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怡秀 Liu, Yi-Hsiu |
---|---|
論文名稱: |
余華長篇小說中的欲望書寫 Desire writing in Yu Hua's novels |
指導教授: |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6 |
中文關鍵詞: | 余華 、現代小說 、欲望書寫 、在細雨中呼喊 、活著 、許三觀賣血記 、兄弟 |
英文關鍵詞: | Yu Hua, modern novel, Desire writing, Cries in the Drizzle, To Live,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Brother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13 下載:1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所討論的主要文本為余華四部長篇小說:《在細雨中呼喊》(1991)、《活著》(1992)、《許三觀賣血記》(1995)、《兄弟(上)》(2005)、《兄弟(下)》(2006)。這四部小說風格迥異,代表余華三個創作階段,《在細雨中呼喊》為此前先鋒作品之總結及轉變,《活著》及《許三觀賣血記》以樸素手法表現民間的生活哲學,《兄弟》以戲謔、怪誕手法書寫四十年來的中國現實。按照「欲望」解析余華筆下的人物,最能夠理解《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中百姓大地般樸茂的生命力,也可以發現《在細雨中呼喊》(1991)及《兄弟(上)、(下)》(2005、2006)前後的聯繫關係,「欲望」驅策著人的行為,締造變動中的歷史,是進入余華小說世界的重要鑰匙。因此,本論文應用了文本分析法、敘事學方法、歷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西方「欲望」相關理論作為輔助,藉探究各小說視角之交錯,從各方面解讀作者深意。另外,本文除了對余華研究資料進行文獻探討,亦對余華生平及1949年以後至今之大陸歷史進行梳理,以作為理解余華長篇小說的基礎。
本論文共分六章,前三章為綜論,以第一章「緒論」介紹余華小說的現有研究及本文概要;第二章「余華的創作背景及其理念」為本文展開論述的基礎,從壓抑的政治狂熱到躁動的經濟狂熱,中國四十年來變動快速,余華生平經歷、個人氣質、作品風格等與特殊的中國現實、生存現實交相影響;第三章「欲望理論與余華長篇小說中的欲望類型」為概括綜述,在余華長篇小說中,生死欲望表現底層百姓對生命的低度欲求及生命觀,享樂與情色欲望有複雜聯繫,性為人物命運變動的關鍵,渴愛與尊嚴的欲望由孤獨反抗及家庭親情獲得,權力與暴力的欲望則針對利己欲望及群己關係展開。
第四、五章為分論,第四章「影響命運的主要欲望」介紹余華長篇小說特別關注的四個人群,包括關注少年們渴求愛與歸屬又盼望精神獨立的「成長欲望」,關注小人物活著就好的「生存欲望」,以及由此生發的以幽默平衡苦難的「平等欲望」,對受傷害的人群則關注其以人性之愛擺脫恥辱的「尊嚴欲望」;第五章「內在衝突的人物類型」以四個人物說明余華對個體的關懷,因為每個人都無法滿足所有欲望,欲望之追求與衝突成為必然課題,如由利己與利人欲望造就的縱欲人格(孫廣才)與壓抑人格(宋鋼),以及在兩者間擺盪的複雜人格(李光頭)與異化人格(林紅),四個人群表現了「弱者本位」的人性關懷。
本論文旨在以「欲望」為切入角度展開對余華長篇小說的研究,歸結余華欲望書寫的真誠及用心。
一、余華作品
(一)長篇小說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華:《呼喊與細雨》(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3月)。
余華:《活著》(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5年4月,三版一刷)。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7年5月)。
余華:《兄弟(上)》(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5年11月初版一刷、2006年5月初版九刷。)。
余華:《兄弟(下)》(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4月)。
(二)中短篇小說
余華:《十八歲出門遠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收錄〈序.雪崩何處/李陀〉、〈十八歲出門遠行〉、〈死亡敘述〉、〈一九八六年〉、〈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附錄:關於余華/朱偉〉。)
余華:《河邊的錯誤》(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12月)。
(收錄:〈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世事如煙〉、〈古典愛情〉、〈往事與刑罰〉、〈鮮血梅
花〉、〈此文獻給少女楊柳〉、〈偶然事件〉、〈夏季颱風〉。)
余華:《現實一種》(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印刷)。
(收錄:〈現實一種〉、〈河邊的錯誤〉、〈一九八六年〉。)
余華:《現實一種》(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6月)。
(收錄:〈現實一種〉、〈河邊的錯誤〉、〈一九八六年〉。)
余華:《世事如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
(收錄:〈愛情故事〉、〈世事如煙〉、〈此文獻給少女楊柳〉、〈偶然事件〉、〈古典愛情〉。)
余華:《世事如烟》(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7月)。
(收錄:〈十八歲出門遠行〉、〈西北風呼嘯的中午〉、〈愛情故事〉、〈死亡敘述〉、〈兩個人的歷史〉、〈命中注定〉、〈難逃劫數〉、〈世事如煙〉。)
余華:《夏季颱風》(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4月)。
(收錄:〈西北風呼嘯的中午〉、〈鮮血梅花〉、〈往事與刑罰〉、〈四月三日事件〉、〈難逃劫數〉、〈夏季颱風〉。)
余華:《鮮血梅花》(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10月)。
(收錄:〈鮮血梅花〉、〈古典愛情〉、〈往事與刑罰〉、〈此文獻給少女楊柳〉、〈祖先〉。)
余華:《黃昏裡的男孩》(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4月)。
(收錄:〈我沒有自己的名字〉、〈黃昏裡的男孩〉、〈為什麼沒有音樂〉、〈女人的勝利〉、〈闌
尾〉、〈空中爆炸〉、〈在橋上〉、〈炎熱的夏天〉、〈他們的兒子〉、〈蹦蹦跳跳的遊戲〉、〈我為什麼要結婚〉、〈朋友〉。)
余華:《我膽小如鼠》(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12月)。
(收錄:〈我膽小如鼠〉、〈夏季颱風〉、〈四月三日事件〉。)
余華:《我膽小如鼠》(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次印刷)。
(收錄:〈我膽小如鼠〉、〈夏季颱風〉、〈四月三日事件〉。)
余華:《戰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收錄:〈偶然事件〉、〈一個地主的死〉、〈戰慄〉。)
余華:《戰慄》(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8月)。
(收錄:〈一個地主的死〉、〈戰慄〉、〈偶然事件〉。)
潘耀明主編:《余華》,(香港:明報月刊、明報出版社,1999年7月)。
(收錄:〈空中爆炸〉、〈我為什麼要結婚〉、〈闌尾〉、〈為什麼沒有音樂〉、〈蹦蹦跳跳的遊戲〉、〈黃昏裡的男孩〉、〈他們的兒子〉、〈女人的勝利〉、〈河邊的錯誤〉、〈現實一種〉。)
(三)散文隨筆
散文集
余華:《我能否相信自己》(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余華:《靈魂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12月)。
余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余華隨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年2月)。
余華:《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
