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宋芳鈺
論文名稱: 北高兩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個人屬性、我群他群態度與國家認同感關係之研究
指導教授: 董秀蘭
Doong, Shiow-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2
中文關鍵詞: 國小學童國家認同感我群他群態度
英文關鍵詞: Elementary pupils, national identity, in-group, out-grou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8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透過新興研究途徑-我群他群態度來瞭解國小學童國家認同感。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九十六學年度第一學期就讀於北高兩市四到六年級國小學童為研究對象,以分層叢集取樣方法,抽取北、高兩市共836位國小學童為樣本,以編製的「國小學童國家觀感之調查問卷」,來瞭解北高兩市國小學童之國家認同感與我群他群態度的看法,並探討不同背景國小學童國家認同感與我群他群態度之間的差異情形。
    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北高兩市四到六年級國小兒童認為「性別」是他們最重視的自我分類屬性,「國家身分」其次,接著是「年紀」,最後是「居住地」。同時,「國家身分」的重要性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
    二、北高兩市國小兒童國家知識來源前三名分別為父母(79.4%)、學校老師(67.70%)與電腦網路(59.92%),顯示人際交流是台灣孩童獲得國家知識的重要方式。
    三、本研究所列的五項個人背景因素「性別」、「年齡」、「學校所在地」、「在校使用語言」與「在家使用語言」,在國家認同感上均有顯著差異。
    四、本研究所列的五項個人背景因素中,在我群他群態度上,僅有「年級」有顯著差異,其餘變項則無差異。
    五、北高兩市兒童國家認同感受到南北區域差異以及首都效應的影響。其中台北市兒童不論在國家認同認知或是情感層面的平均得分,均顯著高於高雄市兒童。
    六、北高兩市國小兒童對台灣人的印象優於對中國大陸人的印象。其中對我群態度較他群態度而言,顯得較為積極且正向,對他群(中國大陸人)態度則較為中立。
    七、我群他群態度與國家認同感之間均達到顯著正相關存在;但我群態度與國家認同感國家認同感間具有較強的關連性存在。
    八、對台灣地區北高兩市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國家認同感最具預測力的變項分別為:我群態度(對台灣人態度)與性別;其餘各變項對國家認同感均不具有預測力。
    最後,本研究亦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國民小學教師及後續研究者一些具體的建議。

    This study employ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Taiwan pupils’ attitudes towards the in-group (Taiwanese) and out-group (Chinese Mainlanders), their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group/out-group attitudes and the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targeted population was the 4th, 5th, and 6th grade pupils who studied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2007 school year in Taipei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Layered random sampling was applied and 836 children in total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Some findings were generated from the study:
    1.Individual background factors (sex, age, local city, language in school, language in family) affected pupil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2.Children's age influenced attitudes towards the in-group and out-group.
    3.The children's age identity was more important to them than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at all ages.
    4.R.O.C (the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identity became more important as age increased, but age identity became less important as age increased.
    5.The children's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attitudes toward the in-group and out-group.
    6.Generally, children perceived more positively about their own group (Taiwanese) than the out-group (Chinese).
    7.Social identity theory was detected via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ength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positive and affective distinctiveness which was ascribed to the in-group.

