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瑀韓 YUHAN HUNG |
---|---|
論文名稱: |
九五高中歷史課綱修定脈絡下高中歷史教師主體性之探究 An Exploration of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the Reform of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 |
指導教授: |
甄曉蘭
Chen, Hsiao-L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2 |
中文關鍵詞: | 批判教育學 、教師主體性 、高中歷史課程綱要 、歷史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pedagogy, Teachers' Subjectivity,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s, Education of Histor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4 下載:15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在探究教師主體性的相關論述,了解教師主體性和所處結構與文化的辯證關係,透過分析高中歷史課程綱要修定脈絡下的教師看法和接受度,進而瞭解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改革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最後,綜合歷史教育理論、批判教學論述與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改革的實際過程,分析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改革中的教師主體性發展與限制,歸納研究發現為結論,提出個人的反省。
為達到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兼採下列三種研究方法:1、理論探究:探討批判教學論述之下的教師主體意涵,對教師主體性進一步的釐清與確立;其次,探究歷史教育的理論,對目前歷史課程綱要改革和爭議提出學理依據。2、文件分析;主要應用在對於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改革的相關文件上,針對研究報告、報紙新聞評論等文件進行分析與整理。3、訪談:蒐集台北縣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四個地區,十位教師對於歷史課程綱要改革與爭議的看法,以及因應措施等相關意見。
由九五歷史課程綱要改革研究可發現,教師的主體性是和所處的結構、文化相互依存的,目前的歷史課程綱要改革限制了教師主體發展的空間,國家層級上位者並沒有給予教師一個發聲的管道,教師的主體展現只限於教室層級,在國家課程的決策層級往往發揮不了影響力;其次,教師教室層級中的主體性已能作到批判意識的覺醒、壓迫教育的覺知等發展,但教師的主體性發展仍受限於教師所處的社會結構、文化脈絡,包括了傳統升學風氣固著、考試壓力興盛、授課時數壓縮、和政治干涉歷史教育等限制影響,教師成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仍會受限於台灣特殊文化脈絡下的現實問題。
最後提出建議在課程綱要落實層級如下:1、歷史課程綱要改革應開放教師發聲空間;2、提供教師進修管道與機會;3、歷史課程綱要改革應重視結構因素;而在未來研究的建議分別為以下二點:1、探究歷史課程對學生認知的影響;2、探究大眾媒體在課綱爭議中所扮演的角色。
關鍵字:批判教育學、教師主體性、高中歷史課程綱要、歷史教育
An Exploration of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the Reform of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related issues of teachers’ subjectivity and the exercise of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the existing cultural and structural context. It proceeds to understand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role in the reform of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s through analyzing teachers’ perspective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reconstructed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s.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s methods appli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1.literatue review: probing into the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pedagogical practices and inquiring the nature and aims of history education. 2. Document Analysis: exploring the related document of reformed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s research reports and news commentary on the reformed issues. 3. Interviews: collecting the viewpoints about the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s reform from the ten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s from Taipei Taichung ,Tainan , and Kaohsiung.
It is found that teachers’ subjectivity and its surrounding structure and culture are iterdependent. The reform process of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s reform restrain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subjectivity.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t national level does not offer teachers a way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Teachers’ subjectivity is confined to the classroom level only and their opinions can not affect national curriculum policy making. However, teacher’s subjectivity can be more or less enacte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subjectivity is still confined to the situated cultural and structural environment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suggestion for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guidelines: 1. Offer an open space for teacher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s reformation. 2. Provide teachers furt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3. History Curriculum Guidelines reform should break through structural barrier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and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Probe into History Curriculum’s effect on students’ learning .2. Explore mass media’s role in the conflicted pricey of curriculum making..
