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維正
Chang, Wei-Cheng
論文名稱: 接觸、殖民與文化容受:日治時期臺灣漢人婚禮的變遷
Contact, Colonization and Cultural Adoption: The changes of Taiwan Han Marriage Rites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指導教授: 蔡淵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1
中文關鍵詞: 文化變遷文明結婚新式結婚式基督教結婚式神前結婚式佛前結婚式風俗改良社會教化運動文化叢文化特質文化項目
英文關鍵詞: Culture change, Wenming Marriage, New Type Marriage, Christians wedding, Shinto wedding, Buddhist wedding, custom improvement, social enlightenment movement, culture complex, culture trait, culture ite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1下載:10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臺灣漢人的婚禮變遷為例,藉以討論日治時期臺人在長期接觸西方和日本等外來文化之後所產生的文化變遷機制,同時也補足長期以來歷史學界所欠缺之臺灣漢人婚禮文化的演變過程。此外,為了能夠細緻的分析婚禮文化,吾人在此借用人類學「文化叢」(culture complex)的概念,將婚禮拆解為訂婚、結婚和婚後禮等三項,由各種複雜的小單位「文化項目」(culture item)組成之「文化特質」(culture trait)。大抵而言,日治時期的漢人婚禮變遷,可依變遷的動因和特徵,分為兩大時期與五個階段:「臺灣漢人自主性變遷時期」(1895-1931)和「總督府強制性變遷時期」(1931-1945),若再依照時間先後順序區分,兩時期也可劃分為日本統治臺灣的前期和後期。
    在臺灣漢人自主性變遷時期,臺式婚禮的改變可依照時代狀況的不同再區分出三階段,但無論是哪一階段,婚禮的改良均由漢人自主性發起。最初的變化始於1911年,因為臺人開始反省傳統風俗文化,同時追求文明化,以致於出現有別於傳統臺式婚禮的「文明結婚」或是「新式結婚」。1915年以後,由於風俗改良團體廣泛設置的影響,全臺各地興起風俗改良的熱潮,促使臺式婚禮的變化更為劇烈,因而創造出模仿基督教結婚式之「新式結婚式」。1920年代,因為新知識分子們推行的新文化運動,臺人的婚禮改革,遂一改先前的溫吞氣氛,轉變成較為激烈的風俗改良。總督府強制性變遷時期則有兩階段,但兩階段的變化相當接近,均以「節約」為最大目的,兩者的差別與世界情勢有關。該時期的婚禮變革,多集中於婚費節約、廢除聘金,以及神前結婚式的推廣。最後,透過日治時期臺灣漢人婚禮的文化變遷,吾人可窺知,當外來文化與原社會居民長期接觸之後,以及殖民統治下,所產生的婚禮文化變遷機制。

