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昭月 |
---|---|
論文名稱: |
高雄市高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以高雄中學與高雄女中學生為例 |
指導教授: | 陳昭珍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3 |
中文關鍵詞: | 課外閱讀 、閱讀行為 |
英文關鍵詞: |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reading behavio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8 下載:8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高雄市高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
以高雄中學與高雄女中學生為例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雄市高中生的課外閱讀行為,希冀藉以瞭解高中生課外閱讀現況,提供各高中圖書館充實館藏、改進服務措施及推展各類型閱讀活動之參考。本研究分別以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兩種方法進行研究。研究的樣本以民國96年高雄市高雄中學與高雄女中高一至高三學生為限。本次問卷總計發出份數為800份,有效份數共659份,回收有效率82%。
本研究主要發現:
一、高雄市高中生的課外閱讀動機為目的性而非休閒性,主要是「為了增加背景知識與閱讀能力」。
二、高雄市高中生的課外閱讀態度大多數學生認同「課外閱讀是好習慣」。
三、高雄市高中生課外閱讀中最有興趣的類別是:「漫畫」和「推理偵探小說(含科幻小說)」。歸納出男女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所不同:則女學生是「童話寓言」,男學生是「推理偵探小說」。
四、高雄市高中生課外閱讀習慣:
(一)平均一個月購買課外書籍的費用集中500元以下
(二)平均每天課外閱讀時間在1小時以內佔多數。
(三)男學生的閱讀量是比女學生多。
(四)「經常」或「偶而」去圖書館者佔七成,顯現高中生利用圖書館普遍。
(五)經常閱讀的課外讀物類型,仍呈現集中在圖書、雜誌,數位化媒體的使用量尚未完全取代紙本。
(六)平常閱讀課外讀物的地點以在「家中」為最多。
(七)閱讀課外讀物的時段,以「週末、假日」為最多。
(八)閱讀課外讀物來源分類以「自購」最多。
(九)閱讀課外讀物選擇的依據是:「自己興趣」最多。
(十)閱讀課外讀物資訊來源分類,以「同學朋友告知」最多。
(十一)閱讀課外讀物使用管道或媒體分類中以向「圖書館借閱」最多。
五、家庭閱讀環境分析:以訂「一種報紙」的比例最高。以「沒有訂閱」雜誌者為最多。家庭閱讀狀況以「父母鼓勵經常閱讀」佔最多數。
六、學校閱讀環境分析:指導及要求課外閱讀均以國文老師佔最多。學校閱讀活動以「老師有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閱讀課外讀物」居冠。
七、高中生住家附近雖有公共圖書館或文化中心,但其課外閱讀的來源仍以「自購」、「學校圖書館借閱」為多數學生的選擇。
根據所得結論提出建議,希望提供學校、教師、家長以及教育政策制定先進、高中圖書館相關人員作參考。
關鍵字:課外閱讀、閱讀行為
Research of high school student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behavior in Kaohsiung City
Using students of Kaohsiung Municipal Kaohsiung Senior High School
and Kaohsiung Municipal Girls' Senior High School as an example
Abstract
The goal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understand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behavior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Kaohsiung area and use the understandings of the current condition to serve as reference for the expansion of high school library collections, improvement in service measures, and promo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reading activitie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conduct this research.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tenth, eleventh, and twelfth grad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Kaohsiung area of 2007. 659 effective surveys were recollected out of 800 distributed surveys, which sums up to a recovery rate of 82 percent.
The following are the main discoveries of this research:
1. The incentive for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Kaohsiung city was mainly purposeful and non-recreational. The students chose to read because they wanted to “increase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reading capability”.
2. The attitude towar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Kaohsiung city: Most students agreed that「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a good habit」.
3.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ategory that gained the most interest from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Kaohsiung city are: “comic books” and “detective mystery novels (science fiction included)”. It concludes that reading interests differ due to the student’s gender. Females prefer “fairy tales and fables”, while males prefer “detective mystery novels”.
4.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habits of Kaohsiung city’s high school students:
(1)The average amount of money spent on extracurricular books is less than NT $500.
(2)The average time spent o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less than an hour.
(3)Male students read more than female students.
(4)Seventy percent of students “often” or “sometimes” visit libraries, which means high school students use the facility very often.
(5)The most popular medium for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re picture books and magazines, which indicates that digital media has not completely replaced the use of paper books.
(6)The most popular location for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at home”.
(7)The most popular time for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during “the weekend or holidays”.
