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欣蓮 Lee,Hsin-Lien |
---|---|
論文名稱: |
幼兒的動植物生命概念 Preschool Children’s Life Concept of Animals and Plants |
指導教授: | 簡淑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5 |
中文關鍵詞: | 生命概念 、動物 、植物 、動植物 、幼兒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9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學齡前中班、大班幼兒對動物、植物所具有的生命概念;幼兒以何種理由判斷「活的」物體,安排探索觀察的飼養與種植活動是否會影響幼兒生命概念的發展。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的方式,選取台北縣社經地位相似的三所幼兒園,分別作為實驗組(系統進行探索、觀察的飼養種植活動)、對照組(僅進行飼養與種植活動,但不做探索、觀察記錄)、控制組(不進行飼養種植活動),每一個組別均選取中班四位、大班四位幼兒,男女各半,總共二十四位幼兒,作為研究對象。以晤談、錄音、錄影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並進行質性晤談資料的內容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壹、幼兒對動植物生命現象的先前概念。一、在物體生命現象的判斷與依據。(一)物體的類別影響幼兒對「有生命」與「活的」物體的判斷,以及兩者是否相等。(二)幼兒最常使用「非生命現象特徵-與生物無關的理由」以及「生命現象特徵-運動」作為生命體與非生命體判斷的依據。(三)物體類別影響幼兒對「活的」物體的「生命現象特徵」的使用。(四)「有生命」與「活」的東西是否相等,取決於物體類別。二、在動植物的認知概況方面。(一)學齡前中班(91.6﹪)、大班(83.3﹪)幼兒認為老鼠是活的有完整的生命現象特徵。另有概念的存在則在「生殖」的部分,「老鼠用肚子生自己的小寶貝」(45.8%)、老鼠用屁股生小寶貝(16.6%)。(二)幼兒對典型植物的生命現象特徵缺乏「運動」特徵的描述。幼兒對典型植物的另有概念有1.植物不會生自己的小寶貝(不會生自己的種子)(非洲鳳仙83.3%、綠豆苗91.6%)。2.植物不會呼吸(非洲鳳仙58.3%、綠豆苗54.1%)3.植物會喝水(41.6%)。4.植物沒有自己喜歡的東西(33.3%)。5. 植物不是活的(非洲鳳仙29.1%、綠豆苗33.3%)。(三)學齡前中班(58.3%)、大班(41.6%)幼兒認為種子是活的,幼兒對種子僅缺乏「運動」的生命現象特徵陳述,另有概念有 1.綠豆種子不是活的(54.1%)。2.綠豆種子不會吃東西是因為它沒有嘴巴(48.5%)。3.綠豆種子是活的原因非關生物學概念(48.5%)。
貳、經驗活動前、後幼兒對動植物生命概念內涵的異同。一、在物體生命現象的判斷與依據。(一)中班幼兒對「有生命」與「活」的物體判斷與舉例沒有差異,「生命現象特徵」理由使用有差異。實驗組中班幼兒使用「生命現象特徵」的理由增加5.25倍,對照組、控制組中班則是表現退步或相似的情形。(二)大班幼兒對「有生命」物體的判斷與舉例沒有差異;「活的」物體判斷、舉例與「生命現象特徵」理由使用有差異。「活的」物體判斷,實驗組有進步、控制組次之、對照組表現持平或退步。「生命現象特徵」理由使用實驗組增加10.2倍,對照組、控制組前、後晤談結果表現相似。二、動物、植物生命現象特徵認知的改變。(一)實驗組中、大班幼兒在動物與植物生命現象特徵的描述有明顯改變,但改變並非是「全面性」的,就「動、植物外顯的行為與特徵」、「經驗活動所經驗的」才有明顯的進步;但在「動植物內在組織或作用」方面仍有另有概念的存在。(二)非典型植物的種植活動,混淆了幼兒晤談時對非典型植物(種子)的生命現象特徵描述。(三)對照組與控制組中、大班幼兒對動物與植物生命現象特徵的描述沒有明顯改變。
參、經驗活動的影響。一、「經驗活動A」對幼兒動植物的生命概念有正面影響,但並非全面性的。二、「經驗活動A」對大班幼兒的生物學知識的成長多於中班幼兒。三、「經驗活動B」對對照組幼兒的動植物生命概念沒有明顯的幫助。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的發現與所獲的心得,對未來的研究提出方法上的建議;對欲實施動植物生命概念教學活動的家長與教師,提供進行動物飼養與植物種植活動時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幫助幼兒獲得合宜的科學概念。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譯)(民81)。卜拉絲姬著。兒童認知發展導論(第四版)。台北:文景出版社。
王美芬(民82)。幼兒對於生命現象的解釋用語。載於中華民國第九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383-410)。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王美芬 (民86)。幼兒對於呼吸和消化作用的認知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6,4-18 。
王美芬、賴阿福(民82)。國小一、二、三年級學生「生物構造配合活動」的概念發展研究(Ⅰ)。國科會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1-0111-S-133-5001-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王淑琴、郭重吉(民83)。利用DOE晤談探究大學生電學方面的另有架構。彰師科學教育,117-139。
石明卿(民70)。兒童生命概念的發展-兒童認知生命的線索及其教學涵義 。花蓮師專學報,12,236-266。
余民寧(民86)。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吳芝儀(民91)。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Q.P.Michael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心理叢書。
吳慧珠(民91)。國民中小學學生生命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維譯(民89)。Vygotsky,L.S.著。思維與語言。台北:桂冠圖書。
杜嘉玲(民88)。概念發展-古典論與連結論。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淑惠(民90)。幼兒自然科學經驗-教材教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周淑惠主編(民91)。幼稚園幼兒科學課程資源手冊。台北:教育部。
周淑惠(民92)。幼兒自然科學概念與思維。台北:心理出版社。
幸曼玲 (民87)。從社會互動看幼兒的學習:Vygotsky理論的應用。載於幼兒園中教與學的對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9-107)。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
林生傳(民85)。概念教學對概念發展的實驗效果-階次理論模式的概念教學實驗。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12,31-70。
林生傳(民86)。我國學生概念發展的水準與特徵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13,47-82。
林清山(譯)(民79)。Richard E. Mayer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出版社。
邱美虹 (民89)。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 科學教育學刊, 8(1), 1-34。
