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瓊媚
ChiungMei Wu
論文名稱: 清代台灣「妾」地位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Status of Concubines in Taiwan In the Ch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賴澤涵
Lai, Jeh-H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台灣的妾納妾婦女史查某嫺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56下載:1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內容方面,除緒論與結論外,擬列三章、八節來討論,以下僅就各章的結構安排分述如下:
    第一章〈清代臺灣社會的納妾現象〉。簡介清代以前中國歷史上妾制形成的淵源與其發展,先對妾制有各粗淺的認識。進而討論清代台灣男性納妾的時代背景,明瞭清代台灣社會提供何種條件因素之下,使得妾制能在台灣社會繼續實行。最後則要探討男性納妾的情況,了解男性以及女性使得「妾」存在的理由,究竟是屬於社會的或是經濟性的原因。
    第二章〈妾在家庭中的地位〉。不論妻妾,一但女子進入婚姻生活以後,主要生活的環境大都只能侷限於家庭。因此,本章針對以妾之名義的女子進入婚姻之後,她們在家庭中所過的生活情況與妻子有什麼不相同的地方,從食、衣、住、行等各方面來看對妾有哪些限制或者是禮俗的規定;再從婚喪禮儀對她們有何規定,並與以童養媳和正式為人妻子之女性做一比較,以看出妾的地位高低;最後再探討這些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否有改變的機會和方法,以及她們對自己所出之子女有無實質的教養權,能否善盡為人母的職責,以後妻和妾的子女長大成人之後,在婚配上會不會受其母親影響。
    第三章〈妾在法律與社會中的地位〉。本章主要內容先就清代臺灣法律條文針對妾在婚姻權利財產繼承和刑事方面的規定,來探討妾的法律地位,接著討論妾究竟要透過何種方法,為自己贏得社會地位,並在文中與妻子在法律與社會的地位做一些比較,來看出妾的地位究竟是哪一種情況。
    結論中除了檢視清代台灣成為妾的女性在家庭與社會的身分地位,藉著對妻妾身分角色的比較和評論,希望能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台灣女性的地位,並反映清代臺灣的女性地位背後之社會與文化的真實面貌。

    緒 論 1 第一章 清代臺灣社會的納妾現象 第一節 清代以前納妾制度之淵源與其發展 第二節 清代臺灣納妾之時代背景 第三節 清代臺灣納妾的情況 第二章 妾在家庭中的地位 第一節 家庭生活方面 第二節 婚喪禮儀方面 第三節 妾身分地位之轉變 第三章 妾在法律與社會中的地位 第一節 法律地位 第二節 社會地位 結 論 徵引書目

    文獻史料
    1. 漢‧班固,《白虎通義》,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5年3月臺一版。
    2. 漢‧班固,《新校漢書集注》,台北市:世界書局,民國61年9月。
    3. 漢‧鄭玄,《宋本禮記》,收於楊家駱編,《國學名著》珍本彙刊,台北市:鼎文書局,民國61年4月。
    4. 北齊‧魏收,《魏書》,台北市:鼎文書局,民國64年9月。
    5. 唐‧李林甫,《大唐六典》,台北市:文海出版社,民國51年11月。
    6. 宋‧竇儀,《宋刑統》,台北市:文海出版社,民國63年1月。
    7. 明‧朱元璋,《明律集解附例》,台北市:成文書局,民國58年。
    8. 清‧姚雨薌原纂、胡仰山增輯,《大清律例會通新纂》,文海出版社印行。
    9. 清‧徐珂,《清稗類鈔》,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5年6月臺一版。
    10. 《淡新檔案》,藏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11. 丁日健,《治臺必告錄》,台灣文獻叢刊第17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8年7月。
    12. 丁紹儀,《東瀛識略》,台灣文獻叢刊第2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6年9月。
    13.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2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11月。
    14.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6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1年12月。
    15. 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省文獻會委員會譯編,《台灣慣習記事》(中譯本),台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73-81年。
    16. 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1年4月。
    17. 吳大廷,《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台灣文獻叢刊第297種,台北市:台灣銀行,民國60年12月。
    18. 吳德功,《彰化節孝冊》,台灣文獻叢刊第108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5月。
    19. 沈茂蔭,《苗栗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59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1年12月。
    20.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6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9年7月。
    21.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1年12月。
    22. 周璽,《彰化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56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1年11月。
    23.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台灣文獻叢刊第202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3年11月。
