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胤曄
Lai, Yin-Ya
論文名稱: 政治框架中的《美術》雜誌(1949-1956)
指導教授: 陳惠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8
中文關鍵詞: 《美術》雜誌改造宣傳美術社會主義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02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6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文藝創作可謂時代之縮影,象徵著某個特殊時期的歷史現象。1950年代中國的時代特徵為「改造」。配合著中共政策以及宣傳的需要,當時的藝術發展大體呈現藝術的自我改造,以及透過藝術改造觀眾兩大方向。本文將1950年代的美術作為社會環境、文化現象與思想觀念的產物,透過中國美術家協會的發展,及其機關雜誌:《美術》內容中的相關論述與刊登之創作,探討美術界的知識份子身處於這個變動的時代,如何改造、適應的過程。《美術》雜誌的內容聯繫官方立場,進行對理論的探索及具體的實踐。在理論探索方面,《美術》雜誌大約呈現延安時期的文藝創作理念的延續、蘇聯社會主義藝術的借鑑,以及雜誌主編王朝聞對新時期美術創作原則的理解三大主軸;在創作實踐方面,1949年至1956年的《美術》雜誌則以版畫、國畫和年畫的討論最為豐富,並因為美術家的思想、立場及創作方式等差異而引發許多爭論。整體而言,中國美術界在1949年至1956年期間,針對美術創作所展開的爭論,體現了建國初期中共對美術家社會主義藝術改造以及美術家自我改造的雙重過程,並在最終呈現藝術為政治之附庸的黯淡結局。藉由此一時期美術界知識份子對於藝術理論、作品的探討,可知當時中國人民的思想、立場並非毫無變化,而是有著思想上的困惑與掙扎;中共對藝術方面的改造,則重新形塑了人民對世界的認知,對日後中國的歷史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說明 27 第四節 撰文架構說明 29 第二章 中共建國後《美術》雜誌的刊行 31 第一節 文藝體制的重構與中國美術家協會的成立 31 第二節 《美術》雜誌的編輯及內容概要 47 第三章 社會主義美術理論的建構 72 第一節 延安文藝方針的延續 72 第二節 蘇聯美術理論的學習 96 第三節 創作方向的再闡釋─以《美術》主編王朝聞為中心 116 第四章 社會主義新中國繪畫的摸索 135 第一節 「生活真實即藝術真實」的版畫新主題 135 第二節 從封建象徵到民族遺產轉化的國畫 155 第三節 從迷信到呈現美好健康生活的年畫 179 第五章 結論 205 附錄一 211 徵引書目 213

    一、文獻史料
    1.人民日報社編,《人民日報》,北京:人民日報社,1946年─1957年。
    2.中央中共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出版社,1919年。
    3.中共中央文文獻研究室編,《中共中央檔選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4.中共中央文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彙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6.中共中央宣傳部辦公廳編,《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1915-1992)》,北京:學習出版社,1996年。
    7.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第一冊》,北京 : 中國書籍出版社,1995年。
    8.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第三冊》,北京 : 中國書籍出版社,1996年。
    9.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第五冊》,北京 : 中國書籍出版社,1999年。
    10.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0─1956年。
    11.中國美術家協會編,《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辭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12.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宣傳處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紀念文集版本說明》,上海:新華書店,1950年。
    13.毛澤東,《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15.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
    16.王朝聞,《面向生活》,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王朝聞,《新藝術創作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王朝聞,《新藝術論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9.光明日報社編,《光明日報》,北京:光明日報社,1949年-1956年。
    20.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丹青風骨─當代著名美術家自述》,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1年。
    21.宋應離等編,《中國當代出版史料第八卷》,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
    22.延安文藝編委會編,《延安文藝叢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23.胡蠻著、康樂編,《胡蠻記新中國美術活動》,北京:中國書店,2014
    24.胡蠻著、康樂編,《胡蠻與新中國美術》,北京:中國書店,2014年。
    25.倪貽德,《藝苑交遊記》,上海:良友圖書,1936年。
    26.張華清,《張華清回憶錄》,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11年。
    27.郭梅, 魏麗敏著,《漫畫一生:華君武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28.陳永怡,《肖峰回憶錄》,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9年。
    29.陳琦,《金山石回憶錄》,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9年。
    30.傅益璿,《傅家記事(回憶傅抱石)》,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
    31.黃炎培,《延安歸來》,重慶:生活書店,1945年。
    32.新文學史料叢刊編輯部編,《新文學史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至今。
    33.新觀察編輯部編,《新觀察》,北京:新觀察雜誌社,1950─1954年。
    34.葉淺予,《十年荒唐夢:葉淺予回憶錄》,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9年。
    35.葉淺予,《細敘滄桑記流年: 葉淺予回憶錄》,北京:群言出版社,1992年。
    36.龐薰琹,《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

    二、中文專書
    1.(美)葛凱(Karl Gerth)著;黃振萍譯,《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2.(英)彼得‧伯克,譯者:蔡玉輝,《甚麼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3.(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范進、楊軍游、柯錦華譯,《國家的神話》,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4.Storey, John,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Arnold ; New York : Co-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中譯參閱: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2002 年。