余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2月)。
余華:《音樂影響了我的寫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余華:《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台北:麥田出版,2010年1月)。
單篇
余華:〈文學不是空中樓閣——在復旦大學的演講〉,《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106-115。
余華:〈飛翔和變形——關於文學作品中的想象之一〉,《文藝爭鳴》2009年第1期,頁48-51。
余華:〈生與死,死而復生——關於文學作品中的想象之二〉,《文藝爭鳴》2009年第1期,頁51-55。
余華:〈奧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納〉,《上海文學》,2005年第3期,頁84-86。
(四)序跋
余華:《我能否相信自己》(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
〈前言和後記.《在細雨中呼喊》中文版(一九九八年)序〉、
〈前言和後記.《在細雨中呼喊》義大利文版(一九九八年)序〉、
〈前言和後記.《活著》中文版(一九九三年)序〉、
〈前言和後記.《活著》韓文版(一九九七年)序〉、
〈前言和後記.《活著》日文版(二○○二年)序〉
〈前言和後記.《許三觀賣血記》中文版(一九九六年)跋〉、
〈前言和後記.《許三觀賣血記》中文版(一九九八年)序〉、
〈前言和後記.《許三觀賣血記》韓文版(一九九八年)序〉、
〈前言和後記.《許三觀賣血記》德文版(一九九九年)序〉。
余華:《在細雨中呼喊》(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1月):
〈在細雨中呼喊.中文版自序〉、
〈在細雨中呼喊.韓文版自序〉、
〈在細雨中呼喊.意大利文版自序〉。
余華:〈兄弟.後記〉,(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上)2005年11月、(下)2006年4月)。
余華:〈《活著》麥田新版前言〉,附於裘文意:〈《活著》:精英抑或大眾〉,《名作欣賞》2009年第11期。
(五)訪談
余華、王侃:〈我想寫出一個國家的疼痛〉,《東吳學術》2010年第1期(創刊號),頁25-32。
余華、李哲峰:〈余華訪談錄〉,《博覽群書》1997年第2期,頁46-47。
余華、洪治綱:〈回到現實,回到存在——關於長篇小說《兄弟》的對話〉,《南方文壇》2006年第3期,頁30-35。
余華、張英:〈真正的先鋒一往無前——余華訪談錄〉,《文化月刊》1998年第10期,頁44-45。
余華、張英:〈寫出真正的中國人——余華訪談錄〉,《北京文學(精彩閱讀)》1999年第10期,12月,頁98-104。
余華、張英:〈《兄弟》這十年〉,《作家》2005年第11期,頁2-11。
余華、張清華:〈“混亂”與我們時代的美學〉,《上海文學》2007年第3期,頁83-89。
余華、陳韌:〈余華訪談錄〉,《牡丹》1996年第4期,頁26-31。
余華、葉立文〈訪談:敘述的力量——余華訪談錄〉,《小說評論》2002年第4期(總106期) ,頁36-40。
余華、潘凱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學對話——關於《許三觀賣血記》及其它〉,《作家》1996年第3期,頁4-10。
余華受訪、宋建譯:〈“我不喜歡中國的知識分子”——答義大利《團結報》記者問〉,《作家》1999年第2期,頁10-13。原載義大利《團結報》1998年6月16日。
余華受訪、宋建譯:〈永遠活著——答義大利《解放報》記者問〉,《作家》1999年第2期,頁13-15。原載義大利《解放報》1998年6月14日。
陳佰青採訪:〈余華——一個人的聲音。所有人的聲音。〉,《聯合文學》2011年3月號,頁24-31。
二、專書
(一)中文書籍
中國時報大陸資料研究室主編:《中共三十年面面觀》(台北:時報文化,1980年)。
孔範今、施戰軍主編:《蘇童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5月),頁82。
王文科編譯:《教育研究法》(高雄:復文出版社,1987年3月)。
王安憶、余華、格非、馬原、劉慶邦、戴晴、洛恪、路遠等著,陳思和、楊斌華編選:《禁果難嘗》(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4月)。
王安憶:《小家的13堂課》(台北:INK印刻出版公司,2002年10月)。
王安憶:《長恨歌》(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王國芳、郭本禹:《拉岡= Lacan》(台北:生智文化,1997年8月),頁187。
王紹光著,燕青山、易飛先、張愛茹譯:《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香港〕:牛津大學,1993年)。
王達敏:《余華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王德威、陳思和、許子東等:《一九四九以後》(〔香港〕:牛津大學,2010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一刷、2004年2月初版三刷)。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8年10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10月初版一刷、2005年1月初版二刷)。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8月)。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10月)。
余秋雨:《人生風景》(臺北:時報文化,2007年8月初版九刷)。
吳義勤主編,王金勝、胡健玲編選:《余華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5月)。
吳曉東:《從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紀的小說和小說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8月,2005年10月5刷)。
李斯編著:《垮掉的一代》(海口:海南出版社:全國新華書店經銷,1996年10月)。
李澤厚:《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1月)。
杜士瑋、許明芳、何愛英主編:《給余華拔牙——盤點余華的兄弟店》(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年6月)。
杜聲鋒:《拉岡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10月)。
周新民:《”人”的出場與嬗變:近三十年中國小說中的人的話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
季紅真:《眾神的肖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1996年)。
金文兵:《顛覆的喜劇:二十世紀80-90年代中國小說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月。
洪子誠、孟繁華主編:《當代文學關鍵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3年11刷)。
洪治綱編:《余華研究資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洪治綱編:《余華評傳》(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胡亞敏:《敘事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6年9月)。
翁振盛/葉偉忠:《敘事學/風格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年1月)。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4月)。
高明士主編,蔣竹山、陳俊強、李君山、楊維真著:《巨龍的蛻變——中國一八四○至二○○八》(台北:五南圖書,2009年3月)。
張大春:《小說稗類》(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3月)。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性別∪同志學》(臺北 : 聯合文學,1996年)。
