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馨云
Hsu, Hsin-Yun
論文名稱: 臺南市某高中職進修部學生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相關研究
Investigation of life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s in a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nan city
指導教授: 張晏蓉
Chang, Yen-J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高中職進修部學生生活壓力壓力因應方式
英文關鍵詞: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s in a vocational high school, life stress,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3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4下載: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臺南市某高中職進修部學生生活壓力及壓力因應方式之現況,並分析影響生活壓力及壓力因應方式的相關因素,以問卷調查法針對臺南市某高中職進修部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一共發出正式問卷112份,回收104份,有效問卷104分,有效回收率約為93%。以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法進行資料分析,分析結果發現本研究對象生活壓力的整體感受屬於中下程度,壓力感受較大的部分為課業壓力與經濟壓力;而在使用壓力因應方式的部分,使用壓力因應方式的頻率屬於中上程度,最常使用的壓力因應方式為問題解決及情緒紓解,研究對象的整體生活壓力與「課業負擔」有顯著相關性,而研究對象使用壓力因應方式的頻率會因為「工作情況」及「課業負擔」之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但研究對象整體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之間並無顯著相關,最後結果也發現研究對象的工作情況可預測其使用壓力因應方式的頻率。建議進修部的學生可主動尋求相關協助,學校方面則可主動提供幫忙並舉辦相關的健康促進活動,讓學生適時的紓解壓力並養成使用正向積極的壓力因應方式。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life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among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s in a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 Tainan city. Relevant factors of life stress and coping strategies will also be examined. We conducted a survey for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s and collected 104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had low or moderate level of life stress, and the major pressure perception came from academic pressure and financial pressure.Academic burden is associated with life stress.The frequency of using stress-coping strategies was moderate or high. The most commonly used stress-coping strategies are problem solving and emotional relief. The frequency of using the stress-coping strategies was associated with employment condition and academic burden.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life stress and the frequency of using stress-coping strategies. Finally, we found that employment condition could be a predictor of the frequency of using stress-coping strategies. We suggested that the school offer help and organize related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to help students cope with stress and develop positive stress-coping strategie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3 第四節 研究假設 13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界定 14 第六節 研究限制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8 第一節 生活壓力 18 第二節 壓力因應方式 29 第三節 青少年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的相關因素及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架構 42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2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4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9 第六節 研究之倫理考量 5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 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現況 54 第三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生活壓力、壓力因應方式的關係 63 第四節 研究對象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彼此間的關係 78 第五節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及生活壓力對壓力因應方式的預測情形 80 第六節 討論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3 參考文獻 107 附錄一 120 附錄二 123 附錄三 124 附錄四 129 附錄五 132 表 目 次 表2-1-1青少年生活壓力來源 24 表3-3-1本研究預試問卷各量表之內容一致性分析 46 表3-4-1本研究正式問卷各量表之內容一致性分析 48 表4-1-1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分布情形 53 表4-2-1研究對象生活壓力量表答題分布情形 60 表4-2-2研究對象壓力因應方式量表答題分布情形 61 表4-2-3研究對象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量表之得分 62 表4-3-1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整體生活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6 表4-3-2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課業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7 表4-3-3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人際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8 表4-3-4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家庭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9 表4-3-5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經濟壓力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0 表4-3-6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壓力因應方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3 表4-3-7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問題解決壓力因應方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4 表4-3-8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情緒紓解壓力因應方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5 表4-3-9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尋求支持壓力因應方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6 表4-3-10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與負面行為壓力因應方式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7 表4-4-1研究對象生活壓力與壓力因應方式之相關分析 79 表4-5-1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生活壓力及壓力因應方式之複迴歸分析 84 表4-5-2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生活壓力及問題解決之壓力因應方式 85 表4-5-3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生活壓力及情緒紓解之壓力因應方式 86 表4-5-4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生活壓力及尋求支持之壓力因應方式 87 表4-5-5 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生活壓力及負面行為之壓力因應方式 88 圖 目 次 圖2-2-1壓力因應模式(Lazarus & Folkman, 1984) 31 圖2-2-2壓力與因應的交互作用模式(Transactional Model Of Stress and Coping) (Folkman & Moskowitz,2000) 32 圖3-1-1研究架構 42

