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黎春開 Le, Xuan Khai |
---|---|
論文名稱: |
越南燕行詩中的中國敘述——以人文、地景、文學文化交流為論述中心 China in Vietnamese Envoys’ poems— A focus o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Literature |
指導教授: | 許俊雅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7 |
中文關鍵詞: | 越南燕行詩 、朝貢 、越南使臣 、中國文人 、中國地景 |
英文關鍵詞: | Vietnamese Envoys’ poems, Tribute system, Vietnamese envoys, Chinese scholars, Chinese landscape.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67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2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越南燕行詩中的中國敘述——以人文、地景、文學文化交流為論述中心
摘要
歷代以來,在東亞文化圈內,中國一直被視為文化中心。有關中越文化文學關係研究,華文世界學者多指出中國對越南的歷史文化文學有深刻的影響。前輩學者的研究觀點主要是從「中華中心主義」出發。本論文則從越南詩人的視角切入,以〈越南燕行詩中的中國敘述——以人文、地景、文化文學交流為論述中心〉為題。
從第十到十九世紀,越南歷史可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第十到十五世紀的階段。此階段越南社會背景似乎沒有大變動。另一方面,越南中國邦交關係此階段相當穩定,兩國沒有大矛盾或不同發生。越南社會政治背景和兩國邦交關係穩定等因素,影響到各使臣此階段的詩歌靈感。不管詠景還是詠史詩,此階段的著作大部分都帶著樂觀精神。反而,從第十五到十九世紀的階段,越南社會開始有變動。從政治社會角度而言,這段時期的越南社會正面臨政治體制混亂之狀態。國家一分為二,南區與北區各自擁有不同的制度。農民起義運動在各地爆發,代表性的就是西山運動,其頂峰階段就是西山朝代與阮朝之戰,繪出越南民族歷史慘痛的煮豆燃箕政治畫面。從越中邦交關係角度來看,1789年,中國清朝與越南西山朝之戰已對戰後出使使臣之心理產生不少影響。而從使臣個人角度出發,政治混亂已形成兩種使臣對象,第一是只在新成立朝代從官的使臣,第二就是在新舊兩個朝代皆從官的使臣。個人環境、時代之變動以及兩國邦交起伏也對越南使臣的詩歌創作內容與審美觀有著不小影響。他們創作的出使詩歌深深地寄託了自己心思。從以上的特點出發,本論文深入研究越南燕行詩中的中國形象。其目的首先就是再現了從第十到十九世紀越南燕行詩的中國景象,其二也體現了本階段出使使臣的作品中創造內容與注重描寫對象之區別。
論文分六章從文化歷史角度深入分析中國文化歷史地名、自然景物、中國百姓的生活面貌以及社會現實畫面。在越南使臣視野下,那些貧困百姓、才華忠義一族所遭受的人生悲劇。從民間社會角度,就越南燕行詩歌所提及的中國和越南當時的社會現實進行比較。為進一步挖掘文學家的內心思想,本論文不僅限於越南燕行詩中所刻畫的歷代時期中國社會與越南社會現狀、百姓遭遇、文化歷史地名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亦探討越南燕行詩的藝術特色與越南使臣的心靈世界。讀者從越南使臣寄託在漢詩的顧慮與深思中,可更為清晰地感受到詩人們那高尚純潔的心靈及詩人對人生塵世的真摯之情。
關鍵詞:越南燕行詩、朝貢、越南使臣、中國文人,中國地景
China in Vietnamese Envoys’ poems— A focus o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and Literature
Abstract
For centuries, China had been regarded as the cultural centre in the East Asian culture. In terms of Sino-Vietnamese relation or the intercultural studies/literatur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Chinese scholars or those in the field of Sinology acknowledge the huge impact of China over Vietnam. Many scholars has based their studies on “Chinese Ethnocentrism” whereas my dissertation will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etnamese poets. Different sections of my dissertation will examine China’s history, names of locations, landscape, scenery and the livelihood of the general public who lived under China Empire’s rule, in order to re-create a vivid description of “living in the China dynasty”
The period from X to XIX may b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special milestones in the history of Vietnam. In terms of the politics, society, it was the time that Vietnam society faced with a period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 disturbance. A country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with two differ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 Peasant movements broke out everywhere, typically Tay Son Peasant Movement, the most powerful movement was the war between Tay Son dynasty and Nguyen dynasty, which drew up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that the peoples killed each other and filled with pain in the history of the Vietnam. In terms of Vietnam-China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the war between Qing dynasty and Tay Son dynasty, Vietnam in 1789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missaries after the war ended. In terms of emissary individual, the political turmoil formed two objects of emissary, the first one was the emissary who only worked as an official in the newly established dynasty, the second one is the emissary who worked in both the old and new dynasties. Personal circumstances,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the complex vicissitudes of diplomatic relation between two countries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aesthetic ideology and literary writing content. They gave these feelings profoundly in emissary poetry. From the above contents, the thesis analyzes deeply emissary poetry when they worked in China from X to XIX with the first aim to reproduce China image in Vietnam horse-riding poetry in this stage. Besides, we can fi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composition content and objects in emissary’s poems in this stage.
