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英瑞
Chiang, Ying-Jui
論文名稱: 新北市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專業發展之個案研究—以單元教學研究模式為例
A Case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in New Taipei City—The Case Study of Lesson Study Model
指導教授: 蔡居澤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6
中文關鍵詞: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單元教學研究教師專業發展
英文關鍵詞: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Lesson Study,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99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6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運用單元教學研究,強化教師教學專業知能的歷程與影響。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新北市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單元教學研究的實施歷程。
    二、探究新北市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單元教學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情形。
    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個案研究法多重個案設計,選取新北市104學年度第二學期進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單元教學研究的二位教師進行深度訪談,輔以參與觀察與文件分析。獲致主要結論如下:
    一、新北市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單元教學研究大致遵循著規劃與組織、研究課程與形成目標、設計、實施、檢討教學成效、成果分享的模式運行。
    二、新北市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單元教學研究的特色是教師協同與合作實施的;是實踐導向的改革策略,能直接改善脈絡中的教學;先對焦領域內涵,再聚焦學生學習;在啟動階段導入專家專業引領。
    三、新北市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單元教學研究的實施困難為教師教學信念薄弱、專業教學能力不足、共備時間不夠,及不易形成穩定的綜合活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四、歷經單元教學研究,二位個案教師專業發展分別在(1)課程:能以更上位的觀點分析教材脈絡,瞭解課程重要概念;(2)研發:能應用學習共同體聆聽、串聯等技巧,提升反思成效,二方面獲得顯著成長。並且二位個案教師皆會安排伸展跳躍的學習,激發學生潛能,達到卓越性的學習成效。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欲進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單元教學研究的教師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elementary schools’ teachers using the lesson study model in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in New Taipei City, to strengthen the course and the influence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s follows:
    1.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of teachers who using the lesson study model in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in New Taipei City.
    2. Explore the situation of teachers who using the lesson study model in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in New Taipei City to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is research used qualitative several case studies, choosing two teachers who using the lesson study model in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in New Taipei City at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104 academic year. Data are collected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After analysis, ha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eachers implement the lesson study model in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in New Taipei City follows the mode of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research programs and the formation of objectives, design, implementation, review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chievement sharing.
    2. Features of the lesson study model in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in New Taipei Cit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eachers collaborate in implementing; it’s practice-oriented reform strategy, that can directly improve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focus on the learning areas connotation first, and then refocusing student learning; import expert professional guide during the start-up phase.
    3. Th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the lesson study model in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in New Taipei Cit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s are weak, the lack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time for collaborative lesson planning is not enough, not easy to found stable integrated activiti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4. Go through lesson study course, teachers' significa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wo cases, respectively (1) Courses: One case can use the more general point of perspective to analysis textbook context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concepts of curriculum; (2) R & D: Another case can apply listening and making connection that learning community emphasize techniques to enhance the reflection results. And two cases both arrange stretch jump learning, stimulate students' potential to achieve excellence in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er who wants to using the lesson study model in integrated activity learning area and future follow-up studies.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次………………………………………………………………………………Ⅳ 表次………………………………………………………………………………Ⅵ 圖次………………………………………………………………………………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15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22 第三節 單元教學研究……………………………………………40 第四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單元教學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相關研究5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62 第一節 研究方法…………………………………………………62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63 第三節 研究對象…………………………………………………67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69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信效度………………………………………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81 第一節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單元教學研究實施歷程……………81 第二節 單元教學研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情形………………11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7 第一節 結論………………………………………………………147 第二節 建議………………………………………………………154 參考文獻……………………………………………………………………158 附錄…………………………………………………………………………166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66 附錄二 訪談大綱…………………………………………………………167 附錄三 T1教師教學活動設計初稿………………………………………168 附錄四 T1教師教學活動設計公開授課版………………………………172 附錄五 T2教師教學活動設計初稿………………………………………177 附錄六 T2教師教學活動設計二版………………………………………180 附錄七 T2教師教學活動設計公開授課版………………………………182 附錄八 學習共同體觀課記錄表…………………………………………185 附錄九 新北市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小組觀課記錄表………………186

