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香琴 Lin, Shiang-Chin |
---|---|
論文名稱: |
溥心畬宮廷書風與渡臺後發展之研究 An Exploration of Pu Hsin-Yu’s Calligraphy in Taiwan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Qing Court |
指導教授: |
陳瑞文
Chen, Zuei-We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51 |
中文關鍵詞: | 清代宮廷書風 、溥心畬書臺灣生活與風情 、寒玉堂詩集 、舊王孫 |
英文關鍵詞: | political identity, Pu Hsin-Yu’s calligraphy, the Qing court, sinicizatio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91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研究「溥心畬(1896-1963)宮廷書風與渡臺後之發展」。溥心畬是清道光皇帝的曾孫,恭親王奕訢之孫,因為時代的變局,於一九四九年農曆八月渡海來台。通過宮廷書風-舊王孫的政治認同與價值共識,從而理解到溥心畬書法傳統價值的所在。
在結構的安排鋪陳方面,本文並非全部按照年代的先後順序,多是以書作的類型作為議題的安排。除了緒論和結論外,共分七章,每章皆分兩節。首先,以一章論述溥心畬渡台前清末民初之文化與日治時期台灣書風;其次,以一章探討清代宮廷之書法風尚與溥心畬早年的生活、書作;再其次,以五章論析溥心畬渡台後晚年的生活,以及書法的發展。試圖以每章兩節均稱的鋪陳方式,獲致研究的最大成效。
第二章檢視溥心畬所處的時代文化背景與日治時期台灣書風。首先探討清末民初之文化與書風流派。其次探析日治時期台灣之書風,以一九二0年代艋舺龍山寺書法藝術的建構來作探究。第三章探究清代宮廷書法與溥心畬早年生活,分析溥心畬書作與宮廷書風之關係。首先論析清代宮廷書法之風尚,以及康熙、雍正、乾隆盛世宮廷書風之塑造與皇子王孫的教育。其次探討溥心畬家世與南渡前書學經歷,來自家世背景與王孫的文治武功教育,厚植其宮廷書風的書法根柢。
第四章探究宮廷傳統精神之延續,首先分析渡台後溥心畬如何繼承清代宮廷書風典範,其容納吸收前賢之書法,作為政治身分的認同。其次,探討堅守傳統之時代意義,基於宮廷書法是道德與權力的象徵,同時也是政治身分的認同,溥心畬渡臺前後之書法風格,變異不大。第五章論述溥心畬經詩書畫合一的觀念與儒士的提拔、贊助。先分析溥心畬書法具有經詩書畫合一的美學觀,往上溯源自清代宮廷經詩書畫的學術文藝活動;又溥氏書法文本繼承《詩經》「詩言志」的精神,將書法文學化。再探究寫經與儒士之提拔、贊助。
第六章探析溥心畬渡臺後書學術著與正統國畫之爭,首先探究溥心畬授課之餘,往往利用下午時間從事書寫學術著作,希冀在儒學方面有所建樹。其次探析溥心畬與正統國畫之爭,渡臺後溥心畬曾經多次擔任「省展國畫部」評審,期間發生渡海來臺水墨畫家與臺灣本土東洋畫家的一場繪畫版圖之爭-「正統國畫之爭」,透露出渡臺初期的時代背景。第七章探討書論之提出、傳授與清遺民之交往,首先討論其書論之提出與傳授,溥心畬「論畫」和「論書」同刊於《寒玉堂論書畫真書獲麟解》中,其中〈論書〉部份共十五則,溥氏謂臨習古人書法的目的乃先「求其用筆」。其次,探討渡臺後溥氏喜與清遺民交往,以詩詞書畫倡和。
第八章研究溥心畬晚年生活與行楷書,先討論旅居日本、香港與泰國之書作。溥氏與朱家驊、董作賓於一九五五年赴韓國講學,獲贈漢城大學法學榮譽博士;之後,在返臺途中,獨自一人在日本停留下來,遊歷一年餘,期間所見所感以書作表述。再探討溥心畬書臺灣生活與風情之行楷書,其利用行楷書抒懷詠物與書寫日常生活瑣事、山水遊記與各地風物,雖然滯留台灣卻走出遺民「新亭對泣」的格局,為生命找到重生的出口。
研究結果發現,溥心畬在辛亥國變(1911)後,以宮廷書風作為心靈的寄託,自我有意識地建構延續傳統的一套歷史道統觀,以確立自己身分的尊嚴。在風格研究之外,也觸及書法的政治與文化議題,從政治文化「轉型的時代」(transitional era)角度,重新詮釋溥心畬書法的傳統價值所在。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Pu Hsin-Yu’s calligraphy in Taiwa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Qing court. This calligraphy was important in that its creation combined the Qing court with political identity. Pu Hsin-Yu was the great-grandson of Qing dynasty’s Xuanzong emperor. He was one of the old princes, who were also called shin, shin-jen, or shin-ta-fu . As shih, they were members of the elit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commonalty (shu) or the populace (min).
