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能傑
Chang, Neng-Chieh
論文名稱: 戰後臺灣商業劇場東華皮戲團表演活動研究
A Study of the Tung-Hua Shadow Puppet Theatre Play at the Commercial Theatre in Postwar Taiwan
指導教授: 陳龍廷
Chen, Long-Ti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7
中文關鍵詞: 東華皮戲團皮戲商業劇場劇本戰後
英文關鍵詞: Tung-Hua Shadow Puppet play, shadow Puppet play, commercial theater, leather play, postwar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51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0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商業劇場」,即是以「商業」為主的演出。是以觀眾買票進場消費看戲為主軸。有別於傳統酬謝神明,聘請戲團演出的性質。臺灣最早的商業劇場,始於日治時期。1945年後,社會環境有別於先前的戰時環境,臺灣各地方的戲曲,再度活絡,競相地再度走進商業體系演出。締造了無數的佳績,創下臺灣傳統戲曲商業劇場的黃金時代。臺灣商業劇場,是為研究臺灣戲劇發展史上,不容忽視的一環。由於商業劇場的表演性質,促成了臺灣傳統戲曲,特殊的表演文化。皮影戲也不例外,也走進入了商業體系的表演,與無數傳統戲劇、新興娛樂,相互的在商業體系中競爭。在臺灣皮影戲的發展上,商業劇場的演出,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個部份。它創造出了皮影戲新的表演藝術取向,為皮影戲藝術開創了不同領域,促成了皮影戲在該時期中,特殊的表演文化。
    本文主以戰後臺灣皮影戲商業劇場研究為主題,探討1945年至1970年之間,皮戲進入商業劇場近25年的發展與表演文化。透過文獻與史料的相互分析,梳理戰後的皮影戲進入商業劇場後,如何在商業劇場的競爭下,發展出獨特的表演風格,以及在商業劇場中有何種表演、音樂、視覺上的變異。以往對於臺灣皮影戲商業劇場的了解,是以史料的分析。是故,文中嘗試以皮影戲劇團在商業劇場的表演活動、藝術展現為討論對象。建構出劇團的表演活動,解析皮影戲在商業劇場的劇藝發展。由皮戲劇團的表演活動,解讀出戰後臺灣皮影戲在商業劇場的始末。文中選定東華皮戲團為主軸,東華皮戲團是為家族代代相承的皮戲團,也為全臺歷史最為悠久的皮戲團。亦是全臺的皮影戲團中,唯一成功的將皮影戲,帶入商業劇場體系中表演的劇團。更是全臺唯一大量且長期走入商業劇場,並橫跨城鄉的皮影戲劇團。文中藉由東華皮戲團所留下的商業劇場文獻史料,分析臺灣的皮影戲在商業劇場的過程,以及在劇場中發展出何樣的劇場表演美學,如何延伸出新式的表演形式,而商業劇場的演出,對於日後皮影戲表演藝術的啟發。
    本文的重點,除了論述戰後皮影戲商業劇場史、及其社會、文化現象的部份以外,文中的另一個重點,探討皮影戲走入商業劇場演出的劇本特點。劇本為一劇之本,也是戲劇表演最為重要依據。從劇本的形式,可以看出劇本受到環境、觀眾等影響,在內容上改變。而這些改變,也反應出每個時期所創作劇本的不同。文中分別針對皮影戲商業劇場的演出本,進行分析。解析商業劇場有何種演出劇本,在商業劇場的演出下,演師又創造出何種迥異傳統的劇本表演形式,這些劇本又有何種風格,其中的劇本有何種在地化的特徵。而後在1966年後,皮影戲的劇本寫作模式,有何種的變革?商業劇場的演出劇本,對日後臺灣皮影戲的演出,又產生有何種影響。

    關鍵詞:東華皮戲團、皮戲、商業劇場、劇本、戰後

    “The commercial theater” includes the main part of the “commercial” performances. By means of paying for the tickets, the audience can get into the theater to enjoy the performance. It diff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formance- the play for the reward of Gods. The earliest commercial theater has begun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Japanese people brought into the modern theater culture, which changed the old form of performance. After 1945,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Japanese wartime. The local opera in Taiwan, once again, was active. The commercial theater created the golden age of traditional operas in Taiwan, and it was also an era in which traditional operas performed in competition with each other.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operas in Taiwan, we couldn’t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mmercial theater.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ould achieve the special types of the performances in traditional performances in Taiwan. Within the history developments of the shadow puppet play, it wa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commercial performance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theater culture, between 1945 and 1970, about twenty-five years of the shadow puppy play in postwar Taiwan.