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慧玲
Hui-Lin Hong
論文名稱: 性別平等教育法形成之論述分析
The Formation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A Discourse Analysis
指導教授: 潘慧玲
Pan, Hui-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性別平等性別平等教育法論述分析
英文關鍵詞: gender equality,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Act, discourse analys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54下載:1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從非傳統政策分析的觀點切入,將《性別平等教育法》視為文本與論述,並配合時空脈絡的理解,針對其條文內容背後隱藏的知識、權力觀點進行論述分析。首先研究者透過相關政策文本的統整,描繪出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政策發展過程之圖像,以瞭解《性別平等教育法》形成之社會背景;其次,則是探討利益團體如何於立法過程中,發揮影響力,將其理念轉化成具體政策。最後,深入分析《性別平等教育法》條文、《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與立法理由,輔以草案擬訂者的訪談紀錄,探析法案形成的脈絡、過程與制訂者對於條文內容的影響,藉以瞭解意識型態如何呈現於法律規定。
    研究發現性別意涵逐漸從兩性轉為性別,其多元化的取向在《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前尚不明顯,後經葉永鋕事件影響而促使教育界對於性別意涵的反省,《性別平等教育法》亦趨向性別多元化,尊重性別氣質與性傾向,以改善某些性別族群在校園中弱勢的情況。另外,為透過教育落實憲法所宣稱之實質平等,除了取消入學的限制、給予相同的潛能發展機會,積極協助性別弱勢族群與懷孕學生也是《性別平等教育法》與以往政策不同之處。整體而言,禁止歧視與鼓勵多元為《性別平等教育法》所強調的兩大精神,透過教育的方式落實性別平等概念,以機會平等的方式達成性別平等社會的理想。研究建議未來修法可處理相關法規之競合,以精緻師資培育、課程、教學的規定,並提昇教評會運作效率;擴及《性別平等教育法》適用對象至幼稚教育、軍校與警校,以全面落實性別平等教育工作。

    Based on a non-traditional perspective of policy analysis, the study, regarding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as texts and discourse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and power conceptualization behind the articles of the Act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First of all, the researcher portrayed the policy development of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to present the social context for enacting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ct. Secondly, how the interest groups using their influence to transform ideas into concrete policy in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was examined. Finally, the ideology hidden in the Act was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contents of the Act and its Rules, as well as the interview of people who were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Act.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aning of gender has enlarged from males and females to multi-genders, especially after the Yong-Zhi Ye incident, which caused the educational circle to reflect the meaning of gender and started to respect different gender temperaments and sexual orientations. Furthermore, positive discrimination for assisting the gender minority and pregnant students was enforced in the Act. In sum, to eliminate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encourage diversity are the two principles stressed in the Act, and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establish a society of gender equity by the means of education.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性別平等教育模式與理論基礎 ……………………………9 第二節 平等與優惠性差別待遇相關理論 …………………………15 第三節 性別平等教育政策之發展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3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7 第二節 分析架構與策略 ……………………………………………39 第三節 研究實施 ……………………………………………………4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3 第四章 分析與討論 …………………………………………………45 第一節 為何而來—性平法制定的背景脈絡 ………………………45 第二節 如何而生—性平法立法重點與行動策略 …………………52 第三節 同中有異—性別意涵多元化 ………………………………79 第四節 不等者不等之—機會平等取向 ……………………………8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結論 ………………………………………………………101 第二節 建議…………………………………………………………106 參考文獻………………………………………………………………109 附錄……………………………………………………………………123

    中文部分
    女學會(1995)。推動婦運—歷年推動成果—法律修正。2007年12月28日,取自http://www.feminist.sinica.edu.tw/pusha.htm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07)。各級學校教師人數。2007年12月10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data/serial/b.xls?open
