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琇姵 CHEN, HSIU-PEI |
---|---|
論文名稱: |
《影梅庵憶語》與《板橋雜記》比較研究 |
指導教授: | 胡衍南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5 |
中文關鍵詞: | 《影梅庵憶語》 、《板橋雜記》 、憶語體 、狹邪筆記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9 下載:3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影梅庵憶語》為冒襄作品,紀錄其與亡妾董小宛回憶,《板橋雜記》為余懷作品,紀錄明末清初秦淮一代妓女軼事,一為憶語體作品之鼻祖,一為其後狹邪筆記追步之對象,兩書各自展開了文學系統的脈絡。然而,看似不同的兩部作品,實有許多的共通點。在女性形象的大主題下,由妓院反差形象、婚姻家庭形象、社交政事形象進行比較,發現其互同互異的一面,而這些互同互異適可更明確解釋董小宛與《板橋雜記》中諸妓身分之異同。另一方面,亦可從中窺見明末名妓豐富的女性面貌。在作者男性觀點的大主題下,由美色品賞、科舉考試、易代戰亂等角度切入分析,可以發現明末清初男性於男女情愛、入仕權力、舊朝遺民等面向上的「不自由」。在此部分,兩部作品實是同多於異。最末,以兩部作品的續書,《香畹樓憶語》、《秋燈瑣憶》、《續板橋雜記》三書進行比較,在女性形象、作者男性觀點的類似架構下,三部作品明顯異多於同。《香畹樓憶語》、《秋燈瑣憶》、《續板橋雜記》與《影梅庵憶語》、《板橋雜記》比較結果的差異,反映了明末清初邁向清中葉,政治社會變遷因素的影響,理出了一線《影梅庵憶語》、《板橋雜記》之後「憶語體」作品、狹邪筆記的繼承脈絡,亦昭示了兩部作品之共同重要元素為秦淮名妓、明末名士、易代戰亂。
一、 古籍
(一)《影梅庵憶語》、《板橋雜記》、《香畹樓憶語》、《秋燈瑣憶》、《續板橋雜記》版本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
﹝清﹞冒襄著:《影梅庵憶語》,收於金性堯、金文男注:《浮生六記(外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
﹝清﹞冒襄、沈復、余其鏘、陳裴之、蔣坦著,涂元濟注釋:《閨中憶語五種》(北京 :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
﹝清﹞余懷著:《板橋雜記》,收於李金堂編校:《余懷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余懷著,李金堂校注:《板橋雜記》,收於《板橋雜記(外一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余懷著:《板橋雜記》,收於﹝清﹞余懷、珠泉居士、金嗣芬著,薛冰點校:《板橋雜記‧續板橋雜記‧板橋雜記補》(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清﹞陳裴之:《香畹樓憶語》,收於《湘煙小錄》,又收於﹝清﹞蟲天子編:《香豔叢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清﹞陳裴之:《香畹樓憶語》(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
﹝清﹞蔣坦:《秋燈瑣憶》(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
﹝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收於《秦淮香艷叢書》(台北:廣文書局,1991年)。
﹝清﹞珠泉居士:《續板橋雜記》,收於﹝清﹞余懷、珠泉居士、金嗣芬著,薛冰點校:《板橋雜記‧續板橋雜記‧板橋雜記補》(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二)其他古籍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禮記正義》,收於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彭林整理,王文錦審定:《儀禮注疏》,收於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趙伯雄整理,王文錦審定:《周禮注疏》,收於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晉﹞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台北:里仁書局,2007年)。
﹝明﹞葉紹袁,冀勤輯校:《午夢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明﹞陳繼儒:《巖棲幽事》(出版地不詳: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陸紹珩:《醉古堂劍掃》(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清﹞方文:《嵞山集》,《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士禎,《漁洋詩話》,(台北:廣文書局,1982年)。
﹝清﹞余懷著:《三吳遊覽志》,收於李金堂編校:《余懷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余懷著:《五湖遊稿》,收於李金堂編校:《余懷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余懷著:《玉琴齋詞》,又收於李金堂編校:《余懷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余懷著:《甲申集》,收於李金堂編校:《余懷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余懷著:《宮閨小名後錄》,收於李金堂編校:《余懷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余懷著,方寶川、陳旭東等編:《余懷集》(揚州:廣陵書社,2005年)。
﹝清﹞吳偉業著,李學穎集評標校:《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李放:《皇清書史》,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李濬之輯:《清畫家詩史》,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杜登春:《社事本末》,收於《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清﹞阮元:《廣陵詩事》,收於《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
