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麗質 |
---|---|
論文名稱: |
臺北地區國民中學教師族群關係之多元文化教育態度的探討 |
指導教授: | 譚光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1 |
中文關鍵詞: | 多元文化教育 、教師多元文化教育態度 、族群關係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6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臺北縣市國民中學教師多元文化教育之態度,分析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及學校變項,以瞭解教師多元文化教育態度差異之因素。以臺北縣市國民中學教師為母群體,採取叢集取樣方式,以自編之「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態度量表」,進行問卷調查。計得有效問卷1,062份,茲將本研究獲致結論臚列如下:
一、臺北縣市國民中學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趨向積極。
二、不同個人變項之臺北縣市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差異情形:
(一)女性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比男性教師較為積極。
(二)原住民籍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比外省籍、閩南籍、客家籍教師較為積極。
(三)不同學歷之臺北縣市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任教年資之臺北縣市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五)擔任不同職務之臺北縣市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態度有顯著差異。
(六)社會領域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比其他領域教師較為積極。
(七)曾接受多元文化教育訓練之臺北縣市國中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態度較為積極。
(八)曾教過原住民學生、外籍配偶子女之臺北縣市國中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態度較為積極。
三、 不同學校變項之臺北縣市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態度的差異情形:
(一) 臺北縣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比臺北市教師較為積極。
(二) 不同學校規模之臺北縣市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的態度有顯著差異。
四、 多元文化教育態度五個分量表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且各分量表與總量表之間亦呈顯著的正相關。
關鍵字:多元文化教育、教師多元文化教育態度、族群關係
中文部分
王甫昌(2002)。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市:台大
方德隆(1998)。國民中小學多元文化之課程設計模式。高雄師大學報,9,187-205。
卯靜儒(2003)。新世紀衝擊下的九年一貫課程願景——社會學觀點的分析。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叢書。臺北市:教育部。
江雪齡(1994)。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雪齡(1997)。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6)。2008年3月11日 ,取自 http://cip.cpc.org.tw/index.aspx?sch_yearcat=9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2007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淑慧(2005)。原住民學童族語教育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銅門國小實施族語教學現況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吳雅玲(2007)。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多元文化課程模式對我國師資培育課程之啟示。國立編譯館館刊,35(4),51-64
吳雅惠(2000)。教師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其運作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呂枝益(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原住民內涵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汪素娥 (2004)。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文欽(2004)。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官孟璋(2003)。原住民班級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調適--以花蓮海星中學「原住民音樂與文化專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玉鳳(2000)。原住民地區教師國語教學建構歷程之行動研究--以多元智慧出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宇玲(2007)。批評批判的電腦識讀與學童的網路實踐 -以台北縣某偏遠國小的暑假電腦營為例。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36。
林君穎(1998)。小學社會科多元文化之族群關係課程設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林秀芬(2001)。多元智能應用於國小藝術教育課程之初探。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明幟(1999)。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青青(1997)。國中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之分析--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江(1997)。多元文化教育與教育改革。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4-31頁)。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俊傑(2007)邁向多元文化校園中的信任與認同—一位小學教師的敘說。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柯振安(2003)任教於原住民地區的漢人教師-文化/自我、認同與教學之建構。花蓮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洪于婷(2007)。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研究教師教導新移民子女之經驗。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洪佳慧 (2006)。職前教師多元文化教育觀的發展與教育實踐之敘說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洪泉湖(1997)。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洪鐮德(2002)。全球化下的認同問題。哲學與文化,29(8),689-695。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翁慧雯(2004)。搭起學習的另一座橋-以外籍配偶子女進行課後輔導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芬芬(1984)。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建成(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與實踐理念:以臺灣社會為例。對各縣市國語科指導員的演講稿。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1983)。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張秋芬 (2005)。看「我」、聽「我」—新移民女性的自我概念與族群認同。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張家蓉(2000)。原住民地區國中教師對多元文化教育之態度——從族群面向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部統計處(2008)。96學年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分析。
2008年3月11日 ,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
教育部(2005)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2007年10月 15日,取自http://140.111.34.54/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169
教育部(2005)發展新移民文化。2008年4月15日,取自http://epaper.edu.tw/e9617_epaper/topical.aspx?topical_sn=150
教育部(2004)推動兩性平等教育。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第五屆第五會期報告。2007年10月 15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41
教育部(2004)認識東南亞文化。2008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publication/B0054/20050201.doc
教育部(2003)。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藝術與人文領域學習領域。教育部
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2004年9月26日)。第十一屆第一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制定。
莊采珂(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臺北市:巨流。
許倪瑋(2005)。國小教師與外籍配偶親師合作之行動研究。國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郭禎祥(1993)。多元文化觀與藝術教育。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387-425頁)臺北市:臺灣書店。
陳江松(2004)。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對多元文化教育知覺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伶豔 (2000)。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陳束真(2006)。多元文化論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歷史教學上的應用——以台灣史教科書中有關原住民的論述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明傑(2004)。美國種族/族群問題與多元文化教育。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美如(2004)。側寫一位教師與異文化的相遇:從理解、行動到發現。教育研究月刊,117,22-33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如(1999)。多元文化課程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陳美如(1995)。台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玲(2003)。以屏東縣族群文化為內涵的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計畫與實施。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陳麗華(1998)。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原漢族群關係探討。初等教育學刊,6,81-110。
陳麗華(1996)。減低族群偏見課程與教學。載於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教育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1-155頁)。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麗華(199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寶玲(1998)。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之研究-—從族群關係面向探討。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單文經(1993)。在班級中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環境的策略。載於中國教育協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427-458頁)。臺北市:臺灣書店。
