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嘉政 Huang Chia-Cheng |
---|---|
論文名稱: |
戰後以來台灣台語教育發展之研究﹝1945-2002﹞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Education in Postwar Taiwan(1945-2002) |
指導教授: |
林玉体
Lin, Yu-T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4 |
中文關鍵詞: | 台語 、台語教育 、母語教育 、語言教育 、台灣教育史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ese, Taiwanese Education,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history of Taiwan educ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15 下載:18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針對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台語教育的發展成因與歷史背景,是本研究的主要對象,以瞭解台語教育在台灣日漸多元化語言教育脈絡下的發展軌跡。
本研究將台灣的台語教育發展分成三期:
一、「台語教育之衰落期」﹝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八六年﹞:在戰後初期,國民政府雖然一度採取「恢復台語、廢除日語」的語言教育政策,但是隨著「獨尊國語、壓制台語」語言教育政策實施四十餘年後,台語受到歧視與壓抑,失去教育、傳播、使用權,並退出學校,而僅成為社會或家庭用語。因此,此時期中,台語教育逐漸衰落,年輕一輩不再能流利的使用台語,台語文化也受到影響,不為人們所重視。
二、「台語教育之振興期」﹝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四年﹞:台語教育進入台灣解嚴時期後,呈現振興之象,對於「獨尊國語、壓制台語」的語言教育政策產生反動,對於要求母語教育的呼聲日益升高。而台語文學運動的興起亦為促進台語教育振興的因素之一,投入台語文學創作的作家們,不僅極力提倡台語,也致力於台語文字化的工作。此時期中,台語教育終於產生胎動,首度在學校實施教學,並促使了政府開始正視母語教育的重要性。
三、「台語教育之推行期」﹝一九九五年至二OO二年﹞:台語教育經過了衰落、振興二期後,此時期中,由於九年一貫課程將母語納入正式課程中,因此政府進一步制定台語教育相關政策,並開始從事師資培育工作,以及討論台語教學中的文字、音標問題,以利於台語教育之推行。
最後,本研究比較分析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時期對於台語教育政策及態度之差異,以反省台灣母語教育之意義,並進而提出目前台語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期以歷史為鏡,令吾人有所警惕,以免重蹈過去語言教育政策的偏差所造成的遺憾,並捐棄成見尊重各族群的語言,攜手重建台灣特有文化。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quire the historical causes and background of Taiwanese Education, and try to explore the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from 1945 to 2002.
This thesis is a historical approach. Three steps are found in this five decades:
( I ) The declining period of Taiwanese Education (1945-1986):
Although the KMT Government took the statement: “recovering Taiwanese and annulling Japanese” as the policy of language in the initial stage after the war, it exercised the policy of “practicing Chinese and inhibiting Taiwanese” inwardly for more than forty years. After exacting the policy, Taiwanese had become discriminated and depressed. Therefore, Taiwanese had lost the right to be educated, spread and used, and could only be limitedly used at home or in social life. In this period, Taiwanese Education had become declining, so the younger couldn’t speak Taiwanese fluently, and the people didn’t think of Taiwanese as the highly culture.
( II ) The developing period of Taiwanese Education (1987-1994) :
Taiwanese Education has started to develop after ending of martial law. (1987) Due to reacting to the policy of “practicing Chinese and inhibiting Taiwanese ”, and along with arising of the Taiwanese Literature Movement, the people had asked to prosper the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The writers who devoted themselves in creating Taiwanese literatures had not only promoted Taiwanese ,but dedicated in the work of Taiwanese characterizing. In this period, Taiwanese Education had been firstly taught in school, and the government had faced the importance of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
( III ) The practicing period of Taiwanese Education (1995-2002):
For responding to the nine-year-continuous courses, Some policies of Taiwanese Education have enacted. It made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began to mix into formal curriculum system. The government started to train teachers and discuss the issues of characters and phonetic systems in Taiwanese teachings for exercising Taiwanese Education.