張炯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1月)。
張鳳:《文本分析的符號學視角》(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莫言:《小說在寫我:莫言演講集》(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4年4月)。
莫言:《豐乳肥臀》(臺北:洪範書局,1996年5月)。
許子東:《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4月)。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7月)。
陳永發:《中國共產黨革命七十年(上)(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
陳思和:《羊騷與猴騷——陳思和隨筆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第二版第十五刷)。
陳桂棣、春桃:《中國農民調查》(台北:大地出版社,2005年1月)。
陳曉明選編:《中國先鋒小說精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黃繼持編:《魯迅著作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2月香港初版、1994年12月台灣初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3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10月)。
楊澤編:《魯迅散文選》(台北:洪範書局,1995年10月)。
萬俊人:《佛洛姆=Erich Fromm》(香港:中華書局,2000年6月)。
葉重新:《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6月)。
賈平凹:《秦腔》(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6年11月)
賈平凹:《廢都》(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學欣文化經銷,1994年)。
雷達:《思潮與文體:20世紀末小說觀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年9月)。
管倖生等編著:《設計研究方法》(台北:全華科技圖書,2006年6月)。
劉小楓:《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亮雅:《慾望更衣室:情色小說的政治與美學》(台北:元尊文化,1998年3月)。
劉勇主編,李春雨、楊志副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2005年7月)。
鄭明娳、林燿德編著:《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文化,1991年7月)。
鄭曉江:《中國死亡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11月)。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台北:東大出版:三民總經銷,1994年4月)。
鄭曉江:《生死學》(台北:揚智文化,2006年12月)。
鄭曉江:《超越死亡》(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1月)。
魯迅:《狂人日記》(基隆:亞細亞出版公司,2002年3月)。
魯迅:《魯迅小說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魯迅:《燈下漫筆》(海口:海南出版社:新華書店首都發行所經銷,1997年3月)。
錢理群:《魯迅作品的十五堂課》(台北:五南圖書,2007年11月)。
閻連科:《受活》(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7年1月)。
謝瀛華:《性心理手冊》(台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7月)。
韓晗:《中國當代文學發展三十年——一九七八~二○○八》(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紅螞蟻經銷,2009年9月)。
蘇童、王宏圖:《蘇童王宏圖對話錄》(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蘇童:《河岸》(台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9年11月初版一刷、12月二刷)。
蘇童:《蛇為什麼會飛》(台北:一方出版公司,2002年)。
蘇童:《碧奴》(台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10月)。
(二)翻譯書籍
Abraham Maslow ((美)馬斯洛)等著、孫大川編譯:《人的潛能和價值》(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年3月)。
Abraham Maslow ((美)馬斯洛)著,莊耀嘉編譯:《馬斯洛》(台北:桂冠圖書,1990年2月),頁6。
Albert Mordell原著,鄭秋水譯:《心理分析與文學= The Erotic Motive in Literature》)(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7年08月)。
Alexandre Kojeve (科耶夫)等著 ,賀志剛、程志敏等譯:《馴服欲望 : 施特勞斯筆下的色諾芬撰述》(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Alfred Adler(阿德勒)著、陳蒼多譯:《了解人性》(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1年5月)。
Alfred Adler(阿德勒)著、黃光國譯:《自卑與超越》(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6月,2006年9月重排版六刷)。
David Lodge(大衛.洛吉)著,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The Art of Fiction》(台北:木馬文化,2006年12月)。
Don Richard Risom原著,吳振能、傅世良、陳營生譯:《性格型態= Personality Types) 》(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06月)。
F. W. Nietzsche((德)尼采)著、余鴻榮譯:《歡悅的智慧=The Joyful Wisdom》(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9月初版、1998年2月再版)。
F. W. Nietzsche((德)尼采)著、楊耐冬譯註:《尼采語錄:存在主義大師之三》(台北:漢藝色研文化,1994年5月)。
Frieda Fordham (佛德芬)著、陳大中譯:《榮格心理學》(台北:結構群文化,1990年3月),頁4。
Georges Bataille((法)喬治.巴塔耶)著,劉暉譯:《色情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3月1版、2003年8月2刷)。
Isaac Bashevis Singer(以撒.辛格,大陸譯艾薩克.辛格)著、郭恩惠譯:《傻子金寶=Gimpel the Fool》(大陸譯:《傻瓜吉姆佩爾》)(台北:遊目族文化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9月)。
Jerry M. Burger著,林宗鴻譯:《人格心理學= Personality》(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12月二版一刷)。
Kojève((法)科耶夫)著,劉小楓選編,賀志剛、程志敏等譯:《馴服欲望——施特勞斯筆下的色諾芬撰述》(台北:華夏出版社,2002年7月)。
Konrad Lorenz著,王守珍譯:《攻擊與人性= On Aggresion》(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10月)。
Michel Foucault( (法)米歇爾.福柯)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三聯書店,2003年1月出版)。