(8)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material are mostly “purchased”.
(9)The type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mostly chose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nterest”.
(10)The source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formation mostly comes from their classmates.
(11)The most popular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source or media type is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5. Analysis of the home reading environment: Those that subscribed to “one” newspaper ranked the highest. Those that subscribed “zero” magazines ranked the highest. The most common family reading scenario was where the parents “encouraged the habit of reading regularly”.
6. Analysis of the school reading environment: The most popular type of teacher that guided and demande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ctivities was those that taught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ost popular type of school reading activity was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ctivity during summer/winter vacation endorsed by school teachers”.
7. Although there are cultural centers and public libraries located near the residence of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but the most popular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material source are still “purchased” or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Suggestion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nd given to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education policies, and the related staff of high school libraries.
Keyword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reading behavior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一)期刊
王穎等編(1991)。閱讀。大美百科全書(第23冊,p167-172)。
王岫(2003)。時時刻刻閱讀—閱讀雜想錄。全國新書資源月刊2003.1。p8-11。
王岫(2003)。放下一切而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8,p13-14。
王岫(2004)。繽紛的閱讀禮讚-我閱讀:I Read。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6,p53-55。
王岫(2004)。心連心,手牽手的「家庭讀寫能力」(Family Literacy)計畫。全國新書資訊月刊,64,p12-15。
王美玉(2003)。結合e圖書館的數位學習對國小教育之影響。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9:4,p18-26。
王峻翊(1998)。傳統書與電子書閱讀者之閱讀動機、閱讀行為及市場佔有率之研究。世新印刷學報,4,p47-64。
王淑滿、林淑娟、高秋燕、袁美敏、張慧玉(2004)。蛻變後的兒童閱讀天地-談總館兒童室與四區兒童外文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1:3,p72-89。
王詠晴(2004)。國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雄中學報,7,p53-84。
天下雜誌(2002)。全民閱讀大調查:台灣的閱讀危機。天下雜誌,263。
田代如(2006)。揚起親子共學的風帆,滋育社區閱讀的熱望-台北市立圖書館東園分館閱讀推廣活動經驗分享。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8,p38-41。
伍麗華(2002)。我的閱讀教學。屏縣教育月刊,11,p28-30。
江惜美(2001)。行動研究在語文方面的應用—談行動研究如何融入閱讀教學。北市師院語文學刊,6,p111-122。
丘引(2003)。國中生的閱讀指日可待。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8,p22-25。
朱作仁(1993)閱讀心理學。中國大百科全書,13,p505。
朱啟華(2003)。德國的PISA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12,p157-162
何萬貫(1996)。提高學業成績稍遜中學生讀寫能力的教學策略-多讀多寫。教育學報,24:2,p81-96。
何萬貫(2003)。養成閱讀習慣的因素。教育學報,31,p39-58。
何青蓉(2004)。閱讀對話書寫與文化理解:一個多元文化教育方案的實踐經驗。高雄師大學報,17,p1-20。
何文慶(2006)。乘著閱讀的翅膀飛翔。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9,p4-6。
杜榮興(2005)。在閱讀中悅讀。師友月刊2005.01,p62-65。
宋鈞(1993)。閱讀。中國大百科全書,12,p532。台北:錦繡。
