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淨雅 Hsu, Ching-Ya |
---|---|
論文名稱: |
大臺北地區廚餘回收利用策略之研究 The Study on Recycling Strategies of Food Waste in Greater Taipei Area |
指導教授: |
郭乃文
Kuo, Nae-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7 |
中文關鍵詞: | 廚餘再利用 、分析層級程序法 、厭氧消化 、臺北市 、新北市 |
英文關鍵詞: | food waste treatmen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aerobic digestion, Taipei City, New Taipei City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19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1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臺北地區廚餘回收量佔全臺廚餘回收量近三成,雖然將可再利用資源予以回收立意良好,卻也面臨廚餘去化困難問題,因此本研究期望能藉由了解廚餘處理歷程與技術,並分析其廚餘數量與性質,最後在綜合性探討下得出大臺北地區最佳廚餘處理策略。本研究是透過政府統計資料分析廚餘數量、實地採樣化驗廚餘特性及利用分析層級程序法對廚餘處理方案進行評估。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廚餘產生量推估方式,以成分推估法為佳,且發現近年大臺北地區廚餘總回收數量有下滑趨勢,但仍有四、五成廚餘尚未進入回收體系,值得特別注意;二、根據實際檢測數據,大臺北地區廚餘性質中水分與油脂近年有比較高的趨勢,總氮、總磷、礦物質鈉近年則比較低;三、分析層級程序法結果在構面部分之重要性依序為環境、經濟、社會,環境構面重視二次污染、處理效率等,經濟構面較重視工程建設成本、操作處理成本等,社會構面則重視鄰避效應、科技穩定性等,而在整體綜合排序上,前五項最重要之評估指標分別為二次污染、處理效率、能資源消耗、資源回收率、鄰避效應。本研究最後進行最佳廚餘處理方案之優選,結果以厭氧消化處理方式最佳、區內堆肥次之。本研究結果將可提供相關單位擬定廚餘處理技術方案時參考。
Food waste treatment has become the major problem of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ies because few compost sites can be found now. Hence, the optimal treatment technology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further to solve this critical food waste problem in the urban area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food waste produced from the household in the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ies. Real food wast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here and the amount of food waste produced from the household were also calculated with various approaches.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od waste amount and some social-economic indicators we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 second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stablish the assessment system of food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y selecti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experts’ opinions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an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Various food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ies were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is assessment system developed here. Finally, anaerobic digestion with sewage sludge was selected as the optimal food waste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the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ies.
BioEnergyToday 生質能源趨勢(2014 年 09 月 29 日)。雙北廚餘變沼氣發電計畫中止【新聞群組】。取自https://bioenergytoday.net/2014/09/29/taipei-wastefood-power/
八里垃圾掩埋場。http://waste.dep.ntpc.gov.tw/pls/
內政部營建署。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
內政部營建署。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8544&Itemid=53
中時電子報(2014年09月19日)。堆肥廠飄惡臭 抗議聲中喊停【新聞群組】。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919002699-260402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2002)。環境工程概論。臺北市:環境工程學會。
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13)。北部地區廚餘厭氧消化試辦計畫統包工程委託專案管理。
尤志祥(2014)。DEMATEL結合ANP建立遴選入口網站準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市,龍華科技大學。
王俊文(2012年7月)。肥料學習篇4。台肥季刊,53(2)。取自http://www.taifer.com.tw/taifer/tf/053002/12.html
王俊豪、方珍玲、陳美芬(2012)。農地多功能利用指標系統之建構。 臺灣土地研究,15(1), 31-71。
王建龍、文湘華(2001)。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北京市:淸華大學出版社。
王榮德、江東亮、 陳為堅、詹長權(2015)。公共衛生學下冊(修訂五版)。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台碩公司(年代不詳)。鈉鹽含量對土壤與植物生長之影響。取自http://fetc.fpg.com.tw/Assets/941107.doc
再生能源網專業人士。http://www.re.org.tw/ProRE/introduction.aspx?SEQNO=11
