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郭婷玉
論文名稱: 日本時代東港地方社會發展與社會力量之形成
指導教授: 許佩賢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東港港口特別輸出入港船頭行地方社會地域社會社會力量鐵路請願地方自治選舉東港事件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7下載:5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日本時代東港地方社會發展與社會力量形成為題,探討東港如何在港口發展、轉型與商貿活動、行政力量影響下,一方面出現地方社會的變容,另一方面,也由於因應地方發展之發展和受阻,而有社會力量的形成、代換及延續。希望透過對地方發展與在地政經有力者共同活動之探討,究明東港市街自清末至日本統治結束、終戰初期變遷過程的具體情況,及其歷史意義為何。
      1860年臺灣開港後,東港以南部屏東平原人貨出入要口、對清國戎克貿易崛起,初步形成與鄰近腹地、東港溪上游屏東平原內陸社會之貿易網絡,同時也是閩粵人群互動頻繁之處。進入日本時代後,做為一交通位置良好的轉運港,東港受到統治者注目而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之一、維持了既有戎克轉運貿易模式,也令清末即成形、靠轉運米糖與日用百貨為生的「船頭行」商業勢力延續其影響力。同此之際,由於新統治者夾帶近代國家統治力量進入地方社會,提供了原有在地商貿勢力以外的權力來源,地方上亦漸有憑藉行政空間提升地位之有力者崛起,以及跟隨開發熱潮深入各地之日本官民資本。新舊地方勢力在信用組合、會社及公共事務等新式權力場域中,既為提高己身社會地位而有政經利益的相互爭奪,也因合作機會增加遂漸凝聚共同行動之共識基礎。
      1917年東港的特別輸出入港身分遭致廢除,可說是地方社會力量團結之關鍵:港口淤積、聯外陸海交通不夠完備、偏離鐵路與阿緱廳發展主軸,這些不利地方社會發展的因素,於特別輸出入港撤廢之際互相加總,對依靠轉運商貿及農漁產業延續以往發展方向的東港造成嚴重打擊。然而,因循於特別輸出入港帶來的舊有貿易體系運作方式、未積極因應近代化商貿形式轉變和交通運輸形態轉型,未嘗不是此時東港社會發展受阻之深層原因。或許是有鑑於此,1920年代起,以米糖轉運商業勢力為首,地方有力者們開始集結、投入鐵路延長請願等共同行動,試圖重振地方發展可能性。此外,透過信用組合重組、各式商業會社陸續成立、1935年地方自治選舉,地方社會勢力亦出現代換、分化,其影響力持續到戰後,也令東港地方社會發展方向獲得延展。
      透過闡明東港此一臺灣西南沿海小漁港之近百年歷史軌跡,我們除了看到其自清末至日本時代結束有著商港至漁港的港口、相應貿易形態轉變,亦能瞭解在此轉變過程中,地方社會力量如何在為地方長遠發展集結、共同行動之同時,也因國家政策介入、爭取地方政經活動空間,而有社會勢力內部的派系分立及新舊更迭。從這樣小區域地方社會發展及社會力量互動的研究,可以看出日本時代臺灣的地方具體實況,在受到整體社會發展、國家力量控制等影響外,亦隨在地人群互動、產業和公共建設變遷等要素而有變化,從而形成一地特有的近代化社會變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提出問題 ……………………………………… 1 第二節 相關先行研究探討 ………………………………………… 6 第三節 史料應用 ………………………………………………………11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1895年前後的東港市街情勢…………………………………17 第一節 清末東港交通地位提昇的過程 ………………………………19 第二節 日本時代初期的行政建置和貿易網絡連結 …………………25 第三節 新舊地方社會力量之分立:以蘇榮傳說為例 ………………36 小結………………………………………………………………………39 第三章 特別輸出入港時代地方發展走向的存續和改變 ……………41 第一節 東港做為特別輸出入港之港務情況 …………………………42 第二節 傳統貿易形式持續下的街市發展變化 ………………………50 第三節 特別輸出入港撤廢後之地方困境 ……………………………57 小結………………………………………………………………………66 第四章 1920年代以降東港地方社會力量之集結……………………69 第一節 日本統治前期的地方有力者結合情形 ………………………70 第二節 1920-30年代爭取新式建設之地方共同行動 ………………77 第三節 1930年代後期地方社會力量的成形與互動 …………………93 小結 ……………………………………………………………………105 第五章 結論 ……………………………………………………………107 附錄………………………………………………………………………111 參考書目…………………………………………………………………119

    一、史料
    (一)中文
    丁紹儀,《東瀛識略》(1873;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以下簡稱文叢]第2種,1957)。
    周元文等著,《重修臺灣府志》(1710-1719原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66種,1960)。
    易順鼎,《魂南記》(1895成書;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212種,1965)。
    胡傳,《臺灣日記與禀啟》(1892-1895成書;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71種,1960)。
    夏獻綸,《臺灣輿圖》(1879;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45種,1959)。
    屠繼善等著,《恆春縣志》(1894;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75種,1960)。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128種,196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1722始著、1736付梓;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4種,195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府輿圖纂要》(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181種,1963)。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38種,1959)。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法軍侵臺檔》(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192種,1964)。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210種,1965)。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226種,1966)。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218種,1966)。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臺灣通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130種,1962)。
