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崔世崙
Choi, Sae-yoon
論文名稱: 魏晉玄言文學思潮研究---以玄學與文學之間的交涉為主題
The Research on The Flow of Metaphisics-Literature In Wei-Jin Period
指導教授: 莊耀郎
Chuang, Yao-L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8
中文關鍵詞: 玄言文學玄言詩名教與自然文學的自覺文學思潮言意之辨
英文關鍵詞: Metaphicis-Literature, Metaphicis-poetry, nature, Conceptualization, conceptual method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68下載:1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魏晉時期,玄學思潮支配著整個社會,無論在人的外在行為,或著內在的意識形態上,都無不受到玄學的影響。而文學是反映一個社會的各種面貌,那麼,魏晉時期應該會有反映當時主流的哲學思潮之文學形態。那就是「玄言文學」。雖然魏晉時期有玄學這麼強勁的推動力,但這只是用來說明當時名士們的外在行為方面的特徵,譬如,魏晉名士因為受到玄風的影響而形成放浪形骸、任誕不羈的人格特徵。然而,在文壇上卻很少注意到在玄學思潮的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學現象,仍然只是沿著「言志」或「抒情」的傳統觀點去加以評價。換言之,當時所謂的「人品」和「詩品」的標準尺度不盡相同。因此,以如此的立場去看整個魏晉文學,似乎不大可能產生所謂的「玄言文學思潮」。因此,本論文就是以玄學的立場,去分析當時因受到玄學的影響而形成的特殊的文學現象,具體而言,道家式的人生價值和意義(內容),和與玄學相關的思維方式(形式)如何影響到文人的意識形態,並且表現在文學創作和理論。
    任何一個時代的文學現象,跟那個時代的思想和精神文化有密切的關連,而一個時代的精神文化的發展狀況又受到當時歷史的時間、空間之影響。總共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的魏晉時期,不斷地發生了崩潰與重建的困惑,譬如,兩漢儒家經學的衰微和魏晉道家玄學的興起、群體意識的崩塌和個體意識的覺醒等。漢末魏初儒家經學的衰微和接踵而來的玄學的興起,並不單純是一個思想界的改造,乃是具有全盤性的改革和創新,不僅給思想界帶來了自由開放的氣氛,能夠擺脫了呆板、僵化,甚至流於神秘化的兩漢經學的陰影,可以進一步討論、論證有無、本末、體用等宇宙本體論和與此相關的思維方法論,以及人生的無常、死亡的恐懼、價值取向等更為切身的問題。這種意識形態上的突破,給文壇上提供了高度的思考能力和新穎的題材,文學家有意無意地受到當時思辨哲學的影響而留下了大量的運用玄學思維,又富於玄學風味的文學作品和理論著作,從這種的巨變當中,我們可以窺見哲學思潮的改造和創新之影響於文學界的狀況。

    魏晉玄言文學思潮研究-以玄學與文學之間的交涉為主題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1 第二節 研究旨趣、範圍和名詞解釋…………………………………3 一、研究旨趣…………………………………………………………3 二、研究範圍及其理論的展開方式…………………………………3 三、何謂「玄言文學」………………………………………………5 第三節 前人研究的成果之檢討………………………………………8 第四節 理論推進和研究路徑的說明…………………………………11 第二章 玄言文學思潮的發軔階段……………………… 15 第一節 文學的自覺……………………………………………………15 一、政教文學觀念的瓦解 …………………………………………16 二、群體意識的自覺…………………………………………………19 三、個體意識的覺醒…………………………………………………22 四、文學的自覺………………………………………………………26 第二節 文學自覺的先聲:曹丕《典論‧論文》之文學自覺性…29 一、曹丕「文學自覺」之思想淵源…………………………………33 二、個體意識覺醒的出發點 ………………………………………36 三、「文的自覺」之象徵意蘊………………………………………39 第三節 小 結……………………………………………………… 46 第三章 正始玄風與玄言文學思潮……………………… 49 -玄學與文學之間的交涉階段 第一節 玄言文學思潮的思維方法論……………………………50 一、玄言文學思潮的內在規律之建立:「名教與自然」………50 二、王弼「崇本舉末」思維方式的理論核心:「貴無」………54 (一)「崇本舉末」思維方式的形成背景………………………57 (二)論「道」的內涵…………………………………………58 (三)論「無」與「有」………………………………………63 三、王弼「崇本舉末」思維方式在言意觀的展開 ……………67 (一)關於言意觀…………………………………………………68 (二)王弼對言、象、意之解析及其意義………………………70 第二節 玄學思維及其文壇上的運用………………………………75 一、言、象、意理論的延伸 ……………………………………75 (一)「科學語言」與「文學語言」……………………………75 (二)文學創作上的「言不盡意」論……………………………78 二、玄學與藝術創作的理論基礎:「意象論」…………………82 (一)何謂「形象思維」?…………………………………… 82 (二)「審美意象」:「形象思維」的發展形……………… 85 (三)「意象」在文學創作上的作用………………………… 91 三、哲學的「性情說」與文學理論之「緣情說」…………… 94 (一)對「性」、「情」的理解及其意義的發展…………… 95 (二)王弼、何晏「聖人有情無情」之辨:對「情」的理論化…101 (三)文學領域中對「情」的觀照……………………………107 第三節 文學的玄理化現象……………………………………… 110 -以「清峻」、「遙深」為標誌的阮籍、嵇康之玄言文學 一、「文學玄理化」現象的形成原因……………………………111 二、阮籍、嵇康的玄言文學傾向…………………………………116 (一)阮籍文學的玄理化現象:「言在此而意在彼」………117 (二)嵇康文學的玄理化現象:「師心以遣論」……………124 第四節 小 結………………………………………………………140 第四章 儒玄結合的西晉玄言文學思潮………………143 第一節 西晉社會的文化現象與學術界的演變……………………144 一、對「自然」的再解釋…………………………………………145 (一)莊子對於「獨」的詮釋 …………………………………147 (二)郭象對於「獨」的詮釋 …………………………………151 (三)「獨化」理論的時代條件及其意義 ……………………153 (四)「適性逍遙」的內在規律 ………………………………154 二、「名教即自然」:儒道兼綜在文壇上的運用…………… 160 (一)西晉文人的雙重人格及其文學觀念……………………161 (二)西晉時期「遊仙文學」傳統的繼承和創新……………164 第二節 陸機《文賦》的文學觀念……………………………… 174 -玄學的思維方式與藝術創作的構思 一、「伏膺儒術,非禮不動」的思想傾……………………… 175 二、「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文學創作的構思過程177 (一)「非知之難,能之難」的藝術構思……………………178 (二)「意不稱物,文不逮意」………………………………189 三、《文賦》的思辨性與玄學思維之間的相關性………………195 (一)「崇本以舉末」的玄學思維模式………………………195 (二)「立象以寫實盡意」的文學特色………………………196 (三)玄學的思辨性和文學觀念的演進:對「情」的關照……197 (四)「言意之辨」與「創作構思」的相關性………………199 第三節 小 結:兼略論摯虞《文章流別論》及其意義 …………200 第五章 自然與自我渾一………………………………………207 -「名教與自然」合一的東晉玄言文學思潮 第一節 「玄儒互補、玄佛互滲」的東晉玄學………………… 208 一、「外儒內道」的東晉社會結構之意識………………………209 二、「高潮中衰亡,衰亡中復興」:「即色遊玄」的玄佛合流 … 214 (一)印度佛教的中土化及其與玄學交涉的概況………………215 (二)玄佛交涉的橋樑:支遁「即色遊玄」思想及其文學 …221 第二節 東晉門閥制度下的文學現象………………………………233 一、東晉文士的意識型態和文學動向……………………………233 二、朝「玄言詩」的躍進…郭璞《遊仙詩》十九首……………235 (一)由「超世」到「出世」:遊仙詩的嬗…………………236 (二)「高蹈風塵外,長揖謝夷齊」:郭璞《遊仙詩》的主…237 第三節 玄言文學的精華:以玄理入詩-玄言詩……………………244 一、「寄言上德,託意玄珠」:玄言詩的興盛途…………… 246 二、「人的自覺」之高潮…對於人類生命的終極關懷………… 248 三、「望嚴懷逸年,臨流想奇莊」:玄言詩的特色 ………… 257 (一) 玄言詩人的基本創作心態………………………………258 (二)玄言詩的創作方法-「以玄對山水」……………………264 第四節 小 結…理性與感性世界的交糅……………………………271 第六章 結 論 ………………………………………………………275

    主要參考文獻及引徵書目
    一、古典文獻(以時代順序為據)
    【漢】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漢】王充,《論衡》,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10月
    【漢】揚雄,《法言》,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漢】曹操,《曹操集》,台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10月
    【魏】劉卲,《人物志》,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10月
    【晉】王弼注,《老子帛書老子》,台北:學海出版社,1994年5月
    【晉】袁宏撰,《後漢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
    【宋】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宋】裴松之注,《三國志注》,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梁】釋寶唱,《名僧傳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7月
    【梁】沈約,《宋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梁】釋僧祐,《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梁】劉勰,《文心雕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梁】釋慧皎、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台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唐】李善注,《文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房玄齡,《晉書並附編十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0年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10月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新陸書局,1959年12月
    【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10月
    【清】蘇輿著,《春秋繁露義證》,台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左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本‧周易》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論語》
    【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清】王夫之,《莊子解》,台北:河洛出版社,1978年9月
    【清】朱 乾,《樂府正義》,京都:同朋舍,昭和55[1980]
    【清】劉熙載,《藝概》,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
    【清】郭慶藩集解,《莊子集解》,台北:貫雅文化出版社,1991年
    【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台北:文光圖書出版社,1991年10月
    【清】阮 元校勘,《論語注疏》,台北:弘毅出版社,1994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三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
    【清】嚴可均校輯,《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
    二、近人專著(以出版年度為據)
    鈴木虎雄,《中國詩論史》,日本:引文堂書房,1925年5月初版
    錢 穆,《國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年2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台北:開明書局,1969年8月
    朱謙之,《老子校釋》 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2月
    楊伯峻,《列子集釋》,台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2月
    鄧仕樑,《兩晉詩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2年1月
    黃 侃,《文心雕龍札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3年6月