That Pu Hsin-Yu had been learning classics,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together as a form of aesthetics had to deal with sinicization. It was true that the Qing rulers had Buddhist, Confucian, and other works translated into their own national language. In fact, so sinicized were the Manchus that much of what we regard as the orthodox Confucian state and society was in fact the result of Qing’s sinicization.
While the elite’s vogue of cultivating scholarly and artistic avocations was a national phenomenon, the old princes of Qing dynasty read many of the same texts, shared many assumptions about the value of what they were doing, and identified with each other. It was their intellectual culture. However, their loyalty to the Qing dynasty did not automatically transfer into loyalty to China.
Pu Hsin-Yu came to Taiwan as KMT Government withdrew in 1949.This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mainly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calligraphy rather than chronological order.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study observes the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both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Taiwan before the KMT Government.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not only the Qing Emperors’ calligraphy activ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but also Pu Hsin-Yu’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Chapter three to chapter eigh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Pu Hsin-Yu’s calligraphy in Taiwa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Qing dynasty.
The Qing was without doubt the most successful dynasty of conquest in Chinese history. 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etermine what remained unchanged in Pu Hsin-Yu’s thinking about traditional values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1.本論文之參考文獻,分中文部份與外文部份。中文部份分為:(一)溥心畬著作,(二)書畫圖錄,(三)古籍,(四)專書,(五)學位論文,(六)中文期刊與報紙;外文部份分為(一)日文,(二)英文,(三)英文期刊。
2.參考書目之出版年代,以西元年份標示。
3.參考書目排列順序,中文部分:溥心畬著作、書畫圖錄、古籍與期刊以年代為序;專書、學位論文則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外文部分:日文依作者姓氏筆劃為序;英文以作者名字之第一字母為排序;英文期刊以年代為序。
4.作(含譯註)者兩人以下,則並列其姓名;三人以上者(含譯註),則以第一人為代表。
一、 中文部分
(一) 溥心畬著作
溥儒編著,《上方山志》十卷,古籍精刻本,1930年。
溥儒,《十三經師承略解》,臺北,臺灣書店,1961年。
溥儒,《溥心畬先生墨寶》,臺北,真善美出版社,1966年。
溥儒,《四書經義集證》,臺北,六藝出版社,1968年。
溥儒著,江兆申點校,《寒玉堂畫論》,臺北,學海書局,1975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溥心畬先生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76年。鄭坤德編,《溥心畬書畫稿》,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藝術系,1976年。
國泰美術館編,《溥心畬書畫選集》第九輯,臺北,國泰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溥儒,《溥心畬書畫全集》,臺北,乾隆圖書公司,1978年。
溥儒,《毛詩經證》,臺北,乾隆圖書,1980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溥心畬先生書畫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溥心畬先生書畫特展目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
溥儒編著,《白帶山志》,北京,中國書店,1989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溥心畬先生詩文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3年。
汪佩芬編,《溥心畬先生書畫遺集》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汪佩芬編,《溥心畬先生書畫遺集》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溥心畬書畫文物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年。溥儒,《寒玉堂詩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4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館藏溥心畬書畫》,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年。
