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芝辰
Lin, Chih-Chen
論文名稱: 無字證明之教學動畫設計─以高中的數列級數為例
指導教授: 許志農
Hsu, Chih-N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0
中文關鍵詞: 無字證明Flash動畫Proofs without wordsNelse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M.001.2018.B0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9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和解題、溝通以及連結等數學能力,一直以來都是數學教育努力追求的目標。而影響這些能力的基本因素,就是數學論證能力。數學證明在數學教學與學習的過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培養我們的推理能力,也能增強我們的邏輯思考能力。然而,在實際的教學現場上,數學證明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較不感興趣且感到害怕的一環。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數學領域課程綱要中寫著:「數學應提供每位學生有感的學習機會」。因此本文為了提升學生對學習證明的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對數學證明有感,以及適時輔助課本教材中對於證明教學較為缺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我們從尼爾森(Roger B. Nelsen)所寫的著作《無字證明I:視覺思考上的練習》(Proofs Without Words I: Exercises in Visual Thinking)《無字證明II:更多視覺思考上的練習》(Proofs Without Words II: More Exercises in Visual Thinking)、《無字證明III:進階視覺思考上的練習》(Proofs Without Words III: Further Exercises in Visual Thinking)中,選出與現行高中課綱中相關的無字證明,利用Flash製作成動畫,藉由創新、設計完整適合的動畫,提升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課堂教學品質,期許以新的方式呈現另一證明新風貌。盼能帶給在教育現場上的教師及學生,在面對證明問題時,能有另一種新觀點及新選擇,進一步達到增強學習與深入理解數學的興趣。另外透過網路的分享,讓各個層級的學習對象以及教師們或其他有興趣於電腦多媒體輔助教學者,都能一窺無字證明的美並將之大力推廣及普及。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限制與後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無字證明的歷史 7 第二節 無字證明與數學證明 13 第三節 無字證明與動畫—無字證明2.0 18 第四節 Adobe Flash CS6 21 第三章 研究工具 22 第一節 Flash動畫設計理念 22 第二節 Flash動畫設計流程 22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5 第一節 Flash動畫整體架構說明 25 第二節 Flash動畫介紹 26 一、 算幾不等式 26 二、 正整數求和公式 39 三、 平方數求和公式 42 四、 立方數求和公式 48 五、 奇數和定理 57 六、 餘弦定理 60 七、 歐拉與π的公式之一 67 八、 無窮等比級數和公式與阿基米德級數 71 九、 維維亞尼定理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6 參考文獻 88

    1.Alan L. Fry (1985). Proof without Words: Sum of Cubes. Mathematics Magazine, 58(1), 11-11.
    2.Antonella Cupillari (1989). Proof without Words: . Mathematics Magazine, 62(4), 259-259.
    3.Charles D. Gallant (1977). Proof without Words: A Truly Geometric Inequality. Mathematics Magazine, 50(2), 98-98.
    4.Edward M. Harris (1987), Behold! Sums of Arctan. College Mathematics Journal, 18(2), 141-141.
    5.Edwin Beckenbach & Richard Bellman (1961). An Introduction to Inequalities (chap. 4, pp.50-50).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6.Ken-ichiroh Kawasaki (2005). Proof without Words: Viviani's Theorem. Mathematics Magazine, 78(3), 213-213.
    7.Ko Hayashi (2003). Fibonacci Numbers and the Arctangent Function. Mathematics Magazine, 76(3), 214-215.
    8.Martin Aigner, Günter M. Ziegler (2004). Proofs from The Book. New York: Springer.
    9.Martin Gardner (1973). Mathematical games. Scientific America, 229(4), 114-118.
    10.Nelsen, R. B. (1993). Proof without words I :Exercise in VisualThinking.Washington,WC.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1.Nelsen, R. B. (2000). Proof without words II :More Exercise in Visual Thinking.Washington,WC.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2.Nelsen, R. B. (2015). Proof without words III:Further Exercises In Visual Thinking.Washington,WC. The Mathematica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3.Rick Mabry (1999). Proof without Words: . Mathematics Magazine, 72(1), 63-63.
    14.Rick Mabry (2001).Mathematics without words. The College Mathematics Journal, 32(1), 19-19.
    15.Sidney H. Kung (1989). Sum of Squares: . The College Mathematics Journal, 20(3), 205-205.
    16.Sidney H. Kung (1990). Proof without Words: The Law of Cosines. Mathematics Magazine, 63(5), 342-342.
    17.Ajose, S., & Nelsen, R. (1994). Proof without Words: Geometric Series. Mathematics Magazine, 67(3), 230-230.
    18.Sipka, T. (1988). Proof without Words: Law of Cosines for . Mathematics Magazine, 61(4), 259-259.
    19.Solomon W. Golomb. (1965). 3121. A Geometric Proof of a Famous Identity. The Mathematical Gazette, 49(368), 198-200.
    20.吳軍(2014)。數學之美。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1.吳振奎(2005)。幾個與“形數”有關的問題。數學傳播季刊,29(1),64-74。
    22.李國偉(2010)。證明是一種說服的過程(Proof is a process of persuasion)。
    檢自: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14904
    23.汪曉勤(1997)。自然數冪和公式之歷史發展。中學數學教學參考,5,46-49。
    24.周伯欣(2016)。二元算幾不等式的一個無字證明一一附記一段學思歷程。數學傳播季刊,40(2),35-38。
    25.孟主安(2007)。套裝軟體支援下之高中數學教學的動態呈現與探究。檢自http://hdl.handle.net/11296/6g78rf
    26.林開亮(2017)。微積分之前奏 (或變奏):高階等差數列的求和。數學傳播季刊,41(1),61-79。
    27.洪萬生(1999)。圖說一體、不證自明。HPM台北通訊,2(12)。
    28.洪萬生(2004)。教改爭議聲中,證明所為何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49(1),1-14。
    29.張海潮(2010)。拋物線的斜角坐標方程式和拋物線弓形面積。數學傳播季刊,34(4),24-30。
    30.張鎮華(2002)。算幾不等式面面觀數學傳播。數學傳播季刊,26(2),62-65。
    31.曹亮吉(1980)。微積分史話。科學月刊,127。
    32.齊平中、林彥熹(2017)。斯坦那多邊形與等邊多邊形。數學傳播季刊,41(1),43-47。
    33.蕭文強(1992)。數學=證明?。數學傳播季刊,16(4)期,1-11。
    34.顏一清(1998)。數學巨擘高斯(Carl Fridrich Gauss)(上)。數學傳播季刊,22(4),25-42。
    35.顏一清(1999)。數學巨擘高斯(Carl Fridrich Gauss)(下)。數學傳播季刊,23(1),24-3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