﹝清﹞冒襄:《巢民文集》,收於《叢書集成三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清﹞冒襄著:《香儷園偶存》,收於《叢書集成三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清﹞冒襄著:《寒碧孤吟》,收於《叢書集成三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清﹞冒襄輯:《同人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
﹝清﹞冒廣生編:《冒巢民先生年譜》,收於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清﹞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台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台北:德志出版社,1962年)。
﹝清﹞張岱著:《陶庵夢憶》,收於夏咸淳、程維榮校注:《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張潮:《幽夢影》(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清﹞曹雪芹、高鶚著,王夢阮、沈瓶庵索隱:《紅樓夢索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清﹞曹溶:《靜惕堂詩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年)。
﹝清﹞陳文述:《頤道堂文鈔》,收於《清代詩文集匯編》編纂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陳繼聰:《忠義紀聞錄》,又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陸世儀:《復社紀略》,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錢儀吉輯,靳斯標點:《碑傳集》(北京 : 中華書局,1993年)。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收於《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錢謙益撰,﹝清﹞錢陸燦編:《列朝詩集小傳》,收於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竇鎮輯:《國朝書畫家筆錄》,收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顧師軾編:《吳梅村先生年譜》,收於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清﹞顧翰:《拜石山房詞鈔》,收於《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中華書局編:《清史列傳》(台北:中華書局,1962年)。
周慶雲:《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番禺葉氏編:《清代學者象傳》(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二、 專書(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中文專書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王利民、丁富生、顧啟:《冒辟疆與董小宛》(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9月)。
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吳定中編著:《董小宛匯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李栩鈺:《《午夢堂集》女性作品研究》(台北:里仁書局,1990年)。
李匯群:《閨閣與畫舫: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江南文人和女性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周華山:《性別越界在中國》(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2000年)。
孟森編:《董小宛考編年》,收於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新華書店,1999年)。
侯忠義、劉世林:《中國文言小說史稿(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收於《姜亮夫全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柳素平:《晚明名妓文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台北:鼎文書局,1973年)。
胡旭:《悼亡詩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祝瑞開主編:《中國婚姻家庭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張慧劍編著:《明清江蘇文人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陳文新:《中國筆記小說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陳蘭村主編:《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陶慕寧:《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甯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費振鐘:《墮落時代》(台北縣:立緒文化公司,2002年)。
黃明理:《「晚明文人」型態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趙園:《想像與敘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
