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詹依儒
Chan,Yi-Ru
論文名稱: 臺語中日語借詞使用現況調查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Using Japanese loanwords in Taiwanese
指導教授: 許慧如
Hsu, Hui-J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9
中文關鍵詞: 日語借詞臺語特有詞臺華共通詞語碼轉換語言接觸
英文關鍵詞: Japanese loanword, specific Taiwanese words, Taiwanese-Mandarin common words, code-switching, language contac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3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因為臺灣歷史背景的關係,語 因為臺灣歷史背景的關係,語 因為臺灣歷史背景的關係,語 中擁有許多日語借詞。本研究欲探討現今臺 擁有許多日語借詞。本研究欲探討現今臺 擁有許多日語借詞。本研究欲探討現今臺 語中日借詞在臺灣多且華為優勢的環境表現。
    本研究以引出法(elicitation)利用圖卡方式收集語料,再將所收錄到的語料依Winford(2003)借詞分類為基礎,搭配鄭良偉(1990)所提出臺語的四個語層分類。研究結果顯示:一、「瓦斯」ga55 suh3在臺語中並無其它詞彙競爭,穩定地被臺語說話者使用。「陽臺」be33 lan51 tah3、「高跟鞋」hai33 hi51 lu55在實驗中推論已消失在臺語詞彙中。二、受試者使用「臺語特有詞」指涉欲測的日語借詞。三、漢字臺語音讀現象普遍,視為「臺華共通詞」與日語借詞競爭。四、不是所有漢字都能輕易臺語發音,因此實驗中另一普遍現象為語碼轉換。五、社會因素上,年紀大的受試者使用日語借詞的比例高活力越大,反之亦然。男性使用日語借詞活力高於女性受試者。中南部地區受試者使用日語借詞的活力高於北部受試者。就讀臺語文相關系所的受試者日語借詞使用上活力高於非就讀臺語文相關系所的受試者。食(植)物類的日語借詞使用日語發音的比例最高,科技類及醫療用品類之詞彙多數受試者以華語思考表達,因此使用日語借詞的比例最低。

    Due t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aiwan, there are many lexical items borrowed from Japanese into Taiwanese.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be into the use of Japanese loanwords in Taiwanese in the context of multi-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Mandarin as dominant language in Taiwan.
    The research utilizes the method of elicitation, using graphic cards to elicit and collect language materials. Based on Winford’s borrowing categories, I categorize them along with the 4 language layers of Taiwaneseproposed by Cheng, Robert L. (1990). The result reveals: 1. The word “gas”(ga55 suh3)has no other vocabulary to compete with it and is used steadily by Taiwanese speakers, while “veranda”(be33lan51 tah3) and “high-heel shoes”(hai33 hi51 lu55)are presumed to have disappeared from Taiwanese lexicon after experiment. 2. Subjects used “specific Taiwanese words”to refer to the Japanese loanwords in the test. 3. Chinese characters in Taiwanese pronunciation is quite common,i.e.“Taiwanese-Mandarincommon words,”which compete with the lexical items borrowed from Japanese. 4. Not all Chinese characters could be easily pronounced in Taiwanese. As such, another prevalent phenomenon in the experiment was code-switching. 5. Due to social variables, the older the subjects were, the more vigorously they used Japanese loanwords, and vice versa. Male subjects used Japanese loanwords more frequently than female ones. The subjects from the central and south of Taiwan tended to use Japanese loanwords more often than the northern counterparts. Furthermore, the subjects studying Taiwanese-related department were more actively in using Japanese loanwords than those studying otherwise. The Japaneseloanwords used in food (and plants) are most frequently pronounced in Japanese. Most subjects would think and express in Mandarin when it comes technological and medical items, so the use of Japanese loanwords are the least of all, nevertheless.