李浩、滕曉青(2003)。學生課外閱讀動機及教師指導對策探析。93/01/27,取自http://www.pep.com.cn/200.0./ca155747.htm。
李欣如(2007)。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點燃閱讀的渴望。書香遠傳,49,p22-25。
李欣如(2007)。延伸閱讀面向,在生活中成長。書香遠傳,49,p26-29。
李欣如(2007)。閱讀分享,團隊力量大。書香遠傳,49,p16-17。
李欣如(2007)。公共圖書館讀書會,用書香溫暖社區。書香遠傳,49,p18-21。
李欣如(2007)。林貴真:開發興趣漸進閱讀進而寫作-順勢而為,形塑讀書會面貌。49,p30-3149,p18-21。。
李欣如(2007)。民間捐贈圖書館,打造地方社教重鎮。書香遠傳,51,p20-23。
李欣如(2007)。有心人無限付出,帶動社區閱讀力。書香遠傳,51,p24-27。
李欣如(2007)。城市,因閱讀而美麗。書香遠傳,48,p16-17。
李欣如(2007)。北部篇,文化資源豐沛,城市閱讀不打烊。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8,p18-21。
李欣如(2007)。南部篇,打破城鄉不均,傳誦閱讀熱情。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8,p26-29。
李欣如(2007)。東部篇,打造社區閱覽室,讓書香處處生根。全國新書資訊月刊,48,p30-31。
李欣如(2007)。親子共讀,無限美好。書香遠傳,47,p10-11。
李欣如(2007)。散播閱讀美好,公共圖書館打前鋒。書香遠傳,47,p12-15。
李欣如(2007)。家長目的性導向,閱讀成效適得其反。書香遠傳,47,p20-23。
李貴美(2004)。來一客閱讀披薩-讓閱讀變成悅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64,p16-19。
李淑霞(1999)。圖書館讀者整體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以行政院經建會圖書館為例。書苑季刊,14,p64-93。
李瑟(2002)。澳洲不用課本培養一流公民。天下雜誌,263,p72-78。
李傳龍(2003)。淺談如何增進閱讀能力。空大學訊,317,p116-124。
林文睿(1999)。談讀書的樂趣、習慣和方法。圖書館學通論,p31-41。
林文睿(2002)。城市的氧吧,讀者的最愛。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0:1,p22-27。
林文寶(2005)。閱讀的魅力與格調-談台灣兒童的閱讀興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p15-18。
林珊如(2001)。閱讀休息找書策略及影響選書因素之探討:以台大BBS Books版愛書人為例。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8:2,p29-33。
林金春(2007)。把握孩提時光,享受閱讀之樂。書香遠傳,47,p24-25。
林儒(2002)。國小閱讀運動的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44,p55。
林菁(1997)。國民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之探討。嘉義師院學報,11,p41-76。
林凌(2004)。走出教室,閱讀就是生活。書香遠傳,14,p20-23。
林玫玲(2004)。校園閱讀的天花與種花—深耕閱讀的理念與實際。教師天地,129,p50-52。
林天祐(2001)。提高兒童閱讀興趣的策略—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市的經驗。教育資料月刊,38,p12-15。
林武憲(2003)。台灣閱讀,加油!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4,p7-8。
林武憲(2005)。落實文學教育的台灣文學讀本。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6,p4-6。
林武憲(2000)。怎樣推行兒童閱讀運動—從美、英、日的經驗談起。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2,p15-18。
林建平(1995)。國小學童的閱讀動機、理論策略與閱讀成就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p67-294。
林建平(2000)。學習輔導—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林振春(2001)。閱讀方法與閱讀能力的培養。社教雙月刊,100,p40-43。
林振春(2001)。培養閱讀能力營造學習風氣。社教雙月刊,101,p4-5。
林清山(1998)。有效學習的方法:主題輔導工作坊研習手冊。教育部:台北市。
林淑女(2001)。如何指導幼兒從事創意性閱讀。新世紀兒童創意閱讀研討會。
林秀珍(2003)「制度化」的基本學力測驗對國中教學之影響分析。中等教育,54:5,p140-153。
林清文(2004)。閱讀理解後設認知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004.12,p136-137。
林慧玲(2004)。賞心悅目書香之旅—閱讀教學策略的應用。師說,185,p59-61。
林麗娟(2001)。由資訊素養提昇「知」的能力。圖書資訊學刊,39,p28-35。
林芳德、劉雪芬(2006)。博物館資訊傳達與觀眾閱讀行為之研究。科技學刊,15,p15-26。
林勤敏(2006)。國立台中圖書館讀者閱讀需求與閱讀型態調查研究概況。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8,p17-21。
林志能、馬榮燦(2001)。課程分類法在數位化電子圖書館的重要性-從九年一貫教育改革談起。2001資訊與教育雜誌特刊,p259-268。
錡寶香(2000)。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語言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特殊教育研究月刊,20,p69-96。
施純福(2006)。都會閱讀-從高雄推動「城市閱讀運動」談起,閱讀一個溫柔的城市。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8,p9-16。
吳美美(2006)。善用圖書館,展現文化再造的企圖-<<在圖書館培養比爾蓋茲>>。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5,p25-27。
吳碧霞(2000)。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南投文教,13,p94-96。
