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潘欣芸 Pan, Sin-Yun |
---|---|
論文名稱: |
Heidegger 論此有之存在樣態及其在臺灣生命教育之蘊義 The Significance of Heidegger's Conception of Be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ife Education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葉坤靈
Yeh, Kuen-Ling |
口試委員: |
方永泉
Fang, Yung-Chuan 張鍠焜 Zhang, Huang-Kun 葉坤靈 Yeh, Kuen-Ling |
口試日期: | 2023/07/1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8 |
中文關鍵詞: | 海德格 、存有論 、此有存在樣態 、存在主義 、生命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Heidegger, Ontology, Dasein, Being, Existentialism, Life Education |
研究方法: | 文本詮釋法 、 詮釋現象學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52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6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Heidegger論此有之存在樣態內涵,第二部分以Heidegger論此有之存在樣態作為基礎,分析其在臺灣生命教育中的蘊義。
在第一部分Heidegger論此有之存在樣態內涵,分別探討(1)此有的意義,其中包含此有的意義、此有不同於其他存有者的特性、本真存在與非本真存在的樣態,同時亦分析死亡之於生命的存有意義。(2)在世存有的存在樣態,包含際遇、瞭解、言談等。(3)探究Heidegger對存有本身意義的分析,觸及Heidegger後期的思想轉向,探討以詩性語言及科技開顯的存有意義,最後梳理探討存有本身的途徑——靜觀。
第二部分將Heidegger的論此有之存在樣態思想連結臺灣生命教育課程,首先分析Heidegger論此有思想於存在主義思潮下的地位,將Heidegger的思想觀點與其他存在主義代表人物思想區隔出來。接著,分析臺灣當前生命教育理念架構的內容並以Heidegger的論此有思想作為基礎對照生命教育理念架構的各個向度。另一方面,梳理臺灣生命教育課程實施情況,並以Heidegger的思想提供原則性的應用建議。
本研究提出Heidegger之卓見如下:
一、Heidegger探討存在問題突破西方傳統哲學思維並開創新局。
二、提出回歸存有本身之探究為哲學被遺忘的根本問題。
三、開啟詮釋現象學的哲學探究新蹊徑。
四、詩語言與安居概念的倡導,具有安頓心靈的效用。
五、提出科技之原初意義,以防工具理性之科技宰制所導致的生態浩劫。
六、參照中國老子道觀,以回歸本真存有之靜觀作為探詢真理之途徑。
七、賦以存在主義形上學之探究方式,厚實生命存在課題之哲學基礎。
八、Heidegger論此有存在樣態之主張可作為生命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之理據。
The main focus of this resear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examines the essence of Heidegger's discourse on the modes of existence, while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its implic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life education in Taiwan.
In the first part, the essence of Heidegger's discourse on the modes of existence is explored, including (1)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encompassing its significance,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beings, and the modes of authentic and inauthentic existence possible,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death. (2) The modes of existence in the world, including situations, understanding, and discourse. (3) Heidegger's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itself, touching upon his later philosophical shift towards the revealing of existence
through poetic language and technology, and finally discussing the path to the essence of existence- contemplation.
The second part connects Heidegger's ideas on the modes of existence to the curriculum of life education in Taiwan.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position of Heidegger's thoughts in the existentialist movement, distinguishing hi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from that of other existentialist representatives. Next, it examines the content of the current life education framework in Taiwan and compares it with various dimensions of Heidegger's ideas on the modes of existence.Additionally, it reviews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offers principled application suggestions based on Heidegger's philosophy.
This research presents the following insights from Heidegger:
1.Heidegger explores the issue of existence, breaking through Western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creating new possibilities.
2.He present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ssence of existence a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forgotten in philosophy.
3.He opens up a new path for the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of phenomenology.
4.The advocacy of poetic language and the concept of dwelling has a soothing effect on the soul.
5.He propose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echnology to prevent the ecological catastrophe caused by the domination of technology driven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6.Referring to the Daoist view of Laozi in China, he uses the contemplation of true existence as a way to seek truth.
7.By endowing existentialism with metaphysical inquiry, he provides a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profound existential issues.
8.Heidegger's arguments on the modes of being can serve as a basis for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implementation.