    This thesis is about the progression of Taiwan Han wedding rites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cultural changes in Taiwan society in general. The influence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on marriage rites is a good indicator of greater cultural changes in Taiwan. Most of the changes are from simultaneous exposure to both Western and Japanese cultures.This paper also covers the steps of Taiwan Han progression in wedding rites that has not before been covered by historical academic research.By using anthropological culture complex - which is a group of smaller cultural items that are combined with one common trait - to examine the progression of Taiwan Han wedding culture we find that the marriage rit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betrothal, marriage, and post marriage ceremon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aiwan Han weddings changes can be split into two periods and 5 stages. It can be split due to characterization and features into the “Taiwan Han autonomy transition period” from 1895-1931 and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mandatory changes period” from 1931-1945. If using chronological distinction, the two period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early and late period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of Taiwan.
    The first period of the Taiwan Han wedding rites is tie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eras and is distinguishable into three stages. At any stage of changes in the marriage rites of Taiwan Han, these choices was autonomous. The earliest significant change was in 1911, Taiwanese began to reflect upon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cultur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following customs from Western modern civilizations. This resulted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Wenming marriage or New Type marriage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Taiwanese marriages. After 1915 there began an increasing movement of improving upon older cultures by different local groups in Taiwan. These older generation Taiwan Han began borrowing cultural elements from Western and Japanese cultures. By and large they felt that borrowing from the other cultures could develop and modernize their own marriage rites, some of which contained elements deemed socially out-molded at the time. The defining feature of the New Type marriage was borrowing elements from Christian marriages. In the 1920’s, increasing numbers of new intellectuals forme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Taiwan saw a boom in changes in wedding cultures. After 1931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mandatory changes period” had two stages, but these two stages had similar changes in that both had the focus of reducing the cost of marriag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stages had largely to do with following popular trends around world. This period also included the phasing out of dowries and promoting Shinto influenced marriages. I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progression of Taiwan marriage rites we can examine what began 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Taiwan Han wedding rites. Older Taiwan Han were exposed to foreign cultures and this acted as a mechanism for cultural changes.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forced changes upon the culture. These two mechanisms were the greatest factors in affecting wedding rites in Taiwan and from that we can derive the greater social cultural changes in Taiwan society in general.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傳統的臺灣婚禮與外來婚禮...................... 16 第一節 傳統的「臺式婚禮」........................... 17 第二節 近代的西式與日式婚禮..........................28 第三章 風俗改革下的臺式婚禮變遷(1895-1931).......... 40 第一節 風俗變遷的肇端與「文明結婚」(1895-1915)....... 41 第二節 風俗改良運動與臺式婚禮的變革(1915-1920)....... 50 第三節 新知識分子對傳統婚制的反思與新式議婚(1920-1931).61 第四章 外來宗教的傳入與宗教結婚式之發展(1895-1931)....72 第一節 基督宗教在臺灣的發展與「基督教結婚式」........... 72 第二節 國家神道與臺灣的「神前結婚式」..................91 第三節 日本佛教的傳入與「佛前結婚式」.................101 第五章 社會教化運動與戰時體制下的漢人婚禮(1931-1945)..108 第一節 1930年代的社會教化團體與婚禮節約運動............108 第二節 戰爭時期的婚禮同化與簡約運動........... ........130 第六章 日治時期臺灣漢人婚禮的變遷機制之分析.............149 第一節 文化接觸與漢人婚禮的自主性改變..................149 第二節 日本殖民統治與漢人婚禮的強制性改變...............172 第七章 結論.......................................197 徵引書目..........................................204

    一、史料
    (一)官方資料
    1.日文
    《臺灣總督府報》
    文教局社會課,
    1938 《優良部落の模範的事例》,臺北:該課。
    文部省編
    2008 《泰西禮法》,《文献選集近代日本の礼儀作法 明治編》第1
         卷,東京:図書センター。
    皇民奉公會中央本部,
    1942 《婚禮並葬儀の基準》,臺北:皇民奉公會宣傳部。
    國民精神總動員新竹州支部,
    1940 《國民精神總動員實踐項目並ニ徹底方策》,新竹:宮本廣大。
    臺中州役所編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三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
    區243號(二)】,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四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
    區243號(三)】,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五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
    區243號(四)】,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七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
    區243號(五)】,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八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
    區243號(六)】,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九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
    區243號(七)】,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十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
    區243號(八)】,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十一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
    地區243號(九)】,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十二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
    地區243號(十)】,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十三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
    地區243號(十一)】,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十四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
    地區243號(十二)】,臺北:成文。
    1985 《臺中州管內概況及事務概要》昭和十五年版【中國方志叢書.臺灣
    地區243號(十三)】,臺北:成文。
    臺灣教化團體聯合會
    1937 《臺灣に於ける優良部落施設概況》,臺北:該會。
    臺灣教育會編
    1995 《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南天復刊。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編
    1943 《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臺北:該課。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
    1936 《現行臺灣社寺法令類纂》,臺北:帝國地方行政學會臺灣出張所。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總務課
    1932 《自動車に關する調査》,臺北:該課。
    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編
    1936 《本島人ノ親族及相續慣習に關スル判例集》,臺北:該局。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
    1985 《臺灣形勢概要》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124號,臺北:成文。
    1995 《臺灣私法》第二卷(下),臺北:南天復刊。

    2.中文
    教育部文化局編
    1971 《國民禮儀範例》,臺北:該局。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
    1946 《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該室。

    (二)報紙及雜誌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臺南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報》
    《臺灣民報》
    《臺灣新民報》
    《臺灣新報》
    《興南新聞》

