雜誌封面設計為例〉,《設計學報》24:4,2019。
    144. 文貞姬,〈戰爭表象,銃後(後方)之女》,《藝術觀點ACT》83,2020.10,頁6-20。
    145. 伊莉莎白.奧托, 派翠克.洛斯勒;蘇靖雯譯,《包浩斯的女性藝術家:45位被遺忘的女性紀錄》(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20)。
    146. 呂明燦,〈台灣工藝產業的興起與變遷〉(臺北:博克思出版社,2020)。
    147. 楊靜,〈1973至1979年「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及包裝中心」 的成立始末及其推廣活動成果之研究〉,《設計學報》25:1,2020.03,頁11。
    148. 簡秋薇,〈臺灣人對包浩斯與現代椅創意設計的心態類型評量〉,《設計學報》25:2,2020.06,頁41-58。
    149. 姜麗華,〈試析張國治實物投影之視覺詩意〉,《臺灣美術》119,2021.5,頁99-138。

    日文文獻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安田禄造,《本邦工芸の現在と将来》(東京:広文堂書店,1917)。
    2. Ernst Toller著;村山知義翻譯,《燕の書》(長隆舍書店,1925)。
    3. 杉浦非水,〈芸術としてのポスターとは何ぞ〉,《アトリヱ》3:7,1926。
    4. 高村豐周,〈工藝と工藝美術の問題〉,《工藝時代》1,1926.12。
    5. 斎藤秀雄著;岡田龍夫画,《蒼ざめた童貞狂:詩画集》(長隆舎書店,1926)。
    6. 濱田增治,《商業美術總論》(東京:アルス),現代商業美術全集. 24,(1929),頁1-24+67+69。
    7. 北原義雄編輯;小川隆夫撰,〈新聞廣告の立案と意匠〉,《新聞雜誌廣告作例集》,現代商業美術全集. 13,(1929),頁28-34+35。
    8. 板垣鷹穂,《機械と芸術との交流》(東京:岩波書店,1929)
    9. 村山知義,〈最近の芸術に於ける機械美〉,《アトリヱ》6:5,1929.05。
    10. 〈機械美の誕生〉,《都新聞文藝欄》,1929,頁132-133。
    11. 〈機械美〉,《經濟往來》,1930.01,頁145。
    12. 〈新しい美の理想〉,《改造》,1930.01,頁165。
    13. 木檜恕一,《我が家を改良して》(東京:南洋堂書店,1930)。
    14. 東京文理科大學内桐光会編輯,《構成教育》,圖畫・手工・工業・作業,1:1(東洋圖書株式合資会社,1932)。
    15. 商工省工藝指導所,〈ブルーノー・タウト氏の批評・本所研究試作品展覧会に関する〉,《工芸ニュース》2:9,1933.09,頁11。
    16. 片岡敏郎,《スモカ廣告作品集》(第四集-第七集),壽毛加牙粉公司(スモカ齒磨株式會社,1934-)。
    17. 川喜田煉七郎、武井勝雄著,《構成教育大系》,(学校美術協會出版部,1934)。
    18. 顏水龍,〈デッサンの問題〉,《臺灣文藝》2:10,1935.09,頁83。
    19. 〈ミラティスと高崎木工製作配分組合〉,《工芸ニュース》4:10,1935.10,頁11-13。
    20. 國井喜太郎,〈産業工藝品の意匠家〉,《工芸ニュース》5:2,1936.02,頁1。
    21. 國井喜太郎,〈固有工藝と現代〉,《工芸ニュース》5:9,1936.09,頁1。
    22. 〈タウト氏日本を去る〉,《工芸ニュース》5:11,1936.11,頁33。
    23. 松本秀夫編輯,《商業美術論集》(名古屋:商業美術研究會,1939)。
    24. 陶特;森儁郎譯,《日本文化私觀》,(1942)。
    25. 陶特,《美術と工藝》,タウト全集,卷3,(1943),頁122+145+156+320+442+497+505。
    26. 陶特;森儁郎譯,《ニツポン:ヨーロツパ人の眼で見た》(東京:明治書房,1943),頁3-5+8。
    27. 陶特;篠田英雄譯,《日本雜記》(東京:育生社弘道閣),タウト全集. 2,(1943)。
    28. 陶特;篠田英雄譯,《日本美の再發見:建築學的考察》(岩波新書. 39),(1948)。
    29. 齋藤信治,〈工藝展と其の審查〉,《工芸ニュース》16:7,1948.07,頁6。
    30. 松田一雄,〈高崎とタウトと竹〉,《工芸ニュース》16:7,1948.07,頁16。
    31. 〈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デザイナ-紹介(6)—渡辺力の人と作品〉,《工芸ニュース》21:4,1953.04,頁37-39。
    32. 〈“グロピウスとバウハウス”展より(グラフ)〉,《工芸ニュース》22:7,1954.07,頁21。
    33. 山脇巌,〈バウハウスの人々〉,《近代建築家〈第7〉》(東京:彰国社,1954年1月1日)。
