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璽惠
Hsi-Huei Wang
論文名稱: 大學學生團體領導人道德兩難情境及其做決定歷程之質性研究--以一所私立大學為例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Moral Dilemmas and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of University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 Using a Privat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黃玉
Huang, Y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2
中文關鍵詞: 道德兩難做決定質性研究學生事務學生團體倫理原則
英文關鍵詞: moral dilemma, decision-mak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ent affairs, student organization, ethical principl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7下載:14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學生團體領導人道德兩難情境及其做決定歷程,以提供未來指導學生團體實務上應用之參考。本研究的研究問題為:領導學生團體過程中,所遇到的道德兩難情境問題有哪些?學生團體領導人做兩難問題決定的歷程為何?是否具備道德敏感度、道德判斷能力、道德動機,並實踐道德行動?做決定後的影響及研究參與者對學生團體領導人培訓課程的建議為何?
    為充分收集學生團體領導人所遭遇的兩難情境,本研究首先設計「兩難問題情境調查表」,施測12所大學院校的學生團體領導人。之後,以一所私立大學內曾擔任或現任學生團體領導人為研究對象,採立意抽樣的方式,選取六位「資料豐富的個案」作為研究參與者,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來收集資料。另本研究透過與研究參與者建立信任關係、同儕檢核、三角檢正、研究參與者檢核、厚實敘寫等方式,以建立本研究之信實度。研究發現如下:
    一、學生團體領導人的道德兩難情境
    (一)團體自主VS.外力干預:有三種因素影響團體自主,分別為社團學長姐的干預、社團指導老師的干預、學校行政人員的干預,以上三種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為尊重自主原則。
    (二)經費透明公開VS.社團文化陋習:兩難的情境分別有二:1.學長姐帳冊、單據交代不清;2.為了增加團體經費而報假帳,以上二種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誠實原則、正義原則。
    (三)團體利益優先VS.個人關係導向:兩難的情境分別有二:1.社員的不當行為,因私人因素影響社團事務;2.面對不適任的幹部,領導者不知是否該撤換。以上第一種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為公平原則、第二種情境為不傷害他人。
    (四)公平分工VS.能者多勞,兩難情境分別有二:1.團體領導者自己承擔,不放心將工作交給其他人做;2.領導者將工作交給信任的幹部,以上兩種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為公平原則。
    (五)學生團體利益VS.學校行政權力:學生團體與學校行政單位的衝突,可分為二1.學生團體被迫讓出依照規定借用的場地;2.學校規定不一,對待每個社團不公平,以上兩種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為公平原則。
    (六)違規募款VS.經費不足,學生團體因為活動經費不足必須對外募款,但募款單位提出的要求違反學校規定,領導者面臨是否要向其募款的兩難,以上情境關聯行善原則和義務間的衝突。
    (七)團體存廢VS.個人隱私:同志團體中,同志學生不願接任社長,怕同志身份曝光,但無人接任社長,社團會倒社,因而社長面臨社團繼續運作與強迫他人擔任社長的兩難。此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為保密和隱私權。
    (八)正直發聲VS.安於現有體制:兩難情境分別有:1.挑戰體制,針對學校內的政策及規定提出改革建議,但怕得罪學校,此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為正義原則;2.挑戰倫理輩份,不因團體內上下階層關係,依據事實,公正地處理問題,此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為公平原則。
    (九)尊重個人隱私VS.讓他人受傷害:兩難情境分別有二:1.社員被社團指導老師性騷擾,擔心公佈此事件會讓受害者身份曝光,但如果不公佈,可能會有其他人受害,此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為尊重自主、不傷害他人及保密原則;2.知悉社團內成員性行為習慣,是否要提醒新進成員注意與其交往,避免感情受騙或被傳染性病,此情境關聯之倫理原則為保密原則、行善原則、不傷害他人原則。

    二、學生團體領導人面對道德兩難情境做決定歷程
    本研究的做決定歷程,依據1986年Rest提出的倫理決定模式為依據,分從道德敏感、道德判斷、道德動機、道德行動四方面分析。
    (一)道德敏感:六位研究參與者初始面臨道德兩難情境道德敏感呈現情形可以分為四種:不知不覺、後知後覺、內在衝突、心有定見。
    (二)道德判斷和道德動機:研究發現學生團體領導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動機相互影響,之後做出決定採取行動,考量面向包含三個面向:1.團體成員個人利益;2.團體本身利益;3.學校立場。
    (三)道德行動:研究參與者最後採取的道德行動有三種:1.自我負責、2.折衷妥協、3.無奈接受。

    三、做決定後的影響與研究參與者對學生團體領導人培訓課程的建議
    (一)做決定後的影響
    六位學生團體領導者做決定後的影響,其中有五個正面成長及三個負面影響,正面成長如下:1.從無知犯錯到小心謹慎;2.從關心自我到關懷對方;3.遭遇挫折,勇於堅持信念;4.創意課程改變觀點,不再執著,思考更多元;5.從自我懷疑到坦然面對。負面影響如下:1.擔任會長扛責任、對事務要求高,卸任後對於事務變得很冷漠;2.內心充滿罪惡感,影響未來生涯規劃;3.好意幫忙,卻無奈面臨倒社,灰心失望。
    (二)研究參與者對學生團體領導人培訓課程的建議
    分三個面向:1.與學校關係:與課外組建立良好溝通、學習行政倫理程序;2.學生團體領導者:要多參與民主法治、公共事務,並具備國際觀、熱情、正向思考、EQ、溝通能力,規劃目標並培養良善的人格;3.經營學生團體的認知:如瞭解團體本質、學習他人經驗、注意公平、學習包容及以身作則。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提出具體建議,並對進一步研究上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moral dilemmas and decision making processes of university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For further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student advising organizations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questions included: What are moral dilemmas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confront? What are desicion making processe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Are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equipped with moral sensitivity, moral judgment, and practice moral actions?