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劉怡秀
Liu, Yi-Hsiu
論文名稱: 余華長篇小說中的欲望書寫
Desire writing in Yu Hua's novels
指導教授: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6
中文關鍵詞: 余華現代小說欲望書寫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
英文關鍵詞: Yu Hua, modern novel, Desire writing, Cries in the Drizzle, To Live,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Brothe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13下載:1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所討論的主要文本為余華四部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1991)、《活著》(1992)、《許三觀賣血記》(1995)、《兄弟(上)》(2005)、《兄弟(下)》(2006)。這四部小說風格迥異,代表余華三個創作階段,《在細雨中呼喊》為此前先鋒作品之總結及轉變,《活著》及《許三觀賣血記》以樸素手法表現民間的生活哲學,《兄弟》以戲謔、怪誕手法書寫四十年來的中國現實。按照「欲望」解析余華筆下的人物,最能夠理解《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中百姓大地般樸茂的生命力,也可以發現《在細雨中呼喊》(1991)及《兄弟(上)、(下)》(2005、2006)前後的聯繫關係,「欲望」驅策著人的行為,締造變動中的歷史,是進入余華小說世界的重要鑰匙。因此,本論文應用了文本分析法、敘事學方法、歷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西方「欲望」相關理論作為輔助,藉探究各小說視角之交錯,從各方面解讀作者深意。另外,本文除了對余華研究資料進行文獻探討,亦對余華生平及1949年以後至今之大陸歷史進行梳理,以作為理解余華長篇小說的基礎。
    本論文共分六章,前三章為綜論,以第一章「緒論」介紹余華小說的現有研究及本文概要;第二章「余華的創作背景及其理念」為本文展開論述的基礎,從壓抑的政治狂熱到躁動的經濟狂熱,中國四十年來變動快速,余華生平經歷、個人氣質、作品風格等與特殊的中國現實、生存現實交相影響;第三章「欲望理論與余華長篇小說中的欲望類型」為概括綜述,在余華長篇小說中,生死欲望表現底層百姓對生命的低度欲求及生命觀,享樂與情色欲望有複雜聯繫,性為人物命運變動的關鍵,渴愛與尊嚴的欲望由孤獨反抗及家庭親情獲得,權力與暴力的欲望則針對利己欲望及群己關係展開。
    第四、五章為分論,第四章「影響命運的主要欲望」介紹余華長篇小說特別關注的四個人群,包括關注少年們渴求愛與歸屬又盼望精神獨立的「成長欲望」,關注小人物活著就好的「生存欲望」,以及由此生發的以幽默平衡苦難的「平等欲望」,對受傷害的人群則關注其以人性之愛擺脫恥辱的「尊嚴欲望」;第五章「內在衝突的人物類型」以四個人物說明余華對個體的關懷,因為每個人都無法滿足所有欲望,欲望之追求與衝突成為必然課題,如由利己與利人欲望造就的縱欲人格(孫廣才)與壓抑人格(宋鋼),以及在兩者間擺盪的複雜人格(李光頭)與異化人格(林紅),四個人群表現了「弱者本位」的人性關懷。
    本論文旨在以「欲望」為切入角度展開對余華長篇小說的研究,歸結余華欲望書寫的真誠及用心。

    第一章 緒論…………………………………………… 1~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2 一、問題意識…………………………………………… 2 二、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5 一、欲望書寫研究……………………………………… 5 二、余華小說研究………………………………………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9 第二章 余華的創作背景及其理念…………………………………11~38 第一節 余華的生平及其社會背景………………………… 11 一、余華成長經歷概述………………………………… 11 二、余華小說的社會背景……………………………… 16 三、大陸當代文壇中的余華…………………………… 18 第二節 余華創作的進路…………………………………… 22 一、懷疑精神與自由寫作——〈十八歲出門遠行〉時期………… 22 二、謙卑聆聽與展示高尚——《活著》時期……………………… 23 三、感傷抒情與為所欲為——《兄弟》時期……………………… 25 第三節 余華創作的風格與特色………………………………………… 26 一、暴力創傷的冷酷書寫…………………………………………… 26 二、平淡智慧的溫情敘事…………………………………………… 28 三、可笑可怖的怪誕風格…………………………………………… 30 第四節 余華關注的人生議題…………………………………………… 32 一、命運的啟示……………………………………………… 32 二、欲望的力量………………………………………………………… 33 三、軟弱的辨證………………………………………………………… 34 四、生死的重視………………………………………………………… 36 第三章 欲望理論與余華長篇小說的欲望類型……………………………… 39~81 第一節 西方理論與余華見解……………………………………………… 39 一、欲望的相關理論…………………………………………………… 39 二、余華對欲望的見解………………………………………………… 42 第二節 求生與死亡的欲望………………………………………………… 43 一、懼死與戀生………………………………………………………… 43 二、謙卑與感恩………………………………………………………… 45 三、平等與幽默………………………………………………………… 47 四、離去與解脫………………………………………………………… 51 第三節 享樂與情色的欲望………………………………………………… 53 一、享樂及快感………………………………………………………… 54 二、好奇與探索………………………………………………………… 57 三、壓抑與放縱………………………………………………………… 59 第四節 渴愛與尊嚴的欲望………………………………………………… 62 一、精神的獨立自由…………………………………………………… 62 二、尋求歸屬的欲望…………………………………………………… 66 三、愛與生命的尊嚴…………………………………………………… 69 第五節 權力與暴力的欲望………………………………………………… 71 一、暴力的攻擊欲……………………………………………………… 72 二、權力的優越感……………………………………………………… 74 三、圍觀與窺視………………………………………………………… 78 第四章 影響命運的主要欲望…………………………………………………83~117 第一節 成長欲望的孤獨與渴愛——孫光林的反抗與理解……………… 83 一、在恐懼中成長……………………………………………………… 83 二、性的迷惑與美的幻滅……………………………………………… 86 三、愛的匱乏與孤獨選擇……………………………………………… 88 四、重新理解與心靈超越……………………………………………… 90 第二節 生存欲望的韌性與感恩——福貴、孫有元活著就好的人生…… 92 一、一再剝離的減法人生……………………………………………… 92 二、對命運的感激與謙卑……………………………………………… 96 三、生命可貴的活著信念……………………………………………… 99 第三節 平等欲望的幽默與寬厚——許三觀的樂觀與奮鬥……………… 101 一、異想天開的自我平衡……………………………………………… 101 二、將心比心的同情理解……………………………………………… 103 三、取得平等的賣血哲學……………………………………………… 105 第四節 尊嚴欲望的愛與勇氣——宋凡平、李蘭父母的榜樣…………… 109 一、真誠人性的自然表達……………………………………………… 109 二、他人注視的榮辱迷失……………………………………………… 111 三、愛與自信的真正尊嚴……………………………………………… 113 第五章 內在衝突的人物類型…………………………………………………119~146 第一節 性欲與物欲的快感追求——孫廣才的縱欲人格………………… 119 一、單純的享樂欲望…………………………………………………… 119 二、自卑的荒誕努力…………………………………………………… 121 三、茫然自憐的眼淚…………………………………………………… 122 第二節 否定自身欲望的愛與犧牲——宋鋼的壓抑人格………………… 124 一、純潔本心與悲憫情懷……………………………………………… 124 二、甘於失去的良心悲劇……………………………………………… 126 三、回歸傳統的自由靈魂……………………………………………… 128 第三節 原欲過度滿足下的生命力——李光頭的複雜人格……………… 131 一、欲望先行與野草哲學……………………………………………… 132 二、原欲和人性的衝突………………………………………………… 133 三、孤獨感與愛的迷茫………………………………………………… 136 第四節 愛情的幻滅與自我復仇——林紅的異化人格…………………… 140 一、忠貞愛情的作繭自縛……………………………………………… 140 二、欲望自主的獨立個體……………………………………………… 141 三、背叛與墮落的人性變異…………………………………………… 144 第六章 結論……………………………………………………………………147~152 參考書目……………………………………………………………………… 153~172 一、余華作品…………………………………………………………… 153 二、專書………………………………………………………………… 156 三、期刊論文…………………………………………………………… 160 四、學位論文…………………………………………………………… 170 五、網路資料…………………………………………………………… 172 附錄:余華小說的社會背景……………………………………………………173~176