參考書目
于友西、葉小兵(2000)。素質教育與歷史教育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1998)。學校本位課程與課程創新。台北:揚智。
中國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4)。課程與教學研究之發展與前瞻。台北:高等教育。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2002)。新世紀教育工程九年一貫課程再造。台北:揚智。
方永泉(譯)(2003)。P. Freire著。受壓迫的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台北:巨流。
王仲孚(1996)。歷史認同與民族認同。載於王仲孚(主編)台灣中學歷史教育的大變動-歷史教育論集二編(頁1-15)。台北:海峽學術。
王仲孚(1997)。歷史教育論集。台北:商鼎。
王仲孚(2000)。談高中歷史的教學目標與教科書的編輯。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5),10-14。
王秋絨(1990)。弗雷勒批判的成人教學模式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浩博(1989)。教科書與政治社會化-國小社會科實驗教材內之政治社會化功能分析。國教學報,2,107-125。
王嘉陵(2003)。Giroux思想中的教育可能性。教育研究,11,11-19。
王慶中(1999)。教育改革與反作用力。應用心理學,1,129-162。
王鐸全(1989)。歷史教育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王鐸全、李稚勇(1995)。比較歷史教育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卯靜儒(2004)。權力與課程改革:權力社會學的分析觀點。載於中國民國課程教育學學會主辦之「課程與教學革新的反省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頁1-10),台北。
台灣歷史學會(主編)(2003)。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
成虹飛、黃志順(1999)。從教師成長看課程改革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1,69-97。
何湘妃(2001)。強調知、情、意合一的歷史教育。通識教育季刊,8(3),49-71。
余剛式(2004)。台灣與大陸小學社會科教科書國家認同教育模式之分析比較。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余偉民(主編)(2002)。歷史教育展望。上海:東華師範大學出版社。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m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翎君(2004)。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吳雅婷、涂麗娟、蔣興儀(譯)(2001),J. Slater著。歷史教學中的權力競逐-一門悖離人性的人文學科。東吳歷史學報,7,173-198。
吳瓊如(1999),從吉諾斯公共知識份子觀論現代教師應有的角色。中等教育,50(3),78-85。
呂實強(1991)。四十年來我國的高中歷史教育。教育資訊集刊,1,155-168。
宋文里(1995)。教師主體性的重建。通識教育季刊。2(4),67-88。
宋文里(2002)。敘事與意識:另一個對話的位置。應用心理研究,16,157-165。
宋銘桓(2004)。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之比較-以「公民與道德」和「認識台灣」為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奉儒(2003)。P. 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刊,49(3),1-30,
李琪明(1996)。德育的政治意識型態批判。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嘉齡(2002)。教育研究中的女性發聲─以碩博士論文為例。人文及社會科教學通訊,12(5),91-110。
李錫津(2002)。教師-真正決定課程的人。教師天地,121,4-8。
杜維運(1996)。中國歷史教育的過去與未來。近代中國,1,83-89。
周珮儀(1999)。從社會批判到後現代-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周梅雀(2003)。尋找心中的那朵玫瑰花:一趟教師課程意識的敘事探究之旅。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淑卿(2002)。教室層級的課程設計:課程實踐的觀點。教育論壇,49,1-6。
周淑卿(2002)。教師與學生在課程發展歷程中的處境-系統論與概念重建論的觀點。教育研究集刊,48(1),133-151。
周淑卿(2004)。課程專家與教師在學校課程發展中的關係。載於中國民國課程教育學學會主辦之「課程與教學革新的反省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頁157-164),台北。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安梧(1995)。教師主體性的重建。通識教育季刊,2(4),67-88。
林青萸(2005)。課程與權力作探究:以高中歷史科課程綱要修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台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1-23。
林朝成(譯)(1990)。Habermas著。溝通與社會演化。台北:結構群文化。
林慈淑(1999)。歷史與歷史教育目的-論析倫敦大學兩位學者的爭議。東吳歷史學報,5,179-204。
林慈淑(2001)。學歷史與歷史學之間—九年一貫「人與時間」領域規劃的商榷。東吳歷史學報,7,139-172。
林慈淑(2006)。英國歷史教育改革中的「時序」爭議。東吳歷史學報,15,207-242。
姜添輝(2000)。論教師專業意識、文化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1,1-24。
施正峰(2003)。台灣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以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為考察的重心。載於台灣歷史學會主編,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頁100-130)。台北:稻鄉。
范信賢(2000)。教師身份認同與課程改革-後殖民論述的探討。國教學報,12,275-287。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夏林清(2002)。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應用心理研究,16,119-156。
孫耀永(1998)。教師知識之概念分析。教師之友,39(4),29-38。