    劉璈,《巡臺退思錄》(1881-1884;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21種,1958)。
    諸家著,《臺灣遊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89種,1960)。
    盧德嘉編,《鳳山縣采訪冊》(1895年原刊;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文叢第73 種,1960)。
    (二)日文
    1.官方檔案與統計文書
    《東港郡要覽》
    《阿猴廳報》
    《高雄州下官民職員錄》
    《臺灣史料稿本》(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攝製微捲)
    《臺灣外國貿易十年報》
    《臺灣貿易概覽》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年報》
    《臺灣總督府統計書》
    《臺灣總督府報》
    2.專書
    大潭新農事實行組合編,《東港郡東港街大潭新農事實行組合概況》(東港:編者,1939)。
    小谷文一,《臺灣寫真帖》第參集(臺南:臺灣寫真會,1914)。
    小副川猛,《臺灣街庄區職員錄》(臺北:杉田書店,1927)。
    小野三郎,《臺灣商工年鑑》(臺北:臺灣商工總覽社,1921)。
    中神長文,《臺南事情 附臺南縣職員錄 臺南商人錄》(臺南:小出書店,1900)。
    岩崎潔治,《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3)。
    林進發著編,《臺灣官紳年鑑》(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99年影印版,1934)。
    南部物產共進會協贊會編,《東港郡ノ產業に関する參考資料》(臺北:南部物產共進會協贊會,1939)。
    南部臺灣物產共進會協贊會編,《南臺灣》(嘉義:南部臺灣物產共進會協贊會,1915)。
    高雄州,《高雄州大觀》(高雄州:高雄州,1923)。
    勝山吉作,《臺灣紹介最新寫真集》(臺北:勝山寫真館,1931)。
    鈴木辰三,《臺灣官民職員錄》(臺北:臺灣商工社,1920)。
    臺灣商工社,《臺灣民間職員錄》(臺北:臺灣商工社,1923)。
    臺灣新民報,《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臺灣總督府土木局,《高雄築港要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3)。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臺灣寫真帖》(臺北:編者,1908)。
    臺灣總督府財務局,《臺灣貿易四十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1936)。
    遠藤誠,《征臺軍凱旋紀念帖》(東京:裳華房,1896)。
    齋藤齋,《臺灣の陸の交通路の発達に就いて》(出版單位不詳,1930)。
    3.期刊
    《臺灣水產雜誌》
    《臺灣米穀移出商同業組合月報》
    《臺灣農事報》
    《臺灣鐵道》
    4.報紙
    《臺南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

    二、近人專著
    (一)專書
    土方苑子,《近代日本の学校と地域社会―村の子どもはどう生きたか》(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5)。
    寺奧德三郎,《臺灣特高警察物語》(臺北:文英堂,2000)。
    竹村民郎,《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臺北:玉山社,2010)。
    坂野潤治著,鍾淑敏譯,《近代日本政治史》(臺北:五南,2008)。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2008)。
    吳密察監修,遠流臺灣館編著,《臺灣史小事典》(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00)。
    李文良,《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9)。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李國銘,《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稻鄉,2004)。
    東港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一百二十週年紀念特刊》(屏東縣:作者自印,1987)。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縣:知書房出版,1996)。
    林玉茹主編,《麻豆港街的歷史、族群與家族》(臺南:臺南縣政府,2009)。
    林玉萍,《臺灣航空工業史:戰爭羽翼下的1935年~1979年》(臺北:新銳文創(秀威代理),2011)。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7)。
    許佩賢譯,《攻臺見聞》(臺北市:遠流出版,1995)。
    許佩賢譯,《攻臺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市:遠流出版,1995)。
    黃典權總纂,《重修屏東縣志卷六人物志》(屏東縣:屏東縣政府,1997)。
    黃瓊慧等撰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輯,《臺灣地名辭書:屏東縣》(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2001)。
    蔡龍保,《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國有鐵路(1910-1936)》(臺北:臺灣書房,2010年三版一刷)。
    蘇全福編,《屏東縣鄉賢傳略》(屏東縣:屏東縣文化中心,1997)。
    鐘壬壽主編,《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1973)。
    (二)學位論文
    王御風,〈近代臺灣地方議會與領導階層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1920-1960)〉(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王雲洲,〈清代臺灣北路理番同知研究(1766-1888)〉(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利天龍,〈屏東縣前堆地域的社會空間結構與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7)。
