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艾伶
論文名稱: 歐陽脩的時間意識與其古文書寫之研究
指導教授: 王基倫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歐陽脩古文時間意識宋代文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9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研究重心在於時間三維如何影響歐陽脩古文展現之情懷與體悟,以及歐陽脩如何透過時間之書寫,增添其古文之獨特價值,以期由新面向研究歐陽脩之古文。研究方法主要藉助歐陽脩的詩、文、史書等作品,進行文本的細讀與歸納,在論述過程中,透過歐陽脩詩文作品、年譜與北宋歷史資料,建構其生平經歷與時代環境,從中歸納北宋時代背景,與歐陽脩人生際遇的變化,並聯繫其古文展現之思想,以思索其時間意識之形成。透過上述面向的考察,得以全面性地論述歐陽脩的時間意識對古文書寫的影響。
    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下,本論文主要以四章展開論述。作為基礎的第二章〈歐陽脩時間意識之形成〉,從歐陽脩的各種身分與時代背景,多方面探討時間意識之成因,第一節針對歐陽脩政治家身分,如何與政治環境配合,展現其「回向三代」的志向。第二、三節則分別從經、史學家的身分,觀察歐陽脩的學術思想對時間觀感之影響。第四節,從家庭生活,交友與政治生涯,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方面,探究歐陽脩人生經歷與他感知時間有何聯繫。第五節則觀察北宋印刷事業的發達,對文人作品傳播之影響,以對照歐陽脩「立言」傳世的意識。
    第三章〈歐陽脩古文中時間意識之體悟〉,主要論述歐陽脩如何感知時間三維:「過去」、「現在」、「未來」,並以其古文書寫表現了哪些體悟?第一節先探討歐陽脩如何感知那些消逝、不可及的「過去」,歸納歐陽脩對歷史盛衰、生命消逝,以及「物」的泯滅,興發哪些感悟,總結他對「消逝」感嘆、焦慮之緣由。第二節,由歐陽脩對「三不朽」的看法,探討時間不斷消逝的情況下,歐陽脩如何看待「未來」,如何為他人與自我生命留下不朽的精神。第三節,探討處於寫作之「現在」的歐陽脩,如何面對現世時間,建構其政治理想,並且,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中,為個人生命道路定位,達於安身立命。
    第四章〈古文中時間之書寫表現〉,論述歐陽脩以時間敘述作為交流之情境,運用了哪些作法與策略?表現著哪些特點?第一節從時間敘述之題材,探討歐陽脩古文創作觀與時間敘述之關係。其次,二、三、四節則論述歐陽脩如何敘述「過去」與「未來」,並表現了哪些特色。第五節則討論「景」、「物」之具有空間與實體的記述,在歐陽脩筆下如何使之富有情感及生命力。
    第五章〈宋代以後從時間觀點詮釋歐陽脩古文之評析〉,整理歸納宋代以後文評家,對歐文中時間議題之評論意見,探討時間書寫展現的思想、情意與敘寫表現,在後人眼中有何評價?文評家關注了哪些表現?透過這些評析,幫助完整歐文中時間書寫之價值與意義。
    本論文透過歐陽脩時間意識與古文書寫特質之研究,指出歐陽脩對時間的觀感,並呈現歐陽脩古文中的時間樣貌,為古文研究帶來新的研究路徑。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時間意識」之定義 1 (一)西方時間意識觀念 2 (二)中國文學中時間意識的特質 3 二、研究歐陽脩時間意識的可能性 5 第二節 研究範圍 8 第三節 文獻探討 10 一、歐陽脩研究之成果: 11 (一)生平與學術之綜合研究 11 (二)古文研究之成果 13 二、時間意識之研究概況: 17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方法 21 一、研究步驟 21 二、研究方法 22 第二章 歐陽脩時間意識之形成 23 第一節 政治理想對「古」之志向的影響 23 一、君臣互利共存之時代 24 二、「復古」:「回向三代」的時代意義 26 (一)「三代」代表之意義 27 (二)「回向三代」的前期 29 (三)「回向三代」的時代背景 31 (四)復古運動與時間意識之聯繫 34 第二節 經學思想對時間意識的影響 36 一、由《易經》的闡釋理解天道、天命之理 37 (一)由天道變化之「理」體會歷史盛衰之理 37 (二)天命的限制產生對現世人生時間的重視 38 二、經典中亙古不變的價值──「人情」 41 第三節 史學思想對時間意識的影響 44 一、「信實」:超越時空的力量 45 (一)重視史料之可信度 45 (二)著重褒貶善惡 46 (三) 擴大史料的範圍 48 二、關注「人事」之變化 49 第四節 人生歷練產生深刻之時間感 51 一、家庭教育的啟蒙 51 二、人生盛衰變化的震盪 52 三、健康狀況 56 第五節 印刷事業之興盛產生流傳後世的期待 58 一、保存書籍的社會風氣 58 (一)政府刊刻與民間印刷事業的興盛 59 (二)藏書風氣的興起 60 (三)保存書籍技術的進步 61 二、文字易於流傳對「立言」之鼓舞 62 第三章 歐陽脩古文中時間意識之體悟 65 第一節 對「消逝」的感悟 65 一、 歷史盛衰之感悟 66 二、 生命消逝之感悟 68 (一)趨於「死亡」的感嘆與焦慮 68 (二)天命桎梏的無奈掙扎 71 三、「物」泯滅之感悟 73 (一)「物」泯滅的焦慮 74 (二)「物」與「人」的聯結性 76 第二節 關懷生命價值的流傳與不朽 77 一、「立德」:生命意志的顯發 78 二、「立功」:道德政治的重視 82 三、「立言」:待人以彰的確信 85 第三節 書寫的當下:確認自我於時間中的定位 88 一、政治家隨時而動的時事批評 89 二、傳遞他人生命價值的「立言」者 93 三、鎔鑄自我生命意義於文字的「立言」者 96 第四章 古文中時間之敘寫表現 101 第一節 題材平易而「信實」 102 一、生活「百事」即是「道」 102 二、題材來源有所依據 103 第二節 曲折迂迴地展露文意 106 一、由順時之敘事逐漸揭示文旨 106 二、以往復、對比的方式援古證今 108 三、一唱三嘆的往復敘事 111 第三節 善於敘事中融入抒情性 113 一、於主旨之外抒發自我懷抱 113 二、以「自我」為感知者回憶過往 113 三、敘寫旁人對人物死亡之反應 117 第四節 預示「未來」的敘寫使文意更具延展性 120 一、由歷史推移至未來 120 二、由往事推移至未來 121 三、由現今推移至未來 121 第五節 以人文時間建構「景」、「物」 122 一、以人文時間記「空間」 123 二、以人文時間記「物」 125 第五章 宋代以後從時間觀點詮釋歐陽脩古文之評析 127 第一節 共時性的政治理想 127 一、歸本三代經典使立論堅實 127 二、歸本於三代古文對政治的貢獻 129 三、歸本三代道德確立其古文成就 130 第二節 歷時性的情感共鳴 133 一、借古憂今之共感 133 二、追懷昔今之共感 137 (一)追憶往事之篇章 138 (二)弔古之篇章 141 三、價值不朽之共感 145 第三節 古今不滅的人情之美 147 第六章 結論 149 附錄 155 參考書目 157

    一、古籍(按成書年代排序)
    (一)歐陽脩著作
    〔宋〕歐陽脩:《歐陽文忠公文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歐陽脩:《唐書》,乾隆武英殿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宋〕歐陽脩:《五代史記》,乾隆武英殿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宋〕歐陽脩:《詩本義》,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宋〕歐陽脩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
    〔宋〕歐陽脩著,李之亮箋注:《歐陽修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12月。
    〔宋〕歐陽脩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月。

    (二)古人著作
    〔西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嘉慶20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2,1989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襄公二十四年》,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年。