The sorrow and tragedies of the poor, the scholars and the heroes will be described from the angle of the Vietnamese envoys. My study will also compare the situations or hardships that exis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al hierarchies of China and Vietnam. To explore more of the thoughts of the Vietnamese envoys, my dissertation will not only focus on the the elements mentioned above, but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what the envoys might be thinking. Readers can clearly sense the purity of the poems and their emotions towards the cruel world.
Keywords: Vietnamese Envoys’ poems, Tribute system, Vietnamese envoys, Chinese scholars, Chinese landscape.
參考書目
一、越南古籍文献
丁儒完:《默翁使集》,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 VHV 1443。
吳仁靜:《拾英堂詩集》,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 A.779。
阮攸:《北行雜錄》,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 Vl-lc26。
阮忠彥:《界軒詩集》,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A.601。
阮偍:《華程消遣集》,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 A.1361。
阮湜:《華程詩錄》,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721
阮嘉吉:《華程詩集》,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A.316。
胡士棟:《花程遣興》,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1974。
范師孟:《峽石詩集》,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A.216。
陶公正:《北使詩集》,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 VHV 2166。
馮克寬:《梅嶺使華詩集》,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 ,編號 VHV 188。
潘輝注:《華軺吟錄》,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A. 2041。
潘輝益:《星槎紀行》,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A.1455。
潘輝湜:《使程雜詠》,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A.2791。
鄭懷德:《艮齋詩集》 ,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A.780。
黎貴敦:《桂堂詩集》,越南漢喃研究院藏本,編號 VHV.2341。
二、典籍類與史料彙編
《清聖祖實錄》卷26,康熙七年五月甲子,台灣: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出版社,1997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唐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方略館:《安南紀略》,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年。
光緒版《清會典事例》卷502,《禮部・朝貢・貢期》。
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河內: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吳時倩:《安南一統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宋濂等:《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李仙根:《安南使事紀要》,濟南:齊魯書社,1997 年。
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二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徐延旭:《越南輯略》,光緒三年(1877)梧州刻本。
馬先登:《再送越南貢使日記》,《歷代日記叢鈔》第87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馬先登:《護送越南貢使日記》,《歷代日記叢鈔》第79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通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年。
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勞崇光:《南國風雅統編序》,載《集美詩文》,越南:河內漢喃研究院所藏 A.2987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越南漢喃研究院:《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越南所藏編,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越南阮朝的官修編年體史書:《大南實錄》,越南:河內漢喃研究院正編,R756,卷 17。
