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邱麟翔
Chiu, Lin-Hsiung
論文名稱: 戰後老高雄市區路街巷命名系統與發展特性
Street Name Development and Creating in the Old Downtown of Kaohsiung City after World War Two
指導教授: 林聖欽
Lin, Sheng-Ch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9
中文關鍵詞: 地名街道命名文字巷高雄市
英文關鍵詞: Toponymy, street naming, Text Lane, Kaohsiung City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51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80年代開始,地理學的地名研究開始引進批判理論,地名研究的內容從過去的探源和分類,轉而開始探討地名命名的政治脈絡和權力關係。1990年代以後,臺灣也逐漸興起批判地名的研究,由於過去受到不同政權的統治,因此在眾多研究中,多半強調不同政權下,地名代表的政治符號和象徵意義。
    近代高雄市的發展,主要在日治時期依附高雄港的興建,遠離過去清代左營和鳳山兩個行政中心;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始有現在道路命名,由前可知,高雄市道路命名受到國民政府的影響較多。上述結果對近代高雄市區的道路命名,會產生如何影響?本文以1955年「高雄都市計畫區域圖」作為研究區域,嘗試以高雄市戶政事務所的「門牌戶籍」資料為基準,借助批判理論從國家權力角度切入,以了解「老高雄市區」道路發展和命名特性。
    本研究將「老高雄市區」道路命名分為「路街」和「文字巷」兩種形式,透過戶政事務所的門牌異動資料,並對照中研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探討兩者命名的歷史進程。在1960年代以前「路」和「街」的層級不同,命名類型也不一樣,隨著時間演進和「中國地名」命名系統規劃興起,1960年代以後「路」和「街」命名類型趨於一樣,其變化主要來自規劃者的需求與目的;「文字巷」命名出現在1974年以前,其命名方式和次序與「路街」不同,最終因「數字巷」便於使用而逐步被取代。顯示出過去「路」、「街」和「文字巷」的命名和規劃,具有考量到道路層級的差異。

    The place-names study began to explore the political context and power relations of naming from the critical theory introduce into toponymy in 1980s. Taiwan also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the critical theory of the toponymy since 1990. Because Taiwan was under the control of different regimes for a long time, the toponymy study focuses on the political power and symbolic meanings.
    The Kaohsiung City was built in the form of Port of Kaohsiung in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so it was far from the two administrative centers, Zuoying and Fengshan,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Streets got their existing names after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relocated to Taiwan. Hence, the street-naming in Kaohsiung is not affected by Qing or Japanese culture. The author wants to make sure whether the street-naming in Kaohsiung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other cities in Taiwan? Therefore, the author ‘s study field focuses on the critical theory and choose “Kaohsiung City Plan Area Map in 1955 ”, which is renamed “Old Downtown of Kaohsiung City”, and try to figure out Street-Naming System how to build in Kaohsiung.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street-naming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Road and Street”and“Text Lane”(文字巷). In the“Road and Street”, “Roads” and “Streets” were named a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planners purpose before 1959. When the“Chinese landmark” used in the street-naming system, it seems the planners recognized the same level and purpose between “Roads” and “Streets”. The “Text Lane” had own naming and rule before 1974. Because of the user confusion and unconventionality, the “Text Lane” changed into the “Number Lane”(數字巷). In a word, the search shows street-naming between "Road and Street”and "Text Lane" is from different systems with the hierarchy of roads and funct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區域與時間界定 9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2 第二章 戰前老高雄市區道路系統發展 14 第一節 清末打狗市街的道路發展 14 第二節 日治前期打狗市區道路系統發展 20 第三節 日治後期高雄市區道路系統的發展 24 第四節 小結 28 第三章 戰後老高雄市區路街命名特性 29 第一節 路街命名制度的發展背景 29 第二節 路街的命名特性 40 第三節 路街的附加字特性 60 第四節 小結 68 第四章 戰後老高雄市區文字巷命名特性 70 第一節 文字巷命名制度的發展背景 70 第二節 文字巷的命名特性 77 第三節 文字巷的附加字特性 91 第四節 小結 98 第五章 結論 100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0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4 參考文獻 105 附錄一、臺灣省高雄市街道改換名稱整理一覽表 109 附錄二、高雄市街道改稱方案「高雄市街道新舊名稱對照表」 111 附錄三、苓南前路、永泰南路新闢道路命名擬辦表 113 附錄四、老高雄市區路街一覽表 115 附錄五、老高雄市區文字巷一覽表 132

    一、中文
    (一)專書
    許桂霖主修(1985)《重修高雄市志 卷首 卷一地理志》高雄市:高雄市政府
    許桂霖主修(1986)《重修高雄市志 卷五地政志》高雄市: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58)《高雄市志 民政篇:卷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
    陳逸君譯,W. A. Pickering著(1994)《發現老臺灣早》,台北市:臺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1)《臺灣文化志(修訂版)》臺北:台灣書房。(原著作:伊能嘉矩)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6):《清代臺灣方志彙刊(十三)重修鳳山縣志(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原著作:王瑛曾)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2007):《清代臺灣方志彙刊(三十三)鳳山縣采訪冊(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原著作:盧德嘉)