朱慶城(2002)。台灣黑毛豬產銷策略聯盟之堆動情形。農政與農情,116。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102年統計年鑑【Apabi Reader版】。取自http://ebook.dgbas.gov.tw/public/Data/4930144126Q5AKXAYE.pdf
行政院農委會豬主題館。http://kmweb.coa.gov.tw/subject/ct.asp?xItem=111689&ctNode=3579&mp=1&kpi=0&hashid=
行政院環保署環境資源資料庫。http://erdb.epa.gov.tw/ERDBIndex.aspx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2-2015)。中華民國環境保護統計年報(2002-2015)。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5)。廚餘回收再利用操作管理參考資料【Apabi Reader版】。取自http://www.epa.gov.tw/public/Data/572413552371.pdf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www.epa.gov.tw/mp.asp?mp=epa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一般廢棄物衛生掩埋場妥善營運管理措施。取自http://www.epa.gov.tw/public/Data/573017534771.pdf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令。行政院公報,021(033)農業環保篇。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資源資料庫。http://erdb.epa.gov.tw/DataRepository/PollutionProtection/TrashClearOverview.aspx
吳佳燕(2003)。家戶廚餘全面回收。臺北畫刊,431,43-46。
吳宗恆(2011)。利用上流式反應器移除都市垃圾焚化爐底渣氯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吳幸娟(2005)。廚餘有機廢棄物再利用之趨勢。載於於幼華(主編),台灣環境議題特論(219-230頁)。臺北市:五南圖書。
呂秀英(2010)。影響傳統市場消費者購買黑豬肉之因素分析與相關性檢定。臺灣銀行季刊,61(3),137-159。
呂理安(2005)。麥粕與下水污泥快速堆肥及其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李立德、莊韻蓉、唐俊成、洪瑞敏、盧至人、邱士豪(2006)。廚餘生質能源化操作參數及效益評估。環境工程年會廢棄物處理技術研討會,台中。
李光復(2008)。臺灣黃牛來源與種原保存工作通述。載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主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五十週年所慶學術研討會(遺傳育種)(4-1-4-15頁)。臺南縣新化鎮: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
汪玉貞(2012)。農業100年精華-揭開臺灣畜牧歷史展風華。載於行政院農委會(主編),農政與農情,237。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
林子傑(2005)。廚餘堆肥控制策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林垂津(2006)。生質有機廢資源再利用之處理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林鈞培(年代不詳)。臺北縣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探討。取自http://www.bas.ntpc.gov.tw/archive/file/9907285.doc
林殿琪(2000)。論臺灣家庭廚餘堆肥現況與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科學online科技部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http://highscope.ch.ntu.edu.tw/
倪禮豐(年代不詳)。有機堆肥製作與應用。取自http://www.hdares.gov.tw/htmlarea_file/web_articles/hdais/5564/20041129_59-64.pdf
涂有為(2011)。固體停留時間對高溫厭氧消化甲烷產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秦思原(2002)。90年11月底台灣地區養豬頭數調查結果分析。載於行政院農委會(主編),農政與農情,116。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
能源教育知識網。http://www.enedu.org.tw/GreenEnergy/ge-4.php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2009)。推動廚餘、水肥、養猪廢水及生活廢水產生之污泥集中處理及生質能源再利用可行性評估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號:EPA-97-E102-02-204)。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財團法人環境與發展基金會(2009)。廚餘及巨大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評鑑及統籌推動計畫(第二年)專案工作計畫期末報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編號:EPA-98-Z102-20-202)。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國立編譯館(2002)。環境科學大辭典。臺北市:文景書局。
張乃斌(2001)。固體廢棄物處理修訂二版二刷。臺北市:三民。
張忠祥(2004)。廢水生物處理新技術。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
張皇珍、莊韻蓉、張世昌、張正平、鄭宏德(2003)。台中市廚餘資源再利用多源化處理方式研究。
張皇珍、莊韻蓉、張世昌、陳瑞昌、邱士豪(2004)。台中市家戶廚餘質量調查與回收再利用推行實務。臺中市:臺中市環保局。
崔砢(2009年10月23日)。堆肥技術與品質對土壤管理的影響。土壤品質管理與作物反應研討會,嘉義大學。
張祖恩(1994)。都市垃圾問題及其對策之探討。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輯部(主編),環境保護與產業政策(492-512頁)。臺北市:前衛。
張祖恩(2005)。環保施政三年行動計畫。載於於幼華(主編),台灣環境議題特論(107-123頁)。臺北市:五南圖書。
張祖恩(2015年5月23-24日)。台灣之廢棄物與永續資源管理。臺灣工程及科技人才培育之展望,高雄蓮潭國際會館。
張祖恩、蔣立中(1998)。廢棄物管理問題檢討與對策。載於歐陽嶠暉、黃勉善(主編),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149-174頁)。臺北市: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
張益國(2003)。衛生掩埋場。取自http://www2.kuas.edu.tw/edu/faa7/result_91/download/course_edit/course_edit_3.pdf
