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鍾先達 Chung, Hsien-Ta |
---|---|
論文名稱: |
杜詩飲食書寫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Lai, Kuei-S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5 |
中文關鍵詞: | 杜甫 、飲食 、饑餓書寫 、歷史地理 、風土民情 、養生治病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是研究杜甫(712-770)詩歌中有關飲食的詩作為研究的主體,經由杜甫的個人人生經歷,探索杜甫在其一生中,如何藉助飲食來書寫情志,分析其寫作的內在心理投射,並藉助飲食書寫勾勒當時的歷史、地理、風土、民情、養生治病的面貌。
本論文使用的文本,主要是以﹝唐﹞杜甫著、﹝清﹞楊倫注:《杜詩鏡詮》(臺北:華正書局,2003年出版)為主,兼參考﹝清﹞仇兆鰲(1638-1717)著《杜詩詳注》等書,以及後人所撰杜甫詩集注本及評傳。研究方法上,透過對杜甫生平的認知與分期,歸納整理出杜詩的飲食詩,並分類研究,期盼建立杜詩的飲食書寫面貌。
本論文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文獻回顧與探討,以及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說明杜甫平生經歷。第三章到第六章,將杜甫生平分為四期,長安、潼關、隴蜀、夔州,將各期飲食詩依據作品、精神內涵不同而分類。第七章結論部分,總體對論文作一回顧,透過分析研究,期望能對杜詩中的飲食書寫有更清晰的認識。
一、古籍(依作者時代先後為序)
1.《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
2.﹝東漢﹞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2》,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3.﹝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北京:團結出版社,1996年12月。
4.﹝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月。
5.﹝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7月。
6.﹝唐﹞杜甫著,﹝清﹞楊倫注:《杜詩鏡詮》,臺北:華正書局,2003年10月。
7.﹝唐﹞杜甫:《集千家註杜工部文集》,臺北:新文豐,1989年。
8.﹝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9月。
9.﹝唐﹞封演:《封氏見聞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0.﹝後晉﹞劉昫等:《舊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11.﹝宋﹞范晞文:《對床夜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四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12.﹝宋﹞司馬光,﹝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3月。
13.﹝宋﹞歐陽脩:《新唐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14.﹝宋﹞蘇軾:《蘇東坡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2月。
15.﹝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2001年12月。
16.﹝清﹞王嗣奭:《杜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10月。
17.﹝清﹞浦起龍:《讀杜心解》,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8年。
18.﹝清﹞黃生:《杜工部詩說》,京都:中文出版社,1976年。
19.﹝清﹞張玉書等總閱、凌紹雯等纂修:《新修康熙字典》,臺北:啟業書局,1989年4月。
二、研究專著(以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一)杜甫相關論述
1.不詳:《杜甫敘論》,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5月。
2.方瑜:《杜甫夔州詩析論》,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85年。
3.由毓淼等著:《杜甫和他的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4.朱偰:《杜少陵先生評傳》,臺北:東昇出版社,1980年。
5.安旗主編:《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4月。
6.吳懷東:《杜甫與六朝詩歌關係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7.呂正惠:《杜甫與六朝詩人》,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8.李辰冬:《杜甫作品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2月初版。
9.汪中:《杜甫》,臺北:國家出版社,1986年8月。
10.施鴻保:《讀杜詩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11月。
11.胡可先:《杜甫詩學引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
12.胡豈凡:《杜甫生平及其詩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13.胡傳安:《詩聖杜甫對後世詩人的影響》,臺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75年。
14.夏松涼:《杜詩鑑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6年2月初版。
15.高步瀛編:《唐宋詩舉要》,臺北:世界書局,1996年。
16.康震:《康震評說詩聖杜甫》,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17.張忠綱、趙睿才、綦維注譯:《新譯杜甫詩選》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2月初版。
18.張忠綱主編:《杜甫大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2009年3月。
19.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2009年3月。
20.莫礪鋒:《莫礪鋒說唐詩》,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9月初版。
21.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22.郭鼎堂:《李白與杜甫》,臺北:帛書出版社,1985年7月。
23.郭輝通:《杜甫研究》,臺北:漢風出版社,1992年2月。
24.陳偉:《杜甫詩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25.陳文華:《不廢江河萬古流》,臺北:偉文圖書公司,1978年。
26.陳素貞:《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以詩歌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2007年6月。
27.陳淑彬:《重讀杜甫──修辭藝術與美學銘刻》,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5月。
28.陳貽焮:《杜甫評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29.陶道恕主編:《杜甫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出版社,1993年10月初版。
