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嘉倫 Chang, Chia-Lun |
---|---|
論文名稱: |
漢語「而且」與「再說」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教學應用 A Semantic, Discourse,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Lexeme Érqiě and Zàishuō with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
指導教授: | 陳俊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而且 、再說 、核心語義 、話語組織功能 、言語行為功能 |
英文關鍵詞: | Érqiě, Zàishuō, Core meaning, Discourse organization function, Speech Act Func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3 下載:8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而且」、「再說」這一組近義詞的功能與結構相近,英文翻譯也常常相同或相近,因而造成學習者的困擾。因此,本研究以Halliday(1985,1994)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系統中的概念、篇章以及人際為分析架構,探討「而且」、「再說」在語義、篇章和語用層面的功能。
在語義層面,運用抽象分析法探究「而且」、「再說」的核心語義。「而且」的核心語義為「同向性加和」,「再說」則是「強化論點」。兩者的延伸語義邏輯皆源自抽象的核心意義,多義的現象乃是隨語境以及語用需求的不同而延伸出其他的意義。遞進語義邏輯是在客觀判定的基礎上進行關聯,並列語義邏輯則是在主觀評價的基礎上進行關聯,語境在其中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在篇章層面,針對外顯的銜接功能,「而且」是負責承上起下,接應上文,引出下文的功能,「再說」則是負責相關話題的切換。「而且」和「再說」所連接的語言單位的信息量基本上是等同的,但在置入語境或上下文之後,「而且」後接的新信息,會因接續著以其為主位的句子而強化了其重要性,可視為是句子的焦點。「再說」則因連接的語言單位皆是用來強化論點,彼此不具可比性,所以缺乏所謂的焦點信息。在話語組織功能方面,「而且」的話語組織功能包括話題的延續、恢復和切換,「再說」則表現於驗證論點與將論點前景化。
在語用層面,「而且」、「再說」都具有會話互動功能,但各有其展現方式。「而且」的言語行為功能主要是用來爭取發言權,「再說」則是用來延續發言權,此外還有論點的主觀性和遵守禮貌原則的功能。
最後在教學應用上,檢視現行華語教材,並根據研究結果,搭配教學語法的「累進性」與「排序性」原則,設計「而且」、「再說」的各個教學階段內容。
Érqiě(而且)and Zàishuō(再說)are synonyms that possess similar functions , structures and are often translated into the same or synonymous English. Those confuse learner a lot. Using Halliday metafunctions as the framework, the main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ree aspects of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of Érqiě(而且)and Zàishuō(再說).
At the semantic aspect, abstraction method of analysis is used to explore the core meanings of Érqiě (而且)and Zàishuō(再說). The core meaning of Érqiě(而且)and Zàishuō(再說)is the sum of the corresponding statements and intensify the point at issue respectively. Both their extended semantic logic derive from the core meanings, this variety of meaning is dependent upon context. Progressive semantic logic is based on the objective judgment, whereas subjective is used as a point from which coordinate semantic logic is developed.
With respect to discourse features, the function of Érqiě(而且)is to continue from the preceding paragraph and then to lead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n. The function of Zàishuō(再說)acts as the role to switch the related topics. The word units which are connected by Érqiě(而且)or Zàishuō(再說)contain the same information quantity basically. However, in the full context of situation within the linguistic text, the word unit follows Érqiě(而且)can be regarded as the focus in the sentence on account of it consists of new information and itself will be the theme in the next sentence. As for Zàishuō(再說), owing to both of the word units act on intensifying the point at issue with the same importance, sentence Zàishuō(再說)lacks of focus. In terms of discourse organization function, Érqiě(而且)reveals in making the continuation, resumption and switch of discourse topics while Zàishuō(再說)presents itself for verifying and foregrounding the point at issue.
On the pragmatic level, from the speech act function aspect, Érqiě(而且) is to acquire the right to speak during the turn taking, to the contrary, but Zàishuō(再說) is to hold the right to speak. To intensify the point at issue subjectively and comply with politeness principle are additional functions for Zàishuō(再說).
