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何奕萱 Ho, Yi-Hsuan |
---|---|
論文名稱: |
台灣LINE WEBTOON使用者的韓國閱聽與解讀 A Study of LINE WEBTOON Users in Taiwan: Reading and Interpreting South Korea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Tsai, Eva |
口試委員: |
柯裕棻
Ko, Yu-Fen 胡綺珍 Hu, Kelly 蔡如音 Tsai, Eva |
口試日期: | 2023/01/05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8 |
中文關鍵詞: | 網路漫畫 、韓國漫畫 、WEBTOON 、LINE WEBTOON 、漫畫應用程式 |
英文關鍵詞: | Digital comics, WEBTOON, LINE WEBTOON, WEBTOON app |
研究方法: | 深度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05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2 下載:10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數位時代應運而生的韓國WEBTOON,特色是上下垂直滑動的形式,方便使用者於電腦或是行動裝置上閱讀,且通常為彩色漫畫,成為韓國主流以及特有的漫畫形式。韓漫居多的跨國漫畫平台LINE WEBTOON於2014年進入台灣之後,不僅成功佔據網漫平台市場,也成為使用者接觸韓國的管道。因此,本研究從台灣LINE WEBTOON使用者的經驗,探討該平台如何、又為何受到青睞?另外,作為跨國漫畫讀者的台灣使用者,在閱讀LINE WEBTOON的過程中產生何種回應?
研究發現,LINE WEBTOON利用免費、正版、多樣化的漫畫種類、吸睛的內容以及獨有的音樂配樂,吸引使用者享受漫畫的世界。台灣使用者在瀏覽每日更新的WEBTOON漫畫平台時,大多作為漫畫讀者便捷且無負擔地消費漫畫的內容,只有偶爾在閱讀某些漫畫時,會呈現跨國接受者的身份,以原有的韓國經驗,近一步地去思考漫畫角色所身處的社會氛圍,接近部分的韓國社會。
WEBTOON, or digital comics from South Korea, is characterized by a vertically scrolling format that allows users to read on computers or mobile devices. WEBTOON usually comes in color and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and unique development from South Korea. Since its debut in Taiwan in 2014, LINE WEBTOON—a transnational WEBTOON platform with a majority of Korean content, it has not only successfully occupied the comics platform market, but also became a channel for Taiwanese young people to learn about South Korea's society and cultur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how and why the platform gains popularity from Taiwanese users. Specifically, what are the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LINE WEBTOON users/readers? How do they regard Korean society as transnational WEBTOON users/read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INE WEBTOON allows users to enjoy diverse, quality (legal), and eye-catching, musically-enhanced content for free. When Taiwanese users browse the daily updates on the WEBTOON platform, they consume Korean comics like they are popping in easily digestible snacks. Only in some occasions would Taiwanese users reflect deeply—as transnationally-positioned readers—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meanings of South Korean comics.
中文文獻
Mia(2021年8月31日)。〈長條漫給台灣漫畫更大的舞台!LINE WEBTOON 來台七週年分享〉,《INSIDE》。上網日期:2021年11月30日,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4681-line-WEBTOON
Vincent(2021年12月2日)〈Spotify為何要做專屬於你的年度總回顧?背後的行銷學問可大了〉,《經理人》。上網日期:2022年9月20日,取自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2154?