    Finally,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to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y, the teacher of elementary school and future interested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頁次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家認同感的意涵 ˙˙˙˙˙˙˙˙˙˙˙˙˙˙˙ 15 第二節 國家認同感的相關理論 ˙˙˙˙˙˙˙˙˙˙˙˙˙ 24 第三節 兒童的我群/他群態度的相關理論˙˙˙˙˙˙˙˙˙˙˙˙ 28 第四節 兒童我群/他群態度與國家認同感之間的關係與相關研究˙˙ 35 第五節 影響兒童我群/他群態度與國家認同感的個人背景因素˙˙˙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9 第二節 研究步驟 ˙˙˙˙˙˙˙˙˙˙˙˙˙˙˙˙˙˙˙˙ 5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61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 72 第六節 資料分析˙˙˙˙˙˙˙˙˙˙˙˙˙˙˙˙˙˙˙ 7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北高兩市國民小學中高年級學童的自我分類屬性評比˙˙˙˙ 79 第二節 政治社會化管道對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國家知識的影響˙˙˙˙ 82 第三節 對本國國家與國民認知˙˙˙˙˙˙˙˙˙˙˙˙˙˙˙ 85 第四節 不同背景學童其國家認同感看法的評比 ˙˙˙˙˙˙ 98 第五節 不同背景學童其我群他群態度的評比 ˙˙˙˙˙˙˙˙ 140 第六節 國小學童我群他群態度與國家認同感之關係˙˙˙˙˙ 150 第七節 分析北高兩市小學生國家認同的影響因素 ˙˙˙˙˙˙˙ 1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55 第二節 建議 ˙˙˙˙˙˙˙˙˙˙˙˙˙˙˙˙˙˙˙162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168 西文資料 ˙˙˙˙˙˙˙˙˙˙˙˙˙˙˙˙˙˙˙˙˙˙˙173 附錄 附錄一 態度形容詞百分比排序表 ˙˙˙˙˙˙˙˙ 178 附錄二 專家評定用表˙˙˙˙˙˙˙˙˙˙˙˙˙˙˙˙ 180 附錄三 專家評定結果˙˙˙˙˙˙˙˙˙˙˙˙˙˙˙˙˙191 附錄四 問卷施測提醒說明 ˙˙˙˙˙˙˙˙˙˙ 195 附錄五 國小學童國家觀感之調查問卷 ˙˙˙˙˙˙˙˙ 196

    參 考 文 獻
    中文資料
    王浩博(2000)。兒童的政治知識與態度。研習資訊,59,22-26。
    王錦雀(1987)。台灣地區國中學生班級氣氛與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公民訓育 學報,6,225-272。
    石之瑜(1999)。政治心理學。臺北市 : 五南。
    石計生(1993)。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對於台灣中小學社會科學教科書之研究。台北:前衛。
    尤玉文(2003)台灣國小教科書中國家認同概念之演變─以1949年後之社會與音樂教科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田海龍(2004)。都市原住民國中生族群刻板印象認知與自我效能、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市 : 揚智文化出版。
    江炳倫(1983)。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
    江炳倫(1988)。我國學校的政治教育與政治社會化。東方雜誌,22(4),29-34。
    李錦旭、余剛式(2005)。南臺灣第六屆立法委員候選人教育政見之分析:以臺灣其他區域作為對照項來比較。論文發表於第一屆「南臺灣社會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李美枝、李怡青(2003)我群與他群的分化:從生物層次到人的層次。本土心理學研究,20,3-38。
    余剛式(2006)。臺灣與大陸小學社會科教科書國家認同教育模式之分析比較。國立編譯館館刊,34(2),3-14。
    余 霖(1984)。影響國中生政治社會化的學校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台北市。
    佐 斌(2000)。論兒童國家認同感的形成。教育研究與實驗,2,33-36。
    佐 斌、陳晶和周少慧(2005)。城市兒童對中國人的印象及其信息來源。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04月13日。網站:http://www.zuobin.com/doc/csety.htm。
    周鳳美(2000)。我國小學社會科課程的民主化:台灣史教學與國家認同教育。論文發表於「多元文化、身份認同與教育」學術研討會,花蓮市:國立花蓮師院。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出版。
    吳俊瑤(2003)。國民小學教師政治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吳宜芳(2004)。國小學童政治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台南市。
    康雅玲(2004)。國小學童家庭因素、性別態度與性別角色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卓石能(2004)。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侯淑嫣(2004)。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台北市。
    胡 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一)方法與理論。台北市 : 三民。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許毓峰(2004)。解嚴前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台灣圖像。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台北市。
    許毓峰(2006)。解嚴前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台灣圖像與定位的變化。國立編譯館館刊,34(2),15-36。
    黃森泉(1999)。原住民教育研究。台中市: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原住民教育中心。
    袁鶴齡(2003)。全球化VS區域化 : 亞洲地區經濟發展的契機與挑戰。臺中縣: 若水堂出版。
    莊金看(1980)。我國高中學生政治價值觀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莊耀嘉(2003) 。兩岸關係的族群與偏見因素:社會認同理論的檢驗。本土心理學研究,20,73-104。
    張雪君(1995)。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張春興(1990)。現代心理學 : 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市 : 東華。
    袁頌西(2004)。政治社會化-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書局。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初版二刷)。台北:五南。
    陳義彥(1991)。我國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十五年來政治價值與態度之變遷。台北市: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陳怡昌(1997)。一九九六年總統選舉南臺灣地區之實證研究--族群,國家認同與投票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嘉義縣。
    陳文俊(1997)。政治社會化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 : 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高雄市 :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陳文俊(1996)。台灣的族群政治。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韋碩(2000)。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態度--以八十九學年度宜蘭地區高中三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台北市。
    陳信義(2002)。台灣青少年國家認同之研究-以台北縣三重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陳俊峰(2004)。兒童政治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北投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台北市。
    陳慧萍(2005)。台灣地區高中學生國家認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陳瑞芸(1990)。族群關係、族群認同對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陳昭男(2001)。屏東縣國小教師國家認同觀及其國家認同議題教學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陳伯璋(1988)。意識形態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淑美(1998)。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之德行觀點及其教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台北市。
