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勇吉
論文名稱: 審美現代性視域中的楊風詩歌研究
指導教授: 蔡宗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現代性審美現代性審美感性審美救贖身體轉向身體覺醒楊風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0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在臺灣新詩壇上,楊風是一位默默耕耘的新詩創作者,不為名,不為利,只求付出,並不冀望回收。本論文〈審美現代性視域中的楊風詩歌研究〉,從審美現代性的視域研究楊風詩歌,目前尚無人為之,這是首創之舉,希望拋磚引玉,能吸引更多學者繼續從此視域專門研究其詩歌,並使眾多讀者認識這位默默耕耘的新詩創作者,瞭解其詩歌藝術的成就及對臺灣現代性的貢獻,這是研究本論文的目的。
    本論文既從審美現代性的視域研究楊風的詩歌,因此對審美現代性的理論依據,予以敘明。另外,對其人的成長之路,包括經歷、著作及時代背景,亦加以介紹,俾增進對其詩歌的瞭解。然後,認定楊風詩歌中的審美現代性的基本內涵,即是審美感性。此基本內涵,又可對應將楊風詩歌分為六類:一、同志詩;二、禪詩;三、花詩;四、身體詩;五、生態詩;六、政治詩,而分別展現為六個層面:一、審美救贖;二、追求超越;三、唯美傾向;四、身體覺醒;五、反思生態;六、批判政治。上述六個詩歌類型與審美現代性基本內涵所展現六個層面,其對應情形如下:一、同志詩─審美救贖;二、禪詩─追求超越;三、花詩─唯美傾向;四、身體詩─身體覺醒;五、生態詩─反思生態;六、政治詩─批判政治。
    本論文主要的內容,即是對上述楊風詩歌類型與審美現代性層面的對應關係,展開全面論述,也就是對楊風詩歌,從審美現代性視域深入觀察研究。深入觀察研究結果,獲得兩項重要具體結論:一、楊風詩歌藝術的成就,是唯美的,哀愁的,是同志身分苦難的結晶,也是女性化美學的彰顯,從而為新詩壇,再造一座唯美詩歌的高峰。所謂女性化美學,是指楊風詩歌,特具陰柔之美,而較少陽剛之氣。二、對臺灣現代性有所貢獻,並指出其貢獻的地方,主要是追求超越的精神,予人效尤;反思生態,提振國人環保意識,並可供政府環保當局參考;以臺灣主體意識批判政治,有助政府在與對岸和解的過程中,不致忽略了臺灣人民的權益。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8 第二章 楊風的成長之路…………………………………………………………10  第一節 經歷……………………………………………………………………10  第二節 著作……………………………………………………………………12  第三節 時代背景………………………………………………………………13 第三章 審美現代性的理論依據……………………………………………… 16  第一節 現代性的闡釋…………………………………………………………16  第二節 審美現代性的詮釋……………………………………………………19  第三節 現代性與審美現代性的比較…………………………………………21 第四章 楊風詩歌中的審美現代性內涵及緣由…………………………………23  第一節 審美感性………………………………………………………………23  第二節 緣由……………………………………………………………………26 第五章 楊風詩歌類型與審美現代性層面(上)………………………………31  第一節 同志詩與審美救贖……………………………………………………31   一、《白櫻樹下》及《山上的孩子》…………………………………… 31   二、同志、同志詩及楊風同志思想…………………………………………33   三、審美救贖…………………………………………………………………37  第二節 禪詩與追求超越………………………………………………………43   一、《詩語佛心》………………………………………………………… 44   二、禪、禪詩及楊風禪學思想………………………………………………45 三、追求超越………………………………………………………………51  第三節 花詩與唯美傾向………………………………………………………60 一、《花之隨想》……………………………………………………………60 二、楊風花詩思想……………………………………………………………61  三、唯美傾向…………………………………………………………………61 第六章 楊風詩歌類型與審美現代性層面(下)………………………………76  第一節 身體詩與身體覺醒……………………………………………………76 一、 身體轉向及身體寫作…………………………………………………76 二、 身體及身體詩…………………………………………………………78 三、 身體覺醒………………………………………………………………85  第二節 生態詩與反思生態……………………………………………………94   一、生態及生態詩……………………………………………………………94   二、楊風生態思想……………………………………………………………97   三、反思生態………………………………………………………………101  第三節 政治詩與政治批判…………………………………………………111   一、政治及政治詩…………………………………………………………111   二、楊風政治思想…………………………………………………………114   三、批判政治………………………………………………………………117 第七章 結論……………………………………………………………………129 參考文獻…………………………………………………………………………13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主要排列方式:
    1.分為楊風著作、專書、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報紙、光碟及網站七類。
    2.各類中之文獻,按參考重要性及性質相近性次序排列。

