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范佳玲
論文名稱: 明末曹洞殿軍--永覺元賢禪師研究
指導教授: 王開府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504
中文關鍵詞: 永覺元賢鼓山湧泉曹洞禪宗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1下載:1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元賢在明末佛教史中佔有一席之地,雖然也受到學者的關注,但是一直缺乏完整性的研究。本文對元賢作了全面性的研究,以期較完整呈現元賢的生平思想,彌補過去相關研究的不足。
    從元賢生平事蹟的考察,可以知道,他是個積極入世的禪僧。元賢對於當時佛門的弊病,並不只於亂象的揭露與批評,而是實際投入於佛教復興的工作。他以鼓山為基地,展開佛教的復興事業。有鑑於明末僧風的濁惡,元賢不以勢力擴充為目的,而致力於僧團素質的提升,不僅提倡戒律,也重視僧眾的教育與德行的啟發。
    除了建寺安僧外,元賢亦深謀遠慮於鼓山的永續經營。他改變傳統寺院以寺田為主的經濟型態,採多元化的方式經營鼓山。這不僅使鼓山在以小農為主的中國社會裡,避免了與民爭田的問題,同時也讓鼓山更具開放性、更切合民眾的宗教需求。對於具備禪特質者,施予禪修的鍛鍊;具有淨土傾向者,給予念佛法門的指導;期望皈依受戒者,開堂授法、傳授戒律;對經典教義有興趣者,印經流通、往復討論;希望捐輸納福者,接受奉獻;需要經懺助念者,應允承接;鼓山呼應著人們對宗教的不同需求,成為一個綜合型態的寺院。
    至於對寺院與政治關係的處理,鼓山在復興之初,就自覺的不捲入反清與擁清的政治鬥爭中。雖然擁有強而有力的護持者,對於佛教復興工作有莫大的幫助,特別是在戰亂的時代裡。但是卻也不免捲入爭鬥,失卻宗教超然的地位。元賢拒絕作政治意向的選擇,雖然因此失卻相關的資助,使得復興的步履更顯艱困,但實不失為一明確的決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元賢將世法與佛法視為一體的思考。他認為法運的衰頹來自於世運的坎坷,於是積極於人心的轉化、風俗的改變,希望透過人心整體的轉變以改變世風、扭轉世運,在世運隆盛之際,法運自然也就興盛了——這是元賢的思考。佛教在元賢處,不再是隱遯深山、離群索居的出世宗教,而成為與時並進、發揮教化功能的入世佛法。衲僧也不只是為個人求解脫的自私自利,而成為社會救濟、移風易俗的推手。元賢隨緣應世、低調沈穩,隱而不隱的弘法哲學,在明末混亂的時代裡,為僧伽的應世,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此外,元賢在佛寺與僧史的編纂上,投入了相當多的心血。雖然相關的研究很少論及,但對於佛教史料的保存,無疑地具有相當的貢獻;而其恢弘古德典範的苦心,亦在其中。
    鼓山湧泉在明末以後,成為東南大道場,台灣的佛教源流亦多來自於鼓山。由鼓山之興,可以證明元賢的方向是正確的,他為鼓山的永續經營定下了穩固的基礎。
    在思想上,元賢對於「禪」始終有著徹底的堅持。對於心性,元賢重視心的虛空靈寂,強調心之知為空寂之知。因此元賢的禪只能從心的冥契與逆覺體證上說,他不認為文字可以契於般若,反對各種形式化、義理化的禪;主智路線不是他禪的進路,將禪視為文字遊戲,更是他所痛斥的。對於禪,元賢要求切實的參究、徹底的證悟,即便是對禪學宗旨的探究,也要強調是徹見本心本性之後的事。元賢真參實修的強調、素樸簡約的禪法,為明末紛亂的禪界,注入了一股清流,並且回歸了慧能禪的基本精神。
    元賢雖然是個禪師,但是並不排斥其他教法。他重新肯定戒律的地位,在以戒律重整僧團的同時,亦透過戒律與世俗倫理的接軌,擴大了佛教戒律的教化功能。關於淨土,元賢不僅認同念佛的可行性,並具體提出一套完整的修行方法,為淨土的實踐提供一條可依循的進路。他也以簡單淺顯的文字,疏解佛教經藏,使得佛典更具可讀性、義理更加通暢。他以兼容並蓄的態度,廣納所有的教法在自身的思想體系中。但是對於元賢而言,無論是戒律、淨土,乃至諸善行,都只是禪法的前行方便。所有的修持,都必須被深化到禪悟的階段才有意義;所有的經教,都是禪師個人禪悟經驗的註腳。元賢在回應時代宗教融合需求的同時,對於禪門的立場又有著一定的堅持。因此即便他註經說教、倡律談淨,元賢徹始徹終都是個禪者。
    元賢以儒入釋的背景,使他對於明末三教會通的問題,具有回應的能力。他反對混融的三教說,嚴格的區分儒釋道的異同。他在批評儒道缺失的同時,更以佛教義理改造儒道思想,並進一步範圍二家於佛教的體系中。元賢的會通,實是就著佛教立場而說,而且態度強勢堅決。因為在他看來,儒道總是有其理論的缺陷與不足,會通是救儒道而非救禪,唯有透過佛理的引入,會通才有機會成為可能、理論也才有希望臻於圓滿。這樣的會通,或許難以得到儒道二學的認同,但是他對自家學說的自信、續佛慧命的熱忱,是絕對值得肯定的;而其對會通所做的努力,亦有思想史之價值。
    元賢的整個生命都與時代有著密切的呼應,他在堅持禪法純正性的同時,以應化利世的慈悲情懷,成就廣納多元的思想、發為救世工作的熱情。對於明末佛教而言,元賢的地位與貢獻,是無庸置疑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考察 7 一、關於元賢的專論 7 二、佛教史中關於元賢的專論 8 三、其他論文中關於元賢的論述 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4 一、研究範圍 14 二、研究方法 15 第四節 研究進路與架構 17 第二章永覺元賢的生平與著作 21 第一節 元賢的生平 21 一、在家時期 23 二、參學時期 25 三、弘化時期 28 第二節 元賢的著作 33 一、撰述類 33 (一)專書著作 33 (二)語錄詩文 38 (三)經典注疏 40 二、編修類 44 (一)僧史燈錄類 44 (二)寺志類 47 三、關於《永覺元賢禪師廣錄》 52 四、元賢的文字風格 53 第三節 元賢的師友弟子 58 一、無明慧經 58 二、無異元來 63 三、聞谷廣印 68 四、為霖道霈 71 第四節 小結——元賢生平述評 77 一、關於生平 77 二、關於著作 80 三、關於師承 82 第三章 永覺元賢的宗教志業 87 第一節 明末清初的佛教環境 87 一、明末清初佛教的興盛 87 (一)帝王的崇信與庶民的信仰 87 (二)士人的禪悅與高僧的輩出 91 二、明末清初佛教發展的潛在危機 94 (一)關於政治層面 94 (二)關於庶民佛教 98 (三)關於士人佛教 100 (四)關於僧侶佛教 104 第二節 元賢的困境與應世的態度 109 一、元賢論時代風氣 109 二、元賢復興事業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112 (一)關於經濟層面的問題 112 (二)關於法門維繫與應世態度的問題 116 三、元賢應世的基本態度 119 第三節 鼓山的經營 127 一、寺院建築的興修 128 二、寺院經濟的維持 134 (一)寺田的開墾 134 (二)大眾的募化 140 (三)經懺的應接 143 (四)經藏的刊印 146 (五)戒資的收入 148 第四節 僧團的整治 151 一、僧戒的提倡 151 二、僧儀的要求與生活的規範 153 三、僧團的教育與僧德的期許 156 第五節 入世的關懷 159 一、社會風氣的易善 159 二、宗教慈善的投入 163 第六節 元賢的行事風格述評 166 一、元賢的個人風格 166 二、鼓山的經營特色 168 第四章永覺元賢的禪法思想 173  第一節 明末禪法的流弊與原因析探 173 一、明末禪法的流弊 173 二、明末禪法流弊的原因析探 178 (一)明代禪宗的發展 179 (二)明末禪法弊病的歷史探源 182 第二節元賢的禪修理念 189 一、心性思想的內容 189 二、禪修意義的確立 192 三、參究方法的提出 198 第三節元賢的禪修方法 206 一、參禪的條件 206 二、禪病的認識 209 三、話頭的參法 215 四、開悟的境界 222 第四節小結--元賢禪法思想的特色 230 第五章永覺元賢的禪學思想 235 第一節明末禪學發展的背景 235 第二節曹洞宗旨的探論 239 一、〈參同契〉的註解 239 二、〈寶鏡三昧〉的重離四句 248 (一)覺範的解釋 250 (二)雲岫的註解 253 (三)元賢的理解 254 三、五位思想 258 (一)洞山五位頌註 259 (二)功勳五位與王子五位 265 第三節 其他禪學問題的討論 272 一、〈三玄考〉 272 二、〈龍潭考〉 279 三、對惠洪覺範的評價 288 第四節 小結--元賢禪學思想的特色 295 第六章 永覺元賢的經教思想 299 第一節 元賢的戒律思想 299 一、明末律學的衰頹與復興 299 二、元賢對明末戒律環境的觀察 302 三、元賢戒律思想的要點 305 (一)戒律地位的確立 305 (二)僧戒律儀的重視 310 (三)禪戒關係的討論 314 (四)戒律功能的擴大 320 四、小結——元賢戒律思想的特色 330 第二節 元賢的淨土思想 335 一、明末淨土的流行 335 二、淨土的修證方法 338 三、禪淨關係的處理 343 四、小結——元賢淨土思想的特色 352 第三節 元賢的經典注疏 356 一、明末注經風氣的興盛 356 二、元賢的釋經及其特色 359 第四節 元賢的「宗」「教」關係論 371 一、元賢論「宗」「教」關係 371 二、注經說教的必要 376 三、禪的徹底堅持 380 第七章 永覺元賢的三教思想 385 第一節 明末儒釋的互動 385 一、佛學與心學的交流 385 二、佛學對心學的反省 393 第二節 元賢對儒學理論的批駁 400 一、論心性良知 400 二、論太極與氣 413 三、論格物工夫 421 第三節 元賢對老莊思想的異議 425 一、論虛無氣化 425 二、論齊物逍遙 430 第四節 元賢論三教異同 438 第五節 小結——元賢三教思想的特色 447 第八章 結論 449 第一節 本文研究重點回顧 449 第二節 元賢研究之於明末佛教與現代佛教 456 附錄一 永覺元賢禪師法像 463 附錄二 真寂廣印〈永覺贊〉 465 附錄三 永覺元賢禪師年表 467 附錄四 明末主要禪僧世系表 477 主要參考書目 479 一、元賢著作 480 二、經藏書目 480 三、古籍書目 484 四、近人著作 485 五、日文著作 503 六、電子資料庫 503

    編排說明:
    1.參考書目以論文中曾徵引論及者為主。
    2.先列「元賢著作」,再列「藏經書目」、「古籍書目」,後續「近人著作」與「日文著作」。
    3.引用經藏版本為:
    《大正藏》:1983年修訂版,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嘉興藏》:1988年台一版,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卍續藏》:1977年,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大正藏補編》:1984-1986年,台北:華宇出版社。
    《佛教大藏經》:1978年,台北:佛教書局。
    《中華大藏經》:1982-1983年,台北:修訂中華大藏經會。
    4.《近世漢籍叢刊‧思想四編》版本為:1984年,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