吳宜真(1998)。影響閱讀動機的因素—看教室環境與文化。師友,378,p23-26。
吳宜真(2002)。家庭環境因素對兒童閱讀能力影響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4:1,p1-19。
吳紹群(2003)。兒童閱讀運動中圖書館的參與和角色。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7:2,p76-89。
邱天助(1999)。閱讀的愉悅。圖書館與資訊素養叢書,10。台北:國家圖書館。
柯華葳(1991)。台灣地區閱讀研究文獻回顧。國立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教中心(中國語文心理學研第一年度結案報告),p31-76。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培養孩子堅實的閱讀力,打開學習之門。天下雜誌學習與教育047。
柯皓仁(2007)。善用電子資源,圖書館服務更多元。書香遠傳,48,p10-11。
王榮文(2007)。數位出版大趨勢,圖書館與出版業應緊密合作。書香遠傳,48,p8-9。
洪蘭(1999)。背景知識為大師和生手的最大區別。遠見雜誌,162,p64-65。
洪蘭(2002)。活化大腦激發創造力。天下雜誌,263,p92-94。
洪蘭(2004)。閱讀決定思想。教師天地,129,p4-7。
洪蘭,曾志朗(2006)。創造力的根本在閱讀。見人見智-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p23-25。
洪蘭,曾志朗(2006)。閱讀的力量。見人見智-大腦與心智的行動交響曲,p170-196。
洪月女(2000)。談閱讀。(原著作:Ken Goodman)。台北:心理。
湯芝萱(1997)。漫畫閱讀行為調查報告。文訊雜誌(1997年元月號),p44-47。
周慧菁(2002)。那一頁,翻新了人生。天下雜誌,263,p16。
胡鍊輝(1983)。新竹市國中學生閱讀課外書刊之調查研究。中國語文,53:3,p53-64。
胡鍊輝(1989)。圖書館與閱讀指導。台北:台灣書店。
廖進發、鄒浮安(2001)。高中生生活概況調查研究以高雄中學為例。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成果彙編。
孫曄(1993)。態度。中國大百科全書,12,p372。
柳雅梅(2003)。從創造力的觀點談讀者反應論對閱讀教學之啟示與運用。教育資料與研究,52,p43-49。
邱麗綺(2002)。快樂的閱讀分享活動。教師之友,4,p81-88。
徐守濤(1999)。閱讀教學的認識。國教天地,136,p6-9。
殷允芃(2002)。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天下雜誌,263,p26-28。
秦夢群(2001)。全球化的教育改革美國1990年代後之教育改革及對我國之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43,p1-8。
袁琳(1998)。讀者服務的組織與管理。武漢大學學報。
袁筱青(2004)。93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問與答(上)。飛揚,25,p6-7。
馬信行(1985)。家庭文化背景與學業成績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1,p6-7。
張瀞文(2004)。超越式閱讀,啟發孩童多元智慧。書香遠傳,14,p32-34。
高蓮雲(1992)。國小學童運用圖書館及課外閱讀時況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p189-234。
高永謀(2004)。親子關係加油站,學習的路上與兒女同行。書香遠傳,14,p56-57。
曾淑賢(2001)。在圖書館閱讀、學習、探索。歡喜閱讀,遠流,p45-53。
曾淑賢(2001)。閱讀台北的圖書館。在閱讀台北,p25-36。
曾淑賢(2003)。把閱讀推進生活主流。書香遠傳,6,p9-11。
曾淑賢(2004)。公共圖書館館藏的組織、行銷與閱讀氛圍。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1:3,p1-18。
曾淑賢(2004)。讓閱讀豐富我們的生命。公訓報導,111,p5-8。
曾淑賢(2004)。深耕校園閱讀風氣。教師天地,129,p29-39。
曾淑賢(2005)。兒童圖書館經營管理與讀者服務。文華圖書館管理出版。
曾淑賢(2006)。台北市如何推動城市閱讀風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8,p4-8。
曾淑賢(2006)。閱讀越有語文力-<<童書久久Ⅲ>>。幫助老師和家長培養兒童的語文能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9,p28-30。
曾堃賢(2005)。閱讀、圖書館與媒體。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6,p1。
曾堃賢(2003)。閱讀桃園-放下一切去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8,p1。
曾堃賢(2003)。有閱讀就有希望。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4,p1。
曾堃賢(2006)。讓閱讀的愉悅與智慧從圖書館出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5,p1。
曾堃賢(2006)。臺灣經驗-閱讀在圖書館。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8,p1。
曾祥芹、韓雪屏(1992)。國外閱讀研究。河南教育出版社,p131。
曾雪娥(1996)。中小學圖書館利用教育的課程與教學策略。教師天地,85,p21-25。
曾雪娥(1998)。中小學圖書館與社區資源的利用及合作共享。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6:2,p26-31。
曾雪娥(2004)。引導孩子擁有一張經營智慧的悠遊卡-台北市國民小學推動兒童深耕閱讀四年計畫。全國新書資訊月刊,64,p4-7。
張春興(1983)。怎樣突破讀書的困境。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200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秋雄(2000)。孩子樂讀書:與孩子共享閱讀的樂趣。台中縣:日之昇文化。
張清榮(1995)。談兒童作文「思路引導」教學。台灣省教育廳國教輔導團國語文教學論文集。
戚實一(2005)。圖書館藏e世界,資訊流通無遠弗屆。書香遠傳,24,p12-13。
葛琦霞(2003)。從閱讀教育動起來:從提昇閱讀教學的談起。台北市圖書館館訊,21:1,p1-17。