30.傅庚生:《杜甫詩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1.傅庚生:《杜詩散釋》,香港:建文書局,1971年。
32.華文軒編:《杜甫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33.黃玉峰:《杜甫說》,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8月。
34.黃奕珍:《杜甫自秦入蜀詩歌析評》,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35.楊松年:《杜甫戲為六絕句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36.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37.葉嘉瑩:《迦稜談詩》,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10月。
38.葉嘉瑩:《葉嘉瑩說杜甫詩》,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7月。
39.趙海菱:《杜甫與儒家傳統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40.劉中和:《杜詩研究》,臺北:益智出版社,1968年。
41.歐麗娟:《杜詩意象論》,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42.歐麗娟:《唐代詩歌與性別研究──以杜甫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43.蔡錦芳:《杜甫版本及作品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7年。
44.賴師貴三校釋:《臺灣師大圖書館鎮館之寶──翁方綱《翁批杜詩》稿本校釋》,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2月。
45.學海出版社編輯部編:《杜甫年譜》,臺北:學海出版社,1990年。
46.蕭滌非:《杜甫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56年。
47.蕭麗華:《杜甫──古今詩史第一人》,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7月。
48.簡明勇:《杜甫、杜詩、杜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49.簡明勇:《杜甫詩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3月。
50.簡恩定:《清初杜詩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51.簡錦松:《杜甫夔州詩現地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52.顏進雄:《唐代遊仙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0月。
(二)飲食文化相關論述
1.王仁湘:《飲食之旅》,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2.王仁湘:《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王利華:《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4.王明德、王子輝:《中國古代飲食史》,臺北:博遠出版,1989年2月。
5.林乃燊:《中國飲食文化》,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
6.徐海榮主編:《中國飲食史》六冊,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0月。
7.陳偉明:《唐宋飲食文化發展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5月。
8.焦桐、林水福主編:《趕赴繁花盛放的宴饗》,臺北:時報出版,1999年12月20日。
9.焦桐:《暴食江湖》,臺北:二魚文化,2009年8月。
10.焦桐主編:《飯碗中的雷聲──「客家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二魚文化,2010年9月。
11.逯耀東:《出門訪古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年3月。
12.逯耀東:《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年8月。
(三)學位論文(以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1.方秋停:《杜甫秦州詩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2.王曉俊:《杜甫草堂詩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09年。
3.石月清:《杜甫涉醫涉藥詩歌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2010年。
4.伍鈞鈞:《杜甫旅食京華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09年。
5.朱伊雯:《杜甫晚期詩作之精神動向──以夔州詩為歸趨之探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6.吳秋慧:《唐代宴飲詩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0年7月。
7.李欣錫《杜甫巴蜀詩生活題材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8.李書群:《唐代飲茶風氣及其對文學影響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9.周亞青:《蘇軾飲食書寫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10年。
10.林萍:《巴蜀文化與唐代詩歌》,西安:陜西師範大學,2009年。
11.林杏娟:《韓良露飲食書寫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年。
12.林美青:《杜詩意象類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13.林雅瓊:《鄉情、國史、世界觀──論林文月、蔡珠兒及李昂的女性跨國飲食書寫》,臺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14.林瑛瑛:《杜甫成都期詩歌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15.洪素香:《杜甫荊湘詩初探》,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3年。
16.胡衍南:《食、色交歡的文本──《金瓶梅》飲食文化與性愛文化研究》,新竹: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17.許應華:《杜甫夔州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0年。
18.陳默:《杜甫夔州詩歌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09年。
19.陳皇靜:《焦桐飲食書寫研究》,臺南: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20.陳素貞:《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以詩歌為例的考察》,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21.黃淑梅:《杜甫飲酒詩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22.趙國光:《唐代官場文化與飲酒生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23.劉景會:《杜甫詩歌中的日常生活物象》,南昌:江西師範大學,2007年。