    王忠龍 (1999)。群策群力,激盪經驗---兩性平等教育座談會。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66-86。
    王秋絨、潘慧玲、黃馨慧、楊幸真(2002)。臺灣婦女教育政策實施方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0(5),163-178。
    王淑娟(2001)。性別多元、校園安全—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大事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8-11。
    王雅各(1998)。學校氛圍中的性別現象。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49-58。
    王雅各(1999a)。婦女解放運動和二十世紀的性別現象。載於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3-26)。台北市: 心理。
    王雅各(1999b)。臺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台北市:陽光。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載於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21-158)。台北市:女書。
    石元康(1989)。洛爾斯。台北市:東大。
    立法院(2004a)。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93(29),83-120。
    立法院(2004b)。立法院第五會期教育與文化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記錄。立法院公報,93(33),93-180。
    羊憶容(1994)。教育與國家的發展:臺灣經驗。台北市:桂冠。
    行政院(2004)。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930331通過版)。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第三期諮議報告書。2007年3月19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 edu-reform/farea2/tsy3_3-3.html
    余桂霖(1995)。論羅爾斯的正義論。復興崗學報,55,1-23。
    吳嘉麗(1998)。從性別角度看國中數學理化教科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8-65。
    呂秀蓮(1990)。新女性主義。台北市:前衛。
    李元貞(1994)。兩性觀。載於吳密察、江文瑜(主編),體檢國小教科書(頁171-178)。台北市:前衛。
    李元貞、徐慎恕(1988)。「婦女運動蓄勢待發」座談會。中國論壇,299,10-37。
    李建良(2000)。憲法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學林文化。
    李淑菁(2005)。教育政策研究的傳統與批判:一個性別的觀點,一個東方的觀察。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教育政策科學學術研討會議手冊(頁153-167)。台北市。
    李德芬、林美珍、陳嘉鳳(2002)。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中學階段未婚青少女懷孕之學校因應措施:預防策略、危機處置與後續輔導。。2007年6月2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DISPL/EDU1853001/research/8wed/20.htm
    杜思蓓(2007)。轉型中的性別平權機構—以教育部兩平會和性平會為例。國立
    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沈美真(2001)。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立法精神與重要條文介紹(第一、五、六章)。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34-37。
    佘曉清(1998)。科學教育與性別差異的省思。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1-57。
    劭冰如(1998年5月1日)。假面下的告白,三位女教授泣訴歧視多。聯合晚報,5版。
    亞太經濟合作(2007a)。日本性別發展。2007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apecgender.org/Page_Show.asp?Page_ID=169
    亞太經濟合作(2007b)。丹麥性別發展。2007年2月10日,取自http://www.apecgender.org/Page_Show.asp?Page_ID=229
    周育仁(1997)。認識政治。台北市:臺灣書店。
    周麗玉(1999)。兩性議題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時代意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97-101。
    周嘉辰(2003)。女人與政治。台北市:揚智。
    林子斌(2005)。論述分析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以Stephen Ball的教育政策分析為例。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教育政策科學學術研討會議手冊(頁57-74)。台北市:未出版。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台北市:臺灣書店。
    林欣怡、陳昭源(2000)。行善要即時—專題二—律師的公益角色(下)。司法改革雜誌,25,3。
    林芳玫(2000)。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34)。台北市:女書。
    林芳玫(2002)。性別主流化—進入性別發展新紀元。婦女新知通訊,12月,4-7。
    范碧玲(1990)。臺灣婦女體制形構的解析(1949-1988)。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倪梁康(譯)(1987)。Husserl, E.著。現象學觀念 : 胡塞爾講稿(Die idee der phanomen-ologiedmund)。台北市 : 南方叢書。
    施寄青(2005)。男女合校好不好?心泉電子版,60。2008年1月27日,取自http://www.ck.tp.edu.tw/online/spring/others/boy-girl.html
    唐文慧、陳怡樺(2003)。師生戀怎會變成性騷擾。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5,43-52。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市:心理。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7)。我們的歷史—我們做過的事。2007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ws0.taiwane.com/HTML/TwDIA1/16010110_23.asp
    張小虹(2003)。女人鬥陣快樂行。歷史月刊,188,84-88。
    張玨(1999)。性教育、兩性教育、性別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17-24。