徐秀琴(2001)。「中國本位」與「台灣本位」意識型態的制度衝突與調和: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高淑純(1996)。歷史教育之回顧與展望專題演講會紀要。近代中國,1,105-107。
高淑清(2000)。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際整合導向(頁517-576)。台北:學富。
張元、周樑楷(主編)(1998)。方法論-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分析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張保華(2001)。中學歷史教學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學富。
張建成(2004)。教育社會學的新視角-動態的文化觀。載於張建成(主編),文化、人格與教育(頁153-180)。台北:心理。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5-58。
張祐盛(2002)。國小社會教科書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期玲(2004)。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教育部(2001)。世界主要國家高級中學課程發展之研究期末報告。教育部中等
教育司出版。
教育部(2003) 。高中歷史課程綱要草案專案報告。2006年3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5/01050029b.htm#ps2.
教育部中教司(1956)。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與文化社。
教育部中教司(1962)。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71)。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83)。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正中書局。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1996)。高級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編輯審查小組(1996)。高及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編印。
許毓峰(2004)。解嚴前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的臺灣圖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誌庭(2002)。教師做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可能性、限制與實踐方向。教育研究集刊,48(4),30-51。
郭丁熒(2001)。「教師角色轉化」模式之建構。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183-252。
郭玉霞(1996)。教師在課程實施中所扮演的角色。國民教育研究集刊,4,53-59。
郭實渝(2000)。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 (頁237-276)。台北:師大書苑。
郭實渝(譯)(1996),全國學校歷史科教學中心主編,美國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探討美國經驗。台北:教育部。
陳世修(2004)。國民小學學習領域召集人課程領導運作現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主編)(2004),Michael Young 著。未來的課程。台北:學富。
陳伯璋、張盈堃(2006)。解放的場所與實踐:批判教育學的理論回顧與台灣現況的關懷。載於周平、蔡宏政(主編),台灣教育問題的批判與反省(頁1-26)。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冠華(2001)。追尋更有意義的歷史課-英國中學歷史教育改革。台北:龍騰。
陳盈穎(2003)。台灣地區五十年來高中中國史歷史課程之演變及中國史教科書編輯。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美玉(1996)。「教師聲音」在專業自主上的意義。台灣教育,544,20-24。
陳美玉(1996)。結構性限制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研究雙月刊,52,53-61。
陳美玉(1997)。教師專業:教學理念與實踐。高雄:麗文。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敏華(1994)。國中公民課程中政治意識型態傳遞之研究-一個教室的實地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碧祥(1994)。理論之詮釋學分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豐祥(1994)。歷史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學生書局。
陳豐祥(2001)。歷史學科的知識組織與課程設計。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1(6),26-36。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元照。
黃乃熒(2000)。後現代思潮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17。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漢文。
黃道遠(2003)。歷史學科知識本質之檢討、分析與應用-以現今國中台灣史教材為例。載於台灣歷史學會(主編),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論文集(頁80-90)。台北:稻鄉。
黃麗生(2001)。歷史思考與整體史觀的教育啟示:以「中西歷史之匯合」課程為例。通識教育季刊,8(3),19-47。
楊明哲(2001)。歷史教學的理念與實際。通識教育季刊,8(3),1-17。
楊賜香(1992)。我國中小學教科書政治文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溫明麗(2000)。批判理論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 (頁205-226)。台北:師大書苑。
葉啓政(1985)。文化優勢的擴散與「中心-邊陲」對偶關係。中國社會學刊,9,1-24。
葉焬彬(2004)。高級中學社會領域課程暫行綱要草案研究探究。載於教育部中等學校教師研究會研究報告。