    黑格爾,《哲學筆記》,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74年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10月
    廖尉卿,《六朝文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
    戴明揚,《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出版社,1978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研究室主編,《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魏晉隋唐之部》,台北:九思出版社,1978年10月
    蘇新鋈,《郭象莊學平議》,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劉貴傑,《支道林思想之研究…魏晉時代玄學與佛教之交融》,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月
    羅 光,《中國哲學思想史》(魏晉隋唐佛學篇),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6月
    張仁青,《六朝唯美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1月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
    林聰舜,《向郭莊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12月
    《古典文學論叢》第三輯,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
    朱光潛,《詩論》,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12月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3年
    《朱光潛美學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
    錢仲聯,《夢苕庵清代文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蘇珊‧朗格,《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6月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
    張少康,《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12月
    張文勛,《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9月
    蔣祖怡,《文心雕龍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洪順隆,《六朝詩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3月
    楊 牧,《陸機文賦校釋》,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4月
    劉貴傑,《僧肇思想研究─魏晉玄學與佛教思想的交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8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11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王 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5月
    黃世瑜,《文學理論新編》,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86年6月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7月
    蕭 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吳調公,《古典文論與審美鑑賞》,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孔 繁,《魏晉玄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
    宗白華,《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1987年2月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2月
    張少康,《文賦集釋》,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2月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3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板橋: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
    陳伯君,《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孔 繁,《魏晉玄學和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12月
    林麗真,《王弼》,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年4月
    田文棠,《魏晉三大思潮論稿》,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何邦泰、焦堯秋,《形象思維學概論》,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
    尾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年1月
    田余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月
    許抗生,《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魯迅全集》,台北:谷風出版社,1989年12月
    朱光潛,《談美》,台北:國文天地出版社,1990年
    李元洛,《詩美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王曉毅,《放達不羈的士族》,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4月
    楊春鼎,《直覺、表象與思維》,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6月