黃國安、蕭德浩、楊立冰:《近代中越關係史資料選編》,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年。
聖祖御製李世民:《全唐詩》(上)、(下),台北市:宏業書局,1977年。
慶桂等修:《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潘清簡:《(欽定)越史通鑒綱目》,越南建福元年(1884)刻本。
潘輝注:《歷朝憲章類志》卷46 《邦交志》,越南:漢喃研究院抄本複印本,A50/1—4。
黎統編:《邦交錄序》,越南:漢喃研究院抄本複印本,A691/1—2
黎崱、大汕:《安南志略》,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嚴從簡著,余思黎點校:《殊域周咨錄》卷 6《安南》,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三、 專書
(一)中文資料
山本達郎:《南方諸國關係漢文史料集編》,東京:南方史研究會,出版年不詳。
山本達郎:《越南中國關係史年表》,雲南:東南亞研究所,1983年。
王力:《詩詞格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何乃英主編:《東方文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呂士朋:《北屬時期的越南 : 中越關係史之一》,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李未醉:《中越文化交流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
李雲泉:《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系體制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
施懿琳等:《全台詩》,臺灣: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年。
孫宏年:《清代中越宗藩關係研究》,吉林: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
徐世昌:《晚晴鑼詩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徐國能:《清代詩論與杜詩評家》,台北:里仁書局,2009年。
張秀民:《中越關係史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許俊雅:《全台賦》,臺灣: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郭廷以等:《中越文化論集》,臺北 :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年。
陳益源:《中越漢文小說研究》,香港:東亞文化出版社,2007。
陳益源:《越南漢籍文獻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陳益源:《蔡廷蘭及其海南雜著》,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陶鎔、陳以令:《中越文化論集》,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合作,1968年。
陶鎔等著:《中越文化論集》,臺北:國防硏究會;中華大典編印會,1968年。
黃國安:《中越關係史》,廣四人民出版社,1986年。
黃國安:《中越關係史簡編》,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黃錚:《中越關係史研究輯稿》,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劉玉珺:《越南漢喃古籍的文獻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春銀、王小盾、陳義主編:《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劉春銀、王小盾、陳義主編:《越南漢喃文獻目錄提要補遺》,臺北:中央硏究院亞太硏究專題中心,2004年。
鄭克孟、仁荷大學:《越南與韓國使節在中國的詩文唱和》,首爾:仁荷大學出版社,2014。
錢仲聯:《清詩紀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4年。
(二)越南文資料
丁嘉慶、越南文學總集編寫委員會(Đinh Gia Khánh,Hội đồng biên tập tổng tập văn học Việt Nam):《越南文學總集》(Tổng Tập Văn Học Việt Nam),河內: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吳世龍(Nguyễn Thế Long):《古代出使與接待使節故事》(Chuyện Đi Sứ,Tiếp Sứ Thời Xưa),河內:文化通訊出版社,2001年。
吳德盛 (Ngô Đức Thịnh) :《文化區與分區文化》(Văn hoá vùng và phân vùng văn hoá ở Việt Nam),胡志明:青年出版社,2004年。
阮光勝、阮伯世(Nguyễn Quang Thắng,Nguyễn Bá Thế):《越南歷史人物詞典》(Từ Điển Nhân Vật Lich Sử Việt Nam),河內: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阮綠 (Nguyễn Lộc),《18世紀後半段越南文學》(Văn học Việt Nam nửa sau thế kỷ 18),越南:蜆港出版社,1965年。
阮憲黎、阮光勝(Nguyễn Hiến Lê,Nguyễn Quang Thắng):《史學》(Sử Học),河內:文學出版社,2006年。
阮環(Nguyễn Hoàn):《安南史》(An Nam sử),越南:河內漢喃出版社,1975年。
范長康(Phạm Trường Khang):《越南使臣》(Các Sứ Thần Việt Nam),河內:文化通訊出版社,2010年。
范韶、陶芳萍 (Phạm Thiều, Đào Phương Bình):《出使詩》(Thơ đi sứ),越南:河內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國際關係學院(Học viện Quan hệ Quốc tế):《出使與接待使節故事》(Những Mẩu Chuyện Đi Sứ Và Tiếp Sứ),河內:國際關係學院,2001年。
