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于婷
Hong, Yu-Ting
論文名稱: 近五年(104至108學年度)高中升學測驗國文科閱讀試題研究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Reading Tes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15 to 2019
指導教授: 楊如雪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8
中文關鍵詞: 閱讀理解閱讀試題試題分析素養導向試題高中國文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01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0下載:5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高中升大學的升學測驗是學生生涯發展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無論是教師以試題的命題方向作為課程設計之內容參考,或是學生以歷年考古題作為精熟學習之練習,都顯示出大考試題不僅僅只影響應屆考生,其命題方式與趨勢,都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的方向,有其研究價值。
    「閱讀理解」是國文科重視的教學重點之一,也是現今學生在應對生活情境或自主學習時不可或缺的能力,而能夠測驗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試題該如何編製?藉由研究大考閱讀試題的命題模式與特色,我們能夠掌握國文閱讀試題命題的方式與重點。此外,值〈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以下簡稱〈十二年國教課綱〉)實行之際,課程與評量也將面臨變革,在新課綱執行前,大考試題中是否已有符合新課綱概念的試題,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本研究聚焦近五年(104年至 108 年)「學科能力測驗」與「指定科目考試」國文科閱讀選擇題,分析這些試題的「特色」與「趨勢」,以期掌握閱讀選擇試題的命題方向,並且研究試題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的扣合性與接軌性。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研究之動機與研究步驟,定位本研究的內容和研究方向。第二章為文獻回顧,整理測驗相關理論、閱讀理論及升學考試之內容,並爬梳前賢與「試題分析」、「閱讀評量」有關的研究成果,作為研究之基石。第三章則先依據 PISA 閱讀理解階層與 Bloom 認知能力向度,設定閱讀試題之測驗目標,並聚焦於近五年單題選擇閱讀試題,依文類與題型分類,以其中的「優良試題」和「可修正試題」進行試題分析,研究各類試題之表現。第四章則聚焦於近五年題組閱讀試題,依文類分類,以其中的「優良試題」和「可修正試題」進行試題分析,研究各類試題之表現。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研究發現大考試題於近五年間有所變化,且有不少符合〈十二年國教課綱〉內涵之命題。此章分別說明近五年試題之特色與趨勢,以及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內容之扣合性與接軌性。最後,參考近五年試題的命題模式,建構符合「素養導向」以及不同「閱讀理解層次」的閱讀試題命題方式。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fe of a high school student. The tendency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mpacts bot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ading Literacy is not only the main point of Chinese education, but also the key capability for a lifelong learner. An appropriate test construction about reading literacy may improve core abilities of a student.
    This thesis tried to consider two questions about reading test. First of all , how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reading literacy test? Secondly, did the reading tes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eets the features which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s Basic Education” has emphasized?
    In ord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ve, the study taking the Chinese reading question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from 2015 to 2019) as research object, trying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and the trend of these question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main point in the chapter 1 is to describe the motivation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Also describing the method which the research getting on with. In chapter 2, the author collects the literature about test theory and reading theory. Besides,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former research about Chinese subject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 the author taking the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and the testlet items as research objects. Classifying the questions with different goals of test, then taking the high-quality questions and the correctable questions as analyzed example.