楊新、許愛仙編,《溥心畬書畫集》卷上,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
楊新、許愛仙編,《溥心畬書畫集》卷下,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
溥儒,《溥儒行草書選》,臺北,蕙風堂,1997年。
陳明湘編,《溥心畬書畫集》,臺北,正因文化出版社,2004年。
劉建超主編,《溥心畬墨跡選》(一),天津,天津楊柳青出版社,2004年。
劉建超主編,《溥心畬墨跡選》(二),天津,天津楊柳青出版社,2004年。
溥儒,《溥儒書心經墨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溥儒,《溥儒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墨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
湖北省博物館編,《南張北溥: 臺北歷史博物館藏溥心畲書畫精品》,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
陳明湘編,《溥心畬書畫選集》,臺北,華岡博物館,2010年。
溥儒,《寒玉堂論書畫真書獲麟解》,台北,世界書局,2012年。
溥儒,《溥心畬手書毛詩証詁》,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2年。
胡文虎編,《溥心畬書畫作品集》,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
(二) 書畫圖錄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米芾蜀素帖.苕溪詩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3年。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柳公權玄秘塔碑》,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年。
榮寶齋編,《墓志書法》第八冊,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0年。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書法庫》第一輯,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年。陳驤龍、穆美華編,《溥心畬》,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劉正成編,《中國書法全集》78,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7年。
單國強主編,《清代書法》,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三) 古籍
(周)不著撰人、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漢)司馬遷著、韓兆琦譯著,《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漢)不著撰人、何清谷校注,《三輔黃圖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晉)陳壽撰、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朱鑄宇彙校集注,《世說新語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趙令畤,《侯鯖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朱熹撰、蘇勇校注,《周易本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元)趙孟頫,《松雪齋文集附外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元)孔齊,《至正直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董其昌,《容臺別集》(明崇禎本)。
(清)拓本《淳化閣帖》。(清)拓本《石渠寶笈秘殿珠林》。
(清)薛福成,《庸盦筆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
(清)魏源,《聖武記》,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
(清)玄燁,《康熙帝御製詩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
(清)朱彝尊,《欽定日下舊聞考》,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清)徐繼畬,《瀛環志略》,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
(清)于敏中等修,《國朝宮史》(一),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于敏中等修,《國朝宮史》(二),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臺北,漢華文化事業,1971年。
(清)何紹基,《東洲草堂金石跋》,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年。
(清)昭槤撰、何英芳點校,《嘯亭雜録》十卷、續録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
(清)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注,《桃花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清)金安清,《水窗春囈》,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李放纂輯,《皇清書史》,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永瑢編校,《聖祖仁皇帝聖訓》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清)王士禎著、張世林點校,《分甘餘話》,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清)沈德潛、周淮編,《明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清)王士禎著、靳斯仁點校,《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清史資料匯刊》子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清)錢泳撰、張偉點校,《履園叢話》,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吳振棫撰、童正倫點校,《養吉齋叢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四) 專書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1年。