    《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二輯版本為:1994年,台北:丹青圖書出版公司。
    《中國佛寺志叢刊》版本為:1996年,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5.元賢著作依照性質排列,以語錄文集、經典註疏、教學著作、合集、燈錄、寺志為序。
    6.經藏書目先依編纂朝代排序、再依經藏收入目次排列。
    7.古籍書目依照編纂者年代排序。
    8.近人著作與日文著作部分,先照作者筆畫排列,再依著作年代作排序。並列專書、論文、期刊等所有資料,同一作者之同年之各筆資料,依序在出版年後以a,b,c等表示。
    9.電子資料庫依照資料庫名稱編排。
    一、元賢著作
    《禪餘內集》 《近世漢籍叢刊‧思想四編》8冊
    《禪餘外集》 《近世漢籍叢刊‧思想四編》8冊
    《鼓山晚錄》 《近世漢籍叢刊‧思想四編》9冊
    《最後語》 《近世漢籍叢刊‧思想四編》9冊
    《楞嚴經略疏》 《卍續藏》23冊
    《金剛經略解》 《卍續藏》39冊
    《般若心經指掌》 《卍續藏》42冊
    《四分戒本約義》 《卍續藏》63冊
    《律學發軔》 《卍續藏》106冊
    《淨慈要語》 《卍續藏》108冊
    《禪林疏語考證》 《卍續藏》112冊
    《永覺元賢襌師廣錄》 《卍續藏》125冊
    《建州弘釋錄》 《卍續藏》147冊
    《繼燈錄》 《卍續藏》147冊
    《泉州開元寺志》 《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二輯第8冊
    《靈光北禪事蹟合刻》 《中國佛寺志叢刊》106冊
    《鼓山志》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235冊

    二、經藏書目
    《華嚴經》 《大正藏》10冊
    《佛說阿彌陀經》 《大正藏》12冊
    《佛說觀無量壽經》 《大正藏》12冊
    《佛說無量壽經》 《大正藏》12冊
    《治禪病祕要法》 《大正藏》15冊
    《楞嚴經》 《大正藏》19冊
    《五分律》 《大正藏》22冊
    《梵網經》 《大正藏》24冊
    《牟子理惑論》 漢‧牟融 《大正藏》52冊
    《大乘起信論義疏》 晉‧慧遠 《大正藏》44冊
    《摩訶止觀》 隋‧智顗 《大正藏》46冊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隋‧智顗 《大正藏》46冊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唐‧仰山慧寂 《大正藏》47冊
    《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 唐‧洞山良价 《大正藏》47冊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唐‧洞山良价 《大正藏》47冊
    《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唐‧曹山本寂 《大正藏》47冊
    《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 唐‧曹山本寂 《大正藏》47冊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唐‧慧照 《大正藏》47冊
    《臨濟錄》 唐‧臨濟義玄 《大正藏》47冊
    《禪源諸詮集都序》 唐‧圭峰宗密 《大正藏》48冊
    《宗寶本壇經》 唐‧法海輯 《大正藏》48冊
    《高僧傳》 梁‧釋慧皎 《大正藏》50冊
    《法苑珠林》 唐‧道世 《大正藏》53冊
    《傳述一心戒文》 唐‧光定 《大正藏》74冊
    《圓覺經大疏鈔》 唐‧圭峰宗密 《卍續藏》14-15冊
    《雪峰義存禪師語錄》 唐‧雪峰義存 《卍續藏》119冊
    《鼓山神晏禪師語錄》 五代‧興聖國晏 《卍續藏》118冊
    《汾陽無德禪師語錄》 宋‧汾陽善昭 《大正藏》47冊
    《圓悟語錄》 宋‧圓悟克勤 《大正藏》47冊
    《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 宋‧重顯頌古、克勤評 《大正藏》48冊
    《無門關》 宋‧無門慧開 《大正藏》48冊
    《宏智禪師廣錄》 宋‧天童正覺 《大正藏》48冊
    《萬善同歸集》 宋‧永明延壽 《大正藏》48冊
    《禪林寶訓》 宋‧淨善重集 《大正藏》48冊
    《景德傳燈錄》 宋‧道原 《大正藏》51冊
    《傳法正宗記》 宋‧契嵩 《大正藏》51冊
    《人天眼目》 宋‧智昭 《卍續藏》64冊
    《智證傳》 宋‧惠洪覺範 《卍續藏》111冊
    《臨濟宗旨》 宋‧惠洪覺範 《卍續藏》111冊
    《重編曹洞五位顯訣》 宋‧宋慧霞編 《卍續藏》111冊
    《十牛圖頌》 宋‧廓庵 《卍續藏》113冊
    《祖庭事苑卷》 宋‧睦庵善卿編 《卍續藏》113冊
    《禪林僧寶傳》 宋‧惠洪覺範 《卍續藏》137冊
    《僧寶正續傳》 宋‧祖琇 《卍續藏》137冊
    《五燈會元》 宋‧普濟 《卍續藏》138冊
    《林間錄》 宋‧惠洪覺範 《卍續藏》148冊
    《佛祖歷代通載》 元‧念常 《大正藏》49冊
    《敕修百丈清規》 元‧東陽德輝編 《大正藏》48冊
    《釋氏稽古略》 元‧覺岸 《大正藏》49冊
    《密圓禪師語錄》 明‧密雲圓悟 《嘉興藏》10冊
    《密藏開禪師遺稿》 明‧密藏道開 《嘉興藏》23冊
    《雲棲法彙》 明‧雲棲袾宏 《嘉興藏》32-33冊
    《神鼎雲外禪師澤語錄》 明‧神鼎雲外 《嘉興藏》33冊
    《佛法金湯編》 明‧岱宗心泰 《嘉興藏》111冊
    《弘戒法儀》 明‧漢月法藏 《卍續藏》106冊
    《十牛圖頌》 明‧胡文煥編 《卍續藏》113冊
    《五宗原》 明‧漢月法藏 《卍續藏》114冊
    《天童和尚闢妄救略說》 明‧潭吉弘忍 《卍續藏》114冊
    《見如元謐禪師語錄》 明‧見如元謐 《卍續藏》125冊
    《無明慧經禪師語錄》 明‧無明慧經 《卍續藏》125冊
    《無異元來禪師廣語》 明‧無異元來 《卍續藏》125冊
    《湛然圓澄禪師語錄》 明‧湛然圓澄 《卍續藏》126冊
    《紫柏尊者別集》 明‧紫柏真可 《卍續藏》126冊
    《紫柏尊者全集》 明‧紫柏真可 《卍續藏》126冊、127冊
    《宗門或問》 明‧湛然圓澄 《卍續藏》127冊
    《宗門設難》 明‧麥浪懷明 《卍續藏》127冊
    《憨山老人夢遊集》 明‧福善日錄、通炯編輯 《卍續藏》127冊
    《慨古錄》 明‧湛然圓澄 《卍續藏》133冊
    《釋氏稽古略續集》 明‧幻輪 《卍續藏》133冊
    《增集續傳燈錄》 明‧文琇 《卍續藏》142冊
    《憨山大師年譜疏》 明‧福善日錄、福徵述疏 《大正藏補編》14冊
    《靈峰宗錄》 明‧智旭 《大正藏補編》23冊
    《吳都法乘》 明‧周永年 《大正經補編》34冊
    《五宗救》 明‧潭吉弘忍 《佛教大藏經》110冊
    《黃蘗無念禪師復問》 明‧黃蘗無念 《中華大藏經》第二輯40冊
    《金剛經百家集註大成》 明‧明太祖等 台北:普門文庫,1982年5月
    《金剛經集註》 明‧朱棣集註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三峰藏和尚語錄》 明‧漢月法藏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天界覺浪道盛禪師全集》 清‧覺浪道盛 《嘉興藏》34冊
    《寶鏡三昧本義》 清‧荊溪行策 《卍續藏》111冊
    《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 清‧陳夢雷等編 《卍續藏》113冊
    《五家宗旨纂要》 清‧三山燈來 《卍續藏》114冊
    《揀魔辨異錄》 清‧雍正皇帝 《卍續藏》114冊
    《御選語錄》 清‧雍正皇帝選 《卍續藏》119冊
    《為霖道霈禪師秉拂語錄》 清‧為霖道霈 《卍續藏》125冊
    《為霖道霈禪師還山錄》 清‧為霖道霈 《卍續藏》125冊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 清‧自融撰、性磊補輯
    《卍續藏》137冊
    《五燈嚴統》 清‧費隱通融編 《卍續藏》139冊
    《法門鋤宄》 清‧淨符
    《卍續藏》147冊
    《宗統編年》 清‧紀蔭編 《卍續藏》147冊
    《禪燈世譜》 清‧木陳道忞編
    《卍續藏》147冊
    《居士傳》 清‧彭紹升編 《卍續藏》149冊
    《黃檗清規》 日‧師木庵性校閱、高泉性潡編修 《大正藏》82冊

    三、古籍書目
    《文始真經》,舊題:周‧尹喜,《道藏精華》第三集之一,台北:自由出版社,1989。
    《四書集註》,宋‧朱熹,台北:藝文出版社,1974。
    《王陽明全書》,明‧王陽明,台北:正中書局,1954。
    《焚書/續焚書》,明‧李贄,台北:漢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
    《皇明嘉隆兩朝見聞錄》,明.沈朝陽,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
    《苑署雜記》,明‧沈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1980。
    《萬曆野獲編》,明‧沈德符,《筆記小說大觀》15編,台北:新興書局,1988。
    《袁宏道集箋校》,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劉子全書》,明‧劉宗周,台北:華文書局,1968。
    《五雜組》,明‧謝肇淛,台北:新興書局,1971。
    《明徑山方冊本刻藏緣起》,明‧陸光祖等,《書目類編》50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
    《明史紀事本末》,清‧谷應泰,台北:三民書局,1985。
    《新校明通鑒》,清‧夏燮,台北:世界書局,1962。
    《明史》,清‧張延玉等修,台北:中華書局,不著出版月。
    《鼓山志》,清‧黃任,《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49-50冊,台北:明文書局,1980。
    《南雷文定》,清‧黃宗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1。