    呂晴飛,《漢魏六朝詩歌鑒賞辭典》,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0年10月
    鄧國光,《摯虞研究》,台北:學衡出版社,1990年12月
    《周振甫文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年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余敦康,《何晏王弼玄學新探》,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郭 光,《阮籍集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
    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9月
    魏承思,《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10月
    景蜀慧,《魏晉詩人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1月
    張文勛,《儒道佛美學思想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12月
    成復旺,《神與物遊》,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高齡芬,《王弼老學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月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和探索》,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4月
    劉紹瑾,《莊子與中國美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霍旭東等編,《歷代辭賦鑒賞辭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8月
    《漢魏六朝鑒賞詩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2年10月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11月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
    趙書廉,《魏晉玄學探微》,安陽: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孫述圻,《六朝思想史》,江蘇: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
    陳詠明,《劉勰的審美理想》,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2月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12月
    沈秋雄,《詩學十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陳順智,《魏晉玄學與六朝文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
    童慶炳主編,《現代心理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葛曉音,《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2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4月
    馬良懷,《崩潰與重建中的困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4月
    郭 朋,《中國佛教簡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
    徐公持,《阮籍與嵇康》,台北:國文天地出版社,1993年7月
    蒙培元編,《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
    葉 朗,《現代美學體系》,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
    陳引馳,《莊學文藝觀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3月
    孔 毅,《魏晉名士》,四川:巴蜀書社,1994年4月
    李炳海,《道家與道家文學》,高雄:麗文出版社,1994年5月
    盧盛江,《魏晉玄學與文學思想》,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
    丁成泉,《中國山水詩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學峰國學文化研究所,《魏晉六朝玄佛思想的頡頏》,香港:學峰出版社,1995年1月
    陸侃如、牟世金譯注,《文心雕龍譯注》,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4月
    韓林德,《境生象外:華夏審美與藝術特徵考察》,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4月
    王曉毅,《嵇康評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8年
    張立偉,《歸去來兮:隱逸的文化透視》,北京:新華書店,1995年9月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陶東風,《從超邁到隨俗…莊子與中國美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
    傅 剛,《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袁 峰,《魏晉六朝文學與玄學思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12月
    黃俊傑等編,《東亞文化的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
    呂有祥釋譯,《出三藏記集》,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96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4月
    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楊春鼎,《直覺、表象與思維》,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曹 旭,《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9月
