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邱永昌 CHIU,Yung-Chang |
---|---|
論文名稱: |
隱身現代社會的平埔族親 ─以板橋地區為例 The clan members of Pingpu Tribes hidden in the modern society ─As an example in Banqiao |
指導教授: | 薛化元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1 |
中文關鍵詞: | 平埔族 、擺接 、武朥灣 、聚落 、復振 、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Pingpu Tribes, Peitsie, Pinnonouan, Settlement, revitalization, Identificatio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24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2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板橋舊稱枋橋、擺接,位居台北盆地中央略偏南西的位置上,早期土壤肥沃溪渠遍布,農漁業蓬勃發展。板橋曾是昔日平埔族農、漁、獵生活場域,但在平埔族不斷接受外來化後,使許多傳統生活習俗逐漸消失,母語也因與異族通婚而慢慢流失。更在執政者刻意的「賜姓」、「漢化」政策下,與異族混居相互通婚後,板橋地區的平埔族就如同幽靈般,默默隱身在血緣、文化融合的漢人社會人海裡。
板橋在早期文獻中有不少關於擺接社、武朥灣社與漢人互動的記載,現在這些平埔族後裔,卻未出現在復振社會運動的行列中。他們的態度是如何?藉著田野調查探訪社後、港仔嘴等舊聚落,由此發掘平埔族後裔現今對血緣、文化的真正想法與感受!
平埔族群在歷經西荷、明鄭、清領、日治與國民政府大中國沙文主義等的多重殖民統治下,雖身處現今的多元論述時代,殖民者也已遠離,但平埔族裔在長久歷史污名化與備受歧視的自卑感下,不願承認自己是這塊土地原先主人的現象,甚至更有平埔族後裔誤認自己的祖先為漢人,一併用歧視的認知來看待原住民族群,筆者即針對這些影響平埔文化復振運動的族群自我認同現實予以論述。
居住板橋30餘年來,筆者於生活中親近板橋發現它的豐富多元,探究板橋發掘它保留的原始淳樸。而現今社會硬體建設日新月異,藝術人文浪漫風流,古蹟、文史在時間浸淫下卻多未得到應有的尊重、保留,將逐漸消逝於新世代眼前、銷熔在舊世代的記憶裡。而這些資訊是需要傳承需要保留的,不是將來僅從數位典藏去憑弔! 惋惜!
Banqiao was called Peitsie or pang-kiô formerly, located in the center-southwest of Taipei basin.In the past, it has fertile soil,many creeks anddrainages , a former Pingpu Tribes’agriculture, fishing, hunting and living field , full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vitality . But after accepting foreign culture, Pingpu Tribes also lose many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their own native language slowly,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ethnic intermarriage . More on those rulers’deliberately policy "surname" and "Chinese localization" . The Pingpu Tribes in Itabashi area married to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 like ghost, hide silentiy in the bloodline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the Han people society.
The early document of Banqiao leaves a lot of records on the interactive between Baijiebao ,Wu Lao Bay and the Dutch or Han Chinese. Now these descendants of the Pingpu Tribes don’t appeared in the ranks of the revival movement . How about their attitude ? We want to uncover their true thoughts and feelings for consanguinity and culture by the fieldwork of visiting the 社後 and港仔嘴settlements !
Pingpu Tribes suffer the colonial rule after Xi He , Ming Cheng , Ching dynasty , Japanese occupation to the arge Chinese chauvinism of National government .Although those colonists have been away in today's multiple discourses, the descendants of Pingpu Tribes are also unwilling to admit they are the original owner of the land in the long history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stigma and inferiority , even some descendants of Pingpu Tribes Pingpu misidentify their ancestors are Han People , discriminating against other indigenous groups .The researcher will discuss these facts effecting the cultural revival movement of Pingpu Tribes and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
To ilve in Banqiao more than 30 years , the researcher found it 's rich and diversity and explore it’s original simplicity . The hardware construction in today’s society continue to be improved. But the art , humanistic and romantic ccurrent, historic monuments, literature and history have not been respect , preserved at this time, and gradually fade away in the upcoming new generation , melt in the memory of old generation. This information is necessary to retain and heritage , not just to pay a condolence recall or to hregret by digital archives in the future!