劉勇強:《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鄭逸梅:《南社叢談:歷史與人物》(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蕭國亮編:《中國娼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鮑震培:《清代女作家彈詞論稿》(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97年)。
嚴明:《中國名妓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龔鵬程:《俠的精神文化史論》(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2007年)。
(二)外文專書
﹝日﹞大木康:《冒襄和影梅庵憶語》(台北:里仁書局,2013年)。此書之日文 版為《冒襄と『影梅庵憶語』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0年)。
﹝日﹞大木康著,辛如意譯:《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此書之日文版為《中国遊里空間:明清秦淮妓女の世界》(東京:青土社,2002年)。
﹝日﹞小野和子著:《明季黨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日﹞合山究:《明清時代の女性と文学》(東京:汲古書院,2006年)。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Tani Barlow:〈Theorizing Woman:Funu,Guojia,Jiating(Chinese Woman, Chinese State, Chinese Family)〉,Edited by Angela Zito, Tani Barlow:《Body, Subject and Power in China》(The Universite of Chicago Press,1994)。
﹝美﹞高彥頤著,李志生譯:〈中文版序〉,《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曼素恩著,定宜庄、顏宜葳譯:《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三、 論文(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中文論文
王成勉:〈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收於《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台北:黎明文化,2012年)。
王秋雁:〈淺析「憶語體」散文中的女性形象〉,《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頁98-101。
王秋雁:〈試論「憶語體」散文的「情性合一」〉,《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頁19-22。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年3月,頁39-103。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收於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 生活與文化分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王鴻泰:〈青樓名妓與情藝生活──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收於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王鴻泰:〈俠少之游──明清士人的城市交游與尚俠風氣〉,收於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王鴻泰:〈美人相伴〉,《新史學》24卷2期,2013年6月,頁71-130。
王鐿容:〈冒襄《影梅庵憶語》試論〉,《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8期,2009年4月,頁133-162。
朱子彥:〈論復社與晚明科舉〉,《社會科學》2009年03期,頁141-147、191。
朱麗霞:〈從華亭之遊看余懷的遺民情結〉,《齊魯學刊》2004年04期,頁18-22。
何冠彪:〈論明遺民之出處〉,收於:《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1年)。
李自成:〈論自傳〉,《當代》第55期,1990年11月,頁20-29。
李孝悌:〈冒辟疆與水繪園中的遺民世界〉,收於《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
李亞峰:〈從清代憶語文的敘事特徵看其文體定位〉,《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03期,頁27-38。
李亞峰:〈試論「憶語」文的文體傳承〉,《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頁73-77。
李亞峰:〈試論「憶語文」問世的社會原因與文學背景〉,《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8期,81-86。
李亞峰:〈試論清代言情散文「憶語」文的內容特徵〉,《貴州文史叢刊》2010年01期,頁82-86。
李金堂:〈《板橋雜記》的刊本與流傳〉,《南京曉莊學院學報》1999年03期,頁87-93。
李金堂:〈余懷與《板橋雜記》〉,《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頁75-79。
李金堂:〈明代南京舊院的興衰與《板橋雜記》〉,《東南文化》2001年07期,頁52-56。
李金堂:〈清代金陵學人傳略(六)──余懷傳〉,《南京曉莊學苑學報》1997年01期,頁7-15。
李偉:〈論《板橋雜記》對青樓文化的重新審視〉,《河西學院學報》2008年06期,頁37-40。
李匯群:〈清代中期七部南京狹邪筆記初考〉,《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01期,頁260-269。
李匯群:〈論「憶語」散文寫情的突破〉,《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頁64-69。
汪榮祖:〈文筆與史筆──論秦淮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頁189-224。
段江麗:〈也談中國傳統賢妻良母觀──兼與李卓教授商榷之一〉,《中國文化研究》2009年03期,頁94-105。