    王明著,《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0月
    姚衛群,《佛教般若思想發展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0月
    熊曉燕,《中國遊仙詩概論》,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
    張 皓,《中國美學範疇與傳統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12月
    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周啟成等注譯,《新譯昭明文選》,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道 安,《空的哲理》,高雄縣:佛光文化出版社,1997年
    冷成金,《隱士與解脫》,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1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南:大夏出版社,1997年3月
    蘇東天,《易老子與王弼注辨義》,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4月
    劉宗坤,《覺醒與沉淪…魏晉風度及其文化表現》,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
    鄭 欣,《魏晉南北朝史探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詹福瑞,《中古文學理論範疇》,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王元化,《文學沉思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
    王力堅,《六朝唯美詩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7月
    田文棠,《阮籍評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王志遠主編,《佛教百問》,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年9月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12月
    曹道衡、沈玉成編,《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葉太平,《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台北:水牛出版社,1998年
    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張仲謀等,《兼濟與獨善…古代士大夫處世心理剖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2月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出版社,1998年3月
    管 雄,《魏晉南北朝文學史論》,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3月
    李文初等,《中國山水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呂武志,《魏晉文論與文心雕龍》,台北:樂學書局,1998年3月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成九田、暢孝昌,《中國古代文論概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
    朱大渭等著,《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
    李建中,《魏晉文學與魏晉人格》,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程章燦,《世族與六朝文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社,1998年12月
    易健賢譯注,《魏文帝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化》,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
    陳昌明,《緣情文學觀》,台北:台灣書店,1999年
    《周易王韓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張亞新,《漢魏六朝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童慶炳等主編,《現代心理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8月
    徐公持編,《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9月
    童慶炳,《藝術創作與審美心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
    楊 明,《文賦、詩品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陶東風,《中國古代心理美學六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10月
    《羅宗強古代文學思想論集》,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張節末,《禪宗美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詹 ,《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周慶華,《中國符號學》,台北:揚志文化出版社,2000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
    王力堅,《魏晉詩歌的審美關照》,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何新文,《辭賦散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月
    皮元珍,《嵇康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吳 晟,《中國意象詩探索》,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要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5月
    薜富興,《東方神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6月
    劉文忠,《中古文學與文論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6月