    一、余華作品
    (一)長篇小說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華:《呼喊與細雨》(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3月)。
    余華:《活著》(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5年4月,三版一刷)。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7年5月)。
    余華:《兄弟(上)》(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5年11月初版一刷、2006年5月初版九刷。)。
    余華:《兄弟(下)》(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4月)。
    (二)中短篇小說
    余華:《十八歲出門遠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收錄〈序.雪崩何處/李陀〉、〈十八歲出門遠行〉、〈死亡敘述〉、〈一九八六年〉、〈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附錄:關於余華/朱偉〉。)
    余華:《河邊的錯誤》(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12月)。
    (收錄:〈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世事如煙〉、〈古典愛情〉、〈往事與刑罰〉、〈鮮血梅
    花〉、〈此文獻給少女楊柳〉、〈偶然事件〉、〈夏季颱風〉。)
    余華:《現實一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印刷)。
    (收錄:〈現實一種〉、〈河邊的錯誤〉、〈一九八六年〉。)
    余華:《現實一種》(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6月)。
    (收錄:〈現實一種〉、〈河邊的錯誤〉、〈一九八六年〉。)
    余華:《世事如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
    (收錄:〈愛情故事〉、〈世事如煙〉、〈此文獻給少女楊柳〉、〈偶然事件〉、〈古典愛情〉。)
    余華:《世事如烟》(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7月)。
    (收錄:〈十八歲出門遠行〉、〈西北風呼嘯的中午〉、〈愛情故事〉、〈死亡敘述〉、〈兩個人的歷史〉、〈命中注定〉、〈難逃劫數〉、〈世事如煙〉。)
    余華:《夏季颱風》(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4月)。
    (收錄:〈西北風呼嘯的中午〉、〈鮮血梅花〉、〈往事與刑罰〉、〈四月三日事件〉、〈難逃劫數〉、〈夏季颱風〉。)
    余華:《鮮血梅花》(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10月)。
    (收錄:〈鮮血梅花〉、〈古典愛情〉、〈往事與刑罰〉、〈此文獻給少女楊柳〉、〈祖先〉。)
    余華:《黃昏裡的男孩》(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4月)。
    (收錄:〈我沒有自己的名字〉、〈黃昏裡的男孩〉、〈為什麼沒有音樂〉、〈女人的勝利〉、〈闌
    尾〉、〈空中爆炸〉、〈在橋上〉、〈炎熱的夏天〉、〈他們的兒子〉、〈蹦蹦跳跳的遊戲〉、〈我為什麼要結婚〉、〈朋友〉。)
    余華:《我膽小如鼠》(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12月)。
    (收錄:〈我膽小如鼠〉、〈夏季颱風〉、〈四月三日事件〉。)
    余華:《我膽小如鼠》(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印刷)。
    (收錄:〈我膽小如鼠〉、〈夏季颱風〉、〈四月三日事件〉。)
    余華:《戰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收錄:〈偶然事件〉、〈一個地主的死〉、〈戰慄〉。)
    余華:《戰慄》(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8月)。
    (收錄:〈一個地主的死〉、〈戰慄〉、〈偶然事件〉。)
    潘耀明主編:《余華》,(香港:明報月刊、明報出版社,1999年7月)。
    (收錄:〈空中爆炸〉、〈我為什麼要結婚〉、〈闌尾〉、〈為什麼沒有音樂〉、〈蹦蹦跳跳的遊戲〉、〈黃昏裡的男孩〉、〈他們的兒子〉、〈女人的勝利〉、〈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
    (三)散文隨筆
    散文集
    余華:《我能否相信自己》(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余華:《靈魂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12月)。
    余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余華隨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年2月)。
    余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余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余華:《音樂影響了我的寫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華:《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台北:麥田出版,2010年1月)。
    單篇
    余華:〈文學不是空中樓閣——在復旦大學的演講〉,《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106-115。
    余華:〈飛翔和變形——關於文學作品中的想象之一〉,《文藝爭鳴》2009年第1期,頁48-51。
    余華:〈生與死,死而復生——關於文學作品中的想象之二〉,《文藝爭鳴》2009年第1期,頁51-55。
    余華:〈奧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納〉,《上海文學》,2005年第3期,頁84-86。
    (四)序跋
    余華:《我能否相信自己》(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
    〈前言和後記.《在細雨中呼喊》中文版(一九九八年)序〉、
    〈前言和後記.《在細雨中呼喊》義大利文版(一九九八年)序〉、
    〈前言和後記.《活著》中文版(一九九三年)序〉、
    〈前言和後記.《活著》韓文版(一九九七年)序〉、
    〈前言和後記.《活著》日文版(二○○二年)序〉
    〈前言和後記.《許三觀賣血記》中文版(一九九六年)跋〉、
    〈前言和後記.《許三觀賣血記》中文版(一九九八年)序〉、
    〈前言和後記.《許三觀賣血記》韓文版(一九九八年)序〉、
    〈前言和後記.《許三觀賣血記》德文版(一九九九年)序〉。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在細雨中呼喊.中文版自序〉、
    〈在細雨中呼喊.韓文版自序〉、
    〈在細雨中呼喊.意大利文版自序〉。
    余華:〈兄弟.後記〉,(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上)2005年11月、(下)2006年4月)。
    余華:〈《活著》麥田新版前言〉,附於裘文意:〈《活著》:精英抑或大眾〉,《名作欣賞》2009年第11期。
    (五)訪談
    余華、王侃:〈我想寫出一個國家的疼痛〉,《東吳學術》2010年第1期(創刊號),頁25-32。
    余華、李哲峰:〈余華訪談錄〉,《博覽群書》1997年第2期,頁46-47。
    余華、洪治綱:〈回到現實,回到存在——關於長篇小說《兄弟》的對話〉,《南方文壇》2006年第3期,頁30-35。
    余華、張英:〈真正的先鋒一往無前——余華訪談錄〉,《文化月刊》1998年第10期,頁44-45。
    余華、張英:〈寫出真正的中國人——余華訪談錄〉,《北京文學(精彩閱讀)》1999年第10期,12月,頁98-104。
    余華、張英:〈《兄弟》這十年〉,《作家》2005年第11期,頁2-11。
    余華、張清華:〈“混亂”與我們時代的美學〉,《上海文學》2007年第3期,頁83-89。
    余華、陳韌:〈余華訪談錄〉,《牡丹》1996年第4期,頁26-31。
    余華、葉立文〈訪談:敘述的力量——余華訪談錄〉,《小說評論》2002年第4期(總106期) ,頁36-40。
    余華、潘凱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學對話——關於《許三觀賣血記》及其它〉,《作家》1996年第3期,頁4-10。
    余華受訪、宋建譯:〈“我不喜歡中國的知識分子”——答義大利《團結報》記者問〉,《作家》1999年第2期,頁10-13。原載義大利《團結報》1998年6月16日。
    余華受訪、宋建譯:〈永遠活著——答義大利《解放報》記者問〉,《作家》1999年第2期,頁13-15。原載義大利《解放報》1998年6月14日。
    陳佰青採訪:〈余華——一個人的聲音。所有人的聲音。〉,《聯合文學》2011年3月號,頁24-31。
    二、專書
    (一)中文書籍
    中國時報大陸資料研究室主編:《中共三十年面面觀》(台北:時報文化,1980年)。
    孔範今、施戰軍主編:《蘇童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5月),頁82。
    王文科編譯:《教育研究法》(高雄:復文出版社,1987年3月)。