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and historical articles, it indicated how the shadow puppy play developed its unique style of the performance, including the variations in music and visual actors, under the competition of the commercial theater culture.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y of the commercial theater culture in the shadow puppy play was historical articles.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on the performance activities and art show. So it took an example for Tung-Hua Shadow Puppet Play to be a stream part of study. Tung-Hua Shadow Puppet Play is a performance troupe of generations to generations. It is a historical troupe, which is the only one leading the shadow puppy play into the commercial performance successfully, in Taiwan. More, it is also a troupe, which is the only one performing everywhere in Taiwan to carry out the commercial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ommercial performance data of the Tung-Hua Shadow Puppet Play, we could realize how the shadow puppy play brought out new styles of performance and developed what kinds of art in Taiwan.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discuss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historical performance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changing history of the script of the shadow puppy play. A script is an important spirit of a play. And from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cripts, we could realize the influences of the audiences or circumstances in the period of tim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fluences could make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scripts of the shadow puppy play,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commercial performances, which is producing what kinds of styles and their various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fter 1966, there would be what variations of scripts would produce and the scripts of commercial theater would bring what kinds of influences in Taiwan.

    Keywords: Tung-Hua Shadow Puppet play, shadow Puppet play, commercial theater, leather play, postwar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3 一、文獻回顧 3 (一)、劇本、語言 8 (二)、戲曲音樂 8 (三)、雕刻工藝 8 (四)、歷史文化 9 (五)、創意行銷 9 (六)、學校教學 9 (七)、皮影戲動畫 9 二、問題的討論 11 (一)、Bourdieu的社會學理論架構 12 (二)、Steward的文化生態變遷理論架構 13 (三)、戰後商業劇場的文化意義 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8 一、田野調查口述資料的再確認 18 二、商業劇場演出紀錄文獻資料的彙整 19 三、商業劇場實際演出本分析 20 四、研究步驟 20 (一)、東華皮戲團戰後商業劇場演出的建構 20 (二)、劇本分析 21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 21 第二章 戰後東華商業劇場發展歷程 25 第一節 歷史分期 25 一、萌芽期(1945~1951) 26 二、黃金期(1952~1965) 28 三、沒落期(1966-1970) 