    《南雷文案》,清‧黃宗羲,四部叢刊本,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明儒學案》,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7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二十二史劄紀》,清‧趙翼,台北:世界書局,不著出版年月。
    《國朝耆獻類徵初編》,清‧李桓輯,《清代傳記資料叢刊》58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
    《明遺民錄》,清‧孫靜菴,杭州:古籍出版社,1985。
    《牧齋初學集》,清‧錢謙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牧齋有學集》,清‧錢謙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天下郡國利病書》,清‧顧炎武,台北:老古出版社,1981。
    四、近人著作
    刁生虎 2001, 〈生的執著與死的解脫——莊子的生死哲學〉,《開封教育學院學報》,1期,頁20-23。
    于化民 1993, 《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台北:文津出版社。
    于君方 2000, 〈戒殺與放生——中國佛教對於生態問題的貢獻〉,《從傳統到現在—佛教論理與現代社會》(傅偉勳主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37-144。
    于洪燕 2005, 〈客觀必然與精神自由的對立統一——莊子生死觀內在矛盾初探〉,《樂山師範學院學報》,1期,頁99-101。
    中村元等 1984, 《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
    巴壺天 1976, 〈禪宗的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8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頁137-148。
    巴壺天 1978, 〈禪宗公案之透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52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53-60。
    巴壺天 1987, 《藝海微瀾》,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巴壺天 2004, 《禪骨詩心集》,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心源 1976, 〈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8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9 5-112。
    方立天 1990,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方立天 1991, 〈禪宗與念佛〉,《1999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慈光禪學研究所,頁85-72。
    方立天 1993, 〈中國佛教「心性論」研探二篇〉,《圓光佛學學報》,1期,頁181–200。
    方立天 1998, 〈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中國佛教淨土思潮的變遷與歸趣〉,《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論文集》,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287-304。
    方立天 2002,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方東美 1983, 《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毛文芳 2001, 〈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19卷2期,頁171-200。
    毛忠賢 2003, 〈試析石頭之參同契及其”泯絕無寄”禪〉,《江西社會科學》,3期,頁21-28。
    水月齋主人 2000, 《禪宗師承記》,台北:圓明出版社。
    王日根 1993, 〈論明清時期的商業發展與文化發展〉,《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期,頁86–92。
    王月清 1999, 〈禪宗戒律思想初探——以「無相戒法」和《百丈清規為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4期,頁131-146。
    王月清 2002, 《中國佛教論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王世安 1992, 〈袾宏和晚明居士佛教〉(譯作,克里斯廷原著),《世界宗教研究》,3期,頁24-43。
    王仲堯 2001, 《易學與佛教》,北京:中國書店。
    王仲堯 2003, 〈宗密之援易說佛及其易學圓相圖式述考〉,《中華佛學學報》,16期,頁263-287。
    王志楣 1994, 〈試論中國文化對佛教孝道觀的融攝——對古正美〈大乘佛教孝觀的發展背景〉一文的商榷〉,《中華學苑》,46期,頁151-165。
    王邦雄 2004, 《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玲莉等 2005, 〈莊子生死哲學的本體關切〉,《商丘師範學院學報》,4期,頁113-114。
    王家範 1987, 〈晚明江南士大夫的歷史命運〉,《史林》,2期,頁29-38。
    王基西 2002, 〈理學家小傳(二十一)——西山先生蔡元定〉,《中國語文》,90卷6期,頁20-28。
    王開府 1979a, 〈太極圖與圖說考辨〉,《教學與研究》,1期,頁49-74。
    王開府 1979b, 〈老子道體論初探〉,《國文學報》,8期,頁1-16。
    王開府 1986, 《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開府 1988a, 〈宋明儒學的基本關懷及其再開展〉,《國文學報》,17期,頁143-151。
    王開府 1988b, 〈良知、見聞與善的直覺〉,《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頁69-83。
    王開府 1991, 〈張橫渠的天道思想〉,《國文學報》,20期,頁37-52。
    王開府 1995, 《四書的智慧》,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開府 1999, 〈憨山德清儒佛會通思想述評——兼論其對「大學」「中庸」之詮釋〉,《國文學報》,28期,頁73-99+101。

    王開府 2000, 〈張橫渠氣論之詮釋——爭議與解決〉,《中國哲學論集》(日本九州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會印行)26號,頁20-41。網路版:http://web.cc.ntnu.edu.tw/~t21015/Chang-HC(9409).doc

    王開府 2001, 〈佛教「會通」「和會」釋義〉,《慶祝莆田黃錦鋐教授八秩嵩壽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頁133-148。
    王開府 2002, 〈宗密〈原人論〉三教會通平議〉,《佛學研究中心學報》,7期,頁147-183。
    王開府 2004, 〈儒家與宗教交談〉,《孔孟月報》,42卷6期,頁1-8。
    王榮國 1997, 《福建佛教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王堃 2004, 〈淨土宗八祖蓮池大師及其思想特色 〉,《法音》,5期,頁11-17。

    王鳳珠 2003, 《永明禪師禪淨融合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冉雲華 1988, 《宗密》,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冉雲華 2000, 〈中國佛教對孝道的容受及後果〉,《從傳統到現在—佛教論理與現代社會》(傅偉勳主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07-120。
    古正美 2000, 〈大乘佛教孝觀的發展背景〉,《從傳統到現在—佛教論理與現代社會》(傅偉勳主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61-106。
    古清美 1997, 〈蕺山學的儒釋之辨〉,《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期,頁179-209。
    白聖 1976, 〈中國的禪宗〉,《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8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25-136。
    任繼愈 1994, 〈唐宋以後的三教合一思想潮〉,《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頁288–298。
    如實 1985, 〈王陽明與明代佛教〉,《中國近世佛教史研究》(牧田諦亮等著),台北:華宇出版社,頁375–413。
    朱謙之 1986, 《老子校釋》,台北:華正書局。
    朱謙之 2002, 《中國襌學思想史》(譯作,忽滑谷快天原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朱鴻 1990, 〈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歷史學報》(台灣師範大學),18期,頁63-75。
    朱耀偉 2001, 《中國作家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
    江國柱等 1997, 《中國人性論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江燦騰 1986, 〈晚明憨山德清中興曹溪祖庭及其中邊問題〉,《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8期,頁225–253。
    江燦騰 1988, 〈李卓吾的生平與佛教思想〉,《中華佛學學報》,2期,頁267-323。