張正,黎尺(Trương Chính, Lý Thước):《阮攸漢字詩》(Thơ chữ Hán Nguyễn Du),越南:河內文學出版社,1965年。
梅國蓮(Mai Quốc Liên):《阮攸全集》(Nguyễn Du toàn tập),河內:國學研究中心─文學出版社,1996年。
陳文兒(Trần Văn Nhi):《阮廌漢文詩》(Thơ chữ Hán Nguyễn Trãi),越南:河內文化出版社,1999年。
陳重金(Trần Trọng Kim):《越南史略》(Việt Nam Sử Lược),河內:文化通訊出版社,1999年。
陳重金(Trần Trọng Kim):《越南通史》(Việt Nam thông sử),越南:文化出版社,1992年。
陳景和(Trần Cảnh Hòa):《鄭懷德出使詩集》(Thơ đi sứ Trịnh Hoài Đức),越南:新亞出版社,1962年。
陶維英(Đào Duy Anh):《阮攸漢字詩》(Thơ chữ Hán Nguyễn Du),越南:河內文學出版社,1988年。
黃春罕 (Hoàng Xuân Hãn):《越南詩文》(Thơ văn Việt Nam),越南:人文出版社,1943年。
楊廣含(Dương Quảng Hàm):《越南文學史要》(Việt Nam Văn Học Sử Yếu),胡志明市:青年出版社,2005年。
楊廣涵 (Sử lược Văn học Việt Nam):《越南文學史略》,越南:文學會出版社,2004年。
裴維新 (Bùi Duy Tân):《馮克寬出使詩全集》( Thơ đi sứ Phùng Khắc Khoan ),越南:河西出版社,2000年。
編輯部(Nhiều người soạn):《阮偍漢文詩選集》(Tuyển Tập Thơ Chữ Hán Nguyễn Đề),河內: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編輯部(Nhiều người soạn):《段阮俊詩文(《海翁詩集》)》(Thơ Văn Đoàn Nguyễn Tuấn (Tức Hải Ông Thi Tập) ),河內: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鄧越水(Đặng Việt Thủy):《117位越南使節》(117 Vị Sứ Thần Việt Nam),河內:人民軍隊出版社,2009年。
(三)西文資料
A.L.Kroeber)著、吳德盛/譯:《北美印度人的各「文化圈」研究》, 越南文學出版社,2001年。
Liam C.Kelley著、阮文和/譯:Whither the Bronze Pillars? Envoy Poetry and the Sino-Vietnamese Relationship in 16th to 19th Centuries. University Of Hawaii,2001.《銅柱何在?16—19 世紀越南出使詩中的中越關係之研究》,越南:文學出版社,2005年。
Mike Crang 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2004年。
喬瓦尼•巴蒂斯塔•維柯著(Giovanni Battista Vico),劉段雄,陳文俊翻譯:《東方學》,越南:政治國家出版社,1998年。
四、論文集論文
于在照:〈漢字與越南的漢語文學〉,趙麗明主編:《漢字傳播與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318-333。
文庄:〈越南歷代漢文詩的三種思潮及其特徵〉,趙麗明主編:《漢字傳播與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334-353。
王偉勇:〈中越文人「意外」交流之成果:《中外群英會錄》述評〉,王三慶
陳益源主編:《東亞漢文學與民俗文化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7年。
阮春徑:〈中國漢字文學對越人詩歌的影響〉,王三慶、陳益源主編:《東亞漢文學與民俗文化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7年。
武世魁:〈古代越南有華人血統的家族在推進漢字傳播和中越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趙麗明主編:《漢字傳播與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313-317。
范氏釵:〈越南漢文化鄉約版本和內容字〉,趙麗明主編:《漢字傳播與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367-370。
孫衍峰:〈儒家思想在越南的傳播發展與變遷〉,趙麗明主編:《漢字傳播與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354-366。
陳三井:〈中法戰爭前夕越南使節研究──以阮氏為例之探討〉,許文堂主編:《越南.中國與臺灣關係的轉變》,臺北:中央硏究院東南亞區域硏究計畫,2000年,頁63-76。
陳義:〈北屬時期漢字傳入越南始末及其對地文化學術形成發展所起的作用〉,趙麗明主編:《漢字傳播與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309-312。
費香蓮:〈漢模越用:漢喃文字和越南文學〉,王三慶、陳益源主編:《東亞漢文學與民俗文化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7年。
劉玉珺:《越南漢喃古籍的文獻學研究》,(中國:廣州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頁126
鄭克孟:〈越南的漢喃遺產〉,趙麗明主編:《漢字傳播與中越文化交流》,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年,頁264-269。
五、期刊論文
(一)中文資料
于向東:〈黎貴惇的生平及其哲學思想〉,《許昌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頁48-54。
于向東:〈黎貴惇的著述及其學術思想〉,《東南亞研究》,1991年第3期,頁10-17。
毛翰:〈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越南歷代漢詩概說(3)〉,《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頁42-46。
牛軍凱:〈安南莫朝與中越關係制度的變化〉,《南洋問題研究》,2004年第2期,頁67-77。
王志強:〈從1883年越南遣使來華看中越宗藩關係的終結〉,《史林》,2011年第2期,頁85-91+189。