王敏如、何瑞芳、陳佳蓓(1999年6月)。〈觀眾腦海中的日劇圖像—日劇迷與非日劇迷之比較〉,論文發表於「1999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臺灣,台北。
生活中心(2022年7月2日)。〈為何日本女生不能單獨吃拉麵?知情人親揭「禁區原因」〉,《三立新聞網》。上網日期:2022年11月8日,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70963
朱浩一(譯)(2017)。《漫畫原來要這樣看》。臺北市:愛米粒。(原書 McCloud, S. [1993]. Understanding Comics:The Invisible Art: Tundra Publishing.)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國認同〉,《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2: 42-73。
李明璁(2009)。〈去/再領域化的西門町:[擬東京] 消費地景的想像與建構〉,《文化研究》,9:119-163。
李君如、廖嘉瑜(2010)。〈旅遊的想像與真實~從遊客經驗解讀媒體建構的地方意象〉,《島嶼觀光研究》,3(2):1-25。
李佩英、 郭良文(2005)。《韓劇《大長今》之接收分析研究:男女閱聽人對「長今」角色的解讀》。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衣雲(2018)。〈臺灣大眾文化中呈現的歷史認識:以漫畫為中心(1945-1990)〉,《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56(3):7-73。
李宜芳(2021)。《韓國 Webtoon 崛起因素探討分析》。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思慧(2008)。《漫畫迷閱讀特質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吴咏梅、王向华、谷川建司(2010)。《越境的日本流行文化》。中國:山东人民出版社。
吳尚軒(2019年9月6日)。〈漫畫出版產業分析》從4000家關到剩490家...台灣租書店「雪崩式倒閉」,最想哭的是這群人〉,《今周刊》。上網日期:2021年4月20日,取自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909060021
吳尚軒(2019年9月23日)。〈紙本漫畫是否會被數位漫畫取代? LINE WEBTOON台灣總經理:取決於經濟成長率跟房價〉,《風傳媒》。上網日期:2021年4月18日,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1746293?page=1
吳孟芯(2021)。〈韓國網路漫畫產業一源多用發展趨勢及對我國啟示〉,《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4(4):114-120。
吳睿慈(2022年4月7日)。〈16歲高一生遭校園霸凌「輕生2次才解脫」 劉在錫眼眶泛紅採訪完〉,《ETtoday》。上網日期:2022年9月30日,取自https://star.ettoday.net/news/2224492
周文鵬(2007)。《臺灣漫畫審查現象及其對國內漫畫發展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
周文鵬(2008)。〈論漫畫的定位與定義〉,《問學集》,14:136-147。
周文鵬(2019)。〈當代臺灣漫畫的創作及產業變遷-通往數位平台的困境與省思〉,《休閒研究》,8(2): 1-17。
周筱婷(2016)《台灣哈韓族的跨國追星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河凡植(2016)。〈政府角色與政企關係:以韓國文創產業發展為例〉,《臺灣國際研究季刊》,12(4):155-180。
林佩璇(2015)。《成年人漫畫迷閱讀漫畫動機與偏好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念慈(2017)。〈台灣原創漫畫連載數位化之消費者行為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10:403-413。
邱長彥(2018)。〈韓流對韓國料理消費與文化想像的影響:以一中商圈的韓國餐廳消費者為例〉,《庶民文化研究》,17:1-35。
岳修平、林維真、李孟潔、黃瀞瑩、葉思岑(2011)。〈電子書漫畫之閱讀歷程與行爲初探〉,《教學科技與媒體》,95:69-78。
施佩姍(2013)。《韓流在台灣的發展與成功因素分析》,文化大學韓文系所碩士論文。
唐子晴(2018年3月27日)。〈台灣線上原創漫畫發威,看LINE WEBTOON和comico如何經營IP〉,《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21年4月18日,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8619/how-line-WEBTOON-and-comico-to-do-ip-taiwan-comic-book
唐子晴(2018年7月4日)。〈一手打造線上漫畫王國! LINE WEBTOON台灣單月用戶210萬人,執行長:給去年打80分〉,《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21年4月18日,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9754/line-WEBTOON-2018-new-plan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2)。《我國十五歲以上網路使用人口達953萬 普及率為53.6%》上網日期:2022年11月10日,取自https://www.twnic.tw/doc/twrp/net1114.htm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20)。《2020台灣網路報告》上網日期:2021年4月16日,取自https://report.twnic.tw/2020/assets/download/TWNIC_TaiwanInternetReport_2020_CH.pdf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 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 ,5:37-71。
陳介英(2009)。〈日常生活與台灣漫畫文化產業發展機制探索〉,《庶民文化研究》,1:1-36。
陳仲偉(2011)。〈論文化產業的社會基礎及需求:台日漫畫產業之比較〉,《庶民文化研究》,3:1-39。
陳仲偉(2014)。《台灣漫畫記》。臺北:杜葳。