    李文初,《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楊玉華,《文化轉型與古代文論的嬗變》,成都:巴蜀書局,2000年7月
    章啟群,《論魏晉自然觀---中國藝術自覺的哲學考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呂德申,《鍾嶸詩品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陳順智,《魏晉南北朝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盛 源、袁濟喜,《六朝清音》,深圳: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徐 斌,《魏晉玄學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張可禮,《東晉文藝綜合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勞承萬,《審美中介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范子燁,《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韓 強,《王弼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三、期刊及學位論文
    (一)單篇論文
    錢 穆,〈論文選〉,《新亞學報》第3卷第2期,1958年
    郭紹虞,〈論陸機文賦中之所謂「意」〉,《文學評論》1961年第4期
    張 亨,〈陸機論文學的創作過程〉,《中外文學》第1卷第8期,1973年1月
    王夢鷗,〈文學定義之一考察〉,《中外文學》第4卷第1期,1975年4月
    成中英,〈從哲學看文學〉,《中外文學》第4卷第1期,1975年6月
    張淑香,〈神思與想像〉,《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8期,1975年8月
    王更生,〈摯虞的著述及其在文論上的成就〉,《出版與研究》30期,1978年
    興膳宏撰、陳鴻森譯,〈摯虞文章流別志論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9卷6期,1978年
    王夢鷗,〈陸機文賦所代表的文學觀念〉,《中外文學》第8卷第2期,1979年7月
    洪順隆,〈玄言詩論〉,《華學月刊》第94期,1979年10月
    張少康,〈談談關於文賦的研究〉,《文獻》第2輯,1980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和文學理論〉,《中國哲學史研究》,1980年第1期
    蔡英俊,〈曹丕典論論文析論〉,《中外文學》第8卷第12期,1980年5月
    江正誠,〈蘭亭序的文學與藝術價值〉,《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卷第3期,1982年3月
    鄭毓瑜,〈詩歌創作過程的兩種模式〉,《中外文學》第11卷第9期,1983年3月
    蔡鍾翔,〈典論論文與文學的自覺〉,《文學評論》1983年第5期
    廖明活,〈莊子、郭象與支遁之逍遙觀試析〉,《鵝湖》1983年第11期
    韋風娟,〈遊仙詩的『人間化』及其原因〉,《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3年第11期
    黃錦鋐,〈曹丕典論論文對魏晉文風的影響〉,《書目季刊》第17卷第3期,1983年12月
    鍾元凱,〈魏晉玄學和山水文學〉,《學術月刊》1984年第3期
    莊耀郎,〈曹丕典論論文氣義探微〉,《古典文學》第6集,1984年12月
    葛曉音,〈山水方滋,莊老未退…從玄言詩的興衰看玄風與山水詩的關係〉,《學術月刊》1985年第5期
    陳良運,〈意象、形象比較說〉,《文學遺產》1986年第4期
    王興華,〈人的自覺與魏晉南北朝的美學思想〉,《美學》1986年第4期
    閻采平,〈玄學人生觀的藝術體現…論玄言詩的主旨〉,《文學遺產》1986年第5期
    馬曉光,〈玄言詩賦新論〉,《晉陽學刊》1986年第5期
    俞兆平,〈審美意象論析〉,《美學》1986年第11期
    牟世金,〈文章流別志、論〉,《中華文史論叢》第2、3期合刊,1987年
    許抗生,〈支遁及其佛學思想〉,《北京社會科學》1988年第4期
    施旭升,〈論文學意象生成的三個層面〉,《安徽師大學報》1988年第4期
    陳良運,〈魏晉南北朝文學中的個性和情〉,《復旦學報》1988年第5期
    穆克宏,〈漢魏六朝文體論的發展〉,《文學遺產》1989年第1期
    齊效斌,〈意象的符號學分析與矯正〉,《文藝理論》1989年第3期
    龔斌,〈玄言詩的流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3期
    張正文,〈論康德的審美意象〉,《美學》1989年 第7期
    王葆玹,〈魏晉言意之辨的發展與意象思維方式的形成〉,《中國文化月刊》第116期,1989年6月
    夏之放,〈論審美意象〉,《文藝研究》1990年 第4期
    戴璉璋,〈王弼玄學中的玄思〉,《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1期 ,1991年3月
    張德麟,〈老子哲學中的「有」、「無」問題〉,《孔孟月刊》第29卷第8期 ,1991年4月
    吳廷玉,〈易象與意象〉,《學術月刊》1992年第10期
    陳 洪、王 炎,〈略論漢魏六朝遊仙詩〉,《文史知識》1992年第12期
    張小平,〈物象與意象〉,《文史知識》1993年第2期
    桑建中,〈論審美意象的生成〉,《南京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林繼中,〈象外之象的現代闡釋〉,《文藝理論研究》1993年3期
    王萬昌,〈意象論的哲學底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
    江裕雄,〈意象與中國文化〉,《文化研究》1993年第6期
    劉忠惠,〈陸機及其詩文略論〉,《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7期
    王明文,〈詩的意象的表達方式〉,《語文月刊》1993年第8期
    胡國瑞,〈論陸機在兩晉及南北朝的文學地位〉,《文學遺產》1994年第1期
    趙泰靖,〈言意之辨與文賦〉,《河南電大學報》1994年第1期
    宋協立,〈言意之辨:語言的局限性與文學的重要性〉,《文史哲》1994年第2期
    陳引馳,〈言意之辨導向文學的邏輯線索〉,《文藝理論研究》1994年第2期
    賀秀明,〈曹操與曹植遊仙詩的成因及異同〉,《中州學刊》1994年第3期
    吳功正,〈郭璞詩美成就略論〉,《天府新論》1994年第3期
    趙 海,〈神與物遊中「遊」的美學意義〉,《四川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
    俞灝敏,〈陸機與魏晉文學自覺的演進〉,《陰山學刊》1994年第4期
