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鄧麗君
Lai-Kuan Tang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空間、時間和狀態的探討-以上、中、下為例
An Exploration Study of Spatial, Temporal and State in Modern Chinese: Using Shang, Zhong and Xia as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指導教授: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4
中文關鍵詞: 時間空間狀態上中下認知
英文關鍵詞: Spatial, Temporal, State, Shang, Zhong, Xia, Cogni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9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是從認知方面以「上」、「中」、「下」為例,探討現代漢語的空間、時間和狀態的關係。我們以李明懿(2000)的《現代漢語方位詞「上」的語義分析》為架構,先從現代漢語的空間方位著手討論「上」、「中」、「下」的語義,並以形象圖式呈現之。接著,試著以學者 Lakoff & Johnson(1980)和藍純(2005)對於隱喻和時間的關係,從座標橫軸和縱軸探討,為什麼我們說「上星期」是過去的時間、「下星期」是未來,即將到來的時間?在現代漢語的狀態方面,我們嘗試以「上」、「下」圖式來分析「上」是屬於公開、理想的狀態;「下」是屬於私密、較不理想的狀態。而「中」含有狀態的持續的意思。我們也藉由隱喻、轉喻來看中、英文裡的 “more is up, less is down”、“happy is up, sad is down”、“good is up, bad is down”還有“high status is up, low status is down” (Lakoff & Johnson,1980)。最後我們以鄧守信(2009)的教學語法架構為基準,提出語法點在教學上應注意到的排序、難易度和評定原則等。本論文也試著從《新實用視聽華語》(台灣)、《中文聽說讀寫》(美國)和《新實用漢語課本》(大陸)分析教材中對「上」、「中」、「下」的教學呈現方式。希望後續研究可朝這方面前進並能制定出應有的教學排序。

    This is an exploration study of spatial, temporal and state in modern Chinese, mainl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 shang, zhong and xia are the illustrative examples that we are using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A Semantic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ocalizer Shang” written by Li (2000), we further elaborate on the spatial meaning of shang, zhong and xia in Modern Chinese. A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oral and metaphor, we applied the theory of Lakoff & Johnson (1980) and Lan (2005), to probe into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xis, and explained why we are saying “last week” and “next week” as pass time and future time. We are also using the up (shang) and down (xia) to analyze the state in modern Chinese, as up (shang) is open state and ideal state compare to down (xia); meanwhile, zhong is continuous while it is in the state of modern Chinese. Besides, we also further elaborated the meaning of “more is up, less is down”, “happy is up, sad is down”, “good is up, bad is down” and “high status is up, low status is down” (Lakoff & Johnson, 1980) in both English and modern Chinese. In this paper w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the way of presenting shang, zhong and xia from the text books, New Practical Audio-visual Chinese (Taiwan), Integrated Chinese (USA) and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China). Lastly, we provide a complete framework using theoretical syntax, structural sequencing parameters and the principles of assessing syntactic difficultness outlined by Teng (2009), adopt the concept of Chinese pedagogical grammar and provides a proper and useful teaching method in shang, zhong and xia in the future.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1.2 研究範圍與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2.1 認知語言學 3 2.1.1 隱喻與轉喻在認知語言學的探討 3 2.1.2 形象圖式 (Image Schema) 4 2.1.3 隱喻和轉喻 7 2.2 漢語的空間與時間 18 2.2.1 現代漢語空間系統 19 2.2.2 現代漢語時間系統 27 2.3 現代漢語方位詞的詞類屬性 28 第三章 現代漢語空間的探討 31 3.1 現代漢語的空間概念 31 3.2 「上」、「中」、「下」的基本空間方位形象圖式 32 3.3 現代漢語「上」的空間語義探討 36 3.3.1 現代漢語「上」之表面圖式 45 3.3.2 現代漢語「上」之高處圖式 46 3.3.3 現代漢語「上」之容器圖式 47 3.4 現代漢語「中」的空間語義探討 48 3.4.1 現代漢語「中」之中間圖式 48 3.4.2 現代漢語「中」之容器圖式 50 3.4.3 現代漢語「中」之範圍圖式 52 3.5 現代漢語「下」的空間語義探討 53 3.5.1 現代漢語「下」之低處圖式 54 3.5.2 現代漢語「下」之表面圖式 55 3.5.3 現代漢語「下」之容器圖式 58 3.6 小結 59 第四章 現代漢語時間的探討 61 4.1 現代漢語的時間概念 61 4.1.1 Time passing is motion along horizontal axis 62 4.1.2 Time passing is motion along vertical axis 64 4.2 現代漢語「上」的時間語義探討 69 4.3 現代漢語「中」的時間語義探討 70 4.4 現代漢語「下」的時間語義探討 71 4.5 小結 72 第五章 現代漢語狀態的探討 77 5.1 現代漢語的狀態概念 77 5.2 現代漢語「上」的狀態語義探討 80 5.3 現代漢語「中」的狀態語義探討 82 5.4 現代漢語「下」的狀態語義探討 84 5.5 小結 86 5.6 隱喻與狀態的關係 86 第六章 教學語法與排序理論 91 6.1 教學語法與排序理論(教學語法架構) 91 6.1.1 教學語法的定義 91 6.2 教材整理與檢視 100 6.2.1 教材比較 102 6.2.2 小結 105 第七章 結語 107 7.1 總述 107 7.2 研究限制與展望 108 參考文獻 109 附錄 119