    中文部分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7)。台灣家庭結構之變遷:九0年代以後。取自http://www.ios.sinica.edu.tw/TSCpedia/index.php/%E5%8F%B0%E7%81%A3%E5%AE%B6%E5%BA%AD%E7%B5%90%E6%A7%8B%E4%B9%8B%E8%AE%8A%E9%81%B7%EF%BC%9A%E4%B9%9D%EF%BC%90%E5%B9%B4%E4%BB%A3%E4%BB%A5%E5%BE%8C
    內政部統計處(2003)。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取自 http://sowf.moi.gov.tw/stat/Survey/list.html
    王春展、潘婉瑜(2006)。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與其因應策略。嘉南學報, 32,469-483。
    王琳雅(2005)。四技大學生生活壓力、自我效能與因應策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臺中市。
    王琳雅、林綽娟(2006)。四技新生生活壓力、自我效能與因應策略之探討。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 26,1-15。
    王順利(2005)。兒童壓力、壓力源與因應策略之研究─親子對偶資料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王鈴雅(2007)。教育系所碩士在職專班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史家瑄(2008)。國中生的自我調節、壓力因應策略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江承曉(1991)。青少年的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承翰(2013)。台北市國高中職學生生活壓力及同儕支持對內外向偏差行為之影響:現實支持與網路支持效果之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 (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第二版。台 北:知城。
    吳明隆(2006)。國小學生學習壓力之研究。正修通識教育學報, 3,33-66。
    呂岳霖(2005)。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學生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硏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坤崇(1996)。國小教師心理需求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和理論模式驗證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金治、陳政友(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學校衛生, 44,1-31。
    李逢堅(2010)。從課業難度、學習狀態、成績壓力與教師態度檢視國中學生社會在製現象之研究。中等教育, 61(3),52-71。
    李豐里(2000)。外國學生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汪慧君(2007)。臺北縣某高中學生知覺生活壓力、自尊、社會支持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沙兆清(2009)。台中地區高中生生活壓力、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周巧芬、曾柔鳴、黃財尉(2007)。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校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3,97-120。
    周碧琪(2009)。準大學僑生之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憂鬱症狀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孟玉麗(2006)。男性受刑人生命故事之敘說─父職經驗之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屈寧英(2003)。高中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行為模式與幸福感相關性之研究-----以台北市立某女子高級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美芳(2008)。臺北市高職學生完美主義、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淑惠、黃韞臻(2008)。研究生之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現況分析。臺中教育大學學報, 22(2),61-84。
    翁雅綺、侯雅齡(2013)。資優生的生活壓力與樂觀解釋型態之研究。特教論壇, 15,103-118。
    張明麗(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生活壓力源及壓力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毓凌(2005)。研究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市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雍琳(2001)。台灣師大新生適應問題及因應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碧華(2007)。台北市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教師研習中心。
    張曉楨、何秀慈(2013)。大學生工作與課業衝突、壓力因應方式與離職傾向之關係。永續發展與管理策略, 5(2),21-48。
    曹輝雄(2006)。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主管工作壓力、壓力因應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許伯榕(2011)。大學生生活壓力、休閒調適與心理健康間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許昭雅(2011)。青少年生活壓力、休閒需求與自覺健康狀況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郭怡君(2008)。高中職學生生活壓力與吸菸行為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郭靜靜(2003)。青少年憂鬱傾向、生活壓力、冒險行為對其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陳秀蓉、何雪綾、林淑圓、鄭逸如(2007)。身心壓力的因應。臺灣家庭醫學研究, 5(2),53-60。
    陳佳琪(2002)。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陳怡如、余元傑(2014)。初探來臺陸生之社會支持與生活因應方式-以私立科技大學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 92,65-84。
    陳思帆、張高賓(2013)。國中生知覺家庭功能、社會支持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14,83-110。
    陳昭蓉(2012)。大陸來台研究生之生活壓力、學習滿意度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如、郭昭佑(2008)。兒童眼中的學校。教育研究月刊, 169,98-108。
    陳清泉(1990)。大學生生活壓力、認知型態與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清檳、郭姿吟、陳佳妏、張仁家(2013)。課業壓力對高職機械科學生因應策略之關係:以認知評估為中介效果。科技與工程教育學刊, 46(1),1-17。
    陳毓文(2004)。少年憂鬱情緒的危險與保護因子之相關性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7(4),67-95。
    陳瑋婷(2013)。學生壓力、因應策略與性別關連性之後設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6(3),347-369。
    賀豫斦、黃雅文(2008)。六年級學生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挫折復原力研究-以台北縣某國小爲例。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 30,133-148。
    馮麗君(2008)。國中生生活壓力、正向壓力因應策略與幸福感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于芬(2007)。大學生人際壓力、自我壓力、獨處偏好、獨處經驗與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昱得(2010)。青少年生活壓力與憂鬱情緒:靈性的緩衝作用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靖雯(2010)。國中生生活壓力、壓力因應策略與物質使用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黃曉瑜、吳肖琪、陳李綢(2008)。高中職學生憂鬱情緒與父母失業及其他相關因素之探討。長庚科技學刊, 8,97-114。 doi: 10.6192/CGUST.2008.6.8.7
    黃韞臻、林淑惠(2009)。中部大學生情緒智慧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聯大學報, 6(2),19-41。
    楊年瑛、張高賓(2012)。國中生自我效能、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12,83-109。
    楊雅婷(2012)。國中生知覺第二性徵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董氏基金會(2004)。青少年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取自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5&
    廖俊傑(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意義感、生活壓力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趙子揚、宋曜廷、王雅鈴(2014)。「中學生考試壓力因應量表」之編製與應用。測驗學刊, 61(2),283-310。