于安瀾編,《畫史叢書》第五冊,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日)大庭脩著、徐世虹譯,《漢簡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太原,書海出版社,2009年。
王彬,《溥心畬談藝錄》,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
王壯弘、馬成名編,《六朝墓誌檢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5年。
王朝賓主編,《民國書法》,鄭州,河南美術出版,1989年。
王彥編,《駱香林全集》上冊,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年。
王家誠,《溥心畬傳》,台北,九歌出版社,2002年。
王耀庭,《中國美術巨匠週刊-溥儒》,臺北,錦繡文化,1995年。
王瓊馨,《溥心畬詩書畫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13年。
方聞編,《清徐松盦先生繼畬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白砥,《王羲之書法解析》,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
白謙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白鐵錚,《老北平的故古典兒》,台北,慧龍出版社,1977年。
申雲艷,《中國古代瓦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心清聞妙香-清宮善本寫經》,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美)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江兆申,《雙谿讀畫隨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年。
田光烈,《佛法與書法》,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金開誠、王岳川主編,《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金董建平、鄭會欣編註,《董浩雲的世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容天圻,《畫餘隨筆》,臺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
沈尹默,《書法藝術欣賞》,台北,莊嚴出版社,1988年。
沈尹默,《沈尹默論書叢稿》,台北,莊嚴出版社,1988年。
沈尹默,《學書有法:沈尹默講書法》,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沈寧編,《滕固藝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著,潘耀昌譯,《藝術風格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朱歧祥編,《甲骨四堂論文選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朱宗振,《史學方法與學術批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朱舜水著、朱謙之整理,《朱舜水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朱誠如、王天有編,《明清論叢》第九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朱豔平編著,《李斯嶧山碑及其筆法》,杭州,西泠印社,1999年。
李小龍譯註,《墨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李民等,《古本竹書紀年譯註》,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放,《皇清書史》,台北,明文書局,1986年。
李妮,《易經:傳統文化與現代人生》,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蕭錕,《台灣藝術經典大系.書法藝術卷3:造化在手.匠心獨運》,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年。
李澤厚,《美學三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何冠彪,《明清人物與著述》,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季伏昆,《中國書論輯要》,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0年。
林同華主編,《宗白華全集》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清遺民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的轉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林銓居,《王孫.逸士.溥心畬》,台北,雄獅圖書,1997年。
林銓居,《草書、美髯、于右任》,台北,雄獅圖書,2007年。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邱燮友譯注,《唐詩三百首新譯》,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柯律格,《雅債-文徵明社交性藝術》,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2年。
任復興主編,《徐繼畬與東西文化交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馬國權注,《書譜譯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1年。
馮明珠文字編撰,《知道了:朱批奏摺展》,臺北,故宮博物院,2004年。