參考文獻
專書:
王甫昌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
王淑慧
1999,《走踏臺北縣──親近板橋市》,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中村孝志 原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譯
2002,《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台北:稻香出版社。
必麒麟(W.A.Pickering) 原作,陳逸君 譯述,劉還月 導讀
1999,《歷險福爾摩沙》,台北市:原民文化
夷將˙拔路兒
2008,《台灣原住民運動史料彙編(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暨
國史館。
李川信
2001,《認識板橋 史地、人文之旅》,臺中:臺灣教師聯盟。
李筱峰
1999,《台灣史 100 件大事(上)》,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順仁 黃提銘 林秀美 主編
1996,《族群的對話》,台北市:常民文化
林修澈
2001,《平埔族的分佈與人口》,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林興仁、劉如桐、林佛國主修
1960,《臺北縣志》,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
林榮旺等人編
1999,《板橋街坊風情》,臺北:臺北縣板橋市板橋國民小學。
林惠正,〈板橋城──林本源建板橋城的故事〉
1989,《漢聲》,21期(臺北,1989.06)
洪英聖
1993,《台灣先住民腳印》,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1995,《情歸故鄉-台灣地名探索》,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社
郁永河
1999,《裨海紀遊》,卷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郁永河原著,陸傳傑譯註
2001,《裨海紀遊新注》,台北:大地地理出版社。
曼威˙科司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黃麗玲 譯
2002,《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出版社。
陳柔森
1999a,《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台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9b,《再見刺桐花開》,台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倫炯
1996,《海國見聞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春興
1996,《教育心裡學重訂版》,台北:東華出版社。
鈴木 質 原著,陳柔森 主編,王美晶 翻譯,李易蓉 導讀
1999,《台灣原住民風俗》,台北市:原民文化
詹素娟
2007,《舊文獻 新發現 台灣原住民歷史文獻解讀》,台北:日創社文化事業。
謝世忠
1987,《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晚報社。
趙汝适
1996,《諸蕃志》卷上<志國>「毗舍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盧蕙馨
2004,《質性研究:參與觀察》,台北:心理出版社。
Bart Moore-Gilbert,彭淮棟 譯
2004,《後殖民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板橋市志(續篇)編輯委員會
1997,《板橋市志續篇》,臺北:板橋市公所。
翁佳音
1998,《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
陳漢光、賴永祥編
1957,《北臺古輿圖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劉澤民
2002,《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市:臺灣文獻館。
劉還月
1995,《尋訪台灣平埔族》,台北:常民文化
1998,《尋訪凱達格蘭族族》,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蔡丁財
2005,《擺接史話─土城人文史蹟導覽》,臺北縣土城市:臺北縣土城市公所。
溫振華〈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
1989,《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52期(臺北,1997.04)
高傳棋
1999,〈清未時期臺北盆地境內傳統舊街庄聚落的重建──以板橋境內十四街庄的形成與轉化為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61期(臺北,1999.06)
淀川喜代治著、古舜仁譯〈擺接庄的沿革〉
1997,《北縣文化》52期(臺北,1997.04)。
劉蕙萍、蔡翠華〈從地契看平埔族地權流變-以北部武朥灣社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未出版。
賈德‧戴蒙著 王道還,廖月娟譯
1998年,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時報出版。
卡瓦利─斯弗札著 吳一丰、鄭谷苑、楊曉珮譯
2003,追蹤亞當夏娃:從演化歷史看基因、民族和語言的關係/ Geni Popoli e Lingue by Luigi Luca Cavalli-Storza台北市:遠流,
單篇論文:
余明德
2003,〈民族的認定與振興—以台灣原住民為例〉,收錄於潘朝成˙劉益昌˙施正峰主編《台灣平埔族》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
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 3(2):
122-136,台北三重:中華啟能基金會附設臺灣智能障礙研究中心。
施正峰
2003,〈平埔身份認同〉,《台灣平埔族》:5-51,
2003,《台灣平埔族》:140,潘朝成、劉益昌、施正峰主編台北:前衛出版社。
孫大川
2003,<在地的聲音-原住民的吶喊>,光華書報出版社:92。
陳麗華
1999,<台北市阿美族學童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收錄於《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9(3):423-427,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
陳依玫
1987,〈你了解他嗎?〉《時報週刊》,476:53-57。
陳叔倬
2003,〈血緣族群與文化族群的差異危機〉,收錄於潘朝成˙劉益昌˙施正峰
主編《台灣平埔族》:333-327,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逸君
2003,<認知與定位—當代噶瑪蘭族多重族群認同論述的差距>,收錄於潘
朝成˙劉益昌˙施正鋒主編《台灣平埔族》:64-92,台北:前衛出版社。
謝國斌
2006,<評台灣平埔族群之族群認同運動>,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2(2) :179-
188。
趙中麟
2003,<關於台灣原住民「民族」生成的幾個論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51:
185-224。
潘朝成
1999,<「原民會」應接納平埔各族為台灣原住民族>,收錄於陳柔森主編
《再見刺桐花開》:12,台北:原民文化出版社。
詹素娟
1996,〈詮釋與建構之間—當代「平埔現象」的解讀〉 思與言》34(3):45-78,
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謝世忠
2004a,<原住民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台灣為例的初步探究
>,刊於《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台灣原住民論集》:27-66,台北:台大出
版中心。
2004b,<「傳統文化」的操控與管理-國家文化體系下的台灣原住民文化>,
刊於《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台灣原住民論集》:133,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學位論文:
洪麗完
2003,《從部落認同到『平埔』我群---台灣中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變遷(1700-
1900)》,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建銘
2006,《甘愿做番》,台南: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記錄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欽閔
2004,《傳統與平埔文化復振運動—以噶瑪蘭族與凱達格蘭族為例》,新竹:
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春蘭
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花蓮: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及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
google 地圖 http://maps.google.com.tw/
世界原住民權利法案資料庫:http://www.pts.org.tw/~abori/law/un/index.html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news.ltn.com.tw/news
台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網址:http://140.112.114.80/index.php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查詢系統 http://db.th.gov.tw/%7Etextdb/test/sotokufu
臺灣堡圖的製程:http://www.geo.ntnu.edu.tw/geoweb/map/TaiPao.htm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方志/一四一 諸羅縣志/卷八 風俗志/番俗/雜俗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中央研究院規劃之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乾隆臺灣輿圖》http://thcts.ascc.net/template/sample6.asp?id=rc01
許雪姬、薛化元、張淑雅等撰文,線上《臺灣歷史辭典》,http://taipedia.cca.gov.tw/taipedia/dict/welcome.aspx。
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與研究-人類學組-典藏選萃:典藏品名稱-康熙臺灣輿圖(局部)http://www.ntm.gov.tw
俞怡萍撰稿之臺灣歷史辭典http://taipedia.cca.gov.tw/taipedia/dict/DispText.aspx。
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系統: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編繪,乾隆中葉番界圖。http://thcts.ascc.net/template/sample6.asp?id=rc19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http://www.laijohn.com/archives/pc/Toh,Hi/biog/ppkhtk.htm 、http://www.laijohn.com/archives/pc/Toh,Ckheng/biog/Sou,AKin.htm
紀錄片:
潘朝成,《鳥踏石仔的噶瑪蘭》紀錄片,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