Michel Foucault((法)米歇爾.福柯):《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聯合出版,1990年1月)。
Mitch Albom (米奇.艾爾邦)著、白裕承譯:《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大陸譯:《相約星期二》)(臺北:大塊文化,1998年)。
Nathaniel Hawthorne(霍桑,1804-1864):《紅字=The Scarlet Letter》(台北:遠景出版:衛斯理總經銷,1981年5月再版)。
Paul Bellringer(保羅.貝靈格)著、廣梅芳譯:《慾望之心——了解賭徒心理》(台北:張老師文化,2002年)。
Richard Saul Wurman (理查‧伍爾曼)著,張美惠譯:《資訊焦慮= Information Anxiety》(台北:時報文化, 1994年08月15日)。
Sigmund Freud((奧)佛洛伊德)著,周林譯:《精神分析導論演講》(臺北:華成圖書,2003年11月)。
Sigmund Freud((奧)佛洛伊德)著,林克明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3月初版、1994年12月再版)。
Sigmund Freud((奧)佛洛伊德)著,藤守堯譯:《性愛與文明》(台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Sigmund Freud((奧)佛洛伊德)著,趙蕾、宋景堂譯:《性欲三論:性欲三論、一個歇斯底里病例的分析片斷 ; "文明的"性道德與現代神經症》(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10月第1版、2001年4月2刷)。
Sogyal Rinpoche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台北 : 張老師文化,1996年)。
Walter Benjamin(瓦爾特.本雅明,台譯華特.班雅明),Hannah Arendt(漢娜.阿倫特)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Illnminations:Essays Reflections》(〔香港〕:牛津大學,1998年)。
William Faulkner(威廉.福克納)著、黎登鑫譯:《聲音與憤怒=the Sound and the Fury》(大陸譯:《喧嘩與騷動》)(台北:遠景出版公司,1979年6月)。
大村正男監修、王瑤英譯:《3天讀懂心理學——解讀人心的關鍵要訣》(台北:大是文化,2007年8月)。
三、期刊論文
〈「新世紀十年文學:現狀與未來」國際研討會作家發言綜述〉,《文藝爭鳴》2010年第19期,頁98-106。
丁增武:〈現實與內心的契約——《兄弟》及余華小說的倫理觀察〉,《名作欣賞》2009年第18期,2009年8月,頁33-37。
仇靜:〈余華《兄弟》的生存困境〉,《文教資料》2009年第34期,12月號上旬刊,頁8-9。
文寬、蘇元:〈論余華《兄弟》中的“群眾”〉,《柳州師專學報》第25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38-40。
毛竹:〈李光頭的發跡史〉,《21世紀商業評論》第21期,2006年05月,頁156-157。
王世誠:〈《在細雨中呼喊》對余華創作的意義〉,《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12月,頁96-101。
王安憶:〈王安憶評《許三觀賣血記》〉,《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3期,頁127。
王宏圖:〈《兄弟》的裡裡外外〉,《揚子江評論》2006年第1期(創刊號),頁25-30。
王侃:〈《兄弟》在法語世界——法語書評翻譯小輯〉,《文藝爭鳴》2009年第2期,頁117-122。
王侃:〈《兄弟》內外(上)〉,《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第5期,頁40-56。
王侃:〈《兄弟》內外(下)〉,《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第6期,頁40-52。
王金城:〈《兄弟》:歷史敘事與話語狂歡〉,《閩江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6年2月,頁47-51。
王春林:〈鄉村、歷史與日常生活敘事——對新世紀長篇小說一個側面的考察〉,《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9月,頁16-20。
王敏:〈余華《兄弟》的悲劇性內涵〉,《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第5期,頁81-82。
王德威:〈傷痕即景 暴力奇觀〉,《讀書》1998年第5期,頁113-121。
(另收錄於:〈許三觀賣血記‧【當代小說家】編輯前言〉,《在細雨中呼喊》(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5月),頁161-181。
王德威:〈世事(並不)如煙——“後歷史”以後的文學敘事〉,《文藝爭鳴》2010年第19期,頁41-43。
王毅、傅曉薇:〈從卡夫卡到辛格:中國先鋒派的轉向——以馬原、蘇童、余華為中心〉,《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4期,頁162-168。
王學謙:〈愛與死:在冷酷的世界中繪制欲望的圖案——論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上)》〉,《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7卷第1期,2007年1月,頁134-139。
王燕妮:〈糊塗的次要角色,不糊塗的中國女性形象——評《許三觀賣血記》〉,《大視野》2008年第7期,頁265。
付麗婭:〈英雄與反英雄—《老人與海》與《活著》〉,《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8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66-69。
田遙:〈恐懼與恥辱:人性力量的寓言——余華長篇小說《兄弟》(上部)解讀〉,《小說評論》2005年第6期,頁61-63。
史莉娟、劉琳:〈在裂變與沉澱中行進——2009年余華研究綜述〉,《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第35卷(總第170期),頁57-64。
申霞艷:〈血的隱喻—從《藥》到《許三觀賣血記》〉,《文藝爭鳴》2009年第8期,頁92-97。
石耿立:〈論余華《許三觀賣血記》的哭泣現象〉,《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頁21-25。
石曉楓:〈蘇童、余華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及其意義論述〉,《中國學術年刊》第25期,2004年3月,頁203-223+271。
石曉楓:〈文革陰影與瘋癲書寫——余華早期小說中的身體奇觀〉,《中國現代文學》第18期,2010年12月,頁53-74。
石曉楓:〈蘇童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以《河岸》為討論對象〉,《成大中文學報》第29期,2010年7月,頁115-142。
安曉平:〈《活著》與《許三觀賣血記》心理描寫的敘述特點透視〉,《電影文學》2009年第8期,頁87-88。
朱靜宇:〈《兄弟》的輪迴與重復〉,《文藝爭鳴》2008年第2期,頁139-141。
艾秀梅:〈從暴力之美到人倫之美——讀余華新作《兄弟》上部〉,《名作欣賞》2006年第16期,8月,頁45-47。
佃國華:〈荒誕的真實與絕望的喜劇——評小說《兄弟》中的“黑色幽默”〉,《社會觀察》2006年第3期,頁52-53。
吳亮、李陀、楊慶祥:〈八十年代的先鋒文學和先鋒批評〉,《南方文壇》2008年6月,頁69-77。
吳猛強:〈《兄弟》走到“天邊”了嗎?——試論余華《兄弟》的寫作〉,《名作欣賞》2006年第16期,8月,頁47-50。
吳義勤:〈切碎了的生命故事——余華長篇小說《呼喊與細雨》論評〉,《小說評論》1994年1期,頁59-63。
吳義勤:〈告別「虛偽的形式」——《許三觀賣血記》之於余華的意義〉,《文藝爭鳴》2000年第1期,頁71-77。
吳義勤、劉永春:〈先兆與前奏——20世紀80年代先鋒作家走向90年代的轉型歷程〉,《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頁51-55。
吳義勤:〈中國新時期文學的轉型路向〉,《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1月,頁62-68。
