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怡君 LIN, I-CHUN |
---|---|
論文名稱: |
人際發展介入活動對弱勢兒童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南投縣課後照顧服務為例 The effects of RDI on peer relationships of urban childrenn in after-school programs in Nantou |
指導教授: |
沈慶盈
Shen, Ching-Y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0 |
中文關鍵詞: | 人際發展介入活動 、同儕關係 、社交技巧 |
英文關鍵詞: |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Peer relationship, Social skil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5 下載:5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於探討人際發展介入活動對弱勢兒童同儕互動關係及人際關係社交技巧之影響,並探究可能之影響因素,以做為相關單位規劃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內容的參考。研究採用不等組前後測之準實驗設計方法進行,以南投縣某社服組織辦理之暑期課後照顧服務為研究場域,國小四至六年級的弱勢家庭兒童為研究對象;有效研究對象計25名,依社區分成人際團體組與團康活動組。人際團體組依據人際發展介入活動(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eion,RDI)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而團康活動組兒童則提供傳統性的團康活動。
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人際團體組兒童在人際關係發展的自我評分顯著優於團康活動組兒童,特別是「團體基礎」、「情緒控制」、及「點子」階段。
二、人際團體組兒童在同儕互動關係正向態度顯著優於團康活動組兒童,特別是「合作/利社會行為」、「遊戲/聯合活動」、「信任/尊重」、及「親密/依附」分量表;但在同儕互動關係負向態度並無顯著差異。
三、參與人際團體對於兒童的同儕關係、同儕互動模式、及人際關係社交技巧皆有正向影響。
四、「時間」與「人際關係社交技巧」是影響兒童同儕關係的兩大因素,而「團體活動內容」與「領導特質風格」是弱勢兒童滿意感受的兩大因素。
由研究發現得知,人際發展介入活動確實得以提升弱勢家庭中高年級兒童之同儕關係與人際關係社交技巧。本研究亦就研究發現對人際發展介入活動規畫、課後照顧服務方案規畫、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discussing effects and reasons of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 for urban children. The interventions might be considered to use in after school programs by associated organizations. Pre and post-test were used in the study. The 25 participants, who were from grade 4 to grade 6 and from urban communities, participated in summer after school programs in Nantou. The participants were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Social Relationships Group, SRG; Groups Activity Group, GAG).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 was used in SRG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 activities was provided for GAG. The results were following:
1.SRG had higher self-evaluation scores than GAG, especially on “group foundations ” , “ emotion regulation” , and “ideas” stages.
2.SRG showed more positive interactions with peers than GAG, especially on “social behavior of cooperation,” “participate in the group activities,” “believe in and respect,” and “sence of intimate and depend on”;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for negative interactions with peers in two groups.
3.The peer relationships, peer interactions, and social skills could be positive affected by participating in SRG.
4.The two main effects of peer relationship are time and social skills; urban kids felt satisfied on “content of the group activities” and “leadership styles.”
By the findings, RDI can improve peer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skill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or urban children.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current study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RDI, after-school programs, and further elaborated study.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0)。社會工作辭典(四版)。
內政部(2010)。99年內政概要-社政。2010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moi.gov.tw/outline/tw-04.html
內政部兒童局(2009)。擴大推動弱勢家庭兒童及社區照顧服務計畫。2010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doc/doc_detail.aspx?uid=135&docid=1702
內政部統計月報。2010年10月2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list.htm
內政部統計年報。2010年10月2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王永慈(2005)。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之貧窮分析。台灣社會工作學刊,4,1-32。
王育敏、邱靖惠(2009)。窮孩子、低社交?家庭貧窮對兒童社會參與之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24,72-86。
王家福(2004)。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課程設計之合作學習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短跑訓練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民(2005)。課後照顧服務地一般性考察:現況處境與未來展望。社會(研)094-0011號。
王順民(2006)。關於國小課後安親照顧服務新制的省思。社會(評)095-084號。
王瑪麗(1984)。人際問題解決訓練對國中女生人際問題解決能力、態度與人際適應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鐘和(譯)(1988)。適應與心理衛生(原作者:Arkoff)。台北:大洋。
王櫻芬(1996)。社交技巧訓練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攻擊行為、社交技巧、與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0)。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公文(2010年9月16日),發文字號:北市社兒少字第09941231800號,台北市。
台灣社區照顧協會。學員課後照顧服務。2010年11月24日。取自http://www.elephants.org.tw/welfare03.html
台灣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010年11月30日。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0年11月15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01
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社會心理學。(原作者:Elloit, A., Timothy D. W., Robin M. A.)。台北:弘智。
何亭嫻(2007)。小手牽大手-大學生擔任弱勢家庭課輔志工之實踐與成長。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憶鳳(2002)。網住e世情—網路戀情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理論建構。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祥(2009)。國小弱勢學童在校生活與學習經驗之探討—以社會排除觀點探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月裡(2002)。情緒教育輔導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適應行為之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秋玉、楊美賞(2009)。應用Peplau之人際關係理論於邊緣性人格疾患之護理經驗。高雄護理雜誌,26(1),29-40。