張紹勳(2012)。層級分析法&Fuzzy層級分析法。載於張紹勳(主編),模糊多準則評估法及統計(407-519頁)。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繼中(2004)。施用廚餘堆肥的注意事項。臺東區農業專訊,50,11-12。
教育大市集-教育雲。https://market.cloud.edu.tw/
教育部能源科技人才培育網。http://www.energyedu.tw/
教育部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教育部數位學習示範課程。http://environment.edu.tw/discovery_new/htm_none/none_3-8_01-05.htm
莊玉雯、陳耀勳、李春進、周若男、廖朝賢、蕭柊瓊、方國運、胡忠一、潘國才、楊貴顯、蔡金龍、游勝鋒(2012)。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農業紀實。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莊偉強(2001)。固體廢棄物處理與利用。北京市:化學工業出版社。
陳文欽(2008)。廚餘生質能源回收技術之展望。
陳世楷、陳增壽、劉振宇(1995)。福德坑垃圾掩埋場沼氣回收利用之評估。農業工程學報,41(3),24-37。
陳世楷、陳增壽、劉振宇(1995)。福德坑垃圾掩埋場沼氣回收利用之評估。農業工程學報,41(3)。
陳令韡(2009)。大甲溪流域颱洪脆弱度評估:分析網路程序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新北市。
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臺北市 : 南天。
陳立中(2008)。沼氣發電之應用發展。瓦斯季刊,82,53-60。
郭致廷(2011年09月15日)。藻類生質能源(五)燃料轉換方式【線上論壇】。取自https://bioenergytoday.net/2011/09/15/algaefuel_05/
郭猛德、陳志成、程梅萍、蘇進興(2012)。沼氣發電系統發展概況。中技社通訊,100,12-17。
陳第(1959)。東番記。台灣文獻叢刊第 56 種。臺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勝松(2008)。垃圾掩埋場沼氣處理發電之研究-以臺北市垃圾掩埋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陳勝松(2008)。垃圾掩埋場沼氣處理發電之研究-以臺北市垃圾掩埋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陳詠裕(2013)。高油高鹽廚餘堆肥對作物生長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陳榮星,王鯤生,涂有為(年代不詳)。淺談豬糞厭氧消化沼氣產出之影響因子【線上論壇】。取自http://setsg.ev.ncu.edu.tw/newsletter/epnews11-1-4.html
彭富科、駱尚廉(2014)。八里衛生掩埋場沼氣發電系統之效益評估。工程環境會刊,33,45-58。
曾純純、朱有田(2013)。臺灣本土黑豬產業在南部六堆地區的傳承與發展。臺灣史研究,20(4),135-177。
黃玉齋(主編)(2001)。臺灣年鑑(5)。臺北市:海峽學術。
黃亦聖(2010)。廚餘厭氧醱酵與資源化技術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培科技大學,新竹市。
黃雅玲(2002)。廚餘回收養豬之經濟效益分析-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新北市政府主計處(2013)。新北市統計年報。取自http://www.bas.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251
新北市政府主計處新北市統計資料庫。http://ebas1.ebas.gov.tw/pxweb2007P/Dialog/Statfile9C.asp?strCC=01
新北市政府主計處電子書統計年報。http://www.bas.ntpc.gov.tw/content/?parent_id=10014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http://www.epd.ntpc.gov.tw/tw/
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三峽碳中和樂園。http://www.epd.ntpc.gov.tw/_file/1150/SG/31871/D.html
楊易霖(2003)。有機廢棄物之厭氧消化-前處理及溫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楊盛行(2006)。耐高溫菌在環保和農業之利用。生物技術與綠色農業研討會專刊,75-102。
楊萬發、馬鴻文、楊盛行、鄭正勇、陳文卿、洪明龍(2002)。「廚餘及堆肥成品中有害成分調查、肥力及土壤列管評估計畫」暨「廚餘資源化設施、產品品質標準建制及市場開發近、中成策略規畫」期末報告。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委託計畫(編號:EPB-TP94001)。臺北市:臺北市環保局。
經濟部工業局、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2005)。堆肥技術與設備手冊及案例彙編。臺北市:經濟部工業局。
經濟部工業局能資源整合資訊平台。http://eris.utrust.com.tw/eris/dispPageBox/RECT.aspx?ddsPageID=NEWSA&&dbid=4098720521
經濟部能源局(2002年03月)。「沼」氣十足!──垃圾衛生掩埋場沼氣處理發電【新聞群組】。取自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outdatecontent.asp?ReportIssue=200203&Page=21
經濟部能源局(2013)。能源報導【Apabi Reader版】。取自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report/201308/10208.pdf
經濟部確保核安穩健減核。http://anuclear-safety.twenergy.org.tw/mobile/
萬銘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臺南市厭氧醱酵生質能廠先期推動計畫。臺南市:環保局。
詹火生、楊銘欽、古允文、楊萬發(2004)。守護台灣的諍言—2004年厚生白皮書:醫療、社福和環保政策。臺北市:厚生基金會。
綠色能源產業資訊網。http://www.taiwangreenenergy.org.tw/News/news-more.aspx?id=E4D5CD3DB03C4130
臺中市環境保護局(2005)。台中市推動螞蟻雄兵廚餘堆肥化示範計畫。
臺北市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http://www.sso.gov.taipei/
臺北市年鑑。http://www.gov.taipei/ct.asp?xItem=118655086&ctNode=82500&mp=100104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013)。臺北市統計年報。取自http://dbas.gov.taipei/ct.asp?xItem=61803&CtNode=6154&mp=120001
臺北市政府環保局(2015)。臺北市廚餘回收處理現況簡報。取自http://www.dep.gov.taipei/public/Data/58416192171.pdf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http://www.dep.gov.taipei/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內湖垃圾焚化廠全球資訊網。http://www.nhrip.gov.taipei/ct.asp?xItem=83256912&ctNode=22215&mp=110031