28 第二節 戰後商業皮影戲劇團 29 一、高雄縣大社鄉東華皮戲團 29 二、其他皮戲團 34 (一)、高雄大社安樂皮戲團 35 (二)、高雄彌陀金連興皮戲團 39 (三)、高雄彌陀新興皮戲團 42 (四)、高雄阿蓮飛鶴皮戲團 42 (五)、宜蘭假皮戲團 44 第三節 皮影戲商業劇場劇的商業型態 46 一、商業劇場演出流程 46 (一)、商業劇場演出前的接洽 46 (二)、商業劇場硬體設備的載具 52 (三)、檔期的排定與簽約 53 二、租贌形式的產生 54 第五節 審查制度 56 一、劇團的登記審查 58 二、劇團人員的身份審核管控與影響 62 第三章 戰後皮戲商業劇場的變革與演出 64 第一節 皮戲的音樂變革 64 一、潮調(Tiô- tiâu)的釋義 66 (一)、皮影戲的潮調分析 66 (二)、皮影戲商業劇場的潮調 69 二、皮影戲的北管 70 三、皮影戲的歌仔調與都馬調音樂 71 四、皮影戲的南音(南管) 72 五、皮戲歌手制度的誕生 72 六、皮影戲的西洋樂隊 74 第二節 商業劇場皮影戲偶的發展與改革 75 一、外在因素─觀眾與舞臺裝置 79 二、內在因素─演師的改革想法與劇本的創作 81 三、商業劇場皮偶的變革 82 第三節 皮影戲舞臺技術的改革 84 一、皮影戲舞臺布景的改制與佈景的設計 87 (一)、改革與組裝 88 (二)、舞臺布景的設計 89 (三)、舞臺佈景的幕布設計 92 二、舞臺技術的廣告宣傳 94 三、燈光改革與舞臺技術裝置的演出效果 95 (一)、燈光的改良 95 (二)、舞臺技術的發展 97 (三)、東華皮戲團的表演風格與特點 100 第四章 劍俠戲 105 第一節 八寶樓 107 第二節 兒女私情的特點 109 第三節 公案與神怪情節的特點 110 第四節 演出特點 111 第五章 神魔劇 114 第一節 西遊記 114 一、商業劇場的西遊記 116 二、 演出分析 118 三、視覺特色 121 第二節 濟公傳 123 一、劇本的發展與創作 124 二、1953~1970年的濟公傳 126 (一)、芙蓉女 127 (二)、《八卦陣》(陰陽八卦陣) 129 (三)、遊地府 130 (四)、濟公收白齊魚 134 (五)、卞宗子平迷州斗底陣 136 (六)、濟公戰八魔 138 (七)、李賢明掛帥—攻打大狼山 140 (八)、鍾員公子娶妻 142 第三節《濟公過臺灣》的新創作 145 一、編寫歷程 145 二、故事大綱 146 (一)、《濟公過臺灣》劇本分析 148 (二)、《嘉慶君遊臺灣》的重新塑造與延伸 148 (三)、小說主旨拼貼 150 (四)、單元的綜合拼貼 153 (五)、臺灣的建構與歷史的結合 153 (六)、人物新創作關聯 154 (七)、臺灣在地化表現 155 第六章 皮影戲新創劇本 158 第一節 萬劫北交趾 158 一、劇本大綱架構 162 二、衝突危機的產生 164 三、劇本的內容特性 165 (一)、拼貼與變異 165 (二)、人物造型的新詮釋 167 (三)、講古題材的新創作 168 第二節 世外奇聞 168 一、創作過程 169 二、劇本內容 170 (一)、聖佛鬥法眾妖仙 170 (二)、群仙奪寶劍 171 (三)、八仙大破五鳳陣 171 (四)、五妖怪三奪天書 173 (五)、佛仙大戰地獄塔 174 (六)、小八仙三進沖天樓 175 (七)、二十四仙大破飛龍城 175 (八)、神聖血戰骷髏島 176 (九)整體分析 177 第三節 《萬劫北交趾》、《世外奇聞》的異同 178 第四節 戲偶的特點 181 第七章 劇本變革與演出 184 第一節 1966年戲院演出劇本最後變革 184 一、未完成的排戲制度 184 二、影偶變革的最後定型 187 第二節 最後曙光與餘暉 188 第三節 小結 191 第八章 結論 193 引用文獻 196 一、專書 196 二、單篇論文、期刊 199 三、學位論文 199 (一)、碩士論文 199 (二)、博士論文 200 四、影音資料 201 五、報紙資料 201

    引用文獻
    一、專書
    方師鐸,1965,《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臺北:國語日報。
    王大錯述考,1980,《戲考》,臺北市:里仁書局。
    王國維,1996,《宋元戲曲考》,臺灣:藝文印書館。
    王士儀,1999,《戲劇論文集-議題與爭議》,臺北:和信。
    王志沖,2011,《新編四遊記》,中國:華夏。
    王嵩山,1988,《扮仙與作戲》,北市:稻鄉。
    王秀政,1995,《臺灣史研究》,臺灣:臺灣學生書局。
    王琰玲,2008,《明清公案小說研究》,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
    王安祁,1996,《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灣:里仁書局。
    尹建中,1988,《民間技藝人材生命史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
    臺灣省政府,1982,《臺灣民間藝人專輯》,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6,《傳統技藝匠師採訪錄;第二集》,臺灣省文獻會編印。
    石光生,1994,《高雄縣立文化中心皮影戲館籌建專輯》,高雄縣立文化中心編印。
    1995,《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生命史-皮影戲張德成藝師》,北市:教育部。
    2000,《南臺灣傀儡戲劇場藝術研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2007,《屏東縣布袋戲的流派與藝術》,羅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8,《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臺北市:書林。
    2009,《鍾任壁布袋戲技藝與傳承》,臺中:國立文化資產總管理處。
    2010,《照光弄影─影藝文化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2013,《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儀式.演變.創新》,五南。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華康德(Loic J. D. Wacquant)著,李猛、李康