麥青龠,《溥心畬》,台北,石頭出版社,2006年。
黃庭堅,《山谷題跋》,臺北,中華書局,1985 年。
周心慧、嚴樺,《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台北,萬卷樓圖書,2000年。
杜忠誥、盧廷清著,《台灣藝術經典大系.書法藝術卷1:渡台碩彥‧書海揚波》,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黃惇,《中國書法史.元明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黃憲作選注,《駱香林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高虹,《放眼世界-魏源與海國圖志》,瀋陽,遼海出版社,1997年。
單國強,《清代書法》,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年。
單國強,《王鐸》,臺北,石頭出版社,2006年。
(日)稻葉君山著、但燾譯訂,《清朝全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岳南,《南渡北歸》,台北,時報出版社,2011年。
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蘇州,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 年。
馮明珠等編,《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臺北,遠流出版社,2011年。
章乃煒,《清宮述聞》,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年。
湖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中國文化的現代轉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法)程抱一,《中國詩畫語言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楊昊成,《中國書法攬勝》,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崔爾平編校,《明清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
崔爾平選編點校,《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張樹棟等著,《中華印刷通史》,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99年。
夏曉虹編,《追憶梁啟超》,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壹)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綜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郭曉川,《西方美術史研究評述》,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
(英)理查德.艾文斯(Evans, Richard J.)著、張仲民等譯,《捍衛歷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阿諾德.豪澤爾著、居延安編譯,《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社,1996年。浪淘出版社編,《當代名家談:舊王孫溥心畬》,台北,浪淘出版社,1974年。麥青龠,《溥心畬》,台北,石頭出版社,2006年。
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胡傳海,《中國書法名家講座-尺牘10講》,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英)柯律格,《雅債-文徵明社交性藝術》,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2年。(英)柯律格著、劉穎譯,《中國藝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孟祥才,《梁啟超傳》,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0年。
徐臨江,《鄭孝胥前半生評傳》,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彭海鈴,《汪兆鏞與近代粵澳文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馮明珠等編,《盛清社會與揚州研究》,臺北,遠流出版社,2011年。
馮華,《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索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年。
莊嚴,《山堂清話》,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0年。
馬宗霍,《書林藻鑑》上,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馬宗霍,《書林藻鑑》下,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馬國權譯註,《孫過庭書譜》,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
黃憲作選注,《駱香林集》,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台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啟功口述,趙仁珪、章景懷整理,《啟功口述歷史》,香港,中華書局,2005年。
啟功,《啟功叢稿-題跋卷》,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書法庫》第四輯,蘭州,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編,1996年。
孫旭光,《恭王府與溥心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年。
孫洵,《民國書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許禮平主編,《董其昌/大唐中興頌》,香港,翰墨軒,1996年。
許禮平編,《羅振玉/法書集》,香港,翰墨軒出版,1998年。
章乃煒,《清宮述聞》,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
張文成編,《工水十二年》,高雄,大貝湖工業水廠,1963年。