    李宗信,〈小琉球的社會與經濟變遷(1622-1945)〉(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翁淑芬,〈東港街市的形成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張家綸,〈草屯社會發展與地方菁英(1751-194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
    陳凱雯,〈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黃鑑今,〈從地方家族的發展解讀東港地域空間之紋理──以黃家與莊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劉秀櫻,〈東港的開拓與童養媳婚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蔡昇璋,〈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蔡龍保,〈日治中期臺灣國有鐵路之研究(1910-193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戴寶村,〈近代臺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三)單篇文章
    上田信,〈地域與宗族——浙江省山區〉,《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宋元明清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572-611。
    木村礎,〈鄉土史•地方史•地域史研究の歴史と課題〉,收入岩波書店編,《岩波講座日本通史別卷2地域史研究の現状と課題》(東京:岩波書店,1994),頁3-31。
    田中比呂志,〈清末民初における地域エリートと社会管理の進展:江蘇省宝山県地域社会を例として〉,《東京学芸大学紀要人文社会科学系II》58期(2007.1),頁55-68。
    庄司俊作,〈戦時下部落会の設立過程(下):主体形成、村落形成の視点から〉,《社会科学》第83号(2009.2),頁33-72。
    庄司俊作,〈戦時下部落会の設立過程(上):「町村-むら」関係の視点から〉,《社会科学》第79号(2007.10),頁31-58。
    施添福,〈社會史、區域史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研究方法論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史學專題講座」,2006年5月30日),頁1-13。
    施添福,〈國家、里保與地域社會〉(「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20-21日),頁1-63。
    施添福,〈國家、賦役與地域社群:以清代臺灣北部後壠社群為例〉(發表於中研院臺史所周二學術演講會,2007年7月24日),頁1-103。
    科大衛,〈告別華南研究〉,《學步與超越:華南研究會論文集》(香港:文化創造出版社,2004),頁9-30。
    科大衛,〈國家與禮儀:宋至清中葉珠江三角洲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頁66-73。
    科大衛、劉志偉,〈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歷史研究》2000年03期,頁3-14+189。
    秋谷紀男,〈大正期の地方財政と地域社会―地方税納税促進と勤倹思想の涵養をめぐって―〉,《政経論叢》71卷5‧6號(2003.3),頁69-103。
    宮城能彥,〈昭和戦前期における沖縄の部落会に関する研究〉,《沖縄大学人文学部紀要》第2号(2001.3),頁53-65。
    張隆志,〈婆娑之洋、美麗之島——2007年臺灣史通論及史料研究成果評介〉(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008年12月4日,主辦: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1-19。
    陳春聲,〈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期(1995.4),頁61-114。
    陳春聲,〈明末東南沿海社會重建與鄉紳之角色——以林大春與潮州雙忠公信仰的關系為中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頁38-46+93。
    陳春聲、陳樹良,〈鄉村故事與社區歷史的建構——以東鳳村陳氏為例兼論傳統鄉村社會的“歷史記憶”〉,《歷史研究》2003年05期,頁115-126+191。
    陳鴻圖、吳進喜,〈2009年區域史研究回顧——北部、東部和離島〉(2009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010年12月16日,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頁1-29。
    劉志偉,〈地域空間中的國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沙田-民田”格局的形成〉,《清史研究》1999年02期,頁14-24。
    蔡錦堂,〈皇民化運動前臺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1931~1937〉,《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歷史系,1995),頁369-388。
    (四)其他參考資料
    東港文史學會,《東港采風》(1-38期)
    郭婷玉訪談,〈洪嘉猷老師、莊溫柔先生、王茂賢先生、顏仁德先生、黃榮田先生、楊獻昌先生集體訪談紀錄〉(2010年2月11日,東港鎮鎮民代表會)。
    郭婷玉訪談,〈李明家老師訪談紀錄〉(2010年8月23日,東港鎮大潭保安宮)。
    郭婷玉訪談,〈蘇素日女士訪談紀錄〉(2010年10月27日,東港鎮大潭保安宮)。

    三、網站資料
    李為楨,〈信用組合〉(「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資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060,擷取日期2011.4.8)。
    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http://thcts.ascc.net,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製作)
    蔡龍保,〈輕便鐵軌〉(「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資料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756,擷取日期2011.4.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