陳欣渝(2013)。《當韓流流入歐洲-以韓劇在荷蘭的接收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虹陵(2020)。《閱聽人對電視劇文化認同程度之研究:以韓劇為例》。高雄大學亞太工商管理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湘庭(2014年7月23日)〈[App Spotlight]日本突破300萬人次下載!COMICO免費全彩漫畫看到飽〉,《創業小聚》。上網日期:2022年10月15日,取自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33138
陳慶德(2020年8月24日)。〈《看臉時代》高人氣漫畫家朴泰俊,與他連畫 7 回的韓國邪教「原版故事」〉,《換日線》。上網日期:2021年5月12日,取自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830
陳宛茜(2022年2月21日)〈租書店是「消失中的行業」? 漫迷讓20年白鹿洞重生〉,《聯合報》。上網日期:2022年9月20日,取自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122750/6112135
許如婷(2014)。〈台灣閱聽眾之實境/真人秀《Running Man》節目觀看的「迷」身份實踐〉,《國際文化研究》,10(1):25-55。
許如婷(2014)。〈台灣K-POP女性「迷/粉絲」的跨國消費與文化想像〉,《傳播與社會學刊》,30:97-131。
許敏溶(2019年8月4日)。〈台灣原創漫畫平台今開台 免費開放漫迷觀賞〉,《蘋果新聞網》。上網日期:2021年5月22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190804/YVAPFSNQFKKL3EN5RDYWTA34CY/
馮景青(2014年12月29日)。〈調查:台灣智慧行動裝置普及率近7成〉,《中時新聞網》。上網日期:2022年11月20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1229003590-260412?chdtv
雲山(2021年5月4日)。〈【台漫】CCC編輯部「被解散」,台漫創作史至此進入第四個斷層期〉,《關鍵評論》。上網日期:2021年5月4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0404
黃瑞祺(1997)。〈現代或後現代〉,《東吳社會學報》,6:287-311。
曾慧文(2007)。《韓劇迷收看韓劇後對韓劇及韓國文化的認知及態度之研究》。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馨慧(2016)。《迷.路漫漫:《ONE PIECE》長期迷之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靉(2016年10月19日)〈1,700萬台灣人都在用!三張圖看LINE的使用者分析〉,《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22年9月20日,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1433/line-user-in-taiwan-is-more-than-90-percent
楊子毅(2017年3月8日)〈第三屆comico原創漫畫大賞結果揭曉〉,《換日線》。上網日期:2022年9月20日,取自https://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44501#R0DMLmPB
楊政勳(2021年2月4日)。〈台灣漫畫家在數位平台連載「產能」是最大挑戰〉,《鏡周刊》。上網日期:2021年5月22日,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8insight013/
楊政勳(2021年9月21日)。〈LINE WEBTOON培育近百本土創作者 台灣網漫走出個人風格〉,《鏡周刊》。上網日期:2021年9月30日,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916insight009/
楊政勳(2021年9月25日)。〈【全文】LINE WEBTOON引進韓國制度 培育台灣網漫IP跨界增值〉,《鏡周刊》。上網日期:2021年9月30日,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916insight005/
餅乾(2022年1月27日)〈2022台北國際動漫節2/10~14世貿一館盛大展開〉,《4GANERS》。上網日期:2022年9月20日,取自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51834/tica-2022-info
談安宸(2019)。《軟實力的再進擊:後韓流文化擴張之研究》。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盧智芳(2001年8月1日)〈寬頻,新漢江奇蹟〉,《天下雜誌》。上網日期:2022年9月20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8600
盧開朗(2015)。〈「韓流後」與「後韓流」之間〉,《新聞學研究》,122:219-231。
賴萱珮(2020年8月20日)。〈線上讀者在哪裡?數位漫畫閱讀數據揭密〉,《CCC創作集》。上網日期:2021年4月18日,取自https://www.creative-comic.tw/special_topics/55
蘇鈴卿(2020)。《品味認同的實踐: 以 Instagram 中的藝術打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讀者投書(2017年6月16日)〈韓國的「看臉」時代:沒化妝不敢出門,追求一致性的裝容與服飾〉,《換日線》。上網日期:2021年5月12日,取自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8157
英文文獻
Bainbridge, W. S. (1989). Survey Research: A Computer-Assistant Introduc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
Choi, J. (2018). Webtoons to promote critical thinking in neo-liberal South Korea: A thematic analysis of Awl social justice themes. 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4(1), pp.111-127.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uest, G., Bunce, A., & Johnson, L. (2006). How many interviews are enough? An experiment with data saturation and variability. Field methods, 18(1), pp.59-82.