    一、 楊風著作(作者楊風與楊惠南係同一人)

    楊風:《白櫻樹下》(臺北:唐山出版社,2005年6月)。
    楊風:《臺灣詩人群像──楊風詩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年5月)。
    楊風:《山上的孩子》(臺北:唐山出版社,2007年12月)。
    楊風:《詩語佛心》(臺北:唐山出版社,2011年1月)。
    楊風:《花之隨想》(臺北:唐山出版社,2011年1月)。
    楊風:《那年秋天》(臺北:唐山出版社,2008年12月)。
    楊風:《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歌──深層生態的深層呼喚》(臺北:唐山出版社,2008年7月)。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2月)。
    楊惠南:《當代學人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
    楊惠南:《當代佛教思想展望》(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5月)。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4月)。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0月)。
    楊惠南:《惠能》(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
    楊惠南:《吉藏》(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
    楊惠南:《禪思與禪詩──吟詠在禪詩的密林裡》(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月)。
    楊惠南:《生活禪》(臺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2月)。
    楊惠南:《水月小札──禪思與禪語》(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6月)。
    楊惠南:《天女散花》(臺北: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89年2月)。
    楊惠南:《六祖壇經──佛學的革命》(臺北:時報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
    楊惠南:《雨夜禪歌──我讀六祖壇經》(臺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5月)。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
    楊惠南:《愛與信仰──台灣同志佛教徒之平權運動與深層生態學》(臺北:商周出版,2005年1月)。

