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清雄 |
---|---|
論文名稱: |
多元智慧論融合科學探究法之教學模式研究 |
指導教授: | 陳焜銘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教學 、多元智慧 、電解質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以「多元智慧論融合科學探究法之教學模式」,對現行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電解質」單元實施實驗教學。研究對象為桃園縣某縣立高中國中部兩班國三學生,皆由研究者本人實施教學研究。
兩組學生以國三上學期初針對「學習成就測驗」及「學習態度量表」等得分為共變項;經過四週之實驗教學後,再予以後測之得分為依變項,分別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來考驗假設。另外分析實驗組學生之1.教學觀察筆記、2.課程活動學習單、3.分組討論記錄單、4.學習檔案、5.學習評量等資料的結果,以能知其優勢智能,運用科學探究法,來分析實驗組學生在【電解質】單元的學習方式。
得到如下的結論:
(一) 在學習成就方面:以「多元智慧論融合科學探究法之教學模式」的實驗
組學生在學習成就的成績優於實驗組,其後測成績也顯著優於前測。
(二) 在學習態度方面:
1.在接受「多元智慧論融合科學探究法之教學模式」的實驗組學生在
學習態度上的得分優於實驗組,其後測得分也顯著優於前測。
2.實驗組學生於「學習動機」、「學習信心」、「學習價值」、「學習態度」等四項分量中,也比較有正向的影響。
3.在個別訪談上,實驗組學生在「主動學習與思考」、「教」與「學」的互動、「自我表達」、「與人相處」等方面,較有積極的作為。
(三) 以其優勢智能學習方面:
1.對操作性問題的學習模式 -對於不熟悉的化學物質,皆無法推測。但其它特性各組會依「生活經驗」、「知識類推」、「外觀相似」、「名稱相似」等模式作推測或學習。
2.對描述(概念)性知識的學習模式 –
(1)A(語文智慧)組:傾向以「口頭」、「文字報告」、「反證」、「論辯」模式。
(2)B(邏輯-數學智慧)組:傾向以「邏輯」、「批准思維」、「儀器」、「反證」、「分類」、「流程圖式」模式。
(3)C(空間、肢體、音樂智慧)組:傾向以「想像」、「比喻」、「視覺」、「動作」、「圖像式」、「符號」模式。
(4)D(自然觀察智慧)組:傾向以「觀察」、「關連」、「實物」、「表列式」模式。
3.對計算性問題的學習模式 –
(1)A(語文智慧)組:傾向以「詳列法」。
(2)B(邏輯-數學智慧)組:傾向以「詳列法」、「自創列法」。
(3)C(空間、肢體、音樂智慧)組:傾向以「表格列法」。
(4)D(自然觀察智慧)組:傾向以「詳列法」、「公式法」、「表格列法」、「自創列法」。
4.對生活性問題的學習模式 –
(1)資料來源選擇的過程:主要依「親身經驗」、「被動灌輸」、「主動查詢」。
(2)制酸劑選用的過程:傾向以「詳列法」、「自創列法」。
(四) 教師教學的影響:
1. 對教師本身 - 教學方法與教學態度方面均有正面的改變。
2. 對學生 - 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方面也都有進步和積極作用。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若未來欲應用「多元智慧論融合科學探究法之教學模式」於教學或研究上的建議。
一、 中文部分
川口寅之輔(1993):牛頓科學研習百科。台北市:牛頓出版公司。
王長修(1987):科學實驗的方法與指導。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王澄霞、魏明通(1989):國中化學課程 - 探究學習的評量。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仁林文化出版公司(2000):認識九年一貫課程-國中篇。台北市:仁林文化 。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1999):完成艱鉅任務 – 九年一貫心課程手冊。
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
方世榮(1995):統計學導論。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方家慶(1998):利用測驗統計分析及了解化學學習進展。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牛頓教科書(2003):物質科學 – 化學篇(上)。台北市:牛頓出版公司。
米山正信(2002):圖解生活化學世界。台北縣:世茂出版社。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6):創造思考教學示例暨優異教學技巧示例。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7):創造思考教學示例暨優異教學技巧示例。
宋志雄(1992):探究國三學生酸與鹼的迷思概念並應用以發展教學診斷工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自然與科技」課程綱要研修小組(1999):「自然科學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草案。「自然與科技」課程綱要研修小組
東霖教研室(2002):多元智慧教學與評量 – 成功的數學教學。台北縣:冠學出版。
余岳川(1997):生活與化學。台北市:臺灣書店。
余淑君(2002):以動態評量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酸鹼概念的概念改變機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李詩閩(2001):以微量實驗裝置的教學活動探討學生對酸鹼概念的學習情況。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多元智慧科技教育中心(2000):多元智慧科技教育手冊。桃園市:MIT教育中
心。
林原宏(2003):量化研究之統計基礎。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林怡芬(1993):科學實驗室 – 化學篇。台北縣:世茂出版社。
李詩閔(2001):以微量實驗裝置的教學活動探討學生對酸鹼概念的學習情況。
國立師範大學科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蘭(2003):經營多元智慧。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Vii
吳國民(1993):化學小史。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邱喚文(2001):利用概念圖探究國中三年級學生「酸與鹼」的概念學習。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南一書局(2004):物質科學 – 化學篇(下)。台南市:南一出版公司。
柯啟瑤(1993):科學概念的學習(上)。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郁仁貽(1990)︰電池的科學。台南市:復文書局。
師大化學系(1987):國中化學實驗研究(二)。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師大化學系(1987):國中化學實驗研究(三)。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姚錦棟(2002):我國國中及高中學生對酸鹼鹽迷思概念。台北: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1999):讓教學更有創意。台北市:鴻霖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黃政傑(1996):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萬居(1994):國小學生酸鹼概念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