    壹 中文部分
    丁一顧(2013)。日本授業研究在各國之發展及其對臺灣之啟示。第八屆東亞教師教育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國長春。
    方志華、丁一顧(2013)。日本授業研究的發展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批判轉化。課程與教學季刊,16(4),頁89-120。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雪薰(2008)。同儕評鑑與輔導模式之研究―以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為國(2015)。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實施建言。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1),頁127-128。
    尤寬宏(2013)。以日本授業研究模式施行數學教學藉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丘愛鈴(2006)。臺灣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高雄師大學報,20,頁21-44。
    江海韻(2010)。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角色改變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佐藤學(2006)。學校的挑戰建構學習共同體。東京都:小學館。
    佐藤學(2010)。教師花傳書—教師如何成長為專家。東京都:小學館。
    佐藤學(2011)。學校再生的哲學—學習共同體與活動系統。全球教育展望, 40(3),頁3-10。
    呂錘卿(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201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李義男(2002)。綜合活動的教育理想與教師素質之探討。載於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編):邁向21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編行。
    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究資訊, 24(6),頁97-102。
    李明麗 (2009)。日本「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模式在中國的可行性探悉。外國中小學教育,7,頁50-53。
    吳碧霞(2004)。以「協同教學」模式進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珮華(2012)。《精進教學計畫》對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吳珮瑩(2013)。新北市學校教育人員對「學習共同體」理念知覺情形及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周水珍(2004)。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實施困境與改進策略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9,頁61-84。
    林玉体(1998)。教育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進材(1999)。邁向教師教學專業成長。國教之友,51,3。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
    林國凍(2008)。日本的Lesson Study 如何引發教師專業發展之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5(1),165-184。
    林彩雲、王為國(2013)。國小教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踐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234,頁121-138。
    林俞任(2013)。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施與教學正常化之質性研究─以新北市教師觀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宜嫻(2013)。同行就有力量~教師學習共同體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市:高等教育。
    秋田喜代美、Lewis, C.(2008)。授業研究與教師學習Lesson study的邀約。東京都:明石書店。
    紀藶珊(2015)。學校推動精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之研究—學習共同體為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臺中市
    徐秀婕(2009)。國中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增能研習課程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玉(2002)。個人知識管理在教師專業上的未來發展。中等教育,53(3), 頁84-93。
    陳珮瑜(2009)。隱藏在黑光背後的執著~一位特殊優良教師綜合活動領域創新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燕玲(2012)。國小教師參與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研習歷程之探究-以日出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香君(2012)。一位國民小學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許献琳(2015)。學習共同體新手種子教師教學轉變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基隆是。
    張瑛娸(2014)。國中任教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素花(2003)。國民小學一年級綜合活動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張德銳、郭淑芳(2011)。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實務與研究的問題與展望。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4(2),21-44。
    符碧真(2013)。師資生運用「課堂教學研究」破除學生「迷思概念」。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期刊,66(3),3。
    淡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2015)。「2015臺灣學習共同體課例研究」學術研討會計畫。2015年12月17日取自http://www.ckvs.ntpc.edu.tw/Upfiles/201551627787.pdf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書局。
    郭進隆、齊若蘭(譯)(2013)。第五項修練(全新增訂版)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原作者:Peter M. Senge)。臺北市:天下遠見。
    教育部(2010)。全國第八次教育會議中心議題-柒、師資培育與專業發展。臺北 :教育部。2015 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0/教改-十大議題07. pdf
    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臺北市:教育部。2015年12月22日取自http://teachernet.moe.edu.tw/MAIN/FileUpload/index.aspx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5年12月17日取自: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黃瑞琴 (2000):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光雄主譯 (2001) 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濤石。
    黃坤錦(2003)。教師在職進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頁241-258。
    黃譯瑩(200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理論與研究。載於教育部(主編),國中小教師基礎研習手冊(頁3-30)。臺北市:教育部。
    黃譯瑩(201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領導能力指標及其專業發展課程:建構與辯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100-2410-H-004-208),未出版。
    黃源河、符碧真 (2011)。揭開日本學生傑出表現背後的秘密:教學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4),69-97。
    黃晶榕(2011)。探討「課堂學習研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
    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原作者:佐藤學)。臺北市:天下雜誌。
    黃湘芸(2013)。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一位國小教師的敘說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湯雅如(2012)。國小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發展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彭明俐(2009)。臺南縣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知覺、課程實施與疑難問題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曾明惠(2004)。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教學歷程分析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兩所國中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致鏹(2004)。國小教師參與課程發展之實踐知識研究--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焦玉華(2015)。臺中市小型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游家政(1999)。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內涵及其對教師的衝擊。花師院刊,29, 頁7-18。
    游秀靜、唐淑華(2015)。因「被看見」而「能看見」:「學習共同體公開授課」對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中等教育,66(1),16~39。
    鈕文英 (201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臺北:雙葉。
    葉丙成(2015)。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 BTS 教育新思維。臺北市:親子天下。
