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緒安 |
---|---|
論文名稱: |
我國國軍政治教育變遷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Chou, Yu-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4 |
中文關鍵詞: | 政治教育 、政戰制度 、軍隊國家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45 下載:1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國國軍政治教育的實施情形,藉由瞭解國軍與政戰制度的變革,國軍政治教育的變遷,及社會變遷對國軍政治教育的影響,並分析美國、日本及中共軍隊政治教育的情形,進而探索國軍政治教育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以作為規劃未來政治教育的參考。透過歷史研究、文獻分析、比較等方法,獲致結論如下:
一、國軍政治教育隨時空與政治需求轉變而有不同。政治教育在威權國家當中不僅可以做為意識形態的傳遞管道,在現今的民主國家中更可作維護政權穩定與政治安定的重要工具。
二、世界主要國家為確保軍隊能確為國家所用,亦多實施政治教育。目的皆是在培養軍人的民主憲政價值觀念,讓軍人確實效忠國家。
三、國軍政治教育受到政治、國防政策變遷及社會因素的影響,不斷配合調整。國軍的角色定位,已逐漸朝文人領軍、軍隊國家化及軍隊專業化的方向邁進。
四、國軍轉型的過程中政戰制度與政治教育扮演重要角色。戒嚴時期,政戰制度扮演文人(黨)領軍的工具性角色。解嚴後,政治教育成為「軍隊國家化」和「文人領軍」的宣揚者,以及軍隊與社會互動的協調者。
五、政治教育是主政者貫徹其政治意識的重要管道。政治教育變遷過程中,不易避免執政黨政治意識的影響。
六、政治教育具有穩定社會關係的功能,對內發揮了凝聚共識的功能,對外扮演的宣揚與化解意見的角色。
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對於未來研究主題與研究方法方面,分別提出若干建議事項,俾精進政治教育工作。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nquire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rmed forces in Taiwan, its transition and the impact of social change on it. The major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i.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rmed forces has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ir needs in different times.
ii. Although how different in their methods and contents, the armed forces of US, Japan, and Mainland China took some kinds of political education, due to their own history, system of democratic, and menace. The purpose of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ose countries is to cultivate soldiers’ patriotism by indoctrinating ideas of constitution and democracy.
iii.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rmed forces in Taiwan included politics, policies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social factors.
iv.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warfare system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nsition of armed forces.
v. Political education was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manipulated by rulers to indoctrinate their ideologies.
vi. One function of political education was to stabilize social relat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 some suggestions were recommended.
一、中文部分
于紹樂(2003)。西點軍校精英訓練課程。臺北:海鴿。
于繼峰、曹躍鵬(2003)。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新論。中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公方彬(2004)。政治作戰初探。中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中央社(2008,3月18日)。中共新國家軍委選出,凸顯以黨領軍。青年日報,5版。
中共年報編纂委員會(2007)。2007年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7a)。2006年國際情事分析文集。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7b)。2006年中國大陸研究文集。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中共無法永遠迴避「軍隊國家化」的民主潮流(2007,12月27日)。青年日報,2版。
中華民國年鑑社(1952)。1952年中華民國年鑑。臺北:中央日報社。
王長存(2002)。思想政治工作探疑。中國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王秉宏(1997)。我國軍人社會地位的演變與策進之道。載於蘇進強等著,軍隊與社會(頁141-169)。臺北:業強。
王亞賢(2007)。中共「珍珠鏈」戰略佈局之軍經圖謀。載於王崑義等著,韜略談兵第二輯:現代戰爭及安全情勢新思維(頁157-164)。臺北:青年日報。
王炯華(2007,8月21日)。國軍精神改「為台而戰」。蘋果日報,8版。
王振軒(1998)。美國武裝部隊之政治教育。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隊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01-318)。臺北:政戰學校。