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post-decision making and what are research participants’ suggestions for training courses plotted for university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The questionnaire of “dilemmatic situation” was first designed and conducted to leader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 in 12 universities to acquire sufficient data. Six former or current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in a private university had then been purposively selected as research participants. Data were collected by using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in addition, for trustworthiness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riangulation, member checks, peer reviewing, thick descri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ust relationship with participants were employed.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1. Moral dilemma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1) Organizational autonomy VS. External interference: three interferences named seniors, advisers,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affect organizational autonomy. This dilemma involves ethical principle of respects for autonomy.
    (2) Transparent budget policy VS. Abuse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culture: two dilemmas confronted are ambiguous book-keeping done by seniors, and false accounts for increases of organization expenditure. These two dilemmas involve ethical principles of honesty and justice.
    (3) Priority of organizational benefits VS. Personal relation-oriented: two dilemmas included are a) members personal misconducts that affect student organizational benefits; and b) leaders unable to deal with unqualified committee members. The first is related to ethical principle of fairness and the second is doing no harm to others.
    (4) Tasks assigned fairly VS. Tasks assigned more to the capable: two dilemmas involved are: a) leaders take up responsibilities by themselves and do not trust others to carry out the works; b) leaders distribute work to committee members trusted. These two situations are related to ethical principle of fairness.
    (5) Interest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 VS. Power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two conflicts between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school administration are that student organizations are forced to give up sites booked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s; and that school authority operates different policies on various organizations. The two situations are related to ethical principle of fairness.
    (6) Regulation-violated fund-raising VS. Funds shortage: student organization needs to raise fund, but action of which violates school regulations, resulting in leaders facing dilemmas. The above situation involves conflicts between ethical principle of benefiting others and assuming obligations.
    (7) Existence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VS. Personal privacy: with fear of exposing one’s own sexual preference, none of homosexual or lesbian students is willing to be a leader of a GLBT organization. A former leader would thus confront dilemmatic pressures of forcing others to disregard their personal privacy and taking up the leadership for maintaining the organization. Such situation is related to ethical principle of secrecy and privacy.
    (8) Giving off voices of integrity VS. Being used to current system: two levels of dilemmas: a) challenging institutional system by bringing up suggestions for institution policies, which results in students worrying about offending institution regulations. The situation is related to ethical principle of justice; or b) challenging ethical seniority regardless of hierarchy within organizations, and dealing with problems based on facts and justice. The situation is also related to ethical principle of justice.