吳義勤:〈新生代長篇小說論〉,《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4期,頁153-154。
吳義勤:〈戴著鐐銬跳舞——評蘇童的長篇新作《碧奴》〉,《南方文壇》,2007年6期(3月),頁75-78。
李林榮:〈《許三觀賣血記》:一個關於用生命抵押幸福的寓言故事〉,《名作欣賞》2002年第1期,頁9-10。
李陀:〈另一個八十年代〉,《讀書》2006年第10期,頁100-107。
李相銀、陳樹萍:〈變調:敘事的強度與難度——評余華的新作《兄弟》〉,《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第5期,頁55-59。
李倩倩:《用“身體”書寫時代——論余華《兄弟》創作的文學史意義》,《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4期,2010年8月,頁62-65。
李徑宇:〈余華:面對當下的絮語與無能〉,《中國新聞周刊》2006年第15期,頁68-69。
李琴:〈解讀《兄弟》(上)的幾個關鍵詞〉,《當代文壇》2006年第1期,頁。
李曉箏:〈人生.命運.人性——《活著》主題談〉,《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80-83。
汪漢利、孫立春:〈指向身體下部的敘述——余華《兄弟》的肉體狂歡化敘事〉,《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頁50-53+73。
肖霞(蕭霞):〈愛與理想的構建——余華新作《兄弟》(上)解讀〉,《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7年3月,頁121-123。
走走、程永新:〈關於《兄弟》和小說創作〉,《黃河文學》2007年第11期,頁38-40。
阮素丹:〈血腥、 金錢、緊張——試評余華《兄弟》中的暴力敘事〉,《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4期,2007年4月,頁98-100。
周立民:〈跨過時間的“窄門”——談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上海文學》2006年第6期,頁56-63。
孟繁華:〈生存世界與心靈世界——新世紀長篇小說中的"苦難"主題〉,《文藝爭鳴》2005年第2期,頁47-54。
昌切:〈身體經驗.“文革”記憶.啟蒙敘事——《兄弟》(上)、《後悔錄》合論〉,《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8卷第5期,頁74-85+96。
杭零、許鈞:〈《兄弟》的不同詮釋與接受——余華在法蘭西文化語境中的譯介〉,《文藝爭鳴》2010年第7期(4月),頁131-137。
林淑瑩:〈在殘疾世界中跋涉的長跑者——史鐵生中短篇小說的欲望表達〉,《問學集》第15期,2008年4月,頁85-100。
林霆:〈《兄弟》(上)的生存意識與敘事倫理〉,《小說評論》2006年第1期,頁64-67。
邵燕君:〈“先鋒余華”的順勢之作——由《兄弟》反思“純文學”的“先天不足”〉,《當代文壇》2007年第1期,頁14-17。
金秋:〈論中國當代先鋒文學的精神流變〉,《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4期,2000年7月,頁30-34。
侯賽因.伊卜拉欣:〈價值的顛覆與中國式的成長——余華長篇小說《兄弟》中的成長主題與文化內涵〉,《語文學刊》2010年第11期,頁27-29。
俞敏華:〈“迷亂的在場與希望的缺失”——解讀余華《兄弟》的精神價值取向〉,《理論與創作》2007年第4期,頁86-89。
姜飛:〈《活著》過程和意義——對余華90年代小說的一種理解〉,《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總111期),頁109-112。
柯品文:〈官能書寫對欲望的重構與拆解:以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和徐四金《香水》為論述文本〉,《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5卷第1期,2009年6月,頁25-36。
柳一斌:〈另類女強人——《許三觀賣血記》、《活著》之女人公形象分析〉,《語文學刊》2009年第10期,5月,頁92-93。
洪治綱:〈悲憫的力量——論余華的三部長篇小說及其精神走向〉,《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6期,頁20-37。
洪治綱:〈在裂變中裂變——論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4期,頁96-104。
洪治綱:〈現實之外 寓言之中——中國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之一〉,《小說評論》2008年第5期,頁12-17。
洪治綱:〈理想生命的執著尋求——中國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之一〉,《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2期,頁82-88。
洪治綱:〈絕望深處的笑聲——論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頁1-6。
洪治綱:〈“底層寫作”的來路與歸途——對一種文學研究現象的盤點與思考〉,《小說評論》2009年第4期,頁4-15。
洪治綱:〈俗世生活的張揚與理想主義的衰微——新世紀文學十年觀察〉,《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2期,頁35-43+54。
洪治綱:〈從想像停滯的地方出發——讀余華的隨筆集《十個詞彙裡的中國》〉,《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4期,頁34-42。
胡功勝:〈新時期小說的兩種深度建構——以賈平凹、余華作為個案分析〉,《商洛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1期,2006年03月,頁10-14。
胡玉偉:〈“存在之光”的重尋——余華《兄弟》的一種解讀〉,《藝術廣角》2006年第2期,頁24-25+19。
夏中義、富華:〈苦難中的溫情與溫情地受難——論余華小說的母題演變〉,《南方文壇》2001年第4期,頁28-39。
夏雪飛:〈知識分子的悲情敘述——解讀余華的小說《兄弟》〉,《青海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3月),頁152-154。
孫宜學:〈《兄弟》:悲憫敘述中的人性浮沉〉,《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93-97。
孫宜學:〈從《兄弟》看余華小說人物塑造藝術的突破〉,《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9年4月,頁65-69。
孫婧:〈解讀余華《兄弟》的道德美〉,《希望月報(上半月)》2007年第10期,頁18-19。
孫璐璐:〈帶著鐐銬舞蹈——《兄弟》:繼續國民性批判與追求詩意的溫情〉,《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2期,2008年3月,頁97-101。
徐一玲:〈《活著》對儒道文化生存意識的繼承〉,《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第14期,頁61-62。
徐仲佳:〈性:先鋒與通俗的紐結點——論余華的轉向兼及《兄弟》〉,《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9卷第5期(總85期),頁65-68。
徐兵:〈雙星同曜各千秋——蘇童、余華的創作及比較〉,《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1期2000年3月,頁20-24。
徐洪軍:〈苦命少年的歸鄉之路——論余華九十年代長篇小說中的少兒形象〉,《新鄉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2期,2006年2月,頁40-42。
徐祖明:〈從國民性批判到社會性批判——評余華《兄弟》中的批判敘事〉,《文學評論》2010年第5期,頁61-64。
徐敏:〈精神成人式——對《許三觀賣血記》的敘事學分析〉,《名作欣賞》2002年第1期,頁11-14。
徐慧媛:〈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淺析《活著》中的人生意識〉,《文學界(理論版)》2010年第8期,頁59+61。
秦玲玲、秦祖儒:〈高昂的生命精神《活著》芻議〉,《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7年第8期,頁56-57。