吳晃彰(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淑玲(1999)。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娟(2008)。新住民子女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宋尚倫(1981)。社會化之社會心理觀。台北:巨流。
宋美慧(2008)。較會課後照顧對國小單親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秀媚(2008)。運用希望感團體方案提升被同儕忽略兒童社交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2-3156。
李孟峰、連廷嘉(2010)。「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15-144。
李奉儒(2003)。國小高年級健康與體育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念華(2010)。情緒教育課程對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童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社會覺察面向的探討。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美華、蔡瓊月(1999)。非理性信念、父母親教育職業水準、父母管教態度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和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20,37-66。
李重吉(2001)。國中數學教師試行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李偉俊(2007)。合作學習對弱勢學生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
李新民(2003)。課後托育機構整合國小課程之初探。幼兒保育學刊,1,19-38。
李駱遜(2006)。以遊戲為生活課程教學途徑之研究。國教學報,18,125-158。
李麗日(1986)。國中生人際問題之研究—以台中縣光復國中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姍姍(2006)。貧窮與教育關係之探討:兼論我國相關之教育政策。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35-62
兒童福利聯盟(2004)。兒童福利聯盟「唉唷喂呀」兒童專線諮詢統計分析。2010年11月22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id=155&typeid=4&offset=45
兒童福利聯盟(2008a)。找個遮風避雨的家--「弱勢家庭兒童脫困基金」說明。2011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p0.php?id=218&typeid=29&offset=0
兒童福利聯盟(2008b)。2008年「兒童快樂國」跨國比較研究報告。2010年9月29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id=221&typeid=4&offset=15
兒童福利聯盟(2008c)。2010年9月29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id=221&typeid=4&offset=15
周珊儀(2008)。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資源班智能障礙學生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師範大學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易文雲(2009)。合作學習於體育課中對學生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玟(2009)。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增進亞斯伯格症學生社交技巧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芥佑(2004)。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高社交焦慮學童之效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譯)(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二版)( 原作者:Ashford,J., LeCroy, C. W.,& Lortie, K. L.)。台北市:雙葉書廊。
林益源(2004)。國小高年級健康與體育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雯菁(2001)。國小兒童社會計量地位與自評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萬億(2006)。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林嘉倫(譯)(2005)。兒童人際發展活動手冊:以遊戲帶動亞斯伯格症、自閉症、PDD及NLD孩童社交與情緒成長(原作者:Gustein, S. E.,& Sheely, R. K.)。台北:久周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年)
林儀婷(2006)。自閉症幼兒相互注意力介入研究-遊戲取向。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慧慧(2008)。遊戲介入對在校緘默兒童口語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社區治安安全生活守護網。2010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safemyhome.tw/star_a.html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五版)。台北:五南。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淑惠(2009)。核心反應訓練對學齡前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之成就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佳琪(2007)。國中階段智能障礙學生社交技巧訓練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
洪偉翔(2009)。遊戲介入對增進學習障礙兒童社交技巧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瑞兒(2009)。探討融入道德主題於合作學習提升國小學童關懷、負責、誠信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蕙暄(2009)。人際發展介入方案對國中自閉症學生人際互動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儷瑜(1994)。不同評量來源的社會特質與學生的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中華輔導學報,0(2),60-83。
胡玉鳳(2004)。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學業成就、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郁雲龍(2011)。中輟之虞學生相關輔導人員之角色與協同合作經驗—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碩士論文。
孫健忠(2011)。認識「黃金早年」-英國消滅兒童貧窮的新策略。國政評論,社會(評)100-005號。取自http://www.npf.org.tw/post/1/8711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徐慶娟(1996)。兒童同儕地位之家庭因素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震、李明政、莊秀美、許雅惠(2005)。社會問題。台北:學富文化。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
郝永崴(2009)。合作學習STAD模式對數學學習態度與同儕互動之探討-以北縣一所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馬祖琳、陳蓓薇、陳淑華、蘇怡萍、謝惠如(2000)。課後托育機構服務內容之個案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1),1-11。
張民杰(2005)。師資生從事國小數學科服務學習之行動研究-課後輔導的成效與建議。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135-157。
張怡貞(1997)。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
張雅雯(2002)。合作學習對於高職英語學習成就、動機、及社會技巧影響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
張瓊云、魏弘貞、黃麗錦(譯)(2008)。兒童發展(原作者:Cook, J. L.& Cook, G.)。台北;華杏文化。
張馨芳(2010)。國民小學弱勢照顧補助政策之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學校行政,68,169-191。
教育部(2001)。二○○一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2011年4月27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046
教育部(2004)。教育部91-94年度中程施政計畫。2010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9/本部中程(91-94)施政計畫.doc