    (9) Respects for personal privacy VS. Doing harm to others: two dilemmas involved are a) sexual harassment: whether to proclaim the crime to free others from harms or to be silent for privacy-protection. The situation is related to ethical principles of respects for autonomy, doing no harm and keeping secrecy; and b) homosexual or lesbian intimacy: whether or not to remind the newly enrolled the sexual habits of specific member to help her avoid emotional frauds o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he situation is related to ethical principles of secrecy, benefiting others, and doing no harms to others.

    2.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based on Rest’s four-component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1986:
    (1) Moral Sensitivity: the dilemmas met by the six participants can be categorized in four levels basing on sensitivity to morality, namely, imperceptibleness, slow perception, internal conflicts, and prejudices.
    (2) Moral judgments and moral motivation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moral judgments and moral motivation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interact before actions, based on considering three aspects, are taken by leaders: a) individual interests of organization members; and b) interests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c) interests of institution.
    (3) Moral actions: three final actions taken by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include: a) self responsibility; b) compromise; and c) forced acceptance.

    3. The effects of post-decision making and suggestions for setting training cours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from participants
    (1) Effects of post-decision making
    The six participants have access to a spectrum of post decision making effects among which five are positive and three negative. The positive effects are: switches from innocent mistakes to caution; shifts from ego-centered to caring others; keeping faith when encountering frustrations; creation courses make perspectives changed, which results in their quality with less stubbornness and more versatility; and changes from self-doubt to self- acceptance. The negative effects include: heavy responsibility and high requirements during leaders term result in cold and detached attitude towards affairs later; sense of guiltiness affecting career plan in the future; and good intention destroyed disappointedly when encountering closure of student organizations.
    (2) Research participants’ suggestions for setting training cours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 organization leaders.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a) Relationship with institution: establishing open communication channel with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division, and studying procedure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b) Leaders: they should participate more in democratic procedures, public affairs, and be equipped with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assion, positive thinking, EQ, communication skills, abilities for goal planning, and to develop warm personality.
    c) Knowledge of managing student organization: to understand na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learn from other’s experiences, pay attention to fairness, learn tolerance, and to set up examples.
    In line with results and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well as for colleges.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es are also presented.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價值與重要性 10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大學學生團體的定義與發展現況 13 第二節 學生團體領導相關理論 20 第三節 道德認知發展相關理論 29 第四節 倫理與倫理決定 39 第五節 道德兩難情境與倫理決定之相關研究 5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6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65 第三節 研究步驟 71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74 第五節 研究的信實度 77 第六節 研究倫理與反思 80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5 第一節 學生團體領導人道德兩難情境的分析與討論 85 第二節 學生團體領導人面對道德兩難情境做決定歷程的分析與討論 107 第三節 做決定後的影響與研究者參與者對社團領導人培訓課程的建議 125 第五章 研究發現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7 第二節 建議 141 參考文獻 144 中文部分 144 英文部分 152 附 錄 154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選取表 154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與訪談大綱 158 附錄三 研究參與者訪談同意書 161 附錄四 大學學生團體領導人兩難情境問題調查表 162 附錄五 研究參與者訪談要素稿範例 166 附錄六 研究參與者訪談詮釋文 184 附錄七 研究參與者訪談稿及訪談詮釋文確認回函表 201 附錄八 學生團體道德兩難情境故事教材範例 202 表 次 表2-2-1關係領導模式整理 26 表2-3-1關懷倫理與正義倫理在各面向的差異 38 表3-2-1研究學校學生事務與輔導補助款七大領域使用比例 67 表3-2-2研究參與者一覽表 69 表4-1-1兩難問題情境調查表施測學校介紹 86 圖 次 圖2-2-1關係領導的五要素 25 圖2-4-1 Humphrey、Janosik和Creamer的倫理決定步驟圖 51 圖2-4-2倫理之輪 (Ethics Wheel) 54 圖3-1-1 研究初步架構圖 64 圖4-2-1學生團體領導人道德兩難情境及其做決定的歷程 124 圖5-1-1學生團體領導人面對道德兩難情境及其做決定的歷程、做決定後的影響及研究參與者對學生團體領導人培訓課程的建議 136