    陳敏華(1993)。國中公民課程中政治意識型態傳遞之研究 -- 一個教室的實地觀察。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台北市。
    彭懷恩(1993)。政治社會化。載於彭懷恩編著,政治學的世界(頁75-87)。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曾欣儀(2001)。台北市公立高中學生政治態度與班級氣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台北市。
    游韻靜(2005)。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角色認同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劉若蘭,黃 玉(2006)。大專原住民族及漢族學生多元族群校園經驗與學習與發展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1),93-128。
    傅曉芬(2002)。台灣地區國小學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家庭與學童的政治學習。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高雄市。
    賴秀智(1997)。台北縣市阿美族學童的族群態度、族群文化常識與自我觀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台北市。
    蔡佩蓉(2004)。國小教師國家認同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專班,台南市。
    蔡璧煌(1994)。學校與學生政治社會化-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的教育社會學分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鄧文勤(1994)。台北市高一學生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的實證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台北市。
    段盛華(1988)。台灣地區五專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台北市。
    謝易峻(1996)。臺灣選民國家認同類型之研究:1996年總統大選之實證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台北市。
    施正峰(2002)。台灣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以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為考察的重心。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3月21日。網址:http://mail.tku.edu.tw/cfshih/def5-2-020525.htm。
    燕繼榮(2004)。政治社會化:政治文化的學習和傳播。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17日。網址: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895650.htm。
    謝明瑞(2002)。省籍國家認同及南北差異問題之因應。線上檢索日期:2006年3月15日。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C-091-188.htm。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1),247-296。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Aroson, E., Wilson, T. D., Akert, R. M., 1994)。
    洪蘭(譯)(2000)。教養的迷思 : 父母的教養方式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臺北市 : 商周出版。(Harris, J. R.,1999)。
    胡海國(譯)(1984)。兒童心理學。台北市 : 桂冠。(Hurlock, E. B., 1983)。
    劉后安、洪聖斐(譯)(2002)。政治學的世界(Political Science:An Introduction)。台北市:時英。(Michael G. R.,Pobert L., 2000)。
    林翠湄(譯)(1995)。社會與人格發展。台北:心理。(Shaffer D.R., 1994)。
    朱雲漢、丁庭宇(譯)(1981)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 : 政治社會化的研究。台北市 : 桂冠。(Wilson, R. W., 1970)。
    教育部統計處(2007)。國小學童概況表。線上檢索日期:2007年10月15日網站: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
    ebooks/edu96/index1.htm?open。
    行政院新聞局(2008)。行政院新聞局國情簡介土地分頁。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5日。網站: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19860&ctNode=2836。

    英文資料
    Aboud F.(1988). Children and Prejudice. Blackwell:Oxford.
    Aboud, F. E. & Amato, M.(2001).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ization influences on intergroup bias. In G. J. O. Fletcher & M. S. Clark(Series Eds.)& R. Brown&S. Gaertner(Vol.Eds.), Blackwell handbook in social psychology:Vol.4 Intergroup processes. Oxford, England:Blackwell.
    Allport, G. W.(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Addison-Wesley.
    Bar-Tal, D.(1996).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tegories and steretypeing in early childhood:The case of “The Arab”concept formation , stereotype and attitude by Jewish children in Isra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 341-370.
    Barrett, M. & Short, J.(1992). Image of European people in a group of 5-10 year old English school children.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0, 339-363.
    Barrett, M.(1996). English children’s Acquisition of a European Identity. In G. Breakwell & E. Lyons (Ed.), Changing European Identities : Social Psychological Analyses of Social Change(pp214-229).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Barrett, M., Whennell, S.(1998)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geographical knowledge in English children.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XVth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oral Development(ISSBD),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Berne, Berne, Switzerland.
    Barrett, M., del Valle, A., Lyons, E., Vila, I., Monreal, P. & Perera, S.(1999). Bilingual children and the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case of children living in Catalonia. Paper presented at VIII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the Study of Child Language, San Sebastian .
    Barrett, M.,Wilson H. & Lyons, E.(1999)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English children.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Albuquerque, NM, USA.
    Barrett, M. (2000).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augural lecture presen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 22nd March 2000.