莊慧美(2002)。班級讀書會之行動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44,p57-64。
莊建國(2006)。理性與感性兼具-讀<<迷、戀圖書館>>。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5,p28-30。
莊麗娟、侯天麗、邱上真(2003)。「多層次」的動畫繪本設計與閱讀指導:統整性閱讀教材編制的新嘗試。高師大教育系教育學刊。21,p79-103。
蔡淑媖(2004)。從推廣閱讀到籌設民間兒童圖書館-台灣媽媽的韌性與動力。台北市圖書館館訊,22:1,p66-75。
薛良凱(2007)。誰說消費者不再看書?閱讀世界何其寬廣,網路應用成全民運動。書香遠傳,47,p6-7。
許歡(2006)。無處不在的圖書館員-評介<<圖書館這一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5,p38-40。
黃國正(2006)。從文學作品中尋找圖書館的意象描述。全國新書資訊月刊,95,p38-40。
黃國正(2002)。E世代公共圖書館服務。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9:3,p14-2。
郭麗玲(1996)。小學教師如何做閱讀指導。書苑季刊,21,p19-25。
郭麗玲(2000)。青少年閱讀指導。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8,p11-15。
嚴媚玲(2000)。大學生的閱讀行為概述。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p12-15。
郝明義(2004)。閱讀的風貌。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郝明義(2004)。越讀者。英屬蓋曼群島商網路與書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陳昭珍(2007)。網路大哥鯨吞檢索市場,圖書館界不可輕忽-形塑數位圖書館。書香遠傳,48,p6-7。
陳昭珍(2003)。數位學習與數位圖書館。書苑季刊,56,p46-59。
陳昭珍(2003)。公共圖書館與閱讀活動。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1,p55-67。
陳木子(2000)。全國兒童閱讀運動。網路教育資訊,16。
陳欣希(2001)。兒童閱讀與圖書館經營。書苑季刊,50,p23-30。
陳書梅(2003)。青少年閱讀指導服務與公共圖書館。教育部圖書館事業委員會會訊46期,p1-3。
陳珮慈(1996)。成人閱讀之研究-以台北市立圖書館永春分館讀者為例。圖書與資訊學刊,18,p45。
陳立(1993)。動機。中國大百科全書,39,p55。
陳龍安(1991)。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信元(2000)。數位時代的大眾閱讀習慣。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6,p3-5。
陳家詡(2004)。世界飄書香,知識同分享。書香遠傳,18,p12-13。
陳家詡(2004)。來到我家另間大書房-蛻變中的公共圖書館。書香遠傳,17,p16-17。
陳家詡(2004)。桃園縣文化局兒童室-讓閱讀更有趣。書香遠傳,12,p19-21。
陳家詡(2004)。貢寮鄉澳底圖書館,推動閱讀植根-愛上圖書館,從小開始。書香遠傳,15,p30-31。
陳家詡(2005)。台北市立圖書館扮演數位先鋒。書香遠傳,24,p18-22。
陳家詡(2005)。國立台中圖書館,數位化不落人後。書香遠傳,24,p14-17。
陳雅莉(2004)。讓閱讀更有趣味,王淑芬的文學網站-兒童快樂天堂。(http://www.intensive.idv.tw/bookmaker/sf777/)。書香遠傳,18,p60-61。
陳雅莉(2005)。專訪師大圖資所教授陳昭珍,分享數位典藏經驗-地方文獻數位化,台灣記憶不漏網。書香遠傳,23,p22-25。
陳冠華(2002)。媒體形式對閱讀動機和行為的影響:以實體小說和電子版小說為例。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8:1,p66-84。
陳冠華(2004)。BBS使用者的小說閱讀及消費行為。國家圖書館館刊,93:1,p125-166。
陳海泓(2002)。中小學圖書館和圖書教師在教育改革中角色的探討。國立台南師院初等教育學報,15,p123-154。
陳永昌(2006)。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英國「Book start 閱讀起步走」運動。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8,p33-37。
陳淑娟(2001)。Book talk 策略在國小閱讀教學上之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42,p32-39。
周倩如(2005)。灌溉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種籽-和社區手牽手,撒下閱讀種籽。書香遠傳,23,p39-41。
薛秀芳(2004)。小小的改變,閱讀更有趣。書香遠傳,17,p22-23。
薛秀芳(2004)。彈指間分享閱讀樂趣。書香遠傳,14,p38-39。
薛秀芳(2004)。關掉電視,重拾文學作品,培養閱讀習慣。書香遠傳,14,p40-43。
楊茂秀(2005)。閱讀如放風箏。書香遠傳,23,p26-29。
游常山(2002)。讓台灣的圖書館與世界接軌。天下雜誌,263,p150-160。
游常山(2002)。重要,但政府不重視。天下雜誌,263,p222-224。
游適宏(2003)。從閱讀評量看九十二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國文天地,19:4,p13-18。
馮秋萍(2000)。兒童課外閱讀行為的探究。玄奘學報,2,p231-256。
黃育君(1998)。青少年閱讀行為與公共圖書館服務探討—以雲林縣立文化中心圖書館閱覽室青少年讀者為例。圖書與資訊月刊,26,p54-78。
黃毅志(2000)。文化資本、社會網路與階層認同、階層界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0,p1-41。
楊淑娟(2002)。加拿大及早開啟夢想之窗。天下雜誌,263,p62-63。
楊惠芳(2003)。2003台灣世界讀書日的反思。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4,p4-6。
楊佳羚(2007)。瑞典圖書館,一次借你50本。書香遠傳,49,p32-35。
楊秀如(2005)。閱讀種子萌芽經驗談。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6,p7-10。
齊若蘭(2002)。閱讀新一代知識革命。天下雜誌,263,p40-50。
齊若蘭(2001)。心靈的遊樂場醫生的領航員。天下雜誌,263,p84-88。