    中文部分
    大學法(2005)。
    天下雜誌(2003)。新世紀用人,品格第一。天下雜誌,287,262-265。
    天下雜誌(2007)。品格,這樣教就對了。天下雜誌,2007親子天下專刊,62-65。
    王淑芳、洪志秀(2005)。領導管理之倫理關注。護理雜誌,52(5),51-58。
    王誕生、林依儒、周立德(2004)。我國大專院校服務性學生社團幹部團隊對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影響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349-365)。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王誕生、林柏章(2000)。高中職學校健全學生社團發展之道。訓育研究,39(3),16-24。
    王誕生、賴科位(2001)。彰化師大學生社團負責人經營管理能力之研究。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388-403)。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王曉麟(2000)。科技大學學生社團負責人領導行為、領導特質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毛家舲、張玨(1996)。倫理困境與護理決定過程。護理雜誌,43(1),40-45。
    何進財(2001)。亦師亦友的社團老師。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22-33)。台北市:東吳大學。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 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吳清山、林天祐(2003)。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教育研究月刊,106,156。
    吳怡靜(2004)。企業的心靈革命-倫理成為核心能力。載於何琦瑜、鄭一青(主編),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祕密(頁248-257)。台北市:天下雜誌。
    吳萬寶、黃惠玲、黃文聰、毛秀瑜(2002)。社團經營不善/倒社之實例探討與因應之道-以大葉大學社團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二輯(頁270-281)。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呂雅燕(2005)。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美妹(2001)。大專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沈 六(2004)。論道德發展的心理本質與歷程-說道德教育。台灣教育,625,2-16。
    杜宜樺(2003)。會計教育對道德認知影響之研究─以租稅規避為例。東吳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甘逢(1988)。實用主義變化實體論對大專院校社團活動的啟示。載於周甘逢(主編),社團理念(頁3-29)。高雄:復文。
    周慧菁(2004)。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載於何琦瑜、鄭一青(主編),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祕密(頁14-21)。台北市:天下雜誌。
    林火旺(1999)。倫理學。台北市:五南。
    林至善(2000)。90年代學生社團輔導工作之回顧與前瞻。載於曾建元(主編),大學社團人(頁131)。台北市:東吳大學。
    林至善(2000)。學生社團輔導與發展。載於曾建元(主編),大學社團人(頁113-130)。台北市:東吳大學。
    林至善(2001)。從美國校園活動標準及指導原則探討課外活動組織經營與運作。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234-270)。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林至善、楊仕裕(2003)。大學校院社團活動執行參考手冊。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東吳大學課外活動組。
    林益慶(1999)。影響中小學生道德判斷的因素。訓育研究,38(4),25-33。
    林鳳麗(2002)。商學學生道德認知之實證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163-188。
    林寶珠(2006)。銀行理財專員倫理困境與倫理決定之因果模式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
    邱雅芳(2006)。旅館式的大學校園生活現象:我們的大學生,到底在忙什麼?。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2。2006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epaper/topics/index.php?t_id=4&page=2
    邱瓊平(2006,8月8日)。大學分發/錄取率破9成創新高!人人都是大學生啦。東森新聞報。2006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6/08/08/91-1975508.htm
    邱文松(2002)。企業倫理課程對商學院學生道德考量、職業道德認知與倫理價值觀之影響。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邱泰源(2004)。安寧緩和醫療常見倫理困境及解決之道。台灣醫學,8(5),672-683。
    邱錦昌(1983)。皮亞傑及柯爾柏的道德發展理論對於道德課程內容與實施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8,217-244。
    洪泉湖(2003)。從行政管理的理論觀點對學生社團組織的運作。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253-262)。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胡中宜(2003)。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倫理決定過程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胡中宜(2005a)。長期照護實務的倫理議題與倫理決定。長期照護雜誌,9(4),308-324。
    胡中宜(2005b)。作為與不作為:社會工作實務中的倫理問題與倫理兩難。玄奘社會科學學報,3,85-114。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59-170)。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市:巨流。
    柯乃熒(1996)。護理人員有沒有權利拒絕照顧愛滋病病人?-一個倫理困境的議題。護理雜誌,43(1),46-51。
    徐 明(2002)。大學生道德取向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1,159-178。
    徐 明(2005)。大學生社團服務學習經驗與關懷道德發展歷程關係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7,1-22。