胡衍南:〈《品花寶鑑》:狹邪小說或世情小說〉,《成大中文學報》第46期,2014年9月,頁185-214。
胡衍南:〈明清「狹邪筆記」研究──以明代後期至清代中期為範圍〉,《淡江中文學報》第29期,2013年12月,頁133-162。
胡衍南:〈狹邪、城市或世情──論《風月夢》的屬性〉,《成大中文學報》第39期,2012年12月,頁115-146。
范志新:〈余懷生卒年考辯〉,《明清小說研究》1990年03-04期合刊本,頁205-208。
倪惠穎:〈論清代文人對青樓名妓的文化書寫及演變──以狹邪筆記為例〉,《明清小說研究》2012年03期,頁61-74。
孫虎堂:〈略論成島柳北及其漢文小說《柳橋新志》──兼論日本19世紀的花柳類漢文小說〉,《蘭州學刊》2008年08期,頁191-193。
徐嫚鴻:〈傅圖館藏古籍《板橋雜記》版本初探〉,《古今論衡》第24期,2013年6月,頁141-154。
康正果:〈悼亡和回憶──論清代憶語體散文的敘事〉,《中華文史論叢》第89期,2008年1月,頁353-384。
張小茜:〈論《影梅庵憶語》和《浮生六記》〉,《古今藝文》第29卷第3期,2003年5月,頁47-54。
張悅:〈從〈秦淮燈船曲〉看余懷《板橋雜記》中的香草美人意象〉,《神州文學》2014年12期,頁34。
陶慕寧:〈從《影梅庵憶語》看晩明江南文人的婚姻性愛觀〉,《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頁56-61。
湯宇星:〈冒襄的遺民世界(三)──文化贊助:陳維崧與冒氏家樂班〉,《榮寶齋》2011年03期,頁272-281。
湯宇星:〈冒襄的遺民世界(四)──晚年家居與女性畫家〉,《榮寶齋》2011年11期,頁268-277。
黃語:〈善隱者與苦隱者的情感共鳴──得全堂夜讌始末及其影響〉,《西北師大學報》2010年03期,頁44-49。
黃語:〈論清初丁酉世盟高會〉《深圳大學學報》2010年02期,頁89-94。
黃賢忠:〈《影梅庵憶語》與冒襄的士人易代心態〉,《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11年05期,頁49-53。
楊劍兵:〈秦淮風月中的南都記憶──論《板橋雜記》的地域特色〉,《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2期,頁106-107。
楊劍兵:〈論《板橋雜記》的兩部續書〉,《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10期,頁1-3。
趙園:〈關於冒襄的《影梅庵憶語》〉,《書城》2012年12期,頁25-35。
劉春玲:〈晚明名妓群體的文化特徵〉,《陰山學刊》2010年05期,頁32-36、55。
暴鴻昌:〈明末秦淮名妓與文人──讀余懷《板橋雜記》〉《學習與探索》1998年04期,頁121-127。
蔚然:〈《影梅庵憶語》版本源流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02期,頁27-31。
蔣維錟:〈余懷著作考略〉,《中華文史論叢》第39集,1986年,頁279-285。
謝德瑩:〈三從四德新議〉,《孔孟月刊》第34卷第3期,1995年11月,頁39-46。
鐘繼剛、靳能法:〈《板橋雜記》的冶遊境界〉,《西昌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頁10-13。
鐘繼剛、靳能法:〈從《板橋雜記》看明遺民的文化創傷〉,《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頁79-82、113。
鐘繼剛:〈《板橋雜記》「遺民情懷」辨〉,《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頁25-29。
顧啟:〈冒廣生與《冒氏叢書》、《楚州叢書》〉,《南通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03期,頁86-90。
顧啟:〈冒襄余懷交游考〉,《冒襄研究》(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年)。
﹝美﹞柏文莉著,林珊譯:〈貞操的想像:從貞妓到節婦〉,收於游鑑明、胡纓、 季家珍主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美﹞柯麗德著,宋剛譯:〈情婦、長舌婦、妖婦與良婦:明中期墓誌銘及小說中爭競的女性形象〉,收於游鑑明、胡纓、季家珍主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美﹞錢南秀:〈「列女」與「賢媛」:中國婦女傳記書寫的兩種傳統〉,收於游鑑明、胡纓、季家珍主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二)外文論文
﹝日﹞小塚由博:〈明末清初文人研究─余懷とその交遊關係を中心にして〉,《大 東文化大學中國學論集》通号 17,2000年,頁27-50。
﹝日﹞小塚由博:〈《板橋雜記》成立小考─晚年の余懷の交遊關係を中心に〉,《日本中国学会報》55卷,2003年,頁152-165。
﹝日﹞小塚由博:〈余懷と妓女──初期作品を中心に〉,《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誌》第48期,2009年3月,頁151-176。
﹝日﹞前田愛:〈《板橋雜記》と《柳橋新誌》〉,《国語と国文学》,1964年3月,頁36-48。
四、 學位論文(依畢業年限順序排列)
李進益:《明清小說對日本漢文小說影響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郝薇莉:《憶語體文學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夏文建:《清「憶語體」散文藝術論──兼論清「憶語體」散文對悼亡文學的開拓》(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朱志遠:《余懷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江慧玲:《清代憶語體作品之比較研究──以《影梅庵憶語》、《浮生六記》、《秋燈瑣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8年)。
陳羿秀:《『色鏡大道』と『板橋雜記』に見られる名妓像──吉野と李香君との比較を中心に》(國立台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石曉玲:〈「悼亡」涵義考辨〉,收於《表彰與追懷:清代女性憶傳文研究》(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郭穎瑄:《清中葉青樓筆記之文化考察》(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