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素惠
Chou, Shu-Hui
論文名稱: 幼兒園繪圖式聯絡簿的實施-家長的觀點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school Parent-Teacher Communication Log with Children's Drawing 〜Parent s' Viewpoints
指導教授: 簡淑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繪圖式聯絡簿親師溝通親子互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97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家長對於幼兒園繪圖式聯絡簿實施的觀點。瞭解家長使用繪圖式聯絡簿的概況、家長對於繪圖式聯絡簿功能的看法,及家長參與繪圖式聯絡簿的實施所遇到的困難與因應策略。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輔以半結構式訪談。以106學年度就讀於臺北市快樂國小附設幼稚園(化名)中、大班的30名幼兒家長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再針對其中8位家長進行半結構式訪談。

    本研究之研究發現摘述如下:
    一、 家長使用繪圖式聯絡簿的概況:家長認為繪圖式聯絡簿的進行頻率以每日較佳,每日花五分鐘以上的時間與幼兒共同完成記錄活動;有三分之二的家長會於晚餐前後(7點到9點)進行並形成每日固定的例行活動。
    二、 家長對於繪圖式聯絡簿功能的看法:家長認為透過「繪圖式聯絡簿」的實施,可以瞭解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內容與學習狀況。使得教師與家長成為教育合作夥伴。家長從不瞭解「繪圖式聯絡簿」到用心參與,親師之間進而產生共同談論的話題。「繪圖式聯絡簿」是親師溝通、親子互動的優秀媒介。
    三、家長認同也認為幼兒透過每日使用「繪圖式聯絡簿」來表達當日
    事宜,他們的聽、說/表達(含詞彙的豐富度)、繪圖、記憶、理解
    和傳達訊息,以及系統性組織、統整與歸納訊息的能力皆會逐漸
    提升。
    四、家長對於進行「繪圖式聯絡簿」所遇到的困難為:
    1.幼兒表達不清楚,家長無法理解幼兒在說什麼。2.幼兒常常忘
    記要傳達的事項,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引導。3.幼兒完全不知道自
    己在畫什麼,所以無法傳達事項。4.家長寫聯絡簿時,幼兒當下
    不想說傳達的事項。5.幼兒個性好強、沉默寡言,導致家長覺得
    難以和幼兒溝通,互動不佳影響聯絡簿進行。
    五、家長進行「繪圖式聯絡簿」遇到上述困難時的可能解決方法:
    1.若家長認為幼兒敘述邏輯混亂、架構不清晰時,會請幼兒盡
    量完整講述當日活動,再藉幼兒話語推測,並試圖重組幼兒敘述,複述給幼兒聽,以確認聯絡簿事項。2.幼兒傳達事項不清楚時詢問其他家長。3.幼兒因為疲累、想睡覺等情緒影響繪圖式聯絡簿進行時先暫停記錄。4.透過教師每日覆核,掌握幼兒傳達訊息的完整程度。5.保留幼兒園發的行事曆。
    六、教師可以藉由每日實施「繪圖式聯絡簿」,發現少部分無法共同
    完成的家庭,並藉此積極瞭解該家庭親子問題之所在。

    目 次 謝 誌 Ⅰ 摘 要 Ⅱ 目 次 Ⅳ 表 次 Ⅶ 圖 次 Ⅳ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親師溝通的意義與重要性 11 第二節 聯絡簿的意義及重要性 22 第三節 親子互動的意義與重要性 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流程 3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資料蒐集 41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可信賴度的建立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問卷填答者基本資料析 51 第二節 家長對於繪圖式聯絡簿使用概況及想法 54 第三節 家長參與繪圖式聯絡簿使用功能之看法 73 第四節 家長對於繪圖式聯絡簿實施所遇到的困難及因應策略 122 第五章 結論建議 143 第一節 結論 143 第二節 建議 151 參考文獻 155 附錄 164 附錄一 164 附錄二 172 附錄三 177 附錄四 178 附件五 179 附件六 180

    壹、中文部分
    丁一顧、張德銳(2005)。中小學家長參與極其教育品質的關係。教育研究月刊,135,81-91。
    王芬玲(2010)。教師對特殊幼兒貧窮家庭親師溝通現況與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王芳如(2007)。幼稚園資深教師的親職教育知能與實踐歷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王美華(2009)。幼兒假日生活回憶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珮玲(1994)。父母教師知覺之幼兒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317-342。
    王淑俐(1994)。親師溝通(一)親師間為什麼難以啟齒﹖。師友,321,24-29。
    石育倫(2011)。彰化縣偏遠地區小學教師與隔代教養家長之親師溝通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朱珊妮(2002)。一個幼稚園班級中親師溝通的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朱崑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得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朱瑞玲(1984)。父母教養方式之變遷。教育資料文摘,14(5),115-134。
    江岱蓉(2013)。臺北市公立幼兒園親師溝通情況與因應溝通障礙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香蓮(2003)。幼稚園家長因應親師衝突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余紫均(2016)。國小學童家長對親師衝突成因的認知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吳秀笑(2016)。畫中有話﹕以圖畫為溝通媒介的幼兒「園家合作」課程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233-257。
    吳宗立(2002)。親師溝通的障礙與突破【專論】。臺灣教育,616,48-54。
    吳武典、林繼盛(1982)。家庭與學校聯繫程度與兒童學業成就和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5,127-138。