    楊玉東(2007)。課例研究的國際動向與啟示。全球教育展望,235(3),頁47-49。
    楊鈴羢(2004)。國民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之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5)。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104學年度工作計畫。2015年12月17日取自http://tesag.ntpc.edu.tw/mediafile/1380/news/31/2015-8/2015-8-17-9-6-2-nf1.pdf
    詹嬑儒(2014)。國民中小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相關問題與對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詹智慧(2012)。「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關鍵能力36小時研習」成效認知之研究-以新竹市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鄒鈺萍(2009)。共同備課對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一所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 (2011)。建構校本教師研修制度--十二年國教的配套措施。新北市教育,1,17-21。
    歐用生 (2012)。日本中小學「單元教學研究」分析。教育資料集刊,54,121-147。
    歐用生(2013)。學習的革命:本土實踐的反思。新北市教育-學習共同體特刊,頁4-16。
    潘慧玲、王麗雲、張錫勳(2007)。教師專業能力指標五大層面探討。載於潘慧玲(主編),教師增能(頁311-324)。臺北市:心理。
    蔡培村(2004)。教師專業成長的知識管理策略。教育學苑期刊,7,頁1-18。
    蕭宇翔(2015)。教師專業成長:從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到授業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郁璿(2005)。國小專家/初任教師教學歷程之比較研究—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顏妙桂(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理基礎與實施策略。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七)—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研討會論文集(頁362-379)。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簡婉娟(2003)。教師專業成長、進修需求與教學效能感之研究-以台北市公立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紅珠(2007)。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改善:借鑑於日本小學教師的學課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58,頁130-140。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二版)。臺北市:五南。
    貳 外文部分
    Bush, R. N .(1984).Effective staff developments. In making our schools more effective:Pro-ceedings of three state conferences. San Francisco, CA:Far West Laboratories.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A Restatement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Boston: D. C. Heath.
    Eileen, S. (2012).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support of science learning:tools for inquiry and observ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33( 2), 221–236.
    Fessler, R.(1985). 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P. J. Burke & R. G. Heideman (Eds.), 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pp.14-18). Springfield, IL: C.C. Thomas.
    Gillham, B. (2000).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s . New York: Wellington House.
    Herriott, R. E., & Firestone, W. A. (1983). Multisite qualitative policy research : Optimizing description and generalizability.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2(2), 14-19.
    Isozaki, T., & Isozaki, T. (2011). Why do teachers as a profession engage in lesson study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i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13, 31-40.
    Isoda, M. (2013, March). Lesson study: What it is and how to introduce i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Learning Communities, Taipei.
    Kleine-Kracht, P. A. (1993). The principal in a community of learning.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 13(4), 391-393.
    Kolb, D. A. (1984).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Lewis, C. (2002). Lesson study: A handbook of teacher-led 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 Philadelphia: Research for Better Schools.
    Lewis, C. (2011). What models of lesson study have emerged in the U. S. and what can they each contribute? Retrieved from http://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frm=1&source=web&cd=4&ved=0CEMQFjAD&url=http%3A%2F%2Fwww.msri.org%2Fworkshops%2F596%2Fschedules%2F13146%2Fdocuments%2F853%2Fassets%2F14309&ei=YAKPUfqIMcaolAWDioGYBA&usg=AFQjCNGVXNJ6xeYrFpuzIdp8x30VO68IJg&sig2=xrekCU_zPIRN6b55kdIv2A
    Lieberman, A., & Miller, L.(2011).Learning communitie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32 (4),16-20.
    Merriam. (1988). Case study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ontgomery County Public Schools—Professional Growth System (Teacher Level) Handbook 2004-2005.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2002). Moving education forward through 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 [Brochure]. Arlington, VA.
    Posner, G. J., (2000). Field experience: A guide to reflective teaching (5thed.). New York: Longman.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3th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
    Robb, L. (2000). Redefining staff development: A collaborative model for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Schö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7(1), 1-23.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Doubleday/Currency.
    Stigler, J. W., & Hiebert, J. (1999). The teaching gap: Best ideas from the world’s teacher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prick, R., Knight, J., Reinke, W., & McKale, T. (2006). Coach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Eugene, OR:Pacific Northwest.
    State of Iow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6). Iow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Training manual learning. Des Moines, IA: State of Iow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ildy, H. Wallace, J. & Lesley, P.(1996).Decentralising curriculum reform:the link teacher model of in-service training. School Organization, 16(1), 17-28.
    Wiggins, G., & McTighe, J. (1998).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Yeap, B. H.(2010). A collaborative tool for learning, share & growth. The Education’s Digest. 1,8-13.
    Yoshida, M. (1999) Lesson study: An enthnographic investigation of school-based teacher development in Jap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Zepeda, S. J. (1999). Staff development: Practices that promote leadership in learning communities. Larchmont, NY: Eye on Educ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