告(NSC83-0111-S133-007)。
梁雲霞(2003):多元智慧和學生成就。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陳美如(2002):以師生共同構築的教學模組探討學生在「酸與鹼」概念的學
習成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期(2003):以人本建構教學策略探究國小五年級學童水溶液酸鹼概念之概
念改。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
陳偉民、林金昇、江彥雄(2004):3D理化遊樂場1。台北市:天下文化。
陳偉民、祁明輝(2000):創意教學-理化篇。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陳姍姍(1993):我國國三學生酸鹼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陳潤杰(1999):生活的化學。台北市:九章出版社。
陳徹工作室(2002):SPSS統計分析。台北市:碁峰資訊公司。
陳鏡潭(1991):化學實驗的安全指導。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程上修(1999):運用合作學習及創造思考問題解決測略於高一氣象學習之成效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達山(1999):教育學。台北市:高點文化事業。
康軒文教(2003):自然科學與生活科技國中2下。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公司。
郁仁貽(1990):電池的科學。台南市:復文書局。
施朱娟(1998):國中酸鹼概念教學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湯善龍(2003):科學課文的隱喻使用對閱讀理解的影響-以「電解質」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Viii
葉學志(1996):教育概論。台北市:正中書局。
國立編譯館(1980):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國立編譯館(1982):心理與教育統計及測驗(上)、(下)。台北市:正中書局。
國立編譯館(2003):國中理化【第三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3):國中理化教師手冊【第三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3):選修國中理化教師手冊【第三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3):國中理化【第四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3):國中理化教師手冊【第四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3):選修國中理化教師手冊【第四冊】。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福葉子(2001):科學遊戲-化學篇。台北市:益智工房。
福鳩葉子(2001):科學學習遊戲-化學篇。台北市:國際村文庫書店公司。
張清蓮(1997):化學反應的基本法則。水牛圖書出版公司。
楊振嘉(2000):鷹架理論在國小酸鹼化學網站的應用研究。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系。
楊國樞、張春興(1975):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趙素敏(2004):國小學童酸鹼迷思概念類型與成因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科學教育研究所。
臺灣省國民教育輔導叢書(1976):自然科學探究式教學法。臺灣省教育廳。
郭有蹫(1994):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公司。
郭俊賢、陳淑惠(2003):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郭俊賢、陳淑惠(2003):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鄭石岩(1994):覺。教導的智慧:應用禪式教學。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鄭振東(1993):化學反應的透析與圖解。台北縣:建宏出版社。
鄭昭明(1997):認知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圖書。
鍾聖校(2002):自然與科技課程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歐陽鍾仁(1982):科學史。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歐陽鍾仁(1985):科學教學的過程。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歐陽鍾仁(1987):科學的發明與發現。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歐陽鍾仁(1990):現代啟發式科學教學研究。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歐陽鍾仁(1993):科學問題的探究方法。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歐陽鍾仁、張玉燕(1993):培養科學思考力模式單元教學。台北市:幼獅文化
事業公司。
歐陽鍾仁(1995):皮亞傑的認知論與科學教育。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iV
聯廣圖書公司:1000個為甚麼?。台北市:聯廣圖書公司。
魏明通(1993):酸鹼與鹽。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魏明通(1996):科學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寅康、楊思成(1986):化學反應怎樣發生。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蘇景進(2004):高三學生酸鹼鹽迷思概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龍騰文化(2003):物質科學 – 化學篇(下)。台北縣:龍騰文化公司。
二、 西文部分
Bartell, L.S.J. Chem. Educ. 2001, 78, 1067-1069.
Crute, T.D.J. Chem. Educ. 2000, 77, 481-482.
Penelope A.Huddle* and Margie W. White. (2000).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77, 920-926.
Watkins, S. F. (2003). Applying the Reaction Table Method for Chemical Reaction Problems ( Stoichiometry and Equilibrium ).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Vo.l80 NO.6 June 2003.
http://wb.chem.lsu.edu/htdocs/people/sfwatkins/MERLOT/rt/00rt.html(accessed Dec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