劉佩雲、簡馨瑩、宋曜廷(2003)。國小學童越讀動機與閱讀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6,p135-158。
劉明宗(2000)。從一個資優兒童的課外閱讀談「大量閱讀」。國教天地,138,p20-26。
劉明宗(2001)。從讀者本位的觀點談閱讀與閱讀歷程-以古德曼(Ken Goodman)的<<談閱讀>>為主,屏縣教育季刊,5,p7-10。
劉貞孜(2003)。圖書館青少年服務的創新思維。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1:2,p97-103。
劉潔玲(2004)。中文閱讀教學的新模式-閱讀策略教學課程的教學經驗。香港中文大學基礎教育學報,13:2,p1-22。
潘麗珠(2004)。從學測閱卷談我對「閱讀」的一些看法。國文天地,227,p28-33。
蕭前瑛(1993)。興趣。中國大百科全書,12,p468
藍先茜(2001)。青少年肯定閱讀重要性。文教新潮,6:2。
羅如蘭(1993)。給青少年一片想像的天空。社教雙月刊,55,p50。
蘇秀錦(2001)。震撼式的一堂-化整為零的課外閱讀指導。國文天地,189,p19-21。
蘇宜芬(2004)。閱讀理解的影響因素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教師天地,129,p21-28。
蘇惠昭(2004)。閱讀,從來都是一種狩獵-閱讀<<閱讀的狩獵>>。全國新書資訊月刊,64,p33-35。
蘇蘅(1994)。青少年閱讀漫畫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新聞學研究,48,p137-141。
范滿妹(2003)。家庭幸福的寶典之一:親子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58,p10-12。
葉乃靜(1998)。從閱讀談通俗讀物之搜藏。大學圖書館,2:2。
(取自:http://www.lib.ntu.edu.tw/pub/univj/uj2-2_8.htm)
葉乃靜(2000)。網路閱讀及其問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p10-11。
葉怡君(2004)。數位時代成人閱讀媒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64,p27-32。
葉香吟(2007)。無人圖書館,輕鬆借還書。書香遠傳,49,p36-37。
馬文君(2006)。鄉鎮閱讀-埔里如何推動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8,p27-29。
韓長澤(2002)。網上學習時代北市圖提供之資訊服務。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0:1,p28-31。
謝宜芳(2003)。淺談網路閱讀。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3,p66-73。
邱奕嵩(2004)。閱讀的樂趣,從童年開始。書香遠傳,13,p1。
邱奕嵩(2004)。愛上圖書館。書香遠傳,12,p1。
邱奕嵩(2007)。愛閱讀的小孩不會變壞!讓我們讀書去。書香遠傳,47,p1。
邱奕嵩(2007)。令人喝采的公益圖書館-社會有愛,閱讀無礙。書香遠傳,51,p1。
雷叔雲(2005)。孩子,我把圖書館搬回家了。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2,p17-20。
程蘊嘉(2005)。激發孩子創造力-親子閱讀。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6,p11-16。
程蘊嘉(2007)。公益圖書館,分享閱讀喜樂。書香遠傳,51,p12-15。
(二)相關論文:
王瓊慧(2003)。台中縣國民小學學生校刊閱讀行為的探討。南華大學出版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瓊瑤(2002)。整合學習者經驗的聽說讀寫活動對增進國中生閱讀能力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慧恆(2000)。公共圖書館讀者對於社區資訊服務之需求研究-以台北市北投區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所碩士論文。
江有(2005)。桃園縣國中生課外閱讀與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相關暨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學校圖書館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李素足(1998)。台中縣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閱讀動機的探討。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寶琳(2000)。台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童閱讀文化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月(2003)。高中生課外閱讀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萍(2001)。成人閱讀素養相關因素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娟(2001)。閱讀討論教學對國小學童閱讀動機、閱讀態度和閱讀行為之影響。
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孟春(2004)。社會階層化與數位學習-以「網路閱讀認證」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士郁(2001)。父母創意教養方式、父母閱讀教養方式、閱讀動機與閱讀行為、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嘉祥(2002)。螢幕與書面資料閱讀行為之研究。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廣文(1995)。電子書使用者閱讀動機、行為與滿足之研究:以光復書局多媒體中心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造紙印刷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雁齡(2002)。中部地區推行越讀活動及國小學童參與閱讀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華(2001)。