彭雅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政策與實踐的斷裂--以互助國小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光雄(1993)。多元文化教育-序。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3-4頁)。臺北市:臺灣。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黃美賢(2003)。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臺北市。
黃智蘋(2006)。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對教科書中免除族群偏見之知覺與實踐研究:以一所原住民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楊傳蓮(2000)。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素養指標建構初步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劉見至(2002)。原/漢族群關係課程方案在高雄市國中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美慧(2007)。欣賞文化差異與追求社會正義---重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當代教育研究,15(2),187-204
劉美慧(1997)。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6-2420-H-003-002-F1)。出版地: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劉茹敏(2005)。國小教師對外籍配偶子女的刻板印象及接納態度之研究-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蔚之(1992)。一個山地學校的多元文化教育之俗民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曉萍(2000)。原住民人才培育的多元觀點--從一位神學院院長的學習歷程談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市。
蔣嘉媛(1998)。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評估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宜倩(2005)。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之原住民族群內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純純 (2005)。職前教師之多元文化素養研究:量表發展與現況分析。花蓮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賴清標(1979)。師專生任教意願及教學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521-529。
鍾佩娟(2003)。原住民地區教師的教育實踐:以雲海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臺北:高等教育。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1)。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臺北市:五南。
蘇吉勝(2006)。應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於異文化跨校班際交流之探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龔玉萍(1995)。多元文化藝術教育之研究:以臺灣排灣族群藝術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英文部分
Baker, G.. C. (1981). The teacher and multiethnic education. In J. A.Banks(Ed.), Education in the 80’s: Multiethnic education (pp.33-41).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Allen & Bacon.
Banks, J. A. (1994).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 A., & Banks, C. A. M. (2001).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4rd ed.). Boston: Allen & Bacon.
Baptiste,H.P.(1986).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urban school from a social-historical perspective:Internalizing Multiculturlism. Journal of education equity and Leadership,6, 295-312.
Bennett, C. I. (1995).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Cardona, C. M.(2005).Assessing Teachers' Beliefs about Diversity i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Contex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90699)
Chinn, P. C. & Gollnick, D. M.(1994).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4th
ed.). New York : Macmillan.
Davidman, L., & Davidman, P. (1997). Teaching with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Longman.
Diaz, C. B., & Xanthropoulous, J. (1999). Global perspective for educators. Boston: Allyn & Bacon.
Efland, A., Freedman, K., & Stuhr, P. (1996). Postmodern art education: 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Eisner, E.W. (1989).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lena C.(2001).Multicultural Transformations through LATTICE: An Evaluation of a Mode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53182)
Gay, G.(1997,Oct.).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s. Taipei, Taiwan.
Gay, G..( 1995).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J. A. 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25-43).New York: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Gollnick, D. M. (199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Viewpoi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56, 1-17.
Gollnike, D. M., & Chinn, P. C. (1990).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London: Merrill.
Grant, C.A.,& Sleeter,C. E. (1996). After the school bell rings.Washington.D.C.:Falmer Press.
Irwin, L.H.A. (1988).Attitude of Southern Alberta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Towar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Brigham Young Universuty.
Jackson, V.(2007). Having Our Say about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7651111)
Jarrels, V.(1993). The Multicultural Competence of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labama Un iversuty.
Kendall, F. E. (1996). Diversity in the Classroom: New approaches to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Ladson-Billing, G. (1995). 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In J. A. Banks, C. A. M. Bank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 747-762).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cmillan.
Lynch, J. (1983). The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London: Batsford Academic and Educationl.
Nieto, S. (1995). From brown heroes and holidays to assimilationlist. In C. E. Sleeter & P. McLaren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ritical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p. 191-220). Agendas: Reconsidering the critique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New York: SUNT.
Ogbu, J. U (1995).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versity and Learning.In J.A.Banks & C.A.M. Banks(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p.582-593) New York :Macmillan.
Pamela A. Taylor (2000). Preservice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 Are They Sensitive about Cultural Diversity Issu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8149)
Sleeter, C. E. & Grant, C. A.(1993).Making choice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ne approach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New York: Macmillan
Santora, E. D. ( 1995).The drama of dominance and diversity: A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languages arts cor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7379)
Sleeter, C. E. ( 1996).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s social activism. USA:Albany.
Tiedt, P. L., & Tiedt, I. M. (1990).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Boston: Allyn & Bacon.
Tiedt, P. L., & Tiedt, I. M. (1990). Multicultural teaching: A handbook of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resources. Boston: Allyn & Bacon.
Woods, L. A.( 1992).Development of an Inventory to Asses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ttitudes.Competencies.and Knowled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ia University.
Xiaofan. (2001).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Multicultural Classroom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9538)
Zimmerman, E. (2001, May). An intercultural approach to art education. Unpublish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Art,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