梁雲霞(譯)(民91)。Mara Krechevsky編著。光譜計畫-幼兒教育評量手冊。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春興(民8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民85)。教育心裡學-三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林清山(民83)。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許榮富,黃芳裕 (民84)。當今科學概念發展研究賦予科學學習的新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78,2-13。
郭重吉(民77)。從認知的觀點探討自然科學的學習。國立台灣教育學院學報,13,351-371,335-363。
郭重吉 (民79)。學生科學知識認知結構的評估與描述。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279-319。
郭重吉(民81)。從建構主義與科學教育的革新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陳世輝(民84)。山地兒童生物概念及生物分類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4-2511-S026-002-N)。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正乾(民85)。發展與學習的關係: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載於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18)。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中心。
陳正乾(譯)(民81),Walsh,D.J主講。後皮亞傑觀點對幼兒教育的一些啟示:幫助孩子領悟(making sence)。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術研討會專題演講記錄,台北市。
陳淑敏(民83)。Vygotsky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屏東師院學報,7,119-143。
陳淑敏(民84)。Vygotsky「最近發展區」概念內涵的探討。屏東師院學報,8,503-526。
陳雅美(摘譯)(民82)。Inagaki,K.演講稿。皮亞傑與後皮亞傑發展觀點之比較:以幼兒科學教育為例(上、下)。幼教新訊,2,16-22。
陳業勇(民89)。國小學生「動物生殖」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瓊森 汪益(譯)(民84)。Howard Gardner著。超越教化的心靈:追求理解的認知發展。台北:遠流。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2005年10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JE/EDU5147002/pause/action.doc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民87)。國語辭典。2005年10月8日,取自
http:// 140.111.1.22/mandr/clc/dict/dict
彭文貴(民91)。國小六年級學童對植物生殖概念及其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游麗卿(民85)。Vygotsky對研究概念發展的啟示。載於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09-221)。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中心。
黃台珠(民73)。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4-55。
黃達三(民81)。國小學生生命概念發展及另有概念的研究。國小自然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頁62-92),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黃達三(民83)。國小學生的生命、動物、植物概念發展及另有概念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NSC-82-0111-S-143-003-530042)。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黃慧真(譯)(民80)。費妮著。學前教育-在孩子的世界裡,我是誰。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黃慧娟、趙姿婷〈民87〉。皮亞傑泛靈論觀在幼兒思想中之呈現。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9,280-311。
黃寶鈿(民74)。幼稚園兒童的科學教育。科學教育月刊,54,8-12。
楊淑朱(民83)。幼兒死亡概念的發展。教師之友,35(1),50-55。
漢菊德、陳正乾譯(民85)。Donaldson,M.著。兒童心智。台北市:遠流。
熊召弟〈民84〉。以概念角度談學童的生物觀。國民教育,35(8),8-13。
劉惠美(民77 )。幼兒死亡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玉燕(譯)(民85)。Piaget訪談錄。台北:書泉出版社。
劉宏文(民85)。建構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93,8-26。
劉錫麒(民66)。花蓮泰雅族兒童的泛靈論。花蓮師專學報,9。
蔡敏玲、陳正乾譯(民86)。Vygotsky,L.S.著。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諸亞儂等(民71)。生物學。台北:環球。
諸亞儂(民80)。生物學。台北:三民書局。
鄭昭明(民8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鄭麗玉(民87)。如何改變學生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39(5),28-36。
盧素碧(民72)。科學教育往下紮根。家政教育,9卷1期,32-36頁。
賴如足(民93)。幼稚園大班及國小二年級兒童的植物萌芽概念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謝志仁、郭重吉(民82)。國中學生化學變化相關概念另有架構研究。彰師科學教育,25-51頁。
謝青龍 (民84)。從迷思概念到另有架構的概念改變。科學教育月刊,180,23-28。
鍾聖校(民83)。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鍾聖校(民84)。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簡淑真(民85)。 與皮亞傑、維高斯基相遇在幼兒教學裏:基本理論介紹與幼兒活動室實況分析。 論文發表於台北市師院百年校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中心。
簡淑真(民87)。建構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卷3期, 61-80。
顏麗娟(民92)。國小學童植物概念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建文 (民57)。兒童生命概念發展之研究。測驗年刊,15,522-529。
蘇育任 (民82)。「兒童的科學」研究之沿革與其對國小自然科教學之啟示。初等教育研究集刊,1,91-104。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
羅雅芬(譯)(民92)。Usha Goswami著。兒童認知。台北:心理出版社。
西文部份:
Ausubel, D.P. (1968).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New York: Holt, reinhart and Winston.