    張玨、王舒芸(1997)。情慾自主與兩性平等的性教育。學生輔導,48,39-49。
    張淑瑜(2004)。台北市國民中學性別與空間規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錦弘(2005年6月24日)。教評會性別條款,任一性別應占1/3,大學校長建議廢除。聯合報,C7版。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制課程總綱綱要。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1a)。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教育部公報,313,34-35。
    教育部(200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3)。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921201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4)。性別平等教育法草案(930220版)。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7)。各級學校女學生及女性教師比率。2007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 EDU7220001/各級學校女性學生及女性教師比率
    曹宜蓁(2005)。未婚懷孕少女的真情告白—談未婚懷孕個案之需求與資源。學生輔導,99,103-111。
    梁玉芳(1998年5月2日)。現身說法專業能力受忽視,婚姻成為面試話題,女教授蒙面控訴性別歧視。聯合報,3版。
    梁雙蓮、顧燕翎(1995)。臺灣婦女的政治參與—體制內與體制外的觀察。載於劉毓秀(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93-144)。台北市:時報文化。
    畢恆達(1998a)。讓女生重返運動場。張老師月刊,241,72-77。
    畢恆達(1998b)。安全與性別偏見校園空間指標之建立。測驗與輔導,148,69-72。
    畢恆達(2001)。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記葉永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
    莊明貞、林碧雲(1997)。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性別角色偏見之分析。國民教育,38(1),頁7-20。
    莊明貞(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上)。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87-96。
    許智瑛(2002)。國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經驗之性別分析:一個教室的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浩(譯)(1990)。Basso J. A. 著。壓力團體(le Groups de pression)。台北市:遠流。
    陳惠馨(2001)。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的立法與內容說明。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25-33。
    陳惠馨(2005a)。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的時代意義--以法律的有限創造教育的無限。全國律師,9(2),74-87。
    陳惠馨(2005b)。從「男尊女卑」走向「性別平等」的人倫關係--談「法規範典範」的轉移。當代,220,28-41。
    陳惠馨(計畫主持)、周麗玉、蘇芊玲、謝小芩(協同主持)(2005)。研訂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計畫報告。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陳惠馨(計畫主持)、蘇芊玲、謝小芩、沈美眞(協同主持)(2001)。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法草案」研擬計畫期末報告。2007年7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DISPL/EDU1853001/research/5structure.htm
    陳微君(2002)。台灣兩性平等教育政策性別意涵之變遷--從同志平權運動談起。 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未出版。
    陶鐵柱(譯)(1999)。Simone de Beauvoir著。第二性(The Second Sex)。台北市:城邦文化。
    曾仰如(1989)。亞里斯多德。台北:東大。
    游美惠(1999)。性/別平權教育與女性主義的社會學分析。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32-51。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游彩勤(2000)。台灣地區兩性平等教育政策執行概況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游鑑明(1999)。明明月照來時路:臺灣婦運的歷史觀察。載於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頁199-226)。台北市:心理。
    黃政傑(1988)。生活與倫理課本教些什麼。載於黃政傑(著),教育理想的追求(頁111-123)。台北市:心理。
    楊巧玲(2002)。性別意識、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課程—一個女性主義教育學的凝視。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86-97。
    楊志恆(1986)。約翰•洛爾斯正義理論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婉瑩(2004)。婦權會到性別平等委員會的轉變:一個國家女性主義的比較觀點分析。政治科學論叢,21,117-148。
    楊婉瑩(2006)。臺灣性別法案推法歷程的比較分析。政治科學論叢,29,49-82。
    雷文玫(2000)。性別平等的違憲審查—從美國女性主義法學看我國大法官幾則有關男女實質平等的解釋。載於李建良、簡資修(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頁123-160)。台北市:中央研究院。
    劉仲冬(1999)。性別教育之我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24-27。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Susan A. Basow著。兩性關係— 性別刻板化與角色(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台北市:揚智。
    歐用生(1994,5月)。兩性平等的道德課程設計。論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主辦之「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嘉義縣。
    潘志煌(1996)。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潘慧玲(1998)。檢視教育中的性別議題。教育研究集刊,41,1-15。
