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泓瑜 Lin, Hong-Yu |
---|---|
論文名稱: |
臺南、高雄地區鄭氏時期里名與營鎮、「甲」字地名的形成及變遷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the placenames of “Li”, “Yingzhen” and “Jia” during the Zheng Kingdom in Tainan and Kaohsiung |
指導教授: |
林聖欽
Lin, Sheng-Chin |
口試委員: | 韋煙灶 許淑娟 |
口試日期: | 2021/07/26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6 |
中文關鍵詞: | 臺南市 、高雄市 、里名 、營鎮地名 、「甲」字地名 、空間分布 、地名變遷 |
英文關鍵詞: | Tainan, Kaohsiung, placenames of “Li”, placenames of "Yingzhen", placenames of "Jia",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nge of placenames |
研究方法: | 生活史訪談 、 調查研究 、 主題分析 、 歷史研究法 、 田野調查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42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8 下載:1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地名的文字結構分析與空間分布,討論位於臺南、高雄地區,在鄭氏時期形成的里名、營鎮地名與「甲」字地名,其地名的起源、空間分布與演變。本研究以《臺灣堡圖》為基礎,再配合相關史料的閱覽、前人研究成果,整理出鄭氏時期對臺的開墾政策,以及在開墾活動之下所衍生的地名。接著,利用疊圖分析呈現各類地名的分布情形,再透過史料、相關研究成果等來解析各類地名的空間分布。
結果顯示,鄭氏時期里的分布可能與人口數量多寡有關。而營鎮地名多分布在里界的外圍人口較少的區域,以避免與居民因土地產生糾紛。「甲」字地名則主要分布在府城周邊的行政區,地名起源隨著空間不同而有差異,府城以南可能主要與鄭氏時期所實施的里甲制或保甲制有關,以北則可能主要與土地面積大小有關,但無論是在府城以南或以北的地區,皆有特殊的案例存在,因此難以用一種說法概括同一地區內的地名起源。
現在依然可以在臺南、高雄地區看到自鄭氏時期留傳至今的地名,里名在現今最常作為行政區名使用,同時也可在道路名或學校名中看到。里名在最初為官方直接命名的行政區名,鄭氏政權滅亡到1920年以前,清代與日治初期持續將里名作為行政區名使用;1920年後,里名作為行政區名的使用數量則不如清代與日治初期。營鎮地名與「甲」字地名現今多以聚落名存在,僅少部分做為行政區名,其中又多屬村里層級,而不管是營鎮地名或「甲」字地名,現今為行政區名的地名,大多在1904年以後就已是行政區名,並延續至今日。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lace names, discussing the placenames of "Li"(里名), the placenames of "Yingzhen"(營鎮地名) and placenames of "Jia"(「甲」字地名) formed in Tainan and Kaohsiung during the Zheng Kingdom(鄭氏時期). Focusing on the origi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place names. Based on the "Taiwan Fortress Map"(臺灣堡圖), and then read relevant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research results, sort out the Zheng Kingdom's reclamation policy on Taiwan and the names derived from the reclamation activities.
This study uses overlay analysis to present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geographical names, and then analyze the meaning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through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Li”(里) in the Zheng Kingdom may be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people; while the placenames of “Yingzhen” are mostly distributed in the less populated areas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inner boundary to avoid disputes with residents because of land; the placenames of"Jia"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around Fucheng(府城), the origin of place names varies wi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south ones may be mainly related to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implemented in the Zheng Kingdom; the north ones may be mainly related to the size of the land, however, there are special cases in the areas south or north of Fucheng, so it is difficult to summarize the origin of place names in the same area in one statement.
The place name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since the Zheng Kingdom can still be seen in Tainan and Kaohsiung. The placenames of “Li” are most often used as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names.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the placenames of “Li” can be seen in road names or school names. The placenames of “Li” was originally the official name of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directly named. During the end of the Zheng Kingdom to 1920, the placename of “Li” continued to be used as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name in the Qing Dynasty(清代)and the early days of Japanese rule; after 1920, the number of the placenames of “Li” used as th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name was not as good as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days of Japanese rule. Yingzhen place names and placenames of "Jia" nowadays mostly exist as settlement names, and some of them ar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names, most of which are village levels.
Regardless of the placenames of “Yingzhen” or the placenames of "Jia", the placenames that are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names today are mostly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names since 1904 and continue to this day.