王志強:〈越南漢籍《往津日記》及其史料價值評介〉,《東南亞縱橫》,2010年第12期,頁71-74。
王桃:〈20世紀以來中國學者關於清代以前中越關係的研究〉,《東南亞研究》,2006年第3期,頁83-86-96。
王偉勇:〈中越文人「意外」交流之成果──《中外群英會錄》述評〉,《成大中文學報》,2007年7月,第17期,頁117-152。
王颋,張玉華:〈「郎官湖」與安南旅寓士人黎萴〉,《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頁158-163。
任育才:〈隋唐時代之中越關係〉,《中興大學文史學報》,1971年5月,第1期,頁63-72。
何仟年:〈中國所存越南漢詩文獻考論〉,《中國典籍與文化》,2010年第3期,頁107-115。
何仟年:〈越中典籍中的兩國詩人交往〉,《揚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頁49-53。
呂士朋:〈元代之中越關係〉,《東海學報》,1966年1月第8:1期,頁11—49。
呂士朋:〈宋代中越關係年表〉,《東海學報》,1950年6月第2:1期,頁171-224。
呂士朋:〈宋代之中越關係〉,《東海學報》,1981年6月第22期,頁93-177。
呂士朋:〈明代之中越關係〉,《圖書館學報》,1971年6月第11期,頁1-50。
呂士朋:〈清代康雍乾三朝之中越關係〉,《東海學報》,1973年7月第14期,頁 1-48。
呂士朋:〈清光緒朝之中越關係〉,《東海學報》,1975年6月第16期,頁35-80。
李金明:〈明代海外朝貢貿易中的華籍使者〉,《南洋問題研究》,1986年第4期,頁107-118。
李建軍:〈試論沐氏家族與明代中越關係〉,《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頁88-92。
李修章:〈讀越南詩人阮攸《北行雜錄》有感〉,北京:《東南亞研究》,1991年第1期,頁97-106。
李謨潤:〈拒斥與認同:安南阮攸《北行雜錄》文獻價值審視〉,《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第6期,頁157—161。
李謨潤:〈繼承與拓展:安南阮攸與中國古代詠史詩〉,《百色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頁98-103。
阮氏銀、陳益源:〈擦身而過:越南李文馥與臺灣蔡廷蘭的詩緣交錯〉,《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9年12月,頁77-100。
和田博德:〈朝貢體制的本質--中國.ベトナムの邦交關係〉,《東洋文庫書報》第8號,1977年6月 ,頁113-115。
洪建新:〈《徐霞客遊記》中所反映的明末中越邊境實況〉,《印度支那》,1985年第2期,頁35-39。
孫宏年:〈從傳統到「趨新」:使者的活動與清代中越科技文化交流芻議〉,《文山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頁39-44。
孫宏年:〈雍正朝《安南國陪介范謙益等奏呈慶賀詩三章折》具奏時間考〉,《歷史檔案》2005年第1期,頁124-126。
孫曉明:〈試論《安南志略》的史料價值〉,《東南亞》1987年第3期,頁52—57
徐文堂,謝奇懿,〈大南實錄清越關系史料匯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2000年。
耿慧玲:〈越南李朝太傅劉氏兄弟墓誌考證及其歷史意義──中越政治文化比較研究〉,《朝陽學報》第5期,2000年8月,頁151-192。
郝曉靜:〈《安南供役紀事》及朱舜水在越情況探析〉,《學術探索》2012年第2期,頁121-123。
張正:〈關於阮攸漢字詩集的一些意見〉,《越南河內文學學報》,1962年,第八期。
張存武:〈讀鄭永常教授《征戰與棄守——明代中越關係研究》〉,《暨大學報》第3:1期,1999年3月 ,頁376-378。
張宇:〈越南貢使與中國伴送官的文學交游——以裴文與楊恩壽交游為中心〉,《學術探索》2010年第4期,頁140-144。
張秀民:〈安南書目提要〉,《國家圖書館學刊》1996年第1期,頁58-62。
張京華:〈「北南還是一家親」——湖南永州浯溪所見越南朝貢使節詩刻述考〉,《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頁160-163。
張京華:〈三「夷」相會——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為中心〉,《外國文學評論》2012年第1期,頁5-44。
張京華:〈從越南看湖南——《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湖南詩提要〉,《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頁54-62。
張京華:《從越南看湖南 ——《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湖南詩提要》, 《中國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第32卷3期,頁55。
莊吉發:〈越南國王阮福映遣使入貢清廷考〉,《大陸雜誌》第54卷第2期,1977年2月 ,頁26-36。
許文堂:〈十九世紀清越外交關係之演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2000年12月 ,頁269-319。
許文堂:〈范慎遹《如清日程》題解〉,《亞太研究通訊》第18期,2002年12月 ,頁24-27。
許文堂:〈越南詩人阮攸的生平與作品〉,《亞太研究論壇》第44期,2009年6月 ,頁258-269。
陳三井:〈阮述《往津日記》在近代史研究上的價值〉,《歷史學報》第18期(1980年6月),頁231-244。
陳文:〈安南黎朝使臣在中國的活動與管待——兼談明清封建朝貢制度給官民帶來的負擔〉,《東南亞縱橫》2011年5月,頁78-84。
陳文源:〈明朝士大夫的安南觀〉,《史林》2008年第4期,頁119—190。
陳益源、凌欣欣。〈中國漢籍在越南的傳播與接受──據《北書南印板書目》以考〉,首爾韓國中國學會《國際中國學研究》,2009年,第12期,頁21-50。
陳益源、凌欣欣:〈台越民間風俗的比較研究──以《安南風俗冊》為基礎〉,成功大學台文系《2010台越人文比較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2010年。
陳益源:〈中國域外漢文小說在台灣〉,《北京圖書館館刊》,2001年,頁98-105。
陳益源:〈域外漢文小說研究概況〉,台北《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2001 年,頁51-57。
