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娟芝 |
---|---|
論文名稱: |
清代屏東內埔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遷 |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7 |
中文關鍵詞: | 內埔 、鳳山八社 、嘗會 、上淡水社 、下淡水社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4 下載:4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屬小區域的研究,所研究地區以屏東縣內埔鄉為範圍,探討今內埔鄉,如何從平埔社會,轉變成漢人為主體社會的歷程,對平埔族傳統社會經濟也有論及。在章節安排上,先討論漢人移墾前,活動於屏東平原的平埔族(鳳山八社)部落分佈的範圍並就其傳統經濟生活和舊有之社會組織作一說明。其次著重清代內埔地區漢人之拓墾,先就漢移民祖籍別作分析,再探討客家族群在嘗會主導下的拓墾組織及和土地開墾息息相關的水利之興築。接著透過村廟的調查,經由寺廟沿革、組織及各種祭祀活動的瞭解,理出以該廟宇為中心的聚落組織及其人群的關係,並以祭祀圈的概念來探討宗教活動和地域組織的關係;另以祭祀公業組織作為探究內埔地區血緣團體發展;此外,客家族群為了對抗閩南人而有超越親族界限的‘六堆’組織也有討論。最後對漢人社會追求的科舉價值,說明地方士人追求的目標,並舉例說明。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1. 方志
蔣毓英 《臺灣府志》,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臺灣方志
王瑛曾 《重修鳳山縣志》,文叢146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文達 《鳳山縣志》,文叢124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鍾瑄 《諸羅縣志》,文叢141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高拱乾 《臺灣府志》,文叢65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周元文 《重修臺灣府志》,文叢65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昌齍 《廣東通志》,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1822年原刊);
溫仲和 《嘉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杜,1968年8月(1898年原刊)
蔣師轍 《臺灣通志》,文叢130種,1962年(1892-1895)
盧德嘉 《鳳山縣采訪冊》 ,文叢73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帥聖 《臺灣縣采訪冊》 ,文叢55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重修台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2.檔案、奏摺
不著撰人 《臺灣私法人事編》,文叢117種,1961年
不著撰人 《臺灣私法物權編》,文叢150種,1963年
不著撰人 《臺灣私法債權編》 ,文叢79種,1960年
不著撰人 《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全六冊,文叢152種,1960年
《雍正硃批摺選輯》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300種第二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四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 契據、族譜
張偉仁、王世慶輯 《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第四、五、六、七輯,台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碑圖誌.屏東篇》,(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編印),1995年
不著撰人 《梅縣白渡江南村 鍾氏族譜》,1992年編印
不著撰人 《楓林戶系統 李氏族譜》,昭和十七年編印
《天.啟亮公秋嘗祭典簿(鍾)》,猶他學會臺灣區族譜目錄微捲編號1418846,捲21,1935年。以下猶他學會臺灣區族譜以「編號-捲數」表示
《天.應漢公秋嘗祭典簿(鍾)》,1418846-25,1935年
《天.奕南公秋嘗祭典簿(鍾)》,1418846-23,1935年
《曰華公秋嘗祭典簿(鍾)》,內埔鍾喜亭先生提供
《元珣公秋嘗祭典簿(鍾)》,內埔鍾喜亭先生提供
《念一公秋嘗祭典簿(鍾)》,內埔鍾喜亭先生提供
《內埔神明會簿冊》,內埔鍾喜亭先生提供
4、文集、雜著
姚瑩 《東槎紀略》,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7種,1957 年。
施琅 《靖海記事》,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13種,1958年。
郁永河 《裨海紀遊》,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44種,1959年。
黃叔璥 《臺灣使槎錄》 ,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4種,1957年。
黃逢昶 《臺灣生熟番記事》,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51種,1960年。
楊英 《從征實錄》 ,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32種,1957年。
藍鼎元 《平臺紀略》,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14種,1958年。
藍鼎元 《東征集》 ,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12種,1958年。
六十七 《番社采風圖考》,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90種,1961年。
朱仕玠 《小琉球漫誌》,台北: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史料叢刊3種,1957年。
二、專書
丁光玲 《清代臺灣義民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杜,1994年9月。
內埔鄉公所編 《內埔鄉志》 ,屏東:內埔鄉公所,1973年。
伊能嘉矩 《臺灣文化志》,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91年6月。
房學嘉 《客家源流探奧》 ,梅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杜,I994年3月。
邱檯典編 《中國客家民系研究》,北京:中國工人出版杜,I992年。
郭輝中譯(村上直次郎原譯),《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冊,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客家學研究編輯委員會 《客家學研究》 第二輯,上海人民出版杜,I990年t2月。
施添褔 《清代在臺漢人的袓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師大地理系,1998年。
徐正光 《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杜會與文化》 ,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7月。
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等編 《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年1月。
張耀錡 《平埔族名對照表》,臺中 :臺灣省文獻會,1951年。
張耀錡 《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平埔族》,臺中 :臺灣省文獻會,1965年
陳孔立 《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大學出版杜,1990年10月。
陳紹馨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92年3月。
鄭樑生譯 森田明著,《清代水利社會史研究》,國立編譯館,1996年。
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省通誌卷一土地志地理篇》,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0年6月。