一、史料
江日昇,《臺灣外記》,臺灣文獻叢刊第60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楊英,《從征實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2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310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7)
二、專書
王世慶(1991),《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金塗、蘇月琴編輯(1995),《高雄縣地名初探》,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第三:臺灣》,合資會社富山房。
伊能嘉矩(1985),《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
伊能嘉矩(1991),《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下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
安倍名義(1938),《臺灣地名研究》,武陵出版社。
李汝和(1970),《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中市。
邵式柏(2016),《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上》,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施添福總編纂(1999),《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一臺南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施添福總編纂(2000),《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施添福總編纂(2002),《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施添福總編纂(2008),《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2上)、(2下),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洪敏麟(1980),《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灣省文獻會。
高賢治、黃光瀛總編輯(2010),《綜覽台江:大元四百年輿圖=Overview Taijiang :scanning antique maps of Tayouan for 400 years》臺南市,臺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
陳正祥(1960),《臺灣地名辭典》,敷明產業地埋研究所。
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臺北市,南天書局。
陳國章(1995),《臺灣地名學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國章(2004),《臺灣地名辭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紹馨纂修(1964),《臺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陸傳傑(2019),《 被誤解的台灣老地名 : 從古地圖洞悉台灣地名的前世今生》新北市,遠足文化。
曾玉昆(1997),《高雄市地名探源》,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黃文博(1998),《南瀛地名誌》.曾文區卷,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文博(1998),《南瀛地名誌》.北門區卷,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文博(1998),《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文博(1998),《南瀛地名誌》.新營區卷,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文博(1998),《南瀛地名誌》.新豐區卷,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趙文榮(2006),《南瀛內海誌》,臺南縣政府。
三、期刊、論文集
Reuben Rose-Redwood, Derek Alderman and Maoz Azaryahu(2010),〈Geographies of toponymic inscription:New directions in critical place-name studies.〉《Progess in Human Geography》,34(4),P.453-470。
石萬壽(1990),〈明鄭時期臺灣漢人的墾殖〉《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頁171-186。
石萬壽(2003),〈鄭氏之兵鎮〉《臺灣文獻季刊》,第五十四卷第四期,頁124-152。
石萬壽(2004),〈鄭氏之兵政〉《臺灣文獻季刊》,第五十五卷第一期,頁92-136。
吳育臻(2008),〈臺灣日式地名的時空分布及其意涵〉《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122。
吳進喜(2008),〈臺灣的通名地名-以臺灣堡圖為中心〉《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71-304。
吳新榮(1954),〈南縣地名沿革總論〉《南瀛文獻》,第二卷第一期、第二期,頁37-43。
李宗信(2020),〈日治時期區域改革 大字與小字〉《臺灣學通訊》,第一百一十六期,頁22-23。
林美容(1989),〈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八期,頁41-104。
林美容(1991),〈一姓村、主姓村與雜姓村:臺灣漢人聚落型態的分類〉《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十八卷,頁11-30。
邱奕松(1990),〈明鄭臺灣開發之探討〉《史聯雜誌》,第十七期,頁3-28。
施添福(2001),〈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第八卷第一期,頁1-39。
洪英聖(2008),〈康熙臺灣輿圖的地名起源〉《通識教育學報》,第十四期,頁143-198。
洪敏麟(2008),〈臺灣地名之多樣性與稀有地名之探討〉《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0。
范勝雄(1999),〈明鄭天興萬年兩轄域分界考〉《臺灣文獻》,第五十卷第一期,頁319-324。
涂志偉(2017),〈陳永華在臺灣形成的聚落地名與史蹟〉《臺灣源流》,第七十八、七十九期,頁49-57。
張林森(1991),〈高雄市地名沿革漫談〉《高市文獻》,第四卷第一期,頁55-63。
許丙丁、黃典權、高崇煦、賴建銘(1961),〈鹿耳門古港道里方位考〉《臺南文化》,第七卷第二期,頁65-95。
許淑娟(2005),〈從地名解讀臺南市的區域特色〉第一屆臺灣地名學術研討會,頁1-28。
許淑娟(2008),〈由地名系統建構楠梓仙溪中游的區域特色〉《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05-326。
陳正祥(1958),〈臺灣地名之分析〉《臺灣文獻》第九卷第三期,頁1-13。
陳漢光(1953),〈臺南縣地名研究初稿〉《南瀛文獻》,第一卷第一期,頁18-24。
黃典權(1972),〈明末屯墾舊區採訪記〉《臺南文化》,第九卷第三期,頁33- 41。
黃雯娟(2008),〈臺灣「番」與「社」字地名的空間分布特性與意涵〉《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7-90。
黃雯娟(2014),〈命名的規範:臺南市街路命名的文化政治〉《臺灣史研究》,第二十一卷第四期,頁147-186。
葉高華(2020),〈1920年地名大變革〉《臺灣學通訊》,第一百一十六期,頁8-9,國立臺灣圖書館。
葉韻翠(2013),〈批判地名學 國家與地方、族群的對話〉《地理學報》,第六十八期,頁69-87。
葉韻翠(2014),〈領袖名與紀念的空間政治:台灣的中山、中正地名之比較研究〉《白沙歷史地理學報》,第十五期,頁47-86。
四、日治時期資料
臺灣總督府、臺灣日日新報社合編(1999),《新舊對照管轄便覽》,成文出版,
臺北市。(大正十年(1921)刊本)。
《臺灣日日新報》,大正九年(1920)八月十一日,第五版。
《臺灣日日新報》,大正九年(1920)八月十二日,第六版。
《臺灣總督府府報》(1920):大正第2177號。
土屋忠雄(1985),《臺灣事情一班》,臺北市,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五、學位論文
陳璦瑋(2018),〈臺灣「寮」字地名的空間分布與意涵〉,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戴筱薇(2017),〈臺南地區地方區劃名稱變遷之探討(1662-192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建昇(2010),《道光三年以前台江內海及周圍地區歷史變遷之研究》,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六、網路資料
不著撰人《明太祖實錄》,卷之一百三十四,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檢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3442。
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檢自: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中國歷史地名查詢系統,檢自: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hplname/。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本典,檢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index.html。
臺南市佳里區公所-下營里簡介,檢自:https://jiali722.tainan.gov.tw/cp.aspx?n=14308&s=2208。
臺南市南區區公所-永寧里簡介,檢自:https://www.tnsouth.gov.tw/News_Content.aspx?n=16956&s=584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