張寅朋,《蒼虬閣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張建亞主編,《李贄全集注(第二冊).焚書注(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0年。
(美)羅友枝著、周衛平譯,《清代宮廷社會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著、張沛等譯,《中國:傳統與變遷》,長春,吉林出版集團,2008年。
陳玉玲,《沈尹默書法藝術》,台北,蕙風堂,2001年。
陳宏天、趙福海主編,《昭明文選譯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陳高潮主編,《秦李斯嶧山碑》,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9年。
陳新雄,《東坡詩選析》,臺北,五南圖書,2003年。
陳池瑜,《中國現代美術學史》,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年。
陳振濂,《現代中國書法史》,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
陳振廉,《日本藏吳昌碩金石書畫精選.序》,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2004年。陳龍海,《名碑解讀》,臺北,牧村圖書,2000年。
姜澄清,《中國書法思想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8年。
(德)雷德侯著、許亞民譯,《米芾與中國書法的古典傳統》,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8年。
葛承雍,《中國書法與傳統文化》,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4年。
趙世瑜,《腐朽與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長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趙連甲、史紀南編,《書法的奧秘-當代書家談藝錄》,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年。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0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五卷.准風月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聶征夫,《一代宗師吳昌碩》,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0年。
聶崇正,《宮廷藝術的光輝》,台北,東大圖書,1996年。
唐文基、羅慶泗,《乾隆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鄭大華,《康有為》,香港,中華書局,2000年。
蔣方,《入蜀記校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華人德、白謙慎編,《蘭亭論集》,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年。
華人德主編,《中國(蘇州)書法史講壇文集》,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
鄭會欣、金董建平主編,《董浩雲:中國航運先驅》,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
鄭會欣編註,《董浩雲日記》上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年。
鄭惠美,《漢簡文字的書法研究》,台北,故宮博物院,1984年。
鄭峰明,《米芾書學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廖鐵,《魏晉書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詹前裕,《溥心畬-復古的文人逸士》,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6年。
臺靜農,《龍坡雜文》,台北,洪範出版社,1996年。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8.秦漢刻石二》,北京,榮寶齋出版社,1997年。劉正成,《書法藝術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光華主編,《中原在臺人物誌》,台北,中原文獻雜誌社,1999年。
劉恆,《中國書法史-清代卷》,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9年。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99年。
熊宜敬,《筆精墨妙氣雅韻深 :渡海來台書畫名家系列.二》,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6年。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香港,龍門書局,1977年。
韓一民等編,《中國歷代皇帝墨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戴逸、林言淑編,《清代人物撰稿》下編,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萬依等著,《清代宮廷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張大千溥心畬詩書畫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年。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編,《近代書畫藝術發展回顧─紀念呂佛庭教授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10年。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陳丁奇百歲紀念-二十世紀台灣書法發展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10年。
(五) 學位論文
胡順展,《溥儒書法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馮廣賀,《端雅正宜書制誥—清代館閣體書法官方實用性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董良碩,《師古超塵、雅逸儒士-溥儒先生書法與繪畫藝術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楊樹明,《清末民初大變局中的李瑞清》,南昌,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劉淑娟,《駱香林文學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吳奇聰,《彭醇士書法藝術研究》,臺中,明道大學國學研究所碩士,2011年。