    王安憶、余華、格非、馬原、劉慶邦、戴晴、洛恪、路遠等著,陳思和、楊斌華編選:《禁果難嘗》(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4月)。
    王安憶:《小家的13堂課》(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王安憶:《長恨歌》(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 Lacan》(台北:生智文化,1997年8月),頁187。
    王紹光著,燕青山、易飛先、張愛茹譯:《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香港〕:牛津大學,1993年)。
    王達敏:《余華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王德威、陳思和、許子東等:《一九四九以後》(〔香港〕:牛津大學,2010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一刷、2004年2月初版三刷)。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8年10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10月初版一刷、2005年1月初版二刷)。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8月)。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10月)。
    余秋雨:《人生風景》(臺北:時報文化,2007年8月初版九刷)。
    吳義勤主編,王金勝、胡健玲編選:《余華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5月)。
    吳曉東:《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紀的小說和小說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8月,2005年10月5刷)。
    李斯編著:《垮掉的一代》(海口:海南出版社:全國新華書店經銷,1996年10月)。
    李澤厚:《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1月)。
    杜士瑋、許明芳、何愛英主編:《給余華拔牙——盤點余華的兄弟店》(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6月)。
    杜聲鋒:《拉岡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10月)。
    周新民:《”人”的出場與嬗變:近三十年中國小說中的人的話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
    季紅真:《眾神的肖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1996年)。
    金文兵:《顛覆的喜劇:二十世紀80-90年代中國小說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月。
    洪子誠、孟繁華主編:《當代文學關鍵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3年11刷)。
    洪治綱編:《余華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洪治綱編:《余華評傳》(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6年9月)。
    翁振盛/葉偉忠:《敘事學/風格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年1月)。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4月)。
    高明士主編,蔣竹山、陳俊強、李君山、楊維真著:《巨龍的蛻變——中國一八四○至二○○八》(台北:五南圖書,2009年3月)。
    張大春:《小說稗類》(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3月)。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臺北 : 聯合文學,1996年)。
    張炯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1月)。
    張鳳:《文本分析的符號學視角》(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莫言:《小說在寫我:莫言演講集》(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4月)。
    莫言:《豐乳肥臀》(臺北:洪範書局,1996年5月)。
    許子東:《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4月)。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7月)。
    陳永發:《中國共產黨革命七十年(上)(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
    陳思和:《羊騷與猴騷——陳思和隨筆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第二版第十五刷)。
    陳桂棣、春桃:《中國農民調查》(台北:大地出版社,2005年1月)。
    陳曉明選編:《中國先鋒小說精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黃繼持編:《魯迅著作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2月香港初版、1994年12月台灣初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3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10月)。
    楊澤編:《魯迅散文選》(台北:洪範書局,1995年10月)。
    萬俊人:《佛洛姆=Erich Fromm》(香港:中華書局,2000年6月)。
    葉重新:《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6月)。
    賈平凹:《秦腔》(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11月)
    賈平凹:《廢都》(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學欣文化經銷,1994年)。
    雷達:《思潮與文體:20世紀末小說觀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9月)。
    管倖生等編著:《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全華科技圖書,2006年6月)。
    劉小楓:《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亮雅:《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台北:元尊文化,1998年3月)。
    劉勇主編,李春雨、楊志副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2005年7月)。
    鄭明娳、林燿德編著:《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1991年7月)。
    鄭曉江:《中國死亡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11月)。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台北:東大出版:三民總經銷,1994年4月)。
    鄭曉江:《生死學》(台北:揚智文化,2006年12月)。
    鄭曉江:《超越死亡》(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1月)。
    魯迅:《狂人日記》(基隆:亞細亞出版公司,2002年3月)。
    魯迅:《魯迅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魯迅:《燈下漫筆》(海口:海南出版社:新華書店首都發行所經銷,1997年3月)。
    錢理群:《魯迅作品的十五堂課》(台北:五南圖書,2007年11月)。
    閻連科:《受活》(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7年1月)。
    謝瀛華:《性心理手冊》(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7月)。
    韓晗:《中國當代文學發展三十年——一九七八~二○○八》(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紅螞蟻經銷,2009年9月)。
    蘇童、王宏圖:《蘇童王宏圖對話錄》(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蘇童:《河岸》(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9年11月初版一刷、12月二刷)。
    蘇童:《蛇為什麼會飛》(台北:一方出版公司,2002年)。
    蘇童:《碧奴》(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10月)。
    (二)翻譯書籍