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來(2001)。台北市公立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毓智(2002)學習資產對學業成績影響—以台北市國三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慧美(2004)。國中生課外閱讀行為與經驗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曉雯(1996)。高中生閱讀行為研究:以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學生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雅雯(2002)。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閱讀漫畫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市國小為例。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夙慧(2001)。公共圖書館推動兒童閱讀活動之調查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瓊元(2003)。國際性學生閱讀能力評量之分析。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秋萍(1998)。台灣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兒童課外閱讀行為:以國立政治大學附設實驗學校為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秀蘭(2005)。台南縣高中職生閱讀興趣調查研究。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美珍(2000)。電子童書閱讀型態及其對兒童閱讀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惠真(2000)。性別及文體對台灣高中學生閱讀策略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晉斌(2003)。國文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增進國中生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策略運用及學業成就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芸(2003)。中文閱讀障礙研究-以國中小學生為例。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姿(1991)。閱讀理解訓練方案對於增進高中學生閱讀策略運用與後設認知能力之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家珊(2004)。桃園縣國民中學學生語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表現關係之研究。致遠 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啟泉(2005)。以合作學習方式閱讀簡易文學讀本對國中生閱讀能力之效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延華(1999)。高中女學生閱讀少女愛情漫畫與愛情態度之關聯。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美鳳(2003)。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閱讀興趣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嚴媚玲(1998)。大學生的閱讀活動與其管道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雅筑(1999)。國中學生批判思考、創造思考、閱讀理解策略與閱讀理解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孟穎(200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美寶(2003)。國小學生閱讀態度、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理解能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彩瑤(2001)。台東師院學生課外閱讀行為調查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dunyaritarittigun and Dumrong(1997).Effects of the Parent Volunteer Program upon Students' Seif-Perception as a Reader.Maryland.
Baker,L.,& Wigfield,A.(1999).Dimens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and their relations to reading activity and reading achievement.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34(4),452-477.
Blackwood,C .,Flowers,S.S.,Roger,J.S.,&Staik,I.M.(1991).Pleasure Reading by College Students:Fact or Fic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ED344191-fiche.
Bodart,J.R.(1992).Creating the reading addict.Book Report,11(3),33-5.
Burks,Freda.(1996).Student use of school library media centers in selected high schools in Greater Dallas-Fort Worth,Texas.School Library Media Quarterly,24(3),143-149.
Carr,Dorothy et al.(1995).Improving Student Reading Motiv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Oral Reading Strategies,M.A.Research Project,Saint Xavier University.Illinois.