    24. 林百川、林學源等,《樹杞林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3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9年1月。
    25. 林朝英,〈數典不忘〉,收於《台灣關係文獻集零(十九)》第二冊,臺灣文獻叢刊第309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61年12月。
    26. 林焜熿,《金門志》,台灣文獻叢刊第80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9年10月。
    27. 林豪,《東瀛紀事》,台灣文獻叢刊第8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6年12月。
    28. 林豪,《澎湖廳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64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2年6月。
    29. 姚瑩,《中復堂選集》第二冊,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1月。
    30.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台灣文獻叢刊第92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1月。
    31.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04種,臺北市:臺灣銀行,民國61年8月。
    32. 胡建偉,《澎湖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09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7月。
    33. 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5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11月。
    34. 郁永河,《裨海記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8年4月。
    35.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37種,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48年4月。
    36. 徐宗幹著,《斯未信齋文編》,台灣文獻叢刊第87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9年10月。
    37. 高拱乾,《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9年2月。
    38. 屠繼善,《恆春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75種,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49年5月。
    39.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灣文獻叢刊第147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1年9月。
    40. 連雅堂,《台灣通史》,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8年5月再版。
    41. 陳文達,《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03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6月。
    42. 陳文達,《鳳山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24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10月。
    43.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72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2年8月。
    44.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60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2年3月。
    45.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6年11月。
    4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東州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81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9年5月。
    4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55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8年9月。
    4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新竹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145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1年7月。
    4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嘉義管內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58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8年9月。
    5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台灣府》,台灣文獻叢刊第84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9年8月。
    5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人事編》四冊,台灣文獻叢刊第117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7月。
    5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私法債權編》,台灣文獻叢刊第79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9年11月。