    In chapter 5, the author summarizing the “features” and the “trend” of Chinese reading tes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five years, and analyzing the features which are in common with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s Basic Education” as the conclusion. In the end of thesis, there are some suggest about constructing the reading literacy testament.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限制 3 一、研究方法 3 二、研究步驟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界定 6 一、PISA閱讀階層與文本類型重點 7 二、Bloom認知向度中的文本類型重點 12 三、大考閱讀試題與測驗目標 19 第四節 名詞釋義與研究限制 23 一、名詞釋義 23 二、研究限制 3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5 第一節 閱讀理解相關理論 35 一、閱讀原理與模式 35 二、閱讀理解 41 第二節 閱讀理解理論的闡述與應用之文獻 48 第三節 試題分析與測驗理論 53 一、試題分析之功能 54 二、試題分析的項目 54 第四節 國語文升學測驗試題分析相關文獻 59 第五節 小結 71 第三章 大考閱讀試題分析(單題選擇題) 73 第一節 近五年單題閱讀選擇試題之變化概述 73 一、外在形式變化 73 二、文本內容 75 第二節 單題試題分析(古典韻文與現代詩) 75 一、試題分析 75 二、現代詩、韻文閱讀題型表現 91 三、小結 96 第三節 單題選擇題分析(古典小說及現代小說) 97 一、試題分析 97 二、小說類閱讀題型表現 109 三、小結 113 第四節 單題選擇題分析 (散文與非連續文本) 113 一、試題分析 114 二、散文題型閱讀題型表現 137 三、小結 145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46 第四章 大考閱讀試題分析(題組選擇題) 149 第一節 近五年題組試題之變化概述 150 一、外在形式變化 151 二、文本內容 153 第二節 大考題組試題分析(一) 155 一、古典韻文與現代詩文本 155 二、古典小說與現代小說 163 三、小結 177 第三節 題組類試題分析(二) 178 一、試題分析 178 二、記敘散文與抒情散文題組題型表現 191 三、小結 200 第四節 題組類試題分析(三) 201 一、試題分析 201 二、議論散文與說明散文題組題型表現 218 三、小結 234 第五節 本章小結 2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37 第一節 近五年閱讀試題之趨勢 237 一、近五年閱讀試題之特色 237 二、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的連結 239 第二節 閱讀試題之編製方法 245 一、檢索與擷取 245 二、統整與解釋:形成廣泛理解 247 三、統整與解釋:解釋訊息的表層內容 248 四、統整與解釋:分析訊息深層涵義 251 五、省思與評鑑 253 第三節 本章小結 254 參考文獻 257 附錄:近五年(104至108學年度)學測、指考閱讀試題 263

    一、專書
    (一)測驗理論相關書目(依作者姓氏排列)
    王文忠、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台北:五南出版。1999年
    余民寧:《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2003年。
    李坤崇:《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2006年。
    李坤崇:《教學目標、能力指標與評量》,台北:高等教育出版,2006年。
    郭生玉:《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精華書局,2010 年。
    歐滄和:《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心理出版,2002年。
    簡茂發:《心理測驗與統計方法》,台北:心理出版,1987年。
    (二)升大學大考試題分析相關書目(依作者姓氏排列)
    陳滿銘:《大學入學考試國文科試題分析(87~91)》,台北:萬卷樓,2003年。
    游適宏:《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國文科試題研究2001~2005》,台北:萬卷樓,2005年。
    鄭圓鈴:《基測國文科試題品質分析與改善建議-以90~95年試題為例》,台北:心理出版,2008年。
    鄭圓鈴:《高職國語文標準化成就測驗的編製》,台北:心理出版,2004年。
    鄭圓鈴:《大考國文誰不怕》,台北:五南出版,2018年。
    (三)、國語文評量相關書目(依作者姓氏排列)
    孫劍秋:《語文評量與寫字教學》,台北:五南,2010年。
    許育健:《屋頂上的貓-素養導向國語文評量設計實務》,台北:幼獅出版,2018年。
    鄭圓鈴:《你也是創意命題高手》,台北:萬卷樓,2002年。
    鄭圓鈴:《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在國語文教學與評量的應用》,台北:心理出版,2004年。
    謝佩芬、陳嘉英、吳玉如、葉淑芬、李明慈:《閱讀跨出去,大考國文致勝關鍵》,台北:字畝文化,
    (四)、閱讀理解與策略相關書目(依作者姓氏排列)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閱讀,動起來》,台北:天下雜誌,2006年。
    宋慧慈:《啟動孩子思考的引擎:活用四層次提問的有效教學》,台北:遠流出版,2014年。
    林慧玲:《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台北:秀威資訊,2012年。
    幸曼玲、陸怡琮、辜玉旻:《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台北:教育部國民與學前教育署,2012年。
    柯華葳:《教出閱讀力》,台北:天下雜誌,2006年。
    柯華葳主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台北:教育部國民與學前教育署,2017年。
    柯華葳、陳明蕾、游婷雅:《掌握策略,快樂閱讀》,台北:教育部國民與學前教育署,2017年。
    洪儷瑜、劉淑貞、李珮瑜:《國語文補救教學教戰手冊》,台北:心理出版,2015年。
    耿志堅:《閱讀的教學與導引》,台北:新學林出版,2014年。
    唐淑華:《青少年閱讀素養之培育:談不同學科領域的文本引導》,台北:學富出版,2019年。
    許育健:《高效閱讀:閱讀理解問思教學》,台北:天下雜誌,2015年。
    張必隱:《閱讀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嘉英:《打造閱讀的鷹架—閱讀力就是未來的競爭力》,台北:五南出版,2017年。