教育部(2007)。教育部94-97年度中程施政計畫:6-52~6-53。2010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9/94-97中程960626.doc
教育部(2009)。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標準作業手冊。
教育部(2010)。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2010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EDU01/991018教育施政理念與政策(上網版).pdf
教育部重要教育統計資訊。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莊千慧(1994)。出生序與父母管教態度對兒童的社會興趣與人格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孟蓉(2010)。運用讀書治療取向繪本教學增進一年級兒童友誼關係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莫藜藜(譯)(2008)。團體工作實務(原作者:Toseland, R. W.,& Rivas, R. F.)。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原著出版年:2005年)
許又勻(1996)。高職部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認知行為取向之人際問題解決訓練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水鳳(2007)。社會工作介入單親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之探討:以財團法人臺北市立心慈善基金會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靜(2006)。人際互動介入方案對國小融合班高功能自閉症兒童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惠珠(2001)。人際關係。台北:杏華出版社。
許維素(1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仙子、任凱(譯)(2007)。兒童發展心理學(原作者:Schaffer, H. R.)。台北:學富。
陳孟檉(2007)。同儕關係中被拒絕兒童之行為及其教育輔導策略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長春(1992)。加強補救教學的意義。中縣文教,13,17-18。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龍(2008)。課後方案對花蓮弱勢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之影響。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貞(2007)。增進亞斯伯格症學童情緒表現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郭盛城(2009)。社會故事融入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增進國小亞斯伯格症學生同儕互動行為之影響。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身心障礙組碩士論文。
陳瑞芬(2006)。國小輕度自閉症兒童共同調控介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昌(2006)。教育環境之性別差異分析。教育部統計處。
陳翠華(1996)。國小學生家庭環境、心裡特質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靚晃、吳杏玲(譯)(1994)。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原作者:Philip & Newman, B.)。台北市:楊智。
郭靜晃(2004)。兒童福利。台北:楊智。
陳麗娟(1983)。家庭社經地位、排行、家庭大小與國中學生職業成熟的關係。教育學院學報,8,93-112。
陳寶珍(2003)。協同教學與合作學習策略提昇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明俐(2000)。國民小學數學科合作學習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信珠(2008)。台灣有50萬個弱勢家庭25縣市弱勢指標調查。遠見雜誌,267。取自http://web2.30.com.tw/Board/content.aspx?go=cover&ser=14424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2005)。課後照顧大事記。婉如之友季刊,17。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城邦。
曾桂鳳(2004)。讀書治療取向之兒童合作課程設計與評鑑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端貞、曾玲珉(譯)(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原作者:Verderber, R. F., Verderber, K. S.)。台北市:揚智。
游素娟(2004)。國小中度自閉症兒童社交技巧訓練方案成效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湯堯(2004)。從社會福利經費分配看弱勢族群教育之推動。臺灣教育,626,10-16。
游瑞菁(2009)。遊戲介入自閉症兒童社會參照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麗蓉(2002)。閱讀治療取向的小團體輔導對國小攻擊行為傾向兒童自我概念影響歷程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鈕文英(2003)。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台北:心裡。
黃佩涵(2008)。96年度「攜手計畫課後扶助」績優案例徵選實施計畫。教育部。
黃俊傑(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評析與建議。北縣教育,67,69-72。
黃政傑、林佩璇(2010)。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惠惠(1996)。自我與人際溝通。台北市:張老師。
黃琴雅(1991)。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學業成就及對父母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中華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嫈珺(譯)(2010)。人際發展活動手冊:少年、青少年與成人版(初版)(原作者:Gustein, S. E.,& Sheely, R. K.)。台北:智園。(原著出版年:2002年)
黃源協、蕭文高(2006)。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台北:雙葉書廊。
黃瑋瑩、辜惠媺(譯)(2006)。兒童社會工作實務(原作者:Wedd, N. B.)。台北:學富。
黃德祥(1989)。國中與國小班級中影響學生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德祥(1991)。社會技巧訓練在教育與輔導上的應用。輔導月刊,3(4),頁31-35。
黃麒萱(2001)。人際問題解決訓練對融合安置的身心障礙學生之成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寶儀(2002)。智能障礙者在餐飲服務業之人際問題解決訓練成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
楊依璇(2009)。Maslow需求層次改變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張春興(1980)。兒童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
楊寶玉(2005)。認識身心障礙兒童活動方案對國小二年級普通班兒童接納身心障礙兒童之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特殊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珮玲(2002)。自我效能取向社交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公眾型害羞兒童 社交技巧及社交自我效能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仁藝(200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兒童家庭因素之分析-以巴拉腦社區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妍均(2005)。社交技巧訓練方案運用在國小班級輔導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孟蓁(2009)。分享式閱讀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情緒智力與憂鬱傾向之影響。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歐陽佩婷、何修瑜(譯)(2005)。解開人際關係之謎:啟動社交與情緒成長的革命性療法(原作者:Gustein, S. E.),台北:久周文化。(原著出版年:2001年)
潘慧玲(1994)。角色取替的探討。教育研究所集刊,35,193-207。
蔡文輝(2010)。社會學。臺北:三民出版社。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台北:揚智文化。
蔡依足(2009)。國小音樂才能班學生實施情緒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
蔡漢賢(2002)。兒童福利。載於蔡漢賢、葉肅科(主編)。五十年來的兒童福利。台中:內政部兒童局。
蔡麗芬(1992)。社會技巧訓練策略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問題行為及同儕接納之影響效果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寬亮(2006)。合作學習對弱勢學生影響之行動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論文。