    〔三國〕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嘉慶20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8,1989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嘉慶20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重刊宋本,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8,1989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梁〕昭明太子撰,〔唐〕李善注:《文選》,臺南:北一出版社,1974年8月。
    〔唐〕魏徵:《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0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唐〕李翱:《李文公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唐〕陳子昂:《新校陳子昂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2月。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9月。
    〔宋〕柳開:《河東先生集》,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王禹偁:《小畜集》,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韓琦:《韓魏公集》,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契嵩:《鐔津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石介:《石徂徠集》,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蘇洵:《嘉祐集》,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曾鞏:《元豐類稿》,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蘇軾:《蘇東坡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王銍:《默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月。
    〔宋〕范祖禹:《帝學》,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1998年8月。
    〔宋〕邵伯溫著,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何薳:《春渚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月。
    〔宋〕程俱著,張富祥校證:《麟臺故事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宋〕黃公度:《知稼翁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周必大:《廬陵周益國文忠公集》,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宋〕楊萬里、魏元曠、胡思敬:《誠齋策問》,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宋〕洪邁:《容齋三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朱熹、李幼武編:《宋名臣言行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陳傅良:《止齋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陳亮:《龍川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
    〔宋〕葉適:《習學記言‧呂氏文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費衮:《梁谿漫志》,臺北:廣文出版社,1969年。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叢書集成,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王應麟:《玉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宋〕李攸:《宋朝事實》,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1月。
    〔宋〕樓昉:《迂齋先生標註崇古文訣》,明嘉靖癸巳十二年(1533)廬州知府王鴻漸刊本。
    〔宋〕黃震:《黃氏日鈔》,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四庫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金〕元好問:《遺山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78年。
    〔元〕揭傒斯:《揭文安公全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元〕吳善:《牧庵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元〕郝經:《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元〕許有壬:《至正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脫脫:《宋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元〕趙汸:《東山存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章懋:《楓山章先生語錄》,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56年。
    〔清〕金聖嘆:《才子古文讀本》,臺北:老古出版社,1979年3月。
    〔清〕黃宗羲:《金石要例》,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世界書局,1981年。
    〔清〕唐彪:《讀書作文譜》,臺北:偉文出版社,1976年。
    〔清〕林雲銘:《古文析義》,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9月。
    〔清〕儲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縣:莊嚴文化出版,1997年。
    〔清〕吳楚材、吳調侯:《評註古文觀止》,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沈德潛:《唐宋八大家文讀本》,清乾隆十五年(1750)刊本。
    〔清〕過珙編註:《古文評註》,臺北:宏業書局,1979年。
    〔清〕清高宗選輯:《唐宋文醇》,臺北:中華書局,1969年。
    〔清〕姚鼐輯,王文濡評註:《大字本評註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書局,1998年8月。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9月。
    〔清〕姚鼐輯,王文濡評註:《大字本評註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書局,1998年8月。
    〔清〕永瑢,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徐松纂輯:《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年。
    〔清〕盛大謨:《字雲巢文集》,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高海夫主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8月。
