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書瑋 YANG, SHU-WEI |
---|---|
論文名稱: |
台灣清治末期(1871-1895)散文中的文化論述研究 The Study of Cultural Discourses in the Proses Written in the Late Ching Ruled Period (1871-1895)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林美容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6 |
中文關鍵詞: | 清治末期 、散文 、台灣文化 、旅行書寫 、論述 |
英文關鍵詞: | late Ching ruled period, prose, Taiwanese culture, travel writing, discours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8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帝國統治台灣逾二百年。其中在清治末期時,列強對台灣之覬覦與侵擾的情形愈加劇烈,而這也使得清廷對台灣的治理政策有所轉變;此外,台灣與國際之間的貿易也愈趨頻繁。由於這樣的變動與背景,使得清治末期在台灣歷史上有其重要性與特殊性,所以本文以此一時期的台灣散文作為研究素材,探討其中的文化論述。而本文所探討之文化論述,主要聚焦在三個主題:政治與教育、產業經濟,以及民情風俗。在政治與教育方面,當時的論述主要著重在台灣地位與對外關係、洋務運動,以及教育等議題之探討。而在產業經濟方面,當時的散文所探討之議題包括自然資源、國際貿易,以及財政制度等面向之議論。至於民情風俗方面,當時的散文主要是民間信仰、生命禮俗與歲時節令,以及生活習俗等三方面的書寫。
透過上述三大主題的探討,本文發現在台灣清治末期的散文中,清末的文人作家大多是以帝國之眼的觀看視角,來看待台灣的政治經濟與民俗文化;而且散文中充斥著正∕反之二元對立的論述模式。不過,散文中也呈現出初具現代性的社會圖像。
The Ching Empire governed Taiwan over 200 years. In the late Ching ruled period, the situation that the great powers coveted, invaded and harassed Taiwan was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is made the Ching Empire shifted its policies of governing Taiwan. Besides, Taiwan did more and more trade with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of such changes and backgrounds, the late Ching ruled period in Taiwanese history is important and particular. And this thesis takes the prose of this period as study materials to discuss cultural discourses in it. The cultural discourses that this thesis discusses mainly focus on three subjects: politics and education, industries and economy, and folk customs. The discourses of politics and education at that time mainly center on discussing the status and foreign relations of Taiwan,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Yang-Wu Movement), and education. And in the subject of industries and economy, the aspects that discussed in the prose at that time include the comments on natural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system. In addition, the subject of folk customs in the prose at that time mainly discusses the writing of three aspects: folk beliefs, rites of life and festivals, and customs of life.
Through discussing the three subjects above, this thesis indicates that most literati and authors of the prose during the late Ching ruled period saw Taiwanese politics, economy, and folklore with imperial eyes, and the prose was full of the model of discourse of binary opposi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However, the prose also presents the social images with modernity.
一、散文文本、史料與類書
(一)散文文本
丁紹儀:《東瀛識略》(台灣文獻叢刊2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史久龍:《憶臺雜記》,方豪重抄本,1996。
池志澂:《全臺遊記》,收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遊記》(台灣文獻叢刊89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李春生:《主津新集》,收於李明輝、黃俊傑、黎漢基編:《李春生著作集(第二冊)》,台北:南天,2004。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台灣文獻叢刊29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佐倉孫三著,林美容編:《白話圖說臺風雜記》,台北:台灣書房,2007。
林豪:《東瀛紀事》(台灣文獻叢刊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林維朝著,陳素雲主編:《林維朝詩文集》,台北:國史館,2006。
吳子光:《臺灣紀事》(台灣文獻叢刊3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吳子光:《一肚皮集》,收入黃哲永、吳福助主編:《全臺文(第10-14冊)》,台中:文听閣圖書,2007。
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台灣文獻叢刊47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洪棄生:《寄鶴齋古文集》,收於黃哲永、吳福助主編:《全臺文(第18-19冊)》,台中:文听閣圖書,2007。
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台灣文獻叢刊7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台灣文獻叢刊215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