一、Heidegger代表作與翻譯著作
(一)中文部分
Heidegger, M.(1989)。存在與時間〔王慶節、陳嘉映譯〕。唐山。(原著出版年:1927)
Heidegger, M.(2015)。海德格爾文集:尼采上卷〔王慶節、孫周興譯〕。商務印書館。
Heidegger, M.(2008)。尼采(上、下)。〔孫周興譯〕。商務印書館。(原著出版年:1991)
Heidegger, M.(1996)。海德格爾選集(上、下)。〔孫周興譯〕。上海三聯書店。
陳榮華(2006)。Heidegger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大出版中心。
陳榮華(1992)。Heidegger哲學思考與存有。輔仁大學。
(二)外文部分
Heidegger, M. (1977).(Krell, D. edited )Letter on Humanism. Harper& Row.
Heidegger, M. (2008).(David F. K. edited)Basic Writings. Toronto.
Heidegger, M. (Macquarrie & Robinson, trans.) (2001). Sein und Zeit [Being and Time].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Heidegger, M. (1991). (Krell, D. edited).Nietzsche. Harper San.
Heidegger, M. (1988).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menology.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Lexicon by Albert. H.(Revised editi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eidegger, M.(1982).(Frank A. trans).On the way to language. Capuzzi , Cambridge Univ.
Heidegger, M.(1977).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Basic Writings. Harper & Row.
Heidegger, M. (Lovitt, W. trans.) (1977). Die Frage nach der Technik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Garland Publishing, inc.
Heidegger, M.(1977). Hölderlin and the Essence of Poetry, Frankfurt.
Heidegger, M.(1967). Sein und Zeit. Max Niemeyer Verlag: Tübingen.
Heidegger, M. (1959). (J.G. Gray & F.T. Wieck, trans.) (1968). What is Called Thinking? Harper & Row.
Heidegger, M. (1959). Gelassenheit. https://www.bard.edu/library/arendt/pdfs/Heidegger-Gelassenheit.pdf
Heidegger, M. (1943).(J. Sallis, trans.)(1961). On the Essence of Truth. https://aphelis.net/wp-content/uploads/2011/02/Martin-Heidegger-On-the-Essence-of-Truth.pdf
Heidegger, M. (1929).(J. S. Churchill, trans.)(1962). 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Bloomington.
Heidegger, M.(1929). What Is Metaphysics? https://www.stephenhicks.org/wp-content/uploads/2013/03/heideggerm-what-is-metaphysics.pdf
二、Heidegger存有論其他相關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Harari, Y. N. (2018)。21世紀的21堂課〔林俊宏譯〕。天下文化。
王勁玉、劉燁(2022)。存在主義,海德格的思考:為傳統的哲學概念,賦予全新的意義,從《存在與時間》探索存在的本質。崧燁文化。
王秀卿(2019)。新課綱生命教育於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問題及解決之我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9,8(6),138-142。
王秉豪、李子建、朱小蔓、歐用生 主編(2016)。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揚智文化。
王邦雄(2010)。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遠流。
王弼(注)(2008)老子道德經注校釋(繁體版)。中華書局。
史利民(2004)。有用與無用-從海德格、老子反省「人類中心主義」的弊病。〔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7xumpd。
白森(譯)(2000)。M. Horkheimer著。批判理論之今昔。當代,157,42-55。
地球圖輯隊(2019.02.15)。各國上網時數大調查,哪國人最愛當低頭族?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2231/how-much-time-people-spend-on-surfing-the-internet-in-2018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5年12月7日)。十二年國教新挑戰:搶救「無動力世代」。親子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31634-/?page=1。
吳俊業(2009)。科技本質的探問與回應 ──晚期Heidegger科技觀的現象學解讀。求索之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225-251。
汪文聖;王一奇(編)(2018)。華文哲學百科:海德格。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E6%B5%B7%E5%BE%B7%E6%A0%BC#entry_list
汪文聖(2002)。自我超越與生死問題間的弔詭性:胡塞爾與海德格對生死問題論述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9)。99-130。
汪文聖(2001)。現象學與科學哲學。五南。
汪文聖(1997)。胡賽爾與海德格。遠流出版。
李德材(2008)。海德格《存有與時間》與生命教育之哲學基礎初探──以本真性和非本真性存在為核心之探討。止善,4(6),145-173。
李芳森(2001)。海德格哲學與美學思想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137-151。