    譯,2009,《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市:麥田。
    汪玉祥,1992,《中國影戲》,中國:四川人民。
    1999,《中國影戲與民俗》,淑馨。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
    呂良弼等,1993,《臺灣文化概觀》,中國:福建教育。
    呂理政,1995,《布袋戲筆記》,臺灣風物雜誌社。
    吕小蓬,2004,《古代小說公案文化研究》:北京市:中央編譯。
    李躍忠,2006,《燈影裡舞動的精靈-中國皮影》,黑龍江人民。
    邱坤良,1992,《新劇與舊劇-日據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臺北:
    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
    1979,《民間戲曲散記》,臺北:時報。
    1980,《野臺高歌》,臺北:皇冠。
    1983,《民俗藝術的維護》,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7《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臺北市:臺原。
    1989,《臺灣地區懸絲傀儡、布袋戲、皮影戲綜合蒐集、整理計畫報告
    書》,臺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究中心。
    1997,《臺灣戲劇現場》,臺北:玉山出版社。
    1999,《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臺北:新新聞出版社。
    吳燕招等人,1990《光和影的藝術》,高雄縣政府文化局編印。
    吳瀛濤,1994,《民俗臺灣》,眾文出版社。
    吳立萍、董逸華、蔡亞倫,2006,《戲說人生:臺灣民間戲曲特輯》,慈濟傳播文
    化志業基金會。
    沈平山,1986,《中國掌中藝術—布袋戲》,筆者自印。
    沈珉,2004,《中國傳統皮影》,人民美術。
    林鋒雄,1999,《布袋戲「新興閣-鍾任壁」技藝保存計畫報告書》,宜蘭: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林進德,1996,《嘉慶君遊臺灣》,臺北市:時報。
    林鶴宜,2003,《臺灣戲劇史》,國立空中大學。
    林淑慧,2014,《時空流轉:文學景觀、文化翻譯與語言接觸》,臺灣:萬卷樓。
    2014,《旅人心境:臺灣日治時期漢文旅遊書寫》,臺灣:萬卷樓。
    金清海,2000,《皮影藝人-張春天生命史》,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周曉薇,2005,《四遊記叢考》,中國社會科學。
    胡耀恆,2001《世界戲劇藝術欣賞》,臺北市:志文。
    秦振安,1991,《中國皮影戲之主流-灤州影》,臺灣省立博物館。
    徐亞湘,2009,《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
    統藝術中心。
    徐秀慧,2013,《光復變奏:戰後初期臺灣文學思潮的轉折期(1945-1949)》,臺
    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夏濤聲,194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三十四年廣播詞輯要》,臺北:臺灣省行政
    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
    教育部,1991,《民族藝術傳承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教育部。
    1995,《布袋戲-李天祿藝師口述劇本集》,臺北:教育部。
    張義國,1996,《皮影戲-張德成藝師家傳劇本集》,臺北市:教育部。
    張榑國,1997,《皮影戲-張德成藝師家傳影偶圖錄》,臺北:教育部。
    郭端鎮,1998,《布袋戲李天祿藝師》,臺北:教育部。
    陳正之,1991,《掌中功名-臺灣的傳統偶戲》,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憶蘇、盧彥光,1999,《高雄縣-皮影戲五大戲團研究報告》,高雄縣立政府文
    化中心。
    陳義敏,劉峻驤主編,1999,《中國曲藝‧雜技‧木偶戲‧皮影戲》,北京:文化
    藝術。
    陳耕,2003,《閩臺民間戲曲的傳承與變遷》,中國:福建人民。
    陳芳主編,2004,《臺灣傳統戲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陳龍廷,2005,《戲園、掌中班與老唱片─南投布袋戲的生態》,南投傳統藝術研
    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10,《庶民生活與歌謠—臺灣北海岸的褒歌考察》,高雄:春暉出版社。
    2012,《聽布袋戲尪仔唱歌:1960-70年代臺灣布袋戲的角色主題歌》,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葉龍彥,2001,《臺灣戲院發展史》,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
    焦桐,1990《臺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北市:臺原出版社。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
    臺北:麥田。
    黃裕元,2014,《流風餘韻:唱片流行歌曲開臺史》,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葛賢寧,1955,《論戰鬥的文學》,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廖奔,1992,《中國戲曲聲腔源流史》,貫雅。
    1997,《中國古代劇場史》。河南:中洲古籍。