    江燦騰 1989, 《人間淨土的追尋——中國近世佛教思想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
    江燦騰 1990, 《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江燦騰 1992, 〈晚明佛教叢林衰微原因析論〉,《諦觀》,38期,頁130–217。
    江燦騰 1996, 《明清明國佛教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牟宗三 1978, 〈如來禪與祖師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52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77-120。
    牟宗三 1984,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85a, 《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85b, 《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93, 《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94, 《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97, 《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 1999, 《心體與性體》一、二、三冊,台北:正中書局。
    佛日 1998, 〈禪淨雙修論〉,《內明》,306期,頁3-13。
    何孝榮 2000,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其敏 1994, 《中國明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何冠彪 1991, 《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何雲等 1998, 《禪宗宗派源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光等 2000, 《王陽明與明末儒學》(譯作,岡田武彥原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吳因明 1977, 〈晚明江南佛學風氣與文人畫〉,《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15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64-65。
    吳汝鈞 1992a, 《中國禪思想史》(譯作,柳田聖山原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汝鈞 1992b, 〈中觀思想之要義〉,《中國文化月刊》,165期,頁27–45。
    吳汝鈞 1993, 《遊戲三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吳汝鈞 1995, 《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
    吳汝鈞 1996, 《金剛經哲學的通俗詮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良俅 1996, 〈試論希遷大師《參同契》的融合色彩及其對後世佛學發展的啟迪〉,《內明》,280期,頁25-32。
    吳言生 2001, 《禪宗詩歌境界》,北京:中華書局。
    吳怡 1976, 《中庸誠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怡 1991, 《逍遙的莊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怡 1999, 《禪與老莊》,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吳康 1992, 《哲學大綱》(上)(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麗虹 1998, 《惠洪覺範禪學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有祥 1991, 〈永明延壽的念佛禪〉,《1999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慈光禪學研究所,頁151-158。
    呂思勉 1996, 《理學綱要》,北京:東方出版社。
    呂澂 1985, 《中國佛教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書局。
    呂澂 1991,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濟南:齊魯書社。
    宋會群 2005, 〈從寶鏡三昧歌看南禪宗的歷史地位〉,《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頁6-9。
    岑學呂 1982, 《虛雲老和尚年譜‧法彙增定本》(編),台北:大乘精舍。
    李世傑 1976, 〈禪的世界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8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49-156。
    李世傑 1978, 〈戒律的思想〉,《現代佛教學叢刊》(張曼濤主編)89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51-58。
    李石岑 1972, 《人生哲學》,台北:地平線出版社。
    李石岑 1982, 《中國哲學史話》,台北:久久出版社。
    李光福 2001, 〈明清之際世俗功利價值觀的盛行及其意義〉,《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期,頁11-20。
    李利安 1998, 〈明末清初禪宗的基本走向〉,《宗教哲學》,4卷2期,頁155-164。
    李宗桂 1992, 〈明清之際的文化批判思潮〉,《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期,頁65–70。
    李宗桂等 2001, 《慧能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李威熊 1996, 〈明代經學發展的主流與旁支〉,《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林慶彰、 蔣秋華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頁77–92。
    李國祥 1995, 《明實錄類纂》,武漢:武漢出版社。
    李惠英 1996, 《中國華嚴思想史》(譯作,木村清孝原著),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遠杰 2002, 《近現代以佛攝儒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李澤厚 1996,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
    杜松柏 1987, 〈禪宗的體用研究〉,《中華佛學學報》,1期,頁229-243。
    杜保瑞 2000, 〈永覺元賢禪師援禪闢儒道之基本哲學問題探究〉,《兩岸當代禪學論文集》下冊(鄭志明主編),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421-474。
    杜保瑞 2003, 〈蕅益智旭溝通儒佛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30卷6期,頁79-96。
    杜繼文等 1993, 《中國襌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劭金凱等 2001, 〈略論晚明社會風尚的變遷〉,《鹽城師苑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期,頁58-62。
    周山 2005, 〈逍遙‧齊物‧和諧——《莊子》三題新解〉,《學術月刊》,6期,頁82-90。
    周裕鍇 1998, 《文字禪與宋代詩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裕鍇 1999, 《禪宗語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周賢博 2001, 《近世中國佛教的曙光——雲棲袾宏之研究》(譯作,荒木見悟原著),台北:慧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宗律 1978, 〈律宗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叢刊》(張曼濤主編)89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83-201。
    易行廣 1994, 《曹溪禪人物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東初 1978, 〈中國禪宗歷史之演變〉,《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52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278-239。
    林子青 1977, 〈元賢禪師的「鼓山禪」及其生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15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79-87。
    林本炫 1997, 《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伯謙 1995, 〈論古代寺院的牙刷——楊枝〉,《東吳中文學報》,1期,頁79-101。
    林伯謙 2000, 〈惠洪非「浪子和尚」辨〉,《東吳中文學報》,6期,頁19-71。
    林伯謙 2002, 〈惠洪《智證傳》研究〉,《東吳中文學報》,7期,頁83-124。