    34. 宮島久雄,〈教育機関としてのバウハウス〉,《デザイン理論》5,1966.10,頁59-79。
    35. 宮島久雄,〈バウハウスにおける予備課程の成立〉,《デザイン学研究》21(大阪藝術大學,1975),頁69-81。
    36. 緒方康二,〈明治とデザイン:東京高等工業学校工業図案科を中心に〉,《夙川学院短期大学研究紀要》,卷2,(神戶:夙川学院短期大学研究委員会,1978),頁1-17。
    37. 河北倫明、高階秀爾,《近代日本絵画史》(東京:中央公論社,1978),頁73-74。
    38. 杉本俊多著,《バウハウス:その建築造形理念》(東京:鹿島出版会,1979)。
    39. 柳宗悅,《柳宗悅全集》,卷8(東京:筑摩書房,1980)。
    40. 柳宗悅,《柳宗悅全集》,卷9(東京:筑摩書房,1980)。
    41. 柳宗悅,《竹の仕事》,11:443(1981)。
    42. 柳宗悅,《柳宗悅全集》,卷10,(東京:筑摩書房,1982)。
    43. 中村義一,〈民眾美術運動的〈哲理〉-自由畫教育論爭〉,《續日本近代美術論爭史》,(求龍堂),(1982),頁135-163。
    44. 平井正,《都市大衆文化の成立——現代文化の原型一九二〇年代》(東京:有斐閣,1983),頁200-202。
    45. 永田喬,〈東南アジアの工業デザイン:新しい工業デザイン概念の提起(第30回研究発表大会)〉,《デザイン学研究》,卷44,1983,頁43-44。
    46. 勝村謙一,〈バウハウスの日本人留学者(1)一山脇巌と山脇道子について一〉,《デザイン学研究》44,1983,頁135-136。
    47. 朝倉直巳,〈基礎造形としての構成〉,《デザイン学研究》43,1983,頁15-26。
    48. 柳宗悅,《手仕事の日本》(東京:岩波書店,1985)。
    49. 柳宗悅,《民藝四十年》(東京:岩波書店,1984)。
    50. 畑正夫著;畑文夫編輯,《産業工芸とクラフト》(畑美恵出版社,1985)。
    51. 澤井雅史,〈学校教育における工芸教育に関する考察-高等学校工芸を中心に〉,《美術教育》247,1985,頁14-17。
    52. 緒方康二,〈明治期のデザイン教育-東京高等工業学校工業図案科の場合〉,《デザイン理論》26,1987,頁15-44。
    53. 山野英嗣,〈今竹七郎戦後のグラフィック・デザイン1924-1940〉,《デザイン理論》29,1990.11,頁53-72。
    54. 秋岡芳夫、小池岩太郎、芳武茂介、細野尚志、出原栄一、伊藤晶子、宮崎 清,〈明日のデザインを語る-その原点を探りながら〉,《デザイン学研究》82,1990,頁20-31。
    55. 梅宮弘光,〈川喜田煉七郎によるデザイン教育活動の消長〉,《デザイン理論》29,1990,頁73-92。
    56. 出原栄一,《日本のデザイン運動》(東京:ぺりかん社,1992),頁23+47+73+76+78+85+92+94+99-102+118+120。
    57. 庄子晃子,〈山脇道子:バウハウスと茶の湯:その"共通のものさし"のもとに生きて〉(Yamawaki Michiko : Based on "the Common Concept -Bauhaus and Tea Ceremony"),《デザイン学研究特集號》1,1993,頁38-41。
    58. 高階秀爾、淺野徹編著,〈モダニズムと伝統:近代の美術III〉,《日本美術全集》23,(1993)。
    59. 阿部公正、向井周太郎、高見堅志郎、森啓,《世界デザイン史》(東京:美術出版社,1995),頁112。
    60. 高橋英夫著,《ブルーノ.タウト》(東京:講談社,1995),頁19+27-28。
    61. 朝倉直巳著,蘇守政譯,〈做為基礎造形的構成〉,《藝術家》121,1995。
    62. 日野永一,〈アール・ヌーボーと明治のデザイン運動〉,《デザイン学研究》,1995,頁41-48。
    63. 比嘉明子、宮崎清,〈大正・昭和戦前期における工芸奨励策としての農展・商工展:農展・商工展研究(2)〉,《デザイン学研究》42:4,1995,頁73-82。
    64. 本村健太,〈リードんのみたバウハウスーハーバート.リードによるバウハウス教育の受容について〉(A Study of Bauhaus Education based on the View of Herbert Read),《美術教育学:美術科教育学会誌》16,1995,頁331-340。
    65. 柏木博,《芸術の複製技術時代-日常のデザイン》,(東京:岩波書店,1996),頁6+32-33+40-41+43+44+46-50+74+80-81。
    66. 青山智津子,〈デザインと身体-バウハウスにおけるもうひとつの水脈をめぐって〉(The Fabric of the Body : Johannes Itten and Oskar Schlemmer),《デザイン学研究》44:1,1997,頁43-52。
    67. 小林洋,〈形而工房の人達〉,《デザイン学研究特集号》6:2,1998,頁43-48。
