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萬雋
論文名稱: 地方史的建立、延續與運用──以漢唐間的《越絕書》和《吳越春秋》為中心──
指導教授: 呂春盛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漢朝、魏晉南北朝、隋唐、地方史、越絕書、吳越春秋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29下載:1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欲對中國早期地方史進行考察,尤其以漢唐之間《越絕書》和《吳越春秋》為對象進行研究。透過此二書了解在漢唐間,地方史的建立、流傳與運用等歷史過程,而非僅是從事文獻的考察而已。
    中國地方史記載內容雖侷限於地方,但就其史觀、歷史的記述方式都受到中原史書的影響。只不過相對於作為邊疆角色的吳、越兩國,在《越絕書》和《吳越春秋》之中則有其主體性的存在,歷史的過程也較為複雜、完整,且也突顯吳、越兩國的歷史人物。可說接受了中原強勢文化,卻也同時豎立當地文化。
    此外,《越絕書》和《吳越春秋》在魏晉以後極被看重,《越絕書》和《吳越春秋》提供了許多詳細吳越古史的歷史內容和地理典故,成為史注家重要的參考資料,也連帶使得兩書廣為流傳,甚至成為後代學者模仿的體例。
    至於兩書在魏晉以後不再創作,而發展出新的地方志體例的現象,本文以為其中的原因可能在於江南政權的演變,以僑人所代表的華北中原歷史為尚,不再強調吳越地方光榮的過去;另一個原因在於豪族社會的發展,他們所企求的是更近於他們社會型態的史學作品。
    就《越絕書》和《吳越春秋》亦可觀察觀察吳越史學的轉變,其有四個特點:(1)史學的舊傳統的建立與新史學的產生;(2)史學的地域性到全國性;(3)史學的階層性變化;(4)史學異族性的淡化。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節 地方知識的研究…………………………………………….2 第二節 《越絕書》、《吳越春秋》研究概況………………………….6 第三節 《越絕書》和《吳越春秋》的文獻討論…………………….14 第四節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方法…………………………………...18 第二章 春秋戰國秦漢對吳越古史的的記載與運用……………………23 第一節 華北中原史觀下的吳越古史書寫…………………………24 第二節 秦漢與越政權的關係和正統觀的發展……………………38 第三節 戰國秦漢文人對於吳越古史的意象………………………47 第三章 《越絕書》與《吳越春秋》的創作………………………………..53 第一節 東漢吳越地方的史學概況與《越絕書》與《吳越春秋》…53 第二節 《越絕書》與《吳越春秋》的寫作特色……………………63 第三節 吳越地方思想的傳統與華北中原史籍的異同…………...72 第四節 東漢吳越地方的史學發展的社會基礎…………………...81 第四章 《越絕書》與《吳越春秋》的流傳、運用及影響…………………85 第一節 兩晉南北朝隋唐兩書的徵引情形與意義…..……………85 第二節 地方志的興起與目錄上的歸類…………………………..96 第三節 唐代學者採藉與討論……………………………………101 第五章 魏晉時代地方史知識的變動與政治社會的關係……………111 第一節 地方志的湧現……………………………………………112 第二節 吳會地方史的體例與知識的轉變………………………123 第三節 六朝政權的性質與吳越古史……………………………131 第四節 江南豪族的發展與歷史意識……………………………137 第六章 結論……………………………………………………………..143 參考書目…………………………………………………………………151

    一、 古籍:(基本文獻置於前,其他以年代順序排列)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梁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陳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魏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周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南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北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晉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隋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宋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明史》,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
    屈萬里集釋,〈禹貢〉,《尚書集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10月。
    (春秋)左丘明撰,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5月。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
    (戰國)管仲撰,(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台北:世界書局,1981年5月。
    (戰國)孟子撰,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戰國)墨子撰,李漁叔註解,《墨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5月。
    (戰國)荀子撰,(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戰國)呂不韋撰,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5年8月。
    (戰國)韓非著,陳奇猷集釋,《韓非子集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5月。
    (漢)劉安等編著,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漢)劉向撰,石光瑛校釋,陳新整理,《新序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月。
    ───,左松超集證,《說苑集證》,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90年4月。