    潘慧玲(1999)。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潘慧玲、林昱貞(2000)。性別平等教育的概念與落實。未出版手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台北市。
    潘慧玲(2003)。性別與教育:追求性別平等的教育。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頁75-101)。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主編)(2000)。教育議題的性別視野。台北市:正中書局。
    潘慧玲、王淑芬、李明穎(2006,6月)。臺灣教育政策中性別論述之形構。發表於香港教育學院主辦之性別平等教育的挑戰與前景:亞太地區第二屆國際研討會,香港新界。
    潘慧玲、黃馨慧(2003)。婦女與教育。載於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展基金會(主編),婦女權益報告書(頁78-115)。台北市: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蔡茂寅(1999)。平等權。載於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合著),現代憲法論(頁93-106)。台北市:元照。
    鄭至慧(2000)。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81-120)。台北市:女書。
    蕭新煌(1989)。民間社會的「反支配」性格:社會運動本質的界定。中國論壇,331,60-64。
    蕭昭君(2007,5月)。處理國中懷孕學生的性別觀想。載於教育部主辦,性別平等教育專業發展研討會會議手冊(頁B125-B144)。台北市。
    賴友梅(1998)。影響國中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化態度與兩性教育平等意識相關因素之研究。兩性平等教育季刊,5,48-65。
    賴慈芸、雷文玫、李金梅(譯)(1993)。MacKinnon, C. 著。性騷擾與性別歧視:職業女性困境剖析(Sexual Harassment and Working Women)。台北市:時報文化。
    應奇(1999)。羅爾斯。台北市:生智。
    瞿欣怡(2000年8月29日)。台北同玩節前戲熱烈暖身。明日報。2007年8月12日,取自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pageNum_RecClipData=9&&ncdata_id=381
    謝小芩(1994,5月)。國中健康教育教科書之性別意識型態分析。論文發表於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主辦之「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嘉義縣。
    謝小芩(1995)。教育:從父權的複製到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181-218)。台北市:時報文化。
    謝小芩(2001a)。外國性別平等教育立法與實施經驗。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4,19-24。
    謝小芩(2001b,3月)。台灣的性別教育:回顧與前瞻。發表於高雄市政府、樹德科技大學、開拓文教基金會與蕃薯藤主辦之「第六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高雄市。
    謝小芩(2003)。對抗、競爭與合作:臺灣民間教育改革團體與學校體制的互動模式—以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為例。載於黃顯華、孔繁盛(編),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夥伴協作(頁19-48)。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謝小芩、李淑菁(2005,6月)。性別教育政策的形成:從行政院教改會到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發表於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性別與公共政策研討會」,台北市。
    謝臥龍、駱慧文(1992)。從性別平等教育的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高雄市:高醫心理系。
    謝臥龍(1997)。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58,56-57。
    魏淑美(1994)(譯)。Monique Wittig著。性/別:1976/1982(The Category of ex)。島嶼邊緣,9,41-46。
    魏惠娟(1994,5月)。國中國文教科書兩性形象與角色之分析。論文發表於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主辦之「兩性教育與教科書研討會」,嘉義縣。
    魏惠娟(1998)。兩性平等教育的教材教法與情境策略。兩性平等教育季刊,3,39-48。
    羅燦煐(1995)。解構迷思,奪回暗夜:性暴力之現況與防治。載於劉毓秀(主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257-308)。台北市:時報文化。
    蘇芊玲(1996)。落實兩性平等教育。教改通訊,17:43-48。
    蘇芊玲(1997,3月)。從教材看女性的教育處境。本文發表於高雄市政府主辦之「第二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高雄市。
    蘇芊玲(1998a,10月)。教師兩性意識的覺察與自我檢視—以台北縣中山國小的實驗為例。本文發表於台北縣中山國小主辦之「兩性平等教育行動研究實驗計畫成果發表會」,台北縣。
    蘇芊玲(1998b)。不當偏頗的性別教育為性侵害鋪設溫床。人本教育札記,106,30-33。
    蘇芊玲(1998c)。宣導、社會及親職教育小組—家庭與社會也需要落實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36-39。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市:女書。
    蘇芊玲、劉淑雯(1997,6月)。檢視國小一年級國語科新教材兩性觀。本文發表於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之「體檢國小新教材兩性觀研討會」,台北市。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教育社會學通訊,54,18-31。
    顧燕翎(1997)。臺灣婦運組織中性慾政治之轉變—受害客體抑或情慾主體。思與言,35(1),87-118。
    顧燕翎(主編)(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

    英文部分
    Acker, S. (1994). Feminist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In S. Acker
    (Eds.), Gender education: Sociological reflections on women, teaching and feminism (pp. 43-54).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Armstrong, C. (2000).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work of Michael Walzer. Politics, 20(2), 87-93.