    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二、今人專著(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中國古典文學硏究會主編:《文學與傳播的關係》,臺北:臺灣學書局,1995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出版,1994年7月。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王基倫:《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6月。
    王國維:《五代兩宋監本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朱自清:《標準與尺度》,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朱迎平:《宋代刻書產業與文學》,上海:上海古集出版社,2008年3月。
    朱剛、劉寧主編:《歐陽修與宋代士大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朱傳譽:《宋代新聞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奬助委員會,1967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
    余敏輝:《歐陽修文獻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何寄澎:《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2002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李彬:《唐代文明與新聞傳播》,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6月。
    李清筠:《時空情景中的自我影像──以阮籍、陸機、陶淵明詩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9年4月。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9月。
    林紓:《畏廬論文等三種》,臺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
    林紓評選:《古文辭類纂選本》,民國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俞建章、葉舒憲:《符號:語言與藝術》,臺北:久大文化出版,1990年5月。
    姚一葦:《說人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6月。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臺北縣中和市:雲龍出版,1995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長安出版社,1986年10月。
    洪本健編:《歐陽脩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胡經之、張伯行:《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夏丏尊、葉聖陶:《文話七十二講》,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8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祝尚書:《宋代文學探討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鄭因百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紀念歐陽脩一千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臺北:臺大中文系,2009年6月。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張業軍:《副詞與限定描狀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第七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許秋碧:《歐陽修著述考》,臺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2008年3月。
    齊滬揚、張誼生、陳昌來合編:《現代漢語虛詞研究綜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7月。
    陳幼石:《韓柳歐蘇古文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年5月。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二魚文化出版,2005年。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臺北:允晨文化,2006年。
    陳衍:《陳石遺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陳學霖:《宋史論集》,臺北:東大出版社,1938年。
    陳曉芬:《傳統與個性──唐宋六大家與儒佛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程杰:《北宋詩文革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
    黃一權:《歐陽修散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黃俊傑:《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12月。
    馮書耕、金仞千:《古文通論》,臺北:國立編譯館,1979年4月。
    黃進德:《歐陽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河:《時間概念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
    楊慶存:《宋代文學論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葉龍彥:《歷史意識與歷史哲學》,臺北:龍文出版社,1971年11月。
    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年5月。
    劉文英:《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劉若愚:《歐陽脩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劉德清:《歐陽修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9月。
    劉德清:《歐陽脩紀年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臺北縣:稻鄉出版社,2006年8月。
    潘美月:《宋代藏書家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
    蔡世明:《歐陽修的生平與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9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8月。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魯樞元、錢谷融:《文學心理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0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
    錢穆:《中國歷史精神》,臺北:東大出版社,1976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年。
    錢穆:《經學大要》,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12月。
