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琬雯
Chen Wan-wen
論文名稱: 聯想力如何應用於繪畫創作—當代藝術家郭維國個案研究
How Association Method Apply to painting Creation -A case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itist Kuo, Wei Kuo
指導教授: 伊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7
中文關鍵詞: 當代繪畫挪用聯想移情作用再現
英文關鍵詞: contemporary painting, appropriation, association, empathy, reappea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5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經過文明科學的推動發展下,導致許多事物的發展,造就了一定會有的標準答案。因此在任何學習過程中,其學習最終目標僅僅侷限在是否符合已既定的標準答案,使得長期忽視聯想的思考方式,而導致在面對任何一門學科或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形成了阻礙。
      本研究分為兩部份進行綜合論述:(1) 透過文獻史料的蒐集後,進而探討聯想力對繪畫創作的影響,並且分析國內當代繪畫藝術的發展背景歷程,以及聯想力如何應用於當代繪畫等。將此相關文獻、檔案資料、與研究者所蒐集到的第一手資料,據此提出結論。(2) 郭維國創作作品總共蒐集到有130筆,此作品樣本依聯想物相之屬性共分為12類,經數據統計得知使用分佈後,進行意涵的分析探討。此外經由訪談的內容,依循受訪者的創作背景特性,歸納出創作過程中不同的影響要因。以此區分出各轉變階段後,再進行各時期的統計分析以觀察出差異性,並敘述受訪者對於藝術創作的構想過程。
      最後本研究結論歸納出,郭維國在創作動力來源來自社會背景與生活的經驗累積,並善長以最貼近自身的「自我形象」表達議題於創作。其引起創作的動機常在偶發狀態下觸動的機率較多。因此隨著時間的變化,其創作的發展特色總共分為五個重要的轉變時期:第一期「摸索期」、第二期「渾沌期」、第三期「關鍵期」、第四期「觀摩期」、第五期「成熟期」。然而,長久以來每件作品受訪者皆以相同的自我驅體,連續而感性的扮演起以第三者角度的「觀察者」、以自我為主角的「表演者」,最終再回歸到客觀理性的技巧性技法之「創作者」等,分別以不同的身份投入其作品畫面完成創作。此外,本研究中得到下列幾點可引起聯想物相的內涵:(1) 培養對生活觀察的敏感度、(2) 反向思考,並勇於嘗試、(3) 避免將繪畫創作表現標準、(4) 預留觀者空間。另外以「聯想力如何應用於繪畫創作」做為創作參考有下列幾點:(1) 多元化的學習、(2) 培養對生活的感知察覺、(3) 創作主題的呈現與生活融合。

    With the advance of civilization and science, a certain model answer seems to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thing.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ultimate goal is restricted to the conformity of this existing model answer. However, the thinking method, association, is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hinders the ability of handling any scholastic subjects or settling issues.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1) After collec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study discusses how association affects the creation of paintings. Moreover, the stud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domestic contemporary paintings to discover how association is applied to them. The study then states a conclusion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relevant data, and the primary data collected by the author. (2) The study has collected 130 entries of Kuo Wei Kuo's artwork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12 typ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ttribution of the association objects. After conducting data analysis to know their distribution, the study then discusses their connotation. In addition, the study concludes differ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based on the interview with Kuo Wei Kuo and the background of interviewee's creation. After distinguishing each transforming period, the study conducts statistic analysis of each period to discover the differences and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how the interviewee creates his artworks.
    The study finally concludes that Kuo Wei Kuo is inspired greatly by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his life experience. Moreover, he is good at expressing the theme of self image in his works. His motivation of creation is always intrigued randomly. As time changes, Kuo Wei Kuo's artwork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important transforming periods based on the their characteristics: Period 1, trial and error; Period 2, chaos; Period 3, critical period; Period 4, inspection and learn; and Period 5, maturity. For a long time, Kuo Wei Kuo adopts the same body and transforms it into different characters to play the‘observer’in the third person point of view, the‘performer’in the viewpoints of the main character, and finally, the‘creator’with mature expression skills in his artworks. In addition, the study concludes the following points which may help to arouse the connotation of association object: (1) to develop the sensitivity of observing life; (2) to reverse thinking and dare to try; (3) to avoid expressing paintings in a standardized way; (4) to leave space for viewers. Besides, in terms of applying association to paintings, the following points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1) various learning; (2) develop the perception of life; (3) integrating the theme of creation with life.