李佳憓(1999)。Heidegger的個人存在觀對我國當前教育的啟示。〔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倖妃、蔡立勳(2020)。頂大生接連自殺 青年憂鬱症:最燦爛的年華,最心痛的損失。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9507
林薰香(2016)。瞬間的永恆─海德格《尼采》與《存有與時間》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2(3),57-96。
林逢祺(2015)。教育哲學:一個美學提案。台北市:五南。
林淑芬(2015)。愛與自由:漢娜·鄂蘭的政治存有學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博碩士論文全文影像系統。https://ah.nccu.edu.tw/item?item_id=100977。
林秀珍(2015)。老子哲學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秀珍、徐世豐(2002)。生命教育--現代科技危機的出路。中等教育,53(6),14-29。
金志謙(2005)。論前期海德格的理據概念。〔碩士論文,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博碩士論文全文系統。http://etd.lib.nctu.edu.tw/cgi-bin/gs32/hugsweb.cgi/login?o=dnthucdr&s=id=%22NH900259002%22.&searchmode=basic
柏佳媛、簡宏羽(2022)。國小教師實施生命教育之現況與困難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2,11(10),105-110。
紀金慶(2021)。從《存有與時間》到《存在與虛無》:談海德格與存在主義的關聯。【鏡好聽】。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19/2233
紀金慶(2017)。海德格:語言如何召喚存在。【聯合新聞網鳴人堂】。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2466157
紀金慶(2015)。論Heidegger現代危機與解決之道。〔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哲學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39fgz2。
洪漢鼎(2014)。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五南。
柯倩俐(2000)。尼采的超人哲學及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2000(8),313-320。
段玉裁(2001)說文解字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528853
哲學團隊(2019年4月25日)。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興起 - EP19香港01。https://reurl.cc/kEpNNK
哲學團隊(2017年2月14日)。齊克果:審美三階段- EP58香港01。https://reurl.cc/RXD12x
唐淑華、杜鎮宇(2023)。從「文學閱讀者」轉化為「文學帶領者」:專案式學習理念融入大學生探究生命大問題之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2023,26(2),149-184。
徐中舒等(2018)。漢語大辭典。北京: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
師仁(譯)。John Macquarrie著。(1976)。存在主義。鵝湖月刊,1976(8),40-43。
孫效智(2014)。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014(27),283-301。
孫效智(2014)。生命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期末報告(編號:102-8-1)。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孫效智(2009)。臺灣生命教育的挑戰與願景。課程與教學季刊,2009(3),1-26。
孫雲平(2011)。文本、詮釋與 踐──呂格爾《由文本到行動》的詮釋學。哲學與文化,38(8),21-39。
翁維隆(2006)。海德格論人文主義。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時國銘(2000)。論早期海德格之超越思想。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高柏園(1994)。論勞思光先生之基源問題研究法。鵝湖學誌,1993(12),57-78。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教議題融入說明手冊生命教育議題篇。取自:https://life.edu.tw/zhTW2/
陶理(2004)。基督教二千年史--自第一世紀至當代(普及版)。海天書樓。
陳惠青(2014)。海德格與莊子生態思想之比較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國家圖書館。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2004,31(9),21-46。
陳壯梅(2003)。海德格的死亡哲學與臨終關懷之對顯。〔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國家圖書館。
陳心怡(2002)。批判的基礎與實踐-論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論。〔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975pd7。
陳鼓應(2022)。悲劇哲學家尼采(經典全新修訂版)。台灣商務。
陳鼓應 編(1992)。存在主義。台灣商務。
程湘嵐(2007)。齊克果的絕望概念及其教育蘊義。〔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項退結(2006)。海德格。東大。
項退結(1989)。世界哲學家叢書:Heidegger。東大。
項退結(1970)。存在主義的寵兒——沙特(上)(下)。現代學苑7(2-3),1-10、21-31。
彭家鋒(2018)。自由與希望——薩特存在主義哲學淺析。《社會科學前沿》, 2018(7)。原載於微信公眾號:慧田哲學。
彭國翔(2002)。齊克果的人生境界說略論——從中國哲學的觀點看。鵝湖月刊,325, 48-56。
道德經(2016)。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取自https://ctext.org/zh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2000(8),5-42。