    68. 庄子晃子,〈工芸指導所初期の人々一ブルーノ・タウトを囲んだ1枚の写真をめぐって一〉,《デザイン学研究特集号》6:2,1998。
    69. 君島昌之,〈図案教育からデザイン教育へ:小山清男氏へのインタビュー〉,《デザイン学研究特集号》6:2,1999,頁15-19。
    70. 緒方康二,〈明治のパイオニアたち〉,《デザイン学研究特集号》6:2,1999,頁28。
    71. 藤川喜也,〈構成教育とデザイン:高橋正人氏へのインタビュー〉,《デザイン学研究特集号》6:2,1999,頁20+22。
    72. 北澤憲昭、木下長宏、イザベル.シャリエ、山梨俊夫,《美術のゆくえ美術史の現在:日本・近代・美術〉(東京:平凡社,1999)。
    73. 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著;山口靜一編,《フェノロサ社会論集》(京都:思文閣, 2000),頁22。
    74. 宮島久雄,〈向井寬三郎的圖案學〉,《デザイン理論》39,2000,頁85-98。
    75. 五十殿利治,《日本のアヴァンギャルド芸術—〈マヴォ〉とその時代》(東京:青土社,2001),頁123+243-251。
    76. 寺尾和幸,〈水谷武彦が紹介したバウハウス〉,《日本美術研究》,2002. 02,頁33-34。
    77. 五十殿利治;水沢勉編,《モダニズム/ナショナリズム:一九三〇年代日本の芸術》(東京:せりか書房,2003),頁102-131+132-155。
    78. 梅宮弘光,〈透明な機能主義と反美学—川喜田煉七郎の1930年代〉,《モダニズム/ナショナリズム》(東京:せりか書房,2003),頁113。
    79. 金子宜正,〈ベルリンにおけるヨハネス・イッテンと日本人との交流〉(Relationship between Johannes Itten and some Japanese in Berlin),《デザイン学研究》(日本デザイン学会)50:6,2004,頁1-10。
    80. 敷田弘子,〈大正、昭和前期のデザインにおける「標準」概念について〉,《デザイン学研究》,(研究発表大会概要集,2004)。
    81. 多木浩二,藤枝晃雄監修,〈美術と周辺領域〉,《日本近現代美術史事典》,(2007),頁504-523。
    82. 滝沢恭司編輯;和田博文監修,《構成主義とマヴォ》(東京:ゆまに書房,2007),卷29,頁393-504+773+777。
    83. デザイン史フォーラム編;藤田治彦責任編集,《近代工芸運動とデザイン史》(京都:思文閣,2008)。
    84. 安田祿造;森仁史監修,〈本邦工芸の現在及将来〉,《叢書.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14(東京:ゆまに書房,2008),頁50-51。
    85. 金子宜正,〈戦後のザールブリュッケン国立美術工芸学校におけるバウハウス第二世代の貢献について〉,《美術教育学:美術科教育学会誌》29,2008,頁179-194。
    86. 五十殿利治,〈「大眾藝術」時代の觀眾〉,《観衆の成立:美術展.美術雑誌.美術史》(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8),頁258。
    87. 針貝綾撰;藤田治彥編集,《近代工芸運動とデザイン史》(京都:思文閣,2008),頁147。
    88. 孫大雄、宮崎清、樋口孝之,〈1920-1930年代における小池新二の活動:昭和前期のデザイン啓蒙活動をめぐって〉,《デザイン学研究》54:6,2008,頁1-10。
    89. 藤原智也,〈構成教育による統合―題材を超えた系統性のある美術科指導計画に関する研究〉,《美術教育》,2008,頁46。
    90. 藤田治彥,〈美術與工藝、萊特、日本的近代工藝〉,《近代工藝運動とデザイン史》(京都:思文閣,2008),頁215。
    91. 村山知義,〈最近の藝術に於ける機械美〉,《モダン都市の新型態美》(東京:ゆまに書房,2009),頁15-18。
    92. 木田拓也,〈実在工芸美術会 1935-1940-「用即美」の工芸〉,《研究紀要》(東京国立近代美術館,2009),頁37-64。
    93. 和田博文監修;山野英嗣編,《デザインとバウハウス(モダン都市文化44)》(東京:ゆまに書房,2009.02)。
    94. 和田博文編,《モダン都市の新形態美》(東京:ゆまに書房,2009),頁430-431。
    95. 〈產業工芸試験所の步み〉,《叢書. 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29—産業工芸試験所30年史》(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頁30。
    96. 〈デザイン試作研究〉,《叢書. 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29—産業工芸試験所30年史》(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頁100。
