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貞怡
Chen-I Chen
論文名稱: 臺南平原區至麓山帶前緣構造演化之研究
Cenezoic Deformation History of Southwestern Foothills of Taiwan
指導教授: 李通藝
Lee, Tung-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7
中文關鍵詞: 台南麓山帶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21下載:1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西南部地區主要是第三紀早期歐亞板塊拉張所形成的沉積盆地,之後約5Ma以來,由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在聚合的過程中,亞洲大陸與呂宋島弧的強烈衝撞而產生造山運動,此即所謂的蓬萊運動。在蓬萊運動發生後,西部麓山帶內的第三系地層就因逆斷層的作用而被疊置在一起。地殼變動的強度由平原區的東部(即麓山帶前緣)向西部平原逐漸減弱,在西部平原幾乎以平緩的褶曲為主,斷層發育的情形也是向西漸不明顯;東部緊密而不對稱的褶曲和低角度的逆斷層特別顯著,近地表處為一向東傾斜的覆瓦狀逆斷層系統,且所有的變動都由東向西變弱。
    本研究區域位於台南地區之曾文溪流域附近,東以左鎮,西以佳里,南以永康,北以隆田為界。地層越往南部埋深越深。本區之西北方有呈東西走向且往南掉落之佳里斷層,東北方有呈東北-西南走向且前翼陡後翼緩之隆田背斜,其形成的原因與佳里斷層無關,乃是由兩個逆斷層嵌入所造成的垂直向構造,即距今約0.6 Ma的更新世早期逆斷層T1及距今約0.1 Ma的全新世逆斷層T2嵌入所造成的,但是T1、T2未出露地表,故其應為盲斷層(blind thrust)之滑脫面。而東南方有兩個斷層,由西而東依序是:新化斷層,其走向呈北北東且為一帶有伸張現象之右移走向滑移斷層;以及左鎮斷層,其呈西北-東南走向且向左移之走向滑移斷層。由T1、T2逆衝斷層前緣(thrust front)及隆田背斜軸的走向判斷,發現三者可能已在新化斷層附近受到右移方向的剪力而錯移。

    誌謝---------------------------------------------------iv 摘要---------------------------------------------------v 目錄---------------------------------------------------vi 表目錄-------------------------------------------------vi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 1.1 前言--------------------------------------------1 1.2 研究目的----------------------------------------1 1.3 前人研究----------------------------------------5 第二章 研究區域地質概述 2.1 研究區域----------------------------------------8 2.2 研究區域地層概述--------------------------------10 2.3 研究區域構造概述--------------------------------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井位控制----------------------------------------18 3.2 震測剖面資料之分析方法--------------------------18 3.3 研究資料----------------------------------------23 第四章 結果分析 4.1 東-西方向之測線分析 4.1-1各測線之共通性------------------------------26 4.1-2各測線之特性描述----------------------------27 4.2 南-北方向之測線分析 4.2-1各測線之共通性------------------------------43 4.3 研究區域之構造歷史--------------------------------53 第五章 討論 5.1 臺南盆地沉積環境和構造演化概述--------------------56 5.2 研究區域沉積環境與構造演化------------------------59 第六章 結論----------------------------------------------71 參考文獻-------------------------------------------------72 表 目 錄 頁次 表1-1 臺灣地區之災害性地震-----------------------------3 表3-1 地層年代對比表-----------------------------------21 表3-2 研究區域各測線之實際長度表-----------------------25 表5-1 地層年代與構造發生時間之對比表-------------------60 表5-2 新生代全球海水面升降表---------------------------62 圖 目 錄 頁次 圖1-1 臺灣地區1900~1999年間災害性地震震央與規模分布圖--2 圖1-2 佳里、曾文溪地區之構造沉降量在時空上的差異比較圖--7 圖2-1 研究區域之範圍及附近之主要構造圖------------------9 圖2-2 研究區域層位之沉積環境示意圖----------------------14 圖2-3 隆田背斜兩翼傾向示意圖----------------------------16 圖3-1 研究區域內各層位震測之特徵特性圖------------------22 圖3-2 研究區域內所有研究測線分布圖----------------------24 圖4-1 臺南地區東-西向測線A之震測剖面圖------------------28 圖4-2 臺南地區東-西向測線B之震測剖面圖------------------29 圖4-3 臺南地區東-西向測線C之震測剖面圖------------------31 圖4-4 臺南地區東-西向測線D之震測剖面圖------------------32 圖4-5 臺南地區東-西向測線E之震測剖面圖------------------34 圖4-6 臺南地區東-西向測線F之震測剖面圖------------------35 圖4-7 臺南地區東-西向測線G之震測剖面圖------------------36 圖4-8 臺南地區東-西向測線H之震測剖面圖------------------37 圖4-9 臺南地區東-西向測線I之震測剖面圖------------------38 圖4-10 T2、T1前緣及隆田背斜頂部走向示意圖---------------40 圖4-11 研究區域之東-西方向各測線排列示意圖--------------41 圖4-12 臺南地區南-北向測線1之震測剖面圖-----------------44 圖4-13 臺南地區南-北向測線2之震測剖面圖-----------------45 