(六) 中文期刊與報紙
駱香林主編,《花蓮文獻.花蓮八景詩》,1955年10月。
陳雋甫,〈溥心畬先生自述〉,《雄獅美術月刊》39期,1974 年5月。
劉國松,〈溥心畬先生的畫與其教學思想〉,《藝術家》20期,1977年1月。
楊乃濟,〈漫話恭王府〉,《紫禁城》,1980年03期。
蔣健飛,〈舊王孫溥心畬〉,《藝術家》65期,1980年10月。
阮毅成,〈溥心畬失狗書札〉,《大成》114期,1983年5月。
薛慧山,〈他首先投奔自由溥心畬〉,《大成》114期,1983年6月。
蕭一葦,〈恩師溥心畬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大成》123期,1984年2月。
沈尚賢,〈溥心畬先生臨摹各家法帖冊頁詮釋〉,《時代生活》57期,1989年1月。
郁昌經,〈寒玉堂學書記〉,《時代生活月刊》57期,1989年1月。
李鑄晉,〈南張北溥的時代背景〉,《雄獅美術》268期,1993年6月。
傅申,〈南張北溥〉,《雄獅美術》268期,1993年6月。
吳問樓,〈萋萋芳草憶王孫-溥心畬特展觀後〉,《雄獅美術》272期,1993年10月。
華人德,〈論東晉墓誌兼及蘭亭論辨〉,《故宮學術季刊》,1995年,秋。
羅敬箴,〈館藏賞珍-簡談溥儒及詩書藝術〉,《河北大學學報》22卷第2期,1997年6月。
孫菊生,〈從乾隆御筆書法談起〉,《紫禁城》,1998年02期。
王家誠,〈溥心畬書法藝術〉,《故宮文物月刊》190期,1999年1月。
朱賽虹,〈清代御製詩文概析〉,《北京圖書館館刊》,1999年第2期。
劉潞,〈論清代宮中的書房〉,《故宮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3期。
錢今凡,〈溥心畬書法之時代意義〉,《中國書法》第6期,2000年6月。
陳芳,〈故宮抄寫本書選介(一)〉,《紫禁城》2002年第3期。
鄭惠美,〈山川的靈蘊-溥心畬、江兆申的蘇花記遊〉,《藝術家》,2002年3月。
鄭毓瑜,〈流亡的風景─遊後樂園賦與朱舜水的遺民書寫〉,《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
羅文華,〈故宮藏明內府金藏經〉,《紫禁城》,2003年第3期。
何傳馨,〈乾隆的書法鑑賞〉,《故宮學術季刊》,2003年秋。
孫家勤,〈我所認識的心畬師〉,《工筆畫》第28期,2003年12月。
寧砥中,〈先師溥心畬先生書畫軼事〉,《工筆畫》第28期,2003年12月。
詹前裕,〈寒玉堂畫論探討〉,《工筆畫》第28期,2003年12月。
黃祖蔭,〈駱香林山水藝術論-台灣畫史新探〉,《竹塹文獻》15期,2004 年4月。
馮明珠,〈御筆-皇帝的硃批〉《故宮文物月刊》264期,2005年3月。
王同辰,〈室有幽蘭翰墨香-觀溥心畬雙鉤定武蘭亭〉《藝術家》,2006年4月。
陳傳席,〈品藻如春-清朝八帝書法〉,收入浙江省博物館編,《東方博物》第22輯,杭州,浙江出版社,2007年。
楊丹霞,〈試論康熙帝書法的淵源、分期與影響〉,《故宮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5期。
張禮豪〈渡海帖學第一家.溥心畬書跡看俏〉,《典藏古美術》第189期,2008年6月。
沈以正,〈溥心畬師生書畫聯展〉,《藝文薈萃》7期,2008年8月。
李惠儀,〈世變與玩物-略論清初文人的審美風尚〉,《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3期,2008年9月,頁37。
張禮豪〈錢今凡舊藏現身.溥心畬書價飛漲〉,《典藏古美術》第196期,2009年1月。
程沁,〈藝術風格學與美術史研究〉,《新視覺藝術》,2009年3月。
蔡佳琳,〈朱舜水的抉擇與遺民心境的轉變〉,《史耘》13期,2009年6月。
柴劍虹,〈啟功題畫詩的書法價值〉,《社會科學戰線》,2010年第1期。
劉鑑毅,〈晚清書學用筆論〉,《書畫藝術學刊》第8期,2010年6月。
陳懷恩,〈新藝術史中的影像論述研究前景〉《環境與藝術學刊》第1期,嘉義,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2010年6月。
劉濤,〈王羲之《寒切帖》考〉,《文藝研究》,2010年第10期。
成海明,〈再談王著主持《淳化閣帖》之原委〉,《藝術長廊》,2011年第1期。莫家良,〈南宋書法中的北宋情結〉,台北,《故宮學術季刊》,2011年6月。
徐興慶,〈朱舜水與德川水戶藩的禮制實踐〉,《臺大文史哲學報》75期,2011年11月。
廖寶秀〈怡親王、雍正皇帝以及內務府造辦處〉358期,2012年1月。
辛德勇,〈談歷史上首次出土的簡牘文獻—《茂陵書》〉,《文史哲》,2012 年第4 期。
伍振鷟,〈大師身影/黃建中一絲不苟/楊樹人高風亮節/曾約農正氣凜然/溥心畬不食人間煙火〉,《孔孟月刊》,第五十卷第五、六期,2012年2月。
林雅琪,〈《論語》、《孟子》「文化資產觀」的古今意義〉,《孔孟月刊》,第五十卷第五、六期,2012年2月。
陳德馨,〈聖朝化育下的番人-溥心畬筆下的臺灣原住民圖像〉,《故宮文物月刊》346期,2012年3月。
許媛婷,〈靜默少喧嘩.臨景思治道-談康熙皇帝與避暑山莊詩圖〉,《故宮文物月刊》第343期,2012年10月。
邱豐饒,〈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考辨〉,《止善》13期,2012年12月。
陳國棟,〈怡親王、雍正皇帝以及內務府造辦處〉,《故宮文物月刊》第358期,2013年1月。
韋淵,〈中國書法中的「帖學」與「碑學」〉《美術與考古》,2013年第2期。
曹靜琍,〈中華書道學會2012年「渡海來台書家學術研討會」見聞錄〉,《中華書道季刊》79期,2013年2月。
林香琴,〈溥心畬家世與南渡前書學經歷之探究〉,《臺灣美術》92期,2013年4月,頁81-101。
林香琴,〈日治時期艋舺龍山寺書法藝術探析〉,《臺灣美術》94期,2013年10月。
梁驥,〈乾隆對顏真卿書跡的臨摹和題跋-以《石渠寶笈》著錄為例〉,《中國國家博物館》,2013年第10期。
陳志平,〈筆中有詩-文學因素對黃庭堅書法的影響〉,《文藝研究》,2013年11期。
何傳馨,〈深心託毫素-乾隆皇帝的書法志業〉,《故宮文物月刊》第368期,2013年11月。
蔣得旺,〈乾隆皇帝收藏再思考〉,《故宮文物月刊》368期,2013年11月。
杭春曉,〈以仁代義-《憶陳侍郎書畫合卷》與溥心畬的遺民想像〉《文藝研究》2013年12期。
藍玉琦,〈追憶溥心畬,紀念仙逝50年-獨家專訪寒玉堂弟子諶德容〉,《典藏古美術》255期,2013年12月。
林香琴,〈1950-1970年代省展國畫部「正統國畫之爭」論析 〉,《臺灣美術》96期,2014年4月。
林香琴,〈溥心畬渡台後書學術著作與清代宮廷之關係初探〉,《藝術研究》第10期,2014年12月。
沈以正,〈由授課道私房畫-溥老傳記中不言之秘〉,《歷史文物》月刊251期,2015年2月。
林香琴,〈溥心畬書台灣生活與風情之行楷書探究〉,《臺灣美術》100期,2015年4月。
Atlanta Chinese News Friday, July 27, 2012.