    97. 〈試作品、圖案、參考品出借〉,《叢書. 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29—産業工芸試験所30年史》(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頁210。
    98. 〈關連產業と会社の步み〉,《叢書. 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29—産業工芸試験所30年史》(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頁31。
    99. 森仁史,〈日本における工芸の歩みーデザイン指導の實踐〉,《叢書. 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29—産業工芸試験所30年史》(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頁310。
    100. 森仁史監修,〈商工省工藝指導所研究試作品展覽繪圖錄〉,《叢書. 近代日本のデザイ ン. 30》(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頁11。
    101. 陳由宜、諸葛正、植田憲,〈台湾の博物館における展示デザインの変遷と展望〉,《日本デザイン学会》,2010。
    102. 陶特(Bruno Taut, 1880-1938),《タウトの提案》,《叢書. 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29—産業工芸試験所30年史》(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頁284-286。
    103. 劍持勇,〈I. A. I.が我国デザイン運動の重要な母胎であったことの想い出〉,《叢書. 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29—産業工芸試験所30年史》(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頁252-253。
    104. 豐口克平,〈日本のパウハウスへの野心〉,《叢書. 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29—産業工芸試験所30年史》(東京:ゆまに書房,2010),頁260。
    105. 塚口眞佐子,〈モダンデザインの背景を探る1920年代から30年代諸事情-その4-バウハウス周辺と雑誌die neue linie〉,《大阪樟蔭女子大学研究紀要第1号》,2011,頁139-155。
    106. 藤井勝雄、田中一光、向井周太郎等監修,《現代デザイン事典》(東京:株式會社平凡社,2011)。
    107. 藤原智也,〈我が国の構成教育に関する史的考察II—1930年代中期の武井勝雄の構成教育論─〉,《美術教育》294,2011,頁24-32。
    108. 〈无型の誕生〉,《无型》,1927年1月29日,收錄於森仁史監修,《叢書.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44》(東京:ゆまに書房,2012),頁9-10。
    109. 森井綾,〈芸術メディア学科における芸術教育とバウハウス〉,《北翔大学北方圏学術情報センター年報》,2012,頁151-156。
    110. 森仁史監修,《型而工房ラポルト》(東京:ゆまに書房,2012)。
    111. 敷田弘子,〈『生產工業的家具』—型而工房の標準家具〉,《叢書・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 43》(東京:ゆまに書房,2012),頁347。
    112. 敷田弘子,〈タウトとの出会いと規範原型—『標準家具』について〉,《叢書・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43—型而工房の夢ロマンティシズムとしての機能主義》(東京:ゆまに書房,2012),頁351。
    113. 亀野晶子,〈1920年代から1930年代にかけての住環境に関わる運動からみる型而工房の独自性〉,《デザイン理論》61,2013,頁19-33。
    114. 青木美保子,〈近代京都におけるデザイン教育-京都高等工芸学校,京都市立美術工芸学校〉,《デザイン理論》61,2013,頁156-157。
    115. 鈴木公明,《イノベーション(innovation)を実現するデザイン戦略の教科書》(秀和システム,2013.03)。
    116. 佐藤康宏,《日本美術史》(東京: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2014),頁292。