施士洁:《後蘇龕文稿》,收於黃哲永、吳福助主編:《全臺文(第9冊)》,台中:文听閣圖書,2007。
施琅:《靖海紀事》(台灣文獻叢刊13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唐贊衮:《臺陽見聞錄》(台灣文獻叢刊第3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唐贊衮:《臺陽見聞錄》,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台北:前衛,2007。
陶德(John Dodd)著,陳政三譯述:《北台封鎖記──茶商陶德筆下的清法戰爭》,台北:原民文化,2002。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台北:如果出版社、大雁文化,2006。
蔣師轍:《臺游日記》(台灣文獻叢刊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台灣文獻叢刊27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劉璈:《巡臺退思錄》(台灣文獻叢刊21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台灣文獻叢刊308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龔柴:《臺灣小志》,收於《臺灣文獻匯刊(第五輯第三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二)史料與類書
陳元靚:《歲時廣記》,台北:新興,1977。
陳文達:《鳳山縣志》,台北:大通,198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籌辦夷務始末選輯補編》(台灣文獻叢刊236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原書名《臺灣生熟番紀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台北:大通,1987。
二、近人研究專書與工具書
(一)中文專書
王娟:《民俗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王詩琅著,張良澤編:《清廷臺灣棄留之議》,台北:海峽學術,2003。
王德威編選:《臺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2005。
王學新譯:《風港營所雜記》,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3。
李亦園:《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台北:立緒文化,1999。
林淑慧:《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台北:萬卷樓,2004。
林淑慧:《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台北:台灣學生,2007。
林淑慧:《禮俗‧記憶與啟蒙──臺灣文獻的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台北:台灣學生,2009。
林滿紅:《四百年來的兩岸分合:一個經貿史的回顧》,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4。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1997。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台北:自立晚報,1992。
洪安全總編:《清宮洋務始末臺灣史料》,台北:故宮博物院,1999。
唐羽:《基隆顏家發展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1989。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1996。
黃俊郎:《禮儀之邦的寶典──禮記》,台北:黎明文化,1993。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台北:麥田,2004。
黃哲永、吳福助主編:《全臺文》,台中:文听閣圖書,2007。
黃嘉謨:《美國與臺灣》,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同治十三年至光緒二十一年》,台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
張珣:《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台北:稻香,2004。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台北:麥田,2003。
潘稀祺:《台灣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博士傳》,台南:人光,2004。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論集》,南投:省文獻會,2001。
鄭樑生:《中日關係史》,台北:五南,2001。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79。
薛化元:《臺灣開發史》,台北:三民,1999。
藤崎濟之助著,全國日本經濟學會譯:《臺灣史與樺山大將──日本侵臺始末》,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
Anthony Giddens, Christopher Pierson著,尹宏毅譯:《現代性:紀登斯訪談錄》,台北:聯經,2002。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
Chris Jenks著,王淑燕、陳光達、俞智敏譯:《文化》,台北:巨流,1998。
James W. Davidson著,蔡啟恆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台灣研究叢刊107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J. G. 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台北:久大、桂冠,1991。
Robert J. C. Young著,周素鳳、陳巨擘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台北:巨流,2006。
(二)外文專書
Alvin A. Arens, Randal J. Elder and Mark S. Beasley,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ervic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10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5.
Carol R. Ember and Melvin Ember, Cultural Anthropology, 12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7.
N. 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3rd ed., Ohio: South-Western, 2004.
Emma Jinhua Teng,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2005.
