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智鈞
Chih-Chun Chuang
論文名稱: 試題項目反應理論與李克特量表法在壓力知覺測量上之差異比較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erceived Stress Measurement Betwee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Likert Scaling
指導教授: 林世華
Lin, Sieh-Hwa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試題反應理論項目反應理論李克特量表法壓力知覺
英文關鍵詞: Item Response Theory, Likert Scaling, Perceived Str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99下載:9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一、比較試題項目反應理論與李克特量尺法在壓力知覺測量計分上的情形。二、比較試題項目反應理論與李克特量尺法在壓力知覺測量信度上的情形。三、探討試題項目反應理論與李克特量尺法,對於國中學生於不同個人屬性(性別、年級、出生序、家庭狀況)在壓力知覺測量結果上的差異情形。以臺北市、臺北縣七所公立國民中學七至九年級893位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生活型態評價問卷的第二部分」。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綜合研究結果,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一、李克特量尺法和試題項目反應理論等級反應模式在計分上呈現高相關。而試題項目反應理論等級反應模式的計分方式,於極端敏感性較高,當變異量愈大時,欲能顯現其在測量上的優越性、延展性。二、國中學生在壓力知覺測量(生活型態評價問卷的第二部分)的結果顯示所知覺的壓力是偏低的。三、李克特量尺法的平均數和試題項目反應理論等級反應模式的閾值,呈現出相當一致性的變化,在李克特量尺法得分較低的題目中,閾值有偏右的趨向,反之平均數較高的題目,則有偏左的趨勢。四、不管是以試題項目反應理論或是李克特量尺法的計分結果均顯示,不同性別、年級、出生序、家庭狀況的國中學生在壓力知覺測量上,均無顯著差異。最後,研究者歸納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以作為在心理測量與輔導工作實務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1) compare the scoring of perceived stress measurement betwee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Likert scaling, 2) compare the reliabilityof perceived stress measurement betwee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Likert scaling, 3) investigate on how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 properties ( sex, grade, birth order, and family structure ) differ in the perceived stress measurement betwee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d Likert scaling.
    The sample of this study was consisted of 893 7th grade to 9th grade students from seven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ounty. Th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survey, using “Lifestyle Appraisal Questionnaire-Part II” as instrument. The data obtained was further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K.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one-way ANOVA.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1) A high level of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scoring of Likert scaling and item response theory’s graded response model. Moreover at the extremes where the variance is higher, item response theory’s graded response model performs an even more sensitive and excellent task in measurement.
    2) The measured result revealed that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ived stress (Lifestyle Appraisal Questionnaire-Part II) was relatively lower than average.
    3) Consistent change was found between the average of Likert scaling and the the threshold point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s graded response model. It is also found that survey questions that had lower scores in Likert scaling tended to have a larger threshold, while those that had higher scores tended to have a smaller threshold.
    4) Both Likert scaling and item response theory’s measurement on perceived stres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sex, grade, birth order, and family structure.