    ───,賴炎元註譯,《韓詩外傳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1974年1月二版。
    (漢)袁康撰,(清)錢培名校,《越絕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12月台一版。
    ───,張宗祥校註,《越絕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56年。
    (漢)趙曄撰,(元)徐天祜校,《吳越春秋》,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張覺譯注,《吳越春秋》,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貴州人民出版社授權。
    (漢)王充著,黃暉校釋(附劉盼遂集解),《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5月。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圖補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南朝宋)劉義慶著,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9月。
    (南朝梁)阮孝緒,〈七錄序〉,收錄於(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10月。
    (南朝梁)昭明太子編,《文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7月。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台一版。
    (唐)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二版。
    (唐)虞世南編纂,《北堂書鈔》,清光緒十四年南海孔廣陶三十有三萬卷堂校注重刻陶宗儀傳鈔宋本,收入《唐代四大類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1959年中華書局影印南宋紹興刻本,收入《唐代四大類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1993年6月。
    (唐)杜佑著,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2月。
    (唐)林寶撰,岑仲勉校,《元和姓纂四校記》,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5年11月再版。
    (唐)陸廣微撰,曹林娣校注,《吳地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日)藤原佐世,《日本國見在書目》,清光緒中遵義黎氏日本東京使署影刻本,收入《日本藏漢籍善本書志書目集成》1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6月。
    (宋)王溥,《唐會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台一版。
    (宋)王應麟,《玉海》,台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1月,依元後至元三年慶元路儒學刊本。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3月,據1935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影印宋本縮印。
    (宋)李時等編,《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11月。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4月。
    (宋)王堯臣等《崇文總目》,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台一版。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宋)朱長文撰,金菊林點校,《吳郡圖經續記》,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宋)范成大撰,陸振岳校點,《吳郡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宋)施宿,《嘉泰會稽志》,台北:大化書局,據清.嘉慶13年刊本,1980年7月。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台一版。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台一版。
    (宋)鄭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明)楊慎,《升菴集》卷10〈跋越絕〉,收入《四庫全書.集部》,台北:商務出版社,1968年3月。
    (明)田汝成,《田叔禾小集》,吉林省圖書館藏明嘉靖四十二年田藝蘅刻本,卷1〈越絕書序〉,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88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
    (清)丁國均,《補晉書藝文志》,收入《二十五史補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清)姚振宗,《三國藝文志》,收入《二十五史補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隋書經籍志考證》,收入《二十五史補編》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後漢藝文志》,收入《二十五史補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清)徐崇,《補南北史藝文志》,收入《二十五史補編》5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清)秦榮光,《補晉書藝文志》,收入《二十五史補編》3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清)章宗源,《隋書經籍志考證》,收入《二十五史補編》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清)曹寅奉敕編,《全唐詩》,台北:明倫出版社,1974年12月再版。
    (清)董誥等奉敕編,《欽定全唐文》,台北:大通書局,1979年7月四版。