Lastly, based upon results of the multi-level linguistic analysis found out in the research, with the cumulative and sequential of the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some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
中文部分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編(1999)《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商務印書館。
方有國(2002),〈古漢語主謂間「而」字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28 卷第 4 期:145-149 頁。
方梅(2000),〈自然口語中弱化連詞的話語標記功能〉,《中國語文》第 5 期(總第 278 期):459-470頁。
方梅(2005),〈認證義謂賓動詞的虛化─從謂賓動詞到語用標記〉,《中國語文》第 6 期:495-507頁。
王力(1957),〈語法體系和語法教學〉,《語法和語法教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42頁。
王愛華(1996),〈英漢拒絕言語行為表達模式調查〉,《語用學》(嚴辰松、高航編),516-531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維賢(1994),《現代漢語複句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維賢(1997),《現代漢語語法理論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王維賢(1999),〈邏輯與語法〉,載於呂叔湘等著,馬慶珠編,《漢語研究方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冉永平(2000),〈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學研究綜述〉,《外語研究》第 4 期:8-14頁。
冉永平、莫愛屏、王寅編著(2006)。《認知語用學—言語交際的認知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白荃(1993),〈「而且」和「再說」〉,《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 6 期:104-109 頁。
白鈺(2007),《「荀子」連詞的語法化初探》,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
朱四美(2009),〈「而且」的語義、語法分析〉,《湖南醫科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 11 卷第 2 期:233-235 頁。
朱永生(2001),《系統功能語言學多維思考》,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朱景松主編(2007),《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語文出版社。
朱新軍(2008),《語法化中的重新分析機制研究》,湖北:華中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
江庭宜(2009),《漢語「說」類引導碼之分類和語用功能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兆熊主編(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冉永平(1998),〈關聯理論—認知語用學基礎〉,《現代外語》第 3 期:92-107頁。
何自然、冉永平(1999),〈話語聯繫語的語用制約性〉,《外語教學與研究》第 3 期:1-8頁。
何自然、陳新仁(2004),《當代語用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何自然主編(2006),《認知語用學-言語交際的認知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瑞清(2005),〈對信息結構理論研究的梳理和批評〉,《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 21 卷 第 11 期:31-33 頁。
何寶璋(2003),〈功能篇章語法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語法的方法問題點滴:以如何交表完成的「了」為例〉,《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228-241頁。
何鑫(2007)《「元曲四大家」雜劇連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
余詩雋、柳春燕(2006),〈句末「再說」的語法化傾向〉,《湖北教育學院學報》第 23 卷 第 10 期:27-30 頁。
吳福祥(2005a),〈漢語語法化研究的當前課題〉,《語言科學》第 4 卷 第 2 期(總第 15 期):20-32 頁。
吳福祥(2005b),〈漢語語法化演變的幾個類型學特徵〉,《中國語文》第 6 期(總第 309 期):483-494 頁。
呂叔湘(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 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兆增(1996),〈「末尾焦點」和「末尾加重」原則與「右向移動規則」〉,《濱州師專學報》第 12 卷 第 1 期:46-49 頁。
李勇忠(2003),〈論話語標記在話語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 19 卷 第 6 期:77-81頁。
李泉(1996),〈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詞類問題考察》(胡明揚主編),364-390,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李泉(2001),《漢語語法考察與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泉(2002),〈從分布上看副詞的再分類〉,《語言研究》第 2 期(總第 47期):85-91頁。
李福印(2008),《認知語言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曉琪(2005),《現代漢語虛詞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曉琪主編(2003),《現代漢語虛詞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第 4 期(總第100 期):17-24 頁。
沈家煊(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第 33卷第 4 期:268-275 頁。
肖立成(2006),〈「另外」的語篇功能和語用特徵〉,《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第 4 期:88-90 頁。
邢福義(1985),《複句與關係詞語》,哈爾賓: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文欽(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臺北:心理出版社。
周威兵(2005),〈關聯詞「再說」功能淺議〉,《語言文字應用》S1 期:171-173 頁。
周剛(2002),《連詞與相關問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剛(2003),〈連詞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要略〉,《安徽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27 卷第 1 期:83-88 頁。
周換琴(1995),〈「不但……而且……」的語用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第 1 期:39-52 頁。
周靜(2003),〈並列與遞進的轉換制約〉,《殷都學刊》第 2 期:96-99 頁。
周靜(2004),〈現代漢語遞進複句研究回眸與範疇化思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總 25 卷 第 6 期:374-378 頁。