    十八公子
    1934.1 〈舊慣による臺灣人の結婚〉,《臺灣時報》1934年1月號,頁141-148。
    井手生
    1932.4 〈臺灣自動車發達史〉,《臺灣自動車界》第1卷2期,頁12-15。
    不著撰人
    1900.11 〈臺灣の結婚〉,《臺灣協會會報》第26號,頁41-45。
    1901.8 〈慣習問答錄〉,《臺灣慣習記事》1卷8號,頁36-44。
    1901.9 〈舊慣研究會問答筆記〉,《臺灣慣習記事》1卷9號,頁26-36。
    1903.5 〈本島土人の服装〉,《臺灣慣習記事》3卷5號,頁73-75。
    1903.6 〈舊慣諮詢筆記〉,《臺灣慣習記事》【臺中地方舊慣】3卷6號,
    頁23-39。
    1903.6 〈本島人の服装〉,《臺灣慣習記事》3卷6號,頁64-65。
    1904.11 〈看新娘〉,《臺灣慣習記事》4卷11號,頁62-64。
    1915.1 〈同風會之簡章〉,《臺灣時報》64號,頁6。
    1917.6 〈新式婚儀〉,《新臺灣》6期,頁74。
    1934.4 〈臺灣社會教化要綱〉,《臺灣時報》1934年4號,頁95-98。
    1936.8 〈府主催民風作興協議會〉,《臺灣地方行政》2卷8號,頁138-141。
    1940.8 〈國民精神總動員實踐項目並ニ徹底方策(一)〉,《向陽》382號,
    頁1。
    1942.7 〈皇民奉公會で決定の婚禮と葬儀の基準〉,《部報》7月1日號,
    頁25。
    1944.6 〈婚禮葬儀の基準改正 戰時生活を愈々強化〉,《新建設》3卷6號,
    頁47。
    白山人
    1902.5 〈臺俗閒話〉【定聘納采に關する習俗】,《臺灣慣習記事》2卷5號,
    頁56--60。
    1902.7 〈臺俗閒話〉【定聘納采に關する習俗の續き】,《臺灣慣習記事》
    2卷7號,頁48-51。
    吳尊賢
    1943.12 〈婚姻習俗考―臺南州北門郡地方に於ける―〉,《民俗臺灣》第3
    卷12號,頁26-33。
    吳錫樑
    1936.10 〈新莊街頭前共勵會教化實施狀況〉,《臺灣地方行政》2卷10號,
    頁112-121。
    呂赫若
    1942.1 〈拉青と八卦篩〉,《民俗臺灣》第2卷1號,頁34-36。
    岡松參太郎
    1901.8 〈親族相續(承前)〉,《臺灣慣習記事》1卷8號,頁13-24。
    林印得
    1937.1 〈今や理論の時代にあらず〉,《向陽》昭和12 年1月號,頁24-25。
    林傳旺
    1936.9 〈上七張犁同榮會の實狀〉,《臺灣地方行政》2卷9號,頁61-66。
    林雙隨
    1920.12 〈私の臺灣婦女観〉,日文之部,《臺灣青年》第1卷5號,頁43-45。
    范志義(蒼亭)
    1920.12 〈結婚の改善を絕叫す!!〉,日文之部,《臺灣青年》1卷5號,
    頁60-64。
    島田昌勢
    1937.11 〈國民精神總動員と臺灣〉,《臺灣時報》1937年11月號,頁7-14。
    狷犬
    1923.1 〈改革舊式婚禮之商確〉,《臺灣文藝叢誌》第5年1號,頁3-4。
    高砂翁
    2003 〈台湾の嫁娶〉,《台湾論》二,東京:拓殖大學,頁343-346。
    高橋真
    1904.5 〈台湾風俗〉,《臺灣協會會報》第68號,頁16-18。
    莊萬乾
    1936.7 〈我部落振興運動の實際に就て〉,《臺灣地方行政》2卷7號,
    頁78-86。
    許天送
    1924.5 〈家庭改良と家庭教育(續)〉,日文之部,《臺灣》第5年第2號,
    頁59-61。
    許石頭
    1936.7 〈教化振興運動の狀況〉,《臺灣地方行政》2卷7號,頁58-67。
    陳崑樹
    1921.11 〈根本的婚姻革新論(續前)〉,日文之部,《臺灣青年》3卷5號,
    頁29-46。
    楊維命
    1921.2 〈論婚姻〉,漢文之部,《臺灣青年》2卷2號,頁32-37。
    劉克明
    1914.4 〈風俗改良〉,《臺灣教育會雜誌》144號,頁3。
    謝年登
    1936.9 〈我が部落振興教化運動〉,《臺灣地方行政》2卷9號,頁67-70。
    鷲巢敦哉
    1940.5 〈臺灣統治回顧談〉,《臺灣地方行政》6卷5號,頁79-87。