    二、 專書

    陳嘉明:《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1月)。
    汪民安、陳永國、張雲鵬主編:《現代性基本讀物》上、下(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沈語冰:《透支的想像──現代性哲學引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2月)。
    勞倫斯.E.卡洪著、王志宏譯:《現代性的困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月)。
    余碧平:《現代性的意義與局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5月)。
    肖偉勝:《現代性困境中的極端體驗》(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7月)。
    安東尼.吉登斯著、田禾譯:《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年2月)。
    胡穎峰:《吉登斯現代性思想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3月)。
    衣俊卿:《現代性的維度》(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5月)。
    張輝:《審美現代性批判──20世紀上半葉德國美學東漸中的現代性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周憲:《審美現代性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3月)。
    陳定家選編:《審美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月)。
    陳全黎:《現代性的美學話語──批判理論與實踐美學》(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傅其林:《阿格妮絲.赫勒審美現代性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7月)。
    李進書:《西方馬克斯主義的審美現代性與續寫現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10月)。
    單世聯:《反抗現代性》(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
    寇鵬程:《中國審美現代性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12月)。
    伊夫.瓦代:《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
    胡鵬林:《文學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6月)。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5月)。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尤西林:《心體與時間──二十世紀中國美學與現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劉悅笛:《生活美學──現代性批判與重構審美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林少陽:《文與日本現代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7月)。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9月)。
    楊春時:《現代性與中國文學思潮》(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6月)。
    楊春時、俞兆平主編:《現代性與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陳曉明:《現代性的幻象──當代理論與文學的隱蔽轉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周計武:《藝術終結的現代性反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5月)。
    周憲主編:《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
    楊向榮:《現代性和距離──文化社會學視域中的齊美爾美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12月)。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3月)。
    劉擎:《懸而未決的時刻──現代性論域中的西方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0月)。
    卡爾.博格斯著、李俊、蔡海榕譯:《知識分子與現代性的危機》(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王業偉:《伽達默爾現代性思想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徐亮、蘇宏斌、徐燕杭:《文論的現代性與文學理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陳佑松:《主體性與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緣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月)。
    李怡:《現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9月)。
    哈特穆特.萊曼、京特.羅特著、閻克文譯:《韋伯的新教倫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蘇國勛:《理性化及其限制──韋伯思想引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8月)。
    王威海:《韋伯──擺脫現代社會兩難困境》(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2月)。
    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納著、殷杲譯:《重申啟蒙──論一種積極參與的政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單純:《現代西方哲學的啟蒙思想─兼論馬克斯對現代啟蒙思想的影響》(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9月)。
    盧風:《啟蒙之后─近代以來西方人價值追求的得與失》(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
    哈佛燕京學社編:《啟蒙的反思》(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葉秀山、王樹人總主編:《西方哲學史》第一卷至第八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柯普斯登著、傅佩榮等譯:《西洋哲學史》(一)至(七)(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10月)。
    李潮東、姜宗強主編:《現代西方哲學思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常健、李國山:《歐美哲學通史現代哲學卷》(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佟立:《西方後現代主義哲學思潮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12月)。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曉林:《審美主義──從尼采到福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6月)。
    葉世祥:《20世紀中國審美主義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7月)。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10月)。
    周憲:《20世紀西方美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李戎主編:《美學概論》(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7月)。
    何林軍:《美學教程》(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彭鋒:《美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季水河:《美學理論綱要》(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楊春時:《美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胡家祥:《審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喬治.森塔亞納著、王濟昌譯:《森塔亞納美學箋註》(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4月)。
    傅謹:《感性美學》(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周來祥:《文藝美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理查德.沃林著、吳勇立、張亮譯:《瓦爾特.本雅明──救贖美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張立斌:《類美學原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曹俊峰:《康德美學導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0月)。
    孔建平:《作為文學元理論的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龔鵬程:《美學在台灣的發展》(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8月)
    王國有:《哲學反思的審美維度》(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李國春:《文學審美超越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王元驤:《論美與人的生存》(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杜東枝:《審美自由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4月)。
    劉綱紀:《藝術哲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
    王德峰:《藝術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亞德烈著、周浩中譯:《藝術哲學》(臺北:水牛出版社,1988年2月)。
    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
    董志強:《消解與重構──藝術作品的本質》(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趙澧、徐京安主編:《唯美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杜吉剛:《世俗化與文學烏托邦──西方唯美主義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5月)。
    蔣孔陽、朱立元主編:《西方美學通史》第一卷至第六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3月)。
    貝維拉達著、陳大道譯:《唯美主義二百年──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臺北:胡桃木文化,2006年11月)。
    齊佩:《日本唯美派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奧斯卡.王爾德著、蕭易譯:《謊言的衰落──王爾德藝術批評文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敏澤:《中國美學思想史》上、下(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朱立元總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第一卷至第四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朱耀偉編譯:《當代西方文學批評理論》(板橋:駱駝出版社,1992年4月)。
    韋勒克、葦倫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83年2月)。
    童慶炳:《文學理論新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王一川主編:《西方文論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王一川主編:《文學批評新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張利群主編:《文學批評原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伍蠡甫、林驤華:《現代西方文論選──論現代各種主義及學派》(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8月)。
    古遠清:《中國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1949─1989大陸部分)》(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12月)。
    董學文、金永兵等:《中國當代文學理論(1978─200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10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0月)。
    朱雙一:《台灣文學創作思潮簡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6月)。
    朱雙一:《百年台灣文學散點透視》(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年3月)。
    梁明雄:《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5月)。
    黎湘萍:《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3月)。
    陳明臺:《臺灣文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4月)。
    莊淑芝:《臺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臺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7月)。
    楊宗翰主編:《臺灣文學史的省思》(永和:富春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
    林政華:《臺灣文學汲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3月)。
    彭瑞金:《臺灣文學探索》(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1月)。
    羅宗濤、張雙英:《臺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1988─1996》(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5月)。
    洪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7月)。
    陳玉鈴:《臺灣文學的國度》(蘆洲: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7月)。
    廖咸浩:《愛與解構──當代臺灣文學評論與文化觀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10月)。
    王曉波:《臺灣意識的歷史考察》(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9月)。
    宋澤萊:《臺灣人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5月)。
    莫運平:《詩學形而上學的建構與解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陳伯海:《中國詩學之現代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徐有富:《詩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萩原朔太朗著、徐復觀譯:《詩的原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月)。