    5.Werner J. Severin,James W. Tankard著,羅世宏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五南書局,2010年。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893-1949》,北京:中央文獻,1996年。
    7.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編,《新中國美術50年(Fifty years of new China's fine arts, 1949-1999)》,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年。
    8.中國美術館編,《從延安走來: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七十周年美術作品集(1942-2012)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9.王伯敏,《中國版畫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1年。
    10.王蒙,《青春萬歲》,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
    11.王樹村,《中國年畫史》,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7年。
    12.王樹村,王海霞,《年畫》,杭州:浙江人民初版社,2005年。
    13.古元,《古元木刻選集》,東北畫報社,1949年。
    14.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臺北:丹青,1986年。
    15.任文,《延安時期的社團活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16.安‧達勒瓦著,李震譯,《藝術史方法與理論》,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年。
    17.朱汝曈,《1951-1978中國文藝界現象輯略》,臺北:新銳文創出版,2012年。
    18.朱鴻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1937-194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19.艾克恩,《延安文藝運動紀盛(1937-1948)》,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7年。
    20.余敏玲,《形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年。
    21.余敏玲,《兩岸分治: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1945-200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
    22.吳景平、徐思彥主編,《1950年代的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23.呂澎,《20世紀中國藝術史》,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
    24.宋耕編,《全球化與「中國性」-當代文化的後殖民解讀》(香港:香港太平出版社,2006年。。
    25.李允經,《現代版畫史》,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26.李巧寧,《新中國的中蘇友好話語構建(1949~196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27.李松主編,《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遼寧美術出版社,1998年。
    28.李輝,《胡風集團冤案始末》(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李鑄晉、萬青力,《中國繪畫史‧民國之部》,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年。
    30.李鑄晉、萬青力,《中國繪畫史‧現代之部》,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年。
    31.沈志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周心慧,《中國版畫史叢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33.周揚,《周揚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34.周曉風,《新中國文藝政策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35.尚輝編,《紅色美術經典1921-2011》,石家庄:河北美術出版社,2011年。
    36.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蔡玉輝譯,《甚麼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37.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豐華琴、劉豔譯,《文化史的風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38.彼得‧伯克(Burke, Peter)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39.易英,《從英雄頌歌到平凡世界——中國現代美術思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40.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41.林宏偉、高永中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畫典•賞名畫知黨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2年。
    42.洪宏,《蘇聯影響與中國「十七年」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
    43.洪長泰,《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臺北:一方出版,2003年。
    44.約格.胡伯、趙川,《當代中國新思慮:藝術與美學的批判聲音》(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1年。
    45.胡風,《胡風三十萬言書:關於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6.范美俊、李穎,《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論辯書系‧藝術卷上》,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年。
    47.唐小兵編,《再解讀 : 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
    48.埃德加‧斯诺(Snow, E.),《西行漫記》,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年。
    49.奚靜之,《俄羅斯美術史》,臺北:藝術家,2006年。
    50.孫建娥,《新民主主義文化革命的歷史經驗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51.海默爾(Ben Highmore)著,周群英譯,《分析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臺北: 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 年。
    52.馬敏,《政治象徵》,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53.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
    54.高華,《革命年代》,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年。
    55.高毅,《法蘭西風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臺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
    56.啓之,《毛澤東時代的人民電影(1949-1966年)》,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