    Abraham Maslow ((美)馬斯洛)等著、孫大川編譯:《人的潛能和價值》(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年3月)。
    Abraham Maslow ((美)馬斯洛)著,莊耀嘉編譯:《馬斯洛》(台北:桂冠圖書,1990年2月),頁6。
    Albert Mordell原著,鄭秋水譯:《心理分析與文學= The Erotic Motive in Literature》)(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7年08月)。
    Alexandre Kojeve (科耶夫)等著 ,賀志剛、程志敏等譯:《馴服欲望 : 施特勞斯筆下的色諾芬撰述》(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Alfred Adler(阿德勒)著、陳蒼多譯:《了解人性》(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1年5月)。
    Alfred Adler(阿德勒)著、黃光國譯:《自卑與超越》(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6月,2006年9月重排版六刷)。
    David Lodge(大衛.洛吉)著,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The Art of Fiction》(台北:木馬文化,2006年12月)。
    Don Richard Risom原著,吳振能、傅世良、陳營生譯:《性格型態= Personality Types) 》(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06月)。
    F. W. Nietzsche((德)尼采)著、余鴻榮譯:《歡悅的智慧=The Joyful Wisdo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9月初版、1998年2月再版)。
    F. W. Nietzsche((德)尼采)著、楊耐冬譯註:《尼采語錄:存在主義大師之三》(台北:漢藝色研文化,1994年5月)。
    Frieda Fordham (佛德芬)著、陳大中譯:《榮格心理學》(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年3月),頁4。
    Georges Bataille((法)喬治.巴塔耶)著,劉暉譯:《色情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3月1版、2003年8月2刷)。
    Isaac Bashevis Singer(以撒.辛格,大陸譯艾薩克.辛格)著、郭恩惠譯:《傻子金寶=Gimpel the Fool》(大陸譯:《傻瓜吉姆佩爾》)(台北:遊目族文化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9月)。
    Jerry M. Burger著,林宗鴻譯:《人格心理學= Personality》(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12月二版一刷)。
    Kojève((法)科耶夫)著,劉小楓選編,賀志剛、程志敏等譯:《馴服欲望——施特勞斯筆下的色諾芬撰述》(台北:華夏出版社,2002年7月)。
    Konrad Lorenz著,王守珍譯:《攻擊與人性= On Aggresion》(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10月)。
    Michel Foucault( (法)米歇爾.福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三聯書店,2003年1月出版)。
    Michel Foucault((法)米歇爾.福柯):《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聯合出版,1990年1月)。
    Mitch Albom (米奇.艾爾邦)著、白裕承譯:《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大陸譯:《相約星期二》)(臺北:大塊文化,1998年)。
    Nathaniel Hawthorne(霍桑,1804-1864):《紅字=The Scarlet Letter》(台北:遠景出版:衛斯理總經銷,1981年5月再版)。
    Paul Bellringer(保羅.貝靈格)著、廣梅芳譯:《慾望之心——了解賭徒心理》(台北:張老師文化,2002年)。
    Richard Saul Wurman (理查‧伍爾曼)著,張美惠譯:《資訊焦慮= Information Anxiety》(台北:時報文化, 1994年08月15日)。
    Sigmund Freud((奧)佛洛伊德)著,周林譯:《精神分析導論演講》(臺北:華成圖書,2003年11月)。
    Sigmund Freud((奧)佛洛伊德)著,林克明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3月初版、1994年12月再版)。
    Sigmund Freud((奧)佛洛伊德)著,藤守堯譯:《性愛與文明》(台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Sigmund Freud((奧)佛洛伊德)著,趙蕾、宋景堂譯:《性欲三論:性欲三論、一個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斷 ; "文明的"性道德與現代神經症》(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0月第1版、2001年4月2刷)。
    Sogyal Rinpoche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台北 : 張老師文化,1996年)。
    Walter Benjamin(瓦爾特.本雅明,台譯華特.班雅明),Hannah Arendt(漢娜.阿倫特)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Illnminations:Essays Reflections》(〔香港〕:牛津大學,1998年)。
    William Faulkner(威廉.福克納)著、黎登鑫譯:《聲音與憤怒=the Sound and the Fury》(大陸譯:《喧嘩與騷動》)(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79年6月)。
    大村正男監修、王瑤英譯:《3天讀懂心理學——解讀人心的關鍵要訣》(台北:大是文化,2007年8月)。
    三、期刊論文
    〈「新世紀十年文學:現狀與未來」國際研討會作家發言綜述〉,《文藝爭鳴》2010年第19期,頁98-106。
    丁增武:〈現實與內心的契約——《兄弟》及余華小說的倫理觀察〉,《名作欣賞》2009年第18期,2009年8月,頁33-37。
    仇靜:〈余華《兄弟》的生存困境〉,《文教資料》2009年第34期,12月號上旬刊,頁8-9。
    文寬、蘇元:〈論余華《兄弟》中的“群眾”〉,《柳州師專學報》第25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38-40。
    毛竹:〈李光頭的發跡史〉,《21世紀商業評論》第21期,2006年05月,頁156-157。
    王世誠:〈《在細雨中呼喊》對余華創作的意義〉,《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12月,頁96-101。
    王安憶:〈王安憶評《許三觀賣血記》〉,《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3期,頁127。
    王宏圖:〈《兄弟》的裡裡外外〉,《揚子江評論》2006年第1期(創刊號),頁25-30。
    王侃:〈《兄弟》在法語世界——法語書評翻譯小輯〉,《文藝爭鳴》2009年第2期,頁117-122。
    王侃:〈《兄弟》內外(上)〉,《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第5期,頁40-56。
    王侃:〈《兄弟》內外(下)〉,《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第6期,頁40-52。
    王金城:〈《兄弟》:歷史敘事與話語狂歡〉,《閩江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6年2月,頁47-51。
    王春林:〈鄉村、歷史與日常生活敘事——對新世紀長篇小說一個側面的考察〉,《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9月,頁16-20。
    王敏:〈余華《兄弟》的悲劇性內涵〉,《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第5期,頁81-82。
    王德威:〈傷痕即景 暴力奇觀〉,《讀書》1998年第5期,頁113-121。
    (另收錄於:〈許三觀賣血記‧【當代小說家】編輯前言〉,《在細雨中呼喊》(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5月),頁161-181。
    王德威:〈世事(並不)如煙——“後歷史”以後的文學敘事〉,《文藝爭鳴》2010年第19期,頁41-43。
    王毅、傅曉薇:〈從卡夫卡到辛格:中國先鋒派的轉向——以馬原、蘇童、余華為中心〉,《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4期,頁162-168。
    王學謙:〈愛與死:在冷酷的世界中繪制欲望的圖案——論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上)》〉,《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7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34-139。
