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威江
Chen, Wei-Chiang
論文名稱: 高雄市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Needs,Motivations,and Constraints of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動機阻礙因素
英文關鍵詞: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tivations, Constraints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193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1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高中職體育教師對於專業發展需求之現況,以及動機和阻礙因素。採問卷調查,以普查的方式,針對高雄市所有公私立高中職發放問卷。共發放276份問卷,有效回收243份,有效回收率88%。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績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與事後比較,探討個別間差異情形,顯著水準訂在α=.05,研究結果發現:
    一、 高雄市高中職體育教師年齡以31-50歲佔多數,約66%;取得碩士學歷近七成。
    二、 大部分高雄市高中職體育教師有專業發展需求,且超過八成教師有其迫切性,認為需在3年內參與自身的專業發展。
    三、 高雄市高中職體育教師參與專業發展時,其動機主要為「職務需求」,而「環境推力」得分最低;而不同背景變項部分,正式教師在專業發展動機上顯著高於代理教師,其他背景變項則無顯著差異。
    四、 高雄市高中職體育教師參與專業發展時,其阻礙因素主要為「時間及家庭因素」,而「個人意願不高」得分最低;而不同背景變項部分,專任體育教師顯著高於兼任行政體育教師、公立學校顯著高於私立學校、61班以上規模顯著高於41-60班,其他背景變項則無顯著差異。
    五、 高雄市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動機構面中,僅有「個人成就」、「職務需求」和阻礙因素構面中「個人意願不高」、「外在條件不佳」之間無顯著相關,其他專業發展動機與阻礙因素皆呈現顯著正相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各項建議,以供教育行政單位、學校單位、高中職體育教師與未來研究參考。
    關鍵詞: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動機、阻礙因素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needs, motivations and constraining factors in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PE)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For this study, the general survey was used and carried out in all the high schools in Kaohsiung City. 243 out of 276 participants submitted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rate of return was 88%.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o do the post hoc analysis. These tests were run with an alpha level of .05 (α=.05).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majority of senior high school PE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are from the age of 31-50, accounting for 66%. Participants who have obtained Master's degree take up 70%.
    2. Most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PE teachers in Kaohsiung City have need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over 80% of them find it urgent and need to take part in within 3 years.
    3. The primary motivation for participating in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to meet the “job requirement”, while the “environmental push factor” scored the lowest. For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regular teachers’ motivations for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substitute teachers.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background variables.
    4. The major constraining factor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time and family”, while “low willingness” scored the lowest. For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full-time PE teacher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djunct PE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 Public school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private ones and schools of 61 classes above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41 to 60 classes. However,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ther background variables.
    5. Among the five dimensions of motivations, both “personal achievement” and “job requirement”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low willingness” and “unfavorable external conditions” among the constraining factors. Nevertheless, other motivations and constraining factor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ll show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Key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tivations, Constraint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v 目次 vi 表次 viii 圖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 第六節 名詞解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 8 第二節 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評估 16 第三節 教師專業發展動機探討 26 第四節 教師專業發展阻礙因素 33 第五節 教師專業發展動機與阻礙因素之背景變項整理概況 41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4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6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 50 第五節 研究工具 54 第六節 研究實施程序 62 第七節 資料處理 6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高雄市高中職體育教師人口統計變項分佈情形 65 第二節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現況 69 第三節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動機之分析 73 第四節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阻礙因素分析 85 第五節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動機與阻礙因素之間的相關性 9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1 引用文獻 103 中文部分 103 英文部分 110 附錄 112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12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16

    中文部分
    于漱、顧乃平 (1998)。 不同年級護理人員學士學位進修班學生之護理能力比較。護理研究,3,41-45。