    (清)區作霖纂修,《餘干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據清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
    (清)顧懷三,《補後漢書藝文志》,收入《二十五史補編》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3年。
    (清)王鳴盛,《娥術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王鉞,《讀書蕞殘》,南京圖書館藏清康熙六十一年世德堂刻本,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目錄類》27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
    (清)王仁俊輯,《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20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台北:商務出版社,1968年3月。
    (清)王謨輯,《漢唐地理書鈔》,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9月。
    (清)余錫嘉,《四庫提要辨正》,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二、 近人專書:(按姓名筆劃排列)
    中文:

    王永平,《六朝江東世族之家風家學研究》,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年4月。
    ───,《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
    王樹民,《中國史學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王德恒,《中國方志學》,鄭州:大象文化出版社,1997年4月。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月。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4月。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一冊,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9月三版。
    ───,《中國史學史》第二冊,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9月。
    李泰棻,《方志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月台一版
    李步嘉,《越絕書校釋》,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7月。
    ───,《越絕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宋晞,《方志學研究論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5月修訂版。
    何啟民,《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1月。
    呂春盛,《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3月。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9月。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周天游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周生春,《吳越春秋輯校匯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林天蔚,《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7月。
    邱敏,《六朝史學》,南京出版社,2003年11月。
    胡守為,《嶺南古史》,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1月。
    倉修良,《方志學通論》,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10月。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台北:學生書局,1993年9月。
    徐俊,《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10月。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陳國強、蔣炳釗、吳綿吉、辛土城合著,《百越民族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5月。
    陳識仁,《北魏修史事業與《水經注》的形成》,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6月。
    張國淦,《中國古方志考》,台北:鼎文書局,1974年10月。
    傅振倫,《中國方志學通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12月台一版。
    黃淑梅,《六朝太湖流域的發展》,台北:聯鳴文化有限公司,1982年3月再版。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2月。
    彭靜中,《中國方志簡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年8月。
    程金造,《史記索隱引書考實》,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10月。
    廖吉郎,《兩漢史籍研究》,台北:廣東出版社,1984年3月。
    劉盤修,《盛世探源:漢唐農業發展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劉緯毅輯,《漢唐方志輯佚》,北京:北京圖書館,1997年12月。
    蔣炳釗、吳綿吉、辛土成,《百越民族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年1月。
    鄭鶴聲,《中國史部目錄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台一版。
    蕭璠,《春秋至兩漢時期中國向南方的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73年12月。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9月。