郜元寶:〈匱乏時代的精神憑吊者——60年代出生作家群印象〉,《文學評論》1995年第3期,頁51-58。
馬躍敏:〈《兄弟》:余華的困境與歧途〉,《當代文壇》2006年第2期,頁96-98。
高敏、范欽林:〈投照荒誕的存在之光——對《兄弟》的一種解讀〉,《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第12期,頁106-107。
孫小兵、張學昕:〈余華生存小說創作的精神氣度〉,《齊魯學刊》2004年第6期(總第183期),頁106-109。
常江虹:〈我們緣何而笑——《許三觀賣血記》的新喜劇傾向〉,《小說評論》1998年第2期,頁78-82。
張文玲:〈孤獨的兄弟——《兄弟》與《百年孤獨》的對讀〉,《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98-101。
張均:〈柔弱者的哲學——《活著》、《許三觀賣血記》閱讀札記〉,《文藝爭鳴》2010年第2期,頁83-88。
張欣杰:〈重溫“溫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從人物塑造角度看余華小說創作的三個階段〉,《文教資料》,2010年第22期,8月號上旬刊,頁14-17。
張雨林:〈生命中可以承受之重——余華小說中對抗苦難的三種方式〉,《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第2期(總第114期),頁92-95。
張紅岩(巖):〈半個《兄弟》,半個余華〉,《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第1期,頁8-10。
張素英、王奇峰:〈傳統的仁義與現實的荒唐——重讀《小鮑莊》和《在細雨中呼喊》〉,《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6卷第2期(總第40期),2006年7月,頁85-86。
張崇員:〈反諷:解讀余華《兄弟》的一面鏡子〉《棗莊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7年2月,頁41-43。
張清華:〈文學的減法——論余華〉,《南方文壇》2002年第4期,頁4-8。
張清華:〈窄門以裡和深淵以下——關於《兄弟》(上)的閱讀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06年第4期,頁86-95。
張清華:〈“混亂的美學”:新世紀中國文學的狂歡化趨向〉,《長城》2009年第5期,3月,頁146-159。
張清華:〈《兄弟》及余華小說中的敘事詩學問題〉,《文藝爭鳴》2010年第23期,12月,頁50-58。
張清華:〈新世紀以來文學的喜劇趣味與混亂美學——一個宏觀的文化考察〉,《東嶽論叢》第32卷第2期,2011年2月,頁12-17。
張琰:〈以生拒死 以死求生——《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的生存哲學〉,《東疆學刊》第20卷第4期,2003年10月,頁73-76。
張閎:〈血的精神分析——從《藥》到《許三觀賣血記》〉,《上海文學》1998年第12期,12月,頁71-78。
張新穎、劉志榮:〈“內在於”時代的實感經驗及其“冒犯”性——談《兄弟》觸及的一些基本問題〉,《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70-81。
張新穎:〈“內在於”時代的方式和時代性的精神分裂—從如何看《兄弟》看當下的文學觀念〉,《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第20卷(總第91期),頁55-58。
張業松:〈關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文學的文學史意義〉,《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6-13。
張業松:〈如何評價《兄弟》〉,《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82-83。
張夢陽:〈阿Q與中國當代文學的典型問題〉,《文學評論》2000年第3期,頁43-51。
張磊:〈帶著“重復”與“循環”歸來——讀余華《兄弟》〉《平原大學學報》第24卷第1期,2007年2月,頁83-85。
張學昕、劉江凱:〈壓抑的,或自由的——評余華的長篇小說《兄弟》〉,《文藝評論》2006年第6期,頁51-55。
張曉峰:〈從先鋒寫作到現代寫實——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余華寫作的轉型〉,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頁786-789。
張曉峰:〈批判的可能——以《秦腔》《兄弟》《刺猬歌》為例〉,《文藝理論與批評》2009年第2期,頁81-86。
張鵬:〈飛翔的現實.舞蹈的想像——評蘇童的《碧奴》〉,《名作欣賞》2007第6期,3月,頁68-69+77。
張麗軍:〈“消費時代的兒子”——對余華《兄弟》“上海復旦聲音”的批評〉,《文藝爭鳴》2008年第2期,頁127-132。
莫言:〈清醒的說夢者——關於余華及其小說的雜感〉,《中文自學指導》1995年第2期,頁。原載《當代作家評論》1991年第2期,頁3-4。
郭建玲:〈異域的眼光:《兄弟》在英語世界的翻譯與接受〉,《文藝爭鳴》2010年第23期,12月,頁65-70。
陳世忠:〈暴力、死亡與失序的快樂——余華小說世界裏的表達〉,《問學集》第4期,1994年6月,頁150-163。
陳思和、張新穎、王光東:〈余華:由「先鋒」寫作轉向民間之後〉,《文藝爭鳴》2000年第1期,頁68-70。
陳思和:〈現代都市社會的「欲望」文本——以衛慧和棉棉的創作為例〉,《小說界》第16卷第12期,2000年第3期,頁165-172。
陳思和:〈試論閻連科的《堅硬如水》中的惡魔性因素〉,《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4期,頁31-44。
陳思和:〈欲望:時代與人性的另一面——試論張煒小說中的惡魔性因素〉,《文學評論》2002年第6期,頁62-71。
陳思和:〈我對《兄弟》的解讀〉,《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55-64。
陳思和:〈新世紀以來長篇小說創作的兩種現實主義趨向〉,《渤海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頁5-12。
陳婧祾:〈從電影《美麗人生》看小說《兄弟》〉,《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2期,頁82-91。
陳雀倩:〈中國先鋒小說中的廢墟寓言——從蘇童、余華的歷史敘事論及後現代的意義〉,《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9期,2004年6月,頁29-68。
陳雀倩:〈時間與暴力的對位:格非、余華寫作中的歷史蜃影與集體敘事〉,《中外文學》第33卷第12期,2005年5月,頁119-153。
陳曉明:〈論《在細雨中呼喊》〉,《文藝爭鳴》2007年第8期,頁117-132。
陳離:〈惡魔性:文學批評和研究的一個新維度〉,《黃河》2003年第4期,頁159-161。
傅紅英:〈生命的真實過程和意義——論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許三觀賣血記》和《活著》〉,《經濟與社會發展》第1卷第1期,2003年1月,頁147-149。
彭瑩:〈荒誕中的現實——論余華的《兄弟》及其創作價值〉,《語文學刊》2010年第19期,頁13-14。
程永新:〈《兄弟》:跨越時代的寫作——和走走聊天〉,《西湖》2008年第4期,頁77-80。
舒坦 摘編:〈蘇童認為自己和余華有共同的情感記憶〉,《文學教育(上)》,2009年第6期,頁159。
賀明華:〈論余華《活著》的現代寓言特徵〉,《皖西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4年2月,頁116-118。
逯紅梅:〈論《活著》的敘事美學風格〉,《理論觀察》2007年第4期(總第46期),頁147-149。
黃文鉅:〈論余華小說中的先鋒暴力以致濫情敘事的辨證〉,《中國文學研究》第24期,2007年6月,頁153-186。
黄海:〈試論余華《兄弟》的悲情寓意〉,《大學時代(下半月)》2006年第11期,頁40-41。
黃偉林:〈堅忍的姿態承擔不可抗拒的苦難——以余華《活著》的現代主義解讀〉,《南方文壇》2007年第5期,頁73-76。
黃健:〈精神的陷落與眾生的狂歡——論余華在《兄弟》(下)中的困境〉,《惠州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7年2月,頁45-48。
黃燦:〈《在細雨中呼喊》的敍述視角探微〉,《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5期,2009年9月,頁99-101。