王鳳翎(1990)。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史稿1924-1934,2。臺北:龍文。
牛莒光(2000)。國軍招生廣告呈現國軍形象之研究:以平面廣告為例。國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亓樂義(2006)。捍衛行動-1996台海飛彈危機風雲錄。臺北:黎明。
行政院新聞局(2001)。2001年中華民國年鑑。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2)。2002年中華民國年鑑。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2003)。2003年中華民國年鑑。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安豐雄、邱伯浩、張彥之、羅慶生(2002)。軍事學導論。臺北:揚智。
余一鳴(2004)。國軍政治教育內涵與界定之研究。復興崗學報,82,79-106。
余熙明(2004)。國軍藝宣大隊政治教育功能探討。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子俊主編(1983)。國軍政戰史稿,上、下冊。臺北:國防部。
吳昌永(2007)。國軍政戰制度轉型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吳東林(2003)。軍事國防。臺北:國展會、台灣心會。
吳明杰(2008,5月13日)。國軍「轉進」改為中華民國而戰。中國時報,13版。
吳朝旺(2004)。國軍政治作戰的未來性探討。載於政治作戰學院:第七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9-167)。臺北:政戰學院。
吳朝旺(2007)。全民國防情境下的政治作戰。載於政治作戰學院:第十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64-288)。臺北:政戰學院。
李台京(1995)。政治作戰與歐美戰爭經驗。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研究中心,國防建設研究專題-政治作戰理論與實踐(頁395-443)。臺北:黎明。
李志成(1998)。國軍政治教育與公民教育銜接性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育慈(譯)(2008)。Will Blathwayt著。轉變中的日本安全定位(Land of the rising gun: Japan's shifting security identity)。國防譯粹,35(1),89-96。
李酉潭(2000)。從民主化相關概念探討台灣民主轉型的歷程-兼論孫中山建國之歷程的意義與作用。政治學報,29,141-192。
李東明(1998a)。國軍政治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隊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42)。臺北:政戰學校。
李東明(1998b)。我國軍事院校通識教育之現況與前瞻。通識教育季刊,5(4),1-21。
李雲漢(1966)。從容共到清黨。臺北:中國學術著作資助委員會。
李碧涵(1994)。台灣地區後工業轉型之國家與社會。中山學術論叢,12,33-52。臺北,臺灣大學。
邱伯浩(2007)。國防通識教育(下)。臺北:五南。
汪怡安(2005)。政戰軍官角色地位變遷認同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杜長青(2006)。國軍莒光日電視教學與國軍中心思想認知之關聯性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明室(1995)。改革開放後的解放軍。臺北:慧眾文化。
沈明室(2003)。美伊戰爭的精神戰力與士氣。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研究中心,美伊戰爭中無形戰力解析(頁273-280)。臺北:政戰學校。
呂理州(1998)。解剖日本軍國主義。臺北:創意力。
宋國誠(1996)。中國跨世紀綜合國力。臺北:臺灣學生。
林士堯(1976)。國軍政治教育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正義(1994)。中華民國國防的現況及展望。歐美月刊,9(7),72-74。
林吉郎(1998)。二十一世紀軍隊政治教育、軍事領導和精神戰力關係的戰略思考。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隊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3-118)。臺北:政戰學校。
林育德(1989)。國防是怪物,政工亦然。人間雜誌,1989年3月號。轉引自黃振富(2002)。多元民主時代國軍政治教育的調整與精進。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金莖,陳水亮(2002)。日本國憲法論。臺北:中日關係研究發展基金會。
金平歐(1956)。三民主義辭典。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
金明(2002)。改革政治教育內容結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載於侯志剛等編著,新世紀思想政治工作縱橫談(頁128-135)。中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金碧(譯)(2001)。原作者Craig Addison。矽屏障-台灣最堅實的國防。臺北:商智。
青年日報社(2007)。青年日報社論選輯。臺北:青年日報社。
岳忠強(1997)。軍隊政治工作基礎理論。中國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胡元傑(譯)(2007)。J. M. Jamaluddin著。日本軍事現代化:預算成長與修憲加持(Japan'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 Bigger budget and revised constitution)。國防譯粹,34(1),90-95。
胡元傑(譯)(2008)。Dennis J. Blasko著。美國2007年中共軍力報告補遺(The 2007 report on the chinese military-The top 10 list of missing topics)。國防譯粹,35(1),4-14。
胡錦濤(2007)。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特輯。香港文匯報。2008年2月25日,取自http://news.wenweipo.com/2007/10/15/IN0710150091.htm.