    英文文獻:

    Chao, Y- R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丁邦新譯(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
    Chao, Y-R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呂叔湘譯(2007)。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局。]
    Crystal, D (1980). A First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London: Andre Deutsch.
    He, Shaoyi (1988). Interactions of Trajector and Landmark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Domians: A Cognitive Grammar Approach to Shang and Xia in Mandarin Chinese.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ed. C. Bamrrongraks et al., Bangkok, Thailand, pp. 163-176, Thammasat University.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 Imagination, and Reas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ckoff, G. (1993).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Ed. Andrew Ortony, 1993, Metaphor and Thought (2nd Ed.): 202-251. Cambridge, Engli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梁玉玲等譯(1994)。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秘。 台北: 桂冠圖書公司。]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周世箴譯 (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社。]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 (1990). Concept, Image, and Symbol-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 Berlin and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Lee, D. (2001).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elbour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vin, S. R. (1977). The Semantics Metaphor.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 (1977). Semantic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cCormac, E. R. (1990).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Cambridge: MIT Press.
    Ortony, A. (1993). Metaphor and Thought,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and Svartvik, J.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w York: Longman.
    Random House Unabbridged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1993), Flexner, S. B. chief editor. New York: Random House.
    Richard, J., Platt, J. and Platt, H. (1998).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 United Kingdom: Longman. [
    Rosch, E. and Lloyd, B. B. (1978).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Hillsdal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epard, R. N. & Hurwitz, S. (1985). Upward Direction, Mental Rotation, and Discrimation of Left and Right Turns in Maps. In Pinker (ed.) Visual Cognition. London: MIT Press.
    Su, Lily I W (2002). What Can Metaphors Tell Us About Cultur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 (3):589-613
    Tai, James H-Y (1984). Verbs and Times in Chinese: Vendler's Four Categories. Papers from the Parasession on Lexical Semantics,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p. 289-296.
    Tai, James H-Y (1987). Temporal Sequence and Word Order in Chinese. Wang Li Memorial Volume, Chinese Language Society of Hong Kong, eds., 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pp. 377-404.
    Thompson, G (1996)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 [黃國文導讀(2000)。功能語法入門。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Traugott, E. C. (1975). Spatial Expressions of Tense and Temporal Sequencing: A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Semantic Fields. Semiotica. 15 (3): 207-230.
    Vygotsy, L. S. (1961).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李維譯(2000)。思維與語言。台北:聯經出版社。]
    Yu, N. (1996).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Perspective from Chinese.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Yu, N. (2003). Chinese Metaphors of Thinking. Cognitive Linguistic, 14- 2/3:141-165.