    袁世樽(1998)。行銷人員行銷道德決定過程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孫效智(2000)。生命智慧與道德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5,65-78。
    郭素珍(1993)。新生兒加護病房內的倫理決定困境。護理雜誌,40(1),33-40。
    張同廟(2004)。大專校師對社團活動態度之分析-以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為例。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411-435)。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張壯熙(2001)。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的意義與輔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一輯(頁338-358)。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張良漢、蘇士博(2000)。大專院校學生社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運動性社團為例。大專體育,51,140-147 頁。
    張芬芬(2002)。質性研究的評鑑規準:各派主張與發展趨勢。初等教育學刊,12,301-352。
    張芬芬(譯)(2005)。M.B. Miles & A.M. Huberman著。質性研究資料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台北市:雙葉書廊。
    張彥輝(2003)。營造一個學習型的社團。學生事務(原訓育研究),42(1),73-76。
    張慈娟(2001)。會計教育對會計系在校生職業道德認知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雪梅(2003)。學生事務是個專業工作嗎?--當前大學學生事務工作提昇的策略與展望。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三輯(頁38-54)。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張秀雄(主編)(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秀雄(2000,12月)。潛在課程與公民教育。論文發表於東吳大學舉辦之「高等教育潛在課程研討會」,台北市。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88)。社團活動的參與。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政策白皮書。
    教育部訓委會(2003)。大專校院社團活動指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委會(2003)。全國大專校院課外活動指導工作傳承研討會。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發展願景目標與策略規劃報告。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2004)。
    教育部訓委會(2004)。全國大專校院課外活動指導工作傳承研討會。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委會(2005)。全國大專校院課外活動指導工作傳承研討會。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訓委會(2006)。全國大專校院課外活動指導工作傳承研討會。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教育部94年度執行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成果專輯。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6)。2006年10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al/u.xls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陳昭雄(2004)。大學校院優質社團指導老師建構本位能力之探討。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五輯(頁323-334)。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陳俊學(2002)。異國企業經理人兩難決定方式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商管學院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陳雅玲(2004)。兩種狀元。商業週刊,870,80-97。
    傅木龍(2000)。校園學生社團活動之發展與輔導。訓育研究,39(1),16-24。
    單文經(1982)。道德教育初探。高雄:復文圖書。
    單文經(2000)。兼論道德氣質的成分與道德教育的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5,169-184。
    曾建元(2003)。行政管理學的主要理論觀點對學生社團組織運作的啟示。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263-276)。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曾淑賢(1996)。資訊系統之倫理課題。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4(1),68-85。
    傅豐玲、顏小娟(2002)。資訊服務廠商行銷道德決定過程研究。資管評論,12,31-54。
    黃仁祺(2005)。大學生工作價值觀類型與職業道德判斷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 玉(1995)。大學學生事務工作發展之省思與借鏡。公民訓育學報,4,333-357。
    黃 玉(2000)。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基礎-台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9,161-200。
    黃 玉(2001)。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頁35-80)。台北市:東吳大學。
    黃 玉(2005)。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載於陳伯璋、蓋浙生(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393-470)。台北市:高等教育。
    黃 玉、劉若蘭、劉杏元、林至善、柯志堂、楊昌裕(2004)。高等教育「學生事務工作實施準則與自我評量指引」之研究-新生定向輔導方案、學生宿舍方案與輔導、校園活動、學生司法事務、成果評估與方案評鑑。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黃宏森(2005)。弊端揭發者(whistle-blower)面臨的難題與抉擇之研究。公共行政學報,14,39-78。
    黃勝為(2005)。軍隊社會工作倫理兩難問題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仕裕(2003)。從大學法治教育面初探學生權利。學生事務,42(2),44-58。
    楊昌裕(2003)。增進大學學生事務專業倫理的途徑。載於林至善(主編),學生事務與社團輔導第四輯(頁56-84)。台北市:東吳大學出版。
    楊國賜(2006,3月)。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分類、定位與功能。論文發表於台灣高等教育學會、淡江大學高等教育教育與評鑑中心聯合舉辦之「大學分類、評比與品質保證」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楊深坑(2004)。後現代主義的品格與道德教育。教育研究月刊,120,15-21。
    葉紹國(1996a)。 國人道德推理導向與情境、性別因素研究。淡江學報,35,71-100。
    葉紹國(1996b)。道德推理中關懷導向與正義導向思考之區辨及其在中國社會的實踐。本土心理學研究,5,264-311。
    葉紹國(2006,10月)。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2。2006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epaper/topics/index.php?t_id=3&page=0