    論文摘要 V Abstract VII 目錄 VIII 表目錄 XI 圖目錄 X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聯想法則之探討 5    一、聯想的定義 6    二、聯想思維的延伸 8    三、聯想的形式 13     四、從記憶到聯想 18     五、小 結 20  第二節 當代繪畫藝術 23     一、臺灣八零年代當代繪畫的發展概述 23    二、台灣當代藝術團體「台北畫派」到「悍圖社」 24    三、當代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 27    四、當代繪畫藝術的表現內容 29     五、小 結 31  第三節 聯想與當代繪畫藝術之關係 34    一、從生活文化找尋多元創作之表現 34    二、應用聯想力發展議題 38     三、以聯想力表現當代繪畫 40     四、小 結 42  第四節 本章小結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流程 47  第二節 研究準備 48     一、研究工具 49     二、擬定研究對象 49     三、資料蒐集方式 51  第三節 個案研究 52     一、訪談進行方式 52     二、建立訪談題項表 53     三、繪畫聯想的採樣範圍與分類 53 第四章 個案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訪談結果與紀錄 67     一、受訪者背景 67     二、運用聯想力的繪畫創作 74  第二節 聯想物相數量分佈統計 86     一、1982~1991年摸索期聯想物相數量統計 86     二、1992~1996年渾沌期聯想物相數量統計 89     三、1997~2000年關鍵期聯想物相數量統計 92     四、2001~2005年觀摩期聯想物相數量統計 95     五、2006~2009年成熟期聯想物相數量統計 98     六、創作五時期運用聯想物相的數量與頻率 101  第三節 運用聯想物相的繪畫創作 107     一、1982~1991年摸索期聯想創作分析 107     二、1992~1996年渾沌期聯想創作分析 110     三、1997~2000年關鍵期聯想創作分析 114     四、2001~2005年觀摩期聯想創作分析 117     五、2006~2009年成熟期聯想創作分析 123  第四節 分析與討論 128     一、認知來自學習 128     二、記憶為創作的來源 129     三、利用深層的內心感受 129     四、善用重組再現的聯想 12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 論 131     一、時代背景對郭維國在創作表現的影響 131     二、郭維國在當代繪畫藝術創作的應用特質 132     三、偶發性聯想力在郭維國創作形成的運用程度 133     四、引起聯想物相的心理過程 134  第二節 建 議 139     一、「聯想力如何應用於繪畫創作」的操作建議 139     二、後續研究 140 參考文獻 141 附錄 146

    尤皇傑、潘小雪(2000)。美學。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王嘉驥(2009)。造鏡照鏡。台北市:大未來畫廊。
    王秀雄(2002)。美術心理學。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王慶生(1992)。東西方文化的衝撞。台北市:淑馨。
    王甦、汪安聖(2004)。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中國大百科全書(2009)。聯想主義心理學 。2009年7月23日,網站取自:http://140.133.6.14/cpedia/Content.asp?ID=4771
    田曼詩(1982)。美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田啟文(2006)。臺灣古典散文研究。台北市:五南。
    台北市立美術館(1994)。正言世代:台灣當代視覺文化。台北市:市立美術館。
    朱光潛(著)、童學潛(改編)(2003)。文藝心理學。台北市:漢湘文化。朱寶榮(2004)。應用心理學教程。北京市:清華大學。
    江紹倫(2009)。認知心理與通識教育:二十一世紀透視與實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江衍疇(2002)。隱喻情境中的真實。大末來畫廊,81-84。
    羊文漪(1999)。台灣解嚴後當代藝術的眾聲喧嘩。傾向:文學人文季刊,12,169-184。
    李分明、莊耀輝(2008)。創意思考。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李維菁(2007)。強悍且持續的純情「自娛-悍圖社2007」在大未來畫廊展出。台北市:藝術家,387,298-301。
    林小雲、王品驊(2001)。流變與幻形。台北市:世安文教基金會。
    周文敏(2004)。「創造性圖畫書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與繪畫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周曉黎、趙曉旭(2009)。聯想思維在電影海報設計中的運用。商場現代化,567,207。
    房安儀(2009)。那些不朽的偶像。台北:大未來畫廊,14-27。
    洪伶慧(2008)。迷離島:臺灣當代藝術視象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aiwan:from within the mist。台中市:臺灣美術館。
    姚鳳雲(2006)。創造學理論與實踐。北京市:清華大學。
    苗力田(1992)。亞里斯多德全集III。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
    高千惠(2006)。叛逆的捉影-當代藝術家的新迷思。台北市:遠流。
    高千惠(1998)。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市:藝術家。
    高橋浩(1987)。創造性思維101法則。台北市:書泉。
    倪再沁(2005)。台灣當代美術通鑑-藝術家雜誌30年版。台北市:藝術家。