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北投垃圾焚化廠。http://tcgwww.taipei.gov.tw/ct.asp?xItem=106989931&CtNode=77901&mp=11004a
臺北市環保局(2015)。臺北市廚餘生質能源化發展規畫報告。
臺北市環境保護局(2002-2015)。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年報(2002-2015)。臺北市:臺北市環境保護局。
臺灣學校網界博覽會。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diplomacy2006/taivs7/b3/b3s4/b3s4.htm
劉仁智(1994)。多評準則決策─分析層級程序法尺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防管理學院。
劉志偉(2009)。國際農糧體制與臺灣的糧食依賴:戰後臺灣養豬業的歷史考察。臺灣史研究,16(2),105-160。
劉翠溶(1999)。廢棄物清理政策之演進與實效。「臺灣經濟決策研討會」,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蔡坤蒼(2005)。臺北市廚餘回收再利用方案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宜峰(2008)。有機質肥料的研發與應用。有機作物栽培技術研討會專刊,136,165-178。
蔡書憲(2003)。廚餘堆肥製作及品質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鄭正勇(年代不詳)。堆肥是什麼。取自http://ecaaser3.ecaa.ntu.edu.tw/weifang/compost/%E5%A0%86%E8%82%A5(%E9%84%AD).pdf
鄭幸雄(2015)。兩段式高溫厭氧生物共消化程序開發應用。中工高雄會刊,22(2),10-35。
鄭皆達、謝馥揚、林秋裕(2004)。緩衝劑對厭氧產氫機制之研究。水土保持學報,36(1),1-18。
鄧振源(2012)。層級分析法。載於鄧振源(主編),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57-166頁)。臺北市: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下)。中國統計學報,27(6、7)。
鄭健雄、蔡宜峰、張惠真(1995)。農村家庭廢棄物堆肥化利用之規劃。永續農業研究與推廣之進展研討會專集,66-78。
鄭凱尹(2001)。高溫厭氧消化廚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謝佩君(2004)。昔日垃圾山 今日環保公園--福德坑的美麗傳奇。臺北畫刊,437,50-53。
謝錦松、黃正義(1989)。固體廢棄物處理《修訂再版》。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顏念慈(2000)。本土化黑豬的誕生。農政與農情,100,71-74。
蘋果日報(2014年09月26日)。廚餘回收多元化【新聞群組】。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926/477134/
De Vrieze, J., De Lathouwer, L., Verstraete, W., & Boon, N. (2013). High-rate iron-rich activated sludge as stabilizing agent for th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kitchen waste. Water research, 47(11), 3732-3741.
Jörissen, J., Priefer, C., & Bräutigam, K. R. (2015). Food waste generation at household level: results of a survey among employees of two European research centers in Italy and Germany. Sustainability, 7(3), 2695-2715.
Park, Y., Hong, F., Cheon, J., Hidaka, T., & Tsuno, H. (2008). Comparison of 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ingle-phase and two-phase systems for kitchen garbage treatment.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105(1), 48-54.
Schwarzenegger, A. (2010). ANAEROBIC PHASED SOLIDS DIGESTER PILOT DEMONSTRATION PROJECT.
Seo, J. Y., Heo, J. S., Kim, T. H., Joo, W. H., & Crohn, D. M. (2004). Effect of vermiculite addition on compost produced from Korean food wastes. Waste management, 24(10), 981-987.
Takata, M., Fukushima, K., Kino-Kimata, N., Nagao, N., Niwa, C., & Toda, T. (2012). The effects of recycling loops in food waste management in Japan: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food recycling.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432, 309-317.
Tampio, E., Ervasti, S., Paavola, T., Heaven, S., Banks, C., & Rintala, J. (2014). Anaerobic digestion of autoclaved and untreated food waste. Waste management, 34(2), 370-377.
Vavouraki, A. I., Angelis, E. M., & Kornaros, M. (2013). Optimization of thermo-chemical hydrolysis of kitchen wastes. Waste management, 33(3), 740-745
Zhang, C., Xiao, G., Peng, L., Su, H., & Tan, T. (2013). The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food waste and cattle manure. Bioresource technology, 129, 170-176.
Zhu, H., Parker, W., Basnar, R., Proracki, A., Falletta, P., Béland, M., & Seto, P. (2008). Biohydrogen production by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municipal food waste and sewage sludg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33(14), 3651-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