    錢南揚,2009,《戲文概論;謎史》,北京市:中華書局。
    劉振亞,1989,《劇場建築設計原理》,中國:冶金工業。
    劉慧芬,2001,《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臺北:文史哲。
    2005,《京劇劇本編撰理論與實務》,臺北:文津出版社。
    魏力群,2005,《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遊叢書-皮影之旅》,中國旅遊。
    著者不詳,《八竅珠》,中國:大連圖書供應社刊行。
    著者不詳,1932,《乾坤奇俠傳》,上海沈鶴記書局。
    著者不詳,1933,《荒村奇俠傳》,上海沈鶴記書局。
    著者不詳,1932,《飛劍奇俠傳》,上海沈鶴記書局。
    著者不詳,1932,《江湖劍俠傳》,上海沈鶴記書局。
    1927,《臺灣に於ける支那演劇及臺灣演劇調》,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山村祐,1958,《現代ヨ—ロツパの人形劇》,日本:昭森社。
    片岡巖,1921《臺灣風俗誌》,臺灣日日新報社。
    東方孝義,1997《臺湾習俗》,南天書局發行臺北二刷。
    浜田秀三郎,1944,《臺湾演劇の現狀》,丹青書房。
    現代人形劇センタ,1981,《臺湾の人形劇》,財团法人現代人形劇センタ-。
    1974,“Monkey Subdues the White-Bone Demon”,Hong-Kong.
    1979,“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ppetry in Asian-Pacific Area”,Japen-Tokyo.
    Kelleher, Joe,2009,“Theatre & politics”,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Gary B.Palmer,1996,“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Ratner, Carl,2006,“Cultural psychology:a perspective 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and social reform / Carl Ratner”,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二、單篇論文、期刊
    丁肇琴,2001,〈論歌仔戲中的包公形象〉,《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 頁27-53。
    石光生,2000,〈論南臺灣偶戲的變革與發展方向〉,《藝術論衡》,頁19-27。
    2002,〈論張德成內臺演戲記錄的研究價值〉,《臺灣傳統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頁141-185。
    2004,〈論張德成皮影戲「內臺演戲記錄」(1952∼1967)反映的臺灣內臺戲劇場文化〉,《民俗曲藝》第146期,頁157-216。
    石婉舜,2008,(「黑暗時期」顯影:「皇民化運動」下的臺灣戲(1936.9-1940.11)〉,
    《民俗曲藝》159期,頁7-81。
    2010,〈被動員的「鄉土藝術」:黃得時與太平洋戰爭期的布袋戲改造〉,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八期》,頁59-84。
    邱坤良,1981,〈臺灣的皮影戲〉,《民俗曲藝》,第三期,頁1-15。
    邱一峰,1999,〈復興閣皮影戲團〉,《明道文藝》。
    吳亞梅,1981,〈弄影記〉,《民俗曲藝》第四期。
    吳天泰,1983,〈中國皮戲的認識〉,《民俗曲藝》第二十八期,頁123-154。
    林鋒雄,2001,〈論臺灣皮戲《蔡伯皆》〉,《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頁329-353。
    孫鳳吟,1999,〈論高雄地區皮影戲現況與保存推廣〉,《小說與戲劇》,頁43-58。
    張能傑,2016,〈臺灣戰後商業劇場的廣告美學與文化-以皮影戲為例〉,《靜宜
    中文學報》第九期,頁91-134。
    陳憶蘇,2001,〈臺灣皮影戲〉,《漢家雜誌》,頁17-20。
    黃英哲,2006,〈戰後初期臺灣之臺灣研究的展開:一個歷史斷裂中的延續〉,《臺
    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二期,頁105~128。
    三、學位論文
    (一)、碩士論文
    吳天泰,1982,《臺灣皮影戲劇本的文化分析》,臺灣大學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一峰,1998,《臺灣皮影戲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婉淳,2005,《臺灣皮影戲音樂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裕雄,2009,《南投新世界陳俊然布袋戲「南俠」之研究―以《南俠(沒價值
    的老人)》為研究對象》,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秀蓮,1976,《臺灣皮影戲的技藝與淵源》,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玉如,2006,《跨場域舞臺的戲劇創作與轉化-陳守敬歌仔戲寫作技巧探析》,
    臺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清海,1998,《合興皮影戲團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徐雅玫,2000,《臺灣布袋戲之後場音樂初探》,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
    文。
    張雅惠,1999,《潮調布袋戲《金簪記》音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