    5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府輿圖纂要》,台灣文獻叢刊第181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2年11月。
    5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雜詠合刻》,台灣文獻叢刊第28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7年10月。
    5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霧峰林氏族譜》,台灣文獻叢刊第298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60年12月。
    5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台灣文獻叢刊第191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8年8月。
    5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安平縣雜記》,台灣文獻叢刊第52種,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48年月。
    58. 劉良壁,《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74種,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50年3月。
    59. 劉璈,《巡臺退思錄》,台灣文獻叢刊第21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7年8月。
    60. 蔣師轍,《臺游日記》,台灣文獻叢刊第6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6年12月。
    61. 蔣毓英,《臺灣府志》,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5月第一版。
    62. 蔣鏞,《澎湖續編》,台灣文獻叢刊第115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0年8月。
    63. 蔡振豐,《苑裏志》,台灣文獻叢刊第48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8年7月。
    64.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73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9年8月。
    65.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編、陳金田譯,《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台灣私法》第二、三卷,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82年2、月6月。
    66. 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0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51年6月。
    67. 藍鼎元,《平臺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14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7年4月。
    68. 藍鼎元,《東征集》,台灣文獻叢刊第12種,台北市:臺灣銀行,民國47年2月。
    專書論著
    1. 《台中縣志》,台中縣:台中縣政府,民國78年9月。
    2. 《鑑湖張氏家乘》,民國68年2月。
    3. 尹章義著,《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清初閩南士族移民臺灣之一個案研究(一七○二~一九八三)》,台北縣:張士箱家族拓展史研纂委員會,民國72年7月初版。
    4.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台北市:大立出版社,民國70年1月初版。
    5. 王紹璽著,《小妾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2次印刷。
    6. 王慶淑著,《中國傳統習俗中的性別歧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2次印刷。
    7. 王潔卿著,《中國婚姻-婚俗、婚禮與婚律》,台北市:三民書局,民國77年8月初版。
    8. 司馬嘯青著,《臺灣五大家族》(上)、(下),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民國79年3月第一版第三刷。
    9. 向淑雲撰,《唐代婚姻法與婚姻實態》,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0年11月初版第一次印刷。
    10. 江寶釵編,《嘉義市閩南語歌謠集》(二)嘉義市:嘉義文化,民國87年6月初版。
    11. 吳瀛濤著,《台灣民俗》,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民國64年8月4版。
    12. 吳瀛濤著,《台灣諺語》,台北市:臺灣英文出版社,民國79年8月九版。
    13. 李甲孚著,《中國古代的婦女生活》,台北市:黎明文化,民國62年1月。
    14. 李遠輝、李菁萍整理,《北郭園的孔雀:劉玉英的故事》,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民國87年1月初版。
    15. 卓意雯著,《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16. 林川夫主編,《民俗臺灣》第二輯,台北市:武陵出版社,1990年2月出版。
    17. 林川夫主編,《民俗臺灣》第五輯,台北市:武陵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
    18. 林明義編,《臺灣冠婚葬祭家禮全書》,台北市:武陵出版社,民國79年5月初版。
    19. 林滿紅著,《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4月初版。
    20. 林衡道口述、洪錦福整理,《臺灣一百位名人傳》,台北市:正中書局,民國73年1月初版。
    21. 林衡道口述、徐明珠整理,《林衡道談俚諺》,台北:中央月刊社,民國85年3月第一版第一刷。
    22. 林衡道著、馮作民譯,《台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市:清文出版社,民國61年11月第3版。