    57.張昭軍,孫燕京主編,《中國近代文化史》,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58.張軍鋒編,《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台前幕後》,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4年。
    59.張順清、李金山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60.梁美珊、莊迪澎,《圖解傳播理論》,台北:五南書局,2013年 。
    61.畢克偉(Paul G. Pickowicz)、周榮杰(Jeremy Brown),《勝利的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初歲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年。
    62.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臺北:時報文化,2004年
    63.郭梅、鄭從彥,《朝聞道 夕不甘死─王朝聞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64.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下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65.陳永發,《延安的陰影》,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66.陳明遠,《百年生活巨變》,上海:文匯出版社,2010年。
    67.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68.陳煜編著,《中國生活記憶:建國60年民生往事》,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年。
    69.陳履生,《新中國美術圖史:1949─1966》,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
    70.陳曉明,《追尋文學的肯定性》,臺北:秀威資訊,2015年。
    71.陳燁,《新中國美術經典50年代》,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
    72.陸地,《中國現代版畫史》,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
    73.斯炎偉,《全國第一次文代會與新中國文學體制的建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74.斯圖爾特‧霍爾(Stuart Hall)編,徐亮,陸興華譯,《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75.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國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出版,2007年。
    76.費正清,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主編;王建朗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77.黃宗賢編,《抗戰美術圖史》,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
    78.楊奎松,《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史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79.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
    80.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當代中國的出版事業(上)》,北京:當代中國,1993年。
    81.鄒躍進,《新中國美術史(1949-2000)》,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82.維多利亞‧D‧亞歷山大,章浩、沈楊譯,《藝術社會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年。
    83.翟志成,《中共文藝政策研究論文集》,臺北:時報出版社,1983年。
    84.趙毅衡,《符號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85.趙樹岡,《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86.齊鳳閣,《中國現代版畫史》,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年。
    87.劉永明,《左翼文藝運動與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早期建設》,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
    88.潘公凱等編,《中國美術60年》(1949-2009)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89.蔡青、潘宏艷、馬新月,《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論辯書系‧藝術卷下》,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7年。
    90.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91.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92.薄松年,《中國年畫藝術史》,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年。

    三、西文專書
    1.Arnold Chang ,Paint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the Politics of Style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1980.
    2.Laing, Ellen Johnston The Winking Owl : Ar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88.
    3.Julia Frances Andrews , Painters and Politic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4.
    4.Sullivan, Michael, 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ichael Sullivan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96.

    四、期刊論文
    1.Chang-tai Hung , “Mao's Parades: State Spectacles in China in the 1950s , ” The China Quarterly , 190 (Jun., 2007), pp. 411-431.
    2.Chang-tai Hung,"Repainting China: New Year Prints (Nianhua) and Peasant Resistance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42:4 (October 2000),pp.770-810.
    3.Julia C. Strauss, “Morality, Coercion and State Building by Campaign in the Early PRC: Regime Consolidation and after, 1949-1956, ” The China Quarterly ,188: The History of the PRC (1949-1976) (Dec., 2006), pp. 891-912.
    4.Julia C. Strauss, “Paternalist Terror: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and Regime Consolid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50-1953,”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44: 1 (Jan., 2002), pp. 80-105.