24.蔡秀敏:《唐代敦煌飲食文化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25.鄭元準:《杜甫長安期之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26.魯克兵:《杜甫與佛教關係之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27.鍾明玉:《《紅樓夢》飲食情境研究》,新竹: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28.簡恩定:《杜甫詠物詩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29.蘇鵲翹:《臺灣當代飲食文學研究──以後現代與後殖民為論述場域》,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在職班,碩士論文,2006年。
(四)杜甫研究期刊學報論文(以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1.王洪漪:〈杜甫的閑適詩創作〉,《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7卷第2期,2011年2月。
2.王家琪:〈論杜甫之佛道因緣──試從接受理論的角度觀察之〉,《有鳳初鳴年刊》,第3期,2007年10月。
3.王秦:〈論唐代詩人杜甫的社會責任感——以杜詩為中心〉,《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6月。
4.付藝波:〈杜甫詩歌佛教精神淺探〉,《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年2月。
5.何騏竹:〈杜詩「消渴症」疾病書寫〉,《嘉義大學通識學報》,2007年9月。
6.何騏竹:〈從迷津到歸途──論杜甫詩之疾病書寫與自我見證〉,《通識教育學報》12期,2007年12月。
7.余建平、劉至彥:〈杜甫詩作〈燕子來舟中作〉詩意解析〉《文學教育》,20112年2月。
8.吳明賢:〈試論杜甫的儒家情懷〉,《杜甫研究學刊》,2010年第3期。
9.吳新生:〈杜甫對儒家文化的繼承〉,《杜甫研究學刊》,2002年第2期,總第64期。
10.李文鈺:〈杜甫「賣藥都市」重探〉,《中國文學研究》,第10期,1996年6月。
11.李宇林:〈論杜甫隴右詩的抒情特征〉,《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1月。
12.李宇林:〈論杜甫隴右詩的寫景特征〉,《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1月。
13.汪楓:〈從〈秦州雜詩〉看杜甫流寓時的思想情感〉,《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月。
14.林曉娜:〈論杜甫的夔州詠物詩〉,《杜甫研究學刊》,2010年第2期,總第104期。
15.南瑛:〈論杜甫詠物詩的情感意蘊〉,《臺州學院學報》,第33卷第1期,2011年2月。
16.姚振黎:〈杜甫居蜀飲食詩歌探究〉,《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9卷第2期。
17.紀永貴:〈杜詩《槐葉冷陶》與食槐風俗〉,《杜甫研究學刊》,2003年第3期,總第77期。
18.徐國能:〈以「俗」論杜辨析〉,《淡江中文學報》,20期,2009年6月。
19.徐國能:〈杜甫詩歌理論初探〉,《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報》,15期,2009年12月。
20.康正果:〈試論杜甫的詠物詩〉,《大陸雜誌》,91卷1期,1995年7月。
21.張佳:〈杜甫的死與暴飲暴食〉,《文史月刊》,2011年6月。
22.張倩:〈論杜甫宴樂詩的悲美風格及其成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6月。
23.張穎:〈杜甫詩中的藥味人生——杜甫涉藥詩探析〉,《山西中醫》,2011年9月。
24.張振謙、聶巧平:〈也論道教文化對杜甫的影響〉,《湖北大學學報》第33卷第3期(2006年5月),頁357-360。
25.張梅、張建秒:〈從飲食看杜甫的精神世界〉,《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第10卷,第1期。
26.梁萬如:〈論以杜詩入禪的方便義〉,《人文中國學報》,第10期,2004年5月。
27.莊耀郎:〈杜甫秦州詩風格試探〉,《國文學報》,1983年6月。
28.許世榮:〈論杜甫成都詩和成都杜甫草堂〉,《杜甫研究學刊》,2011年第2期,總第108期。。
29.許秀蓮:〈飲食題材──杜甫草堂詩中心態之體現〉,《遵義師範學院學報》,第13卷第3期,2011年6月。
30.陳弱水:〈思想史中的杜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卷1期,1998年3月。
31.陸光珍:〈論杜甫的佛教因緣〉,《香港佛教》,第392期,1993年1月。
32.華錫蘭:〈從杜甫民生詩探析詩歌中的民生情結〉,《吉林教育》,2011年。
33.黃志基:〈論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科技信息》,2010年4月。
34.黃美娥:〈杜甫曲江詩探微〉,《東南學報》,第16期,1993年12月。
35.楊嘉:〈從飲食描寫看杜甫詩對俗文化題材的開拓〉,《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2004年11月。
36.楊映紅:〈走近上元年間的杜甫——探杜詩的佛道思想〉,《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3月。
37.楊景春:〈杜甫秦州詩憂患意識論〉,《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2月。
38.萬建中:〈中國古代飲食的科學內核〉,《中國文化月刊》,第207期,1997年6月,頁21-35。
39.廖芮茵:〈談杜甫的貧病與藥餌養生〉,《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2004年12月。
40.趙玉娟:〈從杜甫的詩看杜甫與佛教之關係〉,《內明》,263期,1994年2月。
41.趙超:〈夔州氣象與杜甫詩歌創作〉,《閱江學刊》,2010年3月。
42.趙麗莎:〈杜詩修辭藝術風格探究〉,《東方人文學誌》,4卷4期,2005年12月。
43.劉天利:〈杜甫的儒家人格與詩歌創作形態〉,《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6月。
44.劉衛林:〈杜甫與禪門關係及對於禪學的體會〉,《能仁學報》,10期,2004年12月。
45.蔣先偉:〈如何評價杜甫夔州詩的風土人情描寫〉,《杜甫研究學刊》,2002年2月。
46.韓雪晴:〈杜甫隴右詩探析〉,《內蒙古電大學刊》,2011年2期,總第126期。
47.魏琳:〈杜甫詩歌創作中的不同地域文化特色〉,《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9月。
48.魏琳:〈杜甫的京城詩與長安京城文化〉,《湖南城市學院學報》,第32卷第2期,2011年3月。
(五)飲食相關研究期刊學報論文(以作者姓名筆畫為序)
1.王子輝:〈《周易》美學思想與飲食道化審美〉,《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2004年2月。
2.王子輝:〈中國飲食文化的根本之道──和〉,《歷史月刊》,1996年2月。
3.周淑媚:〈味覺的記憶──周作人的飲食書寫〉,《通識教育學報》(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第14期,2008年12月。
4.張蜀蕙:〈北宋文人飲食書寫的南方經驗〉,《淡江中文學報》,2006年6月。
5.張運貴:〈試論中國飲食的審美特徵〉,《民族藝術研究》,第2期,1995年。
6.閆莉:〈從飲食文化看大唐世風流變〉,《淮南師範學院學報》,7卷(總第32期),2005年第4期。
7.萬建中:〈中國飲食活動中的美學基因〉,《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5期,2002年9月。
8.劉麗卿:〈清代臺灣異於中土奇異的物產與飲食書寫──以詩文為考察對象〉,《興大人文學報》第46期,10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