    117. 五月女絢,〈日本の造形運動とデザイン教育にみるバウハウス思想の受容と変遷〉,《修士論文概要集》(大阪: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2015)。
    118. 小池新二,《汎美計画》,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67(東京:ゆまに書房,2015)。
    119. 藤原惠洋,《『汎美計画』から芸術工学へ、デサインイデオローグとしての小池新二研究》(福岡:九州大学芸術工学研究科,2015),頁1-6。
    120. 梅宮弘光監修,金子一夫(茨城大学教育学研究科教授・美術教育史)推薦詞,〈構成教育の普及に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した重要資料〉,《建築工芸アイシーオール》(復刻版)1,(2015)。
    121. 趙星銀,《「大衆」と「市民」——藤田省三と松下圭一における「大衆民主主義」の政治思想—》(東京:東京大學,2015),頁7。
    122. 平田眞一,〈第4節-専門学校におけるデザインイ分野の歴史〉,《第三段階教育における職業教育のケーススタディ》,(九州大学「高等教育と学位・資格研究会」 ワーキングペーパーシリーズ),No. 2,(2016),頁155-163。
    123. 五十殿利治,《非常時のモダニズム:1930年代帝国日本の美術》(東京大學,2017),頁202-231。
    124. 新井竜治,〈東京高等工芸学校の木材工芸科・木材工芸別科の教育内容の一端と相違〉,《デザイン学研究》,2017。
    125. 阿部守,〈日本におけるバウハウス発想法教育学の成立とその周辺〉,福岡教育大学紀要(第五分冊),(芸術・保健体育・家政科編),2018。
    126. 田中晴子,〈岸田劉生の「趣味性」による作品について—1912年から1915年の新聞挿画、半切画を中心に〉,《岸田劉生展沒後90年記念》(名古屋:中日新聞社,2019),頁194-199。

    西文文獻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Walter Gropius, Die Entwicklung moderner Industriebaukunst, Jahrbuch des deutschen Werkbundes, 1913.
    2. Josef Albers, Werklicher Formunterricht (Teaching Design), Bauhaus (Dessau), No. 2/3, 1928: 3-7.
    3. Hirschfeld-Mack, Ludwig, The Bauhaus: an introductory survey, Croydon, Australia: Longmans, 1963.
    4. Koike, Shinji,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Japan as an Expression of Cultural Values,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9, Iss. 1, 1965.
    5. Hans M. Wingler; translated by Wolfgang Jabs and Basil Gilbert; edited by Joseph Stein, The Bauhaus: Weimar, Dessau, Berlin, Chicago,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9.
    6. Johannes Itten, The elements of color; a treatise on the color system of Johannes Itten, based on his book the art of color. Edited, and with a foreword and evaluation, by Faber Birren. Translated by Ernst van Hage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 1970.
    7. Johannes Itten, The art of color: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objective rationale of color,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73.
    8. Johannes Itten, Design and form: the basic course at the Bauhaus and later,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75.