    讓.貝西埃、伊.庫什納、羅.莫爾捷、讓.韋斯格爾伯主編、史忠義譯:《詩學史》上、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朱光潛:《詩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艾青:《詩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左海倫:《詩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
    李元洛:《詩美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
    古遠清:《詩歌分類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9月)。
    古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6月)。
    吳忠誠:《現代派詩歌精神與方法》(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6月)。
    曹萬生:《現代派詩學與中西詩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賴干堅:《中國現當代文論與外國詩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
    周品生:《從詩論到文論──中國狹義文學批評論綱》(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6年10月)。
    常文昌:《中國現代詩歌理論批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9月)。
    陳聖生:《現代詩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9月)。
    藍棣之:《現代詩的情感與形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9月)。
    李志元:《當代詩歌話語形態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7月)。
    羅振亞:《朦朧詩後先鋒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
    王學東:《「第三代」詩論稿》(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年11月)。
    魏飴:《詩歌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6月)。
    吳思敬:《詩歌鑑賞心理》(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
    古遠清、章亞昕:《心靈的故鄉──與青少年談詩》(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6月)。
    鈴木虎雄著、洪順隆譯:《中國詩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9月)。
    張新:《中國新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瘂弦:《中國新詩研究》(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12月)。
    陳愛中:《中國現代新詩語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吳尚華:《中國當代詩歌藝術轉型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志健:《現代中國詩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12月)。
    旅人:《中國新詩論史》(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11月)。
    張雙英:《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8月)。
    章亞昕:《二十世紀臺灣詩歌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3月)。
    古繼堂:《臺灣新詩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1月)。
    古遠清:《臺灣當代新詩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1月)。
    陳義芝:《聲納: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3月)。
    孟繁:《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
    孟繁:《臺灣後現代詩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月)。
    簡政珍:《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7月)。
    潘麗珠:《現代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
    潘麗珠:《臺灣現代詩學教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3月)。
    楊昌年:《現代詩的創作與欣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2月)。
    王金城:《臺灣新世代詩歌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邁可.潘恩著、李奭譯:《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5月)。
    戚嘉林:《台灣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年4月)。
    戚嘉林:《台灣六十年》(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年9月)。
    湯子炳:《台灣史綱》(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年2月)。
    李筱峰:《快讀臺灣史》(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11月)。
    笠詩社主編:《華麗島詩集──戰後最具代表性的臺灣現代詩選》(臺北:笠詩社,1979年6月)。
    趙天儀等編選:《混聲合唱──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1992年9月)。
    鄭烱明主編:《穿越世紀的聲音──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2005年8月)。
    江自得等編選:《重生的音符──解嚴後笠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年7月)。
    江自得等編選:《2009臺灣現代詩選》(高雄:春暉出版社,2010年3月)。
    藍棣之編選:《現代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4月)。
    孫玉石編選:《象徵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5月)。
    藍棣之編選:《九葉派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5月)。
    王家新編:《歐美現代詩歌流派詩選》上、中、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
    陳黎、張芬齡譯:《聶魯達雙情詩──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及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帕斯著、朱景冬等譯:《太陽石》(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
    徐國源:《遙遠的北島──北島詩、人及其散文評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
    楊嵐伊:《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
    舒婷:《舒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月)。
    中國作協創研部編選:《2010年中國詩歌精選》(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1月)。
    孫文波主編:《當代詩》(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5月)。
    塔姆辛.斯巴格著、趙玉蘭譯:《福柯與酷兒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李銀河:《同性戀亞文化》(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臺灣大學婦女與性別研究組主編:《女學雜誌第十五期同志研究》(新店:正中書局,2003年5月)。
    林賢修:《看見同性戀》(臺北:開心陽光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5月)。
    施曄:《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同性戀書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紀大偉主編:《酷兒狂歡節───臺灣當代QUEER文學讀本》(臺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2月)。
    靄理士著、潘光旦譯注:《性心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3月)。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7月)。
    李淼:《禪宗與中國古代詩歌藝術》(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林湘華:《禪宗與宋代詩學理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2月)。
    張晶:《禪與唐宋詩學》(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6月)。
    胡遂:《佛教禪宗與唐代詩風之發展演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洪丕謨:《禪詩百首》(新店: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9月)。
    陳香選注:《禪詩六百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年4月)。
    劉方:《中國禪宗美學的思想發生與歷史演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方立天:《佛教哲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4月)。
    鄭金德:《現代佛學原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8月)。
    陳沛然:《佛家哲理通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上、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霍韜晦:《現代佛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3月)。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佛教思想論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2月)。
    霍韜晦:《心經奧秘》(香港:法住出版社,1997年6月)。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
    鎌田茂雄著、昱均譯:《何謂禪》(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5月)。
    王為理:《人之問──思與禪的一種詮釋與對話》(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8月)。
    張尚德:《到禪之路》(臺北:達摩出版社,1992年9月)。
    吳言生:《禪宗思想淵源》(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吳言生:《禪宗哲學象徵》(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吳言生:《禪宗詩歌境界》(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周裕鍇:《禪宗語言》(臺北: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會附設出版社,2002年12月)。
    黃連宗:《禪宗公案體相用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9月)。
    祁志祥:《佛教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
    祁志祥:《似花非花──佛教美學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9月)。
    皮朝綱:《禪宗的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節末:《禪宗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潘知常:《生命的詩境──禪宗美學的現代詮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
    馬奔騰:《禪境與詩境》(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9月)。
    李美華:《英國生態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年8月)。
    趙剛:《波蘭文學中的自然與自然觀》(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7月)。
    吳舜立:《川端康成文學的自然審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申富英:《伍爾夫生態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
    張豔梅、蔣學杰、吳景明:《生態批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寧梅:《生態批評與文化重建─加里.斯奈德的「地方」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年8月)。
    陳小紅:《加里.斯奈德的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7月)。
    曾繁仁:《生態美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7月)。
    李自芬:《現代性體驗與身份認同──中國現代小說的身體敘事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9年3月)。
    何倩婷:《身體、創傷與性別──中國新時期小說的身體書寫》(佛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李清霞:《沈溺與超越──用現代性審視當今文學中的欲望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月)。
    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敘述──20世紀中國的文學敘事與文藝精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月)。
    張紅:《從禁忌到解放──20世紀西方性觀念的演變》(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年4月)。
    馬藜:《視覺文化下的女性身體敘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龔卓軍主編:《台灣現象學──性.身體.現象學》(台北:梅洛龐蒂讀書會,1997年5月)。
    理查德.舒斯特曼著、程相占譯:《身體意識與身體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7月)。
    朱崇科:《身體意識形態》(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2月)。
    廖述務:《身體美學與消費語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年10月)。
    姜宇輝:《德勒茲身體美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陳定家:《身體寫作與文化症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月)。