政治作戰學院(2006a)。中共對臺法律戰。臺北:政治作戰學院。
政治作戰學院(2006b)。中共對臺心理戰。臺北:政治作戰學院。
政治作戰學院(2006c)。中共對臺輿論戰。臺北:政治作戰學院。
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95)。政治作戰理論與實踐。臺北:黎明。
軍事情報局(無日期)。大陸情勢總觀察。臺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
洪松輝(1998)。美國文武關係中「文人控制」的理論與實際。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松輝等(2004)。軍事研究概論。臺北:全華。
洪陸訓(1995)。政治中的軍人:軍事政變與政府。臺北:政戰學校。
洪陸訓(1999)。武裝力量與社會。臺北:麥田。
洪陸訓(2002)。軍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臺北:五南。
洪陸訓、洪松輝(1997)。從軍事社會學論軍中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國魂月刊,621,29-33。
洪陸訓、洪松輝(1998)。新軍事教育觀。臺北:國防部。
洪陸訓、張元祥(2002)。我國政黨輪替後的文武關係。載於政治作戰學校:第五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9-57)。臺北:政戰學校。
洪陸訓、洪松輝、莫大華、段復初、顏錦標、彭成功(譯)(2006)。Smuel P. Huntington著。軍人與國家:文武關係的理論與政治(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臺北:時英。
段復初(譯)(2000)。Sam C. Sarkwsian, John Allen Williams, & Fred B. Bryant著。軍人˙社會與國家安全(Soldiers, society, and national security)。臺北:政治作戰學校。
范興國(1982)。西點發展史-下。中外雜誌,32(6),86-95。
陳子平(2007)。從中共「三戰」威脅探討我國「全民國防教育」之具體實踐。載於國防大學:96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7-126)。桃園:國防大學。
陳水扁(2001)。世紀首航。台北:圓神出版社。
陳水扁、柯承亨(1992)。國防黑盒子與白皮書。臺北:福爾摩沙基金會。
陳東波(1997)。當代軍事倫理的規範與困境。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其南(1988)。關鍵年代的台灣。臺北:允晨。
陳明通等(2005)。民主化臺灣新國家安全觀。臺北:先覺。
陳柏伸(2008,3月10日)。中共片面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凸顯犯台野心。青年日報,2版。
陳新民(2000)。軍事憲法論。臺北:揚智。
陳福成(1995)。防衛大台灣-台海安全與三軍戰略大佈局。臺北:金臺灣。
陳義忠(2007)。軍事事務革新與我國陸軍轉型之研究。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興國(2003)。兩岸軍隊政治教育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膺宇(1994)。「莒光園地」電視教學與民主憲政教育。載於總政戰部:國軍「莒光園地」電視教學節目開播2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6-177)。臺北:總政戰部。
陳膺宇(1995a)。軍事社會學亟待開發。國家政策雙周刊,114,8-9。
陳膺宇(1995b)。我國軍事院校政治教育功能之探討-兼論美國軍校相關教育比較。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研究中心,國防建設研究專題-政治作戰理論與實踐(頁299-351)。臺北:黎明。
陳膺宇(1997)。預官團報到ROTC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名山。
陳膺宇(1998a)。通識教育對軍校政治教育再造之啟思。載於政治作戰學院:軍隊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3-189)。臺北:政戰學院。
陳膺宇(1998b)。轉型中之我國軍事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鴻瑜(2000)。台灣的政治民主化。臺北:翰蘆。
孫文(1922)。軍人精神教育,載於秦孝儀(1989)主編,國父全集,3(頁281-306)。臺北:近代中國。
孫文(1924)。革命的基礎在高深的學問,載於秦孝儀(1989)主編,國父全集,3(頁472-479)。臺北:近代中國。
高永光、劉佩怡(1999)。國軍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之研究-從人本教育的角度看國軍政治教育的定位、內涵與經營策略,國防部總政戰部專案研究計畫「實施人本教育精進國軍政治教育功能」。臺北:總政治作戰部。
高輝(2003)。中共十六大後中國大陸之研究。載於總政戰局著,存誠務實前瞻創新,頁37-45。臺北:青年日報社。
秦孝儀(1989)。國父全集,3。臺北:近代中國。
徐雲龍(1991)。台灣海峽兩岸政治教育之實施與評估。復興崗學報,45,221-240。
曹文生(1998)。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曹文生上將致詞。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隊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2)。臺北:政戰學校。
郭正亮(1998)。李登輝假象:民主轉型與政治領導。載於殷海光基金會編,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頁131)。臺北:桂冠。
郭為藩(1987)。通識教育的實施方式。載於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55-156)。新竹:清華大學。
郭臨伍(2001)。信心建立措施與兩岸關係。轉引自吳東林(2003)。軍事國防。臺北:國展會、台灣心會。
國安會(2006)。2006國家安全報告。臺北:國家安全會議。
國防大學(譯)(2006)。美國國防報告書2005(Annual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congress)。桃園:國防大學。