    日文:
    大川富士夫,《六朝江南の豪族社会》,東京:雄山閣出版,1987年3月。

    英文:
    Clifford Geertz,.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中譯本: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8月。
    ──,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1973;中譯本:韓莉譯,《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年11月。
    Edward W. Said,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中譯本: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1~3月二版。
    Marshall Sahlins, Islands of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中譯本:藍達居等譯,《歷史之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Peter Burke, A social history of knowledge: from Gutenberg to Diderot, Cambridge, UK ; Malden, Mass.: Polity Press, 2000;中譯本: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月。

    三、 近人論文:(按姓名筆劃排列)
    中文:
    Guy Alitto,〈中國方志與西方史的比較〉,《漢學研究》3卷2期,1985年12月,頁59-72。
    于淑娟,〈《韓詩外傳》與《吳越春秋》中要離傳奇的文本考察〉,《東疆學刊》2005年4期,頁42-46。
    丰坤武,〈《吳越春秋》“殆非全書”辨識〉,《東南文化》2000年第3期,頁82-84。
    中村圭爾,〈六朝時代江南的地域社會與地域性〉,《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東京:玄文社,1989年3月,頁44-50。
    王永平,〈兩漢時期江南士人形迹述略〉,《中國史研究》1997年第4期,頁39-49。
    王仲孚,〈試論漢代的古史系統〉,《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0月,頁305-322。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卷3本,2002年9月,頁583-624。
    ───,〈台灣地區近五十年來的中國西南民族史研究〉,《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9月,頁281-317。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1999年9月,頁167-258。
    阮芝生,〈貨殖與禮義──《史記.貨殖列傳》析論〉,《臺大歷史學報》19期,1996年6月,頁1-49。
    汪榮祖,〈論中央史與地方史的重新整合〉,《史學九章》,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12月,頁163-179。
    呂春盛,〈三國時代的山越與六朝的族群現象〉,《台灣師大歷史學報》33期,2005年6月,頁1-26。
    李廣健,〈南北朝史學的發展與《隋書.經籍志》的形成──以《隋書.經籍志.史部》為分析對象〉,《結網編》,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8月,頁275-349。
    李泉,〈《越絕書》硏究〉,《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84年第6期,頁 55-59。
    ──,〈《吳越春秋》硏究〉,《中國歷史文獻硏究集刋》2,1988年,頁 94-103。
    金永平,〈《吳越春秋》訛誤考辨〉,《浙江學刊》1991年第1期,頁121-125。
    ───,〈《吳越春秋》徐天祜注淺議〉,《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第4期,1991年7月,頁101-105。
    金其楨,〈試解《吳越春秋》的“不可曉”之謎〉,《史學月刊》2000年第6期,頁42-47。
    金發根,〈東漢黨錮人物分析〉,《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4本下,1963年12月,頁505-558。
    屈萬里,〈論禹貢著成的年代〉,《書傭論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7月,頁115-160。
    周一良,〈《魏書》札記.酈道元〉,《魏晉南北朝史札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頁602-604。
    周生春,〈《越絕書》成書年代及作者新探〉,《中華文史論叢》49輯,1992年,頁 121-139。
    周桂鈿,〈科學思維的超前覺醒──王充辨虛實〉,《中國歷代思想史.秦漢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2月,頁300-369。
    周學根,〈對范蠡哲學思想研究的一點看法──從《國語.越語下》非實錄談起〉,《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第四集,1984年3月,頁73-77。
    段熙仲,〈《水經注》六論〉,收入《水經注疏》附錄,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頁3387-3453。
    胡阿祥,〈南朝寧蠻府、左郡左縣、俚郡獠郡述論〉,《歷史地理》13輯,1996年6月,頁180-192。
    倉修良,〈袁康、吳平是歷史人物嗎?──論《越絕書》的作者〉,《歷史月刊》1997年3月號,頁124-128。
    ───,〈《越絕書》散論〉,《史學史硏究》1998年第1期,頁 31-38。
    徐復觀,〈王充論考〉,《兩漢思想史.卷二》,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9月,頁563-640。
    徐益藩,〈越絕考〉,《文瀾學報》第3卷第2期,1937年6月,頁1945-1980。
    徐奇堂,〈關於《越絕書》的作者、成書年代及其篇卷問題〉,《廣州師院學報》1990年第2期,頁41-46。
    ───,〈《越絕書》書名考釋〉,《廣州師院學報》1992年第1期,頁47-52。