    馬世聰(2006)。繪畫基礎 Basic Painting and Drawing。台北市:全華科技。
    徐浙寧(2005)。成長:100%健康開端。福建省:少年兒童。
    韋 俊(2009)。聯想:深化語文教學的必經之路。現代語文,14,83-84。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台北市:藝術家。
    陸蓉之(1999)。台灣當代藝術在權力迷宮裡掙扎的文化認同。文學人文季刊,12,163-168。
    郭繼生(1991 )。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台北市:雄獅。
    郭維國(2009)。郭維國2008個展【暴喜造境】世俗郎君的難隱Show。惡童力,52-65。
    陳玉花(1996)。創造情取向教學對國小兒童繪畫表現之實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台中市。
    陳姿伃(2004)。敘事空間再解讀-以台灣當代平面繪畫作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桃園縣。
    黃嘉勝(2005)。聯想法攝影創作課程的教學設計。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台中市。
    黃舒屏(2002)。培根:現代心靈描繪大師。台北:藝術家
    張世慧(2007)。創造力理論、技法與教學。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2003)。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楊佳蓉(2003)。創作靈感與繪畫賞析-統整藝術人文教學。美育期刊,135,88-95。
    傅美慧(2008)。從聯結理論探討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屏東市。
    游恆山(2004)。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湯曉山(2003)。平面廣告創意。廣西省:廣西美術。
    楊佳蓉(2003)。創作靈感與繪畫賞析-統整藝術人文教學。美育期刊,135,88-95。
    楊智坤(2009)。聯想思維在數字媒體編創藝術中的應用。科技與出版,4,54-55。
    楊墀(2002)。平面圖式之必要--「悍圖社」二00二年聯展「藝術游牧與社會情愫」。台北市:藝術家.322.470-473。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趙璧如 (2009)。中國大百科全書。2009年6月28日,網站取自:http://www.wordpedia.com/。
    葉浩生(2000)。心理學理論精粹。福建省:福建教育。
    葉玉靜(1994)。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台北市:雄獅。
    鄔昆如(2004)。晢學概論。台北市:五南。
    董維琇(2009)。藝術進駐計畫-當代藝術家的美學漫遊。台北:美學藝術學,4,181-194。
    管斌全(2006)。打造個人核心競爭力。北京市:清華大學。
    劉盈君(2008)。創意沒什麼大不了。台北市:天下雜誌。
    鄭寶萍(2009)。心靈圖像之探索。未出版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台北。
    劉美琪(2004)。行銷傳播概論。台北市:雙葉。
    潘安儀(2004)。台灣當代藝術的「正言世代」。台北市:北美術館,70-188。
    賴九岑(2003)。構築於地下室的舞台—談郭維國「系列」作品中自我與情慾的確立與轉變。藝術家雜誌,339,101-116。
    謝翠如(2004)。繪畫造型元素的量化分析-意義與可能途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市。
    羲文鬱(1997)。繪畫物語 當代畫體另類物象。台北市:生智文化。
    顏義樺(2003)。以聯想法則概念網路為基礎之文章概念探索及相似性比對。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資訊工程與科學研究所,台中市。
    羅潔尹(2002)。我與我—藝術家自我探索與刻畫。高雄市立美術館,99-100。
    羅秀枝(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議題篇 文化.殖民。台北市:藝術家。
    關永中(2000)。知識論-近世思潮。台北市:五南。
    譚力新(2008)。當代藝術脈絡中的繪畫位置與意義:以繪畫策展論述分析為例。藝術學報,83,59-76。
    蘇俞安(2004)。台灣當代藝術中的攝影影像-一個初步的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Lack, A.(2004)。絕對創造力。(古益靈譯)。台北市:海洋文化事業。
    Osborn, A.(2004)。實用想像學。(師範譯)。台北市:文藝生活書房。
    Fontana, D.(2005)。教師實用心理學。(王新超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Schaeffer, J.(2005)。思考藝術與體驗作品。(劉千美譯)。哲學與文化,12,36。
    Woodford, S.(2000)。劍橋藝術史:繪畫欣賞。(羅通秀譯)。台北市:桂冠。
    McLeish, K.(2000)。亞里斯多德。(何畫瑰譯)。台北市:城邦文化。
    Runco, M.(2008)。創造力:當代理論與議題。(邱皓政、丁興祥、林耀南、陳育瑜、林碧芳、王詩婷、賴靜儀、柯怡安、陳佳筠、何潤娥譯)。台北市:心理。
    Michalko, M.(2007)。創意的技術-100位天才的9種思考習慣。(謝佩妏譯)。台北市:究竟。
    Roukes, N.(1995)。設計的表現形式。(呂靜修譯)。台北市:六合。
    Sternberg, R.(2005)。創造力II.應用。(李乙明、李淑貞譯)。台北市:五南。
    Mckim, R.(2002)。視覺思考的經驗。(蔡子瑋譯)。台北市:六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