    林金樹 1994, 《中國經濟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林國平等 2001, 《福建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惠勝 1996, 《王陽明與禪佛教之關係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義正 1981, 〈周易重離卦與曹洞禪〉,《中國佛教》,25卷9期,頁26-32。
    林義正 1991, 〈石頭希遷的禪思想及其教育方法〉,《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釋聖嚴編),台北:法光出版社,頁69-88。
    林義正 1999, 〈儒理與禪法的合流¯——以大慧宗杲思想為中心的考察〉,《佛學研究中心學報》,4期,頁147-168。
    林義正 2002, 〈儒佛會通方法研議〉,《佛學研究中心學報》,7期,頁185-211。
    林璀瑤 2003, 〈奸、邪、淫、盜:從明代公案小說看僧侶的形象〉,《歷史教育》,9卷10期,頁143-167。
    林麗月 1991, 〈晚明「崇奢」思想隅論〉,《師大歷史學報》,19期,頁215-234。
    林繼平 1978, 〈從陽明憨山之釋大學看儒佛疆界〉,《現代佛教學叢刊》(張曼濤主編)90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239-260。
    竺摩 1977, 〈泛論般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45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1-22。
    芝峰 1991, 《禪學講話》(譯作,種讓山原著),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邱高興 1997, 《一枝獨秀:清代禪宗隆興》,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邱澎生 1992, 〈明代蘇州營利出版事業及其社會效應〉,《九州學刊》,7卷3期,頁139–159。
    南炳文 1991, 〈明代寺觀經濟初探〉,《明史研究論叢第4輯》(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頁331–347。
    南懷瑾 1978, 〈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現代佛教學叢刊》(張曼濤主編)90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317-374。
    南懷瑾 2005, 《禪海蠡測》,台北:老古出版社。
    昱均 2003, 《何謂禪》(譯作,鎌田茂雄原著),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洪修平 1994, 《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洪修平 1995, 《中國佛教文化歷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洪修平 2001, 〈論惠能大師革新佛教的意義極其對佛教中國化的推進〉,《普門學報》,1期,頁120-146。
    洪修平 2003, 〈儒佛道三教關係與中國佛教的發展〉,《宗教大同》,2期,頁29-53 。
    范佳玲 2001, 《紫柏真可生平及其思想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范佳玲 2002, 〈論明末臨濟宗對神聖性的堅持與發展的困境——以密漢之諍為核心〉,《2002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正覺堂,頁33-65。
    唐君毅 1975, 《哲學概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86,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 1994, 《中國文化之價值精神》,台北:正中書局。
    唐坤 2004, 〈略論莊子超越生死的曠達境界〉,《江漢論壇》,12期,頁50-52。
    夏金華 1994, 〈試論佛教曹洞宗對《易》的利用〉,《周易研究》,1期,頁17-32+51。
    夏清瑕 2001, 〈心學的展開與晚明佛教的復興〉,《宗教學研究》,1期,頁45-51。
    夏清瑕 2002a, 〈晚明佛教復興的特點及傾向〉,《五台山研究》,1期,頁12-16。
    夏清瑕 2002b, 〈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論〉,《佛學研究》,29期,頁183-190。
    孫中曾 1992, 〈明末禪宗在浙東興盛之緣由探討〉,《國際佛學研究》,2期,頁141–176。
    徐一智 2001, 《明末江浙地區佛教寺院經濟之研究——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中壢: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文明 2001, 〈禪宗戒律革命在人間佛教中的意義〉,《普門學報》,1期,頁1-12。
    徐文武 2005, 〈論莊子齊物論思想的系統性〉,《學習與探索》,4期,頁139-142。
    徐泓 1989, 〈明代社會風氣的轉變〉,《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近代史組》,台北:中央研究院,頁137-159。
    徐復觀 1969, 《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徐進夫 1976, 《禪的公案探究》(譯作,杜默靈等原著),台南:德華出版社。
    徐進夫 1988, 《開悟第一》(譯作,鈴木大拙原著),台北:志文出版社。
    徐進夫 1992, 《歷史發展》(譯作,鈴木大拙原著),台北:志文出版社。
    徐嘉 2002, 〈佛道戒律及其倫理意義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頁20-24。
    徐蓀銘 2001, 〈從達摩禪與般舟三昧之融通論禪淨統一的必然性〉,《慈光禪學學報》,2期,頁115-127。
    秦家懿 1987, 《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翁紹軍 2001, 〈明代心學思潮由盛而衰的歷史境遇〉,《中國學術思潮興衰論》(尹繼佐、周山主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頁428-446。
    能靖 1989, 〈唐代以後禪宗的演進趨勢〉,《獅子吼》,28卷9期,頁10–14。
    袁保新 1992, 《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
    袁保新 1997, 《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
    高正哲 1993a, 〈明代楞嚴經的流行〉(上)(整理,荒木見悟講),《人生雜誌》,123期,頁32-37。
    1993b, 〈明代楞嚴經的流行〉(中)(整理,荒木見悟講),《人生雜誌》,124期,頁36-42。
    1994, 〈明代楞嚴經的流行〉(下)(整理,荒木見悟講),《人生雜誌》,125期,頁31-38。
    高柏園 1991, 《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園 2000, 《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高柏園 2001, 《禪學與中國佛學》,台北:里仁書局。
    商傳 1995, 〈晚明社會轉型的畸形因子〉,《歷史月刊》,94期,頁89–96。
    開濟 1996, 《華嚴禪—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婁良樂 1978, 〈儒家的中庸和佛家的中道〉,《現代佛教學叢刊》(張曼濤主編)90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47-158。
    張立文 1990, 《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秀民 1989, 《中國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曹仕邦 1993, 〈從歷史與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華消沈的原因〉,《中華佛學學報》,7期,頁55–70。
    梁永安 2002, 《牛的印跡》(譯作,釋聖嚴、丹‧史蒂文生原著),台北:商周出版社。
    莊崑木 2002, 〈為霖道霈的生平與著作 〉,《正觀雜誌》,22期,頁132-136。
    連清吉 1992, 〈陽明的心學特質〉(譯作,荒木見悟原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卷4期,頁1-8。
    連清吉 1992, 〈宋明思想史概觀〉(譯作,荒木見悟原著),《國文天地》,89期,頁15–17。
    連瑞枝 1993, 《錢謙益與明末清初的佛教》,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瑞枝 1994, 〈錢謙益的佛教生涯與理念〉,《中華佛學學報》,8期,頁315–371。
    連瑞枝 1996, 〈漢月法藏與明末三峰宗派的建立〉,《中華佛學學報》,9期,頁167-208。
    郭向東 2004, 〈論莊子齊物觀的本質〉,《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頁49-53。
    郭朋 1982, 《明代佛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郭朋 1993, 《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郭朋 1995a, 《壇經校釋》,台北:文津出版社。
    郭朋 1995b, 《中國佛教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郭慶藩 1992, 《莊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