    歐滄和(1989)。高中學生校園人際壓力因應風格及有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文雅(2006)。科技大學學生的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蔡宛珊(2007)。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人格特質、生活壓力、憂鬱程度與吸菸行為的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旻珊(2012)。台中市都會及偏遠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蔡明富、陳宸如(2013)。高中數理資優生生活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3,41-54。
    蔡素美(2004)。國小學童課業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蔣秀清、吳淑琬、黃財尉(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調適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 11,1-23。
    蔣桂嫚(1993)。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惠文(2012)。台南市國中生休閒參與與生活壓力及憂鬱情緒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鄭照順(1996)。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之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盧浩權(2005)。青少年網路沉迷現象與生活壓力、負面情緒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高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謝佳豫(2014)。高中生生活壓力的因應策略、生氣表達與憂鬱程度之關係研究-以桃園市私立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簡伶蓁(2009)。日常生活壓力、家庭支持及因應方式與青少年憂鬱情緒之關係: 從學生七至九年級之變化趨勢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簡佳盈(2014)。新北市某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和生活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藍乙琳(2008)。「沉重的腳步,黯淡的青春」--談青少年憂鬱傾向之成因、預防與輔導。研習資訊雙月刊, 25(3),129-135。
    羅惠筠、陳秀珍譯(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亞美。
    蘇明瓊(2007)。生活壓力、不良功能態度對青少女憂鬱情緒的影響:以台中縣某公立高職女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蘇韻文、張志銘(2014)。國小學童生活壓力、運動涉入與情緒管理之關係。運動與遊憩研究, 9(1),81-94。

    英文部分
    Carver, C. S., Scheier, M. E., & Weintraub, J. K. (1989). Assessing coping strategies:A theoretically based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6, 267-283.
    Cohen, S., Kamarck, T., & Mermelstein, R. (1983). A Global Measure of Perceived Str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4(4), 385-396.
    compas, B. E. (1987). Coping with atress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1, 393-403.
    Compas, B. E., Malcarne, V. L., & Fondacaro, K. M. (1988). Coping with stressful eventsin older children and you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 405-411.
    Conger, R. D., Conger, K. J., Elder, G. H., Lorenz, F. O., Simons, R. L., & Whitbeck, L. B. (1992). A family process model of economic hardship and adjustment of early adolescent boys. Child Development, 63(3), 526-541.
    Conger, R. D., & Ge, X. (1994). Economic stress, coercive family process, and developmental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65(2), 541-561.
    Folkman, S., & Moskowitz, J. (2000). PositiveAffect and the Other Side of Cop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47-654.
    Gerrig, R., & Zimbardo, P. G. (2005). Psychology and life(17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olmes, T. H., & Rahe, R. H. (1967).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1(2), 213-218.
    Lazarus, R. S. (1966).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 New York: McGraw-Hill.
    Lazarus, R. S., DeLongis, A., Folkman, S., & R., G. (1985). Stress and Adaptational Outco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0(7), 770-779.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Apprai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6). Cognitive theories of stress and the issue of circularity. In M. A. R. Trumbull (Ed.), Dynamics of stress. New York: Plenum.
    Moos, R. H. (1992). Stress and coping theory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Evaluation Review, 16(5), 534-553.
    Pervin, L. A. (1984). Current Controversies and issues in personality. Canada: John Wiley.
    Pine, D. S., Cohen, E., Cohen, P., & Brook, J. (1999).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as predictors of adult depression: Moodiness or mood disorde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6(1), 133-135.
    Price, J. H. (1985). A model for explaining adolescent stress. Health Education, 16(3), 36-40.
    Printz, B. L. (1991). Adolescent stress and coping:A path analy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hypothesized stress buffering role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problem solving. Unpublished doctor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Texas , Austin,Tx.
    Sarason, I. G., Johnson, J. H., & Siegel, J. M. (1978).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life changes:Development of the life Experiences Surve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6(5), 932-946.
    seley,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Y: Mcgraw hill.
    Selye, H. (1983). The Stress Concept: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Stress Research Ed. NY: John Wiley & Sons.
    Tobin, D. R. (1993). Re-educating the Corporation:Foundations for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VT: Omne.
    Tsai, C. J. (1993). Stress and coping efficacy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Unpublished docto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Greeley,Co.
    Turner, R. J., & Roszell, P. (1994). Psychosocial resources and the stress process. New York: Plenum Press.
    Weissman, M. M., & Klerman, G. L. (1977). Sex differences and the epidemiology of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34, 98-111.
    WHO. (2001).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1. from http://www.who.int/whr/2001/e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