    As a conclusion, the researcher of this study made several implications on psychometric assessment, counseling practice, and for future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古典測驗理論與相關研究 6 第二節 李克特量表法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2 第三節 試題項目反應理論與相關研究 17 第四節 壓力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5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0 第一節 試題項目反應理論與李克特量表法於壓力知覺測量在計分之差異分析 60 第二節 試題項目反應理論與李克特量表法於壓力知覺測量在試題計量特徵之差異分析 65 第三節 以試題項目反應理論和李克特量表法分析壓力知覺測量結果因個人屬性之差異 6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結論 75 第二節 建議 77 參考文獻 80 一、中文部分 80 二、英文部分 84 附錄一:試題項目反應理論與李克特量表法在壓力知覺測量上之差異比較調查問卷 88 附錄二:生活型態評價問卷第二部分(Lifestyle Appraisal Questionnaire-Part II;LAQ-Part II)授權函 91 附錄三 生活型態評價問卷(LAQ-PartⅡ)的試題特徵曲線 93

    一、中文部分
    王文豐(民89):台北市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其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秀枝(民75):生活事件、生活壓力及身心疾病的動力性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舜傑(民90):無參數李克特氏模糊計分模式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蓁蓁(民88):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嘉寧(民90):量尺點數與分配型態對因素分析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寶墉(民84):現代測驗理論。臺北:心理。
    江承曉(民80):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世欽(民90):數學科新式選擇題型之試題分析研究-以「高職免試登記入學方案」彰化區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民寧(民80):試題項目反應理論的介紹(一):測驗理論的發展趨勢。研習資訊,第八卷,6,13-18。
    余民寧(民81a):試題項目反應理論的介紹(二):基本概念和假設。研習資訊,第九卷,1,5-9。
    余民寧(民81b):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四):能力與試題參數的估計。研習資訊,第九卷,3,6-12。
    余民寧(民86):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臺北:心理。
    李金治(民9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欣瑩(民90):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 、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新鏘(民86):健康心理學。臺北:心理。
    沈翠吟(民92):國民中學特教組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英璋、許文耀、金樹人、陳慶餘(民81):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下之身心健康的指標的探討。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423-448。
    吳英璋(民83):從健康壓力與因應方式談全方位的身心均衡。學生輔導,34,16-29。
    吳柏林、林原宏、王朝正(民91):模糊語意量表信效度與模糊眾數分析研究。漢學研究通訊,85。
    吳孟勳(民91):應用模糊集合理論與試題反應理論於學習評量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毓瑩(民85):量表奇偶點數的效度議題。調查研究,第二卷,5-34。
    周文欽、歐滄和、許擇基、盧欽銘、金樹人、范德鑫(民84):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心理。
    林育柔(民90):試題選項特徵曲線分析法-在「國小中年級面積概念」的應用。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山(民81):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心理。
    翁儷禎(民89):點數與標示語對評定量尺反應的影響(Ⅱ)。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02-012。
    翁儷禎(民90):點數對評定量表信度與效度影響之模擬研究(Ⅰ)。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02-048。
    翁儷禎(民91):點數對評定量表信度與效度影響之模擬研究(Ⅱ)。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02-048。
    許擇基、劉長萱(民81)。試題作答理論介紹。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張文豪(民91):李克特式量表、分群方法與分群群數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民8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育瑋(民91):以知識地圖為基礎發展的遠距測驗選題策略。中原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秀珍(民77):態度量表設計的探究—以大學生為研究案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生玉(民93):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精華。
    陳清泉(民78):大學生生活壓力、認知型態與憂鬱傾向相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佩汝(民90):台北地區托兒所保育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柏齡(民88):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芬(民91):國中生獨處能力與主觀生活壓力、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綠蓉(民85):壓力與身心健康(上)。諮商與輔導,127,28-32。
    陳筱瑄(民91):台中縣某國中學生內外控人格特質、主觀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自覺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天維(民84):數學試題分析法-「以八十一學年度國民教育階段小數學科基本成就評量」分析為例。高雄:大漢唐。
    許淑貞(民92):結合試題反應理論與模糊認知結構的徑路搜尋之幾何概念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觀富(民83):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臺北:心理。
    黃義良(民88):國小兼任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與調適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惠貞(民91):某大專院校學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摘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寶園(民93):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理論驗證:以壓力調節反應模式之建立與驗證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彭仁信(民83):李克特式量表中選項問題之探究─以學生在疏離量表上的反應為研究案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秀玲(民75):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自我強度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明宗(民90):數學試題分析模式的建制-以「九十學年度四技二專入學測驗」商業類「數學科」試題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葛樹人(民77):心理測驗學。臺北:桂冠。
    蔡嘉慧(民87):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璧煌(民78):國民中小學教師壓力之研究。師大學報,34,75-114。
    鄭富森(民83):一個CTT和IRT之整合模式。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3,101-138。
    劉湘川、簡茂發、林原宏(民83):試題關聯結構與試題反應理論之聯合分析研究-以乘法概念之暗隱模式為探討基礎。測驗統計年刊,2,131-142。
    劉湘川、林原宏(民84):從試題特徵曲線進行認知診斷之理論與應用。測驗統計年刊,3,1-14。
    劉湘川、許天維、鄭富森(民87):IRT軟體估計準確度之比較。測驗統計年刊,6,1-112。
    簡茂發、劉湘川、許天維、郭伯臣(民82):試題反應理論在國民教育階段國小數學科基本學習成就評量上的運用。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1,1-18。
    顏乾明(民92):模糊語意量表與傳統李克特式量表之信度模擬比較分析。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藍采風(民90):壓力與適應。臺北:幼獅。
    藍采風(民92):全方位壓力管理。臺北:幼獅。
    蘇彙珺(民86):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國中學生壓力因應歷程中認知評估及因應策略的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Allen, J. M. & Yen, W. M.(1979). Introduction to measurement theory. Montery, CA:Mc Gaw-Hill.