國防部(1966)。國軍政治教育實施辦法。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1978)。國軍軍事思想。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1988)。國軍政治教育實施辦法。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1991)。軍制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1994)。中華民國82-83年國防報告書。臺北:黎明。
國防部(1996)。中華民國85年國防報告書。臺北:黎明。
國防部(1997)。國軍政治作戰要綱。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1998a)。立法院第3屆第4會期〈軍隊國家化與國家安全專題報告〉。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1998b)。中華民國87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0)。中華民國89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1a)。國軍精神教育實施要點。引自譚瑞茂(2003)。我國文武關係與政戰制度。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國防部(2001b)。國軍「莒光日政治教育」實施要點。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4a)。國軍軍語辭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4b)。中華民國93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5)。國軍政治作戰要綱(草案)。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6a)。中華民國95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6b)。國軍政治作戰參謀組織與作業教則(草案)。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7a)。國軍「莒光日政治教育」實施要點。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7b)。國軍對「軍人信念」應有的認知文宣指示。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8)。中華民國97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譯)(2006a)。D. J. Blasko著。中共研究彙編(China studies)。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譯)(2006b)。A. Scobell & L. M. Wortzel著。中共軍文變化(Civil-military change in china)。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譯)(2007a)。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著。2006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譯)(2007b)。D. Piszkiewicz著。恐怖主義與美國的角力(Terrorism's war with America : A history)。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史政局(1971)。國防軍事建設。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1996)。國防要聞譯文選粹。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03)。C. W. Pumphrey著。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 Security implications)。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04)。L. Burkitt、A. Scobell、L. M. Wortzel著。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05 a)。Sam C. Sarkesian著。美國國家安全(U.S. national security)。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05b)。原編者:日本防衛廳。2003日本防衛白皮書(平成15年版日本の防衛)。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2005c)。S. J. Flanagan、M. E. Marti著。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國軍反台獨立場始終未變(2000,3月22日)。青年日報,2版。
國軍政工史編纂委員會(1960)。國軍政工史稿。臺北:國防部總政治部。
張杰(2004)。百年榮光-西點軍校菁英培訓。臺北:海洋文化。
張延廷(1996)。我國憲政體制下的文武關係。載於中正理工學院:軍事社會學學術論文集(頁150-176)。桃園:中正理工學院。
張延廷(2007)。國防通識教育(上)。臺北:五南。
張明睿(1998)。中共國防戰略發展。臺北:洪葉。
張茂森(2008,4月21日)。日防衛大綱將全面修正。自由時報,5版。
張梅雨(2003)。思想戰奠定美軍深知為何而戰。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研究中心,美伊戰爭中無形戰力解析(頁270-272)。臺北:政戰學校。
許承璽等編(1996)。愛國教育讀本(士官兵級)。臺北:黎明。
許哲耘(2007,6月27日)。致力戰備整備,鍛鑄現代化國防勁旅。青年日報,2版。
許哲耘(2008,3月9日)。中共軍費躍增,周邊國家同感不安。青年日報,2版。
許揮煙(2004)。國軍新兵政治教育成效評估-以後備旅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章陸(1999)。日本的政治˙金錢˙文化。臺北:正中。
黃一翔(2008,3月5日)。中共低報實際軍費矯飾黷武本質。青年日報,3版。
黃奕炳(1991)。國父軍官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正中。