(三)工具書
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台北:文建會,2004。
審計準則委員會:《審計準則公報及審計實務指引(合訂本)》,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2008。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台北:台灣東華,1997。
三、學位論文
車相協:《中日修好條約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李毓嵐:《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林淑慧:《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林淑慧:《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發展與文化變遷》,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林滿紅:《清末社會流行吸食鴉片研究──供給面之分析(1773-1906)》,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
吳宗曄:《《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9。
吳映華:《黑旗軍與中法越南之爭執》,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邱子銘:《晚清台灣開山「撫番」政策(1874-1895)》,台中: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6。
施志汶:《清康雍乾三朝的治台政策》,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洪健榮:《清代臺灣社會的風水習俗》,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黃曉玲:《晚清治臺政策演變與臺灣政經社會發展(1874-1875)》,宜蘭:佛光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2007。
張炎憲:《清代治台政策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張勝彥:《台灣建省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
楊永智:《晚清臺南刻書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
楊慶平:《清末臺灣的「開山撫番」戰爭(1885-1895)》,台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賴淙誠:《清越關係研究──以貿易與邊務為探討中心(1644-1885)》,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1860-1894)》,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戴寶村:《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謝文華:《清末買辦商人的價值取向》,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蘇志誠:《日併琉球與中日琉案交涉》,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四、期刊、會議論文
李文良:〈晚清臺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24卷1期(2006年6月),頁387-416。
李世偉:〈清末日據時期臺灣的士紳與鸞堂〉,《臺灣風物》46卷4期(1996年12月),頁111-143。
李豐楙:〈臺灣慶成醮與民間廟會文化──一個非常觀狂文化的休閒論〉,收入《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冊)》(台北:文建會,1995),頁41-64。
李豐楙:〈儀式、演劇與祭祀〉,《傳統藝術》44期(2004年7月),頁8-12。
李豐楙、謝宗榮:〈臺灣信仰習俗概說〉,《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67期(1999年2月),頁24-32。
呂實強:〈論洋務運動的本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期(1991年6月),頁71-89。
何根海:〈七夕風俗的文化破譯〉,《歷史月刊》127期(1998年8月),頁106-112。
林子候:〈清代臺灣與美國的接觸和難船事件〉,《臺灣文獻》28卷3期(1977年9月),頁55-72。
林美容:〈臺灣民間信仰的分類〉,《漢學研究通訊》10卷1期(1991年3月),頁13-18。
林美容:〈台灣民俗宗教文化的社會圖像〉,收入《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7),頁56-68。
林淑慧:〈清末台灣政經思想──以文人論述為主軸〉,收入莊萬壽編:《第四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師大台文所,2005),頁91-108。
林榮澤:〈「城隍」在漢人社會中的角色及其功能──以日據時期臺北大稻埕的霞海城隍祭為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2期(2000年7月),頁233-271。
吳文星:〈清季李春生的自強思想──以臺事議論為中心〉,收於李明輝編:《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台北:正中,1995),頁109-138。
吳文星:〈清季李春生的自強思想──以變革圖強議論為中心〉,收於李明輝編:《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台北:正中,1995),頁139-163。
吳奇浩:〈清代臺灣之奢靡風氣〉,《臺灣史研究》12卷2期(2005年12月),頁35-74。
吳福蓮:〈台灣民間的交感巫術信仰〉,《歷史月刊》132期(1999年1月),頁42-50。
洪健榮:〈塑造境域「佳城」:清代臺灣設治築城的風水考量〉,《臺北文獻》直字155期(2006年3月),頁45-113。
洪健榮:〈清修臺灣方志「風俗」門類的理論基礎及論述取向〉,《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2期(2000年7月),頁119-154。
許俊雅:〈回顧與前瞻──近二十年來臺灣古典文學研究述評〉,《漢學研究通訊》25卷4期(2006年11月),頁33-46。
許賢瑤:〈日治時代臺灣包種茶的生產與交易〉,《臺北文獻》直字151期(2005年3月),頁137-173。
陳哲三:〈臺灣建省之際的清賦事業及其與南投縣之關係〉,《臺灣文獻》49卷4期(1998年12月),頁33-68。
莊吉發:〈從故宮檔案看清代台灣行政區域的調整〉,《臺灣文獻》49卷4期(1998年12月),頁127-142。
黃秀政、黃文德:〈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去職研究〉,《臺灣文獻》49卷4期(1998年12月),頁9-24。
黃美娥:〈台灣古典文學史概說(1651-1945)〉,《臺北文獻》直字151期(2005年3月),頁215-269。
張世賢:〈岑毓英治臺政績〉,《臺灣文獻》28卷1期(1977年3月),頁107-117。
彭喜豪:〈臺北府城理氣佈局之星宿立向研究〉,《臺北文獻》直字151期(2005年3月),頁305-344。
湯熙勇:〈論清康熙時期的納臺爭議與臺灣的開發政策〉,《臺北文獻》直字114期(1995年12月),頁25-53。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175期(2003年3月),頁84-105。
廖漢臣:〈鴉片戰爭與臺灣疑獄〉,《臺灣文獻》16卷1期(1965年3月),頁24-52。
廖藤葉:〈清代遊宦官員古典詩中的臺灣中元節〉,《歷史月刊》175期(2002年8月),頁97-102。
謝宗榮:〈大龍峒保安宮癸未年三朝慶成醮醮典行事(上)〉,《臺北文獻》直字153期(2005年9月),頁159-200。
五、網路資源
中研院臺史所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
羅鳳珠主持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cls.hs.yzu.edu.tw/TWP/b/b02.htm。
Formosa: 19th Century Images:http://academic.reed.edu/form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