    黃武達(2003):《日治時代(1895~1945)台灣近代都市計畫之研究.論文集(3)》。臺北:南天。
    黃武達(2006):《日治時期台灣都市發展地圖集-附冊1》,台北:南天
    曾玉坤(1997):《高雄市地名探源》。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楊玉姿(2005):《高雄開發史》。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鄭德慶(2004):《從地圖閱讀高雄-高雄地圖樣貌集》。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龍應台(2009):《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臺北:天下雜誌。
    簡後聰(2002):《台灣史》。臺北:五南。
    簡錦松(2007):《高雄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二)期刊論文
    汪明輝(1998):〈台灣原住民地名的意義─以鄒族tfuya與tapangu兩社為例之探討〉,《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79-297
    吳欽賢(1988):《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所碩論
    吳育臻(2005):〈從地名的變遷看不同政權的特質-以嘉義市街路名為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0。
    吳育臻(2008):〈臺灣日式地名的時空分布及其意涵〉,《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1-122。
    林聖欽(2015):〈基層社會新式福德祠蘊含的地名文化特色——苗栗縣三灣鄉、南庄鄉北六村的考察〉,《地理研究》63:1-32
    洪致文、馮維義(2014):〈清末以來台北盆地歷史地名的空間認知相對方位改變〉。《環境與世界》,28/29:75-96
    陳俊(1989):〈高雄港都道路建設發展史(上)〉,《高市文獻》2-1:23-44。
    許淑娟(2005):〈從地名解讀台南市的區域特色〉,《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1-130。
    許淑娟(2017):〈戰後高雄市道路命名與規範體系〉,《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816-832。
    黃雯娟(2014a):〈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73:79-105。
    黃雯娟(2014b):〈命名的規範:台南市街路命名的文化政治〉,《台灣史研究》,21(4):147-186。
    葉蘊翠(2014):〈領袖名與紀念的空間政治:臺灣的中山、中正地名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文學館,《白沙地理歷史學報》,15:47-86
    廖秋娥(2005):〈地名權的歷史地理面向-以台東市的街道名為例〉,《台東文獻》,11:84-97。
    劉哲民(2008):〈臺灣市街町名改正之探討─以臺灣總督府檔案相關資料為範圍〉,《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123-236。
    (三)學術論文
    林虹妡(2011):《都市中的流動空間—從發展歷程看高雄市街道地景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哲維(2000):《高雄市行政中心變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秀珍(1985):《高雄市發展史重要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智偉(1998):《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聰義(2008):《拉庫拉庫溪流域語言、權力、空間的命名-從panitaz 到卓溪》。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碩士論文。
    楊心喻(2014):《屏東縣牡丹鄉地名的空間意涵》。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四)電子資料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1915年打狗築港市區計畫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2017/4/9瀏覽)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1933年高雄市區改正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kaohsiung.aspx。(2017/4/9瀏覽)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1938年高雄市都市計畫地域圖〉,《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kaohsiung.aspx。(2017/4/9瀏覽)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1946年高雄市街道名稱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kaohsiung.aspx。(2017/4/9瀏覽)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1959年高雄市路街巷詳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kaohsiung.aspx。(2017/4/9瀏覽)
    臺灣行政長官公署檔案。http://ds3.th.gov.tw/ds3/app003/。(2017/3/7瀏覽)
    二、英文
    Alderman, D.(2003)Street names and the scaling of memory: the politics of commemorating Martin Luther King, Jr within the African American community. Area 35, 163–73.
    Azaryahu, M.(1996) The power of commemorative street name. Enviroment and Planning D:Socirty and Space 14 pp.311-330
    Addlenton, J.(1987)The fate of British place names in Pakistan. Asian Affairs 8(1):37-44
    Eco, U.(1986)Function and sign: semiotics of architecture. In Gottdiener, M. and Lagopoulos, A., editors, The city and the sign: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semio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55–86.
    Gill, G.(2005)Changing symbols: the renovation of Moscow place names. The Russian Review 64, pp.480–503
    Harley, J.B.(2001)The New Nature of Maps. Baltimor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ight, D., Nicolae, I. and Suditu, B.(2002) Toponymy and the communist city: street names in Bucharest, 1948–1965. GeoJournal 56, 135–44
    Rose-Redwood, Alderman, and Azaryahu(2010)“ Geographies of toponymic inscription:new direction in critical place-name stud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4(4), pp.453-470
    Thale, C.(2007)Changing addresses: social conflict, civic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house numbering reform in Milwaukee, 1913–1931.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33 , pp.125–14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