    (三)時人著作
    1.日文
    小平久馬著
    1935 《日本婚禮式》,東京:泰文館。
    山根勇藏
    1995 《臺灣民族性百談》,臺北:南天復刊。
    井出季和太
    1997 《臺灣治績志》,臺北:南天復刊。
    片岡巖
    1921 《臺灣風俗誌》,臺北 : 臺灣日日新報社。
    永田城大
    1938 《民風作興の具體策》,臺北:實業之臺灣社。
    田中一二編
    1985 《臺北市史──昭和六年》(一)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208
    號,臺北:成文復刊。
    田中耕太郎
    1946 《教育と政治》,東京:好學社。
    伊能嘉矩
    1965 《台湾文化志》中卷,東京:刀江書院。
    吉野秀公
    1997 《臺灣教育史》,臺北:南天復刊。
    佐倉孫三
    1961 《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坪谷善四郎著
    2008 《日本女禮式大全》,《文献選集近代日本の礼儀作法 明治編》
    第4卷,東京:図書センター。
    姉歯松平
    1994 《本島人のみに関する親族法並びに相続の大要》,臺北:南天復刊,。
    東京法律研究會編
    1906 《帝國六法全書》,大阪:井上市松。
    松島剛
    1985 《臺灣事情》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114號,臺北:成文。
    杵淵義房
    1991 《臺灣社會事業史》,臺北:南天復刊。
    林進發
    1934 《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
    牧尾哲
    1932 《臺灣基督傳教史》,臺北:該氏。
    梶原通好
    1995 《臺灣農民生活考》,臺北:南天復刊。
    菅武雄
    1938 《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新竹:著者。
    鈴木清一郎
    1995 《台湾旧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臺北:南天復刊。
    緒方武藏編
    1999 《臺灣大年表》,臺北:成文復刊。
    臺北組合基督教會
    1932 《臺北組合基督教會二十年史》,臺北:該會。
    臺灣神社社務所編纂
    1935 《臺灣神社誌》,臺北:松崎貞吉。
    1937 《臺灣神社略誌》,臺北:松崎貞吉。
    臺灣新民報社
    1937 《臺灣人士鑑》,臺北:該社。
    劉克明
    1930 《臺灣古今談》,臺北:新高堂書店。
    橫山訒譯述
    2008 《近世欧米礼式》《文献選集近代日本の礼儀作法 明治編》第1
    卷,東京:図書センター。
    齋藤勇編
    1939年 《マツカイ博士の業蹟》,臺北:淡水學園。
    瀧本二郎著
    2008 《歐米の習慣作法》《文献選集近代日本の礼儀作法 昭和編》
    第1,東京:図書センター。
    畠中市義
    1936 《臺灣戶口制度大要》,東京:松華堂書店。

    2.中文
    王禮
    2005 《臺灣縣志》[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 第四冊],臺北:文
    建會。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
    2004 《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伏名
    1959 《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84 《嘉義管內采訪冊》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35號,臺北:成文。
    徐珂編撰
    1984 《清稗類鈔》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復刊。
    高拱乾
    2004 《臺灣府志》[臺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 第二冊],臺北:
    文建會。
    葉榮鐘
    2000 《日據下台灣政治運動史》下,臺中:晨星。
    2002 《葉榮鐘早年文集》,臺北:晨星。
    臺南長老大會著
    2003 《台南大會議事錄(一)1896-1913》,臺南:教會公報。

    3.西文
    Clark Wissler
    1923 Man And Culture, New York : Tomas Y. Crowell Company.
    Edward Westermarck
    1922 The History Of Human Marriage, Vol . II,New York : The Allerton Book
    Company.
    George Leslie Macky
    1991 From Far Formosa : 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臺北:南天復刊.

    4.白話文
    北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1934 《Pak-pō͘ Tâi-oân Ki-tok Tiúⁿ-ló kàu-hōe Hiàn-hoat:Kuichek:Tiâu-lē(北
    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憲法、規則、條例)》,臺北:臺北教士會書房。