In the end, the thesis tri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policy of Taiwanese Education and governing attitude between the period of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and the KMT government. Besides, the thesis reflected the meaning of Taiwan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and the problems which Taiwanese Education faces nowadays.
一、專著
中華民國新聞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新聞年鑑(民70年)》,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1971。
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電視年鑑(民50-64年)》,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6。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六輯(民77-78年)》,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0。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台北: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
尤清主編,《台北縣教育改革經驗》,高雄:復文,1996。
方師鐸,《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台北:國語日報,1955。
方祖燊,《方祖燊全集二》,台北:文史哲,1995。
王育德,《台灣話講座》,台北:前衛,2000。
王重寬主編,《屏東縣母語教材-河洛語》,屏東:屏東縣政府,1992。
台視文化編,《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七輯(民79-80年)》,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2。
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編,《當前語文學習問題研討會會前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1997。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稿卷十,光復志》,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52。
台灣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志制度沿革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4。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志教育設施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5。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志教育行政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史》,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台灣文獻委員會編,《重修台灣省通志稿卷六,文教志社會教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嘉義市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國民小學新課程標準的精神與特色》,台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1995。
台灣教育會,《台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南天,1939。
吉野秀公,《台灣教育史》,台北:南天,1927。
多賀秋五郎,《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中)》,台北:文海,1976。
江蓋世,《我走過的台灣路》,台北:前衛,1997。
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台灣一年來之教育》,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國語推行政策及措施之檢討與改進》,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2。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教育部,1996。