    王燕妮:〈糊塗的次要角色,不糊塗的中國女性形象——評《許三觀賣血記》〉,《大視野》2008年第7期,頁265。
    付麗婭:〈英雄與反英雄—《老人與海》與《活著》〉,《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66-69。
    田遙:〈恐懼與恥辱:人性力量的寓言——余華長篇小說《兄弟》(上部)解讀〉,《小說評論》2005年第6期,頁61-63。
    史莉娟、劉琳:〈在裂變與沉澱中行進——2009年余華研究綜述〉,《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第35卷(總第170期),頁57-64。
    申霞艷:〈血的隱喻—從《藥》到《許三觀賣血記》〉,《文藝爭鳴》2009年第8期,頁92-97。
    石耿立:〈論余華《許三觀賣血記》的哭泣現象〉,《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頁21-25。
    石曉楓:〈蘇童、余華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及其意義論述〉,《中國學術年刊》第25期,2004年3月,頁203-223+271。
    石曉楓:〈文革陰影與瘋癲書寫——余華早期小說中的身體奇觀〉,《中國現代文學》第18期,2010年12月,頁53-74。
    石曉楓:〈蘇童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以《河岸》為討論對象〉,《成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0年7月,頁115-142。
    安曉平:〈《活著》與《許三觀賣血記》心理描寫的敘述特點透視〉,《電影文學》2009年第8期,頁87-88。
    朱靜宇:〈《兄弟》的輪迴與重復〉,《文藝爭鳴》2008年第2期,頁139-141。
    艾秀梅:〈從暴力之美到人倫之美——讀余華新作《兄弟》上部〉,《名作欣賞》2006年第16期,8月,頁45-47。
    佃國華:〈荒誕的真實與絕望的喜劇——評小說《兄弟》中的“黑色幽默”〉,《社會觀察》2006年第3期,頁52-53。
    吳亮、李陀、楊慶祥:〈八十年代的先鋒文學和先鋒批評〉,《南方文壇》2008年6月,頁69-77。
    吳猛強:〈《兄弟》走到“天邊”了嗎?——試論余華《兄弟》的寫作〉,《名作欣賞》2006年第16期,8月,頁47-50。
    吳義勤:〈切碎了的生命故事——余華長篇小說《呼喊與細雨》論評〉,《小說評論》1994年1期,頁59-63。
    吳義勤:〈告別「虛偽的形式」——《許三觀賣血記》之於余華的意義〉,《文藝爭鳴》2000年第1期,頁71-77。
    吳義勤、劉永春:〈先兆與前奏——20世紀80年代先鋒作家走向90年代的轉型歷程〉,《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頁51-55。
    吳義勤:〈中國新時期文學的轉型路向〉,《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1月,頁62-68。
    吳義勤:〈新生代長篇小說論〉,《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4期,頁153-154。
    吳義勤:〈戴著鐐銬跳舞——評蘇童的長篇新作《碧奴》〉,《南方文壇》,2007年6期(3月),頁75-78。
    李林榮:〈《許三觀賣血記》:一個關於用生命抵押幸福的寓言故事〉,《名作欣賞》2002年第1期,頁9-10。
    李陀:〈另一個八十年代〉,《讀書》2006年第10期,頁100-107。
    李相銀、陳樹萍:〈變調:敘事的強度與難度——評余華的新作《兄弟》〉,《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第5期,頁55-59。
    李倩倩:《用“身體”書寫時代——論余華《兄弟》創作的文學史意義》,《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4期,2010年8月,頁62-65。
    李徑宇:〈余華:面對當下的絮語與無能〉,《中國新聞周刊》2006年第15期,頁68-69。
    李琴:〈解讀《兄弟》(上)的幾個關鍵詞〉,《當代文壇》2006年第1期,頁。
    李曉箏:〈人生.命運.人性——《活著》主題談〉,《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80-83。
    汪漢利、孫立春:〈指向身體下部的敘述——余華《兄弟》的肉體狂歡化敘事〉,《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頁50-53+73。
    肖霞(蕭霞):〈愛與理想的構建——余華新作《兄弟》(上)解讀〉,《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7年3月,頁121-123。
    走走、程永新:〈關於《兄弟》和小說創作〉,《黃河文學》2007年第11期,頁38-40。
    阮素丹:〈血腥、 金錢、緊張——試評余華《兄弟》中的暴力敘事〉,《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07年4月,頁98-100。
    周立民:〈跨過時間的“窄門”——談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上海文學》2006年第6期,頁56-63。
    孟繁華:〈生存世界與心靈世界——新世紀長篇小說中的"苦難"主題〉,《文藝爭鳴》2005年第2期,頁47-54。
    昌切:〈身體經驗.“文革”記憶.啟蒙敘事——《兄弟》(上)、《後悔錄》合論〉,《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8卷第5期,頁74-85+96。
    杭零、許鈞:〈《兄弟》的不同詮釋與接受——余華在法蘭西文化語境中的譯介〉,《文藝爭鳴》2010年第7期(4月),頁131-137。
    林淑瑩:〈在殘疾世界中跋涉的長跑者——史鐵生中短篇小說的欲望表達〉,《問學集》第15期,2008年4月,頁85-100。
    林霆:〈《兄弟》(上)的生存意識與敘事倫理〉,《小說評論》2006年第1期,頁64-67。
    邵燕君:〈“先鋒余華”的順勢之作——由《兄弟》反思“純文學”的“先天不足”〉,《當代文壇》2007年第1期,頁14-17。
    金秋:〈論中國當代先鋒文學的精神流變〉,《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00年7月,頁30-34。
    侯賽因.伊卜拉欣:〈價值的顛覆與中國式的成長——余華長篇小說《兄弟》中的成長主題與文化內涵〉,《語文學刊》2010年第11期,頁27-29。
    俞敏華:〈“迷亂的在場與希望的缺失”——解讀余華《兄弟》的精神價值取向〉,《理論與創作》2007年第4期,頁86-89。
    姜飛:〈《活著》過程和意義——對余華90年代小說的一種理解〉,《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總111期),頁109-112。
    柯品文:〈官能書寫對欲望的重構與拆解:以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和徐四金《香水》為論述文本〉,《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5卷第1期,2009年6月,頁25-36。
    柳一斌:〈另類女強人——《許三觀賣血記》、《活著》之女人公形象分析〉,《語文學刊》2009年第10期,5月,頁92-93。
    洪治綱:〈悲憫的力量——論余華的三部長篇小說及其精神走向〉,《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6期,頁20-37。
    洪治綱:〈在裂變中裂變——論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4期,頁96-104。
    洪治綱:〈現實之外 寓言之中——中國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之一〉,《小說評論》2008年第5期,頁12-17。
    洪治綱:〈理想生命的執著尋求——中國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之一〉,《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2期,頁82-88。
    洪治綱:〈絕望深處的笑聲——論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頁1-6。
    洪治綱:〈“底層寫作”的來路與歸途——對一種文學研究現象的盤點與思考〉,《小說評論》2009年第4期,頁4-15。
    洪治綱:〈俗世生活的張揚與理想主義的衰微——新世紀文學十年觀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2期,頁35-43+54。
    洪治綱:〈從想像停滯的地方出發——讀余華的隨筆集《十個詞彙裡的中國》〉,《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4期,頁34-42。
    胡功勝:〈新時期小說的兩種深度建構——以賈平凹、余華作為個案分析〉,《商洛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1期,2006年03月,頁10-14。
    胡玉偉:〈“存在之光”的重尋——余華《兄弟》的一種解讀〉,《藝術廣角》2006年第2期,頁24-25+19。
    夏中義、富華:〈苦難中的溫情與溫情地受難——論余華小說的母題演變〉,《南方文壇》2001年第4期,頁28-39。
    夏雪飛:〈知識分子的悲情敘述——解讀余華的小說《兄弟》〉,《青海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3月),頁152-154。