    9. Clark V. Poling, Bauhaus color, an exhibition organized by the High Museum of Art and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1975.
    10. Christopher Wilk, Marcel Breuer, furniture and interiors,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1981: 17, 19-20.
    11. Stansky, Peter, Redesigning the world: William Morris, the 1880s, and the Arts and Craf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12. Bruno Taut and his circle,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Iain Boyd Whyte, The Crystal Chain letters: architectural fantasi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5: 184-185.
    13. Anna Rowland, Business Management at the Weimar Bauhaus,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Design History Society, Vol. 1, No. 3/4, 1988: 153-175.
    14. Peter McNeil, Myths of Modernism: Japanese Architecture, Interior Design and the West, 1920-1940,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Vol. 5, No. 4, 1992: 281-294,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 behalf of Design History Society.
    15. Walter Gropius and Arthur S. Wensinger; translated by Arthur S. Wensinger, The theater of the Bauhaus: Oskar Schlemmer, Laszlo Moholy-Nagy, Farkas Molnár, 1996.
    16. Steven Heller, Japanese Modern, Chronicle Books, San Francisco, 1996: 15.
    17. Rowland, Anna, Bauhaus source book, London: Grange Books, 1997.
    18. Charlotte & Peter Fiell, William Morris (1834-1896), Köln; New York: Taschen, 1999: 50, 52.
    19. Yuko Kikuchi, Japanese modernisation and Mingei theory: cultural nationalism and oriental orientalis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4: 24-26,101,170,171,176,182,187,188.
    20. Smock, William, The Bauhaus ideal then and now, Chicago publishers, 2004: 3, 9-12, 60.
    21. New York, N.Y.: Thames & Huds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2004: 23.
    22. Kaplan, Wendy., The arts & crafts movement in Europe & America: design for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N.Y.: Thames & Huds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2004: 23, 27, 39.
    23. Achim Borchardt-Hume, Albers and Moholy-Nagy: from the Bauhaus to the new world,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24. Clotaire Rapaille, The Culture Code: An Ingenious Way to Understand Wh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Buy and Live as They Do, Introduction, 2006.
    25. Petra Ruick, Takehiko mizutani's years at the bauhaus Dessau: Study on the bauhaus and takehiko mizutani (1), J. Archit. Plann., AIJ, No. 599, pp.157-163, 2006.
    26. Rosalind P. Blakesley,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London: Phaidon, 2006: 7.
    27. Magdalena Droste; edited by Peter Gössel; text edited by Avinus; translation, Maureen Roycroft Sommer, the Bauhaus 1919-1933 Reform and Avant-Garde, Köln; Los Angeles: Taschen, 2006: 9, 14-15.
    28. Hermann Muthesius, Dennis Sharp (ed.)., The English House, (Facsimile of 1904 ed.), 2007.
    29. Yuko Kikuchi, Refracted Modernity: Visual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Colonial Taiwa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217.
    30. Oscar Lovell Triggs (1865-1930), Arts & crafts movement, New York: Parkstone International, 2009.
    31. Barry Bergdoll, Leah Dickerman, Bauhaus 1919-1933: workshops for modernity,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2009: 103.
    32. Melissa Trimingham (1955-2011), The theatre of the Bauhaus: the modern and postmodern stage of Oskar Schlemmer,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33. Gabet, Olivier (EDT), Monier, Anne (EDT), the spirit of the Bauhaus, Thames and Hudson, 2018: 103, 99-101.
    34. Mark Hinchman, Elyssa Yoneda, Interior Design Masters, Routledge, 2018: 435.
    35. Nikil Saval, How Bauhaus Redefined What Design Could Do for Society, The New York Times Style Magazine, Feb. 4, 2019.