何容,《何容文集》,台北:國語日報,1975。
何清欽,《光復初期之台灣教育》,高雄:復文,1980。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中正,1992。
吳守禮纂修,《台灣省通志稿人民志語言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4。
吳秀麗主編,《台北縣母語教學教材系列,台語鄉土讀本:咱的故鄉台北縣》,台北:北縣政府,1993。
吳秀麗主編,《台北縣母語教學教材系列》,台語讀本第一冊,台北:北縣政府,1993。
吳密察、江文瑜編,《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1995。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台灣民報社論》,台北:稻香,1992。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1989。
吳濁流著,鍾肇政譯,《台灣連翹》,台北:前衛,1989。
李祖源等編,《中華民國廣播電視年鑑(民79-84年)》,台北:廣播與電視,1996。
李敏勇,《綻放語言的玫瑰:二十位台灣詩人的政治情境》,台北:玉山社,1997
李瑞騰,《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1991。
杜聰明,《回憶錄(下)》,台北:龍文,1989。
汪彝定,《走過關鍵的年代》,台北:商周,1991。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宜蘭縣志》,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60。
林央敏,《台灣人的蓮花再生》,台北:前衛,1988。
林央敏,《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1996。
林央敏,《台語文化釘根書》,台北;前衛,1997。
林玉体,《台灣教育與政治問題》,台北:前衛,1990。
林玉体,《教育改造與政治革新》,台北:師大書苑,2000。
林玉鬃,《紅樓木鐸》,台北:超越企管,1998。
林宗源、林央敏等,《鹹酸甜的世界》,台北:台笠,1991。
林品桐譯著,《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教育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縣委員會,2001。
林進輝編,《台灣語言問題論集》,台北:台灣文藝,1983。
林瑞榮,《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1998。
花逸文,《國共內戰中的台灣兵-台籍國軍回憶錄》,台北:巴比倫,1991。
侯文詠,《淘氣故事集》,台北:皇冠,1997。
施正峰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1996。
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1989。
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台北:宇宙光,1993。
洪炎秋,《常人常談》,台中:中央,1974。
洪惟仁,《台灣語言危機》,台北:前衛,1995。
胡民祥、莊柏林等著,《台灣製》,台北:台笠,1993。
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夏潮基金會,1999。
張良澤,《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台北:台灣,1986。
張良澤,《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台北:前衛,再版,1989。
張良澤,《台灣文學、語文論集》,彰化:彰縣文化,1996。
張炎憲、李筱峰編,《二二八事件回憶集》,台北:稻香,1989。
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6。
張深切著(1904-965),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等編,《張深切全集卷三:我與我的思想》,台北:文經社,1998。
張笠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O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研所籌備處,1997。
張博宇主編,《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下)》,新竹:新竹社會教育館,1987。
張博宇主編,《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上)》,新竹:新竹社會教育館,1987。
張博宇主編,《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中)》,新竹:新竹社會教育館,1988。
教育部,《母語教育與鄉土教材專案報告》,台北:教育部,1993。