    二、日記、傳記與回憶錄
    朱江淮口述,朱瑞墉整理
    2003 《朱江淮回憶錄》,臺北:朱江淮文教基金會。
    吳尊賢
    1987 《人生七十》,臺北:財團法人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
    吳新榮
    1989 《吳新榮回憶錄》,臺北:前衛。
    林玉茹、王泰升、曾品滄,吳美慧、吳俊瑩記錄
    2008 《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記錄》,臺北:遠流。
    林衡道口述;卓遵宏、林秋敏訪問;林秋敏記錄、整理
    1996 《林衡道先生訪問錄》,臺北:國史館。
    林獻堂著,許雪姬、鍾淑敏主編
    2000 《灌園先生日記(二)一九二九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2004 《灌園先生日記(八)一九三五年》,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馬偕原著,林晚生譯
    2007 《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臺北:前衛。
    張漢裕主編
    2000 《蔡培火全集》【第1册 家世生平與交友】,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
    張麗俊;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和解讀,
    2004 《水竹居主人日記(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許雪姬、張隆志、陳翠蓮等訪談;賴永祥、蔡說麗等紀錄
    2007 《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記錄》,臺北:遠流。
    游鑑明訪問;吳美慧等紀錄
    1994 《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
    黃武東著
    1988 《黃武東回憶錄》,臺北:前衛。
    黃敦涵編
    1977 《翁俊明烈士編年傳記》,臺北:正中書局。
    楊金虎
    1990 《七十回憶》(上),臺北:龍文。
    楊基銓撰述、林忠勝校聞
    1996 《楊基銓回憶錄》,臺北:前衛。
    楊肇嘉著
    1968 《楊肇嘉回憶錄》上,臺北:三民書局。
    廖欽福口述/吳君瑩記錄/林忠勝撰述
    2005 《廖欽福回憶錄》,臺北:前衛。
    熊秉真、江東亮訪問,鄭麗榕記錄
    1990 《魏火曜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口述歷史專案小組編
    1993 《臺灣婚喪習俗口述歷史輯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鍾淑敏、詹素娟等訪問,吳美慧等紀錄
    2010 《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韓石泉原著,韓良俊編著
    2009 《六十回憶》,臺北:望春風文化。