    摘要 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歷史背景及語言政策 3 1.2.1 日治時期 3 1.2.2 國民黨政府時期 6 1.3 名詞界定 8 1.3.1 臺語 8 1.3.2 華語 8 1.4 研究目的 9 1.5 論文大綱 9 第二章 文獻與回顧探討 11 2.1 語言接觸與變化 11 2.2 社會語言學觀點之語言變化 17 2.2.1 年齡 17 2.2.2 性別 19 2.2.3 地理位置與人口因素 20 2.3 借詞(borrowing) 20 2.4 臺語中的日語借詞研究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3.1 受測日語借詞之收集 26 3.2 施測方法 33 3.2.1 引出法(elicitation) 33 3.3 研究對象 35 3.3.1 受試者條件設定 35 3.3.2 研究地區 36 3.3.3 研究人數 36 3.4 調查步驟 37 3.4.1 調查時間 38 3.4.2 調查工具 38 3.5 語料整理與紀錄 39 3.5.1 語料整理 39 3.5.2 記音 46 3.5.3 語料分析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4.1 臺語中日語借詞語料整理 49 4.1.1 語料整理 49 4.1.1.1 分類(A)完全借入日語借詞 52 4.1.1.2 分類(B)混合詞類 56 4.1.1.3 分類(C)臺語特有詞類 58 4.1.1.4 分類(D)臺華共通詞與論述(E)語碼轉換 67 4.1.1.5 日語借詞收錄在文本中多寡與活力之關係 70 4.2 影響日語借詞使用的社會因素 71 4.2.1 年齡 71 4.2.2 性別 76 4.2.3 地域性 77 4.2.4 教育 78 4.2.5 語言與文化 80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85 5.1 研究成果 85 5.2 未來展望 88 引用書目 89 【附錄一】受試者基本資料 97 【附錄二】受試者資料 98  

    1.中文
    丁錦昌,2009,〈臺語之日語借詞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
    學位論文。
    山口要,2008,〈臺灣閩南語的日語借詞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
    系碩士論文。
    王國齡,2003,〈臺灣の中國語における日本からの新しい借用語の研究─日本
    流行文化の影響による新しい借用語を中心に─〉,臺北:東吳大學日本
    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王力,1933,《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順隆,2005,〈臺灣閩南語中日語外來語聲調與日語音結節構的對應關係〉,
    《2005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南臺科技大學。
    王順隆,2004,臺灣總督府原著《新編台日大辭典》,私家出版發行。
    伊藤潔,陳水螺譯,2004,《臺灣歷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江文瑜,1996,〈由台北縣學生和老師對母語教學之態度調查看母語教學之前
    景〉,《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市:前衛出版社,頁371-411。
    呂嵩雁,2007,《臺灣後山客家的語言接觸現象》,臺北市:蘭臺出版社。
    李勤岸、洪惟仁,2007,〈沒有名字的語言?-「臺灣話」、「閩南話」還
    是 Ho̍h-ló 話?〉,《臺灣文學通訊館》,第15期,頁26-38。
    李勤岸,2008,〈語言政策對臺語小說語詞之影響1924-1998:電腦輔助分析〉,
    《師大學報》,第53卷第1期,頁65-81。
    李南衡2008,〈臺灣小說中e外來語演變-以賴和kap王禎和e作品作例〉,臺
    北: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仲民,2005,〈競爭與妥協—語言接觸現象在實際語言中的觀察〉,《中國文
    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1期,頁39-54。
    何萬順,2010,〈論臺灣華語的在地化〉,《澳門語言學刊》第35期(1),頁
    19-29。
    村上嘉英,1979,〈閩南語におけ る日本與語彙の受容樣態〉,《天理大學學報》,
    119輯,頁27-43,天理:天理大學。
    ________,1981,《現代閩南語辭典》,天理:天理大學出版部。
    ________,1986,〈臺灣閩南方言中來自日語的外來詞〉,《天理大學學報》,
    第148輯,天理:天理大學。
    ________,2007,《東方臺灣語辭典》,東京:東方書店。
    邱藍萍,2008,〈賴仁聲兩個時代臺語小說中的借詞比較〉,臺北:臺灣師範大
    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聖雄,1988,〈由詞彙的移借現象論中國語文的一種特質〉,《國文學報》,第
    17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頁233-250。
    林香薇,2003〈論宋澤萊台語詩《一枝煎匙》的用字與用詞〉,《師大學報》第
    48期,頁95-118。
    林呈蓉,2002,〈臺灣的近代化〉,《臺灣歷史的鏡與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
    基金會,頁64-70。
    林慶勳,2001,《臺灣閩南概論》,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央敏,1997,《臺語文學運動史論》,臺北:前衛出版社。
    周法高,1995,《中國語文研究》,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務委員會。
    周婉窈,1995,〈臺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後期的日語運動及
    其問題〉,《新史學》,6 (2),頁113-161。
    派翠西亞 (E.Patricial Tsurumi),1999,林正芳譯,《日治時代臺灣教育史》,宜
    蘭:仰山文教基金會。
    施玉惠,1984,〈從社會語言學觀點探討中文男女兩性語言的差異〉,《教學與研究》,第6期,頁 207-28。
    姚榮松,1992,〈臺灣現行外來語問題〉,《師大學報》,第37期,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頁330。
    范智盈,2011,〈日本殖民對客家話的影響-以客語中的日語借詞為例〉,苗栗: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惟仁,1992,《臺灣語言危機》,臺北:前衛出版社。
    ______,1994,〈臺灣的語言戰爭及戰略分析〉,《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頁1-30。