    中文文獻:

    丁聲樹等著(1999)。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才雅南(2005)。方位詞“上下”的漢英對比分析。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1:13-14。
    方經民(1998)。論漢語空間方位參照認知過程中的語義理解。載於陸劍明(主編)。面臨新世紀挑戰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98 現代漢語法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pp. 644-657)。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方經民(1999a)。漢語空間方位參考的認知結構。世界華語教學,4:32-38。
    方經民(1999b)。論漢語空間方位參照認知過程中的基本策略。中國語文,1:12-20。
    方經民(2002)。論漢語空間區域範疇的性質和類型。世界漢語教學,3:37-48。
    方經民(2004a)。現代漢語方位詞成份的分化和語法化。世界漢語教學,2:5-15。
    方經民(2004b)。地點域/方位域對立和漢語分析。語言科學,3(6):27-41。
    方麗娜(1994a)。方位詞上、中、下的基本用法。中國語文月刊,441:70-72。
    方麗娜(1994b)。方位詞上、中、下的引申用法。中國語文月刊,442:62-65。
    王一平(1999)。介詞短語“在+處所”前置、中置和後置的條件和限制。 語文建設,5:18-22。
    王文彬(2007)。隱喻的認知構建與解讀(Cognitive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ver Metaphors)。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建軍(2001)。“上館子”與“下館子”。語文建設,1:13。
    王國栓(2005)。趨向問題研究(A Study for Directional Problem)。北京:華夏出版社。
    王祥榮(2000)。兒童語言中的上、下類方位詞。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8(4):568-573。
    史厚敏(2005)。空間介詞語義延伸的認知闡釋。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0(5):98-100。
    史復明(2005)。一個關於“在…上”的病句。語言新觀察,3:57-58。
    石毓智(1995)。女人、火、危險事物-範疇揭示了思維的什麼奧祕評價。國外語言學,17-22。
    任瑚璉(1988)。現代漢語方位詞的性質。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88-97。
    匡方濤、文旭(2002)。隱喻的認知語用學研究。外語學刊,4:42-45。
    朴珉秀(2005)。現代漢語空間系統的子系統。中國語文學論集,33:92-109。
    朱小安(1994)。試論隱喻概念。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3:12-18。
    朱楚宏(1996)。“在…中”進行態句中式簡析。荊州師專學報,3:70-73。
    朱德熹(1982)。語法講義。香港:商務印書局。
    吳玲娟、許婺(2007)。英漢上/下方位隱喻的認知文化對比分析。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3):104-107。
    吳淑雄(1998)。漢語方位詞構詞的隱喻認知結構。面臨新世紀挑戰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98 現代漢語語法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pp. 669-683)。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吳曉彤、閆新民 (2005)。漢語方位名詞上/下的兩種意象圖式。安徽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7(2):45-47。
    吳曉彤、閆新民(2005)。漢語方位名詞上/下的兩種意象圖式。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2):45-47。
    呂叔湘(1942/1991)。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呂叔湘主編(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束定芳(1998)。論隱喻的本質及語義特徵。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6:10-19。
    李文莉(2004)。“上”、“下”隱喻映射的對稱與不對稱現象分析。零陵學院學報,23(2):75-77。
    李正花(2003)。作主語的“(在)+X+上”之結構。語文學刊,1:59-61。
    李明懿(2000)。現代漢語方位詞「上」的語義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沈家煊(1984)。英漢介詞對比。外語教學與研究,2:1-8。
    沈家煊(1985)。英漢空間概念的表達方式。外國語文教學,4:33-40。
    沈家煊(1999)。轉指和轉喻。當代語言學,1:3-15。
    沈家煊主編(2005)。現代漢語語法的功能、語用、認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肖奚強(2002)。現代漢語語法與對外漢語教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邢福義(1996)。方位詞結構“X裡”和“X中”。世界漢語教學,4:4-15。
    周烈婷(1998)。漢語方位詞上(面)、裡(面)隱現條件的認知解釋。載於陸劍明(主編)。面臨新世紀挑戰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98 現代漢語語法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議論文集(pp. 658-668)。濟 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周榕(2001)。隱喻認知基礎的心理現實性-時間的空間隱喻表徵的實驗證據。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33(2):88-93。
    邱斌(2008)。漢語方位類詞相關問題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胡壯麟(2004)。認知隱喻學(Metaphor and Cogntio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裕樹主編(1995)。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范立珂(2005)。“上”字的隱喻分析。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24):52-56。