    孫宜學:〈《兄弟》:悲憫敘述中的人性浮沉〉,《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93-97。
    孫宜學:〈從《兄弟》看余華小說人物塑造藝術的突破〉,《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9年4月,頁65-69。
    孫婧:〈解讀余華《兄弟》的道德美〉,《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年第10期,頁18-19。
    孫璐璐:〈帶著鐐銬舞蹈——《兄弟》:繼續國民性批判與追求詩意的溫情〉,《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2期,2008年3月,頁97-101。
    徐一玲:〈《活著》對儒道文化生存意識的繼承〉,《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第14期,頁61-62。
    徐仲佳:〈性:先鋒與通俗的紐結點——論余華的轉向兼及《兄弟》〉,《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9卷第5期(總85期),頁65-68。
    徐兵:〈雙星同曜各千秋——蘇童、余華的創作及比較〉,《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1期2000年3月,頁20-24。
    徐洪軍:〈苦命少年的歸鄉之路——論余華九十年代長篇小說中的少兒形象〉,《新鄉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2006年2月,頁40-42。
    徐祖明:〈從國民性批判到社會性批判——評余華《兄弟》中的批判敘事〉,《文學評論》2010年第5期,頁61-64。
    徐敏:〈精神成人式——對《許三觀賣血記》的敘事學分析〉,《名作欣賞》2002年第1期,頁11-14。
    徐慧媛:〈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淺析《活著》中的人生意識〉,《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第8期,頁59+61。
    秦玲玲、秦祖儒:〈高昂的生命精神《活著》芻議〉,《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7年第8期,頁56-57。
    郜元寶:〈匱乏時代的精神憑吊者——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文學評論》1995年第3期,頁51-58。
    馬躍敏:〈《兄弟》:余華的困境與歧途〉,《當代文壇》2006年第2期,頁96-98。
    高敏、范欽林:〈投照荒誕的存在之光——對《兄弟》的一種解讀〉,《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第12期,頁106-107。
    孫小兵、張學昕:〈余華生存小說創作的精神氣度〉,《齊魯學刊》2004年第6期(總第183期),頁106-109。
    常江虹:〈我們緣何而笑——《許三觀賣血記》的新喜劇傾向〉,《小說評論》1998年第2期,頁78-82。
    張文玲:〈孤獨的兄弟——《兄弟》與《百年孤獨》的對讀〉,《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98-101。
    張均:〈柔弱者的哲學——《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閱讀札記〉,《文藝爭鳴》2010年第2期,頁83-88。
    張欣杰:〈重溫“溫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從人物塑造角度看余華小說創作的三個階段〉,《文教資料》,2010年第22期,8月號上旬刊,頁14-17。
    張雨林:〈生命中可以承受之重——余華小說中對抗苦難的三種方式〉,《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總第114期),頁92-95。
    張紅岩(巖):〈半個《兄弟》,半個余華〉,《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1期,頁8-10。
    張素英、王奇峰:〈傳統的仁義與現實的荒唐——重讀《小鮑莊》和《在細雨中呼喊》〉,《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6卷第2期(總第40期),2006年7月,頁85-86。
    張崇員:〈反諷:解讀余華《兄弟》的一面鏡子〉《棗莊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7年2月,頁41-43。
    張清華:〈文學的減法——論余華〉,《南方文壇》2002年第4期,頁4-8。
    張清華:〈窄門以裡和深淵以下——關於《兄弟》(上)的閱讀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4期,頁86-95。
    張清華:〈“混亂的美學”:新世紀中國文學的狂歡化趨向〉,《長城》2009年第5期,3月,頁146-159。
    張清華:〈《兄弟》及余華小說中的敘事詩學問題〉,《文藝爭鳴》2010年第23期,12月,頁50-58。
    張清華:〈新世紀以來文學的喜劇趣味與混亂美學——一個宏觀的文化考察〉,《東嶽論叢》第32卷第2期,2011年2月,頁12-17。
    張琰:〈以生拒死 以死求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的生存哲學〉,《東疆學刊》第20卷第4期,2003年10月,頁73-76。
    張閎:〈血的精神分析——從《藥》到《許三觀賣血記》〉,《上海文學》1998年第12期,12月,頁71-78。
    張新穎、劉志榮:〈“內在於”時代的實感經驗及其“冒犯”性——談《兄弟》觸及的一些基本問題〉,《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70-81。
    張新穎:〈“內在於”時代的方式和時代性的精神分裂—從如何看《兄弟》看當下的文學觀念〉,《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第20卷(總第91期),頁55-58。
    張業松:〈關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文學的文學史意義〉,《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6-13。
    張業松:〈如何評價《兄弟》〉,《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82-83。
    張夢陽:〈阿Q與中國當代文學的典型問題〉,《文學評論》2000年第3期,頁43-51。
    張磊:〈帶著“重復”與“循環”歸來——讀余華《兄弟》〉《平原大學學報》第24卷第1期,2007年2月,頁83-85。
    張學昕、劉江凱:〈壓抑的,或自由的——評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文藝評論》2006年第6期,頁51-55。
    張曉峰:〈從先鋒寫作到現代寫實——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余華寫作的轉型〉,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頁786-789。
    張曉峰:〈批判的可能——以《秦腔》《兄弟》《刺猬歌》為例〉,《文藝理論與批評》2009年第2期,頁81-86。
    張鵬:〈飛翔的現實.舞蹈的想像——評蘇童的《碧奴》〉,《名作欣賞》2007第6期,3月,頁68-69+77。
    張麗軍:〈“消費時代的兒子”——對余華《兄弟》“上海復旦聲音”的批評〉,《文藝爭鳴》2008年第2期,頁127-132。
    莫言:〈清醒的說夢者——關於余華及其小說的雜感〉,《中文自學指導》1995年第2期,頁。原載《當代作家評論》1991年第2期,頁3-4。
    郭建玲:〈異域的眼光:《兄弟》在英語世界的翻譯與接受〉,《文藝爭鳴》2010年第23期,12月,頁65-70。
    陳世忠:〈暴力、死亡與失序的快樂——余華小說世界裏的表達〉,《問學集》第4期,1994年6月,頁150-163。
    陳思和、張新穎、王光東:〈余華:由「先鋒」寫作轉向民間之後〉,《文藝爭鳴》2000年第1期,頁68-70。
    陳思和:〈現代都市社會的「欲望」文本——以衛慧和棉棉的創作為例〉,《小說界》第16卷第12期,2000年第3期,頁165-172。
    陳思和:〈試論閻連科的《堅硬如水》中的惡魔性因素〉,《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4期,頁31-44。
    陳思和:〈欲望:時代與人性的另一面——試論張煒小說中的惡魔性因素〉,《文學評論》2002年第6期,頁62-71。
    陳思和:〈我對《兄弟》的解讀〉,《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55-64。
    陳思和:〈新世紀以來長篇小說創作的兩種現實主義趨向〉,《渤海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頁5-12。
    陳婧祾:〈從電影《美麗人生》看小說《兄弟》〉,《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2期,頁82-91。
    陳雀倩:〈中國先鋒小說中的廢墟寓言——從蘇童、余華的歷史敘事論及後現代的意義〉,《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9期,2004年6月,頁29-68。
    陳雀倩:〈時間與暴力的對位:格非、余華寫作中的歷史蜃影與集體敘事〉,《中外文學》第33卷第12期,2005年5月,頁119-153。
    陳曉明:〈論《在細雨中呼喊》〉,《文藝爭鳴》2007年第8期,頁117-132。
    陳離:〈惡魔性:文學批評和研究的一個新維度〉,《黃河》2003年第4期,頁159-161。