    王秀槐 (2008)。課程改革中的教師專業成長。中等教育,59 (3),30。
    王芳鈞 (2003)。國民小學教師效能評鑑指標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王欣茹 (2002)。花蓮縣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王誌鴻 (2000)。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其創新接受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朱敬先 (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林清江 (1981)。教師職業聲望與專業形象之調查研究。教育研究集刊,23,1-72。
    立法院 (2013)。第8屆第2會期待審議案概況表。臺北市:作者。
    甘允良 (2004)。談體育教師評鑑。學校體育雙月刊,14 (4),82-88。
    吳清山、張素貞 (2002)。教師評鑑:理念、挑戰與策略。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177-218。臺北:學富。
    李俊湖 (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校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俊湖 (1998)。教師專業成長模式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婉玲 (2005)。教師發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李芳美 (2000)。人力資源發展人員專業能力及專業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淑玲、闕月清 (2006)。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現況及需求之差異研究,大專體育,5,15-30。
    呂蓉致 (2014)。新竹縣國小教師進修動機與教師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如萍 (1991)。中等學校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金松 (2009)。臺北市北區國小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倖年 (2015)。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屏東大學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林思伶、蔡進雄 (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132,99-109。
    林琦鴻 (2006)。高雄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學習動機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純鈴 (2007)。新舊實習制度對中學體育實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聯喜 (2000)。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在職進修之需求評估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侯佩芬 (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學生與家長知覺體育課程目標重要性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侯銀華 (2005)。高雄縣中等學校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市。
    洪子惠 (2016)。國小流浪教師問題與對策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洪嘉文 (1996)。體育教師工作滿意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 (2),25-33。
    洪勝男 (2013)。澎湖縣國小教師在職進修現況、困境及因應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范真領 (2016)。臺中市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殷宛均 (2013)。新竹縣國小教師參與在職進修碩士學位學習動機與專業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徐世宗 (2012)。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時蓉華 (1996)。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高強華 (1989)。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台灣師大教研所集刊,30。113-133。
    高薰芳、楊欣燕 (2005)。美加英澳等國教師專業標準發展對於我國教師素質的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141-176。臺北:心理。
    姜添輝 (2000)。專業的涵義與教師專業地位。學校本位的課程發展,97-122。
    教育部 (2013)。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取自教育部,http://www.edu.tw/pages/list1.aspx?Node=3818&Type=1&Index=2&WID=45a6f039-fcaf-44fe-830e-50882aab1121
    教育部 (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許義雄 (1988)。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臺北,文景。
    許義雄 (2000a)。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課程之發展與願景-從國際學校體育課程之改革談起。學校體育雙月刊,10 (1) ,10-18。
    許義雄 (2000b)。我國體育教師專業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9-2413-H-003-001-S)。
    許振家、吳秋慧 (2014)。偏遠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突破。學校行政,90,108-126。
    郭為藩 (1984)。人本注意的教育理念。臺北市:五南。
    陳木杉、周文祥、湯永成、陳育芳 (1997)。技術學院二年制在職進修動機需求之研究。科技學刊,6,497-509。
    陳金春 (2002)。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以吳興國小健康與體育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秀琪 (2012)。宜蘭縣國小教師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佩英 (2008)。從培力的對話觀點探討教師的專業成長。高雄師大學報,24,21-48。
    陳美玉 (1998)。實現成為教師的夢想。臺北:師大。
    陳美玉 (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師大。
    陳亮喨 (2008)。雲林縣國小教師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學習阻礙與在職進修意願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陳育吟 (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境及成長策略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奎憙 (1990)。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師大。
    陳樺 (2002)。研究成人技職繼續教育參與動機與障礙因素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富順 (1985)。成人的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蘭 (2003)。國民中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灣中部四縣市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梁佳蓁 (2016)。我國幼兒教保人員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因應。學校行政,102,99-119。
    彭和妹 (1992)。國立空中大學學生學習障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渤海堂。
    康瀚文 (2011)。臺灣教師專業論述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育銓 (2008)。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對教學效能之影響—以台中縣、宜蘭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張志鵬 (2001)。國小教師在職進修動機取向與教師效能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佛光大學,宜蘭縣。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 (2000)。心理學思想的流變-心理學名人傳。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楊國樞 (2001)。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德銳 (2004)。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 (2004)。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現代教育論壇,10,216-231。