圖4-14 臺南地區南-北向測線3之震測剖面圖-----------------46 圖4-15 臺南地區南-北向測線4之震測剖面圖-----------------47 圖4-16 臺南地區南-北向測線5之震測剖面圖-----------------48 圖4-17 臺南地區南-北向測線6之震測剖面圖-----------------49 圖4-18 臺南地區南-北向測線7之震測剖面圖-----------------50 圖4-19 臺南地區南-北向測線6之震測剖面圖-----------------51 圖4-20 臺南地區南-北向測線9之震測剖面圖-----------------52 圖5-1 臺南盆地演化模式圖-------------------------------58 圖5-2 臺灣GPS觀測網------------------------------------65 圖5-3 套上DEM之T2、T1前緣及隆田背斜頂部走向示意圖------67 圖5-4 前陸盆地逆衝斷層帶的三種型態---------------------69 圖5-5 新化斷層可能之斷層帶-----------------------------70

    王乾盈、陳桂寶、鍾大同(1994) 以淺層反射震測法調查臺灣西部幾條活動斷層。
    地球科學集刊,第5-2號,第277-294頁。
    中油臺灣油礦探勘總處編(1990) 臺南縣佳里三號探井地下地質報告。第18頁。
    中油臺灣油礦探勘總處編(1992) 臺南縣新市地層封閉一號探井地下地質報告。
    共13頁。
    地調所報告(2000) 斷層活動性觀測與地震潛勢評估調查研究(觸口斷層)。經濟
    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第89-4號。
    何春蓀編著(1997) 臺灣地質概論。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第二版,第
    110-117頁。
    李錫堤、鄭錦銅、紀應民、廖啟文、廖卿妃、林泉嘉(2000) 新化斷層調查工作
    成果報告。國立中央大學研究計劃,共7頁。
    邱朝聰、周錦德、王乾盈(1997) 新化斷層震測剖面之花狀構造。中國地球物理
    學會86年年會會刊。
    周素卿、鄧屬予、鍾火盛、蕭從文(1994) 臺灣西部前陸盆地地史分析初探。臺
    灣石油地質,第二十九期,第289~323頁。
    周建勛(1999) 半地塹反轉構造的砂箱實驗模擬。地球物理學進展,第14卷第3
    期,第47-53頁。
    吳樂群、王源(1989) 台灣嘉義地區澐水溪剖面上中新統至下更新統之沉積環
    境。地質9卷,第1期,第15-44頁。
    吳榮章(1984) 臺南縣曾文溪剖面之生物地層及古沉積環境。中油探採研究所採
    探彙報,第七期,第33-51頁。
    吳榮章、梅文威、蔡錦椿、童英銓(1991) 臺南盆地北部之構造機制與油氣儲集
    之關係-構造演化與油氣儲集之關係。中油探採研究所八十年度研究報告,第100頁。
    吳榮章、蔡錦椿、梅文威、王明惠、楊耿明、黃旭燦、李民、紀文榮(2002) 龍
    船斷層西側古亭坑層層序再探。中國地質學會九十一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會
    刊。
    林啟文、張徽正、盧詩丁、石同生、黃文正(1999) 臺灣活動斷層概論&第二版&
    五十萬分之一臺灣活動斷層分步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
    胡潮昌(1989) 台南盆地之基盤構造與漸新世至中新世地層研究。石油季刊,第
    24卷,第四期,第104-115頁。
    洪奕星(1994) 臺灣西部麓山帶岩石地層的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
    第八號,第27~40頁。
    陳文山、何信昌、謝凱旋、陳勉銘、葉明官(1997) 第四紀地層研討會:臺灣西
    南部地區地質研討會野外地質考察活動.86.12.23-24野外手冊。主題:臺
    灣西南部地區更新統中數個假整合構造的沉積環境。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
    所,第?頁。
    陳文山、楊志成、劉聰桂、洪宗勝、謝凱旋(1999) 台灣西南部地區上新世-更新
    世前陸盆地中第五級(100K.Y.,41K.Y.)沉積層序的特性。中國地質學會88年會手冊節要。
    鳥居敬造(1932) 台南州新化油田調查報告。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第609號。
    曾振升、汪玉清、徐永耀、鄧屬予(1996) 臺南盆地之震測地層研究。臺灣石油
    地質,第三十期,第281~308頁。
    葉明官、陳文山、石文卿(1999) 臺灣西南部平原地區上新統至更新統震測資料
    之研究。臺灣石油地質,第三十三期,第199~215頁。
    傅式齊、劉家瑄、吳明賢(1997) 新營構造至高屏斜坡間上新世至更新世之海底
    峽谷系統遷移及其應用於油氣探勘。臺灣石油地質,第三十一期,第43-60頁。
    張錫齡(1962) 六雙層之命名。中國地質學會專刊,第一號,第189-192頁。
    張渝龍、李重毅、林慶偉、徐兆祥、毛爾威(1996) 反轉構造作用與嘉南麓山帶
    褶皺衝斷構造之發育。臺灣石油地質,第三十期,第163-176頁。
    張麗旭、周敏、陳培源(1947) 民國35年12月5日之台南地震,台灣省地質調
    查所彙刊,第一號,第11-18頁。
    楊耿明、丁信修、原振維(1991) 西臺灣新第三紀張裂型地殼運動的構造型式和
    地體架構以及在油氣探勘上的意義。臺灣石油地質,第二十六期,第1~31頁。
    潘玉生、陳讚煌、鍾火盛及游銘銳(1992) 震測資料之認識與解釋。中國石油股
    份有限公司海域及海外石油探勘處及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印行,共280頁。
    劉家華、徐慶雲(1988) 台灣西南平原區之油氣探勘。臺灣石油地質,第二十四
    期,第18-36頁。
    盧佳遇(1994) 臺灣島前陸衝撞帶的新構造運動。臺灣石油地質,第二十九期,
    第1~26頁。
    蕭寶宗、胡錦城等(1990) 臺灣西部第三紀盆地演化與油氣潛能之綜合評估
    (2/2),經濟部七十九年度研究發展專題。
    鍾廣吉(1979) 新化丘陵之地質與地形,地質2卷,第31~38頁。
    Burbank,D.W.& Verges,J.(1994) Reconstruction of topography and related depositional systems during active thrusting. J. Geophys. Res.,99(20),281-20,297.