Bearison, D.J. Magznmen, S. & Filardo, E.K. (1986). Socio-cognitive conflict and cognitive growth in young children. Merrill-palmer Quarter,32,51-72.
Bell, B.F. (1981). When is an animal, not an anim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15(3), 213-218.
Belmont, J.M. (1989).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strategic learning: the socio-instruction approa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 142-148.
Carey, S.(1982). Semantic development, state of the art. In L.Gleitman, & E. Wanner, (Eds.), Language acquisition, state of the art.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ey, S. (1985). Conceptual change in childhood .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Chen, S. H.(1997). A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living organism and living organism classification in aboriginal children. 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Part D),7(2), 96-109.
Dolgin, D.G. & Behrend, D.A. (1984). Children’s knowledge about animate and inanimate. Journal of Child Development, 55(4), 1646-1650.
Fleer, M. (1993). Science education in child care. Science Education, 77(6), 561-573
Gelman. R. (1978). Cognitive developmen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9, 297-332.
Gelman, S.A. & Gottfried, G.M. (1996). Children’s causal explanations of animate and inanimate motion. Journal of Child Development, 67, 1970-1987
Greene, M. (1994). Epistemology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recent approaches to knowledge.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20: 423-464.
Halliday, M.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Edward Arnold, London.
Howe, A.C. (1996). Development of science concept within a Vygotskian framework. Science Education, 80(1), 35-51.
Keil, F. (1979). Semantic and conceptu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Klausmeier, H.J (1979). Cognitiv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processing and Piagetian perspectives. Washio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
Laurendeau, M. & Pinard, A.(1962)Causal thinking in the child. Montreal: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Looft, W.R. (1974). Animistic thought in children: Understanding of “living”across its associated attributes.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24, 235-240.
Nelsun,G.K, & Klausmeier, H.J. (1974). Classificatory behaviors of low-socioeconomic-status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66(3), 432-439 .
Osborne,R.J(1981).Children’s ideas about electric current. New Zealand Science Teacher.29,12-19.
Osborne, R. & Freyberg, P. (1985). Children’s science. In R. Osborne & P. Freyberg (Eds.), Learning in science: the implication of children’s science. Auckland: Heinemann Education.
Russell R.W & Dennis Wayne (1939). Studies in animism: I. A. standardized procedure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animism,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55, 389-400.
Richards, D.D. & Siegler, R.S. (1984). The effects of task requirements children’s Life judgments. Child Development, 55(5),1689-1696.
Safier G. (1964). A study 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ife and death concepts in children, 1964, 105, 283-294.
Smeet, P.M. (1973). The animism controversy revisited: A Probability analysis.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23 , 219-225.
Szendre, E. N. (1996). Children’s assignment of intentionality to people, animals, plants, and objects:challenges to theory of mind and animism. Loyola Univ., Chicago.
Tamir,Gal-Choppin & Nussinovitz(1981). How do intermediate an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ceptualize living and nonliving?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18(3), 241-248.
Tobin, Briscoe & Holman, (1990). Overcoming constraints to effective elementary science teaching. Science Education, 74(4),409-420.
Trowbridge, J.E. & Mintzes1, J.J. (1985). Student’s alternative conception of animals and animal classification.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85(4), 304-316.
Trowbridge, J.E. & Mintzes1, J.J. (1988). Alternative conception in animal classification: A cross-age stud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5(7), 547-571.
Tull,D.(1991). Elementary textbooks versus the child: Conflicting perceptions of bi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Lake Geneva. WI.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37359).
Wax, N. & Stavy, R. (1987).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plants as living things. Paper Presented at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Tokyo,Japan.( ED29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