楊小濱:〈欲望「主體」與精神殘渣:對《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讀〉,《上海文化》2009年第6期,頁24-38。
楊小濱:〈欲望「主體」與精神殘渣:對《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讀〉,《清華學報》第39卷第2期,2009年6月,頁261-285。
楊名:〈荒誕世界中的悲劇人生——談余華小說《活著》的弱美形態〉,《文教資料》2009年第9期,3月號下旬刊,頁12-14。
楊宏芹:〈試論“惡魔性”與萊維屈恩的音樂創作——關於托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2期,頁134-146。
楊松芳:〈《兄弟》:一部富於經典內涵的作品〉,《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6期,頁141-146。
楊政源:〈懷舊或是諷舊——試論《許三觀賣血記》中的反現代意涵〉,《慈惠學術專刊》第5期,2009年10月,頁71-84。
楊賢穩:〈微型對話與大型對話:兩種復調小說比較——以魯迅的《孤獨者》和余華的《兄弟》為例〉,《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第6期,頁20-21。
葛紅兵:〈《兄弟》的意義與漢語寫作的困境〉,《當代文壇》2006年第1期,頁100-102。
董麗敏:〈當代文學生產中的《兄弟》〉,《文學評論》2007年第2期,頁79-85。
裘文意:〈《活著》:精英抑或大眾〉,《名作欣賞》2009年第11期,6月,頁131-136。
賈平凹:〈“文革”寫作的難度〉,《商洛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11年6月,頁3-6+10。
賈平凹:〈一次尋根,一曲挽歌〉,《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2期,頁156。
賈平凹:〈故鄉啊,從此失去記憶〉,《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2期,頁156。
賈平凹:〈故鄉啊,從此失去記憶——關於《秦腔》〉,《長篇小說選刊》2005年第2期,頁257-258。
廖高會:〈隱私的窺視及其“合法性”——簡析余華《兄弟》(上)中的窺視欲〉,《理論與創作》2006年第2期,頁76-80。
翟業軍:〈在無義時代饑渴慕義——《兄弟》讀札〉,《文藝評論》2006年第5期,頁56-61。
趙江華:〈從余華的長篇小說看其創作轉變〉,《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5卷第3期(總第24期),頁66-67。
趙勇:〈《兄弟》.讀者.八十年代——《當代文壇》新設欄目閱讀札記〉,《文藝爭鳴》2008年第11期,頁164-169。
趙思運:〈以短篇手法寫長篇的成功嘗試——讀余華《許三觀賣血記》〉,《小說評論》2000年第4期,頁38-40。
趙星漢:〈《活著》中關於死之反復手法的運用〉,《西安歐亞職業學院學報》第2卷第4期,2004年10月,頁76-77。
趙倩倩:〈「新世紀十年文學:現狀與未來」國際研討會綜述〉,《文藝爭鳴》2010年第19期,頁34-38。
趙書影:〈先鋒文學的本土化探索——對余華小說轉型的思考〉,《南方論刊》2008年第3期,頁96-97+95。
趙華:〈欲望張力下生命的撕裂——評余華《兄弟》〉,《棗莊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7年2月,頁38-40。
鳳卓:〈《活著》:民間.苦難.審醜〉,《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第12期,頁61-62。
劉江凱:〈壓縮或擴張:《兄弟》的敘事美學〉,《文藝爭鳴》2010年第23期,12月,頁75-77。
劉東玲:〈欲望與人性的雙重話語——論余華的《兄弟》〉,《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3期,2010年5月,頁48-52。
劉郁琪:〈欲望視野中的生存困境——論余華小說《兄弟》中的“離合”“悲歡”〉,《當代文壇》2006年第5期,頁57-60。
劉娟:〈祖父在我心中——析《在細雨中呼喊》中孫有元形象〉,《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9年第11期,頁80-81。
劉素娟、樊星:〈猶太文化精神與中國文化精神相通的一個證明《傻瓜吉姆佩爾》與《許三觀賣血記》的比較〉,《外國文學研究》2006年第1期,頁152-158。
劉曾文:〈終極的孤寂——對馬原、余華、蘇童創作的再思考〉,《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第1期,頁21-28。
劉曉萍:〈人性的悲歌《傻瓜吉姆佩爾》和《我沒有自己的名字》之比較〉,《文教資料》2008年第28期,10月號上旬刊,頁31-33。
潘盛:〈綜述:關於《兄弟》的批評意見〉,《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102-105。
潘盛整理:〈“李光頭是一個民間英雄”——余華《兄弟》座談會紀要〉,《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84-92。
蔡駿:〈新世紀十年文學:現狀與未來〉,《上海文學》2010年第9期,頁98-106。
蔣杰:〈現實生活個體生存狀態的探索——余華《兄弟》的主題解讀〉,《閱讀與寫作》2006年第10期,頁5-7。
鄧金洲:〈從“先鋒”到“世俗”——以《活著》試析余華創作風格的轉型〉,《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2期,2007年6月,頁95-96。
鄭堅:〈文學的闡釋方式及其有效性——由陳思和對“惡魔性因素”的論述引發的思考〉,《黃河》2003年第4期,頁164-166。
鄭積梅:〈人生長恨水流東——論余華《兄弟》中的林紅形象〉,《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3卷第3期,2007年6月,頁64-66。
鄭艷:〈挺進與突圍——解讀余華長篇小說《兄弟》〉,《昆明師範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第29卷第2期,頁43-45。
魯曉飛、劉玉平:〈《兄弟》——欲望化群雕像〉,《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第8期,頁28-29。
黎保榮、曾寬:〈論余華小說中的兄弟關係〉,《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2期,2011年3月,頁47-51。
黎楊全、胡亞敏:〈祖先哲學與欲望現實——《兄弟》與《祖先》的對讀〉,《中國文學研究》2010年第4期,頁113-117+112。
錢文亮:〈道德歸罪與階級符咒:反思近年來的詩歌批評〉,《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6卷第6期,2007年12月,頁5-11。
錢春芸(蕓):〈在生存與死亡中成長—論《在細雨中呼喊》和《兄弟》的成長主題〉,《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1月,頁92-95。
錢春芸(蕓):〈成長小說與余華的《兄弟》〉,《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150-153。
龍其林:〈苦難夢魘中的人性光澤——余華長篇小說《兄弟》解讀〉,《理論與創作》2006年第1期,頁86-87。
謝有順:〈余華的生存哲學及其待解的問題〉,《鍾山》2002年第1期。收自吳義勤主編:《余華研究資料》。
謝有順:〈尊靈魂,嘆生命——賈平凹《秦腔》及其寫作倫理〉,《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5期,頁4-17。
謝建文:〈存在的價值《活著》的主人公富貴解讀〉,《時代文學(上)》2010年第5期,頁137-138。(本文為福貴,或為標題誤植)。
鍾秋燕:〈《許三觀賣血記》重複手法的徵候式分析〉,《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第7期,頁54-55。
韓冬梅:〈余華帶給我們什麼——簡析余華的“文革”敘事模式〉《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7期,2007年7月,頁42-44。
魏嵐:〈關於《兄弟》〉,《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第8期,頁145。
欒梅健:〈《兄弟》:一部活生生的現實力作〉,《文藝爭鳴》2007年第2期,頁65-69。