    張德銳、高紅瑛 (2011)。攜手同心-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故事集。臺北:五南。
    張祿純 (2012)。由多元智慧觀點剖析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4 (3),83-92。
    程瑞福 (2000)。臺灣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體育學報,28,123-132。
    程瑞福 (2002)。國民中學體育教師評鑑指標之建構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單文經 (1990)。教育專業知識的性質初探。臺北:師大。
    楊子妮 (2006)。臺北市女童軍服務員專業知能與需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志顯 (2004)。我國大專院校體育教師專業進修需求、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3),21-32。
    楊國賜 (1992)。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地位。現代教育,7 (26),15-21。
    楊境弘、黃琪文 (2011)。我國國民小學師資培育與教育現況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網路社會學通訊,92,取自http://society.nhu.edu.tw/e-j/92/A1.htm 。
    溫世頌 (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三民。
    葉芳妤 (2014)。高中職教師工作特性、在職進修動機與工作滿意之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憲清 (2000)。廿一世紀理想的學校體育教師形象。國民體育季刊,124,4-11。
    歐用生 (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 (1),22-32。
    歐用生 (1998)。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
    熊鴻鈞 (1999)。臺灣地區高級中學體育教師組織疏離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靜苑 (2011)。高雄地區學童感知科學教師學科教學知識與學習動機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一龍 (2003)。新竹地區高中體育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潘義祥、周宏室 (2005)。運動教育學的教師專業。運動教育學,211-234。臺北市:師大。
    潘義祥 (2009)。高中體育教師之進修需求。大專體育學刊,11 (4),41-55。
    潘義祥 (2010)。高中體育教師專業指標與建構。大專體育學刊,12 (3),11-23。
    蔡玉花 (2006)。從教師專業評鑑至教師分級制度政策分析。學校行政,41,43-54。
    蔡明貴 (2010)。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需求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行政,69,83-106。
    蔡靜芳 (1998)。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課程內涵需求評估之研究 (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蔡培村(1996)。我國實施中小學教師職級制度的基本構想。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155-189。高雄:麗文。
    蔡培村 (2001)。教師分級制度規劃的內容與思維。師友學刊,405,3-11。
    蔡培村、鄭村鳳(2006)。以教師進階制度促進教師生涯發展。中等教育雙月刊,57(5),4-20。
    蔡秋貝 (2002)。成人在職學生自我導向學習,參與障礙對網路教學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劉兆達、程瑞福、周宏室 (2004)。高級中學體育教師專業表現之調查。大專體育,6(3),33-41。
    劉兆達 (2003)。體育教學評鑑指標。學校體育,75,114-123。
    劉明昌 (2011)。新北市國中體育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學效能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臺北市。
    謝達文 (2009)。成人進修取得大陸證照之學習動機、學習阻礙及證照選擇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謝寶梅 (1999)。教師進修需求之評估。國教輔導,38(5),34-29。
    盧俊宏 (1994)。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蕭文龍 (2007)。多變量分析最佳入門實用書。臺北市:碁峯。
    簡茂發 (1992)。教育的心理學基礎。載於黃光雄,教育概論,125-144。臺北市:師大。
    瞿海源 (1991)。社會心理學新論。臺北市:巨流。
    魏君仲 (2009)。臺北縣市國中體育教師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意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饒見維 (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Atkinson, J. W. (1964).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 Princeton, N.J.Lvan Nostrand.
    Blackman, C. A. (1989). Issu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Continuing Agenda, In M. L. Holly, C. S. Mcloughlin (1989) Perspectives 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eds). N. Y. :The Falmer Press.
    Boshier, R. (1977).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revisited: Lifespan motives and the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scale. Adult Education, 27, 89-113.
    Carr-Saunders, A. M. (1993). The profession. Oxford:Clarendon Press.
    Fessler, R. & Christensen, J. C. (1992).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gui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lickman, C. D. (2002). Leadership for learning: How to help teachers succeed.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Gardner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Jackson,E. L. (1988).Leisure Constraints:A survey of past research.Leisure Science,10,203-215.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Lieberman, M. (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Porter, L.W., Lawer, E.E., & Hackman,J.R.
    Mcdiarmid, S. (1998). 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 What resources do besides nurses us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 29, 267-273.
    Sprinthall, N. A., Reiman, A. J., & Thies-Sprinthall, L. (1996).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J. Sikula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2nded.)(pp.666-703). NY: Prentice Hall.
    Turner, P. (1991). Benefits and costs of continuing nursing education: An analytical survey.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e, 22, 104-108.
    Wideen, M. F. (1987). Perspectives on Staff Development in M. F. Wideen (ed.). Staff Development for School Improvement, N.Y. :The Falmer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