張淑美(2008)。生命與教育的雙修並練-靈性教育理念與實踐。高雄線圓照寺主辦:97年度全國中小學教師生命教育成長營之「生命教育議題研討文集」,7,118-129。九華圖書社。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東華。
張祥龍(2004)。Heidegger:二十世紀最原創的思想家。康德。
張燦輝(1996)。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東大。
傅佩榮(1995)。自我的意義:齊克果、馬賽爾、海德格、卡謬。洪健全教育基金會。
傅佩榮(1994)。心靈的曙光。洪健全教育基金會。
傅偉勳(1986)。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哲學與宗教」一集。東大。
楊定一(2022)。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天下生活。
楊洲松(2011)。Martin Heidegger 論科技及其教育意義。教育學誌,25,1-27。
楊劍豐(2008)。尼采哲學對生命教育的意義。國際通是學刊,1,85-94。
萬孟昆(2006)。海德格存有論的死亡觀及其生死教育意涵之研究。〔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國家圖書館。
黃文宏(2001)。海德格「轉向」(Kehre)的一個詮釋——以真理問題為線索。歐美研究,2001(31-2),287-323。
賓靜蓀主筆(2023.3.20)。PBL專題式學習——玩真的,學更深。【親子天下網路雜誌】。取自https://edu.parenting.com.tw/PBL-971
廖麗芬(2012)。論海德格《存有與時間》之在世存有與死亡。〔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br8hwu。
諄筆群(2021.03.08)。高中生要學什麼生命教育。風傳媒點教育。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3503207?mode=whole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9.09.20)。1.4-01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0-9734-113.html
劉滄龍;王一奇(編)(2020)。華文哲學百科:權力意志。URL=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權力意志。
劉育兆(2018)論海德格之「誰」的問題 ——兼以「誰」的問題為線索看其前後思想的轉變。〔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國家圖書館。
劉宗為(譯)(2015)。E. Fromm著。逃避自由。木馬文化出版。
劉育佩(2007)。海德格的存有論與台灣生命教育。〔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國家圖書館。
劉秀齡(2001)。傾聽存有底道說——後期海德格的語言觀。〔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p89s5f。
劉貴傑(2000,12月)。表象Represetation。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6981/
蔡璧名(2016)。莊子,從心開始。天下雜誌。
賴賢宗(2009)。海德格存有思想與道家哲學的交涉:謝林、尼采、海德格、老子對形上學根本問題的討論。哲學與文化,36(8)23-54。
賴賢宗(2008)。道家禪宗與海德格的交涉。新文豐。
賴賢宗(2004)。Heidegger論道:一個文獻學之考察。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42(2)229-266。
駱俊安(2002)。論Heidegger的真理概念-從傳統真理概念到存有真理。〔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gp87uj。
錢春綺(2014)。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大家出版。
錢穆(2002)。論語新解。三聯書店。
鍾振宇(2013)。道家的器具存有論與Heidegger器具理論之跨文化對話。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3(9)135-171。
關永中(2000)。知識論(二)—近代思潮。五南。
蘇立仁(2021)。禪定可促進內分泌穩定情緒。禪天下。https://www.zencosmos.com.tw/2021/04/chanscience/28541/
蘇何誠(2007)。莊子卮言與海德格爾存有的語言。〔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4f8ejj。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心理出版社。
(二)外文部分
Bonnett, M. (1994). Children’s thinking: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London: Cassell.
Fromm E. (1941). Escape from freedom. New York, US: Farrar & Rinehart.
Fromm E. (1976). To have or to be. New York, US: Harper & Row.
Howey,R. L.(1973). Heidegger and Jaspers on Nietzsche. U.K.: Nijhoff.
Harari, Y.N. (2018).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UK: Jonathan Cape.
Smelser, N. J. (1981). Sociology. US: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Nietzsche, F. (1967). (W. Kaufmann & R. J. Hollingdale, trans.) (1968). The Will to Power. New York, US: Vintage Books.
Safranski, R. (E. Osers trans. )(1999). Martin Heidegger: Between Good and Evil, 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franski, R. (1994).Martin Heidegger: Between Good and Evil, Olympus Amsterdam
Scheibler, I. (2000) Gadamer: Between Heidegger and Habermas.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Sartre, J.P. (Philip Mairet, trans. and introd.) (1948). Existentialism and Humanism Les Editions London, UK: Nagel, Methuen &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