De Graff, Paul M.et al.(2000).Parental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A Refinement of the Cultural Captial Perspective.Sociology of Education,73,92-111.
De Graff, Paul M.,(1986).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the Netherlands.Sociology of Education,59,237-246.
Downing,J., and Leong,C.K.(1982).Psychology of reading. New York:Macmillan.
Gambrell and Linda B.et al.(1996).Elementary Students' Motivation to Read. Reading Research Report,52. Maryland.
Greaney,V,(1980).Factors related to amoubt and dtype of leisure time reading.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3,337-357.
Guthrie,J.T., Schafer , W., and Hutchison,S.R.(1991) of document literacy and prose literacy to occupational and societal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black and white adults.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26,30-48。
Guthrie,J.T., Schafer , W.D,.Wang,Y.Y., and Afflerbach.P.(1995).Relationships of instruction to amount of reading:An exploration of social, cognitive and instruction1al connections.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30,8-25。
Guthrie,J.T., Wigfield, A., and Von Secker,C.(2000).Effects of integrated instruction on motivation and strategy use in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92(2),331-341.
Hannon, P.(1995).Literacy, home and school: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literacy with parents. Briatol,PA:The Falmer Press.
Heathington, B.S.and Alexander, J.E.(1984).Do Classroom teachers emphasize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The Reading Teacher,37(6),484-488.
Kane, Roberta S. and Warner,Dori.(1997).Motivating Students to Read. Master's Research Project, Saint Xavier Universuty and IRI / Skylight.
Kirsch, I.S. and Guthrie, J.T(1984). Adult reading practices for work and leisur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4,213-232.
Krashen, S.(1993).The power of reading. Englewood,CO:Libraries Unlimited.
Krashen, S.(1997/1998).Bridging equity with books. Educational Leadership,55(4),18-22.
Kush, J.C.and Watkin, M. W.(1996).Long-term stability of children's attitude toward reading.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9(5),315-319.
Ley,Terry C.,Barbara B. Schaer and Betsy W. Dismukes(1994).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ading attitude and behavior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Psychology, 15(1),29-31.
McElroy, Elizabeth Warner(1968).Subject variety in adult reading:I. Factors related to variety in reading. Library Quarterly, 38,154-167.
McKenna, Michael C.,Kear,Dennis J. and Ellsworth, Randolph A.(winter 1995).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a national survey.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30(4),934.
Mellon, Constance A.(1987).Teenagers do read:what rural youth say about leisure reading. School Library Journal, 33(6),28-30.
Mellon, Constance A.(1990).Leisure Reading Choices of Rural Teens. School Library Media Quarterly, 18,224-227.
Mellon, Constance A.(1992).It's the Best Thing in the World!:Rural Children Talk about Reading.
School Library Journal, 38,37-40.
Morrow, Lesley Mandel(1983).Home and School Correlate of Early Interest in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6, 221-230,339-344.
Nagy, Attila(1997).Change in the reading culture in Hungary;Absolute deterioration, relative improvement. Journal of Adolescent&Adult Literacy,40(7),574-578.
Nebor, John N.(1985).Parental Influence and Involvment on Reading Achievement.(ED286150)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Shanahan, S., Wojciechowski, J.and Rubik, G.(1998).A celebration of reading:How our school Read for one million minute. The Reading Teacher,52(1),93-96.
Stanovich,K.H.and Conningham,A.E.(1992).Studying the consequences of literacy within a literate society:the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print exposure. Memory and Cognition,20, 51-68.
Wentzel, K.R.(1996).Social goal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as motivations of school adjustment. In J. Jurvonem& K. R. Wentzel(Eds.),Social motivation:Understanding school adjustment,226-247.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cks Jonathan(1995).Patterns of reading among teenage boys:the reading habits and book preferences of 13-15-year-old boys. New Library World,96(1122),10-16.
Wigfield,A.(1997).Reading motivation:A domain-specific approach to motivatu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2),59-68.
Wigfield,A. and Guthrie,J.T.(1995).Dimens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s for reading:An initial study. Athens, G. .A :National Reading Research Center.
Wigfield,A. , Guthrie,J.T. and McGough,K.(1996). A questionnaire measure of children's motivations for reading. Athens, G..A:NRRC,Universities of Georgia and Maryland College Park.
Wigfield,A. and Guthrie,J.T.(1997).Relations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for reading to the amount and breadth of their read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3),4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