    張伯偉 1982, 《禪與詩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陳力 1996, 《中國圖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陳士強 1992, 《佛典精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大齊 1983, 《孟子的名理思想及其辯說實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大潮 2001, 《中國道教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支平 1996, 《福建宗教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陳士強 1992, 《佛典精解》,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永革 1999, 〈圓融與還原:晚明佛教復興的思想主體及其特質〉,《正觀雜誌》,11期,頁71-113。
    陳永革 2001, 《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
    陳永革 2002, 〈心學流變與晚明佛教復興的經世取向〉,《普門學報》,9期,頁53-85。
    陳永革 2004, 〈論晚明居士佛學的思想特質及其效應——兼論晚明狂禪效應〉,《世界宗教研究》,2期,頁41-52。
    陳永革 2005, 〈明清之際三教交涉及其思想效應:以江南為中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6期,頁54-57。
    陳玉女 1997, 〈明萬曆時期慈聖皇太后的崇佛〉,《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3期,頁195-245。
    陳玉女 1998, 〈明華嚴宗派遍融和尚入獄考——兼述隆、萬年間佛教與京師權貴的往來〉,《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4期,頁215-258。

    陳玉女 2004, 〈明代瑜伽教僧的專職化及其經懺活動〉,《新世紀宗教研究》,3卷1期,頁39-87。
    陳來 1990, 《朱熹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陳來 1991, 《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陳來 2000, 《有無之境——王陽明的哲學精神,高雄:佛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松柏 1996, 《憨山禪學之研究——以自性為中心》,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金鳳 2001, 《明末清初律宗千華派之興起——兼論當時諸師之律學思想》,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垣 1955, 《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
    陳垣 1977, 〈清初僧諍記〉,《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15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93-273。
    陳垣 1983, 《釋氏疑年錄》,台北:天華出版社。
    陳垣 1987, 《明季滇黔佛教考》,台北:彙文堂出版社。
    陳清香 2000, 〈大溪齋明寺的傳承宗風〉,《中華佛學學報》,13期,頁307-322。
    陳揚炯 2000, 《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陳運星 1990, 《儒道佛三教調合論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會通思想為例--》,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鼓應 1993a, 《老莊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鼓應 1993b, 《莊子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鼓應 2005, 〈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台大文史哲學報》,62期,頁89-117。
    陳榮波 1973, 《曹洞宗的五位宗旨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榮波 1980, 〈易經離卦與曹洞禪〉,《華岡佛學學報》,4期,頁224-244。
    陳榮富 2003, 〈蓮池株宏大師的淨土思想〉,《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34卷1期,頁10-17+76。
    陳榮捷 1982, 《朱子門人》,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陳榮捷 1984, 《王陽明與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陳榮捷 1988, 《朱子新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陳榮捷 1992, 《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陳福濱 1983, 《晚明理學思想通論》,台北:環球書局。
    陳燕珠 1999, 《金剛經要義》,台北:覺苑出版社。
    陳錫璋 1996, 《福州鼓山湧泉寺歷代住持禪師傳略》,台南:智者出版社。
    陳錫璋 1997, 《鼓山湧泉寺掌故叢譚》,台南:智者出版社。
    陳寶良 2002, 〈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浙江學刊》,2期,頁153-159。
    陶迺韓 2001, 〈大乘菩薩道精神在明末清初的落實與發展──以天然一系在嶺南(廣東)的發展為例〉,《中華佛學研究》,5期,頁377-410。
    麻天祥 1997, 《中國禪學思想發展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傅偉勳 2000, 〈大乘佛教論理現代化重建課題試論〉,《從傳統到現代——佛教論理與現代社會》(傅偉勳主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233-250。
    勞政武 2003, 《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嵇文甫 1990, 《左派王學》,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嵇文甫 1996, 《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
    彭文林 1997, 〈張橫渠闢佛的氣化論〉,《宗教哲學》,3卷3期,頁117-131。
    彭國翔 2003, 《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曾錦坤 1987, 〈從劉蕺山的慎獨之學看明末學風的轉變——學風轉變型態之一的介紹〉,《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臺北:弘化文化事業出版,頁141-176。
    無礙 1978, 〈禪公案的意義與價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52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61-70。
    無礙 1978, 〈頓悟禪的真面目〉,《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52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29-138。
    覃召文 1996, 《嶺南禪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越傳 2005, 〈晚明狂禪思潮的三教論〉,《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期,頁31-37。
    開濟 1996, 《華嚴襌——大慧宗杲的思想特色》,台北:文津出版社。
    黃仁宇 1986, 〈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給我們新認識〉,《食貨月刊》,13卷9期,頁253–267。
    黃仁宇 1992, 〈晚明一個停滯但注重內省的時代〉,《歷史月刊》,57期,頁90–104。
    黃汝成 1994, 《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出版社。
    黃秀璣 1987, 《張載》,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卓越 1997, 《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
    黃啟江 1991a, 〈僧史家惠洪與其「禪教合一」觀〉(上),《大陸雜誌》,88卷4期,頁145-153。
    黃啟江 1991b, 〈僧史家惠洪與其「禪教合一」觀〉(下),《大陸雜誌》,88卷5期,頁221-229。
    黃連忠 2002, 《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黃華珍 2001, 《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譯作,池田知久原著),台北:國立編譯館。
    黃懺華 1978, 〈看話禪與默照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52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71-76。
    楊白衣 1985a, 〈易經與楞嚴經〉(譯作,荒木見悟原著),《中國近世佛教研究》(日‧牧田諦亮原著、 索女林譯),台北:華宇出版社,頁359–374。
    楊白衣 1985b, 〈淨土的淵源及其演變〉,《華岡佛學學報》,8期,頁77-133。
    楊祖漢 1997, 《中庸義理疏解》,台北 : 鵝湖出版社。
    楊國榮 1997, 《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國榮 1998, 〈晚明心學的衍化〉,《孔孟學報》,75期,頁115-134。