    三、 期刊論文

    楊風:〈同志詩的領土浮出〉,《臺灣現代詩》第24期,2010年。
    楊風:〈浮出在同志領土上的陳克華〉,口頭宣讀於「第五屆經典人物國際學術研討會:陳克華」,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2012年3月9-10日。
    楊風:〈璀璨情詩〉,《臺灣現代詩》第24期,2010年。
    楊風:〈苦難與簡樸〉,《臺灣現代詩》第10期,2007年。
    楊惠南:〈從「法性即無明」到「性惡」〉,《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期,1996年。
    楊惠南:〈智顗對秦譯《法華經》的判釋〉,《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
    楊惠南:〈兩首有關臺灣僧人抗清的詩作〉,《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
    楊惠南:〈從印順的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5期,2000年。
    楊惠南:〈「黃門」或「不能男」在律典中的種種問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7期,2002年。
    旅人:〈激情與叛逆─楊風同志詩與陳克華同志詩的比較〉,《臺灣現代詩》第24期,2010年。
    旅人:〈詩是來自子宮的語言──剖析劉曉波給妻子的三首詩〉,《中國語文月刊》第634期,2011年。
    旅人:〈笠詩人對臺灣現實說了什麼〉,《臺灣現代詩》第10至13期,2007至2008年。
    旅人:〈當代臺灣傅科─楊風〉,《臺灣現代詩》第10期,2007年。
    旅人:〈詩人的皈依〉,《臺灣現代詩》第9期,2007年。
    旅人:〈從激情到冷靜客觀對應物〉,《臺灣現代詩》第24期,2010年。
    趙天儀等:〈楊風個人作品合評〉,《臺灣現代詩》第10期,2007年。
    謝有順:〈文學身體學〉,《當代作家評論》第1期,2002年。
    南帆:〈軀體修辭學:肖像與性〉,《文藝爭鳴》第4期,1996年。