    陳嘉英:《閱讀力—三招教你破解閱讀密碼,強化競爭力》,台北:五南出版,2018年。
    黃國珍:《閱讀素養:黃國珍的閱讀理解課,從訊息到意義,帶你讀出深度思考力》,台北:親子天下,2019年。
    游雅婷:《閱讀理解5策略》,台北:紅葉文化,2015年。
    趙鏡中:《提升閱讀力的教與學:趙鏡中先生語文教學論集》,台北:萬卷樓2011年。
    鄭圓鈴:《閱讀素養一本通》,台北:天下雜誌,2013年。
    鄭圓鈴、許芳菊:《有效閱讀,閱讀理解,如何學,怎麼教》,台北:天下雜誌,2013年。
    潘麗珠:《閱讀的策略》,台北:商周出版,2009年。
    James P. Byrnes著《Minds, Brains, and Learning-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Relevance of Neuroscientific Researh》游婷雅譯:《心智、大腦與學習:認識心理及教育相關之神經科學研究》,台北:2004年。
    Jay Mctighe & Grant Wiggins著《Undertanding by design》,侯秋玲、吳敏而譯:《核心問題—開啟學生理解之門》,台北:心理出版,2017年。
    Jay Mctighe & Grant Wiggins著《Essential Questions》,賴麗珍譯:《重理解的課程設計》,台北:心理出版,2017年。
    Ken Goodman著《On Reading》,洪月女譯:《談閱讀》,台北:心理,1998年。
    Laura Robb著《Teaching Reaing in Middle School》,趙永芬譯:《閱讀教學實戰策略》,台北:天衛文化,2016年。
    Richard E.Mayer著《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Approach》,林清山譯:《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出版,1993年。
    Rick Wormeli著《Summarization in any subject:50 techniques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賴麗珍譯:《教學生做摘要》,台北:心理,2006年。
    Stanislas Dehaene著 《Reading in the Brain》,洪蘭譯:《大腦與閱讀》,台北:信誼,2012年。
    二、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排列)
    王清平:《心智圖法之教學運用-以高中文言文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江昭曄:《晨讀十分鐘對八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與閱讀態度影響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李敏華:《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選擇題試題分析-以九十一至九十七年試題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呂彩雲:《九十七學年度大學入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試題之分析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林芳均:《文章結構與摘要教學對高一學生閱讀理解與摘要能力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林科甫:《問思教學法融入國文課程對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以七年級國中生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
    吳永淇:《大學指定科目考試之後設研究—以93-96學年度國文科試題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施天雯:《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選擇題品質分析與改善建議—以98-103年試題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柯佳芸:《閱讀策略融入高二國文教學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8年。
    范麗萍:《心智圖教學對高一學生國文科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4年。
    秦于惠:《98-102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國文科選擇題試題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2014年。
    徐儷玲:《國中基測試題(2001~2008年)國文科閱讀題組試題分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1年。
    許順傑:《高中現代小說閱讀教學策略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17年。
    陳信蕙:《推論策略融入國文閱讀教學對國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台南:國立臺南大學,2016年。
    黃鈺婷:《建構式提問教學融入國文課程對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以八年級國中生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17年。
    張宏琴:《後設認知與閱讀教學的研究》,台北:台北市立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張馨文:《協助國中學生運用閱讀策略學習文言文之行動研究》,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2016年。
    葉淑美:《合作故事圖解教學法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台中,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2002年。
    曾琬棋:《97-105學年度大學學測國文科非選擇題試題分析─以PISA閱讀理解歷程為例》,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2017年
    楊奇峰:《摘要策略在高中議論文的教學實踐──以〈師說〉與〈廉恥〉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6年。
    楊曉菁:《中文閱讀策略研究—以《文心雕龍》「文術論」為理論視域》,台北:臺北市立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