黃俊傑(2006)。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臺灣大學。
黃振涼(1993)。黃埔軍校之成立及其初期發展。臺北:正中。
黃振富(2002)。多元民主時代國軍政治教育的調整與精進。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進福(2008,6月4日)。國軍建構「固若磐石」戰力確保台海和平。青年日報,1版。
黃筱薌(2000)。中共軍隊政治工作研究。臺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單文經(1996)。美國「公民與政府科課程標準」簡介。國立編譯館通訊,9(4),59-65。
程長志(1996)。軍事專業主義的再詮釋-政治作戰專業化之研究。載於中正理工學院:軍事社會學學術論文集(頁197-214)。桃園:中正理工學院。
彭堅汶(1978)。國父建國三程序之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彭堅汶(1998)。威權政體轉型中軍隊公民教育。載於政治作戰學院:軍隊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3-58)。臺北:政戰學院。
彭懷恩(2005)。台灣政治發展與民主化。臺北:風雲論壇。
曾錦城(1999)。下一場戰爭?中共國防現代化與軍事威脅。臺北:時英。
楊志恆(2004)。中華民國軍備的轉型與臺海安全情勢發展。載於國防大學:第五屆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6-132)。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
楊宏康(2008,6月17日)。備戰以止戰,展現和平締造者決心。青年日報,1版。
楊長春、盛和泰(2005)。信息化條件下政治作戰。中國北京:長征。
楊南芳等(譯)(2006)。Karl V. Clausewitz著。戰爭論(Vom Kriege)。臺北縣:左岸。
楊朝良、吳奇英及曾祥穎編(1996)。愛國教育讀本(軍官級)。臺北:黎明。
楊碧玉、鄭仰峻(2005)。經國先生對政戰制度之影響與評價。載於政治作戰學校:第八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6)。臺北:政戰學校。
溫家寶(2008)。中國11屆人大會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工作報告全文。2008年3月10日,取自http://stock.yam.com/article.php/general/576253。
溫源興(1987)。世界各國兵役制度概論。臺北:內政部役政司。
鄧文儀(1976)。黃埔精神。臺北:黎明。
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民國38年以來的變遷。臺北:揚智。
趙明義(2005)。當代國家安全法制探討。臺北:黎明。
熊念慈(2008,5月30日)。政院施政報告:循序推動全募兵制,力求4-6年內達成。青年日報,1版。
維基百科(2008)。2008年3月24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B%BD#.E4.BA.BA.E5.8F.A3。
鄭曉時(1988)。軍人參政與軍隊國家化。中國論壇,27(5),50-53。
鄭曉時(1992)。政體與軍隊,台灣文武關係(1950-1987)的一個分析架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1),129-172。
鄭曉時(1997)。我國政軍關係的變遷趨勢:1987-1995。載於蘇進強等著,軍隊與社會(頁89-100)。臺北:業強。
臺灣研究基金會(1989)。國防白皮書。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蔣介石(1949)。軍事改革之基本精神與要點。載於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23,(頁35-58)。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蔣介石(1950a)。今後中央軍校的教育方針。載於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23,(頁403-410)。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蔣介石(1950b)。對東南區高級將領研討會講詞。載於蔡相煇編輯:蔣中正先生在臺軍事言論集(頁21-27)。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蔣介石(1952)。政工人員的責任和必須具備的條件。載於蔣總統思想言論集,21,(頁109-114)。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蔣介石(1953)。剿匪成敗與國家存亡。臺北:陽明山莊。
蔣介石(1970)。為復國建國大業負責-全面革新的檢討和貫徹。載於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29,(頁614-654)。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蔣介石(1971)。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告全國同胞書。載於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34,(頁259-263)。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蔣經國(1951)。國軍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載於復興崗講詞,1,(頁49-53)。臺北:政戰學校。
蔣經國(1958)。政工人員的政治責任和革命任務。載於復興崗講詞,3,(頁113-129)。臺北:政戰學校。
蔣經國(1965)。加強思想教育,增進團結,創造風氣,提高工作效率。載於復興崗講詞,4,(頁41-55)。臺北:政戰學校。
蔡崇隆(1992)。權力、意識型態與規訓技術-軍隊政戰機制的文化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國堂(2007)。中共「十七大」後軍事戰略走向之研析。載於張文廣主編,解碼中共「十七大」-胡錦濤時代政策之剖析(頁87-104)。桃園:國防大學。
