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鄧文綺 Teng, Wen-Chi |
---|---|
論文名稱: |
讀者反應理論應用於IBDP語言A的課程設計探究──以林海音《城南舊事》為例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Applied 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IBDP Language A Taking Lin Hai-yin’s Memories of Peking: South Side Stories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蔡雅薰
Tsai, Ya-Hs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0 |
畢業學年度: | 10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讀者反應理論 、林海音 、城南舊事 、IBDP 、語言與文學課程 |
英文關鍵詞: |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Lin Hai-yin, Memories of Peking--South Side Stories, IBDP,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urse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60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2 下載:4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將以「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簡稱IBDP)中的「語言與文學課程」中的「語言A」程度的「中文A」課程為主要研究方向,並以華語文作為學習的目標語。以此分析語言與文學課程中的三門文學課程,分別為「文學」、「語言與文學」、「文學與表演藝術」課程,該課程核心元素都是語言、文學與表演,以此延伸讓學生可於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之中,探討讀者與作者在不同時空環境之間的互文性,藉由與課程主題相關又多樣性質的「文本」與「非文本」素材。
研究者發現DP的語言A課程極注重「讀者」、「作者」和「文本」之間的相互關係,此與「讀者反應理論」所注重的面向相同。研究者將運用讀者反映理論結合「中文A」的「語言與文學」課程綱要,設計一個以臺灣文學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城南舊事》為主的課程。
最後研究者將予以總結,以此給予未來有志進入IBDP華文教師者的參考與建議。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urse” with Language A level Chinese A Course in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IBDP) as the main line to analyze the three literature courses in the Language A Course, namely "Literatur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and Perform-ing Arts" courses. The core elements of this course are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That with the help of advance texts or resources allow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ders and the authors from diverse periods and envi-ronment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genres of literary works. Additionally, the intertex-tuality of "text" is based on the diverse "text" and "non-text" materials related to the subject of the course.
The researcher finds that IBDP’s language A Cours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der”, the “author” and the “text”. This aspect is similar to the focus of the “reader response theory”. Hence, the researcher will em-ploy the reader- response theory along with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urse" to design a course based on Taiwanese literary writer Lin Hai-yin, Memories of Peking: South Side Storie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will summarize, conclude, and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Chinese tea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enrolling in IBDP in the future.
(一)書目
Elizabeth Freund(1994)。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台北市:駱駝出版社。
M.H.Abrams(2004)。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90)。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New work:Harper & Row
Rosenblatt, Louise M.(1968)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New York:Noble and Noble.
S.I. Hayakawa(1975)。語言與人生。台北市 : 遠流出版公司。
Susan Alice Watkins(1995)。女性主義。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Virginia Woolf(2017)。自己的房間。台北市 :漫遊者文化。
王文科, 王智弘(2012)。課程發展與教學設計論。台北市 :五南出版社。
王逢振(1995)。女性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西蒙‧德‧波娃(2015)。第二性。貓頭鷹出版社。
何秀煌(1988)。記號學導論。台北市:水牛出版社。
吳爾芙(Virginia Woolf)原著,張小虹導讀。女性書寫的逃逸路線:自己的房間。台北市:大塊文化出版。
坪穀・紐厄爾・鬱子。2015。給孩子與世界接軌的教育:國際文憑與全球流動社會的教育改革。台北市:商周出版。
林海音(2000)。婚姻的故事〈總序─超越悲歡的童年〉。台北市:遊目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海音(2013)。城南舊事(全三冊)。台北市: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禹慧靈(2013)。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學習指導(繁體版全三卷)。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夏祖麗(2000)。從城南走來。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小虹(2006)。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
張堂錡(2005)。現代小說概論。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張清濱(2020)。教學原理與實務第二版。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莊坤良(2017)。英語教學的文學觀點。台北市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鈕文英、吳裕益(2015) 。單一個案研究法:研究設計與後設分析。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 : 理念與實作。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董寧(2017)。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中文A課程文學術語手冊。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劉若愚(2005)。中國文學理論版本。台北市:聯經出版。
鄭圓鈴(2004)。Bloom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在國語文教學與評量的運用。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
謝佳玲(2015)。漢語與英語跨文化對比──網路社會之與用策略研究。台北市:文鶴出版社。
簡政珍(2010)。讀者反應閱讀法。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二)期刊文獻