    所碩士論文。
    張能傑,2008,《論民族藝師張德成新編皮影戲》,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
    碩士。
    張主恩,2013,《廖和春編撰拱樂社內臺歌仔戲劇本研究》,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
    民俗藝術研究所民俗藝術組碩士論文。
    張家蓁,2014,《二次大戰後桃園市戲院之研究》,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
    研究所民俗藝術組碩士論文。
    黃明峰,2000,《屏東縣布袋戲班之研究(1949-1999)─以〈全樂閣〉、〈復興社〉、
    〈祝安〉、〈聯興閣〉為例》,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黃曉君,2008,《1930至1960年代臺語流行歌曲與臺語電影之互動探討》,輔仁
    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碩士論文。
    陳龍廷,1991,《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憶蘇,1992,《復興閣皮影戲劇本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雄,2005,《李天祿布袋戲舞臺演出本研究》,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
    論文。
    傅建益,1993,《當前臺灣野臺布袋戲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雅琪,2004,《玉泉閣布袋戲團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秋霞,1998,《高文舉故事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處英,2004,《戲院與劇團:臺灣高南兩市內臺歌仔戲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
    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曉親,2007,《楊本縣過臺灣傳說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中憲,2005,《臺灣布袋戲發展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論文。
    羅揚,2015,《1950-1960年代臺灣話劇的導表演與舞臺》,臺南大學戲劇創作
    與應用學系碩士論文。
    (二)、博士論文
    丁肇琴,1997,《俗文學中包公形象之探討》,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任育德,2004,《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一峰,2004,《閩臺偶戲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林永昌,2005,《臺南市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陳正雄,2014,《戰後臺灣布袋戲技藝與文學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
    系博士論文。
    黃裕元,2011,《日治時期臺灣唱片流行歌之研究:兼論一九三〇年代流行文化
    與社會》,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陳龍廷,2006,《臺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四、影音資料
    三立電視臺,2003,《草地狀元-在地手工藝(13)》,三立電視臺。
    五洲製藥,1970,《田邊俱樂部》,五洲製藥公司。
    公共電視,1985,《大迴響-皮影戲(5)》,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白克執導,1956,《黃帝子孫》,臺灣省電影製片廠。
    石光生,2005,《永興樂皮影戲團【經典劇目DVD】》,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6,《合興皮影戲團發展紀要暨圖錄研究影音DVD》,高雄縣文化局。
    江武昌,2005,《黃海岱布袋戲精選系列五-荒山劍俠DVD》,宜蘭:傳統藝術
    中心。
    亦宛然布袋戲,《三盜九龍盃》錄影帶,城市國際電影有限公司出品。
    亦宛然布袋戲,《華容道》錄影帶,城市國際電影有限公司出品。
    亦宛然布袋戲,《乾隆遊西湖》錄影帶,城市國際電影有限公司出品。
    李翰祥執導,1966,《天之驕女》,國聯影業公司。
    林鋒雄,2004,《新興閣鍾任壁布袋戲精選DVD(全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軍聞社,1991,《弄影一甲子》,軍聞社製播。
    張德成演出錄音,1972,《濟公傳–收青紅蛇》,東華皮影戲團自行錄製。
    張德成演出錄音,1972,《濟公傳–芙蓉陣》,東華皮影戲團自行錄製。
    教育部,1995,《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精華影輯-皮影戲張德成》,教育部。
    東華皮影戲團,1984,《西遊記—收青牛》,施合鄭民俗文教基金會。
    東華皮影戲團,1993,《西遊記—收青牛》,東華皮影戲團。
    東華皮影戲團,1997,《封神榜–臨潼關》,東華皮影戲團自行錄製。
    漢笙,2003,《果香風華-臺灣的水果》,漢笙傳播公司。
    五、報紙資料
    哈公,1955年11月28日,〈中央全力輔導下戲劇運動如何展開〉,《聯合報》,
    第6版。
    陳誠,1956年10月25日,〈主臺一年的回憶〉,《聯合報》,第1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