    23. 邱旭伶著,《台灣藝妲風華》,台北市:玉山社,1999年4月初版一刷。
    24. 姚漢秋著,《台灣婚俗今古談》,協和台灣叢刊21,台北市:臺原出版社,民國80年8月第一版第一刷。
    25. 洪惟仁,《臺灣禮俗語典》,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民國75年9月。
    26. 姜躍濱,《中國妻妾》,河北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27. 徐福全,《福全臺諺語典》,台北市:徐福全,民國87年8月修訂版。
    28. 徐福全,《臺灣民間傳統孝服制度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8年5月初版。
    29. 馬若孟著,陳秋坤、陳其南譯,《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北市:牧童出版社,民國68年2月初版。
    30. 高本莉,《台灣早期服飾圖錄》,台北市:南天書局,民國84年10月初版一刷。
    31.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展現中國織繡之美─清代服飾》,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77年6月初版。
    32. 曹永和著,《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80年。
    33. 陳其南著,《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市:允晨文化,民國76年3月初版。
    34.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市:河洛出版社,民國68年9月。
    35.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5年3月。
    36. 麥斯基爾(Meskill)著,王淑琤譯,《霧峰林家:台灣拓荒之家(1729-1895)》,台北市: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
    37. 粘碧華,《清代台灣民間刺繡》,台北市:漢藝色研文化,民國78年9月。
    38. 黃典權,《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台灣文獻叢刊第218種,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國55年月。
    39. 黃哲永編,《東石鄉閩南語歌謠》(一)、(二),嘉義縣民間文學集第1、2集,朴子市:嘉縣文化,民國86年6月初版。
    40.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台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7年。
    41. 黃榮洛著,《渡臺悲歌─台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協和台灣叢刊7,台北市:臺原出版社,民國78年七月第一版第一刷。
    42. 新莊市志編輯委員會編輯,〈野軼篇〉,《新莊市志》,新莊市:新莊市公所,民國87年2月。
    43. 楊碧川,《簡明臺灣史》,高雄:第一出版社,民國76年11月初版。
    44.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台北:台灣省政府,民國53年6月。
    45. 趙鳳喈,《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附補編,台北縣:稻鄉出版社,民國82年5月初版。
    46. 劉增貴,《漢代婚姻制度》,台北市:華世出版社,民國69年1月初版。
    47. 劉德漢著,《東周婦女生活》,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民國63年5月。
    48. 戴炎輝著,《中國身分法史》,台北市:司法行政部,民國48年12月初版。
    49. 戴炎輝著,《中國法制史》,台北市:三民書局,民國68年2月3版。
    50. 戴炎輝著,《民法親屬編》,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48年12月初版。
    51. 謝康著,《賣淫制度與台灣娼妓問題》,台北市;大風出版社,民國61年6月初版。
    52. 瞿同祖著,《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市:里仁書局,民國83年10月初版三刷。
    53. 顧鑒塘、顧鳴塘著,《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12月增訂版。
    中文書報期刊暨論文
    1. 尹章義,〈「非『父系血親繼嗣』制度」初探──以族譜學為中心所作的研究〉,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主編,《第二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會議記錄》,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4年12月初版。
    2. 吳秀文撰文,〈二房孩子成大器〉,《TVBS周刊》81期,1999年5月22日~5月28日。
    3. 吳新榮、林永梁等人,〈南部農村俚諺集〉(二)、(三),《南瀛文獻》第3卷第1、2期,民國44年12月。
    4. 呂英敏,〈台灣娼妓之源流及演變〉,《今日中國》第57期,1976年1月。
    5. 李小江,〈婦女研究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及前景〉,《性別學與婦女史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台北市:稻鄉出版社,民國86年7月初版。
    6. 李貞德,〈超越父系家庭的藩籬──臺灣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1945-1995)」〉,《新史學》7:2,1996年6月。
    7. 李棟明,〈台灣早期的人口成長與漢人移民之研究〉,《台北文獻》直字第13、14期合刊,民國59年12月。
    8. 秀荃,〈女子解放與廢妾問題〉,《婦女雜誌》第二卷第二期,民國33年10月。
    9. 阮昌銳,〈從婚諺看民俗的文化反映〉,收於《中國婚姻習俗之研究》,台北市:台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民國78年5月初版。
    10. 周宗賢,〈清代臺灣節孝烈婦的旌表研究〉,《台北文獻》直字第三十五期,民國65年3月。
    11. 林文龍,〈陳上達陳紹唐李春盛履歷書輯錄〉,《臺灣風物》第39卷第4期,民國78年12月。