    Anderson, J. F.(1990). Questionnaire design and use revisited: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issues in survey research.(ERIC NO. ED271501)
    Berdie, D. R.(1986). The optimum number of survey research scale points:What respondents sa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CA.
    Bock, R. D.(1972). Estimating item parameters and latent ability when responses are scored in two or more nominal categories. Psychometrika, 37, 29-51.
    Cox, T.(1978). Stress. Baltimore:University Park Press.
    Craig, A. , Hancock, K. & Craig, M.(1996). The lifestyle appraisal questionnaire: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health and stress. Psychology and health, 11, 331-343.
    Crocker, L. & Algina, J.(1986).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modern test theory. 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Guion, R. M., & Ironson, G. H.(1983). Latent trait theory for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31, 54-87.
    Hambleton, R. K., & Cook, L. L.(1977). Latent trait models and their use in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test dat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14, 75-96.
    Hambleton, R. K., & Swaminathan, H.(1985). Item response theory: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Boston, MA:Kluwer-Nijhoff.
    Hambleton, R. K.(1989). Principles and selected 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In R. L. Linn (E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3rd ed., pp. 147-200). New York:Macmillan.
    Holmes, T. H., & Rahe, R. H.(1967).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 213-218.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1980). Stress and work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New York:Scott, Foresman.
    Kanner, A. D., Coyne, J. C., Schaeffer, C., & Lazarus, R. S.(1981). Comparison of two modes of stress measurement: Daily hassles and uplifts versus major life event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4, 1-39.
    Lazarus, R. S. & Folkman, S.(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Springer.
    Lazarus, R. S. & Folkman, S., & Gruen, R.(1985). Stress and adaptational outco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0, 770-779.
    Lesko, W. A. & Field, L. S.(1989). Academic stress and health changes in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education, March, 18-21.
    Linden, W. J. & Hambleton, K. R.(2000). Handbook of modern item response theory. New York:Springer.
    Lord, F. M.(1980). 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al testing problems.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artin, T. N., & Schermerharm, J. R. Jr.(1983). Work and non-work influence on health:A research agenda using inability to leave as a critical variabl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 (4), 650-659.
    Thissen D.(1991). Multilog user’s guide:Multiple, categorical item analysis and test scoring using item response theory. Chicago:Scientific software.
    Rabkin, J. G., & Struening, E. L.(1976). Life events, stress and illness. Science, 194, 1013-1020.
    Samejima, F.(2000). Graded response model. In Linden, W. J. & Hamvleton, K. R. Handbook of modern item response theory,85-100. New York:Springer.
    Selye, H.(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Mcgraw-Hill.
    Selye, H.(1974). Stress without distress. New York:J. B. Lippincott.
    Wright, B. D.(1977). Solving measurement problems with the Rasch mode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14, 97-116.
    Wright, B. D. & Master, G. N.(1982). Rating scale analysis. Chicago:MESA Press Chicago.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