    候鵬 (2007)。空間“上/下”的隱喻及其理據性。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7(5):59-61。
    孫亞 編 (2008)。語用和認知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樹潘 編纂(1971)。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增訂版)。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高艷紅、戴衛平(2006)。“上、下”時間概念的英譯。英語知識,5。
    崔希亮 (2001)。語言理解與認知。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大紅 (2007)。方位詞「上」、「中」、「下」的分布及其認知意義(上)。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4 (6):102-105。
    張大紅(2008)。方位詞「上」、「中」、「下」的分布及其認知意義(下)。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5(1):106-109。
    張公瑾、丁石慶主編(2005)。渾沌學與語言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張玥(2007)。“上”、“下”空間隱喻的不對稱現象研究。文學語言學研究,48-49。
    張玥(2008)。為什麼說“上廁所,下廚房”而不是相反。新課程研究,6:183-184。
    張培成(1998)。關於 Metaphorical Concept 的幾點思考。外語與外語教學(大連外國學院學報),10:11-13。
    張華(2004)。上、下語義演化的認知考察。中國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誼生(2002)。‘V’中的功能特徵及‘中’的虛化歷程。中國語文雜誌社編。語法研究和探索(pp. 219-234)。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麗麗(2003)。動詞複合與象似性。Language and Linguistic,4(1):1-27。
    曹逢甫、蔡立中、劉秀瑩(2001)。身體與譬喻語言認知的首要介面。台北:文鶴出版社。
    梁萍(2009)。漢英時間隱喻的對比研究。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118-120。
    郭文國(2001)。“在…上”格式試析。台州師專學報,23(4):31-46。
    郭卉青(2007)。方位詞上下的英漢對比研究。晉中學院學報,24(6):81-84。
    陳振宇(2007)。時間系統的認知模型與運算 (Cognitive Model of Temporal System and its Derivation)。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滿華(1995)。從外國學生的病句看方位詞的用法。語言教學與研究,3:61-76。
    陳瑩、石蘭(2005)。(上)的意象圖式及其隱喻表達。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3):73-74。
    傅勇林、張愚(1998)。點、線、面、體:英語介詞的時空觀。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2-35。
    曾傳祿(2005)。“裡、中、內、外”方位隱喻的認知分析。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04-107。
    童盛強(2005)。也說方位詞“上”的語義認知基礎。教學與管理,63-64。
    童盛強(2006)。也說方位詞“上”的語義認知基礎-兼與緱瑞隆先生商榷。語言文字應用,1:87-92。
    黃宣範(1974)。語言學研究論叢。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宣範(1983)。語言哲學-意義與指涉理論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
    黃苕冠 (2001)。「上」、「下」的語義研究(下)。語象通訊雙月刊,44。
    楊江(2007)。方位詞裡、中、內的語義認知分析。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 (6):105-109。
    楊琳(1996)。漢語詞彙與華夏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
    楊雲(2001)。方位詞“上”和“下”的空間定位。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2(2):104-108。
    葉皖林(2008)。人體方所形式中方位詞的選用與表義。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2):170-172。
    葉德明主編(2007)。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台北:正中書局。
    葛新(2008)。方位詞“上”、“下”表位置的意義。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8(2):58-62。
    廖秋忠 (1983)。現代漢語篇章中空間和時間的參考點。中國語文,4。
    廖秋忠(1989)。空間方位詞和方位參照點。中國語文,1:9-17。
    趙金銘主編(2004)。對外漢語研究的跨學科探討-漢語學習與認知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趙廣珍 (1992)。方位詞及其修辭色彩。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2:50-53。
    趙艷芳(1994)。隱喻的認知基礎。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2:30-34。
    趙艷芳(2000)。認知語言學概論(An Introduc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齊滬揚 (1998)。現代漢語空間問題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齊滬揚(1998)。現代漢語空間問題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齊滬揚(2000)。現代漢語短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丹(2006)。中英方位詞“上”的空間及隱喻意義對比。外語教育,5,26-30。
    劉月華、潘文娛、胡韡 (1983)。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書局。
    劉月華等主編(1997)。中文聽說讀寫。Boston: Cheng &Tsui Company.