教育部,《中小學新課程實施之相關配合措施研究》,台北:教育部,1994。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台灣鄉土語言輔助教材大綱專案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1995。
莊萬壽,《台灣論》,台北:玉山,1996。
許極燉,《台灣話流浪記》,台北:台灣語文研究發展基金會,1988。
許極燉,《台灣語概論》,台北:台灣語文研究發展基金會,1992。
陳芳明編,《台灣戰後史資料選》,台北: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1991。
陳美如,《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1998。
陳鳴鐘、陳興堂編,《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下)》。南京:南京,1989。
陳賡堯,《文化.宜蘭.游錫方方土》,台北:遠流,1998。
陳興堂主編,《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下)》,台北:人間,1992。
陳騰芳等,《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新竹:竹市文化,1995。
單文經主持,《國民教育階段推行鄉土教育的檢討與規劃》,台北:師大,1997。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台北:前衛,1989。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1995。
曾玉昆,《光復後前百年間高雄市初等教育之沿革》,高雄:文獻出版委員會,1995。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1996。
黃元興,《閩南台語教學理論與派系》,台北:茄苳,1999。
黃光國,《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兩結下的沉思》,台北:桂冠,1987。
黃勁連,《雉雞若啼》,台北:自立晚報,1991。
黃勁連、莊柏林等著,《抱著咱的夢》,台北:台笠,1992。
黃宣範,《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1995。
黃政傑編撰,《一週教育論壇(第十一輯)》,台北:教育廣播電台,1990。
黃春明主編,《宜蘭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本土語言篇實驗教材:河洛語教學手冊第一冊》,宜蘭:宜蘭縣政府,1992。
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0年代》,台北:前衛,1991。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87。
葉榮鐘,《台灣人物群像》,台北:時報文化,1995。
熊秉真訪問、鄭麗榕紀錄,《楊文達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社會語言研究室編,《語言、社會、文化》,北京:語文,1991。
蔡培火等,《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1971。
鄭偉良《演變中的台灣社會語文》,台北:自立報系,1990。
鄭穗影,《台灣語言的思想基礎》,台北:臺原,1991。
龍應台,《野火集外集》。台北:圓神,1992。
戴國輝、葉云云編,《愛憎二.二八》。台北:源流,1992。
鍾逸人,《心酸六十年(上)》,台北:前衛,1993。
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一)》,台北:前衛,1998。
韓石泉,《六十回憶》,台南:韓石泉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專輯編印委員會,1966。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1992。
羅肇錦,《語言與文化》,台北:國文天地,1990。
羅肇錦,《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二、公報
〈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59卷56期(1970)。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64卷18期(1975)。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64卷19期(1975)。
〈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64卷93期(1975)。
〈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69卷15期(1980)。