    ───,〈《越絕書》版本考述──《越絕書》研究之五〉,《廣州師院學報》1993年第2期,頁74-79。
    徐揚杰,〈魏晉至唐代的中古譜牒略論〉,《家族制度與前期封建社會》,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頁71-120。
    晁岳佩,〈也談《越絕書》的作者及成書年代〉,《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5期,頁36-40, 92。
    ───,〈《越絕書》內外經傳考釋〉,《文獻》1993年第1期,頁 79-87。
    ───,〈《越絕》釋名〉,《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4年第1期,頁4-8。
    ───,〈《越絕書全譯》指誤〉,《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1年第4期,頁42-45, 54。
    唐長孺,〈孫吳建國及漢末江南的宗部與山越〉,《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5年7月,頁3-29。
    ───,〈讀抱朴子推論南北學風的異同〉,《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5年7月,頁351-381。
    ───,〈東漢末期的大姓名士〉,《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台北:帛書,頁95-126。
    翁同文,〈從社會文化史觀點論方志的發生與發展〉,《漢學研究》3卷2期,1985年12月,頁39-58。
    孫家淵、鄔文玲,〈漢代士人“移風易俗”理論的架構與影響〉,《中州學刊》1997年4號,頁141-145。
    梁宗華,〈現行十卷本《吳越春秋》考識〉,《東岳論叢》1988年第1期,頁54-57。
    ───,〈一部值得重視的漢代歷史小說──《吳越春秋》文學價值初探〉,《浙江學刊》1989年第5期,頁82-86。
    梁啟超,〈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三)〉,收入《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5月,頁381-470。
    逯耀東,〈前不見古人─談中國歷史人物的塑型─〉,《勒馬長城》,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3月,四版,頁185-196。
    張以仁,〈孔子與春秋關係〉,《春秋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3月,頁1-59。
    張仲清,〈事補史缺 義存事鑒──說說《越絕書》的要旨和越國精神〉,《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4.2,頁41-44。
    ───,〈《越絕書》作者考辨〉,《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05年8月,頁5-14。
    張榮芳,〈趙曄與《吳越春秋》〉,《秦漢史論集(外三篇)》,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5年11月,頁228-244。
    張榮芳,〈唐代君主的史學教育〉,《食貨月刊》16卷7、8期,1987年,頁275-293。
    張分田,〈隋唐諸帝成熟且完備的君道論〉,劉澤華主編,《中國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頁1-87。
    張旭華,〈東吳九品中正制初探〉,收入氏著《九品中正制略論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頁45-70。
    ───,〈漢末東吳時期的江南名士清議〉,收入氏著《九品中正制略論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10,頁71-86。
    張覺,〈《吳越春秋》考〉,《中國圖書館學報》1994年第1期,頁 73-77。
    許倬雲,〈三國吳地的地方勢力〉,《求古編》,台北:聯經,1994年10月初版,頁561-585。
    ───,〈漢代中國體系的網路〉,《中國歷史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0月,頁1-28。
    陳中凡,〈論《吳越春秋》為漢晉間的說部即其在藝術上的成就〉,《文學遺產增刊》7輯,頁14-34。
    陳橋譯,〈「越為禹後說」溯源〉,《吳越文化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頁30-39。
    ───,〈關於《越絕書》及其作者〉,原刊於《杭州大學學報》1979年第4期,後收錄於氏著《吳越文化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頁72-80。
    ───,〈點校本《越絕書》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第1版,後收錄於氏著《吳越文化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頁159-177。
    ───,〈《吳越春秋》及其記載的吳、越史料〉,原刊於《杭州大學學報》1984年第1期,後收錄於氏著《吳越文化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頁93-105。
    陳俊強,〈試論干寶與《晉紀》──兼論東晉的史學〉,《師大歷史學報》23期,1995年6月,頁59-95。
    曹林娣,〈關於《吳越春秋》的作者及成書年代〉,《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82年第4期,頁 68-73, 89。
    ───,〈《吳越春秋》二題〉,《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83年第4期,頁 48-52。
    ───,〈論《吳越春秋》中伍子胥形象塑造〉,《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3期,頁31-33。
    黃仁生,〈論《吳越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言長篇歷史小說〉,《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3期,頁81-85。
    ───,〈《吳越春秋》作為首部長篇歷史小說的思想成就〉,《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1期,頁93-98。
    ───,〈從歷史走向文學──論《吳越春秋》的人物藝術〉,《社會科學戰線》1995年第4期,頁194-201。