    葉紹國、楊仕裕(2005)。大學學生事務與學術事務的結合。載於蓋浙生、陳伯璋(主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頁495-542)。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公司。
    賈馥茗(2004)。教育倫理學。台北市:五南。
    劉美珍(2001)。精神衛生醫護人員之倫理困境及其處置。台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杏元(2005)。跨越性取向的校園對話:技專女同志學生性取向認同發展與校園同異互動經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祥得(2005)。我國反盜版政策之倫理決定模式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40,63-98。
    潘慧玲(2004)。現象學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台北市:高等教育。
    蔡明田、廖曜生、劉鐘元(2003)。台日企業經理人倫理決定差異性之研究。朝陽商管評論,2(1),15-35。
    鄭石岩(2004)。中小學生道德發展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61,7-13。
    鄭麗玉(1993)。概念形成、推理與決定。載於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頁108-132)。台北市:五南。
    歐姿欣(2005)。我國大學會計系學生道德認知之研究-與法律系學生之比較。朝陽科技大學會計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謝明助(2001)。影響企業經理人環境倫理決定意向之相關變項研究─以製造業事業廢棄物清理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春霞(2006)。領導行為與情緒勞務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探討:以大學學生社團為例。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簡成熙(2000)。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論辯: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教育資料集刊,25,185-211。
    蕭武桐(1998)。行政倫理。台北:空中大學。
    蕭武桐(1996)。行政組織的倫理決定。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月鳳(1988)。大專院校學生社團評鑑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家瑩(2001)。大學女生社團領導經驗與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竇希皓(2006)。大學社團領導人心理社會發展之探究-以服務性社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英文部分
    Evans, N. J., Forney, D. S., & Guido-DiBrito, F. (1998). Student development in college: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ried , J. (2003). Ethical standards and principles. In S.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Eds.), Student Services: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rd ed., pp.107-127).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umphrey, E., Janosik, S. M., & Creamer, D. G. (2004). The role of principles, character, and professional values in ethical decision-making. NASPA Journal, 41(3), 675-692.
    Janosik, S. M., Humphrey, E., & Creamer, D. G. (2004). An analysis of ethical problems facing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s. NASPA Journal, 41(2), 356-374.
    Jones, T. M. (1991).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by individuals in organizations: An issue-contingent model.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 (2), 366-395.
    Komives, S. R., Lucas, N. & McMahon, T. R. (1998). Exploring leadership : for college students who want to make a differen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omives, S. R., Lucas, N. & McMahon, T. R. (2007). Exploring leadership : for college students who want to make a difference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iddell, D. L., & Davis, T. (1996). The measure of moral orientati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evidenc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 485-493.
    Nancy, J .Evans. (2003). Psychosocial, cognitive, and typologial perspectives on student development. In S.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rd ed., pp. 179-20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est, J. R. (1986). Moral Development: Advance in Research and Theory. New York:Praeger.
    Rogers, J .L. (2003). Leadership. In S. 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rd ed., pp. 447-465).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Taylor, S .L. (2003). Conflict resolution. In S. 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 Student Services: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rd ed., pp. 525-538).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Yeh, S. K. & Creame, D. G. (1995). Orientations to moral reasoning among men and women leader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6(2), 112-122.
    Young, R. B. (2003). Philosophies and values guiding the 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 In S.R. Komives, D. B. Woodard Jr., & Associates,(Eds.), Student Services: Handbook for the Profession (4rd ed., pp. 89-106).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