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編 《臺灣之水利問題》,臺北:臺灣銀行,臺灣研究叢刊4種,1950年7月。
周憲文 《臺灣經濟史二集》,臺北:臺灣銀行,臺灣研究叢刊32種,1950年7月。
劉還月 《屏東地區平埔族群的歷史與文化》,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6月。
潘英 《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12月。
戴炎輝 《清代臺灣鄉治》,臺北:聯經,1979年。
鍾壬壽 《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杜,1973年9月。
簡炯仁 《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前衛出版杜,1995年8月。
簡炯仁 《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羅香林 《客家研究導論》,南天 臺一版,1992年。
楊彥杰 《荷蘭時代臺灣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陳其南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台灣踏查日記》,台北:遠流,1996年。
臺灣鄉土地理研究會 《最新臺灣地誌》,1974年。
臺灣地名辭書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2001年。
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 《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2001年。
三、學位論文
王慧芬 〈清代臺灣的番界政策〉,臺大歷史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正慧 〈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臺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邱永章 〈五溝水一個六堆客家聚落實質環境之研究〉,東海建築所碩士論文,1989年。
洪美齡 〈清代臺灣對福建供輸米穀關係之研究〉,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 7年7月。
夏雯霖 〈清末後堆地方傳統聚落之研究〉,成大建築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黃瓊慧 〈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杜會組織〉,師大地理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溫振華 〈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7月。
潘繼道 〈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東海歷史所碩士論文,1992年。
四、期刊論文
王世慶 〈從清代臺灣農田水利的開發看農村杜會關係〉,《臺灣文獻》36(2),1985年6月。
中村孝志 〈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1994年。
尹章義 〈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個問題〉,《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4,1993年4月。
石萬壽 〈臺灣南部平埔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23(1),1985年。
石萬壽 〈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臺灣文獻》37(4),1986年12月。
李允斐 〈從六堆的開拓歷史談六堆民居風貌的演變〉《客家雜誌》3,1990年3月。
李亦園 〈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大陸雜誌》10(9),1955年5月。
李祖基 《清代臺灣之官莊》,《臺灣研究集刊》,1992(4)。
李國銘 〈十七世紀屏東平原的村落與記事〉,《臺灣史研究》1(1),1994年12月。
李國銘 〈十七世紀屏東平原的村落與記事〉,《臺灣史研究》1(2),1994年12月。
李國銘 〈屏東平原族群分類問題再議〉,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研》,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
李國銘 〈鳳山八社舊址初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6,1993年3月。
李國銘 〈關於屏東平原少數民族的二、三事〉,《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2,1992年3月。
莊英章 〈臺灣漢人宗族發展的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 《中央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年。
莊英章、周靈芝 〈唐山到臺灣;一個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1,1984年12月。
連文希 〈客家入墾台灣地區考略〉,《臺灣文獻》22(3),1971年。
連文希 〈客家之南遷東移及其人口的流佈…兼述其開拓奮鬥精神〉,《臺灣文獻》23(4),1971年。
陳孔立 〈論臺灣張丙起義與閩粵械鬥〉,《臺灣研究集刊》,1985。
陳運棟 〈三灣墾戶張肇基考〉,《苗栗文獻》6,1991年。
陳其南 〈漢人宗族制度的研究-弗里曼宗族理論的批判〉,《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7,1991年12月。
陳秋坤 〈清代屏東地區土地契約與官方文書〉,《屏東文獻》2,1990年。
許嘉明 〈祭祀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年。
黃應貴 〈經濟適應與發展—藍城村的例子〉,《中央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年。
施振民 〈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年。
溫振華 〈清代一個臺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創刊號,1980年。
溫振華 〈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師大歷史學報11,1983年。
蔡淵洯 〈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師大歷史學報》13,1985年
蔡志展 〈明清臺灣的水源開發〉,《臺灣文獻》49(3),1998年。
施添福 〈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群族關係〉,《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1998年。
五、日文資料
1. 史料、專書
伊能嘉矩 《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之部》,東京:富山房出版社,1909年。
安倍明義 《臺灣地名研究》,臺北:蕃語研究會,1938年。
松崎仁三郎 《嗚呼忠義亭》,高雄州:盛文社,1935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 《臺灣土地慣行一斑》,1905年。
鍾幹郎 《潮州郡內埔庄勢一覽》,內埔庄役場,1936年。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明治三十年(1987),甲種永久
丸井圭次郎 《臺灣宗教調查報告第一卷》,臺灣總督府,1919年。
增田福太郎 《臺灣的宗教》,東京養賢堂,1939年。
2. 期刊論文
烏居龍藏 <東部台灣て棲息する平埔種族>《蕃情研究會誌》第二號,日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
烏居龍藏 <南部台灣の諸蕃族>,《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46,1895年。
宮本廷人 <加走灣頭の熟番>《南方土俗》第一卷第二號,日昭和元年,1931年。
田井輝雄 <台灣の家族制度及祖先祭祀團體>,《台灣文化論叢》2,1945年。
岡田謙 〈台灣北部村落た於わる祭祀圈〉,《民族學研究4(4)》,1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