陳益源:〈從影響層面看中國小說的歷史定位:以青心才人《金雲翹傳》為例〉,韓國《中國語文論叢》,1998 年第15期,頁111-121。
陳益源:〈清代越南使節在中國的購書經驗〉,《域外漢籍研究集 刊》,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2010 年,頁533-563。
陳益源:〈寓粵文人繆艮與越南使節的因緣際會──從筆記小說《涂說》談起〉,《明清小說研究》2011年第2期,頁212-226。
陳益源:〈越南《金雲翹傳》的漢文譯本〉,南京《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2期,頁195-206。
陳益源:〈越南《翹傳》漢喃文獻綜述〉,韓國高麗大學《東亞細亞文學與韓國漢文小說研究》,2010 年,頁357-379。
陳益源:〈越南名儒李文馥及其「展謁紫陽書院恭紀并序」〉,河內人文社會科學大學《朱熹與東亞儒學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10 年。
陳益源:〈越南漢文小說與中國小說之關係〉,韓國《古小說研究》,2006 年,第21期,頁147-173。
陳益源:〈越南漢文學中的東南亞新世界——以1830年代初期為考察對象〉,《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頁119-125。
陸小燕、葉少飛:〈李覺使安南考〉,《紅河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頁65-68。
彭丹華:〈越南使者詠屈原詩三十首校讀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第10期,頁35-40。
彭丹華:〈越南使者詠柳宗元〉,《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頁27-29。
彭敏:〈元結紀詠詩文研究——以湖南浯溪碑林與越南燕行文獻為中心〉,《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頁16-20。
彭蕙:〈明代洪武年間出使南洋使節研究〉,《東南亞研究》2004年第1期,頁80-86。
湯佩津:〈從越南李朝二篇墓誌探討中越文化關係〉,《崇仁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85-102。
詹志和:〈越南北使漢詩與中國湖湘文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頁147-150。
廖寅:〈宋代安南使節廣西段所經路線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年第2期,頁95-104。
趙玉蘭:〈從越南的社會生活看中越文化關係〉,《東南亞縱橫》1998年第4期,頁7-12。
劉玉珺,《「越南王安石」——黎貴惇》,《域外漢學與漢藉》,2010 年第 2 期,頁62。
劉玉珺:〈中國使節文集考述——越南篇〉,《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頁29-35。
劉玉珺:〈越南使臣與中越文學交流〉,《學術研究》,2007年第1期,頁141-146+160。
劉利華:〈宣德至成化年間明朝出使占城使節考〉,《韶關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2年4月,頁102-106。
劉俊濤:《淺析唐代安南詩人與中原士人的交往,《東南亞縱橫》2011年第10期,頁82-85。
蔡文檢:《癸酉年初阮攸出使中國》,摘自《阮攸的金雲翹傳》,澳洲:院論出版,1996年,頁305-329。
龍永行:〈明清時期的中越關係〉,《東南亞縱橫》1994年第4期,頁19-24。
羅長山:〈越南陳朝使臣中國使程詩文選輯〉,《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S1期,頁205-211。
龔顯宗:〈華裔越南漢學家、外交家鄭懷德〉,《台灣歷史月刊》,2000年第150期,頁107-112。
(二)越南文質料
安山司(An Sơn Tư):〈阮嘉吉的出使行程〉(Nguyễn Gia Cát - Đem Chuông Đi Đấm Xứ Người),《知新》(Tri Tân),1941年第18期,頁20。
吳德盛 (Ngô Đức Thịnh):〈中心和邊緣理論與文化空間〉(Thuyết trung tâm ngoại vi trong nghiên cứu không gian văn hóa ),《越南民間文化學報》,2007年,第一期,頁3。
李文雄(Lý Văn Hùng):〈光中與乾隆的交涉——以16州與岑宜棟廟為中心〉(Cuộc Giao Thiệp Giữa Quang Trung Với Càn Long. Vụ 16 Châu Và Xây Đền Sầm Nghi Đống),《史地集刊》(Tập san sử địa),1969年第13期,頁135-142。
李春鐘(Lý Xuân Chung):〈阮公沆與朝鮮使節詩文唱和作品〉(Về Văn Bản Thơ Xướng Họa Giữa Nguyễn Công Hãng (Việt Nam) Với Du Tập Nhất,Lý Thế Cấn (Hàn Quốc) Trong Chuyến Đi Sứ Trung Quốc Năm 1718),收入漢喃研究院(Viện nghiên cứu Hán Nôm):《漢喃學通報》(Thông Báo Hán Nôm Học),河內:漢喃研究院,2007年。
李春鐘(Lý Xuân Chung):〈武輝瑨與朝鮮使臣新發現的兩首唱和詩〉(Hai Bài Thơ Xướng Họa Giữa Vũ Huy Tấn Với Sứ Thần Triều Tiên Mới Được Phát Hiện),收入漢喃研究院(Viện nghiên cứu Hán Nôm):《漢喃學通報》(Thông Báo Hán Nôm Học),河內:漢喃研究院,2005年,頁110-117。
李春鐘(Lý Xuân Chung):〈越南與韓國使者的詩文唱和:文本學的研究成果〉(Thơ Văn Xướng Họa Của Các Tác Gia - Sứ Giả Việt Nam Hàn Quốc:Những Thành Tựu Nghiên Cứu Về Văn Bản Học),收入漢喃研究院(Viện nghiên cứu Hán Nôm):《漢喃學通報》(Thông Báo Hán Nôm Học),河內:漢喃研究院,2009年。