    嚴杰:《歐陽脩年譜》,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11月。
    亞里士多德著,徐開來譯:《物理學》,臺北:慧明文化,2002年。
    奧古斯丁著,周士良譯:《懺悔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4月。
    〔日〕東英壽著,王振宇、李莉等譯:《復古與創新—歐陽脩散文與古文復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日〕土田健次郎著,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4月。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美〕賈志揚:《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12月。
    〔英〕約翰‧哈薩德(John Hassard)編,朱紅文、李捷譯:《時間社會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9年7月。
    〔法〕路易‧加迪(Gardet Louis):《文化與時間》,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1月。
    〔法〕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文化,1997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楊富斌譯:《內在時間意識現象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9月。
    〔德〕姚斯(Hans Robert Jauss)、〔美〕霍拉勃著,周寧等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三、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基倫:《韓歐古文比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江正誠:《歐陽修的生平及其文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年。
    何澤恆:《歐陽脩之經史學》,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6月。
    吳娟萍:《陸機詩歌中的時間推移意識》,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1年。
    李慕如:《歐陽修古文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0年。
    明雅妮:《蘇軾的時間意識與其文學創作的美學聯繫》,湖南:湖南師範大學文藝學碩士論文,2008年。
    程曉文:《文章、學術與政治:北宋慶曆學者之文化網路與學術理念》,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四、期刊與研討會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文崇一:〈「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讀後〉,《思與言》第3卷第1期,1965年5月。
    王水照:〈歐陽修散文創作的發展道路〉,《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第1期。
    王孝廉:〈永劫與回歸〉,《誠品閱讀》第18期,臺北:誠品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0月。
    王志清:〈審美時間中的生命體驗──王維的時間意識論〉,《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7卷第1期,2004年2月。
    王基倫:〈有關歐陽修研究的幾個問題--劉子健先生《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評析〉,《中國文學研究》,1988年5月。
    王基倫:〈歐陽脩《春秋》筆法之理解與應用〉,《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3月。
    王基倫:〈歐蘇散文創作與接受活動的考察〉,《東華漢學》創刊號,2003年2月。
    衣若芬:〈複製‧重整‧回憶:歐陽修《集古錄》的文化考察〉,《中山大學學報》第48卷第5期,2008年5月。
    余蕙靜:〈從時間意識看謝靈運的迷失與困境--以山水詩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4期,1998年3月。
    呂逸鋒:〈論阮籍的時間意識〉,《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6卷第1期,2004年2月。
    李正治:〈李賀詩裡的時間意識〉,《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4 期,1977年4月。
    李杰:〈中國詩歌裡的時間意識〉,《學術探索》第10期,2004年10月。
    林淑貞:〈東坡詞「今昔對照」敘寫基模及其豁顯之境遇感與時間意識〉,《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2004年6月。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上):美感經驗的定義與結構〉,《中外文學》第7卷第11期,1979年4月。
    高友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下):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中外文學》第7卷第12期,1979年5月。
    徐宇春、姚明令:〈蘇軾作品中的時間意識〉,《社會科學家》第3期,2006年5月。
    張蜀蕙:〈現實經驗與文本經驗的真實──由歐陽修、蘇軾作品探究北宋地誌書寫與閱讀〉,《東華人文學報》第11期,2007年7月。
    許倬雲:〈從「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說起〉,《大陸雜誌》第29卷第10期,1964年12月。
    陳峰:〈政治選擇與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治國方略及處理文武關係方面探究為中心〉,《河南大學學報》第47卷第1期,2007年1月。
    陳湘琳:〈傳播與不朽:歐陽修生命觀照〉,第4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10年3月。
    黃俊文:〈劉子健著《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評介〉,《史苑》第41期,1985年6月。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集刊》第三期,1993年3月。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2005年12月。
    劉開美:〈論歐陽修貶令夷陵的作為〉,《三峽大學學報》,第31卷第1期,2009年1月。
    劉靜貞:〈歐陽脩筆下的宋代女性--對象、文類與書寫期待〉,《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2003年12月。
    鄧小南:〈談宋初之「欲武臣讀書」與「用讀書人」〉,《史學月刊》第7期,2005月。
    韓璽吾:〈晏幾道的時間意識〉,《長江大學學報》第31卷第5期,2008年10月。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上)--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第6卷第4期,1977年9月。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下)--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第6卷第5期,1977年10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