    5.于洋,〈衰敗想象與革命意志——從陳獨秀「美術革命」論看20世紀中國畫革新思想的起源〉,《文藝研究》,3(北京,2010年)。
    6.方國興,〈江西蘇區美術發展綜述〉,《南方文物》,3(南昌,2002年)。
    7.王本朝,〈第一次文代會與中國當代文學的發生〉,《廣東社會科學》, 4(廣州,2008年)。
    8.王先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山水畫改造運動的話語建構〉,《文藝研究》,8(北京,2010)。
    9.王先岳〈新中國初期新年畫創作的歷史與範式意義〉,《文藝理論與批評》,3 (北京,2011年)。
    10.王汎森,〈近代知識分子自我形象的轉變〉,《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11.王瑞芳,〈農村土改後惡風陋俗的革除與新民俗的形成〉,《當代中國史研究》,1(北京,2009年)。
    12.史新粉,〈十七年新年畫創作中的農民情節〉,《文藝理論與批評》,130(北京,2008年)。
    13.甘曉驥,〈第一次文代會會徽〉,《魯迅研究月刊》,12(北京,1990年)。
    14.田蓉輝,〈改造與依附:「十七年」美術中知識分子形象的書寫規約〉,《黑河學刊》,7(黑河,2012年)。
    15.石守謙,〈中國近代美術史研究的幾種思考架構〉,《東亞美術的近代和近代性》(首爾:學古齋,2009年)。
    16.石守謙,〈繪畫、觀眾與國難:二十世紀前期中西畫家的雅俗抉擇〉,《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1 (臺北,2006年)。
    17.余英時,〈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收入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
    18.余敏玲,〈從高歌到低唱:蘇聯群眾歌曲在中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3(臺北,2006年)。
    19.余敏玲,〈斯大林政權下的私領域〉,《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64 (臺北,2009年)。
    20.余敏玲,〈學習蘇聯:中共宣傳與民間回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0(臺北,2003年)。
    21.余敏玲,〈蘇聯英雄保爾‧柯察金到中國〉,《新史學》,12:4(臺北,2002年)。
    22.吳中杰,〈抗戰時期延安文藝界的兩派〉,《當代文壇》,5(成都,2012年)。
    23.吳中傑,〈抗戰時期延安文藝界的兩派〉《當代文壇》,5(四川,2012)。
    24.吳泰昌,〈周恩來與第一次文代會〉,《炎黃春秋》,2(北京,1992)。
    25.吳繼金,〈中共領導的革命美術鬥爭述論〉,《中共黨史研究》,3(北京:2009年)
    26.李洪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舊年畫改造〉,《當代中國史研究》,3(北京,2014年)。
    27.李振宇、楊冬,〈文化領導權理論視野中的新年畫運動〉,《文藝研究》, 7(北京,2009年)。
    28.李朝霞,〈「十七年」《美術》雜志視野下的林風眠藝術命運〉,《美術學報》, 5(廣州,2013年)。
    29.李朝霞,〈新中國十七年美術話語的「生產」與「傳播」—以《美術》(1950—1966年)編輯及組稿為中心的考察〉,《新疆藝術學院學報》,1(烏魯木齊,2011年)。
    30.沈志華,〈「唇齒相依」還是「政治聯姻」?中朝同盟的建立及其延續(1946-196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3 (臺北,2009年) 。
    31.肖進,〈理念分歧還是方向之誤─第二次文代會的兩個報告之爭〉,《揚子江評論》,2(北京,2014年) 。
    32.杭春曉,〈新國畫——20世紀40—50年代中國畫的困境及其應對〉,《中國畫畫刊》,6(杭州,2010年) 。
    33.杭春曉,〈新國畫——中國畫不得不進行的改造〉,《文藝研究》,11(北京,2012年)。
    34.林精華,〈中國知識分子對蘇聯革命的誤讀〉,《二十一世紀》,103(香港,2007年)。
    35.邱添生,〈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辯證〉,《新史學》,17:4(臺北,2006年)。
    36.侯且岸,〈毛澤東新民主主義文化思想論析〉,《教學與研究》, 6(北京:2004年)。
    37.洪長泰,"Repainting China: New Year Prints (Nianhua) and Peasant Resistance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42.4 (October 2000),pp. 770-810.