欒梅健:〈“獨下斷語”與“曲到無遺”——對《兄弟》“復旦聲音”批評的回應〉,《文藝爭鳴》2008年第6期,頁10-13。
四、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王宏圖:《都市敘事中的欲望與意識形態》,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專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2003年4月。陳思和教授指導。
石曉楓:《八、九○年代兩岸小說中的家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艾尤:《在欲望與審美之間——論20世紀80年代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的欲望書寫》, 蘇州大學博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6年4月。
冒建華:《從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贖——當代城市小說欲望與審美關系之研究》,蘭州大學博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8月。
程亞麗:《從晚清到五四:女性身體的想像、建構與敍事》,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9月。
楊秀芝:《欲望書寫時代女性身體修辭》,華中科技大學博士論文,專業:博士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009年8月。
(二)碩士論文
王丹娜:〈本能與欲望的構建和解析——論格非的潛創作〉,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12月。
王來迎:〈生死觀與余華小說的精神特徵〉,青島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9年1月。
王華琪:〈試論沈從文的“欲望敘事”〉,浙江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8月。
全恩淑:〈《金瓶梅》中婦女內心世界研究:欲望與現實之間的掙扎〉,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余雪霽:〈欲望書寫:路遙作品解讀〉,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9年9月。
李小吉:〈余華小說中的「父親」〉,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11年1月。
李艷艷:〈苦難.欲望.反啟蒙——論莫言小說創作的現代敘事〉,安徽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11月。
林淑瑩:〈「殘疾」與「欲望」的多重敘述——史鐵生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胡劍鳴:〈余華小說暴力因素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4月。
范又玲:〈扼住荒誕世界的脖子——論余華小說中的黑色幽默〉,暨南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10年4月。洪治綱教授指導。
唐棣:〈屠刀上一抹轉淡的紅:論余華小說生命觀之演變〉,湖南大學碩士論文,專業:20世紀中國文學,2009年10月。
孫曉娉:〈女性形象的重塑和食色欲望的張揚——莫言小說創作淺論〉,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10年4月。吳義勤教授指導。
孫巍:〈孤獨者的言說——論余華作品中的孤獨意識〉,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文藝學,2009年4月。
馬躍琍:〈余華小說中人學主題的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文藝學,2006年10月。
張玲娜:〈世俗社會的形上反抗——論余華小說的「荒誕世界」〉,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7年5月。
張雅惠:〈存在與欲望:七等生小說主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怡安:〈欲望與創作的對話——虹影小說的女性書寫〉,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雀倩:〈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彭明偉:〈韓少功小說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1月。
游舒晨:〈論余華小說的主題與書寫策略〉,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楊傳緒:〈論沈從文的“欲望書寫”〉,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現當代文學2010年7月。
劉利斯:〈90年代中國小說的欲望化敘事〉,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文藝學,2008年5月。
謝小萌:〈回歸傳統.走向民間.反思歷史——論余華長篇小說《活著》〉,吉林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6年4月。
謝剛:〈欲望的歷史與宿命的悲劇——畢飛宇小說論〉,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專業:中國現當代文學,2005年6月。
五、網路資料
〈法國記者組現場採訪河南愛滋村長篇報導〉,《大紀元》2002年1月16日(2011/12/02查詢),http://www.epochtimes.com/b5/2/1/16/n164238.htm。轉載自法國解放報2002年1月14日社論《警告》,特派記者皮埃爾.阿斯基(Pierre Haski)。
〈一個作家眼中的中國:專訪余華〉,《誠品站》2月10日採訪、2月11日刊載,(2011/12/22查詢)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036&page=1。
余華作品集@麥田文學部落格::痞客邦PIXNET::,(2011/12/02查詢),http://ryefield.pixnet.net/blog/category/611745。(余華2/9、2/10、2/27在《聯合報》、《中國時報》、《誠品》等受訪,並於國際書展與台灣社會評論家張鐵志對談。《商業周刊》第1213期、《聯合文學》2011年3月號)。
郝譽翔:〈文革只能這樣寫?——余華「兄弟」〉,《大海‧大海:郝譽翔的部落格》2006年1月18日 22:38發布,(2011/12/02查詢),http://blog.chinatimes.com/haoyh1021/archive/2006/01/18/35192.html。
郝譽翔:〈娜拉走到二十一世紀:歐斯特麥耶《玩偶之家》〉,《大海‧大海:郝譽翔的部落格》,2006年10月19日 09:38發布,(2011/12/02查詢),http://blog.chinatimes.com/haoyh1021/archive/2006/10/19/119639.html。
張英、余華:〈我能夠對現實發言了〉,《南方週末報》2005年9月8日D27版,《南方網》2005年9月14日,(2011/12/02查詢),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nfsq/ywhc/ds/200509140114.htm。
陳佰青採訪:〈余華:一個人的聲音。所有人的聲音。〉,《聯合文學-udn城市》,(2011/12/22查詢)http://city.udn.com/78/4557637。
陳熙涵:〈從《妻妾成群》到《河岸》 訪作家蘇童〉,《和訊.讀書》2009年04月20日09:12,來源:《文匯報》,(2011/12/02查詢),http://book.hexun.com.tw/2009-04-20/116854978.html。
彭明偉:〈自我淩遲的藝術:略論余華《在細雨中呼喊》〉,《中國作家網.海峽兩岸青年文學會議.正文》,2011年10月26日15:45發布,(2011/12/02查詢),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1/2011-10-26/10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