盧佳嘉(2006)。社交技巧訓練方案提升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社會自尊效果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育碩士班碩士論文。
賴美雯(2002)。合作學習在國中英語教學之調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秀媚(2008)。情緒教育課程對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童情緒智力效果之研究-關係管理面向的探討。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簡茂發(1983)。國小學童友伴關係的相關因素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6,71-78。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裕峰(1992)。國中生的社會興趣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羅品欣(2004)。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品欣、陳李綢(2005)。國小學童的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情緒智力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36(3),221-240。
蘇建文(1995)。發展心理學(二版)。台北:心理。
貳、英文部分:
Brief, A. P., Scholar, R. S., Vansell, M.(1981). Managing job stres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Cillessen, A. H. N., Ijzendoorn, H. W., Lieshout, C. F. M., Hartup, W. W.(1992). Heterogeneity among peer-rejected boys: Subtypes and stabilities. Child Development, 63(4), 893-905.
Ellis, S., Rogoff, B., Cromer, C. C.(1981). Age segregation in children’s social interac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7(4), 399-407.
Engler, B. (2008). Personality Theories. U.S.A: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Flavell, J. H. (1968). The development of role-tak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 in childre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Gresham, F. M. (1985). Utility of cognitive-behavior procedures for social skills training with children: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3, 411-423.
Gutstein, S. E. (2005).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program. May 27, 2011. Retrieved from http://www.rdi.org/.
Hartup, W. W. (1989).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developmental significa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2),120-126.
Hurlock, E. B. (1972). Child development(5 ed). McGraw-Hill Bk, Co..
Huston, T. L., and Levinger, G. (1978).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relationship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9, 115-156.
Junge, S. K., Manglallan, S., Raskauskas, J.(2003). Building life skills through afterschool participation in experiential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Child Study Journal, 33(3), 165-174.
Kerns, K. A., Klepac, L., and Cole, A. (1996). Peer relationships and pre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security in the child-mother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3), 457-466.
Lamb, M. E.(1978). Interactions between eighteen-month-oldsand their preschool-aged siblings. Child Development, 49(1), 51-59.
Levinger, G. (1980). Toward the analysis of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6(6), 510-544.
Maccoby, E. E. (1998). The two sexes: growing up apart, coming togeth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iller,B. M.(2002). Outcome of formal afterschool programs. May 27, 2011. Retrieved from http://www.plustime.org/_pdf/_statistics/16.pdf
Mitchell, B. M., and Dodson, E. (1978). SPICE workshop model: an approach to alternative programs for the disadvantaged gifted. ED 164 478.
Noam, G. G.,& Tillinger, J. R. (2004). After-school as intermediary space: Theory and typology of partnerships.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101, 75-113.
Payne, M.(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3e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iche, G. L., Rubin, D. L., Michlin, M. L.(1978). Age and social class in children’s use of persuasive communicative appeals. Child Development, 49(3), 773-780.
Pittman, K. J., Irby, M., Yohalem, N., Ahlstrom, A. W.(2004). Blurring the lines for learning The role of out-of-school programs as complements to formal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101, 19-42.
Posner, J. K., & Vandell, D. L.(1994). Low-income children's after-school care: Are there eneficial effects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Child Development, 65(2), 440-456.
Reitman, S. M. (1971). Interac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MacMillian & The Free Pres.
Saunders, P. (2008). Measuring wellbeing using non-monetary indicators: Depriv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Family Matters,78,8–17.
Schutz, W. C. (196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alo Alto, CA: Science & Behavior Books.
Selman, R. L. (1980). 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Selman,R. L., & Schultz, L. H.(1984). Making a friend in youth: developmental theory and pair therap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lavin, R. E.(1990) . Cooperative learning.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Shulman, B.H., & Mosak, H.H. (1998). Manual for life style assessment. Muncie, IN: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
Vinson, T. (2007). Dropping off the edge: The distribution of disadvantage in Australia. Melbourne: Jesuit Social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