    三、近人專著(含圖像資料)
    大友昌子
    2008 《帝國日本社会事業政策研究──台湾‧朝鮮──》(京都:
    ミネルヴァ書房。
    山中永之佑等編
    2002 《新日本近代法論》,京都:法律文化社。
    王泰升
    2009 《台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
    2010 《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
    王雲五名譽總編
    1989五版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冊 人類學】,臺北:臺灣商務。
    史托兹(Fritz Stolz)著、楊夢茹譯
    2003 《基督宗教》,臺北:東大。
    向山寬夫原著;楊鴻儒、陳蒼杰、沈永嘉譯
    1999 《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福祿壽。
    江馬務
    1976 《江馬務著作集》第七卷,東京:中央公論社。
    江傳德
    2008 《天主教在臺灣》,臺北:聞道。
    吳文星
    2008 《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五南。
    吳學明
    2003 《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台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
    李添春纂修
    1956 《臺灣省通志稿》卷二 人民志宗教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毓嵐
    2010 《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學系專刊35號〕,臺北:師大歷史。
    村上重良
    1970 《國家神道》,東京:岩波書店。
    1982 《國家神道と民眾宗教》,東京:吉川弘文館。
    村上重良,張大柘譯
    1993 《宗教與現代化》,高雄:佛光。
    阮昌銳
    1982 《中外姻禮俗之比較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岡田莊司等編
    2010 《日本神道史》,東京:吉川弘文館。
    林咏榮
    1982 《中國固有法律與西洋現代法律之比較》,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近藤正己
    1996 《総力戦と台湾:日本植民地崩壊の研究》,東京:水刀書房。
    洪郁如
    2002 《近代台湾女性史:日本の植民統治と「新女性」の誕生》,東京:勁
    草書房。
    派翠西亞∙鶴見(E. Patrica Tsurumi)著,林正芳譯
    1999 《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
    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著,徐雨村譯
    2005 《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臺北:桂冠圖書。
    紀展南著
    2007 《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傳奇》,嘉義:張進通許世賢基金會。
    宮原誠一
    2002 《社会教育》【社会∙生涯教育文献集I 1】,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國家圖書館閱覽組編;何培齊文字編撰
    2007 《日治時期的臺北》,臺北:國家圖書館。
    婁子匡
    1967 《婚俗志》,臺北:臺灣商務。
    張妙娟
    2005 《開啟心眼:《臺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臺南:
    人光。
    張隆志等編
    2008 《恩典之美 : 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莊永明
    2001 《台灣世紀回味:生活長巷=Scanning Taiwan 1895-2000》,臺北:遠
    流視覺書編輯室。
    莊永明
    1993 《島國顯影》第二輯,臺北:創意力文化。
    莊英章著
    1994 《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許雪姬等編
    2011 《流轉年華:臺灣女性檔案百年特展圖錄》,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陳玲蓉
    1992 《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
    陳國強編、石奕龍等撰稿
    2002 《文化人類學辭典》,臺北:恩楷股份有限公司。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
    2006 《「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
    臺北:麥田。
    陳翠蓮
    2008 《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曹永和文教基金會。
    曾山毅
    2003 《植民地台湾と近代ツーリズム》,東京:青弓社。
    黃昭堂
    1988 《臺灣總督府》,東京:教育社。
    黃靜嘉
    2002 《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
    楊炯山主稿
    1996 《婚喪禮儀手冊》,新竹:臺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
    楊翠
    1993 《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
    1932)》,臺北:時報文化。
    碓井正久
    2002 《社会教育》【日本現代教育基本文献叢書 社會∙生涯教育文献集I
    7】,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著;何穎怡譯
    2003 《太太的歷史》,臺北:心靈工坊。
    蔡文輝著
    1998 《婚姻與家──家庭社會學》,臺北:五南。
    蔡惠穎
    2011 《不純情羅曼史: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婚戀愛欲》,臺北:博雅書屋。
    蔡錦堂著
    1994 《日本帝国主義下台湾の宗教政策》,東京:同成社。
    鄭連明等編
    1965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駒込武
    2001 《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
    賴永祥著
    1990 《教會史話》第一輯,臺南:人光。
    1995 《教會史話》第三輯,臺南:人光。
    1998 《教會史話》第四輯,臺南:人光。
    謝國興著
    2002 《陳逢源:亦儒亦商亦風流(1893-1892)》,臺北:允晨文化。
    藍吉富
    2007 《認識日本佛教》,臺北:全佛文化事業。
    讓-克洛德‧布洛捏(Jean-Claude Bologne)著;趙克非譯
    2008 《西方婚姻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四、專篇論文
    上島敏昭
    1986 〈神前結婚式の成立〉,《近代庶民生活誌》第9卷 恋愛‧結婚‧家庭,
    東京:三一書房,頁519-524。
    大友昌子
    2001 〈日本統治下台湾における社会事業政策の展開〉,《戰前‧戰中期ア
    ジア研究資料2 植民地社会事業關係資料集〔台湾編〕》別冊〔解說〕,
    東京:近現代資料刊行会,頁41-107。
    中西美貴
    2004 〈大正後期臺灣新知識分子的世界—「新民會」雜誌中戀愛結婚議
    題為主要分析場域—〉,《臺灣風物》54卷1期,頁25-46。
    王世慶
    1991 〈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1914
    ~1937)〉,《思與言》29卷4期,頁5-62。
    古偉瀛著
    2008 〈十九世紀臺灣天主教(1859-1895)──策略及發展〉,《臺灣天主教
    史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3-61。
    玉城肇、洞富雄
    1972 〈結婚‧恋愛‧性〉《岩波講座 日本歴史》23別卷〔2〕,東京:岩波
    書店,頁171-254。
    朱昌峻
    1963 〈劉銘傳與臺灣近代化〉,《臺北文獻》第六期,頁1-14。
    朱鋒
    1959 〈臺灣的古昔婚禮〉,《臺北文物季刊》8卷1期,頁1-18
    何義麟
    1986 〈皇民化期間之學校教育〉,《臺灣風物》第36卷4期,頁61-83。
    吳文星
    1986 〈日據時期臺灣的放足斷髮運動〉《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69-108。
    2008 〈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會變遷〉,《臺灣學系列講座專輯(一)》,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頁190-210。
    吳奇浩
    2005 〈清代臺灣之奢靡風氣〉,《臺灣史研究》12卷2期,頁35-74。
    吳瀛濤
    1949 〈稻江百業雜談〉,《臺北文物季刊》第8卷,頁93-97。
    李亦園
    1964 〈文化變遷、經濟成長與模式行為〉,《思與言》第2卷1號,
    頁199-206。
    沈潔
    2001 〈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方面委員制度の展開及びその特質〉,《戰前‧
    戰中期アジア研究資料2 植民地社会事業關係資料集〔台湾編〕》別
    冊〔解說〕(東京:近現代資料刊行会,頁109-132。