    吳武典、林繼盛(1985)。加強家庭聯繫對兒童學習效果與家庭氣氛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18,97-116。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Michanel Quinn Pattion 著。質性硏究與評鑑。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麗君(2009)。幼稚園主題課程中親師溝通和家長參與之探究-以某國小附幼一個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妙苓(2018)。即時回饋系統應用於國中聯絡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宗鴻(2002)。尊重是互動的開始-班級親師溝通的方式。師友月刊,415,75-77。
    李錫津(1997)。有溝不一定會通﹖親師溝通的理論與實務。班級經營,2(1),21-25。
    汪靖容(2010)。親師生溝通的異想世界-國小聯絡簿另類使用方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阮惠華(2002)。國民小學親師溝通之行動研究--以一個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周佳樺(2008)。親師溝通輔導策略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3。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3/53-22.htm
    周芳玉(2011)。QR Code 應用於家庭聯絡簿及親師溝通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周崇儒(1999)。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師溝通。教育實習輔導,20,1-8。
    周崇儒(1999)。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周淑惠(1999)。親師合作之個案研究-以台得市某國小五年甲班為例(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孟憲蓓(2010)。從部落格探討幼稚園親師溝通之研究(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極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2)。高雄市:麗文。
    林孟君(2010)。學前教師對發展遲緩兒童隔代教養家庭親師溝通之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怡君(2007)。幼兒家長知覺親師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明地(1996)。學校與社區關係—從家長參與學校活動的理念談起。教育研究雙月刊,51,30-40。
    林淑慧(2004)。臺北縣公立幼稚園教師認知親師衝突原因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雅琪(2006)。發展遲緩孩童之家長參與學前融合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林嘉玲(2011)。幼兒園聯絡簿—行動研究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金慶怡(2008)。金門縣公立幼稚園親師互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施淑娟(2005)。創造一個無障礙的親師溝通管道。幼教資訊,199,36-38。
    洪千惠(2005)。國小一年級教師營造親師關係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宏鳴、陳美玲(2006)。營造「親師合作」之雙贏局面。國教新知,53(3),84-86。
    洪福財(2004)。社會變遷中的親職教育-從幾項趨勢談起。國民教育,44(3),30-38。
    紀宛儀(2010)。幼稚園教師與獨生子女家長親師溝通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珍瑜(2006)。一個幼教師親師溝通觀點與經驗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孫扶志(2015)。翻轉幼兒園新世代父母親職教育成效之路。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2),47-51。
    徐千惠(2006)。親師溝通。載於鄭耀男、陳怡靖(主編),班級經營-管理與實務取向。臺北市:華騰。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涂怡如(2000)。論親師溝通的理論與實務。國教之友,51(4),14-22。
    張月香(2010)。家長參與學前教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張耐(2004)。親師之間—雙向溝通、三贏效果。幼教簡訊,24。取自http://www.ece.moe.edu.tw/preschool/24th/p_topics/p_content.html#1
    張雯雁(2010)。臺中地區幼托園所家長參與親師合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靜文(2009)。幼稚園親師互動研究-Foucault權力觀點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曹常仁(1992)。幼兒園教師與家長溝通之途徑。國教之聲,26(1),頁10-16。
    梁佳蓁(2016)。國小附幼實施品德教育親師聯絡簿之探究。幼兒教育年刊,27,25-45。
    莊梅萍(2007)。國中班級聯絡簿之文本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許喬安(2009)。幼兒的幼兒園生活回憶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許錦雲(2008)。良好親師關係之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創刊號,13-29。
    郭明德(2002)。班級經營-教師如何與家長作有效溝通。空大學訊,301,64-74。
    郭素文(2004)。運用班級通訊電子報促進親師溝通(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又瑄(2016)幼兒園教師與新住民家長親師溝通之研究(未出版碩士之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仕宗(1997)。溫馨的雙向互動-談親師溝通。班級經營,2(1), 15-20。
    陳秋蘭(2007)。新莊市幼托機構教保人員實施親職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晏捷(2007)。一位資深幼教教師親師互動的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淑琴(2007)。幼兒教師主題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1(2),27-52。