吳善揮(2015)。探討融合班的文學教學方法-以王爾德《快樂王子》為例。南屏特殊教育。6,25-38 。
高雪(2011)。淺析《城南舊事》小說與電影的文本區別。戲劇之家,3,63-65。
陳豐祥(2009)。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歷史教育。15,1-54。
溫宥基、郭昭佑(2018)。國際文憑(IB)課程內涵與成效初探-以Diploma Programme (DP)為例。中等教育。69(4),56-73。
應鳳凰(2007)。比較林海音《城南舊事》的小說與電影。臺灣學研究,3,1-15
謝奇懿、陳薈宇(2018)。IBDP中文A「語言與文學」與臺灣高中國文課程之參照研究──以質性分析為主。高雄師範大學應華學報,19,53-90。
(三)論文
吳盈臻(2017)。IBDP中文A語言與文學之課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所碩士論文。
李志成(2016)。義大國際高級中學實施國際文憑課程策略演化歷程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碩博士班碩士論文。
林宜珊(2019)。華語閱讀教材之設計與發展 ──以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為框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洪慈薇(2017)。IBDP語言B普通課程之飲食文化課程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彭妮絲(2007)。白話文暨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黃欣喬(2020)。IBDP 中文A 概念爲本教學設計:以三毛《撒哈拉歲月》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劉聖德(2017)。高中實施國際文憑大學預科(IBDP)語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鄧文綺(2017,12月)。國際文憑組織大學預科課程與臺灣現行教育制度之對比分析──以107課綱為例。第五屆國際學校華語教育研討會。蘇州市:UWC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
蕭士軒(2019)。國際文憑組織大學預科項目中文A課程與臺灣高級中等學
校國語文課程比較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四)IB相關資源
IBO (2013)。《什麼是國際文憑教育》。
IBO(2014)。MYP:From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
IBO(2019)。《語言A:文學指南》
IBO(2019)。Language A: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guide。
IBO(2019)。《語言B指南》。
IBO(2019)。《語言與文學指南》。
IBO(2020)。Extend Essay Guide。
Michelle Kuan(202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教師學分學程「IBDP-2020新語言 IB 之教與學」工作坊資料。2020年6月13日至6月14日
(五)網頁資料
Andrei Holman, Emilia Alexandra Pascal, Cristina Bostan& Ana Maria Hoşbotă, Ticu Constantin(2016). Developing academic persist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Educational strategies and associated personality traits,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research report, 2019 Decemb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bo.org/globalassets/acad-persistence-final-report.pdf
Bao Terry Cao (2015).CAS project in Vietnam continues to reward and inspire alumnus a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2019 December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s.ibo.org/blog/2015/08/10/terrycao/
IBO (2017)。What is an IB education?。2017年2月3日,取自:https://www.ibo.org/globalassets/what-is-an-ib-education-2017-en.pdf
IBO(2015)。CAS project in Vietnam continues to reward and inspire alumnus a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The IB community blog 。2019年12月27日,取自:https://blogs.ibo.org/blog/2015/08/10/terrycao/
IBO(2016)。Creative projects for change。The IB community blog。2019年12月27日,取自:
https://blogs.ibo.org/blog/2016/11/14/creative-projects-for-change/
IBO(2017)。IB students collaborate to help a community in need。The IB community blog。2019年12月27日,取自:
https://blogs.ibo.org/blog/2017/01/06/ib-students-collaborate-to-help-a-community-in-need/
IBO官方網站 。Find an IB World School。2020年6月10日,取自:https://www.ibo.org/programmes/find-an-ib-school/
IBO官網。CAS project。2019年12月27日,取自:
https://www.ibo.org/programmes/diploma-programme/curriculum/creativity-activity-and-service/cas-projects/
IBO官網。CAS 活動相關blog。2019年12月27日,取自:
https://blogs.ibo.org/blog/2017/01/06/ib-students-collaborate-to-help-a-community-in-need/
IBO官網。CAS 介紹。2019年12月27日,取自:
https://www.ibo.org/programmes/diploma-programme/curriculum/creativity-activity-and-service/
IBO官網。Find an IB World School。2020年6月,取自:
https://ibo.org/programmes/find-an-ib-school/?SearchFields.Region=ibap&SearchFields.Country=TW&SearchFields.Keywords=&SearchFields.Language=&SearchFields.BoardingFacilities=&SearchFields.SchoolGender=https://www.britishlibrary.cn/zh-hk/articles/translation-of-childrens-literature/
IBO官網。Creative projects for change2019年12月30日,取自:
https://blogs.ibo.org/blog/2016/11/14/creative-projects-for-change/
IBO官網。IB的五十年歷史(作者自譯)。2019年5月27日,取自:https://ibo.org/50years#1968
Neil Fleming(1987)。VARK theory網站,2017年8月3日,取自:https://vark-learn.com/
TED(2020)。The meaning of life according to Simone de Beauvoir - Iseult Gil-lespie影片,2020年7月15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2Y2cWme8c&ab_channel=TED-Ed
白先勇(2004)。青春版牡丹亭影片。2020年7月20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n1du7m-vj8
穿越林間聽海音──林海音文學展。2020年5月28日,取自:https://lin.nmtl.gov.tw/archive?uid=46
翁嘉聲 (109)。教育局新聞稿1080109臺北市首創於公立高中開辦三種國際文憑課程,協助學生接軌國際!。臺北市政府新聞稿。2020年,8月20日,取自
https://www.doe.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0F560782595DACFC&sms=72544237BBE4C5F6&s=D82BCE868F4A3C27
董崇選(1990 )。從「文學性」談語言與文學教學。董崇選個人研究網站。2017年1月3日,取自:
http://web.nchu.edu.tw/~chtung/1990-3.doc
羅梅英(2020)。在台念高中,同時獲得國內外雙文憑?台北市5所高中推「雙聯學制」。天下Family雜誌。2020年8月20日。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68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