〈委員會紀錄〉,《立法院公報》,72卷22期(1983)。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76卷20期(1987)。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76卷23期(1987)。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76卷24期(1987)。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77卷87期(1988)。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79卷49期(1990)。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79卷47期(1990)。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79卷49期(1990)。
〈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80卷50期(1991)。
《教育部公報》,229期(1994),頁18-19。
《教育部公報》,269期(1997),頁33。
《台灣省議會公報》,58卷23期,頁2498-2501。
〈陳行政長官廣播本年度工作要領〉,《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第二卷第二期(1946),頁2。
三、學位論文
史穎君,《我國國語運動之研究(1912-1981)》,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985。
志村雅久,《中華民國地區推行國語運動之研究》,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992。
李良熙,《台灣光復後推行國語教育問題研究》,台師大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1982。
李惠敏,《國族主義影響下的語言政策與華語教學》,台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0。
卓文義,《民國初年的國語運動》,自印,1973。
林茂生,《日治時期台灣學校教育的發展—歷史與文化的分析》,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29。
夏金英,《台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台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994。
劉振倫,《台灣母語及鄉土教材教學之文化意識分析-以宜蘭縣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1994。
四、期刊
〈台灣作家跨出的一大步〉,《台灣文藝》,105期(1987),頁21-23。
〈台灣筆會成立宣言〉,《台灣文藝》,105期(1987),頁6-7。
〈社團動態: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5/3正式成立〉,《台灣文藝》,130期(1992),頁137-138。
〈標準國語比美鵝言犬語〉,《中國語文》,12卷4期(1963),頁96。
〈簡訊,台灣語言學會通過台灣語言音標方案〉,《台灣文藝》,132期(1992),頁127。
〈簡訊,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邀稿啟事〉,《台灣文藝》,132期(1992),頁126。
文超順,〈宜蘭縣推行本土語言教學簡介〉,《蘭陽文教》,29期(1993),43-44。
方南強,〈閩南語教學的回顧與前瞻〉,《華文世界》,74期(1994),頁48-52。
王甫昌,〈省籍融合或隔離?台灣企業經理人員的省籍組成(1978-1988)〉,《中國社會學刊》,14期(1990),頁117-152。
王甫昌,〈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期(1994),頁43-96。
王孟武,〈對所謂普及閩南語注音符號的面面觀〉,《中國語文》,27卷2期(1970),頁14-15。
王孫元平,〈試談國內華語及閩南語教材之編輯目的及編寫重點〉,《華文世界》,53 期(1990),頁8-10。
王順隆,〈從近百年的台灣閩南語教育探討台灣的語言社會〉,《台灣文獻》,46卷3期(1995),頁109-172。
王鼎鈞,〈作品充滿鄉土色彩的台灣作家〉,《文星》,5卷2期(1959),頁23-25。
江文瑜,〈台灣母語教育現狀之探討〉,《華文世界》,75期(1995),頁59-65。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3期(1978),頁62-89。
吳文星,〈日據時代台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26卷1期(1988),頁101-108。
吳家瑩、郭守芬,〈「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訂定之源起與過程(86.3-88.5)〉,《台灣教育》,581期(1999),頁48-57。
吳清基,〈中華民國教育改革的發展與未來(上)〉,《研習資訊》,17卷5期(2000),頁1-7。
吳淑美,〈當前國小母語教學教材編纂之探討〉,《東師語文學刊》,9期(1996),頁97-109。
宋澤萊,〈抗暴的打貓市〉,《台語文學》,9期(1987),頁61-73。
李心嬌,〈我學說話〉,《中國語文》,12卷4期(1963),頁97-98。
李喬,〈自大的鶴佬人,自卑的客家人,自棄的原住民〉,《台灣新文化》,15期(1987),頁6-12。