詹美華(2004)。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之論述分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定霖(1989)。政治意識型態與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教材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德美(譯)(1996),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全國學校歷史科中心編,美國歷史科-世界史國家課程標準:探索通往現在之路。台北:教育局。
劉曉芬(1991)。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台灣史教材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甄曉蘭(2001)。中小學教育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甄曉蘭、簡良平(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權力重整問題之批判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8(1),65-94。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歐用生(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用生(2002)。 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資料集刊,28,374-385。
歐用生(2004)。從社會科教育發展趨勢談社會科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10(4),1-7。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台北市:高等教育。
歐自偉(2003)。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台北:高等教育。
鄭冠榮、洪婉琦、洪世明、陳秀蓉、安後暐、蔡蔚群等(1997)。各國歷史教育施行狀況淺析-以大陸、日本、美國與台灣為例。歷史教育,1,37-67。
鄭榮洲(1988)。國民中學道德教材的意識型態之批判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小芩(1995)。重新思考教師角色。通識教育季刊,2(4),89-104。
簡良平(2004)。探究不同課程取向高中教師實踐的角色,載於中國民國課程教育學學會主辦之「課程與教學革新的反省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頁257-268),台北。
簡紅珠(2002)。教師的知識的不同詮釋與研究方法。課程與教學季刊,5(3),1-16。
聶幼犁(1999)。中學歷史教育論。上海:學林出版社。
聶幼犁主編(2003)。歷史課程與教學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顏慶祥(1994)。海峽兩岸國(初)中歷史教科書政治意識型態之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寶月、鍾靜(2005)。探究國小教師知覺的課程自主。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5,217-242。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台北:心理。
報紙資料:
「去中國化」爭議 恐再引爆(2004年,4月28日)。聯合報,A2版。
中國史有延續性,怎能放世界史?(2003年,9月23日)。聯合報。A3版。
王仲孚(2004年,12月04日)。「高中歷史課程綱要」已完成「公聽會」程序了嗎?聯合報,A15版。
王健壯(2003年,9月22日)。可能改寫歷史的十七個人。中國時報,A15版。
台灣史中國史分冊 早有共識(2004年,11月14日)。自由時報。
台灣史比重 應增為一半(2004年,11月14日)。自由時報。
台灣單獨成冊 無關意識形態(2004年,11月11日)。自由時報。
本土教材與國際化(2004年,9月10日)。聯合晚報,2版。
本國當然不是中國(2004年,11月10日)。自由時報。
別把歷史當作思想改造的工具(2004年,11月14日)。聯合報,C8版。
吳展良(2004年,11月14日)。誰決定歷史如何寫?中國時報,A15版。
李福鐘(2004年,11月14日)。歷史記憶 反映歷史權力建構。中國時報,A15版。
杜正勝:教科書不能違背常識(2004年,11月10日)。自由時報。
高中歷史 台灣 中國 世界各佔三分之一(2004年,10月19日)。聯合報,C8版。
高中歷史:改台灣史優先(2004年,8月23日)。自由時報。
高中歷史課程綱要 學者:會害死學生(2003年,10月15日)。聯合報,B8版。
高明士(2003年,9月26日)。十年歷史教育 四年亂字。聯合報,A15版。
國家教育對不起孩子(2004年,12月19日),聯合報,C8版。
張元(2003年,9月21日)。下一代更需要歷史知識。中國時報。A15版。
張登及(2004年,11月14日)。歷史操作 引發社會迷亂。中國時報,A15版。
教師:歷史應要更多包容尊重(2004年,11月14日)。聯合報,C8版。
廖隆盛(2003年,9月22日)。高一下,改上中國近代史。中國時報。A1版。
綱要爭議大 監委建議勿躁進(2004年,11月12日)。聯合報,A3版。
增加台灣史比重 老師多認同(2004年,11月11日)。自由時報,1版。
課程修訂 改正對開羅宣言偏頗(2004年,11月12日),自由時報,3版。
課程綱要 仍有爭議(2003年,10月16日)。聯合報,A6版。
課綱修改 全教會肯定(2004年,11月30日)。聯合報,A2版。
學者:認同混亂「會害死學生」(2003年,9月20日)。中國時報。A1版。
學者喊話:停止高中課程改革(2003年,10月21日)。聯合晚報,4版。
學歷史 揚棄背誦重視思考(2003年,11月3日)。中國時報,A15版。
歷史重建台灣主體(2004年,11月10日)。自由時報,1版。
歷史像河聯貫 不要一刀切斷(2003年,12月24日)。中國時報,A1版。
歷史課程改革目的在還原歷史真相(2004年,11月11日)。自由時報。
歷史課程綱要「不要否認國號」(2003年,9月21日)。聯合報。A11版。
歷史學者 你為誰服務(2004年,11月12日)。中國時報,A1版。
獨派:遲來的正義(2004年,11月12日)。自由時報,3版。
英文參考文獻
Apple, M. (1979).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London: Routledge.
Apple, M.,& Franklin, B. (1991). Ideology and 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M. Apple,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Routledge.
Archer, M. (1988). Preface. In her book entitled Culture and agency: the place of culture in social theory, pp.ix-xxvi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N.Y.: Basic Books.