    沈靜萍
    2009 〈百餘年來臺灣聘金制度之法律分析──兼談臺灣女性法律地位之變
    遷〉,《以臺灣為主體的法律史研究》,臺北:元照,頁91-132。
    松金公正
    1992 〈日據時期日本佛教之台灣佈教—以寺院數及信徒人數的演變為考
    察中心〉,《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頁191-221。
    1999 〈日據時期日本佛教在台灣推行之「社會事業」(1895-1937)〉收編
    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宗教傳統與社會實踐中型研討會報
    告》,臺北:該所,頁1-37。
    2001 〈日本植民地統治初期における日本人僧侶と台湾—淨土宗の布教
    を中心に1895年~1902年—〉收入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第
    三屆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該會,
    頁365-409。
    林衡道
    1984 〈臺灣的生命禮俗〉,《生命禮俗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
    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頁177-208。
    林蘭芳
    1996 〈日據末期臺灣「皇民奉公」運動(1941-1945)〉,《中華民國史專題
    論文集》第三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頁1195-1238。
    姚漢秋
    1977 〈閩臺婚姻禮俗變遷〉,《臺灣文獻》28卷4期,頁147-153。
    洪秀桂
    1965 〈南投草屯新豐里福老人家族形態與婚喪禮俗〉,《國立臺灣大學考
    古人類學刊》25、26期合刊,頁158-169。
    1976 〈蛻變中的婚俗〉《中國論壇》第1卷第8期,頁15-17。
    范珍輝
    1984 〈婚俗之演變及其問題〉,《生命禮俗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文
    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頁71-99。
    栗原純
    2004 〈日本植民地における台湾戸籍制度の成立─戸口規則の戸籍制度へ
    転用について─〉,《日本統治下台湾の支配と展開》,名古屋:中京
    大學社会科学研究所,頁267-337。
    馬季方
    1996 〈文化變遷:涵化研究的演化〉,《國外文化人類學新論》,北京:社
    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67-83。
    張隆志
    1998 〈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
    型期研究的再思考〉,《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第四屆討論會》第二
    冊,臺北:國史館,頁2031-2056。
    曹甲乙
    1955 〈臺灣婚俗一瞥〉,《臺灣文獻》6卷3期,頁43-56。
    莊金德
    1963 〈清代臺灣的婚姻禮俗〉,《臺灣文獻》,14卷3期,頁28-70。

    許雪姬
    1988 〈邵友濂與臺灣的自強新政〉,《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
    北:該所,頁425-460。
    1999 〈皇民奉公會的研究──以林獻堂的參與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叢刊》,第31期,頁176-211。
    2005 〈張麗俊生活中的女性〉,《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論論文集》,臺
    中:該局,頁69-117。
    陳慈玉
    2003 〈婚姻與家族勢力:日治時期台灣基隆顏家的婚姻策略〉,《無聲之聲
    (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中研院近代史
    研究所,頁173-202。
    曾品滄
    2010 〈辦桌──清代臺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新史學》21卷4期
    ,頁1-55。
    黃子寧
    2008 〈林獻堂與基督教〉,收於許雪姬總編輯,《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
    堂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紀念》下冊,臺北:中研院臺史所,頁675-729。
    黃秀政
    1992 〈《臺灣青年》與近代臺灣民族運動(一九二○—一九二二)〉,《臺灣
    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頁207-262。
    黃富三
    1980 〈劉銘傳與臺灣的近代化〉,《台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圖書,
    頁273-279。
    楊嘉欽
    2008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天主教之政策與態度〉,《第五屆臺灣總督府
    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該館,頁429-445。
    2009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對天主教之態度〉,《台灣開教150年(1859
    ~2009)傳道紀念文集》,臺北:天主教中華道明會,頁107-120。
    董芳苑
    1996 〈論長老教會與臺灣的現代化〉,《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
    三連基金會,頁183-211。
    董復蓮等
    1987 〈台灣各地婚俗〉,《民俗曲藝》45期,頁57-117。
    廖素菊
    1967 〈台灣客家婚姻禮俗之研究〉,《臺灣文獻》18卷1期,頁19-88。
    蔡淵洯
    1985 〈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商業〉,《史聯雜誌》第7期,頁55-65。
    1988 〈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第26
    卷第1期,頁109-132。
    1996 〈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師大
    中教輔委會),頁83-109。
    蔡慧玉
    1998 〈一九三○年代臺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
    組合為例」〉,《臺灣史研究》,第5卷2期,頁55-100。
    蔡錦堂
    1991 〈日據末期台灣人宗教信仰之變遷──以「家庭正廳改善運動」為
    中心〉,《思與言》第29卷4期,頁65-82。
    1992 〈日本據台末期神社的建造──以「一街庄一社」政策為中心─
    ─〉,《淡江史學》4期,頁211-224。
    1995 〈皇民化運動前臺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1931~1937──〉,《臺
    灣使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臺北:國史館,
    頁369-388。
    2001 〈日本治台時期的神道教與神社建造〉,《宜蘭文獻》50期,頁3-32。
    2001 〈日治時期日本神道在台灣的傳播與侷限〉,《淡江史學》,第12
    期,頁141-153。
    鄧學仁
    1996 〈日治時期臺灣之身分法──以親屬關係與婚姻關係之判決為中心─
    ─〉,《台灣法制一百年論文集》(臺北:臺灣法學會,頁619-666。
    鄭仰恩
    2005 〈從草創開拓到組織牧養──試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模式的轉換〉
    《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台灣基督教史研究論集》,臺南:人光,
    頁1-23。
    橫森久美
    1982 〈台湾における神社―皇民化との関連において―〉,《台灣近現代
    史研究會》,池田敏雄氏追悼紀念特集,頁187-221。
    盧嘉興
    1964 〈臺灣的婚禮〉,《臺灣文獻》15卷3期,頁54-63。
    戴寶村
    2003 〈台灣文化協會年代的生活革新運動〉,《「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
    國家建構」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基金會,頁23-41。
    魏捷茲
    2010 〈帝國、文人與婚姻:清末竹塹文人家庭中的女性婚姻形式初探〉,《客
    家˙女性與邊陲性》,臺北:南天,頁162-206。
    羅煥光
    1996 〈清末民初臺灣客家婚姻禮俗〉,《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2期,
    頁69-83。