周靜(2005),〈遞進的邏輯語義基礎及相關問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 第 10 期:271-274 頁。
周靜(2007),《現代漢語遞進範疇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孟建鋼(2000),〈語篇連貫中的話語關聯性解釋〉,《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第16 卷 第 2 期:67-70 頁。
屈承熹(2006),(中譯本)《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邵敬敏主編(2001),《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侯學超編(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
姚雙云(2006),〈遞進層級句式的關聯與易位〉,《語言教學與研究》第 3 期:19-27 頁。
姚雙云(2008),《複句關係標記的搭配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1989),《系統功能語法概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子(2008),《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裕樹主編(1995),《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孫中一(1987),〈漢語中虛詞類表達概念初探〉,《思維與智慧》第 4 期:26-28 頁。
徐赳赳(2010),《現代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朝虹(2008),《中古漢譯佛經連詞研究-以本緣部連詞為例》,湖南:湖
徐陽春(2001),〈遞進句式的語義、語用考察〉,《浙江樹人大學學報》第 1 卷第 3 期:39-42 頁。
徐陽春(2002),〈現代漢語複句句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燕青(2007),〈「不僅p,而且q」使用的外部條件〉,《漢語學報》第 2 期(總第 18 期):79-84 頁。
索振羽(2000),《語用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真(1997),《簡明實用漢語語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航(1996),〈禮貌現象研究評介〉,《語用學》(嚴辰松、高航編),378-390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誼生(2000a),《現代漢語虛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0b),《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寶林(1996a),〈關聯副詞的範圍及其與連詞的區別〉,《詞類問題考察》(胡明揚主編),391-402,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寶林(1996b),〈連詞的再分類〉,《詞類問題考察》(胡明揚主編),431-455,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戚曉杰(1995),〈談虛詞的實義化〉,《漢語學習》第 1 期:20-23 頁。
畢永娥(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的體現:多義性或多樣性〉,《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79-93 頁。
莫愛屏(2004),〈話語標記語的關聯認知研究〉,《語言與翻譯》第 3 期:3-8頁。
許餘龍(1992),《對比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郭志良(1999),《現代漢語轉折詞語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郭志良(2002),〈漢語複句問題思考〉,《語言研究》第 1 期(總第 46 期):15-22 頁。
郭熙(2002),〈理論語法與教學語法的銜接問題: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為例〉,《漢語學習》第 4 期:58-66頁。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台北市:新學林。
陳建偉(1996),〈論虛詞也能表達概念〉,《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第 3 期:30-32 頁。
陳英(2004),〈遞進複句與語言的主觀性〉,《新疆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 32 卷第 4 期:127-130 頁。
陳意德(2001),〈英漢主位信息結構比較〉,《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 19 卷 第 1 期:56-60 頁。
陳穎(2009),《現代漢語傳信範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寶勤(1994a),〈先秦連詞“而”語法語義考察古漢語研究〉,《古漢語研究》第1期(總第22期):89-93,96 頁。
陳寶勤(1994b),〈試論「而后」、「而已」、「而況」、「而且」、「既而」、「俄而」、「然而」〉,《沈陽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3 期:59-66 頁。
景士俊(1991),〈遞進句再探討〉,《內蒙古師大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4 期:68-75 頁。
馮光武(2004),〈漢語語用標記語的語義、語用分析〉,《現代外語》第 27卷 第 1 期:24-31頁。
黃大網(2001),〈話語標記研究綜述〉,《福建外語》第 1 期:5-12頁。
黃漢生(1989),《現代漢語:語法修辭》,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楊永發、莫超(2007),〈語法重新分析與關聯詞的構成〉,《西北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 44 卷第 2 期:96-98 頁。
楊榮祥(2003),《副詞詞尾源流考察》,吳福祥、洪波主編《語法化與語法研究》(一),北京:商務印書館。
董秀芳(2002),《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
鄔新花(2006),《東漢佛經與《論衡》連詞比較研究》,湖南: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
廖秋忠(1991),〈篇章與語用和句法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第 4 期:16-44頁。
熊學亮(1999),《認知語用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趙元任(1979,2005),《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淑端(1985),〈遞進複句的類型及其分句間的關係〉,《漢語學習》第 5 期:27-28 頁。
齊滬揚、張誼生、陳昌來(2002),《現代漢語虛詞研究綜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劉云(2009),《漢語虛詞知識庫的建設》,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芳(2009),〈析言說義動詞「說」的語法化〉,《語文學刊》第 2 期:50-52頁。
劉虹(2004),《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匯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第 3 期(總第 246 期):161-169 頁。
劉繼超(1988),〈漢語連詞研究的發展和變化〉,《韶關學院學報》第 1 期:95-99頁。