Doyle, W. (1992).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In P.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pp.486-516). New York: Macmillan.
Elbaz, F. (1991). Research on teacher’s knowledge: The evolution of discourse. Curriculum Studies, 23(1), P1-19.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oppressed. New York: Continuume.
Gintis, A. D. ( 1990). Educative Research, Voice, and School Chang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0 (4), 443-467.
Giroux, H.A. & McLaren P. (1981). Between Border: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Giroux, H.A. (1982). Crit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9(4), -22-56。
Giroux, H.A. (1992). Border crossing: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Goodlad, J. I. (1994). Educational Renewal- Better teachers better schools.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Goodlad, J. I. (2004). A Guilding Mission. In J. I. Goodlad & T. J. McMannon (Eds.), The Teaching Career. (pp.19-46).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oodlad., J. I. (1990). Connecting the Present to the Past. In K A. Sirotnik (Ed.), Places Where Teachers Are Taught (pp.3-39).CA:San Franciso.
Gratch, A. (2000). Teacher Voice,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Professionals. The High School Journal, 83(3), 43-54.
Greene, M . (1971). Curriculum and consciouness.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73 (2), 253-269.
Greene, M. (1974). Cognition, consciousness, and curriculum. In W. F, Pinar (Ed.), Heightened consciousness,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urriculu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pp.69-84). U.S.A: McCutchan.
Greene, M. (1975). Curriculum and consciousness. In W. Pinar (Ed.), Curriculum theorizing: The reconceptualists. (pp.299-322). U.S.A: McCutchan.
Harker, R.(1990). Bourdieu -Educa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S.J. Ball(Ed.), (2000).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 Ⅱ-Inequalities and oppressions.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Jenkins , K. (1991). Re-thinking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McLaren, P. (1989). Life in schools: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New York: Longman.
Ronald, S. (1995). Interrupting ordinary expectations in the social stud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a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CA.
Rosemary, E. (1999). Perspectives on the explorations of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 through oral history: A returning teacher’s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Montreal, Quebec, Canada.
Shulman, L. S. (1986). Paradigms and research programs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In M. C. Wit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ching (3 rd ed), pp.3-36.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7(1), 1-22.
Sinikka, O. (1993). A process in which person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is created through the teacher education experience. Paper presentation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Teacher Education, Tel-Aviv, Israel.
VanSledrigt, T., & Bruce, A. (1994). Historian as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er: A case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Phoen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