李春鐘(Lý Xuân Chung):〈越韓歷史關係初考——以漢喃資料為中心〉(Bước Đầu Tìm Hiểu Quan Hệ Bang Giao Việt Hàn Qua Tư Liệu Hán Nôm),收入漢喃研究院(Viện nghiên cứu Hán Nôm):《漢喃學通報》(Thông Báo Hán Nôm Học),河內:漢喃研究院,1996年,頁57-69。
阮公理(Nguyễn Công Lý):〈越南中代使程詩概論及阮忠彥使程詩〉(Diện Mạo Thơ Sứ Trình Trung Đại Việt Nam Và Thơ Đi Sứ Của Nguyễn Trung Ngạn),《胡志明市師範大學科學報》(Tạp chí khoa học,đại học sư phạm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2013年第49期,頁95-109。
阮氏美幸(Nguyễn Thị Mỹ Hạnh),《請封、朝貢與中越外交關係研究》(Vấn đề “sách phong” trong quan hệ bang giao giữa các triều đại phong kiến Việt Nam và Trung Quốc),(越南:胡志明文科大學電子學報),2011年。
阮氏美幸(Nguyễn Thị Mỹ Hạnh):〈阮朝與清朝邦交關係中的朝貢活動〉(Hoạt Động Triều Cống Trong Quan Hệ Bang Giao Giữa Triều Nguyễn (Việt Nam) Với Triều Thanh (Trung Quốc)),《中國研究》(Nghiên cứu Trung Quốc),2009年第7期,頁65-74。
梅國聯(Mai Quốc Liên):〈使程詩——愛國與戰鬥之聲〉(Thơ Đi Sứ,Khúc Ca Của Lòng Yêu Nước Và Chí Chiến Đấu),《文學雜誌》(Tạp chí văn học),1979年第3期。
陳氏冰清、范秀珠(Trần Thị Băng Thanh,Phạm Tú Châu):〈陳朝與元朝的使程詩初探〉(Vài Nét Về Văn Thơ Bang Giao,Đi Sứ Đời Trần Trong Giai Đoạn Giao Thiệp Với Nhà Nguyên),《文學雜誌》(Tạp chí văn học),1974年第6期。
陳氏詩(Trần Thị The):〈使程詩文的形成、發展與特徵〉(Vài Nét Về Sự Hình Thành,Phát Triển Và Đặc Điểm Của Thơ Đi Sứ),《河內師範大學科學學報》(Tạp chí khoa học,đại học sư phạm Hà Nội),2012年第57期,頁52-57。
陳南進(Trần Nam Tiến):〈越南與中國的關係:從中代冊封、朝貢關係說起〉(Văn Hoá Ứng Xử Của Việt Nam Trong Quan Hệ Với Trung Hoa Thời Kỳ Trung Đại Nhìn Từ Vấn Đề Sách Phong,Triều Cống)。
華鵬(Hoa Bằng):〈武輝瑨及其《華程隨筆》〉(Võ Huy Tấn Và Tập Hoa Trình Tùy Bút),《知新》(Tri Tân),1942年第37期。
黃文樓(Hoàng Văn Lâu):〈陶公正及其《北使詩集》〉(Đào Công Chính Với Bắc Sứ Thi Tập),收入漢喃研究院(Viện nghiên cứu Hán Nôm):《漢喃學通報》(Thông Báo Hán Nôm Học),河內:漢喃研究院,2004年,頁314-318。
黃芳梅(Hoàng Phương Mai):〈越南阮朝遣使清朝的使團介紹〉(Về Những Phái Đoàn Sứ Bộ Triều Nguyễn Đi Sứ Triều Thanh (Trung Quốc)),《漢喃雜誌》(Tạp chí Hán Nôm),2012年第6期,頁51-68。
黃春憾(Hoàng Xuân Hãn):〈黎貴惇出使清朝〉(Lê Quí Đôn Đi Sứ Nước Thanh),《團結春節專刊》(Đoàn Kết số Giai Phẩm Xuân 80),1980年第1期。
鄭克孟、阮德全(Trịnh Khắc Mạnh,Nguyễn Đức Toàn):〈再發現兩位越南使節與韓國李氏使節有唱和作品〉(Thêm Hai Sứ Thần Đại Việt Có Thơ Xướng Họa Với Sứ Thần Joseon),《漢喃雜誌》(Tạp chí Hán Nôm),2012年第5期,頁32-37。
鄭克孟、阮德全(Trịnh Khắc Mạnh,Nguyễn Đức Toàn):〈越南使臣阮登與朝鮮使節的唱和作品〉(Thơ Xướng Họa Của Sứ Thần Đại Việt - Hoàng Giáp Nguyễn Đăng Với Sứ Thần Joseon - Lý Đẩu Phong),《漢喃雜誌》(Tạp chí Hán Nôm),2012年第3期,頁3-10。
黎光長(Lê Quang Trường):〈鄭懷德使程詩初探〉(Bước Đầu Tìm Hiểu Thơ Đi Sứ Của Trịnh Hoài Đức),收入漢喃研究院(Viện nghiên cứu Hán Nôm):《漢喃學通報》(Thông Báo Hán Nôm Học),河內:漢喃研究院,2007年。
黎秋莊(Lê Thu Trang),〈越南燕行詩歌與交邦精神研究〉(Thơ đi sứ Việt Nam và Tinh thần bang giao ),越南:廣南文藝雜誌學報,2010年,第二期。
黎輝北(Lê Huy Bắc),《中心與外邊——皇帝失世、漁翁盛時》,《越南:藝安文化電子學報》,2012年12月24日。Trung Tâm và Ngoại vi – Vua thất thế Sãi làm vua, Báo điện tử Văn hóa tỉnh Nghệ An, Ngày 24 tháng 12 năm 2012。
六、學位論文
(一)中文資料
于在照:《越南漢詩與中國詩歌之比較研究》,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外語學院博士論文,2007年。
于燕:《清代中越使節研究》,中國:山東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7年。
王志強:《論中越朝貢關係的近代轉變》,中國: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8年。
王皓:《陳孚《交州稿》與元代的中越文化交流》,中國:四川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
史蓬勃:《清代越南使臣在華交遊述論——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為中心》,中國: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5月。