    陳琦瑋(2002)。幼教工作者的親職教育知能(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進隆( 2006)。讓兒童生命更精彩。愛家雜誌,11(11),2-4。
    曾惠偵(2010)。公立幼稚園家長參與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游玉燕(2012)。品格教育之實踐與省思—以臺北市私立三民幼兒園為例。幼兒照顧與教育,2,47-53。
    游福生(1998)。多元社會下的親師溝通。師友,340,75-77。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1991,03)。教育研究法,269。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建銘(2005)。外籍配偶親師溝通之研究-以幼托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黃秋琴(2004)。閱讀國中生活多彩的篇章-以一個班級聯絡簿的行動研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美香(2004)。高雄市公私立幼稚園家長參與與班級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黃迺毓(1998)。家庭教育。臺北:五南圖書。
    黃敏智(2007)。手機簡訊輔助家庭聯絡簿之研究-以高雄市旗津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黃慧真(譯)(1990)。Diane, E. P.著。幼兒發展。臺北市:桂冠。
    楊秀淨(2011)。嘉義縣幼稚園教師運用聯絡簿之溝通行為調查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詹志禹(1996)。家庭與學校-推責、分工或合作。北縣教育,11,8-11。
    趙聖秋(1998)。國民小學家長與教師親師溝通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劉育仨(1991)。臺北市托兒所幼兒家長對親職教育的認知與期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劉芳雯(2013)。新北市公幼園著名參與的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
    劉慈惠(2002)。淺談學校教育中家長參與角色的可能性。幼教資訊,134,10-14。
    劉慈惠(2007)。幼兒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蔡于君(2010)。以家長觀點探討經濟弱勢特殊需求幼兒家庭親師溝通(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蔡瑞榮(2002)。疏通溝通管道—親師線上三贏。師說,163,5-6。
    蔡曉玲(1999)。幼兒園中親師互動之探討研究—多元文化下的思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盧玉琴(2003)。國民小學親師互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之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賴秀英(2001)。國民小學親師生互動之個案研究---以一個小班教學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謝碧鳳、周素惠 (2003)。幼兒繪圖式聯絡簿初探:臺北市第四屆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臺北市:教育局。
    謝靜蕙(2001)。危機倒轉機-由溝通理論壇親師溝通衝突的化解方法與具體策略。學生輔導,72,64-77。
    鍾美英(2002)。國小學生家長參與班級親師合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之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簡正鎰(1997)。如何建立美好的親子關係。諮商與輔導,141,44-45。
    羅昌鑑(2005)。臺北縣私立幼教經營者行銷策略認知與運用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蘇振明(2000)。啟發孩子的美術潛能。臺北市:光佑。
    蘇愛秋(2001)。開放的親職教育。臺北市:信誼。
    鐘素翎(2008)。提升幼稚園家長參與教師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以親師互動模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貳、英文部分
    Daniels‚ T. D. & Spiker‚ B. K.(1987)̣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Dobuque‚ Lowaː WM. C. Brown.
    Kvale‚ S(1996)Interviews: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London:Sage Publications.
    Karz‚L.G.(1996)̣Preventing and resolving parent-teacher differenc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01048)
    McCoy.E. E.(1992)̣The role of parents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An historical over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kogy‚28‚1006-1010.
    Maccoby‚ E. E.‚ ﹠Mantin‚ J. A.(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nt of the family: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 H.Mussen(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4)(pp.1-101)‚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Ribas‚W.B.(1992)̣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that occurs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in suburban elementary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Boston College.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