二、 外文部分
(一) 日文專書
中田勇次郎,《中國書論集》,東京都,二玄社,1980年。
今也敏彥,《「昭和」の學校行事》,東京都,日本圖書,1989年。
古原宏伸,《董其昌の書畫研究篇》,東京都,二玄社,1981年。
台灣教育會編著,《台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台灣教育會發行,1939年。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台湾》,東京都,岩波書店,1988年。
市古宙三,《近代中國の政治と社會》,東京都,東京大學,1977年。
杉本幹夫,《データから見た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朝鮮プラスフィリピン》,東京都,龍溪書舍,1997年。
佐藤正広,《帝国日本と統計調査:統治初期台湾の専門家集団》,東京都,岩波書店,2012年。
神田喜一郎、田中親美監修,《書道全集第二十四卷清II》,東京都,平凡社,1990。
增井經夫,《大清帝國》,東京都,株式會社講談社,2008年。廚
川白村,《苦悶の象徵》,東京都,創造社,1919年。
戴國煇,《台湾と台湾人: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を求めて》,東京都,研文出版,1985年。
(二) 英文專書
Alan Gordon Atkinson,New Songs for Old Tunes:The Life and Art of Wang Duo, Ann Arbor Mich.,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c1997.Thesis (Ph.D.)-The University of Kansas,1997.
Anne E.Booth, Colonial Legacies: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Honolulu:University Hawai’i Press,2007.
Adriana G. Proser,Moral Characters : Calligraphy and Bureaucracy in Han China(206 B.C.E.-C.E.220), Ann Arbor Mich.,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c1995.Thesis (Ph.D.)-Columbia University,1995.
Amy McNair, The Upright Brush: Yan Zhenqing’s Calligraphy and Song Literati Politics,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8. Adshead, Samuel Adrian M. ,Material Culture in Europe and China, 1400-1800 :The Rise of Consumerism,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UK : Macmillan,1997.
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c2010.
David Carrier,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 Writing, University Park, Pa.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c1991. Donald Preziosi, Rethinking Art History : Meditations on A Coy Science,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c1989. Gombrich Ernst Hans,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Ho,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2.
John K. Fairbank and Kwang-Ching Liu,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11 Late Ch'ing,1800-1911, Part 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John Tosh with Seaan Lang,The Pursuit of History : Aims,Methods,and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Modern History ,New York : Longman,2006.
Jonathan Hay, “The Kangxi Emperor’s Brush-Traces: Calligraphy, Writing, and the Art of Imperial Authority.” In Wu Hung and Katherine Tsiang Mino, eds., Body and Face in Chinese Visual Cultur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Jonathan Harris, The New Art Hist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1. Kraus,Richard Curt.Brushes With Power : Modern Politics and the Chinese Art of Calligraph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Lin,Yutang,My Country and My People,New York: Day, c1966. Lin, Yutang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Westport,Conn. : Greenwood Press ; New York : John Day Company, 1971.
Lothar Ledderose,Mi Fu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1979.
Hao Chang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Matsuda Hiroko, Colonial Modernity across the Border: Yaeyama, the Ryukyu Islands, and Colonial Taiwan,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2007.
Michael Stanford, A Compan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Cambridge,Mass. : Blackwell,1994.
Peter Charles Sturman,Mi Fu:Style and the Art of Calligraphy in Northern Song China,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7.
Peter K.Bol, Neo-Confucianism in Hist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n Center, 2008.
Peter K.Bol,This Culture of Ours :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Panofsky,Erin,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Chicago:The University Chicargo,1982.
Robert E. Harrist Jr.,The Landscape of Words: Stone Inscriptions from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2008.
Shiow-jyu Lu Shaw ,The Imperial Printing of Early Ch’ing China,1644-1805,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1983.
Sven Anders Hedin ,Across the Gobi Desert, New York : Greenwood Press,1968.
Tse-Sung Chou,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Yang Hu, Xiao Yang ; translated by Zha Xiaoyun & Lei Jing ,Chinese Publishing : Homeland of Printing, Beijing : China Intercontinental Press,2010.
(三) 英文期刊
Ping-Ti Ho,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6, No. 2 (Feb., 1967).
Evelyn S. Rawski,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5, No. 4 (Nov., 1996).
Ho,Ping-Ti.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7, No. 1(Feb., 1998).
Keith McMahon, “Opium Smoking and Modern Subjectivity” in Postcolonial Studies, Vol.8, No.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