    楊惠南 1993, 《佛教思想發展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惠南 1995, 《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惠南 1999, 〈禪淨雙修的類型及其理論基礎〉,《1999年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頁83-121。
    楊曾文 1999, 〈唐代宗密及其禪教會通論〉,《中華佛學學報》,12期,頁219-253。
    楊曾文 2002, 〈汾陽善昭及其禪法〉,《中華佛學學報》,15期,頁219-253。
    楊維中 1998, 〈由「不立文字」到文字禪—論文字禪的起因〉,《禪學研究第三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頁238-252。
    楊維中 2001, 〈中國佛教心性論對儒學心性論的影響〉,《孔孟月刊》,39卷5期,頁22-32。
    溝口雄三 1986, 〈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的歷史意義〉,《史學評論》,15期,頁99–140。
    葦舫 1978, 〈中國戒律宏傳概要〉,《現代佛教學叢刊》(張曼濤主編)88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313-349。
    葉海煙 1990, 《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葉海湮 1999, 《老莊哲學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董群 2000, 《禪宗論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僧修 1977, 〈般若大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45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10。
    廖肇亨 1994, 《明末清初遺民逃禪之風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肇亨 1998, 〈鄧豁渠的出現及其背景〉(譯作,荒木見悟原著),《大陸雜誌》,97卷4期,頁15-26。
    廖肇亨 2002a, 〈明末清初叢林論詩風尚探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期,頁263-301。
    廖肇亨 2002b, 〈覺浪道盛初探〉(譯作,荒木見悟原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9卷4期,頁77-94。
    廖肇亨 2003, 〈中國佛教基本性格的演變〉(譯作,荒木見悟原著),《古今論衡》,10期,頁87-100。
    廖肇亨 2004, 〈惠洪覺範在明代——宋代禪學在晚明的書寫、衍異與反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卷4期,頁797-837。。
    廖肇亨 2005, 〈大慧宗杲論禪悟〉(譯作,荒木見悟原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5卷4期,頁151-176。
    熊十力 1960, 《讀經示要》,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熊琬 1991, 《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
    趙圍 1994, 〈說戾氣——明清之際士人對一種文話現象的反省與批判〉,《中國文化》,10期,頁190–201。
    趙衛民 1998, 《莊子的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劉光義 2003, 《禪在中國:禪的通史》,台北:松慧出版社。
    劉坤生 1991, 〈論周易的思想體系〉,《哲學與文化》,18卷6期,頁508–519。
    劉紅梅 2003, 〈蓮池大師禪淨關係論〉,《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卷6期,頁42-46。
    劉笑敢 1987,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衛星 1990, 《中國佛教文學》(譯作,加地哲定原著),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劉曉東 2001, 〈晚明士人生計與士風〉,《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頁17-22。
    劉曉東 2002, 〈三教合一思潮與三一教——晚明士人學術社團宗教化轉向的社會考察〉,《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頁21-27。
    慧天 1978, 〈中國社會的佛教倫理型態〉,《現代佛教學叢刊》(張曼濤主編)90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205-224。
    慧風 1976, 〈從禪宗的教學方法、勞動精神中看出宗師們的風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8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79-188。
    潘雨廷 1988, 《易與佛教、易與老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潘重規 1994, 《敦煌壇經新書》(校訂),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潘桂明 2000, 《中國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
    蔣怒海 1999, ,〈唐五代「禪教一致」思想的深層結構〉,《中國文化月刊》,233期,頁5-18。
    蔣國保 1994, 〈明末清初時代精神散論〉,《明代思想與中國文化》(宗志罡主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頁300–317。
    蔣義斌 1988, 《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蔣義斌 1991, 〈大慧宗杲看話禪的疑與信〉,《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頁49-68。
    蔡仁厚 1984a, 《宋明理學北宋篇——心體與性體義旨述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蔡仁厚 1984b, 《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蔡惠明 1984, 〈明代的禪宗著述〉,《香港佛教》,293期,頁13-15。
    談玄 1977, 〈清代佛教之概略〉,《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15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33-192。
    鄭世根 1993, 《莊子氣化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鄭克晟 1994, 〈明代的佛教與政治〉,《淡江史學》,61期,頁111–123。
    鄧克銘 1990, 《大慧宗杲之禪法》,台北:東初出版社。
    鄧克銘 1997, 《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台北:文津出版社。
    鄧克銘 2003, 〈禪宗公案之經典化的解釋 —以碧巖錄為中心—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8期,頁133-162。
    鄧繼盈 1991, 〈蕅益智旭淨土思想之研究〉,《崇右學報》,4期,頁260–316。
    蕭天石 1975, 《禪宗心法》,台北:自由出版社。
    融熙 1978, 〈禪宗的三關問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52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21-128。
    賴永海 1995, 《佛學與儒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永海 2000-2001,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名山名寺卷》(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靜華 1993a, 〈論佛教曹洞宗與參同契、易經之間的關係(二)〉,《內明》,241期,頁19-24。
    靜華 1993b, 〈論佛教曹洞宗與參同契、易經之間的關係(三)〉,《內明》,242期,頁17-22。
    靜華 1993c, 〈論佛教曹洞宗與參同契、易經之間的關係(四)〉,《內明》,243期,頁10-14。
    謝重光等 1990, 《中國僧官制度史》,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
    韓廷傑 1993, 《唯識學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
    韓秉芳 1995, 〈從王陽明到林兆恩——兼論心學與三一教〉,《宗教哲學》,1卷2期,頁101–117。
    魏承思 1991, 《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新華書店。
    魏道儒 1991, 〈宋代禪宗的「文字禪」〉,《世界宗教研究》,1期,頁37-46。
    譚世寶 2004, 〈略論慧能開創的南禪宗與淨土教的興盛因果〉,《佛學研究》,31期,頁134-139。