    傅紅英:〈生命的真實過程和意義——論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經濟與社會發展》第1卷第1期,2003年1月,頁147-149。
    彭瑩:〈荒誕中的現實——論余華的《兄弟》及其創作價值〉,《語文學刊》2010年第19期,頁13-14。
    程永新:〈《兄弟》:跨越時代的寫作——和走走聊天〉,《西湖》2008年第4期,頁77-80。
    舒坦 摘編:〈蘇童認為自己和余華有共同的情感記憶〉,《文學教育(上)》,2009年第6期,頁159。
    賀明華:〈論余華《活著》的現代寓言特徵〉,《皖西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4年2月,頁116-118。
    逯紅梅:〈論《活著》的敘事美學風格〉,《理論觀察》2007年第4期(總第46期),頁147-149。
    黃文鉅:〈論余華小說中的先鋒暴力以致濫情敘事的辨證〉,《中國文學研究》第24期,2007年6月,頁153-186。
    黄海:〈試論余華《兄弟》的悲情寓意〉,《大學時代(下半月)》2006年第11期,頁40-41。
    黃偉林:〈堅忍的姿態承擔不可抗拒的苦難——以余華《活著》的現代主義解讀〉,《南方文壇》2007年第5期,頁73-76。
    黃健:〈精神的陷落與眾生的狂歡——論余華在《兄弟》(下)中的困境〉,《惠州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7年2月,頁45-48。
    黃燦:〈《在細雨中呼喊》的敍述視角探微〉,《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5期,2009年9月,頁99-101。
    楊小濱:〈欲望「主體」與精神殘渣:對《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讀〉,《上海文化》2009年第6期,頁24-38。
    楊小濱:〈欲望「主體」與精神殘渣:對《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讀〉,《清華學報》第39卷第2期,2009年6月,頁261-285。
    楊名:〈荒誕世界中的悲劇人生——談余華小說《活著》的弱美形態〉,《文教資料》2009年第9期,3月號下旬刊,頁12-14。
    楊宏芹:〈試論“惡魔性”與萊維屈恩的音樂創作——關於托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2期,頁134-146。
    楊松芳:〈《兄弟》:一部富於經典內涵的作品〉,《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6期,頁141-146。
    楊政源:〈懷舊或是諷舊——試論《許三觀賣血記》中的反現代意涵〉,《慈惠學術專刊》第5期,2009年10月,頁71-84。
    楊賢穩:〈微型對話與大型對話:兩種復調小說比較——以魯迅的《孤獨者》和余華的《兄弟》為例〉,《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第6期,頁20-21。
    葛紅兵:〈《兄弟》的意義與漢語寫作的困境〉,《當代文壇》2006年第1期,頁100-102。
    董麗敏:〈當代文學生產中的《兄弟》〉,《文學評論》2007年第2期,頁79-85。
    裘文意:〈《活著》:精英抑或大眾〉,《名作欣賞》2009年第11期,6月,頁131-136。
    賈平凹:〈“文革”寫作的難度〉,《商洛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11年6月,頁3-6+10。
    賈平凹:〈一次尋根,一曲挽歌〉,《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2期,頁156。
    賈平凹:〈故鄉啊,從此失去記憶〉,《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2期,頁156。
    賈平凹:〈故鄉啊,從此失去記憶——關於《秦腔》〉,《長篇小說選刊》2005年第2期,頁257-258。
    廖高會:〈隱私的窺視及其“合法性”——簡析余華《兄弟》(上)中的窺視欲〉,《理論與創作》2006年第2期,頁76-80。
    翟業軍:〈在無義時代饑渴慕義——《兄弟》讀札〉,《文藝評論》2006年第5期,頁56-61。
    趙江華:〈從余華的長篇小說看其創作轉變〉,《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5卷第3期(總第24期),頁66-67。
    趙勇:〈《兄弟》.讀者.八十年代——《當代文壇》新設欄目閱讀札記〉,《文藝爭鳴》2008年第11期,頁164-169。
    趙思運:〈以短篇手法寫長篇的成功嘗試——讀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小說評論》2000年第4期,頁38-40。
    趙星漢:〈《活著》中關於死之反復手法的運用〉,《西安歐亞職業學院學報》第2卷第4期,2004年10月,頁76-77。
    趙倩倩:〈「新世紀十年文學:現狀與未來」國際研討會綜述〉,《文藝爭鳴》2010年第19期,頁34-38。
    趙書影:〈先鋒文學的本土化探索——對余華小說轉型的思考〉,《南方論刊》2008年第3期,頁96-97+95。
    趙華:〈欲望張力下生命的撕裂——評余華《兄弟》〉,《棗莊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7年2月,頁38-40。
    鳳卓:〈《活著》:民間.苦難.審醜〉,《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第12期,頁61-62。
    劉江凱:〈壓縮或擴張:《兄弟》的敘事美學〉,《文藝爭鳴》2010年第23期,12月,頁75-77。
    劉東玲:〈欲望與人性的雙重話語——論余華的《兄弟》〉,《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10年5月,頁48-52。
    劉郁琪:〈欲望視野中的生存困境——論余華小說《兄弟》中的“離合”“悲歡”〉,《當代文壇》2006年第5期,頁57-60。
    劉娟:〈祖父在我心中——析《在細雨中呼喊》中孫有元形象〉,《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第11期,頁80-81。
    劉素娟、樊星:〈猶太文化精神與中國文化精神相通的一個證明《傻瓜吉姆佩爾》與《許三觀賣血記》的比較〉,《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1期,頁152-158。
    劉曾文:〈終極的孤寂——對馬原、余華、蘇童創作的再思考〉,《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第1期,頁21-28。
    劉曉萍:〈人性的悲歌《傻瓜吉姆佩爾》和《我沒有自己的名字》之比較〉,《文教資料》2008年第28期,10月號上旬刊,頁31-33。
    潘盛:〈綜述:關於《兄弟》的批評意見〉,《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102-105。
    潘盛整理:〈“李光頭是一個民間英雄”——余華《兄弟》座談會紀要〉,《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84-92。
    蔡駿:〈新世紀十年文學:現狀與未來〉,《上海文學》2010年第9期,頁98-106。
    蔣杰:〈現實生活個體生存狀態的探索——余華《兄弟》的主題解讀〉,《閱讀與寫作》2006年第10期,頁5-7。
    鄧金洲:〈從“先鋒”到“世俗”——以《活著》試析余華創作風格的轉型〉,《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07年6月,頁95-96。
    鄭堅:〈文學的闡釋方式及其有效性——由陳思和對“惡魔性因素”的論述引發的思考〉,《黃河》2003年第4期,頁164-166。
    鄭積梅:〈人生長恨水流東——論余華《兄弟》中的林紅形象〉,《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3卷第3期,2007年6月,頁64-66。
    鄭艷:〈挺進與突圍——解讀余華長篇小說《兄弟》〉,《昆明師範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第29卷第2期,頁43-45。
    魯曉飛、劉玉平:〈《兄弟》——欲望化群雕像〉,《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第8期,頁28-29。
    黎保榮、曾寬:〈論余華小說中的兄弟關係〉,《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2期,2011年3月,頁47-51。
    黎楊全、胡亞敏:〈祖先哲學與欲望現實——《兄弟》與《祖先》的對讀〉,《中國文學研究》2010年第4期,頁113-117+112。
    錢文亮:〈道德歸罪與階級符咒:反思近年來的詩歌批評〉,《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6卷第6期,2007年12月,頁5-11。
    錢春芸(蕓):〈在生存與死亡中成長—論《在細雨中呼喊》和《兄弟》的成長主題〉,《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1月,頁92-95。
    錢春芸(蕓):〈成長小說與余華的《兄弟》〉,《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150-153。
    龍其林:〈苦難夢魘中的人性光澤——余華長篇小說《兄弟》解讀〉,《理論與創作》2006年第1期,頁86-87。
    謝有順:〈余華的生存哲學及其待解的問題〉,《鍾山》2002年第1期。收自吳義勤主編:《余華研究資料》。
    謝有順:〈尊靈魂,嘆生命——賈平凹《秦腔》及其寫作倫理〉,《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5期,頁4-17。