    學位論文
    (以下按時間先後排序)

    1. 張宗祐,《產品造形風格辨識閾之探討-以包浩斯風格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1998。
    2. 蔡佩芳,《大專生色彩學創造思考教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0。
    3. 彭建銘,《顏水龍的工藝振興工作研究(1936-1997)》,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2001。
    4. 江建明,《我國工業設計啟蒙機構與訓練活動之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2。
    5. 陳佳慧,《克利在包浩斯》,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6. 王凱薇,《日治時期台灣地方意識的建立:以顏水龍美術、廣告與工藝創作為例》,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所碩士論文,2005。
    7. 黃富瑞,《包浩斯設計風格之字形在平面媒體設計應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所碩士論文,2005。
    8. 林俊生,《顏水龍的工藝推廣-以臺灣原住民工藝發展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09。
    9. 林蘭芳,《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力事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11,頁4。
    10. 陳以凡,《生活美術的教育家:顏水龍的臺灣工藝活動研究1930-50年代》,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學所碩士論文,2013。
    11. 王思宇,《德國包浩斯文化遺產發展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12. 鍾博霖,《陳其寬水墨繪畫的現代藝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13. 蘇思菩,《材料的多向度探索—包浩斯初步課程中材料研究的發展歷程》,東方設計學院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14. 謝宗翰,《1960年代臺灣藝術界跨領域現象研究:以《設計家》為中心》,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所碩士論文,2018。
    15. 游奕晴,《金屬工藝創作課程與實施探索-以華德福教育理念之工藝教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9。

    網路資料

    1. 包浩斯檔案館網站(Bauhaus-Archiv):
    https://www.bauhaus.de/en/
    2. 包浩斯出版書籍(The Bauhaus Books 1925-1930):
    https://www.bauhaus-bookshelf.org/bauhaus-books_1925-1933-for-download.html
    3. 「日本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建築会」:
    https://artscape.jp/artword/index.php/日本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建築会
    4. 東北工芸製作所:
    http://www.t-kogei.co.jp/tamamushinuri/
    5. HIROMITSU UMEMIYA(梅宮弘光),《透明な機能主義と反美学-川喜田煉七郎の1930年代》:
    http://www.bauhaus-imaginista.org/articles/2331/naked-functionalism-and-the-anti-aesthetic/ja?0bbf55ceffc3073699d40c945ada9faf=0d0c83fe7a2148d4f88ffa7752d1b3d3
    6. 吳新榮日記,臺灣日記知識庫,1966年11月6日:
    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吳新榮日記/1966-11-06
    7. 日比嘉高,〈機械主義と横光利一「機械」〉,《日本語と日本文学》,24号,1997年2月:
    http://park18.wakwak.com/~hibi/html/kikai.htm
    8. 森仁史和渡辺力的對談,〈Bruno Taut industrial arts, Design-レクチャーイベント『日本のタウト-眼差しと流儀-』〉,2006年1月14日:https://metrocs.jp/special/rikiwatanabe/gallery_talk.html
    9. 陳凱劭的部落格,〈我愛椅轎〉,2006 年 3 月 10日:
    https://blog.kaishao.idv.tw/?p=12
    10. 陳凱劭的部落格,〈千千岩力:回憶顏水龍先生〉,2006年4月12日:http://slyen.org/forum/viewtopic.php?p=699#699
    11. 芸大コレクション展(東京藝術大学大学美術館)-東京美術学校とバウハウス(2008):
    https://www.geidai.ac.jp/museum/exhibit/2008/collection200804/collection200804_ja.htm
    12. 鄭景雯,〈百年包浩斯的誕生〉,2019年10月18日: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191018w001
    13. たばこと塩の博物館,〈たば塩コレクションに見る ポスター黄金時代〉, 2019年11月:
    https://www.tabashio.jp/inquiry/press/pdf/news201911.pdf
    14. 〈DAS BAUHAUS MANIFEST 1919〉,2020年12月:
    https://www.bauhausberlin.com/news-blog/das-bauhaus-manifest-1919
    15. 泛談台灣設計史 2,2008年10月18日:
    https://blog.xuite.net/quencychenkimo/twblog/116356371-泛談台灣設計史+2%EF%BC%8FQUENCY
    16. 曾憲嫻撰,《臺灣建築會誌》,臺灣大百科全書,最後修訂時間為2009年9 月24日:
    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4884
    17. 竹山區竹山鎮緣故者陳情書1(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538900360008),國史館臺灣文獻:
    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00/1371
    18. 穿越人煙罕至的小徑,北師美術館官網:
    https://montue.ntue.edu.tw/on-the-passage-of-a-few-persons-through-a-brief-moment-in-tim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