李標福:《清代越南使臣在華活動研究》,中國: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汪泉:《清朝與越南使節往來研究》,中國: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阮氏海:《越南阮代阮攸漢詩研究》,台灣: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阮黃燕:《1849-1877年間越南燕行錄之研究》,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周亮:《清代越南燕行文獻研究》,中國: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張苗:《清代越南燕行使者眼中的中國地理景觀——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為中心》,中國: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張恩練:《越南仕宦馮克寬及其《梅嶺使華詩集》研究》,中國:暨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1年。
陳文:《科舉在越南的移植與本土化》,中國:暨南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楊朝欽:《西山時期的中越關係》,中國:鄭州大學世界史碩士論文,2004年。
劉玉珺:《越南漢喃古籍的文獻學研究》,中國:廣州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劉俊濤:《唐代中越詩人往來與文化交流研究》,中國:鄭州大學世界史碩士論文,2010年。
鄧昌友:《宋朝與越南關係研究》,中國:暨南大學中外關係史博士論文,2004年。
黎春開:《阮攸《北行雜綠》人文地景書寫之研究》,台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韓紅葉:《阮攸 《北行雜錄》研究》,中國: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譚志詞:《越南閩籍僑僧拙公和尚與十七、十八世紀中越佛教交流》,中國:暨南大學專門史博士論文,2006年。
(二) 越南文資料
李春鐘(Lý Xuân Chung):《越南與韓國使節詩文唱和之研究》(Nghiên Cứu,Đánh Giá Thơ Văn Xướng Họa Của Các Sứ Thần Hai Nước Việt Nam,Hàn Quốc),河內漢喃研究院博士論文,2009年。
杜氏秋水(Đỗ Thị Thu Thủy) :《越南黎朝末期與阮朝初期出使詩研究(1740-1820)》(Thơ đi sứ Việt Nam cuối đời Lê đầu đời Nguyễn),越南河內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5年。
阮氏玉英(Nguyễn Thị Ngọc Anh):《越南中代詩人使程詩研究》(Tìm Hiểu Về Thơ Đi Sứ Của Các Nhà Thơ Trung Đại Việt Nam),榮市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阮氏娘 (Nguyễn Thị Nương ):《阮攸漢子詩中的個人主義之研究》(Con người Nguyễn Du qua thơ chữ Hán),河內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阮氏黃貴(Nguyễn Thị Hoàng Quý):《潘輝湜生平與漢文詩歌考察》(Phan Huy Thực con người và sự nghiệp thơ văn),越南:漢喃學院碩士論文,1998年。
阮氏銀(Nguyễn Thị Ngân):《李文馥及其《西行見聞紀略》研究》(Nghiên Cứu Về Lý Văn Phức Và Tác Phẩm Tây Hành Kiến Văn Kỷ Lược),河內漢喃研究院博士論文,2009年。
阮氏錦戎(Nguyễn Thị Cẩm Nhung):《潘清簡使程詩》(Thơ Đi Sứ Của Phan Thanh Giản),胡志明市人文社會科學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范氏女(Phạm Thị Gái):《裴文禩〈輶軒詩草〉》版本考》(Khảo Cứu Văn Bản Du Hiên Thi Thảo Của Bùi Văn Dị),河內人文社會科學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潘氏豔(Phan Thị Diễm):《裴櫃《燕臺嬰話曲》的介紹與翻譯》(Phiên Dịch, Giới Thiệu “Yên Đài Anh Thoại Khúc Của Bùi Quỹ),胡志明市人文社會科學大學學士論文,2013年。
謝文林(Tạ Văn Lâm):《阮朝獨尊儒術現象:原因及其當時的影響》(Sự Độc Tôn Nho Giáo Dưới Triều Nguyễn:Nguyên Nhân Và Ảnh Hưởng Đương Thời Của Nó),河內人文社會科學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七、網站資源
中央研究院暨國立故宮博物院:明清與民國檔案跨資料庫檢索平台: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mctkm2c/archive/archivekm
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二)之「圖象資料庫」、「書目資料庫」、「論文選粹」:http://eastasia.litphil.sinica.edu.tw/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料庫:http://www.lib.ntnu.edu.tw/database/database.jsp
越南國家圖書館:http://nlv.gov.vn/
越南詩歌資料庫系統:http://www.thivien.net/
越南漢喃文獻目錄資料庫系統: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hannan/
臺灣國家圖書館:http://www.ncl.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