周天固,〈國語文與大眾傳播〉,《中國語文》,17卷4期(1965),頁41-42。
周泰順,〈閩南語教學之探討〉,《師說》,388期(1999),頁90-93。
周菊香,〈現行台灣閩南語國中小學教材探討〉,《台南文化》,新四十期(1996),頁119-154。
孟祥漢,〈光復初期至政府遷台的台灣,台灣的淪落與回歸—乙未割台一百週年、台灣光復五十週年紀念〉,《歷史月刊》,88期(1995),頁58-63。
林央敏,〈鄉音已改鬢未衰〉,《台灣新文化》,8期(1987),頁76-78。
林央敏,〈不可扭曲台灣文學運動-駁正廖咸浩先生〉,《台灣文藝》,118期(1989),頁116-122。
林志恆,〈台語,「恁要去佗位」?〉,《遠見》,88期(1993),頁114-115。
林志恆,〈誰是台語文的主流〉,《遠見》,88期(1993),頁110-113。
林宗源,〈沉思與反省〉,《台灣文藝》,104期(1987),頁13-17。
林宗源,〈按本土文學看台灣語言〉,《台灣文藝》,117期(1989),頁98-107。
林國樑,〈國民小學四十年國語教育四十年的回顧〉,《國民教育》25卷5、6期(1989),頁2-13。
林衡道,〈時代的見證一,台灣的淪落與回歸—乙未割台一百週年、台灣光復五十週年紀念〉,《歷史月刊》,88期(1995),頁64-67。
施炳華,〈母語教學的基本認識〉,《教師之友》,39卷3期(1998),頁1-6。
柯遜添,〈當前國語教育之檢討〉,《教師天地》,67期(1993),頁7-10。
柯劍星,〈台灣省國語教育的昨天今天與明天〉,《華文世界》,61卷(1991),頁1-11。
洪固,〈台灣地區的方言與語言教育政策〉,《東語語文學刊》,9期(1996),頁51-96。
洪婉卿,〈我的母語-從靜默到發聲〉,《張老師月刊》,279期(2001),頁100-107。
洪惟仁,〈狼又來了-評廖文「台灣文學」的商榷〉,《台灣文藝》,119期(1989),頁54-61。
洪惟仁,〈台灣的語言政策及語言問題〉,《新文化》,5期(1990),頁70-79。
洪惟仁,〈本土語言教育問題〉,《現代學術研究》,3期(1990),頁183-192。
洪惟仁,〈日據時期的台語教育〉,《台灣風物》,42卷3期(1992),頁49-84。
孫磊,〈我不講國語誰講國語〉,《中國語文》,26卷4期(1970),頁11-13。
徐英豪,〈「善意的假設」和「大膽的草創」之動機與經過-簡介宜蘭縣研訂「本土語言注意符號」之動機與經過〉,《蘭陽文教》,32期(1993),頁17-23。
翁建誠,〈九年一貫課程台灣母語必修〉,《新台灣新聞週刊》,191期(1999),頁45。
張妙娟,〈從台灣府城教會報看晚清台灣長老教會的白話字教育〉,《台灣史蹟》,36期(2000),頁190-211。
張屏生,〈當前母語教育實施的困境〉,《國文天地》,17卷7期(2001),頁22-27。
張慶龍,〈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學的困難與突破〉,研習資訊,15卷3期(1998),頁22-26。
教材編輯委員會,〈宜蘭縣推行鄉土教材(本土語言篇)〉,《蘭陽文教》,32期(1993),頁8-9。
許水綠,〈舌頭與筆尖合一〉,《台灣新文化》,15期(1987),頁94-103。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史聯雜誌》,19期(1991),頁89-103。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卷4期(1991),頁155-183。
許雪姬、方惠芳訪問,許雪姬紀錄,〈葉石濤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3期(1992),頁123-130。
許雪姬、方惠芳訪問,丘慧君紀錄,〈陳蔡嬌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3期(1992),頁245-250。
許雪姬訪問,吳美慧紀錄,〈林黎彩訪問紀錄〉,《口述歷史》,3期(1992),頁269-284。
許雪姬訪問,蔡說麗紀錄,〈梁許春菊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5期(1994),頁293-306。
郭敏郎,〈從「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看台灣母語教育政策的改變與展望〉,《中正高工學報》,1 期(2001),頁22-29。
陳進金,〈抗戰前國民黨的教育政策〉,《國史館館刊》,復刊13期(1992),頁175-278。
曾金金,〈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閩南語教材教法〉,《國文天地》,17卷1期(2001),頁8-13。
曾逢甫,〈台灣的國語教育〉,《語文建設通訊》,50期(1995),頁75-82。
游祥民,〈談推行本土語言教育〉,《蘭陽文教》,21期(1990),頁4-6。
黃仁,〈台語片勃興的社會背景和影響,兼談台語影史常見的謬誤〉,《電影欣賞》,47期(1990),頁13-19。
黃宣範,〈眷村的「台灣人」經驗〉,《台灣風物》,43卷2期(1993),頁105。
黃美金,〈台灣地區本土語言教材編纂現況之探討〉,《華文世界》,75期(1995),頁37-45。
黃錦村,〈為本土語言尋根-復健本土語言之管見〉,《蘭陽文教》,32期(1993),頁4-5。
黃瓊華,〈台灣的語言教育政策〉,《台灣文藝》,163、164期(1998),頁32-48。
楊小萍,〈都是中國人〉,《遠見雜誌》,13期(1987),頁28-32。