蔡萬助、余一鳴、劉靖寧(2003)。國軍現階段政治作戰革新之研究-以政治教育內容分析為例。軍事社會科學專題研究。臺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潘世雄(1997)。國軍政戰制度的調整與發展。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魯志宏(2007)。解嚴後台灣社會政策研究-民生主義觀點的批判與建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伯驥(1971)。西洋教育史。臺北:中華。
劉復國(2004)。中華民國國防戰略的遠景。載於國防大學:第五屆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1-115)。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中心。
劉慶祥(2000)。中華民國解嚴後的文武關係初探。復興崗學報,71,27-44。
劉慶祥(2003)。我國政府遷台後國防政策的政經分析。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歐廣南(1998)。日本自衛隊及其政治教育之研究。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隊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9-337)。臺北:政戰學校。
蕭石忠(2005)。美國著名軍校。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
蕭新煌(1989)。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21-46。臺北:巨流。
盧國慶(1989)。國軍「莒光園地」電視教學的社會化角色與功能。復興崗學報,42,379-403。
盧國慶(1997)。我國軍事院校政治教育的目標與功能。國防管理學院學報,18(1),62。
賴德修(譯)(1985)。1983年日本防衛白皮書。臺北:黎明。
總政治作戰部(1972)。蔣院長講詞「為組織負責、為國家奮鬥」。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總政治作戰部(1974)。蔣院長講詞「鞏固自己、求發展、求勝利」。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總政治作戰部(1992)。國軍政戰制度比較研究。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總政治作戰部(1993a)。國軍政戰制度研析與探討。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總政治作戰部(1993b)。國軍政戰制度研究。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總政治作戰局(2002)。認識「國防二法」施行的重要意義。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總政治作戰局(2004a)。三項重大軍事採購案政策說明。2008年4月28日取自http://10.20.111.101/project/purches/ap/index_b.htm。
總政治作戰局(2004b)。6,108億重大軍購認知與支持度調查。2008年4月28日取自http://10.20.111.101/project/purches/purches_index.htm。
總政治作戰局(2005a)。當前基層政戰實務工作作法指導要務。臺北:青年日報社。
總政治作戰局(2005b)。民眾對重大軍購認知與評價意見調查報告。2008年4月28日取自http://10.20.111.101/project/purches/purches_index.htm。
總政治作戰局(2007)。迎接挑戰邁向成功。臺北:青年日報社。
總政治作戰部(無日期)。當前共軍政工政策研究。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謝信堯(1995)。黃埔建校初期思想教育內涵與運作功能之研究(1924-1927)。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研究中心,國防建設研究專題-政治作戰理論與實踐(頁267-297)。臺北:黎明。
龐建國(1993)。台灣經驗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幼獅。
羅添斌(1995)。軍事強人:李登輝。臺北:福爾摩沙基金會。
羅慶生(2005)。國防政策與國防報告書。臺北:全華。
羅慶生、許競任(2006)。國家安全概論。臺北:全華。
譚瑞茂(2003)。我國文武關係與政戰制度。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進強(1995)。台海安全與國防改革。臺北:業強。
蘇進強(1997)。國軍與社會關係之建構。載於蘇進強等著,軍隊與社會(頁1-53)。臺北:業強。
蘇進強(1998)。國軍政治教育與軍隊國家化的演進。載於政治作戰學校:「軍隊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3-102)。臺北:政戰學校。
蘇進強(2003)。全球化下的台海安全。臺北:業強。
蘇進強(2005)。從軍事文化的觀點看台灣政黨輪替後的文武關係。新世紀智庫論壇,31,67-88。
蘇進強、范里、梅望祖、鍾堅、馮濟民、扶抬興、鄧定秩(1996)。國軍兵力結構與臺海安全。臺北:業強。
顧崇廉(2004)。預約和平-顧崇廉解讀台灣國防。臺北:天下文化。
二、英文部分
Cohen, C. (1971). Democracy. G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Gold, T.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Armonk, NY: M.E. Sparpe.
Hartle, A. E. (1989). Moral issues in military decision making. KA: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Jordan, A. D. (1971). Troop information and indotrination, in R. W. Little (ed.), Handbook of military institutions. Beverly Hills, CA: Sage.
Mitias, M. H. (1992).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Rosenbaum, W. A. (1975). Political culture.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