    蔡新南:《高中國文考科選擇題命題研究與實務》,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2007年。
    廖晉斌:《國文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增進國中生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策略運用及學業成就效果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4年。
    魏伶容:《六C策略運用於國中國文閱讀教學之研究實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4年。
    謝婉詩:《國中生閱讀策略實施成效之行動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08年。
    羅瑞鳳:《現代散文閱讀教學對提升高一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成效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0年。
    羅文岑:《國中國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以PISA2009閱讀素養評量內涵為教學策略》,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13年。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排列)
    仇小屏:〈近十年大學升學考試新詩考題分析〉。《國文天地》,第215期,2003年4月,頁89-97。
    仇小屏:〈論九十四年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從國語文能力切入〉。《國文天地》,第238期,2005年3月,頁19-25。
    李毓秋、張厚粲、李彬、李鳳玫:〈中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結構的研究〉。《中國教育學刊》,第3期,2003年3月,頁44-47。
    林素秋:〈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中年級弱勢低閱讀能力學童為對象。〉。《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第,2017年月,頁29-58。
    柯華葳、陳冠銘:〈文章結構標示與閱讀理解-以低年級學生為例〉。《教育心理學報》,第36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185-200。
    洪碧霞、林素微、吳裕益:〈臺灣九年級學生閱讀樂趣與策略對PISA閱讀素養解釋力之探討〉。《課程與教學》,第14卷第4期,2011年10月,頁1-23。
    洪月女、楊雅斯:〈讀報結合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59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1-26。
    孫劍秋、林孟君:〈談PISA 閱讀素養評量對十二年國教閱讀教學的意涵〉。《北市大語文學報》第9期,2012年12月,頁85-98。
    游適宏:〈近十年(91-100)高中職學生升學考試文言文閱讀選擇題組的素材與層次)。《應華學報》,第12期,2012年12月,頁53-86。
    游適宏:〈承繼與爭議──100學年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試題簡評〉。《國文天地》,第311期,2011年4月,頁53-61。
    游適宏:〈「漂亮命題」的解碼與求疵──99學年指定科目考試國文考科試題略評〉。《國文天地》,第303期,2010年8月,頁56-61
    游適宏:〈課文趨多,「解」「析」並重──99學年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試題簡評。〉。《國文天地》,第298期,2010年3月,頁74-81
    陳李綢:〈學習策略訓練方案對國中生閱讀理解學習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第28期,1996年9月,頁77-98。
    陳密桃:〈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談閱讀理解〉。《教育文粹》,第21期,1992年5月,頁10-19。
    黃筱雯、蔡家姍:〈國中學生語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及寫作表現三者之關係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教育科學期刊》,第4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118-160。
    曾佩芬:〈閱讀理解能力對學科能力測驗國文非選擇題作答之影響〉。《考試學刊》,第5期,2008年,頁53-87。
    董秀蘭:〈為培養學生高層次認知與論述能力而評量:開放式建構反應試題的理念與示例〉。《中等教育》,第67卷第2期,2016年,頁1-6。
    齊瑮琛、邱貴發:〈文言文閱讀理解歷程探究〉。《華語文教學研究》,第12卷第2期,2015年6月,頁51-74。
    劉潔玲:〈從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的結果反思香港語文課程、教學與學生的閱讀素養〉。《課程與教學》,第14卷第4期,2011年10月,頁59-80。
    蔡曉楓、陳靜儀:〈素養導向議論文本教學案例設計〉。《中等教育》,第69卷第2期,2016年,頁8-20。
    潘世尊:〈以PIRLS閱讀理解歷程為基礎之「提問」策略教學〉。《弘光學報》,第78期,2016年9月,頁147-161。
    潘莉瑩:〈文學鑑賞題型探究〉。《考試學刊》,第4期,2008年6月,頁77-106。
    鄭圓鈴:〈國高中學力測驗的指標與範例(四)──題組型閱讀理解能力(一)〉。《國文天地》,第199期,2001年12月,頁70-76。
    鄭圓鈴:〈國高中學力測驗的指標與範例(五)──題組型閱讀理解能力(二)〉。《國文天地》,第200期,2002年1月,頁96-105。
    鍾宜興:〈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理念與實務之分析:論課程綱要發展之變與不變〉。《中等教育》,第69卷第2期,2018年月,頁8-20。
    謝進昌:〈有效的中文閱讀理解策略:國內實徵研究之最佳證據整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第60卷第2期,2015年月,頁33-77。
    謝奇懿:〈從國語文知識能力看近三年大學及四技入學考試文言文試題 ──以學測、指考、統測為考察對象〉。《國文天地》,第350期,2014年7月,頁39-46。
    蘇宜芬、林清山:〈後設認知訓練課程對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後設認知能力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第25期,1992年月,頁245-26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