    五、學位論文
    王慧瑜
    2010 〈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臺北: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文君
    1998 〈日據時期台灣的社會事業──以貧民救助為中新的探討(
    1895-193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向元玲
    1999 〈苗栗地區客家婚俗研究──以苗栗市,公館鄉,銅鑼鄉為例〉,臺中: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江智皓
    1997 〈日治末期(1937-1945)台灣的戰時動員組織—從國民精神總動員
    組織到皇民奉公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奇浩
    2012 〈洋風、和風、臺灣風:多元雜揉的臺灣漢人服裝文化(1624-1945)〉,
    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李文獻
    2003 〈臺灣閩客傳統婚禮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松井真里江
    1996 〈台湾におけるキリストの史的研究—植民地時代を中心に—〉,臺
    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卿
    1997 〈日治時期臺灣的社教團體與社會變革—以台北州「同風會」為例〉,
    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阿部由理香
    2001 〈日治時期台灣戶口制度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班
    論文。
    柯勝釗
    2002 〈日治時期台南社會活動之研究──以台南公會堂為例〉,臺南:國
    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世昌
    1997 〈《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臺北: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素杏
    2002 〈關廟地區的婚俗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鄉
    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佩賢
    2001 〈台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
    (1895-191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大元
    1999 〈日治時期臺灣教化輔助團體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
    研究所。
    陳昭如
    1997 〈離婚的權利──台灣女性離婚權的建立及其意義〉,臺北:國立臺
    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庭芳
    2010 〈日治時期臺灣漢人婚俗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
    所。
    黃素卿
    2008 〈屏東縣琉球鄉婚姻與生育禮俗之探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華語
    文學系臺灣語文教師碩士班碩士論文。
    塗素珠
    2008 〈雲林縣林內鄉閩南婚姻禮俗探討〉,臺東: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
    系臺灣語文教師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境任
    2000 〈日治時期台灣青年團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
    劉薇玲
    2002 〈屏東客家婚俗變遷之研究-以六堆中區為例(1941-2001)〉,臺南:
    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欣雁
    2004 〈日治後期臺中州國家神道之傳播及影響(1931-1945)〉(臺中:私 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蔡龍保
    2006 〈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
    (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鄭麗玲
    1994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社會(1937-1945)──治安、社會教化、軍事
    動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春香
    2002 〈北門地區婚姻禮俗研究〉,臺南: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
    士論文。

    六、網路資料
    《ウエディング用語辭典》:http://wedding.dictionarys.jp/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http://www.laijohn.com/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http://digitalarchives.tw/
    《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