    ______,1995,〈漳泉在臺灣的融合〉,《國語文教育通訊》,國立臺南師範學
    院,頁84-100。
    ______,2004,〈世紀初桃園語言社會學調查報告〉,《台灣語文研究》,第2
    期,頁:99-124。
    彭煥勝主編,2009,《台灣教育史》,高雄:麗文文化。
    徐大明,2006,《語言變遷與變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高名凱、劉正埮,1958,《現化漢語外來詞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連金發,1996,〈方言變體、語言接觸、詞彙音韻互動〉,《中國語言學新拓展》,
    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頁150-177。
    曹逢甫、連金發,1996,〈新竹地區語言分布和語言互動的調查期末報告〉,新竹市立文化中心委託研究計畫。
    ______,2000,〈臺式日語與臺灣國語—百年來在臺灣發生的兩個語言接觸實
    例〉,《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頁273-297。
    曹素香,1995,〈從語言和歷史文化的關係淺談論遺留在臺語中的日語〉,《北
    師語文教育通訊》,第3期,頁83-96。
    陳淑娟,1998,〈語言態度、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之調查研究〉,《第三屆臺灣
    語言及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新竹:臺灣語言文化中心,頁405-432。
    ______,2001,〈桃園大牛欄方言的語言變化與語言轉移〉,臺北:國立臺灣大
    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原,2000,《社會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鳴鐘、味與唐,1989,〈陳儀致陳立夫函〉,《臺灣尤役和光役后五年省情(上)》,
    南京:南京出版社,頁58。
    陳麗君,2010,〈台灣語言的日語借詞〉,發表於文化研究學會2010 年會「文化
    生意:重探符號/ 資本/ 權力的新關係」,台南:成功大學,1月9-10日。
    ______,2011,〈台灣大學生的語言意識〉,《台語研究》,Vol.3,No.2, 4-26。
    黃宣範,1988,〈臺灣話構詞論〉,載於鄭良偉、黃宣範編《現代臺灣話研究論
    文集》,台北:文鶴出版社,頁125-126。
       ,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的研究》,臺北:文鶴
    出版社。
    黃馨慧,1995,〈從社會語言學的觀點看台灣國語裡的一些句法變化〉,新竹:清
    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慧如,2006,〈臺灣華語的幾個等化現象〉,臺北: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博
    士論文。
    ______,2010,〈新臺語初探—從新世代臺語廣播節目主持人看起〉技術報告,
    臺灣師範大學新進教師專題計畫。
    許威漢,2008,《漢語詞彙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85。
    葛本儀,2003,《語言學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
    張清源,1957,〈從現代漢語外來語初步分析中得到幾點認識〉,《語言學論叢》,
    第一輯,上海:新知識出版社。
    張學謙,1998,〈HO-LO台語虛詞的語層及語用〉,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
    會論文選集,頁451-463。
    張鐸嚴,1995,《臺灣教育發展史》,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鄒嘉彥、游汝杰,2004,《社會語言學教程》,臺北:五南出版社。
    楊名暖,1989,〈彰化、雲林地區客家人的語言轉換〉,臺北:輔仁大學語言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芳,1991,《臺灣閩南語語法稿》,臺北:大安出版社。
    董忠司,2003,〈閩南語的南進及其語言接觸之一列----再論海康音系的保守和
    新變〉,第八屆閩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
    廖致苡,2009,〈花蓮地區客語阿美語接觸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
    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總督府著,1942,《臺灣の社會教育》,臺北:臺灣總督府。
    蔡瑜,2001,〈金門金城閩南語央元音(ö)與(«)之社會變異研究〉,台中:靜宜大
    學英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茂豐,1969,〈國語化的日語及臺語化的日語研究〉,《日語文諸問題的研究
    臺北:大新出版社,頁95~160。
    ______,1977,《中國人に対する日本語教育の史的研究》,臺灣教育會出版,頁
    30。
    鄭安秀,2010〈台灣語言使用與態度初探—以台北、高雄兩地為例〉,高雄: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化元等,2004,《臺灣的歷史》,臺北:玉山社,頁57-72。
    盧廣誠,2003,《臺灣閩南語概論》,臺北:南天書局,頁8-9。
    鄭良偉,1990a,〈更廣闊的文學空間-台語文學的一些基本認識〉,《台語詩六選》,
    臺北:前衛出版社,頁217-235。
    _____,1990b,演變中的臺灣社會語文。台北:自立晚報。
    劉寧顏,1994,《重修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賴莉芳,2010,〈蘭嶼的語言接觸與語言變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漢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巽匯,2006,〈從臺灣地區使用的日語借詞看「臺語」的發展歷程─檢討臺灣
    的臺灣閩南語教育政策─〉,臺北: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蘇新春,1992,《漢語詞義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2. 英文
    Appel,R.andMuysken,P.1987.La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London.