    蘭 翠,〈論玄言詩與玄學的關係〉,《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4年第6期
    高晨陽,〈自然與名教關係的重建:玄學的主題及其路徑〉,《中國哲學史》
    1994年第10期
    顧兆祿,〈魏晉玄風與陸機文賦的思辨性〉,《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10期
    鄭毓瑜,〈由修禊事論蘭亭詩、蘭亭序「達」與「不達」的意義〉,《漢學研究》第12卷第1期,1994年6月
    湯一介,〈論文化轉型時期的文化合力〉,《中國文化》第10期,1994年8月
    金化倫,〈論漢代文學的自覺性及其意義〉,《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4年第12期
    曹 虹,〈陸機賦論探微〉,《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17輯,1995年4月
    張佩玉,〈論陸機的文學思想及其歷史意義〉,《新疆大學學報》1995年第23卷第1期
    李乃龍,〈論仙與遊仙詩〉,《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黃念然,〈中國言意理論與解構哲學的本文觀〉,《晉陽學刊》1995年第2期
    周 悅,〈玄言詩的再評價〉,《中國韻文學刊》1995年第2期
    楊惠臣,〈論意象思維〉,《求是學刊》1995年第3期
    袁 峰,〈文學的自覺與玄學理論〉,《人文雜誌》1995年第6期
    楊榮昌,〈論形象思維與藝術思維的區別〉,《雲南學術探索》1995年第6期
    黃 霖,〈意象系統論〉,《學術月刊》1995年第7期
    曹道衡,〈陸機的思想及其詩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6年第1期
    張少康,〈論文學的獨立和自覺非自魏晉始〉,《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李景琦,〈樂山水之怡情,感歲月而興懷…讀王羲之蘭亭集序〉,《文史知識》1996年第2期
    郭建勛,〈論建安騷體文學轉向個性化、抒情化的內因外緣〉,《求索》1996年第2期
    趙映林,〈中國古代的隱士與隱逸文化〉,《歷史月刊》第99期,1996年4月
    張 宏,〈含道獨往,舒翼太清…論嵇康遊仙詩〉,《文史雜誌》1996年第5期
    孫明君,〈建安時代「文的自覺」說再審視〉,《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
    吳 風,〈試論中國古典審美意象論的歷史嬗變〉,《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第6期
    張海明,〈玄學本體論與魏晉六朝詩學〉,《文學評論》1997年第2期
    胡大雷,〈玄言詩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文學遺產》1997年第2期
    楊乃喬,〈經與道:兩種詩學本體論的悖立與衝突〉,《中國哲學與哲學史》1997年第2期
    黃應全,〈玄學影響文論的橋樑〉,《文藝研究》1997年第4期
    李紹華,〈正始玄言詩論〉,《學術論壇》1997年第5期
    劉榮賢,〈《老子王弼注》中王弼與老子思想之分界〉,《靜宜人文學報》第9 期,1997年6月
    劉榮傑,〈金谷之會與蘭亭之會的比較〉,《屏東科技大學學報》第7卷第1期,1998年
    張振龍,〈漢代遊仙思想發展的文化心理契機〉,《信陽師範學院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7期
    歸 青,〈淡乎寡味嗎?玄言詩風行百年原因試探〉,《中州學刊》1998年第3期
    袁振保,〈形象思維與美感〉,《淄博師專學報》1998年第3期
    朱立新,〈遊仙的動機與路徑〉,《中州學刊》1998年第3期
    劉晟等,〈魏初文學自覺說質疑〉,《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4期
    魯紅平,〈試論遊仙文學之淵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0卷第3期,1999年3月
    黃南珊,〈以情體道,情道同化…略論晉代玄言詩的美學取向〉,《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1999年
    彭彥琴,〈文賦之文藝心理學思想探析〉,《九江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
    袁正校、何向東,〈得意忘言與言意之辨〉,《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汪習波,〈玄言對東晉詩歌的滲透〉,《復旦學報》1999年第5期
    俞灝敏,〈論魏晉六朝遊仙文學的崛起〉,《南督學壇》第20卷第1期,2000年1月
    李紹華,〈東晉玄言詩的審美特徵〉,《廣西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
    羅關德,〈試論形象思維的心理生成機制〉,《集美大學學報》第3卷第1期,2000年3月
    陳道貴,〈郭璞遊仙詩主旨說述評〉,《中國典籍與文化》2000年第4期
    鄧福舜,〈東晉玄言詩的藝術價值〉,《北方論叢》2000年第4期
    戴健林,〈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寫作構思之道〉,《廣州師院學報》第21卷第9期,2000年4月
    李 立,〈死生終虛誕,悲喜任自然…讀王羲之蘭亭集序〉,《中國文化月刊》第47期,2000年10月
    魯紅平,〈現實憂患與生命超脫的矛盾糾葛:嵇康遊仙詩簡論〉,《青海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陳順智、張俊,〈東晉玄言詩發展述略〉,《武漢大學學報》第54卷第2期,2001年3月
    (二)學位論文
    陶建國,《老莊思想對兩漢魏晉學術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0年6月
    沈禹英,《六朝隱逸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龐書樵,《支遁其人及其《支遁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森富,《六朝文學與思想心靈境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黃偉倫,《六朝玄言詩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林國旭,《莊子與六朝文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朱雅琪,《魏晉詩歌中的審美意識》,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6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