    謝建文:〈存在的價值《活著》的主人公富貴解讀〉,《時代文學(上)》2010年第5期,頁137-138。(本文為福貴,或為標題誤植)。
    鍾秋燕:〈《許三觀賣血記》重複手法的徵候式分析〉,《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第7期,頁54-55。
    韓冬梅:〈余華帶給我們什麼——簡析余華的“文革”敘事模式〉《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7期,2007年7月,頁42-44。
    魏嵐:〈關於《兄弟》〉,《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第8期,頁145。
    欒梅健:〈《兄弟》:一部活生生的現實力作〉,《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65-69。
    欒梅健:〈“獨下斷語”與“曲到無遺”——對《兄弟》“復旦聲音”批評的回應〉,《文藝爭鳴》2008年第6期,頁10-13。
    四、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王宏圖:《都市敘事中的欲望與意識形態》,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專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2003年4月。陳思和教授指導。
    石曉楓:《八、九○年代兩岸小說中的家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艾尤:《在欲望與審美之間——論20世紀80年代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的欲望書寫》, 蘇州大學博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6年4月。
    冒建華:《從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贖——當代城市小說欲望與審美關系之研究》,蘭州大學博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8月。
    程亞麗:《從晚清到五四:女性身體的想像、建構與敍事》,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9月。
    楊秀芝:《欲望書寫時代女性身體修辭》,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論文,專業:博士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09年8月。
    (二)碩士論文
    王丹娜:〈本能與欲望的構建和解析——論格非的潛創作〉,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12月。
    王來迎:〈生死觀與余華小說的精神特徵〉,青島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9年1月。
    王華琪:〈試論沈從文的“欲望敘事”〉,浙江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8月。
    全恩淑:〈《金瓶梅》中婦女內心世界研究:欲望與現實之間的掙扎〉,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余雪霽:〈欲望書寫:路遙作品解讀〉,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9年9月。
    李小吉:〈余華小說中的「父親」〉,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11年1月。
    李艷艷:〈苦難.欲望.反啟蒙——論莫言小說創作的現代敘事〉,安徽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11月。
    林淑瑩:〈「殘疾」與「欲望」的多重敘述——史鐵生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胡劍鳴:〈余華小說暴力因素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4月。
    范又玲:〈扼住荒誕世界的脖子——論余華小說中的黑色幽默〉,暨南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10年4月。洪治綱教授指導。
    唐棣:〈屠刀上一抹轉淡的紅:論余華小說生命觀之演變〉,湖南大學碩士論文,專業:20世紀中國文學,2009年10月。
    孫曉娉:〈女性形象的重塑和食色欲望的張揚——莫言小說創作淺論〉,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10年4月。吳義勤教授指導。
    孫巍:〈孤獨者的言說——論余華作品中的孤獨意識〉,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文藝學,2009年4月。
    馬躍琍:〈余華小說中人學主題的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文藝學,2006年10月。
    張玲娜:〈世俗社會的形上反抗——論余華小說的「荒誕世界」〉,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5月。
    張雅惠:〈存在與欲望:七等生小說主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怡安:〈欲望與創作的對話——虹影小說的女性書寫〉,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雀倩:〈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彭明偉:〈韓少功小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1月。
    游舒晨:〈論余華小說的主題與書寫策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楊傳緒:〈論沈從文的“欲望書寫”〉,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現當代文學2010年7月。
    劉利斯:〈90年代中國小說的欲望化敘事〉,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文藝學,2008年5月。
    謝小萌:〈回歸傳統.走向民間.反思歷史——論余華長篇小說《活著》〉,吉林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6年4月。
    謝剛:〈欲望的歷史與宿命的悲劇——畢飛宇小說論〉,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5年6月。
    五、網路資料
    〈法國記者組現場採訪河南愛滋村長篇報導〉,《大紀元》2002年1月16日(2011/12/02查詢),http://www.epochtimes.com/b5/2/1/16/n164238.htm。轉載自法國解放報2002年1月14日社論《警告》,特派記者皮埃爾.阿斯基(Pierre Haski)。
    〈一個作家眼中的中國:專訪余華〉,《誠品站》2月10日採訪、2月11日刊載,(2011/12/22查詢)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036&page=1。
    余華作品集@麥田文學部落格::痞客邦PIXNET::,(2011/12/02查詢),http://ryefield.pixnet.net/blog/category/611745。(余華2/9、2/10、2/27在《聯合報》、《中國時報》、《誠品》等受訪,並於國際書展與台灣社會評論家張鐵志對談。《商業周刊》第1213期、《聯合文學》2011年3月號)。
    郝譽翔:〈文革只能這樣寫?——余華「兄弟」〉,《大海‧大海:郝譽翔的部落格》2006年1月18日 22:38發布,(2011/12/02查詢),http://blog.chinatimes.com/haoyh1021/archive/2006/01/18/35192.html。
    郝譽翔:〈娜拉走到二十一世紀:歐斯特麥耶《玩偶之家》〉,《大海‧大海:郝譽翔的部落格》,2006年10月19日 09:38發布,(2011/12/02查詢),http://blog.chinatimes.com/haoyh1021/archive/2006/10/19/119639.html。
    張英、余華:〈我能夠對現實發言了〉,《南方週末報》2005年9月8日D27版,《南方網》2005年9月14日,(2011/12/02查詢),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nfsq/ywhc/ds/200509140114.htm。
    陳佰青採訪:〈余華:一個人的聲音。所有人的聲音。〉,《聯合文學-udn城市》,(2011/12/22查詢)http://city.udn.com/78/4557637。
    陳熙涵:〈從《妻妾成群》到《河岸》 訪作家蘇童〉,《和訊.讀書》2009年04月20日09:12,來源:《文匯報》,(2011/12/02查詢),http://book.hexun.com.tw/2009-04-20/116854978.html。
    彭明偉:〈自我淩遲的藝術:略論余華《在細雨中呼喊》〉,《中國作家網.海峽兩岸青年文學會議.正文》,2011年10月26日15:45發布,(2011/12/02查詢),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1/2011-10-26/103794.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