    譚宇權 1995, 《中庸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關世謙 1987, 《中國佛教史》(譯作,鐮田茂雄原著),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關世謙 1988, 《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譯作,釋聖嚴原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嚴耕望 1951, 〈唐人多讀書山寺〉,《大陸雜誌》,2卷4期,頁5、11、33。
    嚴耕望 1991, 《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嚴耀中 2002, 〈佛教戒律與儒家禮制〉,《學術月刊》,9期,頁91-95。
    嚴耀中 2000, 《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嚴靈峰 1966, 《老莊研究》,台北:中華書局。
    釋太虛 1923, 〈曹溪禪之新擊節〉,《海潮音》(微卷版),4卷12期,頁1-6。
    釋太虛 1976, 〈中國佛學特質在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8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94。
    釋印順 1989,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 1991, 《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 1992a, 《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 1992b, 《無諍之辯》,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 1992c, 《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 1994, 《中國襌宗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 1995, 《淨土與禪》,台北:正聞書版社。
    釋見一 2000, 《漢月法藏之禪法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釋見曄 1994a, 〈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討〉,《東方宗教研究》,新5期,頁68–101。
    釋見曄 1994b, 《洪武時期佛教發展之研究——以政策、僧侶、寺院為中心》,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見曄 1995, 〈為權力而禱—晚明中國佛教與鄉紳社會之形成〉,《新史學》,6卷4期,頁201–207。
    釋見曄 1996, 〈以羅祖為例管窺其對晚明佛教之衝擊〉,《東方宗教研究》,新7期,頁116–135。
    釋見曄 1998, 《明末中國佛教之發展: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釋見憨等 1997, 《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上)(下)(譯作,佐藤達玄原著),嘉義:香光書香出版社。
    釋宗舜 2001, 〈略論禪宗與念佛——以四祖至六祖為中心〉,《慈光禪學學報》,2期,頁1+3-44。
    釋東初 1979, 《般若心經思想史》,台北:天華出版社。
    釋果利 1991, 〈漫談淨土與禪〉,《1999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慈光禪學研究所,頁409-426。
    釋恆清 1991, 〈禪淨融合主義的思惟方式—從中國人的思惟特徵論起—〉,《台大哲學論評》,14期,頁229-248。
    釋恆清 1997, 《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釋海印 1987, 《中國佛教史》(譯作,牧田諦亮原著),台北:華宇出版社。
    釋海印 1991, 《中國淨土教理史》(譯作,望月信亨原著),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淨波 1991, 〈淨土與淨心〉,《19991年兩岸禪學研討會論文集》,台中: 慈光禪學研究所,頁161-175。
    釋惠敏 1993, 〈戒律與禪定〉,《中華佛學學報》,7期,頁31–54。
    釋虛雲 不著出版年月 《增校鼓山列祖聯芳集》,福州:鼓山湧泉寺版。
    釋聖空 2000, 《清世宗與佛教》,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聖嚴 1980,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65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319-330。
    釋聖嚴 1992a, 《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 1992b,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台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 1993a, 《戒律學綱要》,台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 1993b, 《律制生活》,台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 1993c, 《學佛知津》,台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 1993d, 《禪與悟》,台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 1993e, 《禪門修證》,台北:圓神出版社。
    釋聖嚴 1994, 《禪的世界》,台北:東初出版社。
    釋聖嚴 1995, 《中國佛教史概說》(譯作,野上俊靜等原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釋聖嚴 1999a, 《心經新釋》,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釋聖嚴 1999b,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釋聖嚴 2000a, 〈明末中國的戒律復興〉,《從傳統到現代—佛教論理與現代社會》(傅偉勳主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45-157。
    釋聖嚴 2000b, 〈明末的菩薩戒〉,《從傳統到現在—佛教論理與現代社會》(傅偉勳主編),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159-168。
    釋道安 1978, 《中國大藏經雕刻史話》,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
    釋演培 1987,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台北:天華出版社。
    釋演培 1989, 《般若波羅多心經講記、心經十二講》,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釋慧嚴 1996, 〈明末清初閩台佛教的互動〉,《中華佛學學報》,9期,頁209-242。
    釋續明 1978, 〈比丘律儀與比丘尼律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88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369-312。
    顧偉康 1994, 《禪宗六變》,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顧偉康 1997, 《禪淨合一流略》,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鑒安 1976, 〈禪宗的思想與風範〉,《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張曼濤主編)8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社,頁157-178。
    龔雋 1995, 《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
    龔雋 2002, 〈念佛禪——一種思想史的解讀〉,《普門學報》,7期,頁141-171。
    龔鵬程 1994, 《晚明思潮》,台北:里仁書局。

    五、日文著作
    永井政之 1988, 〈破戒と超俗〉,《中國仏教と文化》,頁589-610。
    牧田諦亮 1957, 《中國近世佛教史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竺沙雅章 2002, 《中國佛教社會史研究》,京都:朋友書局。
    長谷部幽蹊 1993, 《明清佛教教團史研究》,東京:同朋社。
    荒木見悟 1979, 《佛教と陽明學》,東京:第三文明社。
    荒木見悟 1984, 《陽明學の展開と仏教》,東京:研文出版社。
    荒木見悟 1992, 《陽明學の位相》,東京:研文出版社。
    荒木見悟 1995, 《中國心學の鼓動と仏教》,福岡:中國書店。
    野口善敬 1996, 〈漢月法藏と士大夫たち——雍正帝から魔藏と呼ぱれた僧侶〉,《東洋古典學研究》,頁26-57。
    間野潛龍 1979, 《明代文化史研究》,京都:同朋社。
    袴谷憲昭 1988, 〈教外別伝と禅教一致—禅の融合主義批判—〉,《中國の仏教と文化:鎌田茂雄博士還曆紀念論集》(鎌田茂雄博士還曆紀念論集刊行會編集),東京:大蔵出版社,頁589-610。
    廖肇亨 2002, 〈明末清初の詩禪交涉研究序說〉,《中國哲學研究》,17期,頁177-320。

    六、電子資料庫
    CBETA 電子佛典資料庫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index.htm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印順文教基金會出版——光碟版Ver.2.0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 陳郁夫撰寫http://210.69.170.100/s25/index.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