    38.洪長泰著,羅嗣亮、馬海霞譯,〈毛澤東時代的慶祝遊行:中國五十年代的國家景觀〉,《現代哲學》,2009:1(廣州:2009年),頁58─67。
    39.胡其柱,〈工人、資本家與共產黨─「五反」運動研究〉,《二十一世紀》,12 (香港,2005年)。
    40.胡慧翼、溫儒敏,〈第一次「文代會」與新文學傳統的規範化闡釋〉,《河北學刊》,3(石家莊,2008年)。
    41.殷雙喜、曾小鳳,〈藝術與救國——嶺南畫派的「抗戰畫」及20世紀中國畫的革新轉型〉,《文藝研究》,4(北京,2013年)。
    42.殷雙喜〈藝術中的人民─對新中國美術60年的一點反思〉,《美術》,4(北京,2009年)。
    43.耿化敏,〈從宏大敘事到實證分析「1950年代的中國」研究熱述論〉,《黨史研究與教學》,1(福州,2006年)。
    44.馬承鑣,〈上海解放前夕的第一幅毛澤東畫像〉,《世紀》,1(上海,2004年)。
    45.高華,〈敘事視角的多樣性與當代史研究—以50年代歷史研究為例〉,《南京大學學報》,3(南京,2003年)。
    46.高華,〈新中國五十年代初如何社會統合—十五個「小人物」的回憶錄研究〉,《領導者》,17(2007年)。
    47.張貞,〈日常生活審美化:中產階級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表達〉,《黑龍江社會科學》,5(哈爾濱,2006年) 。
    48.張鳴,〈執政的道德困境與突圍之道─「三反五反」運動解析〉,《二十一世紀》,12 (香港,2005年)。
    49.郭德菴口述,侯藝兵整理,〈郭德菴:第一座主席塑像是這樣誕生的〉,《中華民居》,4(北京,2009年)。
    50.陳永發,〈中共建國初期的新歷史〉,《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2(香港,2012年)。
    51.陳永發,〈毛澤東與七千人大會 : 民主發揚還是文革預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69(臺北,2010年)。
    52.陳改玲,〈第一次文代會對「五四」新文學傳統的打造〉,《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 1(北京,2011年)
    53.陳耀煌,〈從中央到地方: 三十年來西方中共農村革命史研究述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8 (臺北,2010年)。
    54.彭喜波,〈日常生活的意識形態化-基於"文革"時期服裝特點的研究〉,《天津行政學院學報》,13:1(天津,2011年) 。
    55.斯炎偉,〈全國第一次文代會與十七年文學體制心理的生成〉,《文藝理論研究》,4(上海,2006年)
    56.斯炎偉、吳秀明,〈全國第一次文代會與「十七年」文學體制的生成〉,《世界文學評論》,1(武漢,2008年)。
    57.賀照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涵:從梁漱溟的視角看〉,《思想》 ,13(2009年)。
    58.賀萬里,〈「領袖與群眾」——新中國文藝政策影響下的一種繪畫題材的圖像轉換〉,《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6:1(南京,2006年)。
    59.馮筱才,〈政治生存或經濟生存─上海商人如何走上公私合營之路〉,《中國當代史研究》,2 (北京,2011年) 。
    60.馮漢江,〈中國新興版畫的發展與嬗變〉,《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4(荊州,2002年)。
    61.黃淑芳,〈毛澤東的文藝思想與中共文藝政策-《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的影響〉,《通識研究集刊》,8 (桃園,2005年)。
    62.黃發有,〈文學史視野中的第一次文代會〉,《揚子江評論》,4(南京,2010年)。
    63.黃顯功,〈中國新興版畫的歷史記錄─早期版畫出版物舉隅〉,《上海藝術家》,4(上海,2011年)。
    64.楊佩,〈凱綏‧珂勒惠支對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影響〉,《美與時代(中)》,4 (鄭州,2014年)。
    65.楊奎松,〈1952年上海「五反」運動始末〉,《社會科學》,4 (上海:2006年)。
    66.楊奎松,〈50年來的中共黨史研究〉,《近代史研究》,5(北京,1999年)。
    67.楊維真,〈戰爭與國家塑造─以戰時中國(1931-1945)為中心的探討〉,《漢學研究通訊》,28:2(臺北,2009年)。
    68.鄒建林,〈趣味之辯─從新年畫看民間審美觀念在「毛澤東時代美術」中的滲透和轉換〉,《文藝研究》,9(北京,2005年)。
    69.鄔冬梅,〈「新的人民的文藝」─論中國共產黨對第一次文代會的組織與思想領導〉,《綿陽師範學院學報》,31:10(綿陽,2012年)。
    70.翟楚夏,〈融通中西,返本開新——新中國初期新中國畫風格的構建〉,《國畫家》,5(天津,2014年)。
    71.閩靖陽,〈延安魯藝美術生產方式在「十七年」(1949-1966)的傳承研究〉,《美術學報》,1(廣州:2014年)。
    72.劉永勝,〈「十七年」美術的歷史性變革〉,《天津美術學院學報》,3(天津:2010年)。
    73.劉建勛,〈以木刻為特色的新美術〉,《延安文藝史論稿》(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74.劉春華,〈也談《毛主席去安源》的幕後風波與歷史真實〉,《晚霞》,12(成都,2007年)。
    75.潘耀昌,〈複製、印刷和大眾傳播——木刻和年畫、連環畫、宣傳畫全盛的時代〉,《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上海,2006年)。