楊清矗,〈台灣筆會要做些什麼?〉,《台灣文藝》,105期(1987),頁24-29。
楊欽助,〈文化宏揚與國語文教育〉,《國教世紀》,26卷5期(1991),頁30-37。
煉生,〈一個外省青年的苦悶〉,《中華雜誌》,總期238期(1983),頁52。
董忠司,〈「若干臺灣的國語教育法令和兒歌現況的啟示」提要〉,《語文學報》,3期(1996),頁113-145。
董忠司,〈台灣閩南語母語教學之教材編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1期(1998),頁31-57。
廖咸浩,〈台語文學的商榷〉,《台大評論》,夏季號(1989),頁103-114。
編輯部,〈意見領袖解開省籍迷失,黃石城不當問題,就不是問題〉,《遠見雜誌》,13期(1987),頁27。
蔡明燁,〈「如何保存台灣電影文化的資產」座談會〉,《電影欣賞》,47期(1990),頁5-11。
蔡英,〈怎樣使推行國語不再走下坡〉,《中國語文》,27卷2期(1970),頁16-17。
鄧運林,〈台北縣教育本土化的現況與展望〉,《北縣教育》,7期(1995),頁7-11。
盧廣誠,〈台灣語言教育政策簡史〉,《淡水牛津台灣文學研究集刊》,3期(2000),頁1-9。
蕭富元,〈異鄉變家鄉〉,《遠見雜誌》,56期(1991),頁23-29。
鍾吉雄,〈母語教學的省思〉,《國教天地》,107期(1994),頁15-20。
簡美霞,〈我學習國語的經過〉,《中國語文》,11卷1期(1962),頁90-91。
五、報紙
《中央日報》,〈母語教育確定納入九年一貫課程〉,1999.5.9.9版。
《中央日報》,〈因應九年一貫教育,師範課程大幅調整〉,90.2.9.14版。
《中央日報》,〈改良注音符號母語嘛也通〉,1999.5.6.9版。
《中央日報》,〈師資培育落差大,準夫子巧婦難為〉,2001.10.19.15 版。
《中央日報》,〈國小鄉土語言教學,師資結構多乏耆老〉,2001.11.14.13版。
《中央日報》,〈鄉土語言小學前四年必選〉,1999.12.29.20版。
《中央日報》,〈鄉土語言專業師資待培育〉,2000.8.20.13版。
《中央日報》,〈閩南語客家語申請國際音標認證〉,1998.1.15.1版。
《中央日報》,〈學生鄉土歌謠將每年舉辦〉,2000.8.11.18版。
《中時晚報》,〈因應母語教學的迫切需要,未來將修訂課程標準〉,1993.3.31.4版。
《中國時報》,〈「失語症」亡羊補牢已太晚〉,2002.2.22.13版。
《中國時報》,〈「復建」母語不立文字,宜縣教學獨樹一幟〉,1993.9.30.7版。
《中國時報》,〈85學年度起小學增設鄉土語言教學〉,1995.1.3.7版。
《中國時報》,〈台灣的母語逾半消失滅絕〉,2002.2.22.13版。
《中國時報》,〈母語失傳一甲子,鄉土教育再出發〉,1993.9.29.4版。
《中國時報》,〈母語教學的現況與面臨的問題〉,1993.8.3.7版。
《中國時報》,〈宜屏北三縣推行母語教學開風氣之先〉,1993.8.3.7版。
《中國時報》,〈國中小學閩、客語教師認證明年初辦理〉,2000.12.12.9版。
《中國時報》,〈國語不再獨尊,方言生存空間又剩多少〉,1993.8.3.7版。
《中國時報》,〈國語政策小轉彎,教部決定教「母語」〉,1993.4.7.7版。
《中國時報》,〈教育部獎勵各縣市撰寫鄉土教材〉,1995.2.22.16版。
《中國時報》,〈體受鄉土文化之美,母語教育必須落實〉,1993.10.1.7版。
《中華日報》,〈小一母語教學尚未定案〉,1999.6.5.4版。
《台灣日報》,〈國小語言課,不是教師也能教〉,2000.10.20.10版。
《台灣民報》,〈公學校的漢文教授和舊式的台灣書房〉,第一四七號,昭和二年三月六日。
《台灣民報》,〈論評「漢文教育」〉,第二一二號,昭和元年九月五日。
《台灣新民報》,〈台灣白話字普及運動比羅馬白話字較易〉,第三六五號,昭和六年五月二十三日。
《台灣新民報》,〈台灣白話字講習會〉,第三七一號,昭和六年七月四日。
《台灣新生報》,〈日本語文應該恢復嗎?〉,1947.6.7.2版。
《台灣新生報》,〈台胞國文程度尚淺,要求延期廢除日文版〉,1946.9.18.5版。
《台灣新生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告〉,1946.10.3.2版。
《台灣新生報》,〈陳長官演詞全文〉,1945.2.16.2版。
《民生報》,〈國中國小新課程綱要,二年內修訂完成〉,1997.4.12.20版。
《民生報》,〈鄉土語言教學,明年九月開課〉,2000.1.8.1版。
《民眾日報》,〈公佈台語音標,海內外學者怒吼〉,1998.3.23.版。
《民眾日報》,〈推廣母語,北縣完成統一教材〉,1993.11.10.13版。
《民報》,〈國語國文和自治能力〉,1946.1.28.1版。
《民報》,〈關於禁止日文版〉,1946.8.27.1版。
《民報》,〈勸勉學徒諸君〉,1946.10.1.1版。
《自由時報》,〈全球近三千種語文瀕臨消失〉,2002.2.20.5版。
《自由時報》,〈兼課教母語,師資可望多元化〉,2000.4.3.10版。
《自由時報》,〈鄉土母語小一明年開始上課〉,2000.3.31.9版。
《自由時報》,〈鄉土母語教材13種語言任選〉,1999.8.12.8版。
《自由時報》,〈鄉土語言支援教學人員將受理報名〉,2002.1.12.6版。
《自由時報》,〈鄉土語言師資筆試,俚語入題〉,2002.3.24.1版。
《自由時報》,〈鄉土語言師資筆試,俚語入題〉,2002.3.24.1版。
《自由時報》,〈學習閩客語明年起都用ㄅㄆㄇ〉,2000.2.9.1版。