    Barrett, M. (2001).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a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some data from Western European studies. In M. Barrett, T. Riazanova, & M. Volovikova (Ed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thnolinguistic and Religious Identit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p. 16-58). Moscow: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PRAS).
    Barrett, M. (2002). Children's views of Britain and Britishness in 2001. Invited keynote address presented to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Section of 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Sussex, September 2002.
    Barrett, M. (2004). Children's sense of National Belonging: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nd Feelings about Nations and national groups. Retrieved April 21, 2006, from http://epubs.surrey.ac.uk/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09&context
    =psyconferencepapers.
    Barrow B, E., Barrett, M. & Lyons, E.(2001). English Children repersentation of national groups.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X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Uppsala, Sweden.
    Brewer, M. B.(1979). Ingroup bias in the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A cognitive motivational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307-324.
    Brewer, M.B.(1999). The Psychology of Prejudice:Ingroup Love or Outgroup?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5(3), 429-444.
    Brown, R.(1995). Prejudice:Its social psychology. Oxford:Blackwell.
    Clark, A., Hocevar, D. & Dembo, M. H.(1980). The role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s explanations and perference for skin color. Development Psycholgy, 16, 332-339.
    Cameron, J. A. , Alvarez, J. M. , Ruble, D. N. & Fuligni, A. J.(2001). Children Lay Theories About Ingroups and Outgroups:Reconceptualizing Research on Prejudic.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5(2), 118-128.
    Dougherty K. C., Eisenhart, M. & Webley, P. (1992). The role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rritorial knowledge: a study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Argentina and England.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9, 809-835
    Doyle, A. B., Beaudet, J.,& Aboud, F. E. (1988). 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the flexibility of children’s ethnic attitud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 3–18.
    Diab, L. N. (1963) . Factors affecting studies of national stereotype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59, 29-40.
    Eviatar Zerubavel(1997)Social Mindscapes :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Sociology. Cambr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oward, S.& Gill, J.(2001).‘ It’s like We’re a Normal Way and everyone else is different’Australian children’s constructions of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al Studies, 27(1), 87-103.
    Hopkins, N., Regan, M. and Abell, J. (1997) . On the context-dependence of national stereotypes: some British data.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36, 553-563.
    Hinkle, S., Brown, R.(1990)Intergroup comparisons and social identity: some links and lacuna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Constructive and Critical Advances. Abrams D. Hogg M.A. (eds.). Harvester Wheatsheaf: Hemel Hempstead. 48–70.
    Jahoda, G. (1963).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ideas about country and nationality, Part I: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3, 47–60.
    Johnson, N., Middleton, M., & Tajfel, H. (197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preferences for and knowledge about other n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9,232–240.
    Lambert, W.E. & Klineberg, O.(1967). Children’s Views of Foreign People:A Cross-National Study. New York : Appleton-Century-Crofts.
    Maurice Halbwachs.(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 Ed & trans by Lewis.

    Moodie, M.A. (1980).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white South African schoolchildre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11, 169-180
    Mummendey,A. & Klink,A.(2001)Nationalism and Patriotism: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Out-Group Reject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0, 159-172.
    Onorato, R. S.,& Turner, J. C.(2004)Fluidity in the self-concept:The shift from personal to social identit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4, 257-278.
    Piaget, J. & Weil, A.(1951). Th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of the idea of the homeland and of rela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Bulletin, 3, 561-578.
    Powlishta, K. K., Serbin, L. A., Doyle, A. B., & White, D. R.(1994).Gender, ethnic, and body type biases:The generality of prejudice in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 526-536.
    Ramsey, P. G.,&Myers, L. C. (1990). Salience of race in young children’s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soci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1, 49–67.
    Rutland, A.(1998). English children‘s geo-political knowledge of Europe.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y, 16, 439-445.
    Reizábal, L. Valencia, J.&Barrett M.(2004). National Identifications and Attitudes to National Ingroups and Outgroups amongst Chidren Living in the Basque Country.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13, 1-20.
    Tajfel, H.(1970). Experiment in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223, 96-102.
    Tajfel, H. & Turner, J. C.(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G. Austin(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 (pp.7-24). Chicago:Nelson-Hall.
    Turner, J.C.(1985)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New York: Blackwell.
    Verkuyten, M.(2001).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group evaluations in Dutch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 559-571.
    Verkuyten, M.& Kinket, B.(1999).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thnicity:Ethnic categorization among older childe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4, 107-118.
    Yee, M. D.& Brown, R.(1994).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differentiation in young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3, 183-19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