    Chen,W.S.,Ridgway,K.D.,Horng,C.S.,Cheng,Y.G.,Shea,K.S.,and Yeh,M.G. (2001)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magnetostratigraphy, and incised-valley systems of the Pliocene-pleistocene collisional marine foreland basin of Taiwa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v.113;no.10;p.1249-1271
    Chow,J.D.,Yang,K.M.,and Chen,H.M.(1988) Seis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bsurface structures in the Yichu-Chiali area,Souther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24,60-95.
    Covey,M.(1984) Lithofacies analysis and basin reconstruction , Plio – Pleistocene western Taiwan Foredeep. Petrol. Geol. Taiwan 20,53-83.
    Fuh,S.C.,Wu,M.S.,and Hsiuan,T.H.(1996) Seismic characters of subtle Stratigraphic traps in plio-pleistocene erchungchi formation, South of Taiwan: Appl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future prospects., Petrol. Geol. Taiwan 30,151-161.
    Haq,B.U., Hardenbol, J.A.N., and Vail,P.R. (1987) Chronology of fluctuating sea levels since the Triassic : Science, v.235, p.1156-1167.
    Hsu,L.M.(1984) Pleistocene formation with dissolved-in-water type gas in the Chianan Plai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20,199-213.
    Hu,C.C.,and Sheen,H.C.(1989) An evaluation on the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the Niushan and Lungtien structures in the Tainan area. Petrol. Geol. Taiwan,25,11-34.
    Hu,J.C.,Yu,S.B.,Jacques Angelier.,and Chu,H.T.(2001) Active Deformation of Taiwan from GPS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vol.106,no.B2, P 2265-2280.
    Stach,L.W.(1957) Stratigraphic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upper Cenozoic sequence in the foothills region east of Chiayi and Hsinying , Taiwan, China. Symp. Petrol. Geol. Taiwan, Taipei, p.177-213.
    Stone,D.S.(1995) Structure and kinematic genesis of the quealy wrench Duplex: Transpressional reactivation of the Precambrian Cheyenne Belt in the Laramie basin,Wyoming. AAPG Bulletin,V.79,No.9, P.1349-1376.
    Sun,C.S.(1982) The Tertiary basin of offshore Taiwan.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SCOPE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p. 125-135.
    Suppe,J.,Namson,J.(1979) Fault-bend origin of frontal folds of the western Taiwan fold-and-thrust belt. Petrol. Geol. Taiwan,20,1-18.
    Suppe,J.(1980) Imbricated structure of western foothills belt, Southcentral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17,1-16.
    Suppe,J.(1981) Mechanics of mountain-building and metamorphism in Taiwan. Mem. Geol. Soc. China,4,67-90.
    Suppe,J., Y.-L. Chang(1983) Kink Method Applied to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Sections,Wester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19,29-49.
    Suppe,J.(1984) Seim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pressively reactivated Normal fault near Hsinchu,Western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20,85-96.
    Suppe,J.(1986) Reactivated normal faults in the Western Taiwan Fold-and-thrust belt. Memo. Geol. Soci. China,7,187-200 Teng,L.S. (1987) Stratigraphy of the Coastal Range and the arc-continent collision. Abstract of the Symposium on Marine Sciences,Taipei,p. 58.
    Teng,L.S.(1990) Geo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Late Cenozoic arc-continent collision in Taiwan. Tectonophysics,183,p. 57-7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