鄧守信(2003),〈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102-111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鄧福南(1982),〈漢語連詞的語法特點及幾組詞的歸類問題〉,第 2 期:81-85 頁。
鄭軍(2004),〈現代漢語連詞研究概述〉,《龍岩師專學報》第 22 卷 第 1 期:86-88 頁。
鄭貴友(2001),〈關聯詞「再說」及其篇章功能〉,《世界漢語教學》第 4 期(總第 58 期):32-38 頁。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黎錦熙、劉世儒(1957),《漢語語法教材》,北京:商務印書館。
盧甲文(1981),〈談談遞進複句〉,《中州學刊》第 3 期:120-124 頁。
蕪崧(2002),〈也說「再說」〉,《漢字文化》第 4 期:63-64 頁。
謝佳玲(2006a),〈漢語情態詞的語義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第 1 期(總第 21 期):45-63 頁。
謝佳玲(2006b),〈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1:1-25 頁。
謝洪欣(2008),《元明時期漢語連詞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
羅耀華、牛利(2009),〈「再說」的語法化〉,《語言教學與研究》第 1 期:73-80 頁。
顧曰國(1996),〈Austin 的言語行為理論:詮釋與批判〉,《語用學》(嚴辰松、高航編),245-263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英文部分
Austin, J. L. (1975).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2nd ed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afe, W.L. (1976). Give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oew. In C. N. (Ed.), Subject and topic (pp. 25-55).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hun-Chien Wang. (2011). Discourse-Pragmatic Functions of Erqie in Spoken Taiwan Mandarin. 國立中山大學:第十二屆全國語言學論文研討會。2011年9月23-24日。
Fraser, Bruse. (1996). Pragmatic markers [J]. Pragmatics, Vol. 6, No. 2.
Fraser, Bruse. (1999). What are discourse marker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 931-952.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P. Cole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 3. 41-58.
Halliday, M.A.K. (1985,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eine, Bernd, Ulrike Claudi, and Friederike Hünnemeyer (1991) Grammaticalization : A conceptual Framework.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pper, J. P. & Traugott, E. C.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acher, R. W. (1977). Syntactic reanalysis. In C. Li ed. Mechanisms of Syntactic Chang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Langacker , R. 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 . Vols. I & II.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n, Yongping(冉永平). (2000).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D]. Unpublished PhD thesi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P.R.China.
Schiffrin, Debroah. (1987). Discourse markers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 & Wilson, D.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ve. Oxford, Blackwell.
Sperber, D. & Wilson, D.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ve. Oxford, Blackwell.
Sweester, E. E. (1986). Polysemy vs. abstraction.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2:528-550
Teng, S.H. 〔鄧守信〕(1997). 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32, 2: 29-40.
Teng, S.H. 〔鄧守信〕(1998). Sequence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33, 2: 41-52.
Traugott, E C. (1995). 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 In D. Stein & S. Wright (Eds.), Subjective and Subjectivisation: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Cambridge Press.
Westney, P. (1994). 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In T. Odlin (Ed.),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pp. 72-9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網路資源
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http://140.109.150.73/。(包含平衡語料庫語料)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SinicaCorpus/。
北京大學語料庫(網路版)。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
漢語複句語料庫。http://ling.ccnu.edu.cn:8089/jiansuo/TestFuju.jsp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網路小說。http://www.millionbook.net/
教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1-3。臺北市:正中書局。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09)。現代華語-泰國1-3。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葉德明主編(2006)。遠東生活華語I-III。臺北市:遠東圖書公司。
劉珣主編(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1-5。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Yao Tao-chung 〔姚道中〕.Integrated Chinese Level1-2 〔中文聽說讀寫〕.
Bosten:Cheng&Tsui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