    Ball, S, J. (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explorations in policy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Ball, S, J. (1994). Education reform: A critical and post-structural approach.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nnison, A., Wilkinson, L. C., Fennema, E., Masemann, V., & Peterson, P. (1984). Equity or equality: What shall it be? In E. Fennema, & M. J. Ayer (Eds.), Women and education (pp. 1-18). Berkeley, CA: McCutchan Publishing
    Bernstein, B. (1990). Class, code and control(IV):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Cawson, A. (1986). Corporatism and political theory. Basil Blackwell Ltd. Corporation.
    Eisenstein, H. (1984). Contemporary feminist thought. London: Unwin Paperbacks.
    Evans, J. (1995). Feminist theory today: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wave feminism. London: Sage.
    Fairclough, N.(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Y: Longman group limited.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education.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Grace, G. (1995). School leadership: Beyond education management: An essay in policy scholarship. London and Washington, D.C.: The Falmer Press.
    Johnstone, B.(2002). Discourse analysis. Malden, MA: Blackwell.
    Jorgensen, M., & Phillips, L.(2002).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Sage.
    Kay, H. H. (1991). Equality and difference: The case of pregnancy. In K. T. Bartlett& R. Kennedy (Ed.), Feminist legal theory(pp. 69-79). Oxford: Westview Press.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Klein, S.S. (1985)﹒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MD. :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ittleton, C. A. (1991). Reconstructing sexual equality.In K. T. Bartlett& R. Kennedy (Ed.), Feminist legal theory(pp. 35-56). Oxford: Westview Press.
    MacKinnon, C. A. (1977). Feminist Unmodified: Discourses on Life and the Law. Cambridge, MA. : Sag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 Sex Public Education( 2007). Single-sex vs. coed: The evidence: What's the evidence? What have researchers found when they compare single-sex education with coeducation? Retrieved March 10, 2007, from http://www.singlesexschools.org/evidence.html
    Oakley, A. (1974). Women’s work: The housewife, past and present. New York: Vintage.
    Pollard, D. (1993). Gender and education.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Portney, K, E. (1986). Approaching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cy and program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owell, G. N. (1999). Introduction: Examining the intersection of gender and work. In G. N. Powell (Eds.), Handbook of gender and work(pp.3-36). New Delhi, India: Sage.
    Rawls, J. (1999). A theory of justice(rev. e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lisbury, J. & Riddell, S. (Eds.). (2000). Gender, policy and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Routledge.
    Stetson, D. M. & Mazur, A. G. (Eds). (1995). Comparative state feminism.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romquist, N. (1993). Sex-equity legislation in education: The states as promoter of women’s right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3(4), 379-407.
    Stromquist, N. (1997). State policies and gender equity: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B, J. Bank, (Eds.) , Gender, equity and schooling policy and practice (pp.31-69). New York : Routledge.
    Taylor, S., Rizvi, F., Lingard, B. & Henry, M. (1997).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change. London: Routledge.
    Thomson J. A. K. (1955). The Ethics of 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tthics. London: Penguin.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6). Secretary Spellings announces more choices in single sex education amended regulations give communities. Retrieved March 10, 2007, from http://203.84.199.31/language/translatedPage?lp= en_zt&.intl=tw&tt= url&text=http%3a%2f%2fwww.ed. gov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1997). Title IX: 25 years of progress. Retrieved March 10, 2007, from http://www.ed.gov/pubs/TitleIX/index.html/title9at30-6-11.pdf
    Van Dijk, T. (1985).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alzer, M. (1983). Spheres of justice: A defens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Walzer, M. (1988). The company of critics. New York: Basic Books.
    Weiner, G. (1994). Feminism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W. (1991). The equality crisis: Some reflections on culture, courts, and feminism. In K. T. Bartlett& R. Kennedy (Ed.), Feminist legal theory(pp. 15-34). Oxford: Westview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