    Esward Arnold.
    Bloomfield,L.1933.Language,New York:Holt.
    Chambers,J.K.1995. SociolinguisticTheory. Oxford: Blackwell.
    ______.2003.Sociolinguistic.Theory:LinguisticVariation and Its Social Significance.2nd edn.Oxford:Blackwell.
    Deroy,L.1956.L’emprunt linguistique, Paris.
    Fishman,J.A.1972.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as a field of
    inquiry”:Revisited.Language in Sociocultural Change,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Anwar S. Dil., 77-134.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asold, R.1984.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Oxford and Cambrige: Blackwell.
    _____.1992 .Sociolinguistics of Society, 2nded. Oxford:Blackwell.
    Ferguson, Charles A.1971. Diglossia. In Dil, Anwar S. (ed.)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Use: Essays by Charles A. Ferguson.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Fromkin, V. etc.2003.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7th ed.
    Holmes, J. 1992. An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Haugen, E. 1950. The Analysis of Linguistic Borrowing. Language 26 (2):210-231.
    Kubler, C.C.1979.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Mandarin and ‘Textbook Mandarin’.”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14.3:27-29.
    Kimura-Kano,M. 2006. Lexical borrowing and its impact on English.Japan:
    Hituzi.
    Labov, W.1963.The social motivation of a sound change.Word19:237-309.
    ______.1966.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______.1972. Sociolinguistic Pattern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______.2001.Principles of Language Change, Vol.2:Social Factors.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Milory, L. 1987. Language and Social Networks. 2nd edition. Oxford; New York: Blackwell.
    Poplack, S. 1993.“Variation theory and language contact: Concept, methods and
    data”, in D.R Preston (ed.)American Dialect Resear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51-286.
    Sankoff, G.2002.“Linguistic outcomes of language contact”, in J.K. Chambers,
    P.Trudgill and N. Schilling-Estes(eds.)The handbook of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Oxford: Blackwell, 639-668.
    Swihart,D.A.2003. “The two Mandarins: Putonghua and Guoyu”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38:103-118.
    Spair,E.1921.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New York:
    Harcourt.
    Tsai, Jing-Shi. 1995. Some Japanese words are still in daily life after 50 year of Taiwan recovery. Shih-Lien Tsa-chih 25.47-57.
    Thomason, Sarah, G., and Terrence K.1988. Language Contact, Creolization, and Genetic Linguis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omason,G. 2001. Language contact: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Terrtu,N. and Raumolin-Brunberg,H.2003.Historical Sociolinguistics: Language, Change in Tudor and Stuart England.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Winford,D.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Contact Linguistics.Oxford: Balckwell.
    Wodak,R and Gertraud B. 1997.“Gender as a sociolinguistic variable”.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ed. By Florian Coulmas,127-150.Oxford:
    Blackwell.
    Weinreich, U.1953. Languages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 The Hague:
    Mouton.
    3. 網路資源
    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yuwenjianshetongxun/8105
    http://www.ntcu.edu.tw/taiwanese/regulations.htm
    http://www32.ocn.ne.jp/~sunliong/tai-jit.htm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辭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國立台灣文學館http://nmtldig.nmtl.gov.tw/taigi/02sp/04_list.html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default.jsp
    [PDF]「臺灣研究」相關大學系所簡介資料一覽表 List ofUniversity-affiliated Faculties in Taiwan Research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