Heekyoung, Cho.(2016, July 18 ) THE WEBTOON: A NEW FORM FOR GRAPHIC NARRATIVE. The Comics Journel. Retrieved April 14, 2021, from https://www.tcj.com/the-webtoon-a-new-form-for-graphic-narrative/
Huang, S. (2011). Nation-branding and transnational consumption: Japan-mania and. the Korean wave in Taiwa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3(1), pp.3-18.
Jang, W., & Song, J. E. (2017). Webtoon as a New Korean Wave in the Process of Glocalization. Kritika Kultura, 29, pp.168-187. doi:10.13185/KK2017.02908
Jin, E. S. (2014, June 10). Smartphones set off webtoon boom. Korea JoongAng Daily. Retrieved April 27, 2021, from https://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news/article/article.aspx?aid=2990396
Jin, D. Y. (2017).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Korea: the evolution of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21st century.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9(5), pp.715-726.
Jin, D. Y. (2018). Evolution of Korea’s mobile technologies: a historical approach. 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6(1), pp.71-87
Jin, D. Y. (2019). Snack Culture’s Dream of Big-Screen Culture: Korean Webtoons’ Transmedia Storytel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 pp.2094–2115.
Jeong, J. (2020). Webtoons Go Viral?: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es of Korean Digital Comics. Korea Journal, 60(1), pp.71-99.
Kwon, O. S. (2014, July 6). Korean Webtoons go global with LINE. Medium. Retrieved April 27, 2021, from https://medium.com/the-headline/korean-WEBTOONs-go-global-with-line-b82f3920580e
Lamerichs, N. (2020). Scrolling, swiping, selling: Understanding Webtoons and the. data-driven participatory culture around comics. Participations: Journal of Audience & Reception Studies, 17(2), pp.211-229.
Lee, M.J.(2020). Touring the land of romance: transnational Korean television drama consumption from online desires to offline intimacy. Journal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18(1), pp.67-80 DOI: 10.1080/14766825.2020.1707467
Lynn, H. G. (2016). Korean Webtoon s: Explaining growth. Institute of Korean Studies Annual, 16, pp.1-13.
Noh, S. (2007).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at Is Happening with. Korean Comics, (Manhwa), Tod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ic Art, 9(2),pp. 454–477.
Sohn, J. Y. (2014, May 26). Korean webtoons going global. The Korea Herald. Retrieved October 12, 2022, from https://www.koreaherald.com/view.php?ud=20140525000452
Yoon, K., & Jin, D. Y. (2016). The Korean wave phenomenon in Asian diasporas in. Canada.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37(1), pp.69-83. https://doi.org/10.1080/07256868.2015.1119810
Yecies, B., Shim, A., Yang, J., & Zhong, P. Y. (2020). Global transcreators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Korean Webtoon IP-engine, Media, Culture & Society, 42(1), pp.40-57.
Yecies, B., & Shim, A. G. (2021). South Korea's Webtooniverse and the Digital Comic Revolution. New York, NY:Rowman & Littlefield.
韓文文獻
김병수, 윤기헌(金炳秀,尹基憲)(2007). 한국의 만화산업 발전 정책에 관한 연구. 만화애니메이션 연구, 12, pp.1-12.
김수철, 이현지(金秀哲,李賢智)(2019).문화산업에서의 플랫폼화: 웹툰산업을 중심으로. 문화와 사회, 27(3), pp.95-142.
리승환(李承煥)(2015, Nov 19). K한국 웹툰 플랫폼의 역사와 그 대표작들 총정리. ㅍㅍㅅㅅ. Retrieved May 5, 2021, from https://ppss.kr/archives/61780
대한무역투자진흥공사KOTRA(2019). 디지털만화 해외진출 전략.
위근우(魏根宇)(2013, Aug 22) . 덕력은 국력│① 김준구 “세계의 조석, 세계의 하일권, 세계의 SIU가 되게끔 하는 게 목표”. Ize. Retrieved May 5, 2021, from https://www.ize.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30140
이안나(伊安娜)(2017, Nov 27). [네이버가 일하는 방식]② 서울대 공대생 김준구의 '웹툰' 창업기를 보면 안다. 뉴스투데이. Retrieved Oct 14, 2021, from http://www.news2day.co.kr/95555
윤기헌(尹基憲)(2021).1955~1965년 단행본, 만화잡지, 대본소의 공존 시대.만화애니메이션 연구, 63, pp.261-286.
한국만화영상진흥원KOMACON(2017).해외만화시장 조사연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