    劉宇紅(2006)。認知語言學:理論與應用(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俊莉(2003)。認知模式的差異對“上”、“下”二詞使用的影響。湖北社會科學-人文視野,111-113。
    劉俊莉(2005)。“上/下+館子/廚房”差異辨析。江西科技師範學學報,38(6):84-85。
    劉俊莉(2006)。試論主導“上”、“下”二詞使用發展的認知原型特徵。江西科技師範學學報,2(1):98-102。
    劉珣(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國輝(2008)。漢語空間方位詞上的認知語義構式體系。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4 (2):13-17。
    劉寧生(1994)。漢語怎樣表達物體的空間關係。中國語文,3:169-175。
    蔣華(2003)。驅向動詞“上”語法化初探。東方論壇,5:45-48。
    鄭浩主編(2002)。教學語法與語法教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鄧永紅(1998)。“在X上”格式的多角度考察。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6(6):50-54。
    鄧永紅(1999)。“在X下”的格式與“在X上”之比較。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7(4):52-54。
    鄧守信(1985)。“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語言教學與研究,4:7-17。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緱瑞隆(2004)。方位詞“上”“下”的語義認知基礎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4:69-75。
    諶華玉(1998)。OVER 概念意義的隱喻化延伸擴展。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6:27-31。
    儲澤祥(1996)。“在”的涵蓋意與 句首處所前“在”的隱現。漢語學習,4:33-36。
    儲澤祥(1998)。現代漢語方向系統研究,(邢福義主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戴浩一(2002)。概念結構與非自主性語法:漢語語法概念系統初探。當代語言,4(1): 1-12。
    戴衛平、裴文斌(2006)。“上/下”與“UP/DOWN”的地方隱喻。廣西社會科學,1:148-151。
    戴衛平、裴文斌(2006)。垂直方位詞“上/下” 與“UP/DOWN”隱喻研究。四川裡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1(6):94-90。
    謝光輝 主編 (2003)。漢字圖解。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謝質彬(2000)。“猴子在馬背上跳”和“猴子跳在馬背上”。多稜鏡,11:21。
    藍純(1999)。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外語教學與研究,4:7-15。
    藍純(2005)。認知語言學與隱喻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魏紀東(2005)。認知語義學與認知語法:差異與同一-兼評Langacker 和 Lakoff 最近在中國的學術演講。外語學刊,122:51-55。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1979)。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關鍵(1997)。補語“上”的意義和用法。天津師大學報,2:56-62。
    蘇以文(2005)。隱喻與認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通識課程教學參考資料叢書。
    蘭英(2004)。介詞結構“在X上”結構特點分析。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2(2):32-33。

    語料庫與網路資源:

    Dr. Garrett, J (2004). Folk Theories and Metaphors in Early Greek Philosophy. Retrieved April, 3, 2009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ku.edu/~jan.garrett/302/folkmeta.htm
    中央研究院中文辭彙特性速描系統(Chinese Word Sketch)。2009年8月22日,取自 http://wordsketch.ling.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Academia Sinica Balanced Corpus of Modern Chinese, Sinica Corpus)。2009年5月6日,取自http://140.109.19.114/
    姚小平(1999)。〈物理世界和語言世界〉。2009年8月3日,取自http://blog.fltrp.com/supesite/?69574/viewspace-60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2009年5月6日,取自http://140.111.34.46/jdict/main/cover/main.htm
    維基百科(Wikipedia)。2009年1月5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A%90%E5%96%BB

    下載圖示
    QR CODE