    黃葦,〈關於《越絕書》〉,《復旦學報(社會科學)》1983年第4期,頁 98-103。
    華林甫,《中國地名學源流》第三章〈魏晉南北朝時期:地名學的深入〉第三節〈《越絕書》的地名學成就〉,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二版,頁72-77。
    楊寬,〈楚懷王滅越設郡江東考〉,《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頁278-284。
    ──,〈關於越國滅亡時代的再商榷〉,《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頁285-294。
    楊惠如,〈1950年以來兩岸三地魏晉南北朝史學史的研究〉,《景女學報》2期,2002年1月,頁85-106。
    葉建華,〈浙江史學探源──論《越絕書》、《吳越春秋》的文化意義〉,《浙江學刊》1989年第1期,頁85-90
    萬晴川,〈《越絕書》、《吳越春秋》與道家思想〉,《浙江學刊》2005年5期,頁82-86。
    蒙默,〈試論漢代“越嶲”的“越”〉,《南方民族史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頁355-360。
    趙毅,〈略論地方史與地方志的關係〉,《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1期,頁81-85。
    劉琳,〈《華陽國志》簡論〉,收入氏著《中古泥鴻──劉琳史學論文自選集》,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9月,頁153-163。原載《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版1979年第2期。
    劉淑芬,〈六朝建康的經濟基礎〉,《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10月,頁81-109。
    ───,〈三至六世紀浙東地區的經濟發展〉,《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10月,頁195-253。
    ───,〈六朝會稽士族〉,《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10月,頁255-315。
    劉增貴,〈晉南北朝時代的鄉里之情〉,《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9月,頁11-39。
    ───,〈漢代的益州士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本3分,1989年9月,頁527-278。
    劉雪河,〈《越絕書》作者及版本研究〉,《高校圖書館工作》1995年第1期,頁47-50。
    ───,〈《越絕書》書名釋疑〉,《中國地方志》2001年第6期,頁67-69。
    魯迅輯,〈會稽郡故書雜集〉,收入《魯迅集錄古籍叢編》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頁233-326。
    錢穆,〈劉向歆父子年譜〉,《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圖書,民國73年11月,台三版,頁1-163。
    繆鉞,〈陳壽與《三國志》〉,《讀史存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5月,頁9-18。
    蘇哲,〈《吳越春秋》人物創造論〉,《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頁77-79。
    嚴耕望,〈戰國時代列國民風與生計──兼論秦統一天下之背景〉,收入《嚴耕望史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5月,頁95-112。
    顧頡剛,〈蜀王本紀與華陽國志所記蜀國史事〉,《史林雜識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月,頁240-246。

    日文:
    川本芳昭,〈六朝における蛮の理解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山越、蛮漢融合の問題を中心としてみた──〉,收入《魏晉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11月,頁443-486。
    內田吟風,〈『異物志』考──その成立と遺文──〉,《森鹿三博士頌寿記念論文集》:京都,同朋舎,1977年8月,頁275-296。
    內藤湖南,〈史記漢書以後の史書の發展〉,《支那史學史》,東京:筑摩書房,1969年11月,頁144-172。
    ────,〈六朝末唐代に現はれた史學上の變化〉,《支那史學史》,東京:筑摩書房,1969年11月,頁173-193。
    平勢隆郎,〈越の正統と『史記』〉,《史料批判研究》創刊號,1998年12月,頁13-46。
    多賀秋五郎,〈古譜の研究〉,《東洋史学論集 第四》,東京:不昧堂書店,1955年11月,頁45-110。
    吉本道雅,〈越絕書小考〉,《中国辺境社会と歴史的研究》,京都:玄文社,1989年3月),頁12-17。
    吉開將人,〈印からみた南越世界──嶺南古璽印考──〉,《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136、137、139冊,1998年12月、1999年3月、2000年3月,頁89-135、1-45、1-38。
    青山定雄,〈六朝時代に於ける地方誌編纂の沿革〉,《池內博士還曆紀念 東洋史論叢》,東京:座右寶刊行会,1940年2月,頁13-38。
    ────,〈六朝時代の地方誌について──撰者とその內容──〉,《東方學報(東京)》12冊之3、13冊之1,19,頁-356,51-81。
    宮川尚志,〈六朝時代の史學〉,《東洋史研究》5卷6號,1940年10月,頁395-419。
    渡部武,〈「先賢伝」「耆旧伝」の流行と人物評論と関係について〉,《史観》第82冊,1970年12月,頁51-62。

    英文:
    Altta Biersack, “Local knowledge, Local History: Geertz and Beyond” pp.72-96, Lynn Hunt ed., The New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中譯本:江政寬譯,〈地方性知識、地方史:紀爾茲與超越紀爾茲〉,《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4月,頁113-14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