《自立早報》,〈教育本土化將在大學扎根〉,1996.4.13版。
《自立晚報》,〈見證台灣歷史的前輩作家-巫永福〉,1998.10.26.8版。
《國語日報,》〈九年一貫課程鄉土語言將列為必選〉,1999.7.8.1版。
《國語日報》,〈曾志朗宣布中文譯音採漢語拼音,九年一貫課程的鄉土語言教學以注音符號為主〉,2000.10.31.1版。
《聯合報》,〈母語文化重新扎根〉,1993.11.17.25版。
《聯合報》,〈母語教育台灣語族群最蓬勃〉,1994.12.30.17版。
《聯合報》,〈民進黨立委要求「廢國語」推行四大母語〉,1993.4.1.3版。
《聯合報》,〈多語教育,兩位部長坦承過去確有不當之處,目前是保護母語的時機〉,1993.4.1.3版。
《聯合報》,〈郭為藩:母語教育須不妨礙國語推行〉,1993.4.3.4版。
《聯合報》,〈游錫方方土:訂官方須廣泛討論〉,中國時報,2002.3.13.5版。
《聯合報》,〈鄉土語言師資,開放專業人士〉,2001.5.25.6版
《聯合報》,〈鄉土語言教學注音符號為基礎,再擴充若干符號〉,2000.10.31.7版。
《聯合報》,〈學母語、說母語,但是會寫嗎?〉,1994.12.26.5版。
台北師範附小專題研究報告,〈怎樣推行國語教育〉,《台灣新生報》,1946.11.27.6版。
江永進,〈檢討ㄅㄆㄇ,加強羅馬字教育〉,《自由時報》,2000.5.30.15版。
吳守禮,〈台灣人語言意識的側面觀〉,《台灣新生報》,1946.5.21.6版。
宋澤萊,〈台語文字化的問題〉,《自立晚報》,1987.1.17.10版。
李喬,〈寬廣的語言大道-對台灣語文的思考〉,《自立晚報》,1991.9.29.19版。
李翼中,〈對當前台灣的文化運動的意見〉,《台灣新生報》,1946.7.28.2版。
林本元,〈大家快來學國語〉,《台灣新生報》,1946.8.6.6版。
林錦賢,〈愛用筆寫出咱家自兮的尊嚴〉,《自立晚報本土副刊》, 1991.11.7.19版。
首峰,〈談本省語文教學〉,《台灣新生報》,1946.35.10.16.6版。
倪瑟仙,〈當前台灣教育諸問題〉,《台灣新生報》,1947.3.2.1版。
徐少為,〈公通語言國台夾雜夠實用!〉,《中國時報》,2002.3.11.15版。
莊柏林,〈福佬話官方化的問題〉,《自由時報》,2002.3.13.15版
陳劍秋,〈國語文教學的檢討〉,《台灣新生報》,1946.10.16.6版。
鹿言,〈其他語系比照辦理怎麼辦?〉,《中國時報》,2002.3.11.15版。
彭瑞金,〈語、文、文學〉,《自立晚報》,1991.10.27.19版。
彭瑞金,〈請勿點燃語言炸彈〉,《自立晚報》,1991.10.7.19版。
程振隆,〈福佬話作為第二官方語言〉,《自由時報》,2002.3.13.15版。
黃中和,〈我對於本省教育的幾點意見〉,《台灣新生報》,1946.9.2.5.6版。
新高,〈勵行國語教學一元化〉,《台灣新生報》,1946.9.25.6版。
楊乃藩,〈禁用日文日語議〉,《台灣新生報》,1946.6.5.2版。
楊青矗,〈客台語三語貴在共用〉,《自由時報》,2000.2.12.14版。
葉藩,〈雙語教學的困惑〉,《青年日報》,1990.2.8.12版。
董峰政,〈台語作為第二種國語有何不可〉,《中國時報》,2002.3.11.15版。
魏建功,〈何以要提倡從台灣話學習國語〉,《台灣新生報》,1946.5.28.6版。
魏建功,〈國語運動綱領〉,《台灣新生報》,1946.5.21.6版。
六、網路資料
〈台灣語言學會宗旨與任務〉,見全國藝文團體總覽,
http://www.cca.gov.tw/Culture/Resources/cartgroup/misc/index061.htm ,下載日期2002.4.27
張復聚,〈台客語的注音符號好學、好用嗎?〉,2000,http://abc.iis.sinica.edu.tw/tp/response.htm,下載日期:2002.5.16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1,http://www.edu.tw/primary/,下載日期:2002.5.18。
教育部,〈本國語文-閩南語課程理念〉,2001,http://www.eje.ntnu.edu.tw/data/onell/20001023140/1語文/E12401-2.DOC,下載日期:2002.5.18
教育部,〈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2001,(庫存頁面)http://www.edu.tw/primary/business/2-2-4-1.html,下載日期:2002.5.18。
教育部,〈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實施要點〉,2001,(庫存頁面)http://www.edu.tw/primary/business/2-2-1-2.htm,下載日期:2002.5.18。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鄉土語言研究、整理與推廣〉,2002,http://www.edu.tw/mandr/business/1-3-5.html,下載日期:2002.5.18。
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九0年代以來校園台語文運動概況〉,http://daiwanway.dynip.com/tw/90nitai,下載日期200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