    76.蔡青,〈「十七年」時期少數民族題材美術的發展軌跡〉,《藝術探索》,25:4(南寧,2011年)。
    77.蔡青,〈1949-1966年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美術研究〉,《藝術教育》,4(北京:2012年)。
    78.蔡青,〈民族形象社會主義中國畫的建構——「十七年」中國畫的發展與演進〉,《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4(貴陽,2006年)。
    79.鄧小琴,〈文代會研究述評〉,《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2:11(福州,2012年)。
    80.鄭工,〈「父」之為父——石魯《轉戰陜北》一畫的圖像學分析〉,《美術觀察》,9(北京,2008年)。
    81.黎敏,〈作為新意識形態符號表達媒介的新年畫探析─以建國初的新年畫為例〉,《江淮論壇》,1(合肥,2011年)。
    82.龍潭,〈建國初期的「新國畫運動」〉,《文藝研究》,9(北京,2008年)。
    83.儲著武,〈新中國初期文化史:史料、研究及趨勢〉,《重慶社會科學學報》,2(重慶,2015年) 。
    84.羅志田,〈士變─二十世紀上半葉讀書人的革命情懷〉,《新史學》,18:4(臺北,2007年)。

    五、 學位論文
    1.王之瑜,〈從《良友畫報》看近代中國女性服飾變化〉,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年。
    2.王先岳,〈寫生與新山水畫圖式風格的形成〉,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論文,2010年。
    3.王海燕,〈新中國國家形象塑造〉,上海大學美術學博士論文,2010年。
    4.任杏媛,〈革命敘事與圖像政治〉,西南交通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2010年。
    5.李世偉,〈中共與民間文化(1935-1948)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6.李朝霞,〈新中國的美術觀及其話語實踐——以《美術》(1950-1966)為中心〉,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論文,2010年。
    7.杜龍琪,〈2 0世紀中國情節性繪畫研究〉,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學博士論文,2010年。
    8.林書琦,〈延安新女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9.施文婷,〈延安經驗在1950年代的重演:以杜高檔案為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0.孫蔣濤,〈錢松喦與20世紀山水畫史上的革命聖地題材〉,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論文,2009年。
    11.馬佳,〈新年畫運動與“民眾”的身份確認問題研究〉,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碩士論文,2010年。
    12.都晨,〈木版年畫發展中的博弈與互動〉,中央民族大學藝術人類學博士論文,2012年。
    13.陳逢申,〈戰爭與文宣: 以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話劇、音樂及漫畫為例(1937~1945)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14.費文明,〈新中國宣傳畫創作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博士論文,2012年。
    15.楊昊成,〈毛澤東圖像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博士論文,2005年。
    16.劉志剛,〈胡風事件的再思考〉,政治大學東亞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17.劉曉洋,〈新年畫創作對中國畫人物畫的影響初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論文,2012年。
    18.潘鵬,〈中蘇友好協會的緣起、歷程及終結〉,北京中共中央黨校中共黨史博士論文,2005年。
    19.鄭工,〈演進與運動:中國美術的現代化(1875—1976)〉,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論文,2000年。
    20.鄭炯兒,〈「友好同盟」的悲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之中蘇關係(1941~195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21.蕭笛,〈政治視野下的中國基層美術〉,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論文,2013年。
    22.薛曉琳,〈建國初上海新年畫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12年。
    23.譚志東,〈中共延安時期的戲劇運動(1935-1947)─「工農兵文藝」的歷史省察〉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24.譚靜,〈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花鳥畫新風貌研究〉,西南大學美術學碩士論文,2006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