    四、 學位論文

    蔡富澧:《臺灣現代詩中的禪境探究──以四位詩人的作品為例》,(礁溪:佛光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2009年)。
    羅任玲:《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以楊牧、鄭愁予、周夢蝶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5年)。
    阮美慧:《臺灣精神的回歸:六、七O年代臺灣現代詩風的轉折》,(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1年)。
    解昆樺:《論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年)。
    程亞麗:《女性身體的現代想像、建構與敘事》,(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年)。
    劉杰:《論身體寫作的現代性意義》,(武漢: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五、 報紙

    楊惠南:〈快來接種《四百年史》疫苗〉,《自由時報》自由副刊,1991年5月17日。
    楊惠南:〈如來不在臺灣──佛教倫理的現代觀〉,《自立早報》自立副刊,1991年10月27日。
    楊惠南:〈本土情懷的結晶──《黑水溝敘事》的情懷〉,《自由時報》自由副刊,1997年12月19日。
    楊惠南:〈沙門何妨禮敬王者?─也從另一個角度看慈濟〉,《民眾日報》鄉土.文化,1991年5月21日。
    楊惠南:〈世俗與神聖──在污染中找尋芬芳的花朵〉,《自由時報》自由副刊,1996年6月29日。
    楊惠南:〈免稅的搖錢樹──宗教組織、黑道與政客〉佛教篇,《中央日報》,1998年11月20日。
    楊惠南:〈林麗韞事件的省思〉,《自由時報》自由廣場,1999年2月20日。
    楊惠南:〈我們需要宗教法嗎〉,《自立晚報》自立論衡,1980年4月9日。
    楊惠南:〈怪哉!蛀蟲族!〉,《自立早報》時事論衡,1992年9月22日。
    楊惠南:〈政治人物的宗教信仰〉,《自由時報》自由廣場,1998年12月9日。
    楊惠南:〈在野聯盟擁核的深層心理──核四建不建,不是單純的「選舉後遺症」,而是臺灣能否完成本土化和民主化的殊死戰〉,《臺灣日報》言論主戰場,2001年2月9日。
    楊惠南:〈關公和媽祖的故事〉,《首都早報》第5版,1987年11月27日。
    楊惠南:〈六年回大陸的真義〉,《首都早報》第9版,1990年3月20日。
    許佑生:〈以佛學積極入世的學者──臺大哲學系教授楊惠南〉,《自立早報》第15版,1988年8月11日。
    梁寒衣:〈遍塵埃處是佛心──訪學者楊惠南〉,《自由時報》自由副刊,1991年10月18日。
    楊惠南主講、石怡芬整理:〈做一個富有的菩薩〉,《海燈新聞晚報》名家演說錄,1988年10月23、24日。

    六、光碟

    黃明川電影視訊有限公司製作:〈臺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第七階段──楊風〉DVD光碟影音(保存臺灣詩人楊風影音),《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2008年。

    七、網站

    楊風詩國曲沝:
    http://mypaper.pchome.com.tw/yallen33(2012.02.20)
    楊風紫菀.薄雪.薊草香:
    http://www.wretch.cc/blog/yallen33(2012.02.20)
    楊風文化CaDen,Za:
    http://mypaper.pchome.com.tw/wayfarer12(2012.02.20)
    楊風臉書:
    http://zh-tw.facebook.com/people/Yang-Fong/100002939693504)(2012.02.20)
    楊風詩影.風之頌:
    http://flickr.com./photos/yallen33(2012.02.22)
    臺灣現代詩:
    http://www.wretch.cc/blog/tai299554926(2012.02.22)
    臺灣現代詩人協會:
    http://www.wretch.cc/blog/modernpoets(2012.02.22)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copyright2.htm(2012.02.22)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http://ccbs.ntu.edu.tw/cbs/jcbs/jcbs-ccontents.htm(2012.02.22)
    國家圖書館.臺灣廣域圖書館:
    http://www.ncl.edu.tw/mp.asp?mp=2(2012.02.22)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http://www.th.gov.tw/web/pagedoc.php?nd2=website1(2012.02.22)
    國立臺灣文學館:
    http://www.nmtl.gov.tw/(2012.02.22)
    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http://www.hotline.org.tw/front/bin/home.phtml(2012.02.22)
    臺灣生態學會:
    http://ecology.org.tw(2012.02.2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護中心:
    http://tesri.tesri.gov.tw/show_index.php(2012.02.2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