    12. 林家書,〈南靖縣向臺灣移民的牒譜文獻調查研究〉,《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二集,台北市:臺灣史研究會,1990年7月初版。
    13. 林衡道,〈員林張姓克寧公派下的年譜〉,《臺灣風物》第13卷第3期,民國52年6月。
    14. 林朝棟,〈風浪險惡之台灣海峽〉,《台南文化》第三卷第一期,民國42年6月。
    15. 姜蘭虹,〈婦女研究在台灣的發展〉,《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台北縣:稻鄉出版社,民國86年7月。
    16. 施綺雲,〈吾國近代童養媳之法律學的研究〉,《社會科學論叢》第六輯,民國45年5月。
    17. 施綺雲,〈關於吾國近代法制上的妾之研究〉,《社會科學論叢》第七輯,民國45年8月。
    18. 唐羽,〈清代臺灣移民生活史之研究〉(上)、(中)、(中續),《臺灣文獻》第38卷第1期,第39卷第1、2期,民國76年3月,民國77年3月、6月。
    19. 張李德和,〈嘉義童謠彙輯〉,《臺灣風物》第15卷第3期,民國54年8月。
    20. 曹甲乙,〈台北有關男女的諺語〉,《台北文物》第7卷第3期,民國49年9月。
    21. 曹甲乙,〈臺灣舊時的婚姻習俗〉,《台北文獻》直字第九、十期合刊,民國58年12月。
    22. 盛清沂,〈臺灣家譜編纂之研究〉,《臺灣文獻》第14卷第3期,民國52年9月。
    23. 莊金德,〈清代臺灣的婚姻禮俗〉,《臺灣文獻》第14卷第3期,民國52年9月。
    24. 許丙丁,〈台南教坊記〉,《許丙丁作品集(下)》,台南市: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民國85年5月。
    25. 許雪姬,〈林本源及其花園之研究〉,《高雄文獻》第三、四期合刊,民國69年6月。
    26. 郭松義,〈清代的納妾制度〉,《中國近代史研究》第4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8月。
    27. 陳昭如,《離婚的權利史─臺灣女性離婚權的建立及其意義》,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1月。
    28. 陳漢光,〈續修鑑湖張氏世譜〉,《臺灣風物》第16卷第1期,民國55年2月。
    29. 游遠惠,〈宋代的妾在家庭中的角色與地位〉,《勤益學報》第13期,民國85年2月。
    30. 黃典權,〈古帳研究一例〉,《台南文化》第6卷第3期,民國46年。
    31. 黃典權,〈海澄大觀葉氏族譜研究〉,《台南文化》第5卷第2期,民國45年7月。
    32. 黃師樵,〈臺灣武功周氏族譜資料彙集〉,《臺灣文獻》第22卷第1期,民國60年3月。
    33. 黃富三,〈清代臺灣漢人之耕地取得問題〉,收於黃富三、曹永和編《台灣史論叢》,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9年4月。
    34. 楊仁江,〈台北市黃氏及周氏節孝坊之研究〉(上)、(下),《臺灣文獻》直字第85期、86期,民國77年9月、12月。
    35. 楊彥杰,〈從福建族譜看清代移民的若干問題〉,《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二集,台北:臺灣史研究會,1990年7月初版。
    36. 楊緒賢,〈吳德功與磺溪吳氏家譜〉,《臺灣文獻》第28卷第3期,民國66年9月。
    37. 楊翠,〈評介《大稻埕查某人地圖》〉,《中國時報》,民國88年4月8日,第35版。
    38. 葉漢明,〈文化史與香港婦女研究〉,《新史學》2:4,1991年12月。
    39. 廖風德,〈清代臺灣婚約中反映之婚制〉,收於《臺灣史探索》,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5年初版。
    40. 廖素菊,〈臺灣客家婚姻禮俗之研究〉,《臺灣文獻》第18卷第1期,民國56年3月。
    41. 廖漢臣,〈台南的諺語〉,《台南文化》第2卷第4期,民國42年1月。
    42. 臧健,〈中國大陸近年婦女史研究概況〉,《中國近代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年8月。
    43. 劉妮玲,〈遊民與清代臺灣民變〉,《臺灣風物》第32卷第1、2期,民國71年3月、6月。
    44. 劉紀華,〈中國貞節觀念的歷史演變〉,收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縣:稻鄉出版社,民國84年10月初版。
    45. 劉增貴,〈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妾〉,收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四集,台北縣:稻鄉出版社,民國84年10月初版。
    46. 蔡獻榮,〈中國多妻制度的起源〉,《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10月。
    47. 鄭諒諒,〈關於清代臺灣奴婢制度的幾個問題〉,《臺灣風物》第39卷第1期,1989年2月。
    48. 賴和,〈未來的希望〉,收於《賴和集》,張恆孝編《臺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日據時代:1》,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第二刷。
    49.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家制及家產〉,《臺灣文獻》第14卷第3期,民國52年9月。
    50. 鍾年,〈中國傳統家庭的人生角色──以幾種女性角色為例〉,1998年4月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之未刊搞。
    外文專書
    1.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1962年。
    2. 池田敏雄,《臺灣家庭生活》,台北市:東方文化供應社,民國59年夏季。
    3. Sheieh ,Bau Hwa,"Concubines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Fourteenth to the Seventeeth Centuries",Unversity of Illinois,Dissertatim,1992。
    4. ,"Female Hierarchy in Customary Practice:The Satatus of Concubin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5期,1997年8月。
    5. Wolf ,Arthur P.,"The Women Hai-shan",收於《Women in Chinese Society》,台北市:敦煌書局,民國68年2月臺灣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